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专项训练_第1页
2021年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专项训练_第2页
2021年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专项训练_第3页
2021年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专项训练_第4页
2021年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专项训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外文言文阅读

成语故事

一、课外文言文阅读。(6分)

北人食菱

北人①生而不识菱②者,仕③于南方。席上啖④菱,并壳入

口。或日:“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

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日:

“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日土产,此坐强

不知以为知也。

(选自江盈科《雪涛小说•知无

涯》)【注释】①北人:北方人。②菱:菱角。③仕:当

官。④啖(dan):吃。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每小题1分,共2分)

(1)北人生而不识菱者识:_____________

(2)北土亦有此物古亦:一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2分)

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3.本文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2分)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6分)

螳臂当车

齐庄公出猎,有一虫举足将彝其轮。问其御①曰:“此何

虫也?”对日:“此所谓埼螂者也。其为虫也,知进而不知却,

不量力而轻敌。”庄公曰:“此为人而必为天下勇武矣!”

回车而避之,而勇士归之。

(选自《淮南子・人间训》)

【注释】①御:车夫。②回车:调转车头。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每小题1分,共2分)

(1)问其御日其:__________

(2)对白对:

2.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2

分)此为人而必为天下勇武矣!

3.文章中“勇士归之”的原因是什么?“螳臂当车”现在主

要是讽刺什么样的人?(2分)

—2—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6分)

徙木立信

孝公既用卫鞅黑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令既具,未布,

恐民之不信己,已乃②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徒

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日:“能徙者予五十金。”

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选自《史记•商君列传》)

【注释】①孝公:秦孝公。卫鞅:人名,即商鞅。②已乃:

旋即,不久。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每小题1分,共2分)

(1)恐天下议己恐:

(2)以明小欺以:

2.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

3.从这个故事中看,商鞅变法能够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初中

阶段所学的文言文中还有哪一篇也表达了类似的道理?(2

分)

—3—

四'课外文言文阅读。(6分)

恪尽职守

崇预①末,流贼张献忠②出没薪、黄、潜、桐间,史公③以

凤庐道④奉檄守御。每有警,辄数月不就寝,使将士更休,而

自坐幄幕外。择健卒十人,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漏鼓移则

番代。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或

劝以少休,公曰:“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⑤也。”.

【注释】①崇祯:明思宗朱由检的年号。②张献忠:明末农

民起义领袖,与李自成齐名。③史公:史可法,明末抗清英

雄。④凤庐道:管理凤阳府、庐州府的官。⑤吾师:史可法

的老师左光斗。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每小题1分,共2分)

(1)就数月不就寝辄:

(2)吾上恐加朝廷恐:

2.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择健卒十人,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

3.史可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分)

—4—

五、课外文言文阅读。(6分)

人琴俱亡

王子猷①、子敬俱病笃,而子敬%,亡。子猷问左右:“包

必都不理消息?此D表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

不哭。子敬累吗(于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

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

亦卒。

(选自《晋书•王徽之传》)

【注释】①王子猷:王徽之。②子敬:王献之。③素:向来。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每小题1分,共2分)

(1)王子猷、子敬俱病笃俱:

(2)弦既小调既:

2.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3.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人琴俱亡”的意思是什么。(2分)

—5—

人物品行

六、课外文言文阅读(6分)

谢公泛海

谢太傅①盘桓东也时与孙兴公诸人学海戏以风起浪涌,

孙、王诸人色开遽,便唱%吏还。太傅神情③方王④,吟啸⑤不

言。舟人以公貌闲意说,犹去不止。既风转急,浪猛,诸人

皆喧动不坐。公徐云:“如此,将无归?”众人即承响而

回。于是审其量,足以镇安朝野。

(选自《世说新语•雅量》)

【注释】①谢太傅:谢安。②唱:提议。③神情:精神兴致。④

王:同“旺”。⑤吟啸:同“啸咏”。啸是吹口哨,咏是歌咏,

即吹出曲调。啸咏是当时文士一种习俗,更是放荡不羁、傲

世的人表现其名士风流的一种姿态。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每小题1分,共2分)

(1)太傅神情方王方:

(2)诸人皆喳动小坐皆:

2.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舟人以公貌闲意说,犹去不止。

3.文中的谢太傅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6—

七、课外文言文阅读(6分)

(长孙)道生廉约,身为三司,而衣不华饰,食不兼味,

一熊皮郭泥色数十年不易,时人比之晏婆。第宅卑陋,出镇

后,其子弟颇更修缮,起堂房②。道生还,叹曰:“昔霍去病

以匈奴未灭,无用家为。今强寇尚游魂漠北,吾岂可安坐华美

也!”乃切责子弟,令毁宅。其恭慎如此。世祖世,所在著

绩,每建大议,多合时机。为将有权略,善待士众。

(选自《魏书・长孙道生传》)

【注释】①障泥:马鞍。因垫在马鞍下,两边下垂,有遮挡

泥土的作用,故名。②堂庞:堂下四周之屋。尻,正房对面

和两侧的小屋子。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每小题1分,共2分)

(1)第宅卑陋陋:

(2)乃切责学弟责:

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今强寇尚游魂漠北,吾岂可安坐华美也!

3.你如何看待道生毁掉华宅这件事?请简述理由。(2分)

—7—

八'课外文言文阅读(6分)

胡仲尧,洪州奉新人。累世聚居,至数百口。构学舍于

华林山别墅,聚书万卷,大设厨縻①,以延四方游学之士。南

唐李煜时尝授寺丞。雍熙二年,诏旌其门闾。仲尧诣阙谢恩,

赐白金器二百两。淳化中,州境旱歉,仲尧发廊减市直以振饥

民,又以私财造南津桥。太宗嘉之,除本州助教,许每岁

以香稻时果贡于内东门。五年,遣弟仲容来贺寿宁节②。召见

仲容③,特授试校书郎④,赐袍笏犀带,又以御书赐之。

(选自《宋史•卷二百一十五》)

【注释】①厨縻:厨,厨房。M,粮仓。②寿宁节:庆祝帝

王生日的节日。③仲容:胡仲尧的弟弟胡仲容。④试校书

郎:官职名称。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每小题1分,共2分)

(1)以延四方游学之士延:

(2)遣亲仲容来贺寿宁节遣:

2.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仲尧诣阙谢恩,赐白金器二百两。

—8—

3.根据选文内容,简要概括胡仲尧为百姓做了哪些事情?

(2分)

九、课外文言文阅读(6分)

公①八岁入社学读书,刻苦自励,遇夜则燃枯竹以继暮。

稍长,从后部主事黄岩章仲寅先生学举子业②。时予先公为温

州太守,患乐清东数乡滨海,俗犷戾,思有以变其习,及选

艮家俊秀•补郡庠加弟与员。公在选中。先公问其业,甚习,为

易今名,因留府廨躬教之。政暇则召至后堂,亲为讲析义

理,教之作文。繇是④学大进。南畿士子从学者甚众,经其指

授者,往往擢科跻士⑤。

【注释】①公:指章恭毅。②举子业:指应试学子的学业。

③郡庠:府学,指官府创办的学校。④繇是:由是。⑤擢科

跻士:指中科举登进士。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每小题1分,共2分)

(1)患乐清东数乡滨海宙

患:_______

(2)先公问其业l

问:_______

—9—

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乃选良家俊秀补郡庠弟子员。

3.读选文,说说章恭毅是什么样的人。(2分)

叙事说理

十、课外文言文阅读(6分)

郑人逃暑

郑人有逃暑于孤林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①以从阴。

及至暮,反席于树下。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

之濡于身。其阴逾②去,而其身逾湿,是巧于用星而拙于用夕

矣。.

(选自《苻子》)

【注释】①衽(ren):睡席。②逾:同“愈”,更加。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每小题1分,共2分)

(1)而患露之濡于身患:

(2)而其身逾湿具:

—10—

2.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2

分)及至暮,反席于树下。

3.郑人的“拙”具体表现在什么方面?这则寓言告诉了我

们什么道理?(2分)

十一、课外文言文阅读(6分)

武王拜俘虏

武王胜殷,得二虏而问焉,曰:“若国有妖①乎?”一虏

对日:“吾国有妖,昼见星而天雨血,此吾国之妖也。”―虏

对日:“此则妖也,虽然,非其大者也。吾国之妖甚大者,子

不听父,弟不听兄,君令不行,此妖之大者也。"武王避席②

再拜之。此非贵虏也,贵其言也。故《易》曰:“诉诉履虎

尾,终吉。”

(选自吕不韦《吕氏春秋》)

【注释】①妖:怪异、邪恶的事或人。②避席:离开坐席。

—11—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每小题1分,共2分)

(1)虽然,非其大者也然:

(2)贵箕言也言:

2.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昼见星而天雨血,此吾国之妖也。

3.结合选文,说说武王为什么“避席再拜之”。(2分)

十二、课外文言文阅读(6分)

敬姜论劳逸

公父文伯①退朝,朝其母,其母方绩②,文伯曰:“以歌③之家

而主④犹绩,惧干季孙⑤之怒也。其以歌为不能事主乎?”其母叹

日:“鲁其亡乎?使僮子备官而未之闻耶?居⑥,吾语

女。昔圣王之处民也,择瘠土而处之:劳其民而用之,故长

王天下。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

善则恶心生。沃土之民不材,淫也。瘠土之民,莫不向义,

劳也。”

(节选自《国语・鲁语下》)

—12—

【注释】①公父文伯:鲁大夫。季悼子的孙子,公父穆伯的

儿子。②绩:纺麻。③歌(chu):文伯自称其名。④

主:主母。⑤季孙:季康子。当时担任鲁国的正卿,是季

悼子的曾孙。⑥居:坐下。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每小题1分,共2分)

(1)鲁其亡乎亡:_____

(2)择瘠主而处之择:

2.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使僮子备官而未之闻耶?

3.从选文的故事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2分)

十三'课外文言文阅读(6分)

关尹①谓列子曰:“言美则响美,言恶则响恶,身长则影

长,身短则影短。名也者,响也;身也者,影也。故曰:慎尔

言,将有和之;慎尔行,将有随之。是故圣人见出以知入,观

往以知来,此其所以先知之理也。度②在身,稽③在人。人

—13—

爱我,我必爱之;人恶我,我必恶之。汤武爱天下,故王;

桀纣恶天下,故亡,此所稽也。稽度皆明而不道也,譬之出

不由门,行不从径④也。以是求利,不亦难乎?”

(选自《列子・说符》)

【注释】①关尹:春秋时人,字公文。②度:法度。③稽:

考核评论。④行不从径:走路不走正道。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每小题1分,共2分)

(1)身长则影长影:

(2)桀纣恶夫下恶:

2.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此其所以先知之理也。

3.关尹认为桀纣失天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14—

关注民生

十四、课外文言文阅读(6分)

晋饥,公①问于箕郑②曰:“救饥何以?”对日:“信。”公

曰:“安信?”对日:“信于君心,信于名,信于令,信于事。”

公曰:“然则若何?”对曰:“信于君心,则美恶不逾。信于

名,则上下不干。信于令,则时无废功。信于事,则民从事.

有业。于是乎民知君心,贫而不惧,藏出如入,何匮之有?’’

公使为箕咒及清原之篇力使佐.上军。

(选自左丘明《晋语•箕郑对文公问》)

【注释】①公:晋文公。②箕郑:晋国大臣。③箕:箕地的

大夫。④蒐:检阅军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每小题1分,共2分)

(1)则时无废功

(2)手是乎民知君心

2.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信于事,则民从事有业。

—15—

3.从选文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3分)

十五、课外文言文阅读(6分)

齐威王召即墨大夫,语之曰:“自子之居即墨也,毁言日

至。然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人民给,官无事,东方以苧。

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助也。”封之万家。召阿大夫,语之日:

“自子守阿①,誉言日至。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昔

日赵攻郭②,子不救,卫③取薛陵,子不知。是子厚币事吾左

右以求誉也。”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于是群臣耸惧,

荚敢饰诈,务尽其情,齐国大治,强于天下。

(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一》)

【注释】①阿:古地名。②邺(judn):古地名。③卫:

周王朝的姬姓诸侯国。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每小题1分,共2分)

(1)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尝:

(2)强于天下于:

—16—

2.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自子之居即墨也,毁言日至。

3.齐威王根据实情做判断,处死了阿地大夫,从中可以看出

齐威王是位怎样的君王。(2分)

—17—

参考答案

一、1.(1)(1分)认识(2)(1分)副词,也

【课内链接】

本题词语释义课内链接

识认识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亦副词,也怀民亦未寝(《记承天寺夜游》)

2.(2分)前山后山,哪个地方没有!(每句1分)

3.(2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如果强不知以为知,只能出丑。

【参考译文】一个生来就没有见过菱角的北方人,在南方做官。(一次)宴席上

吃菱角,(他)连壳一块吃。有人告诉(他)说:“吃菱角必须剥去外壳。”那人

为了遮掩自己的短处,说:“我不是不知道,连壳一块吃,是想用来清热啊。”问

话的人说:“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他回答说:“前山后山,哪个地方没有!”

菱角长在水里,却说是土里产的,这是硬要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

二、(1)(1分)代词,他的(2)(1分)回答

【课内链接】

本题词语释义课内链接

其代词,他的谓其妻日(《邹忌讽齐王纳谏》)

对日:“小惠未褊,民弗从也”(《曹刿论

对回答

鹿》)

2.(2分)这虫子要是人,必定是天下勇士啊!(每句1分)

3.(2分)“勇士归之”是因为齐庄公回车避让螳螂,表现了他对勇士的尊重。(1

—18—

分)这个成语现在主要讽刺那些不自量力的人。(1分)

【解析】解答第一问,要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主要情节,齐庄公出猎时,遇到了

螳螂举起脚,准备和他的马车车轮子搏斗。他认为这虫子要是人,必定是天下勇

士。于是他让车子躲开了螳螂,以示敬重,勇士们听说这件事后,纷纷投靠。解

答第二问,首先要明白“螳臂当车”在现在的意思,现在多用来比喻不正确估计

自己的力量,去做办不到的事情,必然导致失败。然后根据意思回答其讽刺意义。

平时学习时,可注意加强这方面的积累。

【参考译文】齐庄公出门打猎,有一只螳螂举起脚,准备和他的马车车轮子搏斗。

(庄公)问他的车夫说:“这是什么虫啊?”车夫说:“这是螳螂。作为虫来说,

(它是那种)只知道进却不知道退,不估计一下力量对比就轻率和敌方对阵。”

庄公说:“这虫子要是人,必定是天下勇士啊。”于是让车绕道避开了它,后来勇

士都投奔了庄公。

三、1.(1)(1分)以……为怪(认为……奇怪)

(2)(1分)来

【课内链接】

本题词语释义课内链接

恐担心,恐怕恐托付不效(《出师表》)

以来属以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2.(2分)招募百姓有能够搬到北门的就赏给十镒黄金。

3.(2分)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是取信于民。(1分)《曹刿论战》。(1分)

—19—

【解析】解答第一问,首先要整体掌握文章的主要情节,商鞅担心百姓不信任他,

于是采用“徙木予金”的办法,赢得百姓的信任,从而让百姓相信他的变法。因

此,变法成功的原因就是他能够取信于民。解答第二问,需要在第一问答案的基

础上,联系所学课文,寻找关于“取信于民”的情节,初中阶段我们学习的《曹

刿论战》中,鲁庄公之与齐师作战的前提就是“取信于民”。

【参考译文】秦孝公已经任命了卫鞅,卫鞅想要实施变法图强政策,唯恐天下人

对自己产生非议。法令已经完备,但没有公布,(卫鞅)恐怕百姓不信任,旋即

在国都市场南门立下一根三丈长的木杆,招募百姓有能够搬到北门的就赏给十镒

黄金。百姓对此感到惊讶,没有人敢去搬木杆。(卫鞅)就又宣布命令说:“有能

够搬过去的就赏给五十镒黄金。”有一个人搬木杆到北门,就赏给他五十镒黄金,

来表明没有欺诈。最终颁布了(变法的)法令。

四、1.(1)(1分)就(2)(1分)担心

【课内链接】

本题词语释义课内链接

辄就饮少辄醉(《醉翁亭记》)

恐担心恐托付不效(《出师表》)

2.(2分)选择十几个健壮的士兵,让两个人蹲着,自己靠着他们的背。(每句1

分)

3.(2分)史可法是一个严于治军、忠于职守的人。

【参考译文】崇祯末年,“流贼”张献忠在薪州、黄州、潜山、桐城一带出没,

史公以凤庐道身份奉命守卫这一带地区。每当有了警报,(他)就几个月不睡觉,

—20—

让将士们轮流休息,自己却坐在帐幕外,选择十几个健壮的士兵,让两个人蹲

着,自己靠着他们的背,过一段时间再轮换。每当在寒冷的夜晚站起身来,抖动

衣裳,战甲上的冰霜散落地上,发出清脆的响声。有人劝他稍加休息,史公说:

“我上怕对不起朝廷,下怕对不起我的老师啊!”

五、1.(1)(1分)全,都(2)(1分)已经

【课内链接】

本题词语释义课内链接

俱为一体(《出师表》)

俱全,都

既出,得其船(《桃花源记》)

既已经

2.(2分)为什么总听不到(子敬的)消息?这(一定)是他已经死了。(每句

1分)

【解析】“何以”是“以何”的倒装,意思是“为什么”;“都不闻消息”是省略

句,应在消息前面补充主语“子敬”。后半句是判断句,译出判断语气“一定”。

3.(2分)王徽之用王献之的琴来演奏,琴已经不能成调了,想到王子敬已死,

感觉他的琴也跟他一样死去了,不由得心情悲痛。形容睹物思人,痛悼亡友。常

用来比喻对知己、亲友去世的悼念之情。

【参考译文】王子猷、王子敬都病得很重,子敬先死了。王子猷问手下的人说:

“为什么总听不到子敬的消息?这(一定)是他已经死了。”(子猷)说话时,脸

上完全看不出不悲伤。就要乘轿子去奔丧,一路上没哭。子敬一向喜欢弹琴,子

猷径直走进去坐在灵床上,拿过子敬的琴来弹,弦的声音已经不协调了,(子猷)

—21—

把琴扔在地上说:“子敬子敬,你人死了,你的琴也死了。”于是(王子猷)

哭了很长时间,几乎要昏死过去,一个月后(子就)也死了。六、1.(1)(1

分)正(2)(1分)都【课内链接】

本题词语释义课内链接

方正—

皆都同舍生皆披绮绣(《送东阳马生序》)

2.(2分)船夫因见谢太傅神态悠闲,神情喜悦,便继续向前(划去)不停止。

(每句1分)

3.(2分)谢太傅是一个沉静镇定、临危不乱的人。

【参考译文】太傅谢安在东山居留期间,时常和孙兴公等人坐船到海上游玩。有

一次起了风,浪涛汹涌,孙兴公、王羲之等人一齐惊恐失色,便提议掉转船头回

去。谢安这时精神振奋,兴致正高,又朗吟又吹口哨,不发一言。船夫因为谢安神

态安闲,心情舒畅,便仍然摇船向前。一会儿,风势更急,浪更猛了,大家都叫嚷

骚动起来,坐不住。谢安慢条斯理地说:“既然如此,那就回去吧?”大家立即

响应,就回去了。从这件事里人们明白了谢安的气度,认为他完全能够镇抚朝廷

内外,安定国家。

七、1.(1)(1分)简陋(2)(1分)责备,责罚

【课内链接】

本题词释义课内链接

—22—

陋简陋斯是陋室(《陋室铭》)

责责备,责罚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出师表》)

2.(2分)现在强大的敌人在北方边境游荡未平,我怎么可以安稳地住这样华

美的房子!(每句1分)

3.(2分)示例:道生毁宅虽然体现出他清廉节俭的品质,但建好的房子再毁

掉,却也是对资源,对人力财力的一种浪费。

【解析】回答此题可从两个方面做答。一方面,道生升官后却不因为自己发达而

随意挥霍,因为北方边境游荡未平,他也不会安稳的住进华美的房子,体现出他

节俭、志行高洁、心忧国家的高尚品质;另一方面,道生只顾追求自己的心志,

子弟们为他建好房屋,他却狠狠的训斥子弟,并命令把建的房屋毁掉,并不考虑

建房中所消耗的时间、财力人力等。答题要明确自己的看法,理由充分即可。

【参考译文】长孙道生清廉节俭,身三司职,但所穿的衣服不华丽,所吃的东西

也很简单,所用的一副用熊皮做的马鞍,数十年不更换,当时的人把他比作晏

婴。遒生的住房低矮而简陋,出任做官以后,他的子弟们将他的住房全部修缮更

新,并建起了堂虎。道生回家,感叹道:“从前霍去病认为匈奴没有消灭,无

以为家。现在强大的敌人在北方边境游荡未平,我怎么可以安稳地住这样华美的

房子!”于是,就把子弟们狠狠地训斥了一顿,并命令他们把所建的房屋毁掉。

他就是如此恭敬谨慎。世祖的时候,他在各处都留下政绩,每当发表重大意

见,多合乎时机。他任将领有大智慧大谋略,妥善对待兵士。

—23—

八、1.(1)(1分)邀请(2)(1分)派,差遣

【课内链接】

本题词语释义课内链接

邀请余人各复延至其家(《桃花源记》)

派,差遣太守即遣人随其往(《桃花源记》)

2.(2分)胡仲尧到朝廷感谢圣恩,(皇上)赐予(他)器物和白金二百两。

(每句1分)

3.(2分)建学舍;救济饥民;出资造桥。

【解析】通读语段,从“构学舍于华林山别壁,聚书万卷,大设厨席,以延四

方游学之士”“发原减市直以振饥民,又以私财造南津桥”可以看出,胡仲尧

为百姓做了三件事:建学舍,救济饥民,出资造桥。

【参考译文】胡仲尧,是洪州奉新人。世世代代都住在一起,整个家族有几百人。

(胡仲尧)在华林山别墅(庄园)建造学堂,(那儿)聚集了上万卷书,设置了大厨

房和大粮仓,用来邀请四方游学的人。南唐后主李煜那时曾经授予他寺丞一职。宋代

雍熙二年,皇帝下诏书表彰他们这个大家族。胡仲尧到朝廷感谢圣恩,(皇上)赐予

(他)器物和白金二百两。淳化年间,洪州境内遭遇干旱而歉收,胡仲尧打开他家的

粮仓(平价卖粮或无偿发放粮食)以降低物价来救济灾民,又自己出钱修建了南津

桥。宋太宗嘉奖他,授予他洪州助教一职,(胡仲尧)答应每年稻谷、水果成熟时进

贡给内东门司。淳化五年,(仲尧)派弟弟胡仲容前来

—24—

庆贺寿宁节。(皇上)召见胡仲容,特别授予他试校书郎一职,赐予他袍笏犀

带,还把御书赐予他。

九、1.(1)(1分)担心(2)(1分)询问

【课内外迁移】

本题词语释义课内链接

患担心又患无硕士名人与游(《送东阳马生序》)

问询问问从所来(《桃花源记》)

2.(2分)于是选拔清白之家才智杰出的子弟补录府学的学生。

3.(2分)刻苦好学,善于培养人才。

【解析】细读选文,由“公八岁入社学读书,刻苦自励,遇夜则燃枯竹以继馨”

可知章恭毅刻苦好学。由“南畿士子从学者甚众,经其指授者,往往擢科跻士”

可知,他善于培养人才。

【参考译文】章恭毅八岁的时候进入社学读书,刻苦自强,到了晚上就燃烧枯竹照明

来夜以继日地读书。稍大一点,跟从后部主事黄岩章仲寅先生学习应试学子的学业。

当时先父是温州太守,担心乐清东部的几个乡靠近海边,民风粗犷暴戾,想要改变那

里的习气,于是选拔清白之家才智杰出的子弟补录府学的学生。章恭毅正在人选之

中。先父询问他的学业,非常用心,为他改了现在的这个名字,于是把他留在府中亲

自教育他。政务空闲的时候就把章恭毅召唤到后堂去,亲自给他讲解义理,教他写文

章。由是(章恭毅的)学问得到了极大的进步。南畿的读

—25—

书人跟从他学习的很多,经过他指点传授学业的人,大多都中科举登进士。

十、1.(1)(1分)担忧(2)(1分)他的

【课内链接】

本题词语释义课内链接

患担忧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送东阳马生序》)

其代词,他的其乡人日(《曹刿论战》)

2.(2分)到了黄昏,他又把睡席放到大树底下。(每句1分)

3.(2分)示例:“拙”具体表现在晚上也跟着树影移动睡席。(1分)这则寓言

告诉我们做事要随机应变,不要墨守成规的道理。(1分)(意对即可)

【解析】第一问,可先通读全文,把握故事大意,从中筛选出答案要点。这则寓

言的大意是:郑人在大树下乘凉,随树影移动卧席乘凉,晚上他也随月影移动卧

席,结果身上的露水越来越重。显然,白天,他的做法是可取的,但晚上如法炮

制,反而让自己受累,这就是他“拙”的地方。第二问,可先找中心句(观点

句),再结合第一问来整合、提炼。这则寓言的观点句是末句“是巧于用昼而拙

于用夕矣”,即他白天随树影移动卧席乘凉,可取;晚上随树影移动卧席,被露

水沾湿也就难免了。他不会变通,让他苦不堪言。这说明做事要随机应变,不可

墨守成规,据此简要概括即可。

【参考译文】郑国有个人在一棵独立的树下乘凉,太阳在(空中)移动,树的影

—26—

子也(在地上)移动,他也随着树的影子挪动自己的睡席。到了黄昏,他又把睡

席放到大树底下。等到月亮在空中移动,树的影子也在地上移动,(他)又随着树

影挪动自己的睡席,并且担忧露水沾湿了全身。树影移动得更远了,他的身上也

更湿。(这个方法)在白天使用很巧妙,但晚上用就相当笨拙了。

十一、1.(1)(1分)如此,这样(2)(1分)言论

【课内链接】

本题词语释义课内链接

然如此,这样然后施行(《出师表》)

言言论进尽忠言(《出师表》)

2.(2分)白天出现星星,天上降下血雨,这就是我们国家的怪异之事。(每句

1分)

3.(2分)因为武王觉得他们的言论是正确的,而且不因为他们是俘虏就轻视、

看低他们。说明武王是一位不耻下问、贤明的君王。

【解析】理解文段,从“武王避席再拜之。此非贵虏也,贵其言也”讲的就是周

武王不认为俘虏重要,而是认为他们的言论可贵,由这件事情也能看出周武王是

一位贤明的君王,据此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即可。

【参考译文】周武王战胜殷商后,抓到两个俘虏,问他们说:“你们国家有怪异

的事吗?”一个俘虏回答说:“我们国家有怪异的事,白天出现星星,天上降下

血雨,这就是我们国家的怪异之事。”另一个俘虏回答说:“这诚然是怪异之事,

即便如此,但还算不上大的怪异之事。我们国家特大的怪异是儿子不顺从父亲,弟

弟不服从兄长,君主的命令不能实行。这才算最大的怪异之事呢!”武王离开座

席,向他行再拜之礼。这不是认为俘虏重要,而是认为他的言论可贵。所以《周

易》上说:“一举一动都战战兢兢,像踩着老虎尾巴一样,最终必定吉祥。”

十二、1.(1)(1分)灭亡(2)(1分)选择

【课内链接】

本题词语释义课内链接

亡灭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择选择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十二章》)

2.(2分)让你这样的顽童充数做官却不把做官之道讲给你听?

3.(2分)在生活中,我们要居安思危,勤俭节约,善于劳作和思考,不能贪图

安逸,过度享乐。

【解析】回答此题首先要理解文段,“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

忘善,忘善则恶心生”讲的是老百姓要劳作才会思考,要思考才能(找到)改善

生活(的好办法):闲散安逸会导致人们过度享乐,人们过度享乐就会忘记美好

的品行:忘记美好的品行就会产生邪念。因此警告我们,在生活中要善于思考、

勤俭节约,贪图享乐,据此总结概括即可。

【参考译文】公父文伯退朝之后,去拜见他的母亲,他的母亲敬姜正在纺麻,文

伯说:“像我公父歌这样的人家还要主母亲自纺麻,这恐怕会让季孙恼怒。他会

—28—

觉得我不愿意侍奉母亲吧?”他的母亲叹了一口气说:“鲁国要灭亡了吧?让你

这样的顽童充数做官却不把做官之道讲给你听?坐下,我讲给你听。过去圣贤的

国王为老百姓安置居所,选择贫瘠之地让百姓定居下来,使百姓劳作,发挥他们

的才能,因此(君主)才能够长久地统治天下。老百姓要劳作才会思考,要思考

才能(找到)改善生活(的好办法);闲散安逸会导致人们过度享乐,人们过度

享乐就会忘记美好的品行;忘记美好的品行就会产生邪念。居住在沃土之地的百

姓不能成才,是因为过度享乐啊。居住在贫瘠土地上的百姓,没有不讲道义的,

是因为他们勤劳啊。”

十三、1.(1)(1分)影子(2)(1分)讨厌,憎恨

【课内链接】

本题词语释义课内链接

影影子回清倒影(《三峡》)

恶讨厌,憎恨死亦我所恶(《鱼我所欲也》)

2.(2分)这就是为什么能事先知道(道理)的原因。

3.(2分)不能做到谨言慎行。

【解析】细读选文,从关尹“慎尔言,将有和之:慎尔行,将有随之”可知,

选文观点是“谨言慎行”,从“言美则响美,言恶则响恶”“桀纣恶天下,故

亡”可知,关尹认为桀纣失去天下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做到谨言慎行。

【参考译文】关尹对列子说:“说话声音好听,回音也就好听;说话声音不好听,

—29—

回音也就不好听。身材高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