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行波定位的可靠性分析
0故障定位技术应用中国的输电线通常采用中性点非有效接地方式。与高压输电线路相比,配电线路故障频繁尤其是单相接地故障概率最大,据统计单相接地故障占故障总数的80%以上。而且由于配电网单相接地时故障特征量小,造成故障定位困难。目前主要采用人工巡线的方法来查寻故障点。随着配电网网架的加强,线路的增长,以及分支线路的不断增多,线路变得尤其复杂。利用传统的巡线方法很难找出故障点的位置,因此进行配电线路故障定位技术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行波法理论上能够快速可靠地定位出故障点的位置。C型行波法有独立的信号源,在故障定位时可以重复判断,不受故障行波信号强弱的影响。但是由于行波在线路上以接近光速的速度传播,1μs的偏差就会造成约150m的误差,因而造成定位不够精确。S信号注入法是通过母线PT向接地线的接地相注入S信号电流,然后利用专用的信号电流探测器查找故障线路和故障点。S注入法能够精确定位,但是仍然需要沿线路探测,耗费时间长。本文综合了两种方法的优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端测距的单相接地故障定位新方法。该方法首先分别从主线路两端测得故障点的距离,然后根据测得的距离和其他已知条件判断出故障点所在的分支线路,进而定位出故障点的位置。其主要优势是能够准确可靠地判断出故障所在的分支线路,即能够准确地排除伪故障点。1s信号注入法sC型行波法是在离线的条件下,从母线始端注入一个高压脉冲信号,再由采集卡采集反射回来的波形和记录数据,经过对波形的分析和对数据的处理,来计算出一个大概的距离。若发射脉冲信号的时刻为t1,故障点的反射信号到达信号检测点的时刻为t2,则故障点到检测点的距离可表示为XΜ=t2-t12v(1)XM=t2−t12v(1)式中:v是行波在线路中的传播速度,其示意图如图1所示。S信号注入法是通过母线PT向接地线的接地相注入S信号电流,其频率处于工频n次谐波与n+1次谐波之间,然后利用专用的信号电流探测器查找故障线路和故障点。沿接地线路进行探测时,注入信号消失点即为接地点。对于有分支线路的情况只要离开分支点6m,对每一分支进行探测,探测到信号电流的分支即为接地点所在的分支。S注入法示意图如图2所示。2基于双端测量距离的定位方法2.1主线路故障的确定方法为了描述问题的方便,本文对配电线路模型进行了简化,规定主线路为直接从变电站出来的线路且不直接与用户相连,一条主线路上有若干条分支线路,而分支线路上不再有分支。定位的具体步骤如下:(1)在主线路一端分别向正常相和非正常相发射脉冲信号。比较反射波形,波形突变时刻对应故障时刻。然后根据C型行波法的原理求出故障点到测量点的距离。(2)在主线路另一端用类似的方法求出故障点到测量点的距离。(3)假设故障发生在线路分支上,求出故障分支所在的线路区间。(4)根据判定条件把故障分为线路分支故障和不确定故障两种类型。结合S注入法确定故障点所在线路。(5)若故障点在主线路上,由任何一端测得的距离直接可确定故障点位置。若故障点在分支线路上,则由故障分支在主线路上的位置和任何一端测量的距离也可确定故障点位置。2.2故障点位置计算如图3所示,在B1B分支线路上的F点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根据网络结构特点可得方程组:{ΜΟ+Μ1Ο=ΜΜ1ΜΟ+ΟF=ΜFΜ1Ο+ΟF=Μ1F(2)⎧⎩⎨⎪⎪MO+M1O=MM1MO+OF=MFM1O+OF=M1F(2)式中:MM1为主线路的长度;MF,M1F分别为故障点到M端和M1端距离。实际中MM1长度已知,MF和M1F分别为待测的量。由于存在测量误差所以有下列关系:{ΜF=ΜF′+ΔΜFΜ1F=Μ1F′+ΔΜ1F(3)MF′和M1F′分别为实际测得的值,ΔMF和ΔM1F分别为各自的测量误差。由式(2)可得:ΜΟ=ΜF-Μ1F+ΜΜ12(4)由式(3)和式(4)可得:ΜΟ=ΜF′-Μ1F′+ΜΜ1+ΔΜF-ΔΜ1F2(5)ΔMF和ΔM1F取误差上限,记误差上限为σ,记:A=ΜF′-Μ1F′+ΜΜ12-σB=ΜF′-Μ1F′+ΜΜ12+σ则MO∈[A,B](6)当线路一点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时可分为以下4种情况:(1)当MF′+M1F′-MM1>2σ且在主线路[A,B]区间内只有一条分支时,可判定该分支即为故障分支。(2)当MF′+M1F′-MM1>2σ且在主线路[A,B]区间内有多条分支时,可结合S注入法来判定故障分支。(3)当MF′+M1F′-MM1≤2σ且在主线路[A,B]区间上没有分支时,可判定故障发生在主线路上。(4)当MF′+M1F′-MM1≤2σ且在主线路[A,B]区间上有分支时,结合S注入法来判定故障是在分支上还是主线路上。通过以上方法确定故障点所在的线路后,再根据测得的故障点到检测点的距离便可确定故障点的准确位置。MF′+M1F′-MM1>2σ为故障点在分支线路上的判定条件。而MF′+M1F′-MM1≤2σ不能判定故障是否在分支上。这种情况下结合S注入法进一步判断。3计算与分析3.1变压器仿真模型以图4所示的配电线路为例。F点为接地点,接地电阻为500Ω。AB=3km,BC=3km,CD=3km,DE=3km,EG=2km,BH=3km,CK=4km,CF=1.5km,DI=3km,EJ=4km。通过ATP仿真软件搭建模型并进行仿真。模型采用分布参数的单相线路,线路波阻抗设置为500Ω,发射信号采用幅值为10kV宽度为1μs的高压脉冲信号,波速为3×108m/s。采样间隔为0.001μs,采样时间为200μs。配电变压器每相绕组入口电容为423pF。仿真模型如图5所示。3.2故障点到测量点的距离从A端测得的正常相与故障相的波形差(滤波后)如图6所示。采用db1小波做一维离散小波变换,并进行6尺度分解,如图7所示。由小波变换可知第100个点为奇异点。仿真时采样间隔为0.001μs,但做离散小波变换的数据是隔500个点抽取的。所以对应的时刻T1=100×0.001×500=50。故障点到测量点的距离为:AF′=3×108×50×10-6/2=7500m。从G端测得的正常相与故障相的波形差(滤波后)如图8所示。采用db1小波做一维离散小波变换,并进行6尺度分解如图9所示。由小波变换可知第125个点为奇异点,对应时刻T2=125×0.001×500=62.5μs。故障点到测量点的距离为:GF′=3×108×62.5×10-6/2=9375m。测量偏差一般小于1μs,则可设置σ=3×108×10-6/2=150m。由判定条件AF′+GF′-AG=2875m>2σ可判定故障发生在分支线路上。设分支线路与主线路的交点为O。由式(6)可知AΟ∈[AF′-GF′+AG2-σ‚AF′-GF′+AG2+σ]经计算得AO∈[5912.5,6212.5]。在该范围内只有一条分支CK,可以确定故障发生在CK分支上。又由AF′-AC=1500m。可知故障点在距B点1500m处,仿真分析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个人与建筑公司借款合同范本汇编4篇
- 二零二五年度企业员工关系管理与冲突预防协议范本3篇
- 2025年度新型环保材料租赁经营合同模板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商业活动场地借用及宣传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体育产业普通合伙企业合作协议范本4篇
- 2025年度5G产业投资理财协议
- 2025年三方知识产权转让还款协议书范本及内容说明3篇
- 个性化定制2024年版民间资金借贷协议范本版B版
- 2025年酒店住宿赔偿协议范本
- 个人股份转让协议书
- 2024-2030年中国海泡石产业运行形势及投资规模研究报告
- 动物医学类专业生涯发展展示
- 2024年同等学力申硕英语考试真题
- 消除“艾梅乙”医疗歧视-从我做起
- 非遗文化走进数字展厅+大数据与互联网系创业计划书
- 2024山西省文化旅游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科普知识进社区活动总结与反思
- 加油站廉洁培训课件
- 现金日记账模板(带公式)
- 消化内科专科监测指标汇总分析
-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