论传统道德教育中的耻感教育_第1页
论传统道德教育中的耻感教育_第2页
论传统道德教育中的耻感教育_第3页
论传统道德教育中的耻感教育_第4页
论传统道德教育中的耻感教育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传统道德教育中的耻感教育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人民生活质量的显著提高,加强社会道德建设已成为促进经济发展、促进人民生活方式转变的重要因素。它已成为提高全球民族素质的迫切需要,越来越多的人渴望中国公民。重视耻感教育在为人处世、立业兴业、理国治世中的重要作用,是我国传统道德教育的突出特点,也是道德教育的一条基本规律。依据社会公德的特征,结合我国社会公德建设的实际,探索社会公德建设过程中耻感教育的内容、方法和途径,使我国传统耻感教育体现时代性,对于在新形势下加强社会公德建设,增强中国思想道德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一、社会公德调节社会交谈和公共生活中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和谐社会社会公德是指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具有广泛适应性、普遍认同性、历史继承性等特点。它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反映了社会公共生活正常运行和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体现了社会公众的共同利益和价值认同,是人类人际交往活动中道德智慧的历史凝结,是每一位社会成员都应遵循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社会公德通过劝导力和说服力,调节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的人际关系,有利于良好社会风尚的培育,有利于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最鲜明的标志,是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的最基本的保证。在现代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人们的相互交往日益频繁,社会公德在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保持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成为公民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着广泛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着广泛深刻的变革。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广大民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使社会公德建设凸显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使社会公德建设的价值具有了鲜明的时代色彩。(一)公众社会公德建设现状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下大工夫。目前,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已进入又好又快的运行轨道,这种“好”字当头的快速经济发展方式,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的实践中既要依靠科技进步、管理创新,更要依靠道德的力量,提高以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的劳动者的整体素质。作为道德力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公德与经济交融为一体,成为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源泉。在思想道德建设中,我党历来重视社会公德建设,把社会公德建设作为道德建设的着力点之一常抓不懈。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社会公德建设与家庭道德、职业道德建设相比,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态势,有待进一步加强。从我国公民社会公德的现状来看,虽然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也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在人际关系问题上,存在着见义不为、缺乏爱心、言语粗俗等行为;在人与社会关系问题上,存在着损坏公物,不遵守社会公共秩序等行为;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存在着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等行为。因此,我们只有进一步致力于社会公德建设,才能逐渐消除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中制约经济发展的消极因素,才能实现社会生活“三大领域”道德建设的和谐发展,才能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软实力,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道德支撑。(二)加强社会公德建设,是培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功能的必然要求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重要保障。社会风尚是指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它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一把重要标尺。在社会风尚形成的过程中,提高社会公德水平是关键。充分发挥社会公德的功能,能够合理规范公共生活和人际交往领域的思想和行为,促进尊老爱幼、男女平等、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的形成。加强社会公德建设,培育良好的社会风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也是改善民生问题的重要之举。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人民的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良好的社会风尚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幸福安康的必备条件。因此,加强社会公德建设已成为新形势下维护好实现好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课题,它有利于形成和谐社会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有利于人们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信念。(三)国家形象的塑造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科技革命的加速推进,国与国相互依存日益紧密。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的富强、任何一个民族的繁荣都离不开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从一定意义上说,良好的国家形象是国家富强民族繁荣的希望。国家形象是指一个国家在国际交往过程中,国际社会对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国民素质等方面状况的综合评价。这种评价既包括对国家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评价,也包括对国家文化影响力和国民素质的评价。国家形象可分为以经济实力为基础的物质形象和以国民道德素质为核心的精神形象。在对国家形象的评价中,公民的社会公德水平占有很大比重。社会公德是社会文明的窗口,是国家精神形象的体现。加强社会公德建设,提高公民的社会公德水平,能够赢得国际社会的信任与支持,增进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在推动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建设中,实现我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二、行己有耻,道德教育的本质“耻”是指一种心理状态,即羞愧心理;“辱”,也是一种心理状态,即羞耻心理。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将“耻”与“辱”互训,“耻,辱也”,“辱,耻也”。其实,“耻”与“辱”的含义是有差别的。“耻”和“辱”虽然都是当行为主体的人格尊严受到某种损害时而产生的一种心理体验,但产生这种心理体验的外在条件是不同的。如果行为主体的人格尊严受损害的原因来自于行为主体自身的思想或行为,那么,所产生的羞愧心理,即“耻”;如果行为主体人格尊严的损害来自于他人或社会,那么,所产生的羞耻心理,即“辱”。我们通常所说的耻感就是这种羞愧感和羞耻感的统称,是指行为主体在接受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时产生的一种内疚、自责、惭愧等心理体验。重视耻感教育,是历代儒家道德教育教化思想史的重要特点,也是中国道德教育的传统。在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关于耻感教育对于完善人格、理国治世的重要作用的思想。首先,知耻是为人之本。孟子从人性本善的角度出发,揭示了羞恶之心是人们普遍存在的一种道德情感,是人之为人的依据。孟子说:“羞耻之心,人皆有之。”(《孟子·告子上》)“无羞耻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宋人陆九渊则从本体论的维度更深刻地解释了耻感与成人之间的关系,他说:“人之患莫大乎无耻,人而无耻,果何为人哉?”(《陆九渊集·人不可以无耻》)朱熹也将是否知耻看作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他说:“耻者,吾所固有羞恶之心也,存之则进于圣贤,失之则入于禽兽。”(《四书章句集注》)显然,陆九渊和朱熹都将耻作为为人之本,强调耻感对于人的本体论意义。这种对耻感的本体论解释在后世思想家那里也得到了普遍的承袭。明朝学者顾炎武说:“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顾炎武:《日知录·廉耻》)其次,知耻是个人品德形成之基。孔子从美德论的维度阐释“耻”,孔子说:“行己有耻,不辱使命,可谓士矣。”(《论语·子路》)“行己有耻”被孔子视为士君子所必须具备的优良品质。朱熹说:“人有耻则有所不为。”(朱熹:《朱子语类》卷十三)康有为也曾说过:“人之有所不为,皆赖有耻心;如无耻心,则无事不可为矣。”(康有为:《孟子微》)也就是说,行为主体只有确立对邪恶之事强烈的耻辱感,才能养成避恶亲善的优良品质。最后,知耻乃“治国”、“平天下”之大举。《吕氏春秋》中说:“得贤人,国无不安,名无不荣;失贤人,国无不危,名无不辱。”(《吕氏春秋·求人》)管仲说:“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管子·牧民》)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还涵育着丰富的关于耻感功能和作用如何发挥的哲学思考。第一,耻感是道德自省品质养成的心理基础。耻是一种内在的否定性情感。耻感的产生实际上是人们对自身或他人的无价值的和负价值的行为所产生的一种“耻于人”和“自耻”情感的回应,这种情感回应往往源于行为主体的自我评价或他人对自身的评价。传统儒家把这种自我评价称为“内省”。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儒家所言的“三省吾身”,实际上是要求行为主体不断地将自身行为与作为完满存在的具有绝对价值的善进行对照,在比较的过程中,澄清并剔除自身行为的无价值和负价值成分,吸纳、认同并归依行为中所应有的具有绝对价值的善,从而实现自身人格的不断完善。从某种意义上讲,耻感是行为主体对自身行为不断“内省”的心理基础,人们只有确立了耻感意识,才能自觉反思并纠正自己的不当思想或行为;同时,行为主体在不断反复的“内省”过程中,内心深处的耻感意识还会得到进一步强化和巩固。这种强烈的耻感意识,促使人们继续反思和纠正自身的不当思想或行为。总之,耻感催生自省,自省强化耻感,如此循环往复的过程中,使得行为主体逐渐养成道德自省的优秀品质。第二,耻感是道德自律品质形成的心理保证。任何道德规范在行为主体转化为道德习惯,内化为道德品质之前,都具有异己性特征。此时行为主体虽然也能够按照道德规范的要求谨慎行为,但这种仅仅依靠他律或外在的规约力量来维持的行为是缺乏稳定性的,也无法实现行为主体道德行为的连续性。因此,孔子反对“道之以政,齐之以刑”,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论语·为政第二》)。显然,当时孔子已经认识到,对民众施以“政”、“刑”等强制手段造成的结果往往是“民免而无耻”。也就是说,民众虽然迫于“政”、“刑”之威而不敢实行有违“政”、“刑”的行为,但却难以对“政”、“刑”产生情感认同,就不会自觉地践履“政”、“刑”,更不会以违背“政”、“刑”为耻。反之,如果对民众施以“德”、“礼”,民众就会自觉地接受礼义等行为规范,从而主动地避恶亲善,最终使自身的行为得到自然的格正,从而达到“有耻且格”的理想境界。有耻,才能自觉格正自己的行为,这是因为,行为主体内心深处的耻感,会促使其对行为动机和行为后果进行权衡和审视。如果行为主体对自身的行为动机感到“耻”,这种强烈的耻感意识就会警示和阻止其继续做出有违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换言之,行为主体只有具备了耻感意识,才能真正在情感上认同并归依外在的规范,消除自身对外在规范的异己性,逐渐养成道德自律的优秀品质,实现行为与道德规范的协调统一。第三,耻感是道德行为产生的心理动力。耻感源于行为主体自身的实际活动与道德理想、善之间存在的差距。面对差距,行为主体会产生一种羞愧难当的情感反应,即耻感。因此,耻感本身就包含着行为主体努力缩短或去除这种差距的情感冲动。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耻感是促使行为主体道德行为产生的心理动力,是道德意志形成的情感基础和认识基础。有学者认为,耻感的特殊性就表现在:它不仅让人从否定的方面把握善,使人们拥有了对善的认知,而且在这种认知形成的基础上,耻感本身还具有一种促使人们努力实践善的冲动的优秀品质。也就是说,耻感可以对人产生一种反向的激励。传统儒家十分重视耻的这种反向激励作用。如孟子说:“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孟子·尽心上》)《礼记》中记载“知耻近乎勇”。康有为说:“人必有耻而后能上。”(康有为:《论语注》)总之,如果人们把对善的认识仅仅停留在知识的层面,那么善对于人们的生活是没有多大用处的。只有行为主体具备了起码的耻感意识,各种道德要求才能真正发挥其行为导向作用,行为主体才会努力践行道德行为。由此可见,耻感是中国传统道德体系的基本元素和中华伦理精神的本色,可以说,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植根于中国人人性中的“耻感”情结。三、重耻轻耻,以耻感净化人心灵重视耻感教育不只是我国的优良道德传统,即使在国外,关于“耻感”的古训哲理也是俯拾皆是,人类对于“耻感”功用的追问和思索在历史的张力中不断得以拓展和深化。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说:“对可耻行为的追悔是对生命的拯救。”亚里士多德也认为,耻是一种积极的道德情感,耻感存在的基本特质就是人们心中有善。因此,对耻的恐惧即是对高尚的发端。日本学者白石浩一说:“羞耻心是人类情绪的精华”,“羞耻心的存在,能够阻止人类免于堕落,……进而促进人类的向上心。”这表明:在国外思想家那里,耻感也是被作为一种美好的德行予以肯定的。可以说,耻感已经成为中外思想家普遍认同的一条重要的道德教育规律。康有为说:“耻者,治教之大端。”(康有为:《论语注》)这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耻感教育思想的合理内核。当前,我国社会公德建设应承接历史的传统,遵循道德教育的规律,重视耻感教育,增强社会公德教育的民族性、实效性、吸引力和影响力。(一)作自讼的“观过”耻感作为行为主体的自我心理体验,其独特性在于,它是行为主体对自我本性的一种自我感觉能力。只有耻感存在,人才会对自我行为进行谴责和拷问,也就是孔子所说的“自讼”和“观过”。任何道德规范底线原则的最终实现,都离不开行为主体耻感意识的确立。因此,在社会公共生活中,通过涵育耻感,让“耻”上升成为一种约束人们行为的坚定理念,成为公民力戒违反公德行为的坚强心理防线,以增强公民的公德意识,催生自觉的公德行为,实现社会公德的完善与发展,是新时期加强社会公德建设的重要环节。(二)道德品质的培养:涵育耻感,强化耻感教育公德规范是一种介于法律规范与正当行为之间的一种边缘性规则,践行公德规范尤其需要行为主体具备高度的责任意识。而责任意识的形成有赖于行为主体培养对公德规范的价值认同和对自身行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