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南海郡居有南海县吗秦南海郡辖南海县说商榷_第1页
秦南海郡居有南海县吗秦南海郡辖南海县说商榷_第2页
秦南海郡居有南海县吗秦南海郡辖南海县说商榷_第3页
秦南海郡居有南海县吗秦南海郡辖南海县说商榷_第4页
秦南海郡居有南海县吗秦南海郡辖南海县说商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秦南海郡居有南海县吗秦南海郡辖南海县说商榷

一对秦、南海郡的认识关于秦朝的行政区域,由于史料中没有详细的记载,它一直是中国行政区域发展历史的难题。学院不仅讨论了秦县的数量,还就秦县的许多管辖权的情况发表了不同的看法。南海县就是其中之一。目前学术界基本上认同秦南海郡是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统一岭南后设置的行政区,但对于这个秦郡究竟管辖有哪些县却颇多分歧意见,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五种说法:1.广东等地这是目前在学术界比较通行的观点。在历史地名考证及标识方面最具权威性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即在秦“淮汉以南诸郡”图幅中标绘出秦南海郡辖番禺、四会、龙川、博罗四县,治番禺1。蒋祖缘、方志钦主编的《简明广东史》一书考证说:“秦朝在岭南设置桂林、象、南海3郡。今广东省大部属南海郡,下辖番禺、四会、龙川、博罗4县,郡治在番禺。此外,海南岛及南路一带属象郡,粤西的一部属桂林郡。这是岭南历史上第一次划分行政区。”2杨万秀、钟卓安主编的《广州简史》更谨慎的认为:“现广东大部分地区属秦时南海郡,目前已知其下辖有番禺、四会、龙川、博罗四县。”3潘理性等编著的《广东政区演变》4、广州市历史名城保护委员会编的《广州名城辞典》也持类似说法5。2.揭阳县、平郡张荣芳、黄淼章《南越国史》一书考证秦南海郡所辖之县,退四会县而补揭阳县,亦即持新的四县说。此书未说明秦南海郡不辖四会县的理由,但对于揭阳县问题却有专门之论证:“马非百先生认为揭阳县是秦置县之一,《元和郡县志》则称唐朝的潮州府即是‘汉南海郡之揭阳县也’。按,揭阳县在秦朝、南越国、汉朝时皆设,其地理方位的变迁不大,大体相同。”63.传统地理观及岭南地理观目前不少论著持此种说法。如陈代光《广州城市发展史》7、新编《广州市志》8、新编《广东省志》9、《广东省今古地名词典》10等。司徒尚纪主编的《广东省历史地理图集》之《政区沿革图组·秦代的广东》地图上标绘了揭阳县地名11,但近年来他的观点略有松动,如其新著《岭南历史人文地理——广府、客家、福佬民系比较研究》就采用了两说并见的写法:“秦在岭南建立3郡8县,也产生了岭南最早的一批城市,它们是南海郡所属番禺、傅罗(博罗)、四会、龙川、揭阳(一说建于西汉),桂林郡所属布山、中留,象郡所属临尘县等。”124.、秦时南戍五岭所置五县此说是秦史前辈学者马非百先生的观点。马非百《秦集史》认为揭阳、乐昌二县均为秦南海郡之属县,其中关于揭阳县,马氏考证云:“《元和郡县志》三十四:潮州,今州即汉南海郡之揭阳县也。案:揭阳为秦时南戍五岭所置五县之一。《清一统志》:故城在今揭阳县西”;关于乐昌县,马氏考证云:“《方舆纪要》:废城在今县西南二里。《志》云:秦时任嚣所筑,置戍兵于此。”13另外,关于四会县,马氏考证不属南海郡而属于桂林郡:“《元和郡县志》三十四:化蒙县,本秦四会县之地也。又云:四会县,本秦旧县也,属桂林郡。《方舆纪要》:在肇庆府北百三十里。秦置四会县,属桂林郡。《清一统志》四四七:四会即今之四会。”14上述考证,在学术界产生了一定影响。其关于揭阳县和四会县之考证,有一定的史料依据,或可成立,但所说秦南海郡置有乐昌县一事,证据明显不足,后世学者鲜有响应者。5.关于秦南海郡属县的南海县此为后晓荣新近提出之新说。后晓荣新著《秦代政区地理》考证秦南海、桂林二郡属县时,吸收了马非百《秦集史》的部分考证结论,即认为桂林郡辖有四会县,而南海郡辖有揭阳县,但放弃了《秦集史》南海郡辖有乐昌县的说法。引人注意的是,《秦代政区地理》一书还提出秦南海郡属县应当新增一个南海县,作者考证说“传世秦官印有‘南海司空’,或释为郡级官印,亦或县级官印;又2004年广州南越国宫署遗址的南越国井(J264)出土百余枚南越国木简,其中有简067:‘□运我等击盈,乃归南海□。’故推测‘南海’为秦时及南越国时设县,具体地望无考”。最终研究结论是:“秦南海郡置县可考证者有番禺、龙川、揭阳、博罗、南海5县。其中南海县在《汉书》中无,或许为西汉时所废。”15总的看来,以往关于秦南海郡辖县问题,虽然存在诸多不同观点,但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四会县的归属和揭阳县的始设时代这两个问题上,在找到更多有说服力的新证据之前,学术上的争论可能将长期存在。但是秦南海郡辖有南海县的新说既出,使秦南海郡辖县问题更形复杂,此说是否可以成立,显然值得深入研究。二秦汉南郡空间置置大地传世古官印“南海司空”是秦南海郡辖南海县说的两个证据之一。按此印在罗福颐主编的《秦汉魏晋南北朝官印征存》有收录,断为汉初之物16,但《秦代政区地理》却持不同的看法,认为“秦印最大的特点是印文之间也常有栏格,所谓‘十字’界栏。特别是西安相家巷出土大批的秦封泥,加深了人们对秦玺印的认识。旧物新知,原来将一些带有‘十字’界栏的古玺断为西汉初年的早期物,今也可以断为秦物,如‘南海司空’、‘浙江都水’、‘城阳侯印’等古代玺,都应是秦地方郡县级单位的遗物”17。依据这个新的认识,作者认为“传世秦玺有‘南海司空’,其例同秦封泥‘南郡司空’,为秦南海郡之司空官印,主管理南海郡的土木之工”18;不过同时又说“亦或县级官印”19。笔者认为,古代官印不同于普通印章,以庄重为基本特色,刻印风格变化一般较慢,加之汉初去秦未远,所以不能仅凭“十字”界栏这个特点,就认定“南海司空”等古代官印不是汉初之物而是秦时官印,更不宜既将其断为秦南海郡官印又将其断为秦南海县官印。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一统帝国,典章制度多有创新,素为世人所公认。但由于秦朝享祚时短,史书关于秦朝制度的记载残缺不完,故历来为学者所诟病。《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少府,秦官,掌山海池泽之税,以给共养,有六丞。属官有尚书、符节、太医、大官、汤官、导官、乐府、若庐、考工室、左弋、居室,左右司空、东织、西织、东园匠十(二)[六]官令丞。”20据陈直考证,汉时有“右司空令,当时简称右空,现存有‘右空’瓦当(见《金石萃编》汉十八)及‘右空’瓦片(见《关中秦汉陶录》卷二下),与宗正属官之都司空令,皆主要在造陶瓦,盖为两官署中徒隶作品。又1958年茂陵霍去病墓,清理出石刻画像,有一石刻‘左司空’三大字篆书,盖左司空兼造石刻工艺(昔年秦始皇陵采集有左司空瓦片,左司空主造陶瓦,盖秦代已然)”21。可见秦代少府属官有“左右司空”,汉代因之,但属于中央职官系统,并非地方职官名称。不过,随着秦代考古文物资料的相继发现,使得人们对秦代官制的复杂性又增添了一些新的认识。西安相家巷出土秦封泥有“南郡司空”22,可知秦代南郡郡守属官中确实置有“司空”。郡官中置有“司空”之官,究竟是一种通例,抑或是个别的情况?笔者更倾向于后者。秦南郡原为楚国国都郢(今湖北江陵)及其周围地区,公元前278年被秦军攻取,设置为郡。据《史记·秦本纪》,“(昭襄王)二十九年(前278年),大良造白起攻楚,取郢为南郡,楚王走”23。此事《史记·楚世家》也有记载,记作“(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年),秦将白起遂拔我郢,烧先王墓夷陵”24。秦人攻占楚都郢,只是烧其先王陵墓,而未毁其宫室,当别有想法,史书说“秦每破诸侯,写放其宫室,作之咸阳北阪上”25,或许透漏了一些信息。据《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始皇二十七年(前220年)“治驰道”,次年即开始巡游六国故地,先是“东行郡县,上邹峄山。立石,与鲁诸儒生议,刻石颂秦德,议封禅望祭山川之事。乃遂上泰山,立石,封,祠祀。下,风雨暴至,休于树下,因封其树为五大夫。禅梁父。刻所立石”,“于是乃并勃海以东,过黄、腄,穷之罘,立石颂秦德焉而去”。接着“南登琅邪,大乐之,留三月。乃徙黔首三万户琅邪下,复十二岁。作琅邪台,立石刻,颂秦德,明得意”,而后又“过彭城”,“乃西南渡淮水,之衡山、南郡。浮江,至湘山祠”,最后“上自南郡由武关归”26。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东游、南巡,志在“颂秦德,明得意”,多有土木兴作,不排除在沿途一些重要地方仿照中央职官之例,设置司空之职官以主办宫室建筑事宜的可能。秦出土封泥中另有“泰山司空”,周晓陆等认为“当为秦始皇封泰山对所司建筑职司”27,甚有道理。西安相家巷出土秦封泥中所见的“南郡司空”,估计亦当是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南游楚故都郢前后,所设的负责修缮当地宫室的职司。秦时所设的“南郡司空”,估计当与“泰山司空”一样,都是特例,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目前除了“南郡司空”之外,还没有找到其它秦郡级政区设置有司空职官的确实证据。秦南海郡既非名城故都所在或帝王封禅之地,秦始皇更未巡游至此,似无设置郡级司空职官、大兴土木工程之必要28,所以就不能援引“南郡司空”之例,推论说传世古官印“南海司空”一定是“传世秦玺”,并且认为“其例同秦封泥‘南郡司空’,为秦南海郡之司空官印,主管理南海郡的土木之工”。值得注意的是,《秦代政区地理》一书中虽然曾将传世古官印“南郡司空”断为“秦南海郡之司空官印”,但并不十分自信,所以又说此印“亦或县级官印”,而且从其行文字的语气来看,似却更倾向于后一种推断。那么,“南郡司空”有无可能是秦朝的“县级官印”,亦即是否可作为秦南海郡辖有南海县的证据?笔者的回答仍然是否定的。据近年出土秦代文献,可知秦代县级职官体系中确实有“司空”。1975年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所出秦简记有这样的秦律:“戍者城及补城,令姑(嫴)堵一岁,所城有坏者,县司空署君子将者,赀各一甲;县司空佐主将者,赀一盾。”29上述秦简文字,《秦代政区地理》也曾征引(其中误“戍”为“戎”,又遗漏“佐”字),并据之断定“秦汉之际,郡县都设有‘司空’官”,甚至结合秦封泥“泰山司空”推论说秦博阳郡有泰山县,“秦汉泰山封禅,并设奉郊县,管理封禅大典之事。如汉泰山郡奉高邑就是汉代皇帝为行封禅大典而置的基地,为汉特殊宗教职能的县城。秦泰山置县或也为封禅祭祀而设置,为汉奉郊县奉高邑之前身”30。此说未必稳妥。按,《睡虎地秦墓竹简》中,除上引“戍者城及补城”条以外,尚有多处提到了县属官吏“司空”及其职司。如《秦律十八种·徭律》:“未卒堵坏,司空将红(功)及君子主堵者有罪,令其徒复垣之,勿计为徭。”31《秦律十八种·司空》:“城旦舂毁折瓦器、铁器、木器,为大车折輮,辄治(笞)之。”32《秦律杂抄》:“县工新献,殿,赀啬夫一甲,县啬夫、丞、吏、曹各一盾。城旦为工殿者,治(笞)人百。大车殿,赀司空啬夫一盾。”33由上引秦律可知,秦代的县司空大致是县令(长)、丞的属吏,主要负责修筑城垣及与此事紧密相关的修造大车等事,职位较低。汉时县令(长)的下属官“空丞”极有可能是秦代县司空演变而来。不过,目前尚未见到可以确定是秦代县司空的传世官印和出土封泥,史书又没有记载秦代南海郡设有南海县,所以仅凭“十字”界栏这个特点,就断定“南海司空”是秦南海县官印,并进而推论说秦代南海郡辖有南海县,在研究的方法论上似有本末倒置之嫌,因而所得结论也是不可靠的。其实,所谓“传世秦官印有‘南海司空’”云云,估计是一个误断,这方官印属于南越国官印的可能性较大。秦末大乱之际,龙川县令赵佗代替任嚣出任南海郡尉,后来又割据岭南建立南越国,并以秦南海郡治番禺城为都城。南越国是西汉初年以今广州城前身番禺城为都城而割据于岭南地区的一个王国,据《史记·南越列传》记载,“自尉佗初王后,五世九十三岁而国亡焉”34,《汉书·西南夷两粤朝鲜传》所载略同,说是“自尉佗王凡五世,九十三岁而亡”35。宋人乐史《太平寰宇记》云:“五羊城,按《续南越志》:旧说有五仙人乘五色羊、执六穗秬而至,今呼五羊城是也。按其城周十里,初,尉佗筑之,后为步骘修之,晚为黄巢所焚。”36可见赵佗曾对原秦南海郡治番禺城有所扩建。当然,南越国既以番禺为都城,也当有相应的宫室、苑囿建设活动。近二十年来的考古发掘资料显示,在今广州市中山路以北,不但发现有南越国时期的大型宫殿建筑基址和宫苑园林水景遗迹等,还出土大量“万岁”文字瓦当、戳印“居室”、“华音宫”、“未央”、“中共(供)厨”、“殿中”等陶文以及“中府啬夫”封泥等。“这些戳印宫殿和官署名称的建筑材料和生活用器以及封泥在此集中发现,证明南越国的宫城区位于都城的北部,其范围大概在今旧仓巷以西,吉祥路以东,中山路以北和越华路以南这一片区域,东西长约500米、南北宽约300米,面积约15万平方米”37。从已发掘的南越宫苑遗址、南越王墓和淘金坑汉墓出土戳印“长乐宫器”、“长秋居室”、“华音宫”和“未央”等宫殿名的陶器,结合已揭露的南越国宫殿基址散水情况综合分析,考古工作者还初步推断,“南越宫宫室的名称多是效仿汉廷的,其建筑形制也与汉廷中央的宫殿建筑形制大体一致,但规模要小,建筑用材也有自己的特色”38。笔者认为,南越国不惟在宫室名称、宫殿建筑形制制度上效仿汉朝,就是与宫殿建设相关的职官大概也是依照汉初官制而设置。关于南越国与汉朝的政治关系,学术界尚存在一些分歧意见,有人认为南越国是“汉王朝封建诸侯国”39,但是“与西汉初年所封建的其他诸侯王国相比,南越国的存在本身就可谓相当特殊”,既“隶属于中央王朝”,同时“独立性很大”40;也有人认为南越国是“西汉名义上的一个诸侯国,但实际上却是自主一方的独立王国”41,“它和汉王朝之间的‘外臣’关系不影响它作为独立政权的性质”42。不过有一点学术界已大致取得共识:南越国的政治制度,既承袭了秦汉制度,同时也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南越国的这个特点,在郡国并行制、职官制度、民族政策方面皆有所反映,在职官制度方面表现的尤为明显。据《汉书·诸侯王表》,“藩国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宫室百官同制京师”43,南越国同样仿照汉朝制度建立起一套从王国中央到地方诸侯的体系庞大的官制系统。从《史记》、《汉书》等有关文献记载,结合丰富的考古发掘材料,可知南越国中央设有丞相、内史、御史、中尉、太傅等类重臣,也设有郎、中大夫、将、将军、左将、校尉、食官、景(永)巷令、私府、私官、乐府、泰官、居室、长秋居室、大厨、厨官、厨丞、常御、少内等文武百官,其地方职官中可考者则有假守、郡监、使者、县令(长)、啬夫等44。这就说明,“南越国的官制以仿中原汉制为主,同时又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一些特别的官署。这一特点与南越国政治制度的总体特征是一致的”45。汉初某些诸侯王国如齐国曾仿汉朝中央制度也设有类似职官46。汉时诸侯王国所设的“司空”,《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未见,但据陈直《汉书新证》之考证,《临菑封泥文字目录》中就收有齐国少府属官“司空之印”,“此外如齐北宫司空(《仓公传》)、齐司空长、齐宫司空、齐司空丞、齐左工丞、齐工长印、左工室印(《齐鲁封泥集存》)疑属于少府”47。《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谓:“诸侯王,高帝初置,金玺盭绶,掌治其国。有太傅辅王,内史治国民,中尉掌武职,丞相统众官,群卿大夫都官如汉朝。景帝中五年(前145年)令诸侯王不得复治国,天子为置吏,改丞曰相,省御史大夫、廷尉、少府、宗正、博士官,大夫、谒者、郞官长丞皆损其员。”48由此可知,齐国少府及其属官齐北宫司空、齐司空长、齐宫司空、齐司空丞等,必是景帝中元五年(前145年)以前所置。秦汉中央少府属官“左右司空”的职掌“皆主要在造陶瓦”49,诸侯王国少府亦然,可知主要是负责都城宫室建设方面工作的。以此推之,所谓“南海司空”估计当是汉初割据岭南的南越国中央职官中负责宫室建设方面之职官。不过,汉初之齐国少府所设司空、北宫司空、司空长、司空丞诸职官,其名称与汉朝少府所设“左右司空”者不同,而南越国的司空不分左右,又径以“南海司空”相称,既与汉朝中央有别,也与汉初齐国官制略异,显示出较为明显的地方特点。南越国无南海县(秦时也无之),传世“南海司空”印中的“南海”不可能是指南越国的“南海县”,根据汉初齐国设有“齐北宫司空”、“齐宫司空”的情况的来推测,这个“南海”极有可能是泛指或者特指南越国的宫殿名称。当然,这个推测是否成立,尚需要得到日后考古方面的新证据来证明50。另外,秦南海郡在南越国时期仍然保留并且还是国都所在之郡,所以也不排除赵佗在割据岭南、建立南越国以后,仿秦“南郡司空”之特例,设置类似郡级职官,以便于国都宫室的经营。也就是说,不能排除“南海司空”官印中的“南海”是指南越国之南海郡的可能性。三关于南越国的介入《秦代政区地理》一书“推测‘南海’为秦时及南越国时设县”的另一依据是2004年广州南越国宫署遗址的南越国井(J264)出土木简067上的文字“□运我等击盈,乃归南海□”。这条证据是否可靠,也需要深入探讨。首先需要说明的是,《秦代政区地理》一书所引简文有两处错误,发掘简报中简067的原释文为:“□远我等击盈,已击,乃归南海□”51,引文误“远”为“运”,又遗漏“已击”二字。南越国井(J264)出土木简的简文中有不少地名方面的内容,除“南海”以外,尚有“蕃(番)禺”、“横山”等,“对于南越国政区地理、疆域沿革、秦汉地理等的研究意义重大”52。简067文“□远我等击盈,已击,乃归南海□”的末一字漫漶不清,是否可释为“郡”字,因为目前公布的简文有限,不便强为论断,但释其中的“南海”为郡名明显要较释为县名可信。发掘简报于简067中的字句无完整的翻译,但对其中所涉及的“南海”有专门的解释:“南海,郡名,秦置。《汉书·西南夷两粤朝鲜传》:‘秦并天下,略定扬粤,置桂林、南海、象郡,以适徙民与粤杂处。’《汉书·地理志》:‘南海郡,秦置。’南海国统治期间,延置南海郡,武帝灭南越后续置南海郡。《汉书·武帝纪》:‘遂定越地,以为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珠岸、儋耳郡。’”53这个解释大致是不误的。张荣芳考证南越国的政区设置,认为“赵佗称王后,仍旧设有南海、桂林郡”,其中南海郡辖县可考者有番禺、龙川、博罗、揭阳、浈阳、含洭五县,其于诸县皆引史料为证,唯于南海郡没有提出任何证据54,南越国井(J264)出土木简067上的文字正可补其缺憾。《秦代政区地理》一书据简067文“推测‘南海’为秦时及南越国时设县”,以南越国的政区设置类推秦代政区设置,在方法论上本身就不够严谨。已有研究揭示,南越国南海郡的浈阳、含洭就是南越国新设之县55,而“揭阳县的建置很可能是在南越国后段,这才与史定担任揭阳令的时间相吻合”56。所以,在研究秦朝岭南政区设置问题时,不能简单地以南越国的情况来推论秦时的情况。当然,最为主要的是,南越国虽然沿用秦制设有南海郡,并且在这个郡辖境内新增加了几个县,但无确凿的证据可以证明增加了一个南海县。要说明这个问题,还得先研究简067相关文字所反映的历史事实。简067“□远我等击盈,已击,乃归南海□”中的“盈”不是地名,而是人名,在简108中也可见到:“军。时得入朝盈,及时就酒食,盈盈。”发掘简报释简108云:“盈人名。秦汉习见,如汉惠帝刘盈。”57其实,简108中叫作“盈”的人,应当就是汉惠帝刘盈(简108中的“盈盈”,当为酒食丰盛之义),因为其中的“朝”字已说明了问题。据《汉书·惠帝纪》记载,惠帝二年(前193年)秋七月,“南越王赵佗称臣奉贡”58。赵佗当是让使者代表自己入朝汉帝,与简108所记事正合。简文中直呼汉帝之名,乃是赵佗虽然称臣于汉惠帝但是内心又想与汉朝分庭抗礼的一个明证。至于简067中提到的“盈”,未必指的是汉惠帝刘盈,而更可能是汉朝或长沙国的一个将领。据《史记·南越列传》记载,“高后时,有司请禁南越关市铁器。佗曰:‘高帝立我,通使物,今高后听谗臣,别民蛮夷,隔绝器物,此必长沙王计也,欲倚中国,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