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拌桩单桩承载力检测方案_第1页
搅拌桩单桩承载力检测方案_第2页
搅拌桩单桩承载力检测方案_第3页
搅拌桩单桩承载力检测方案_第4页
搅拌桩单桩承载力检测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编号:NHWB-水泥搅拌桩单桩静载试验检测方案编制:审核: 审批:目录TOC\o"1-5"\h\z\o"CurrentDocument"适用范围 -1 -\o"CurrentDocument"检测依据 -1 -\o"CurrentDocument"工程概况 -1 -\o"CurrentDocument"试验前的准备工作 -1 -仪器设备 -2 -\o"CurrentDocument"检测步骤和方法 -3 -异常情况处理 -4 -\o"CurrentDocument"数据处理和结果判断 -5-\o"CurrentDocument"检测过程注意事项 -5 -\o"CurrentDocument"本试验记录格式见 -5-适用范围本检测实施细则适用佛山市南海区新公交系统试验段五标段项目部水泥搅拌桩单桩承载力检测,本次单桩承载力为65KN和75KN。检测依据2.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2.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2.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2.4佛山市南海新型公共交通系统试验段5标水泥搅拌桩试桩方案。2.5相关图纸检测要求。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佛山市南海区,工程的试车线与出入段为直径0.5米的水泥土搅拌桩软地基加固,要求单桩承载力不于75KN,数量约8200根,静载抽检数量0.2%,场地路面软地基固要求单桩承载力不于65KN,数量约5350根,静载抽检数量0.2%,现场取不同部位的桩共16根,以上两种搅拌桩均做静载和抽芯试验。试验前的准备工作4.1试验前应明确:数量、最大加载量、试验日期、地点及特殊要求等。4.2了解试验现场情况:包括试验桩的位置、进退场道路、场地平整、电源及障碍物。4.3应按规范规定收集必要的资料,主要包括:4.3.1试验桩的平面位置、编号:4.3.2试验桩的设计参数(桩径、桩长、设计承载力);4.3.3试验桩的施工记录;4.3.4试验桩场地的工程地质资料。4.4制定试验方案。4.5桩头处理。4.5.1应凿除桩顶胶结较差部分,抹平顶面。4.6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采用的承压板面积不应小于0.5m24.7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的试验基坑宽度不应小于承压板宽度或直径的三倍。应保持试验土层的原状结构和天然湿度。宜在拟试压表面用粗砂或中砂找平,其厚度不超过20mm。4.8必要时应开挖操作坑道,坑道要求稳固、不塌方。保证操作人员安全。4.9根据现场试验具体要求,合理配置仪器设备和检测人员,并配置必要计量工具和有关记录表格。4.10合理安排运输队伍和堆载设备安装人员。4.11检查试验环境条件:检查场地道路是否能行走吊车和平板车,试验场地是否平整,检查操作坑道的开挖情况和稳固性。4.10检查加载架是否按最大加载量的要求配置,加载架的安全性是否满足试验桩要求;检查堆载队伍和运输设备。仪器设备5.1主要仪器设备5.1.1软基处理的单桩承载力试验:千斤顶、油泵、百分表、压力表、钢平台、基准梁、表座、垫板等。5.1.2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同上5.2主要仪器设备的安装5.2.1安装支承墩:5.2.1.1支承墩的宽度:应根据支承墩底部的地基土承载力和最大试验荷载综合确定,一般不应小于0.5m,必要时应对地基土承载力进行验算。支承墩与试验桩的距离应满足规范要求,即大于等于4d且不小于2m。5.2.2安装加载装置:5.2.2.1加载装置的安装应严格按照从主梁一次粱一加载架的顺序进行,架设时应由检测项目负责人现场指挥,经检查认可后进行下一工序;5.2.2.2各项定位、对中、水平等工作应指定专人负责;5.2.2.3各工序操作过程应由专人负责安全(包括支撑系统),最后由检测项目负责人检查认可。5.2.3安装基准梁:5.2.3.1打设基准桩,试验桩与基准桩的距离大于等于4d且不小于2m,基准桩与支承墩的距离大于等于4d且不小于2m;5.2.3.2基准梁的安装要求一端固定一端自由,基准粱安装完毕后要保护好,不得碰撞。5.2.4安装载重物:5.2.4.1载重物堆放时应保持整齐、平稳、防止倾斜及滑落,堆载量应一次性堆载到最大试验荷载的1.2倍。5.2.5整个系统安装完成后,由试验负责人最后检查确认正常才可进行仪器安装。5.2.6其它:5.2.6.1应检查试验场地的电源是否满足试验要求,应明确测试区域范围,悬挂警示标牌;5.2.6.2整个系统安装完成后,由检测项目负责人最后检查确认正常才可开始试验。5.3主要仪器设备的操作及注意事项5.3.1主要仪器设备的操作及注意事项见相应的操作规程。检测步骤和方法6.1测试程序6.1.1根据试验桩要求或验收要求确定最大试验荷载,总加载量不宜少于设计要求值的两倍。6.1.2确定荷载分级:每级加载为预估极限荷载的1/10〜1/15,计算每级荷载的大小。加载等级可分为8~12级。6.1.3根据千斤顶的标定曲线计算好各级荷载下油压表读数。确定试验加载方式。6.1.4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即逐级加载,每级荷载达到相对稳定后加下一级荷载,试验桩直到试验桩破坏,工程桩直到最大试验荷载,然后分级卸载到零;快速维持荷载法,即一般每隔一小时加一级荷载。6.1.5试验加载:按分级加荷量和油压表读数分级加载,第一级可按2倍分级荷载加荷。采用快速维持荷载法时,每级加荷时间到1小时后可加下一级荷载;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时,在每级荷载作用下,桩的沉降量在每小时内小于0.1mm时,可加下一级荷载。6.1.6终止加载6.1.6.1《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7-96)执行时,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即可终止加载:垂直变形s急剧增大,土被挤出或压板周围出现明显的裂缝;总加载量已为设计要求值的两倍以上;累计的垂直变形量已大于压板水泥搅拌桩单桩承载力检测方案宽度的10%。6.1.6.2参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执行时,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即可终止加载:当荷载一沉降(Q—s)曲线上有可判定极限承载力的陡降段,且桩顶总沉降量超过40mm:桩顶总沉降量达到40mm后,继续增加二级或二级以上荷载仍无陡降段;基桩破坏。6.1.7试验卸载:当加荷程序执行完成后,加载转为卸载:每级卸载值为加载值的两倍,每级卸荷维持时间为1小时.6.2数据记录6.2.1按桩基静载试验数据记录表进行记录。6.2.1.1应记录千斤顶、百分表和压力表的编号。6.2.1.2加载荷前记录百分表读数。6.2.1.3每级加载后,隔5、10、15min各测读一次,以后每隔15min读一次,累计一小时后,每隔半小时读一次。6.2.1.4每级卸载后隔15min测读一次残余沉降,读两次后,隔30min再读一次。全部卸载后,隔3至4h再读一次。6.2.1.5原始数据在书写时或统计时发生错误,检测人员应在该数据上划上双横线,然后在上面重新书写数据,并签名。6.2.1.6试验完毕后检测人员必须在记录上签名,并由检测负责人校核签名。异常情况处理7.1为防止工地发生停电情况,应配备手动油泵或发电机,确保试验正常进行。7.2如发生漏油情况,先对系统进行检查,轻微的要经常进行补载,严重的要更换配件,以保证试验数据的准确性。7.3如试验装置发生倾斜,应重新合理分布堆载重物,严重的应卸载重新安装(或吊装)。7.4当桩静载试验加载中,桩身突然下沉过大时,应首先检查加载设备、沉降量测试系统有无异常。确定是桩身破坏的,应在原始记录中详细说明。7.5在桩静载试验中,中途因故停止试验后,恢复试验时,应先加载至前一级荷载,稳定后继续进行试验。同时应在原始记录中,详细说明试验中断原因、起止时间、处理过程等。7.6试验加载中未加载到最大试验荷载,试验满足终止加载条件时,应立即通知水泥搅拌桩单桩承载力检测方案委托方及有关单位共同处理。数据处理和结果判断8.1根据原始数据汇总出沉降汇总表。8.2绘Q〜s曲线和s〜lgt曲线,以及其他辅助分析曲线。8.3极限承载力的确定8.3.1执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时,单桩极限承载力按如下原则确定:8.3.1.1当陡降段明显时,取相应于陡降段起点的荷载值;8.3.1.2对于直径或桩宽在550mm以下的预制桩,当某级荷载Qi+1作用下,其△s—(^沉降增量与相应荷载增量的比值(Ag・+i)>0.lmm/kN时,取前一级荷载Qi之值;8.3.1.3当符合终止加载条件第二点时,在Q~s曲线上取桩顶总沉降量s为40mm时的相应荷载值。8.3.2执行《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7-96),复合地基承载力可按下列方法综合分析确定:8.3.2.1当极限荷载能确定时,取极限值的一半。8.3.2.2如总加载量已为设计要求值的两倍以上,取总加载量的一半。8.3.2.3按相对变形值确定:根据设计对沉降的要求和桩端土层的软硬,可取s/b=0.004~0.010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