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对《汤液经法》的贡献_第1页
敦煌《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对《汤液经法》的贡献_第2页
敦煌《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对《汤液经法》的贡献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敦煌《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对《汤液经法》的贡献

《卫生足部秘密药物法》(以下简称“法”)是敦煌史书中的一部代表性著作。本书记载了许多古老的中医书籍,如《桐君药志》、《汤液经》等。这本书的内容在早期没有传播、记录和出版。因此,这不是后人的精心编撰的作品。《法要》书名下加题“梁华阳隐居陶弘景撰”,实非陶弘景本人所作,乃后人集其说而成,为尊陶弘景而托其名,成书年代大约在陶弘景之后至隋唐之间。晋以前之道书、兵书、方使书等技艺类书多以“诀”命名,示其言简意赅。《法要》中引用了大量的《内经》及《汤液经法》的内容,并且对于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也有较多的记载,故本书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兹参阅《法要》,对于其中的部分内容进行探讨。1肺苦湿,急食苦以泄之,开理以通气《法要》中的五脏苦欲补泻原则,与宋·林亿校本《素问·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简称林亿校本)中的条文有一定的差异,经过对比分析,认为《法要》中引用的《内经》原文五味配五脏,条理清晰,合乎医理;而林亿校本中的五脏补泻原则,其文或有重复,或有晦涩难解之处。兹将两书中的相关条文分列于下,以供对比。肝:《法要》:“陶云:肝德在散。故经云:以辛补之,酸泻之。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适其性而衰之也。”林亿校本:“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心:《法要》:“心德在而大。故经云:以咸补之,苦泻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林亿校本:“心欲而大,急食咸以而大之,用咸补之,甘泻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脾:《法要》:“陶云:脾德在缓。故经云:以甘补之,辛泻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林亿校本:“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甘补之,苦泻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肺:《法要》:“陶云:肺德在收。故经云:以酸补之,咸泻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辛以散之,开腠理以通气也。”林亿校本:“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肾:《法要》:“陶云:肾德在坚。故经云:以苦补之,甘泻之。肾苦燥,急食咸以润之,至津液生也。”林亿校本:“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通过对比,肝脏补泻原则,两书基本相同,不必深究。至于心、脾、肺、肾,析两书所引之文可见:其补法及心、脾急食之法皆相同,只是泻法与肺、肾急食之法有所不同。如“心”,《法要》中以“苦泻之”,林亿校本为“甘泻之”;“脾”,《法要》中以“辛泻之”,林亿校本以“苦泻之”;“肺”,《法要》中以“咸泻之”,“肺苦上逆,急食辛以散之,开腠理以通气也。”林亿校本却以“辛泻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肾”,《法要》中以“甘泻之”,“肾苦燥,急食咸以润之,至津液生也。”林亿校本为“以咸泻之”,“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其“开腠理,通气也”之语却出现在《法要》肺苦上逆条文后,若细析之,当以肺主皮毛、司呼吸,故“开腠理,通气也”,此句应放在肺脏补泻原则之后较妥,因肺苦气上逆,是肺失宣降,当食辛以宣散肺气,达到“开腠理,通气”的目的。《素问·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中提出的五味基本作用是“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却未见“辛润”之说。从整体上来看,《法要》中关于五脏补泻原则的叙述,条理清楚,合乎医理;而林亿校本中所记载的条文或有重复,如同样苦味,既用于“肺苦上逆,急食苦以泄之”,又用于“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故此二条中应有一条是错误的。具体分析,当以“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条更为合理,“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不如《法要》中的“肺苦气上逆,急食辛以散之,开腠理以通气也”合乎医理。而“肾苦燥”宜食之味,宜是《法要》中的“急食咸以润之,至津液生也”合理,因咸归肾,肾苦燥是因为肾精亏虚,此时急食咸以归肾而生津液,而不应当如林亿校本所云:“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肾主水而不主皮毛,如何开腠理、通气?疑是错简或是后人传抄校正之误。自《内经》提出此法则后,医家很少对此研究、发掘、注解。金元以后始对五脏苦欲补泻有所认识,金·张元素对此有简单之解释,纳入《脏腑虚实标本用药式》内。他的弟子王海藏一方面继承了张氏五脏苦欲补泻用药举例,另一方面又以《难经》“虚则补母”、“实则泻子”之义补充了方药,名曰“五脏苦欲补泻药味”,载入《汤液本草》之首,但医家都很少具体用于临床指导组方遣药。2《汤液经法》其方《汉书·艺文志·方技略》内载医经七家,经方十一家,而经方十一家中有《汤液经法》三十二卷。《法要》中记载:商有圣相伊尹,依《神农本草经》及《桐君采药录》,撰《汤液经》三卷,其载方三百六十首,上品上药、中品中药及下品毒药,各一百二十首。“凡共三百六十首也,实万代医家之规范,苍生护命之大宝也。今检录常情需用者六十首,备山中预防灾疾之用耳。”由此可见,《法要》的作者的确目睹了《汤液经法》,且将其中的60首方剂记载了下来。而《法要》中实载方51首,其中五脏及心胞病大小补泻方各一首,共24首,五脏泻方5首,五脏补方5首,二旦及六神(实为四神)汤大小各一首,共12首,开五脏窍方5首。通过《法要》中所载的51首方剂,可见《汤液经法》其组方用药之特点,得窥其书之原貌。《法要》中还附一图,隐含经方组方原则。并云:“此图为《汤液经法》尽要之妙,学者能韵此,医道毕矣。”然书中未释图之意,故其旨深奥难解,兹用示意图示之(见图1,原书为五边形),且浅析于后。图1包括五行、五味及方剂的功效,其隐含经方组方原则。试以《法要》中的五脏苦欲补泻原则来分析图之义,如《法要》中认为,肝辛补酸泻,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此原则符合用木体之法;肾苦补甘泻,肾苦燥,急食咸以润之,符合用水体之法;肺酸补咸泻,肺苦上逆,急食辛以散之,符合用金体之法;脾甘补辛泻,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符合用土体之法;心咸补苦泻,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符合用火体之法。由此可以认为,《法要》中所载的五脏苦欲补泻原则是以此图为原则而确立的,图中药性其左者为补药之性,右者为泻药之性,所谓化者,可能是针对五脏所苦之时用的药性而言,图下的除烦、除(原书缺)、除燥、除滞、除痞等其意似为如此配伍方剂的功效,至于其后所附“左,其数七火数也,阳进为补;右,其数六水数也,阴退为泻”之意,似解释了图中补与泻的含义,至于经方是否以此图为原则而组方,有待进一步探讨。3治疗大青龙汤、仲景小柴胡汤《法要》云:“外感天行,经方之治,有二旦、六神大小等汤。昔南阳张机,依此诸方,撰为《伤寒论》一部,疗治明悉,后学者咸尊奉之。”由此可见,仲景之《伤寒杂病论》是参照二旦、六神大小汤而成。二旦、六神汤(实为四神)十二首方剂中与仲景方相同的方剂有八首:小阳旦汤方药组成、主治与仲景桂枝汤相同,其服药法略粗于仲景之法,“……温服取一升,服已,即啜热粥饭一器,以助药力,稍今汗出,不可大汗淋漓,汗之则病不除也。”大阴旦汤与仲景小柴胡汤相似,只多一味芍药,而其主治亦同;小青龙汤主治及方药与仲景麻黄汤相同;大青龙汤与仲景小青龙汤主治及方药相同;小白虎汤即仲景白虎汤,其方药组成、主治及服药法均相同;大白虎汤即仲景竹叶石膏汤,主治相同,仅此方用生姜,仲景用人参;小朱鸟汤即仲景黄连阿胶汤;小玄武汤即仲景真武汤,主治及方药皆相同。以上八首方剂,与仲景经方有诸多相同之处,只是方名相异。仲景之桂枝汤啜热稀粥法、麻沸汤渍服法、白虎汤、小青龙汤及和解的小柴胡汤等方剂,皆非其所独创,《汤液经法》中早已有记载,这足以说明《伤寒杂病论》是源于古佚书《汤液经法》,仲景在继承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并在医疗实践中逐步发展和丰富了《汤液经法》中诸多方剂的内涵,扩大了其主治范围,从而形成了所谓的经方。4《伤寒杂病论》传抄校正难《法要》一书中,保存了《内经》及古佚书《汤液经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