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岛海岸带土地资源与利用研究_第1页
海南岛海岸带土地资源与利用研究_第2页
海南岛海岸带土地资源与利用研究_第3页
海南岛海岸带土地资源与利用研究_第4页
海南岛海岸带土地资源与利用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南岛海岸带土地资源与利用研究

海岸是之间的过渡地带。它具有地球和海洋双重属性和独特的区位优势。自古以来,它就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场所。正因如此,海岸带也成了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最剧烈的地区之一,成为人们深入认识人地相互作用与全球变化的重点研究区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海岸带LUCC的研究非常活跃。例如,张健等对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薛振山等借助3S技术和实地考察,对珠江口1980―2010年间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定量分析了地形、地貌因素对珠江口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Ellis等利用1974―2008年间的9景陆地卫星影像对亚拉巴马州墨比尔郡和鲍德温海岸带的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进行了量化和评估;Zuo等运用RS、GIS和景观生态学方法,分析了渤海海岸带地区1995―2008年间的土地利用时空演变及其景观响应;侯西勇等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条带分割法及优势度和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分析了21世纪我国海岸带区域(海岸线向陆30km范围)土地利用的数量、结构、空间格局和集约化特征;韩磊等利用美国农业部(USDA)发布的1949―2002年以州为统计单元的土地利用数据,运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变化区域差异指数、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等,分析和揭示了50余年来美国海岸带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特征;Yagoub等分析了阿布扎比海岸带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马金卫等、苏大鹏等、张丹丹等、王玉等、李振等、万峻等均对国内部分区域海岸带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过分析与探讨。从文献检索来看,海岸带LUCC研究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近年,海岸带土地利用与环境影响问题也引起了一些学者的关注。如Rothenberger等利用GIS分析了美国纽斯河流域26个子流域在1992―2001年间的土地利用特点。同时,利用GIS和时间轴回归分析探讨了影响地表水质的具体土地利用特征;黄静等分析了近20年厦门市建设用地扩张、围填海等主要土地利用活动对海岸带生态敏感性的变化过程和空间分布的影响及影响机制问题;王红玲等采用1996―2007年土地利用详查变更数据,分析了汕头市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及其对陆地和近岸海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张慧霞等利用2000和2006年东莞市的ETM和SPOT影像数据,基于RS、GIS技术和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东莞市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地生态系统造成的风险。从研究手段来看,RS与GIS结合是国内外学者普遍采用的技术。此外,景观生态学、情景分析、条带分割、统计分析等方法也有新尝试。文献检索表明,海岸带土地利用的动态分析一直是研究者追踪的焦点,而有关单一时间断面的海岸带土地利用现状及问题分析的文献却不多。诚然,土地利用动态分析能更清晰地揭示出海岸带土地利用的变化规律及特点,但是深入的海岸带土地利用现状及问题分析或许更能有效地为土地管理者和政府决策者提供及时的参考。海南省是我国的热带岛屿省份,全省海岸线总长1855.27km,包括基岩岸线、砂质岸线等多种类型1。廖继武借助地形图及TM影像,运用GIS方法研究过海南西部海岸带LUCC、海洋与陆表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问题。其研究结果显示,海南西部海岸带LUCC变化显著,土地利用程度越接近海岸线越高;各地类变化分为持续增长型与波动变化型两大类,与海洋相关的土地利用类型多为持续增长型。除此之外,尚未检索到其他专门探讨海南岛海岸带的土地利用及问题的文章。适逢海南正如火如荼地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本文运用3S技术和统计分析方法对海南岛海岸带土地利用状况进行深入分析,旨在发现海岸带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管理者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加以改善或防范,进而缓解日益尖锐的经济发展与海岸带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1研究区域和土壤分类体系的确定1.1海南海岸带的土地利用海岸带指陆地与海洋的交界带,是海岸线向陆、海两侧扩展一定宽度的带型区域。目前,国内外对海岸带尚无统一的界定,大多数根据各自的自然资源与环境状况、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规划而确定。如巴西将高潮线以上2km至高潮位以下向海扩展12km的区域划定为海岸带;以色列划定海岸带范围为高潮线以上1~2km至低潮位以外300m范围;而澳大利亚和西班牙分别将高潮线以上400m至海岸基线外3~12nmile、高潮线以上500m至海岸基线外12nmile地带划定为海岸带范围。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全国海岸带和海洋资源综合调查中,界定海岸带的范围为自海岸线向陆侧延伸10km,向海侧延至15m等深线。依据海南省908专项研究的需要及国际上常见的海岸带界定方法,本文关于海南岛海岸带土地利用分析对海岸带的划定只考虑海岸线向陆一侧延伸2km的陆域部分。海岸带具体范围的划定依赖于海岸线的确切位置。因海水动荡不定,确定海岸线并非易事。我国《1﹕5000,1﹕10000地形图图式》(GB/T5791-93)和《海域使用管理法》规定“海水大潮时连续数年的平均高潮位与陆地(包括大陆和海岛)的分界线为海岸线”。在《第二次土地调查土地地类分类国家标准》中,沿海滩涂被定义为“沿海大潮高潮位与低潮位之间的潮浸地带”。据此,笔者将沿海滩涂紧邻陆地一侧的边界线确定为本文土地利用分析中海岸带划分的起始点即海岸线,然后以其为基准,运用GIS技术向陆一侧进行2km的单侧缓冲,从而获得本文分析所需要的具体海岸带范围。1.2视角解译方法关于海南岛海岸带土地数据,本文主要通过两种途径获取:一是通过沿海部分市县(如海口市等)2009年的SPOT影像数据解译获得;二是直接利用一些市县(如临高县)的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其中,影像解译工作是通过ErdasImage9.2软件对影像分别进行几何校正、投影变换、影像拼接和增强处理,然后在ArcGIS9.3中结合地形图、政区图等,采用目视解译法进行土地信息的提取。为便于进行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比较,本文以《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为基础,以国土资源部2009年发布实施的《土地规划分类体系》为补充,进行部分相关地类的归并与调整,确定出海岸带土地资源现状分类体系(三级分类体系,表1)。2分析海南岛海岸带土地利用现状2.1海岸带建设用地结构根据分类体系对全省(本文仅指海南岛,下同)海岸带的土地资源进行分类统计,具体结果见表1。由表1可知,全省12个沿海市县位于2km宽度的海岸带内的土地资源共计228166.44hm2,约占全省土地资源总面积的6.63%。其中,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的面积分别为123418.83hm2、93281.94hm2与11465.66hm2,占全省海岸带总土地面积的百分比依次为54.09%、40.88%和5.03%。这表明,农用地目前仍然是海岸带内最重要的土地利用类型,但建设用地的占比也超过40%。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用地多属于被占用的类型,建设用地则处于扩张态势,未来海岸带内的土地利用类型中建设用地的占比将进一步扩大。在海岸带农用地结构中,耕地、园地、林地和其他农用地占相应市县海岸带土地总面积的比重分别为22.70%、5.94%、23.35%与2.10%,可见耕地与林地是海岸带农用地中的主要地类。在海岸带建设用地结构中,城镇、旅游及特殊用地,村庄用地,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利设施占全省海岸带总土地面积的比例分别是32.05%、7.28%、1.14%、0.40%和0.02%,其中城镇、旅游及特殊用地约占全省同类用地总面积的69.06%。全省海岸带水域面积5293.31hm2,约占全省海岸带总土地面积的2.32%。其中,河流水面最大,为4992.01hm2;滩涂沼泽共867.53hm2,自然保留地5304.82hm2。2.2海岸带建设用地的空间分布在已有资料的基础上,利用ArcGIS软件对海岸带土地资源进行空间分析与统计,获得全省沿海各市县海岸带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表2和图1、2)。由表2可知,全省沿海市县的海岸带土地资源面积差异较大,其中面积最大的是文昌市,为42317.62hm2,其次是儋州市,三亚市排名第三,面积最小的是昌江县,仅8535.81hm2。由图1和图2可知,在全省沿海各市县中文昌市的海岸带土地资源所占百分比最大,分别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23%、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17.21%;海岸带土地资源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百分比第二大的是儋州市,为0.90%;海岸带土地资源占其所在行政区面积第二大的则是三亚市(16.04%)。表2还显示出,文昌市的海岸带农用地面积最大,儋州市、万宁市分列第二与第三,海口市面积最小。全省海岸带建设用地面积以三亚市最大,近2×104hm2,海口名列第二,昌江县最小。海岸带未利用地以文昌市最多,万宁市次之,澄迈县最小。从表2及图3看,全省海岸带建设用地主要分布在三亚、海口、儋州和文昌4市。其中,海岸带城镇、旅游及特殊用地分布面积最大的是三亚市(17751.95hm2),海口市和儋州市次之。就海岸带城镇、旅游及特殊用地的具体分布空间来说,三亚市主要分布于崖城镇的东南部、凤凰镇和田独镇的南部,以及三亚市区;海口市集中分布于西秀、长流、海秀、新埠和灵山5镇的北部沿海地带,以及海口市区的北部滨海带;儋州市则集中布局在洋浦经济开发区、峨蔓镇和木棠镇的北部滨海带、白马井镇和新州镇的西部滨海区。全省海岸带村庄用地分布面积最大的是文昌市(5965.78hm2),其次是万宁市(2156.25hm2),儋州市和三亚市紧随其后,其余8市县的海岸带村庄用地面积均小于1000hm2。村庄用地的具体空间分布,文昌市主要集中于铺前镇西部、翁田镇北部、东郊镇和东阁镇南部、文成镇东部和会文镇南部的滨海区;万宁市主要集中于山根、和乐、后安、大茂、万城5镇的东部滨海区,以及东澳镇的东北滨海地带;三亚市主要分布于海棠湾镇东部和崖城镇南部的滨海区。全省海岸带农用地总面积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文昌、儋州和万宁,其面积依次为27002.43hm2、16913.02hm2与14991.23hm2。农用地的具体空间分布,文昌市林地主要分布于铺前、锦山、冯坡、翁田、昌洒和龙楼6个镇的滨海区;耕地主要分布于铺前镇西部、东阁镇南部、文成镇和会文镇东部的滨海区;园地主要分布在东郊镇东部滨海区。儋州市北部的光村镇海岸带既有大片的林地和耕地,也有集中成片的园地;南部的排浦镇和海头镇主要是林地和耕地。万宁市的海岸带耕地主要分布于和乐、后安、大茂、万城和东澳5个镇的滨海区;海岸带林地主要集中在万城、礼纪和南桥3镇的滨海区;海岸带园地主要分布于龙滚、山根、万城和南桥4镇的滨海区。全省海岸带农用地面积最小的是海口市,仅4143.33hm2。全省海岸带未利用地总面积最大的是文昌市(2289.64hm2),万宁市第二(1701.26hm2),儋州市和东方市分别排名第三和第四。在具体分布空间上,文昌市主要分布于铺前、锦山、冯坡、昌洒和龙楼5镇,以沙地为主。万宁市主要分布于万城镇和东澳镇,以沙地为主;儋州市主要分布在光村、新州和排浦3镇,以水域和其他草地为主;东方市则集中分布于四更、八所和感城镇,其中四更镇主要是水域水面,八所镇主要为水域和其他草地,而感城镇主要是内陆滩涂和其他草地。全省海岸带未利用地面积最小的是澄迈县,仅371.76hm2,其次为乐东县(373.75hm2)。3分析海南岛海岸带的土地利用3.1海岸带土地开发利用程度分析3.1.1土地垦殖率分布指耕地面积与土地总面积之比,反映土地开发程度和种植业发展程度。全省沿海各市县的土地垦殖率统计结果如表3所示。由表3可知,海岸带土地垦殖率最高的是临高县,其次是澄迈县,乐东县排名第三。全省海岸带土地总垦殖率为22.70%,高于全省土地总垦殖率(21.20%)。这表明,总体来看,海岸带的人为垦殖活动比非海岸区偏强。海岸带土地垦殖率低于全省海岸带土地垦殖率的有海口、三亚、琼海、文昌、昌江和陵水6个市县,反映出这6个市县的海岸带种植业发展程度弱于其他6个市县,其海岸带人为垦殖活动相对其他沿海市县较少。3.1.2提高海岸带土地利用率是已利用土地面积与土地总面积之比,反映了土地总的利用程度。全省沿海各市县的土地利用率统计结果如表4所示。表4表明,全省海岸带土地利用率(94.76%)约比全省总的土地利用率(97.41%)低2.65个百分点。这表明,海岸带的土地利用率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在全省12个沿海市县中,土地利用率最高的是乐东县(96.91%),其次为三亚市和陵水县;土地利用率低于全省海岸带总土地利用率的有文昌、琼海、万宁、昌江、东方5个市县。这意味着这5个市县未来在提高海岸带土地利用率方面具有较大的潜力空间。尽管如此,但基于海岸带生态环境的维护需要,在具体开发利用时,建议优先考虑有助于生态环境效益稳定或提高的开发项目,谨慎从事围海建设用地开发。3.1.3海岸带适宜利用情况林地利用率是有林地面积占林地总面积的比例,森林覆盖率指有林地占总土地面积的比例。两个指标大体反映了当地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沿海各市县海岸带林地利用率及森林覆盖率统计结果如表5所示。由表5可知,海口、三亚、琼海、儋州、澄迈和昌江的海岸带林地利用率高;文昌、陵水和东方3市县利用率较低,均不超过80%。其中,东方市林地利用率最低(72.71%)。从海岸带森林覆盖率来看,昌江县最高(56.56%),其次是文昌市和临高县,琼海市最低(5.15%),三亚市位列全省倒数第二。除昌江县、文昌市外,其余10个沿海市县海岸带的森林覆盖率均低于全省森林覆盖率(28.17%)。全省海岸带的林地利用率(91.54%)高出全省总体林地利用率(79.99%)约12个百分点,但全省总森林覆盖率高于全省海岸带森林覆盖率。需要指出的是,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定位,更加明确地指明了保护和建设旅游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提高海岸带森林覆盖率及更好地发挥海岸森林环境生态效应将是未来发展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的工作内容之一。3.2利用海岸带的生态效应分析3.2.1海南西部的土地沙化现象土地沙化是指因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所导致的天然沙漠扩张和沙质土壤上植被破坏、沙土裸露的过程。土地沙化面积指数是土地利用对土地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的重要衡量指标,它反映出土地利用的生态恶化状况。据相关资料表明,海南岛在历史上几乎全为郁郁葱葱的热带天然林所覆盖,出现沙漠化也只是近现代,尤其是解放后的事情。《海南省生态环境质量调查评价报告》(2008年)指出海南岛自1988年建省以来,沙化土地面积逐年增大,至2000年增加了将近6倍2。因无从明确界定海南岛于何时起发生了土地沙化现象,也无法厘清当前沙地与历史上的沙地的具体分布界限,为此本次权且将研究区内的沙地面积近似地看作为土地沙化面积。从沿海市县土地利用现状来看,全省具有海岸带沙地的市县有儋州、文昌、万宁、昌江、东方、乐东和陵水(表6)。表6表明,文昌市海岸带沙地面积最大,达1612.79hm2,占全省海岸带沙地总面积的68.87%,占全省沙地总面积的48.79%,其土地沙化面积指数最大。万宁市海岸带沙地面积为628.96hm2,占全省海岸带沙地总面积的26.86%,占全省沙地总面积的19.03%。从空间分布看,从儋州到乐东的海南岛西部4个市县都有海岸带沙地分布,但面积均不大。海南岛东部的文昌、万宁和陵水3市县沙地分布较大,其中以文昌市海岸带沙地面积最大,分布也最为集中。具体来说,文昌市的海岸沙地主要分布于铺前镇(东坡村、林梧村和七岭村)、锦山镇(下溪坡村、桥坡村和山雅村)、冯坡镇(贝山村、堆头村)、翁田镇(龙北村)、昌洒镇(昌茂村、东群村)和龙楼镇(全美村)等6个镇;万宁市的海岸沙地主要集中在万城镇的英豪村、英文村和联丰村,东澳镇的乐南村、新华村和龙山村;陵水县的海岸沙地则分布于黎安镇(岭仔村)。从自然地理条件来看,琼西南地区是全省气候干旱指数最大的地区,年降水量少而蒸散发旺盛,加之海岸带土壤质地为砂土和壤质砂土,成为全省土地最易发生自然沙化的地方。但海岸带现状土地调查显示,海南西部位于海岸带内的沙化土地面积并不大,反而东部海岸带内的沙化土地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集中连片程度上,均远盛于西部。究其原因,东部沿海的文昌、琼海、万宁和陵水一带有着丰富的滨海矿产资源,如锆钛矿、钛矿等(图4)。受经济利益的驱动,近些年来许多实业公司纷纷投资滨海锆钛等矿产的开采。例如,海南侨友实业有限公司铺前锆钛矿、文昌市宝民有限责任公司文昌铺前矿区表外矿、文昌市冯坡恒星锆英石钛铁矿砂矿、文昌龙文实业有限公司文昌市翁田镇第二区块锆钛砂矿、文昌笙笙公司文昌市昌洒镇昌茂锆钛砂矿、海南汇泓公司文昌市昌洒镇东群锆钛砂矿、万宁沙老钛矿等。在以壤质砂土为主的土壤质地和脆弱的植被覆被背景下,强烈的人为采掘、翻动、筛选等干扰活动,使原本脆弱的海岸带生态环境发生了严重的沙化现象。同时,在缺乏植被保护的滨海区,水土流失问题与土地沙化现象又往往互相激发、相互促进,陷入恶性循环。如果说海南西部地区的土地沙化现象自然因素仍起重要作用的话,那么海南东部市县的土地沙化现象则应归因于长期严重的人为干扰活动,尤其是滨海采矿业的破坏活动。这充分表明,不合理的工农业生产活动极易使生态环境脆弱的海岸带土地退化程度加重。3.2.2土地盐碱化面积指数这一指数是土地利用对生态条件产生不良反映的另一个重要指标。严格来讲,土地盐碱化也是一个基于某一时间断面状态而言发生的盐化和碱化过程。与土地沙化类似,因不好拟定参照的时间断面及当时的土地状况,此处亦将现有盐碱地的面积近似地看作为至目前土地盐碱化后的面积。全省沿海市县出现海岸带盐碱化现象及其盐碱化面积指数统计如表7所示。表7显示,全省具有海岸带盐碱地的市县主要集中在海口市和儋州市,总面积135.77hm2,约占全省盐碱地总面积的82.17%。相对于全省海岸带而言,海口市海岸带盐碱化面积指数为0.0373,儋州市海岸带盐碱化面积指数是0.0222;相对于全省总土地而言,全省海岸带盐碱化面积指数为0.0039,而全省盐碱化面积指数为0.0048。具体空间分布上,海口市海岸带盐碱地集中分布于演丰镇的山尾村、演中村和演海村;儋州市海岸带盐碱地则零星散布于海头镇的洋家东村,排浦镇的禾丰村与瓜兰村,白马井镇的东山村、禾能村和藤根村,新州镇的英进村、施教村、兰田村和新英盐场。其中,以排浦镇的面积最大。导致土地盐碱化的原因既与全球性温室效应引起的海平面上升有关,也与滨海区大量引入海水进行海水养殖等农业活动有关。从周边用地现况来看,后者的影响比前者可能更为迅速与严重。3.3其他海洋保护问题的分析3.3.1海岸带土地利用的人为干扰海南省海岸带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的比例大体为54%﹕41%﹕5%,而同期全省土地利用现状结构中的相应比例约为88%﹕9%﹕3%。可见,全省海岸带的建设用地比例远高于全省范围内建设用地比例。农用地面积减少而建设用地面积大幅增加,表明人为因素对海岸带的干扰程度大大加剧。因建设用地的经济密度通常高于农用地,这一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大大提高了海岸带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效益,但对生态效益却未必有益。再就全省海岸带农用地的内部结构比例来看(表8),耕地﹕园地﹕林地约为42%﹕11%﹕43%,而全省农用地这一比例约为24%﹕32%﹕40%。这表明,海岸带人为垦殖土地的比例明显偏大,人为干扰增强。由前文可知,农用地仍占海岸带总土地的一半以上,但作为最重要的生态效益维育者的林地,在三亚、海口、儋州、东方、万宁、琼海和文昌等市县的海岸带都出现了大小不等的缺口,影响了海岸带林地的生态效应的积极发挥。3.3.2沿海沿海地区的海岸带开发与利用现状尽管本文划定的海岸带仅2km宽,但在这狭窄的条带里却分布着93281.94hm2的建设用地,约占全省建设用地总量的30.33%。从建设用地分布密度来看,海岸带建设用地平均密度为41hm2/km2,而全省建设用地平均密度为9hm2/km2。由此可见,海岸带是全省建设用地分布最密集的地带。事实上,除昌江、儋州、乐东、临高和澄迈外,其余7个沿海市县的中心城市都位于海岸带及附近。加上人们长期形成“靠海吃海”、趋海而居的习惯,沿海各市县海岸带均有大量的农村居民点分布。此外,随着海南确立旅游兴省和建设国际旅游岛战略,海岸带旅游资源正被广泛而深入地开发与利用。因海岸带城市化进程或旅游开发剧烈地改变了土地覆被,大量的城乡工矿建筑取代了原生的林地、田野和水域,严重地威胁着滨海物种的栖息环境,海岸带的生物多样性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海南岛海岸带集中了全省众多的人口。据统计,海口市海岸带的人口密度在450人/km2以上。文昌北部、澄迈、临高和儋州海岸带的人口密度在250~300人/km2之间,乐东、三亚和陵水海岸带的人口密度约200~250人/km2。而非海岸带的广大丘陵台地地区,人口密度只有150~200人/km2,中部山区的人口密度仅50~100人/km2,个别地方更低。这表明,海南岛海岸带的人地矛盾远比非海岸带地区尖锐。3.3.3土壤全量养分含量据龚子同等对海南岛土系调查的成果,海南岛海岸带的土壤养分普遍低下。例如,就土壤有机质含量而言,儋州、临高、澄迈、东方、万宁5个市县的平均含量不超过7.98g/kg,而昌江、乐东、三亚、陵水、琼海、文昌、海口7个市县的平均含量在4.5g/kg以下;从土壤氮肥来看,海岸带土壤全氮平均含量均在1.06g/kg以下,而三亚、乐东、东方南部、海口的平均含量还不足0.01g/kg;从土壤钾肥来看,除三亚东半部、琼海和文昌的土壤全钾含量可达23.90g/kg外,其他广大海岸带土壤全钾平均含量不足8.50g/kg;从土壤磷肥来看,海南岛海岸带的土壤全磷平均含量不足0.78g/kg,而三亚西半部、乐东、东方和海口中部的海岸带土壤全钾含量更低,甚至不足0.03g/kg。因此,全省海岸带土壤的养分不足,严重影响了植被的生长和农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再者,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会引起地表覆被的变化,进而导致土壤养分的变化。因此,对原本生态脆弱的海岸带而言,应谨慎进行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3.3.4不足地分布不均匀全省海岸带未利用土地共11465.66hm2,其中其他草地即荒草地仅占21.57%(图5),这说明全省海岸带可开发利用的后备土地资源不大。全省荒草地除了数量小外,其分布也很不均匀。就全省而言,其他草地资源主要集中分布于儋州、万宁、文昌、三亚等少数几个市县,其中儋州、万宁和文昌3市的其他草地资源即占全省海岸带其他草地资源的49.28%。4结论和建议4.1海岸带建设用地的现况1)海南岛12个沿海市县位于2km宽度海岸带内的土地资源共计228166.44hm2,约占全省土地资源总面积的6.63%。其中,海岸带农用地约占全省海岸带总土地面积的54.09%,建设用地约占40.88%。建设用地中,城镇、旅游及特殊用地面积最大,约占全省海岸带总土地面积的32.05%。2)沿海各市县中,文昌市海岸带土地面积最大,为42317.62hm2,儋州市与三亚市分列第二、第三,昌江县面积最小;海岸带农用地面积最大的为文昌市,其次是儋州市和万宁市,海口市农用地面积最小;海岸带建设用地面积最大的为三亚市,近2×104hm2,海口名列第二,昌江县面积最小。3)沿海各市县中,临高县的海岸带土地垦殖率最高(38.87%),低于全省海岸带土地垦殖率的有海口、三亚、琼海、文昌、昌江和陵水6个市县。在海岸带土利用率方面,乐东县最高(96.91%),其次为三亚市,但文昌、琼海、万宁、昌江、东方5个市县低于全省海岸带总利用率。全省海岸带林地利用率比全省总体林地利用率约高12%,但全省总体森林覆盖率高于全省海岸带森林覆盖率。4)文昌市海岸带沙地面积达1612.79hm2,占全省海岸带沙地总面积的68.87%,占全省沙地总面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