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衡水中学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资料-世界现代化_第1页
04 衡水中学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资料-世界现代化_第2页
04 衡水中学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资料-世界现代化_第3页
04 衡水中学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资料-世界现代化_第4页
04 衡水中学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资料-世界现代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衡水中学高三一轮复习资料——历史——世界现代化第一单元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第一讲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一)背景:俄国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国家局势的日益恶化,大大激化了矛盾(二)经过1.二月革命(1917.3),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罗曼诺夫王朝沙皇专制统治被推翻,出现了苏维埃政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和沙皇制度)两个政权并存: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占主导地位)和工兵代表苏维埃。2.《四月提纲》:提出了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新建的国家应是苏维埃共和国,而不是议会制共和国。要做到这点,必须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3.七月事件:结束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表明革命的和平发展不可能,改变斗争的策略势在必行.4.十月革命背景临时政府继续参加世界大战,镇压人民运动(七月流血事件:结果:标志着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结束。和平夺取政权已经不可能)经济危机加剧了政局的动荡(1917年秋天,俄国出现了空前的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加剧了人民对临时政府的愤恨,也使政局更加动荡不安。工人的罢工运动和农民的夺地斗争不断发生,)布尔什维克党及时改变斗争策略(第六次代表大会,制定了武装起义的方针)5.十月革命的经过:十月革命的经过十月革命的经过10月,通过列宁提出的关于近期举行武装起义的决议,成立军事革命委员会11月6日,起义爆发(克伦斯基逃跑)11月7日,宣告临时政府已推翻,完成对冬宫的包围占领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一切权力归工兵农代表苏维埃《土地法令》;《和平法令》:成立了以列宁为首的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三)十月革命的特点①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开创了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在一个国家取得胜利的先例。②走以城市为中心,武装夺权的革命道路。③经历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不同性质的革命。(四)历史意义◆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权,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为把俄国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强国和实现国家现代化创造了重要前提。◆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榜样,同时也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导语:在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上,国际工人运动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程。自《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的150多年,以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界,国际工人运动形成了前后两大阶段。前一阶段的70年时间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立后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终于在俄国取得了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在其后的70多年里,社会主义由俄国一国发展世界多国,极大地改变和影响了世界的面貌第二讲: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9)新经济政策(1921)背景严峻的内忧外患(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1\*GB3①外:苏联与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合约》退出一战,引起帝国主义的仇恨,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②内:国内反动势力的反扑③苏联失去了主要的粮食产地,四分之三的领土落入敌手,整个苏维埃政权陷入重重包围。①经济危机:四年世界大战和三年国内战争的破坏;自然灾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失误②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工人、农民不满(波罗的海水兵叛乱)1921《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报告)目的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保障军事上的胜利,巩固苏维埃政权;实现到共产主义的直接过渡为了迅速恢复被战争破坏的经济,巩固苏维埃政权内容农业余粮收集制固定的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纳税后的余粮归农民自由支配)――减轻了农民负担,提高了生产的积极性工业工业国有化(大中小工业一律收归国有,高度集中管理)改变国营企业高度集中管理的办法,实行经济核算,在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大生产和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部分国有企业采取租让制和租借制的形式,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商业取消自由贸易(否决商品货币关系)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分配实行实物配给制,成年人义务劳动制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影响积极适应了战时需要,把全国有限的人力物力高度集中起来,保障了红军的军备供应,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巩固了苏维埃政权。①调动了广大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使苏俄经济很快走出困境,为实现工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②工农联盟得到巩固,从而巩固了苏维埃政权。③找到一条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是对俄国社会主义建设进行的有益探索。消极它损害了农民的利益,造成了工农联盟濒于瓦解;不符合客观价值规律,对国家的经济造成了不利影响;最终引发了全国范围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它并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特点排斥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通过行政命令管理经济;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从而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评价⑴苏俄在战争逼迫的特定环境下采取的军事性非常措施⑵积极:实施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全国的财力、物力,为保卫苏维埃国家创造了必要的物质前提。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⑶消极:存在弊端与错误,引起人民的不满,引发经济危机与政治危机◆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设想:马克思设想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俄国国内战争结束后,苏维埃政权曾试图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生活中排斥商品关系,用军事和行政手段控制社会运转,进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结果并未成功◆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历史的必然,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巩固工农联盟,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1922年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1924年1月,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了苏联第一部宪法,把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第三讲:“斯大林模式”(20世纪20—50年代)◆“斯大林模式”是指苏联在20世纪20—5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它不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唯一模式。社会主义工业化社会主义工业化背景1、改变落后农业国的面貌。2、为了加强国防力量以维护民族独立,在资本主义包围下求得生存3、为了给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过程①1925年联共(布)十四大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主张优先发展重工业;1926年起,苏联进入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时期。1928年,新经济政策终止,连续实行了三个五年计划,工业化建设开始。1937年,国家工业化实现,苏联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②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提出了“农业逐步集体化”的方针1937年,农业集体化完成③1936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宣布苏联社会主义基本建成。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形成。一五计划:1928-1932二五计划:1933-1937斯达汉诺夫运动(苏联人民建设热情的典型体现)成就1、短期内实现了国家工业化。2、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3、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改变,工业占主导。4、成为世界工业强国,1937年工业产量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问题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农业落后的不合理的经济结构。2、斯大林模式⑴确立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形成⑵特点:高度集中⑶表现:经济上:①实行单一的公有制;②实行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管理体制,排斥市场调节;③以赶超先进资本主义国家为目标,优先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政治上:①权力高度集中(国家权力党党中央斯大林)②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如大清洗运动)思想文化:①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②思想问题和学术问题主要靠行政干预手段来管理;①高度统一(一种观点,一个学派,一种风格)。斯大林模式中经济、政治与思想文化三方面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形成了一个严密的整体,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⒊评价:「课前提示」◆“斯大林模式”曾使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苏联经济实力迅速增长,成为工业强国,为苏联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但它存在诸多弊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在后来的历史进程中成为制约苏联经济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最主要因素。①经济:在资本主义世界被经济危机的阴云所笼罩时,斯大林模式使苏联有可能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解决刻不容缓的难题,一度推动了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从长远来看,斯大林模式长期片面地优先发展重工业,影响了农业、轻工业的发展;样样管、统统包的指令性计划,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使经济发展失去活力。②政治: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破坏。当然,斯大林模式在当时的形势下也保证了党对新生政权的领导,发挥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维系了政局稳定。③思想:这种思想文化模式能够统一全国人民的意志,却因过于单一而不利于思想文化的繁荣。第四讲:苏联的改革与挫折1、摇摆不定的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背景(1)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苏联的农业状况令人担忧,工业领域也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与此同时,斯大林继续推行个人崇拜(2)1953年,斯大林逝世,为苏联体制改革提供了契机与可能。内容:(1)经济①农业(突破口)原因:苏联的农业形势已非常严峻,粮食供应严重不足措施:a、试图改变过分集中的农业管理体制,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b、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以此刺激人们的生产积极性;c、大规模开垦荒地和种植玉米,以提高粮食产量。②工业:对工业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扩大了地方权力,但并没有使企业在经济上获得独立自主的地位。(2)政治: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批评,平反冤假错案。=1\*GB3①1956年2月,苏共召开了第二十次代表大会,赫鲁晓夫在大会闭幕前夕作了《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报告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种种表现及其严重后果进行了批判。②但赫鲁晓夫并未找到个人崇拜产生的真正根源,仅把错误归罪于斯大林的个人品质。大权在握之后,他也搞起了“一言堂”,使苏联重新陷入了个人崇拜的泥淖。评价:①积极:赫鲁晓夫的改革冲击了“神圣不可侵犯”的斯大林模式,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②消极:但是,由于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总体上的规划和科学的试验,改革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却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结果失败。2、苏联盛极而衰——逐渐停滞的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1982前期:①将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上,推行“新经济体制”,对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作用,但没有改变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基本政策。②工农业有了很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也大为增强,一跃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后期:20世纪70年代初过分追求稳定,改革的步伐逐渐缓慢下来,经济发展呈现停滞和下降趋势。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滋生和积聚,苏联陷入了困境。3、莫斯科落日——戈尔巴乔夫改革和苏联解体1985~1991改革内容(1)经济:上台之初,经济改革,实施“加速战略”,这一战略重视科技进步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并试图以经济管理方法代替行政命令。由于困难重重,各项改革措施难以奏效。(2)政治:改革重心转向政治领域①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代替“科学社会主义”,而且逐渐背离了社会主义改革道路,造成党内和社会上的思想混乱。②他推出“民主化”和“公开性”,纵容自由化思想,使党内外各种反对势力趁机崛起,成为难以控制的政治力量。③1990年,戈尔巴乔夫又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从根本上动摇了共产党在国家政治体系中的领导地位。④国家政局不稳,经济连年滑坡,思想领域极度混乱。与此同时,早已积重难返的民族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民族分裂运动愈演愈烈。为了防止联盟解体,1991年8月公布了《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以“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代替了原先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联盟变成了一个松散的邦联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的原因客观:体制僵化,阻力很大;民族矛盾长期存在。主观:①经济改革很不成功,引起人民不满②政治改革的思想错误严重,放弃了党的领导,偏离社会主义方向苏联解体:1991.12.25⑴过程:①1991年8月公布了《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②1991年“八一九”事件后,国家大权落入了以叶利钦为代表的“激进民主派”手中,苏联共产党不仅被排挤出政权,而且组织彻底瓦解,苏联国家政权发生了质变。③12月8日,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三国领导人签订了《明斯克协议》,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简称“独联体”)。④1991年12月21日《阿拉木图宣言》,苏联完全解体⑵评价:①1991年,在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中苏联解体,说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的改革是不可能一帆风顺的,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在发展中自我完善。②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成为国际舞台上叱咤风云的超级大国,但最后却解体了,这充分反映出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⑶苏联解体的原因:①根本原因:斯大林体制下的问题长期没有得到纠正②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的背离社会主义方向的改革③外部原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④历史原因:长期以来的民族高压政策导致的民族分离运动⑷启示:①突破传统的束缚是经济体制创新和调整的前提。②社会主义改革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③改革必须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④改革是否成功取决于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改革派与保守派力量对比;改革者的策略、方针是否得当等。第二单元罗斯福新政与战后资本主义的变化一、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1、原因:◆①在美国,这场源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生产资料的迅速发展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②由盲目生产、无须竞争、自由放任主义盛行、财富分配严重不均,“生产过剩”过度的贫富悬殊③胡佛政府的不干预等因素共同导致的,它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推入了深渊,迫使政府采取有力措施来挽救现存的社会制度。④狂热的股票投机也在破坏经济的正常运行.2、爆发1929年10月,以股票市场大崩溃为先导的经济危机,并在资本主义世界引起连锁反应,形成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3、危机的特点:①破坏性大②波及范围广1933年,各国经济进入“持续萧条”阶段。还蔓延到其殖民地和附属国,③成为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世界性经济危机。⒋表现:①各国工业生产水平大幅度下降,世界贸易额剧减,资本主义国家到处呈现出田地荒芜、工厂关门的凄惨景象②各国垄断资产阶级为维持产品价格,纷纷限制生产⒌影响:①破坏社会生产力和浪费社会资源②激化资本主义社会的其他矛盾。阶级矛盾激化,工人罢工运动,农民运动也不断高涨。激化了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各国为了摆脱危机,打起关税战、倾销战、市场战和货币战。空前激烈的经济战使原有的世界货币体系四分五裂,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秩序陷入混乱,资本主义制度面临严峻的考验。⒍胡佛政府的对策:①胡佛坚信资本主义制度的自行调节功能,继续奉行自由放任主义政策,让经济进行“自我治疗”。他反对政府干预经济,拒绝稳定股市的建议,否决国会的救济方案。②要求工商界和劳工组织自愿联合起来,共同维持生产和投资,稳定工资和物价,并削减个人和公司所得税,以鼓励企业投资。③1930年胡佛政府提高关税,导致其他国家也高筑关税壁垒,加剧了世界性经济危机。④1932年,为了赢得连任,胡佛采取了两大措施:一是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并允许复兴金融公司向各州发放贷款,进行救济;二是签署紧急救济与工程建设法与工程建设法。但是,胡佛依然实行通货紧缩政策政策,削减政府开支,反对联邦政府进行救济。影响:胡佛顽固奉行的自由放任政策使美国经济掉入了“沟底”。这些措施对缓解危机只是杯水车薪。经济危机进一步深化。二、罗斯福新政在1932年的总统选举中,胡佛下台,民主党候选人罗斯福当选为总统。施行新政:第一阶段从1933年3月到1935年初,主要是采取应急措施,结束混乱状态,稳定人心。第二阶段从1935年到1939年,主要是巩固和发展已取得的成就。逐步发展成为一系列具有改革意义的金融、工业、农业和劳工政策⒈主要内容有:整顿银行业,克服金融危机。罗斯福在就职的第三天下令所有银行停业整顿。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该法宣布禁止兑换黄金和出口黄金,授权联邦银行增发钞票以解决货币短缺,并成立联邦储备银行以加强国家对银行的管理和控制。意义:该法的实施使银行与金融秩序恢复了正常,人们恢复了银行的信心。恢复工农业生产。国会通过《农业调整法》,成立农业调整署,规定国家向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以提高农产品价格。意义:政府用行政手段调节农业生产,减少农产品过剩,保证农民利益,对农业复苏起到积极作用。国会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该法建立了公平竞争和关于产量、价格、销售等方面的规则,给工人集体谈判的权利,规定了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意义:该法以恢复工业生产为目标,将生产的各个环节置于国家监督之下,以减少盲目生产;并由国家干预、调节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为企业复兴创造良好的条件。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国会通过《联邦紧急救济法》,政府拨款救济,并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负责该项工作。帮助各州进行直接救济或以工代赈。保护劳工权利。全国劳工关系法》重申工人的权利,《公平劳动标准法》规定了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还禁止雇用16岁以下的童工。意义:是美国工人运动赢得的一个胜利,也是罗斯福为缓和劳资矛盾而取得的一项改革成果。建立社会保障体系。通过《社会保险法》,到1939年,全国性的失业保险、养老金以及救济制度初步形成。⒉意义:它有助于社会稳定,有助于早日摆脱危机。⒊特点和影响:◆新政是美国政府有史以来对社会经济生活的第一次大规模干预,局部调整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矛盾,使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得以重新正常运转。罗斯福政府用国家干预手段成功地摆脱了经济危机,给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提供了一种模式。⒋罗斯福新政的结果1.1933---1935年,美国经济走出沟底,逐渐恢复。2.1935----1939年,经济形势完全扭转。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美国人均收入基本恢复到危机爆发前的水平。3.真正使美国彻底摆脱危机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爆发后,美国经济被纳入政府的全面管制之中,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迅速发展。三、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美国不断调整的经济政策■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概况(1)战后至70年代初:快速发展,“黄金时期”。(2)70年代:发展缓慢,进入“滞胀”阶段。(3)80年代:经济开始复苏。(4)90年代:经济增长加快,出现繁荣景象。时间代表政府经济论依据经济政策实践结果主要问题黄金时期50年代杜、艾政府凯恩斯主义(充分就业)注重以解决就业问题来促进生产和消费,并保持财政预算平衡。高度繁荣,每当经济危机发生,政府便动用赤字财政、通货膨胀等反危机手段,减轻危机的破坏程造成了巨大的财政赤字、高额国债和严重的通货膨胀。60年代肯、约政府提出“新边疆”和“伟大社会”施政纲领,把大规模赤字财政作为经常性政策,以降低失业率、促进经济增长和减少贫困。“滞涨”70年代尼克松、福特、卡特政府凯恩斯主义交替使用紧缩财政政策和赤字财政政策见效一时“复苏”80年代里根政府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是反凯恩斯主义的重要学派。用大规模削减政府开支和紧缩货币来抑制通货膨胀;用大规模减税和加大国防开支来医治生产停滞。1982年底,美国经济开始回升并持续增长,通货膨胀和失业状况得到了缓解里根政府大幅增加了国防开支,造成高赤字、高国债、率和高贸易逆差并存的局面。“繁荣”90年代克林顿政府“宏观调控、微观自主”,既反对完全的自由放任,又反对过度的干预。与美国多年来奉行的赤字政策相反,克林顿政府把平衡预算、消灭赤字、偿还国债作为干预经济的重要目标,通过缩减政府开支、裁减政府雇员、适当增税、鼓励消费等措施,解决了长期困扰美国经济的赤字问题。克林顿政府加大对公共基础设施、新技术、教育、健康保险和环境保护的投资,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很好地解决了失业问题。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逐年走低,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美国社会依然是一个富裕与贫困、竞争与垄断并存的两极社会。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是反凯恩斯主义的重要学派。货币学派认为,影响经济的要素是货币发行量而不是需求。它主张控制货币发行量,反对用扩大政府开支、增加预算赤字手段来对付经济衰退和扩大就业,反对国家过多地干预经济。供给学派强调以供给创造需求,认为发展经济的重点在于扩大供给而不是需求,只要供给充足,需求就会跟上,整个经济便会随之出现稳定增长。该学派主张减税和减少政府对经济的管制,认为减税能刺激人们的投资和工作积极性,减少政府对经济的管制能加强市场机制的作用,减少政府对经济的过度干预。这两个学派的理论为解决“滞胀”提供了新思路。■美国的“新经济”■特点: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蒸蒸日上,通货膨胀和失业率则在逐年走低反映出美国经济运行机制发生了某些深刻变化,基本上实现了经济学家们梦想的零通货膨胀下的充分就业。克林顿政府的确创造了经济扩张的奇迹,但是美国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没有因此改变,垄断资本在国民经济中依然占据支配地位,美国社会依然是一个富裕与贫困、竞争与垄断并存的两极社会。■战后的西欧和日本■⒈联邦德国经济①模式:介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之间的“社会市场经济”。②特征:让市场充分发挥调节作用;政府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人民基本生活。③内容:限制垄断行为,保护竞争秩序;实行稳定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用收入政策来实现相对的社会公平。④结果:联邦德国经济奇迹般地迅速恢复和发展,成为西欧经济的“火车头”。⒉日本①模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日本政府实行“统制经济体制”,对国民经济进行高度统制。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②特征: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远远大于市场调节。③结果:1987年,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进入20世纪90年代,尽管日本出现“泡沫经济”,经济发展速度有较大幅度下降,但是日本作为经济强国的地位没有动摇。探究:⒈当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管理的新变化(1)变化一----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最重要的变化)(3)变化二----普遍和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4)变化三-----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5)变化四-----知识经济的兴起(90年代兴起于美国)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⒉我国可以从这些国家的发展历史中吸取哪些经验教训?①注重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②政府注意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调节和指导;③注意完善市场经济的法规和正常秩序;④注意解决社会问题,完善社会福利保障体制;⑤重视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发展;注意学习和吸取他国的经验教训等。第三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第一讲两极格局(1955——1991)一、雅尔塔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了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制,即雅尔塔体系,它勾画出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实际上是美苏根据自身实力二分天下。二、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1、原因(背景):①雅尔塔体制的形成,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②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冲突,昔日同盟反目成仇;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苏联是唯一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双方都认为对方是直接的最大威胁。2、过程①美国推行“冷战”政策:序幕:1946年,丘吉尔“铁幕”演说,揭开了美国对苏联“冷战”的序幕。政治上:1947年,提出“杜鲁门主义”,是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经济上:1947年,提出欧洲援助计划,即马歇尔计划,对西欧国家的经济复苏起了很大的作用,为美国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军事上:1949年,建立美国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②苏联采取反击措施:(政治、经济内容属于阅读内容)政治上:1947.9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济上:1949.1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军事上:1955年,建立以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3、标志:北约和华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三.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1)消极影响:“冷战”局面的出现,引发了美苏两国的军备竞赛,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全面“冷战”与局部“热战”相交织,造成国际局势的长期紧张。)表现:德国分裂;朝鲜分裂和朝鲜战争;古巴导弹危机;越南战争等(2)积极影响:=1\*GB3①美苏双方势均力敌,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2\*GB3②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长期共存中都程度不同地从对方身上借鉴了经验,吸取了教训,并用于内部的调整和改革,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3\*GB3③面对两极对峙局面,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组成不结盟运动,逐步发展壮大,第三世界由此崛起。第二讲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一、欧共体的形成(1)背景①二战使欧洲失去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②美苏两极格局下,西欧受到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③欧洲政治家认识到,欧洲各国的联合有助于欧洲的稳定和发展。④相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2)过程经济一体化:①1951年,欧洲六国成立欧洲煤钢联营;②1958年,组成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③1967年,三个机构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总部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政治一体化:①法国总统戴高乐提出“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②1973年,成员国开始“用一个声音说话”③1975年,“欧洲议会”成立,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④80年代后,政治联系进一步加强⑤1993年,欧盟成立。(3)影响①对西欧: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提高了西欧的国际地位。②经济上:形成资本主义世界美、西欧、日三足鼎立的局面,使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严重削弱。③国际关系上: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推动了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二、战后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1、原因:①民主化改革,铲除了残存的封建因素(奠基);②美国的扶持;③高度重视科技和教育;④国民经济非军事化;⑤制定了符合国情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⑥充分利用有利的国际条件(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的美国“军需订货”)。2、表现:①20世纪50年代,经济高速发展;60年代末,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1987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美国,居资本主义国家之首,②80年代末出现“泡沫经济”,但日本作为经济强国地位没有动摇,90年代末是世界最大的债权国,在海外的纯资产占世界第一位;还是世界上主要的贸易出口大国和对外援助大国。3、影响:①经济上:使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形成美国、欧共体、日本三足鼎立的局面。②国际关系上:冲击了两极格局,推动了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4、联邦德国和日本经济发展的相似原因①政府正确的决策;②合理运用外来的力量援助;③较高的人民素质;④国家对科技教育事业的重视。⑤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三、不结盟运动兴起1、背景①二战后诞生了许多新兴独立的国家;②它们不愿介入美苏两大阵营;③它们积极谋求独立、主权、发展与和平的有效途径。1955年亚非万隆会议的召开,推动了不结盟运动的兴起。2、倡导者:铁托(南斯拉夫)、尼赫鲁(印度)、纳赛尔(埃及)。3、标志:1961年在南斯拉夫召开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的召开。4、原则和宗旨:独立自主、不结盟。5、影响:①第三世界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的面貌;②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有利于多极化趋势。四、中国的振兴: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国际地位也不断提高,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力量。⒈发展历程⑴①1949.10.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②1953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使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③1957“一五”计划完成,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改变⑵1966----1976文化大革命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虽然遇到一定的挫折,但依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⑶1978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综合国力迅速增长⑷中国的农业经济得到全面的振兴,粮棉产量已跃居世界首位工业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取得重大发展,建成一批接近或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工程项目进出口贸易总额不断增加;科技、教育、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⒉影响:中国是第三世界中唯一的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世界政治舞台上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五、结论:19世纪60、70年代,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以及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或:中国的振兴),共同促进了世界多极化的趋势的出现。第三讲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两极格局的瓦解——东欧巨变和苏联解体东欧剧变:表现: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东欧各国执政党纷纷丧失政权,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概况:1989年,波兰成为第一个发生巨变的东欧国家。民主德国拆除柏林墙,于1990年10月并入联邦德国,两德统一。3、东欧巨变的实质: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二)苏联解体⒈时间:1991年⒉原因:东欧国家自身积重难返;戈尔巴乔夫“新思维”的影响;西方国家和平演变政策3.过程:①1991.8苏联公布《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改名为“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引发了八一九事件。②八一九事件大大改变了苏联国内政治力量的对比,苏联共产党失去政权;③1991.12.22俄罗斯等11个国家领导签署《阿拉木图宣言》,苏联完全解体4、影响:战后存在40多年的两极格局崩溃,从此告别雅尔塔体系。二、鼎足之势话西方1.美国成为惟一的超级大国=1\*GB3①拥有雄厚的经济军事和科技实力,综合国力世界第一。=2\*GB3②美国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试图实现“美国领导世界”。=3\*GB3③以民主和人权为旗帜,绕过联合国,推行霸权主义:发动1998伊拉克战争、1999.3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2.欧洲联盟:加快一体化进程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是由欧洲共同体发展而来的。①1991年12月11日,欧共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了以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为目标的《欧洲联盟条约》,亦称《欧洲联盟条约》(简称“马约”)。②1993年11月1日,“马约”生效,欧洲联盟成立。这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③1999年,欧洲统一货币——欧元正式启用。实现货币一体化。影响:使欧盟的综合实力大大增强,对国际事务拥有举足轻重的影响3.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努力①注重日美关系、②与亚洲邻国建立经济分工与合作关系③1992通过《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合作方案》,为其在联合国名义下向海外派出军事力量打开了大门④企成为军事大国:日本武装无武器现代化和高科技化发展迅速,陆海空全部实现了指挥控制和自动化、信息化。影响:日本军事力量的膨胀,引起亚洲各国对日本未来走向的担忧和疑虑。三、走出低谷的俄罗斯:推行全方位外交,以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1、俄罗斯面临着严峻的政治经济问题2、俄罗斯的全方位外交——确保大国地位(叶利钦)(1)加强与欧盟的关系(2)保持在独联体的地位和影响(3)发展与亚太国家的关系3、普京的举措---务实外交(1)内容:改组政府、应对车臣问题、加强中央权力(2)作用:稳定了局面;俄国毕竟还是一个军事和文化大国,自然资源丰富,教育和科技基础雄厚,人口素质较高。在国际上,俄罗斯仍是对美国全球支配地位构成挑战的国家四、风云际会看东方:和平崛起为世界大国,提高国际地位1、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1)成为政治大国(2)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世界贸易组织(3)1997东南亚爆发金融风暴,中国政府竭力保持汇率稳定,制止亚洲金融危机恶化五、一超多强1、目前,世界政治格局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正在向着多极化方向发展。2、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影响: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有利于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3、最后应明确:迄今为止,多极化还只是一种趋势,没有成为一种稳定的世界格局,建立多极化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进程是符合时代进步的表现,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也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安全。在建立多极化政治格局的过程中,世界各国应该遵循平等、合作、互利的原则建立新的国际政治秩序。第四单元二战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第一讲:“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一、“布雷顿森林体系”---------世界金融体系1、背景:①1929年经济大危机和二战的惨痛教训;②美国经济实力的强大和称霸世界的野心2、过程:①时间:1944年;②地点:美国布雷顿森林;③文件:《布雷顿森林协定》。3、特点: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各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并保持固定的汇率和比价。4、组织: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45成立;1946运行)IMF宗旨:稳定国际汇率,协助建立多边支付制度;加强国际货币合作作用:通过提供短期贷款,缓解成员国收支平衡。)②世界银行(1945成立;1947运行)WB宗旨:初期致力于欧洲经济恢复,后转向全球性的发展援助。作用:向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以促进该国的经济恢复和发展,提高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5、性质: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6、评价:①积极: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金融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②消极:它确立了美国在“二战”后相当长时间内左右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满足了美国对外扩张的需要,成为美国扩张的工具。二、关贸总协定GATT--------世界贸易体系(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的形成)1、时间:1947年成立,美、中等23国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使用协定书》;1948.1.1正式实施2、性质:是一个有关关税和贸易政策的国际性多边协定。3、宗旨:削减关税和消除关税壁垒,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促进自由贸易4、影响:确立了国际自由贸易体制,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三、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1、包括:世界金融体系和世界贸易体系。2、三大支柱: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3、影响:一方面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扩张;另一方面顺应全球化趋势,反映了世界经济向着体系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第二讲: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一、从欧共体到欧盟(1993)1、欧共体:①背景: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西欧的衰落;美苏的威胁。②目的:政治上,提高欧洲的国际地位;经济上,促进欧洲经济的发展。③历程: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6国)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三个机构合并,建立“欧洲共同体”④影响:随着经济集团化不断深入,欧共体在诸多方面,强调一个声音说话,不断推行共同体的政治一体化。2、欧盟①1991年12月欧共体12国首脑签署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影响:使该组织朝经济和政治一体化的方向大大迈进一步。②1993年11月1日,马约生效,欧盟正式成立意义:标志着欧共体由一个以经济合作为主的组织转变为主导欧洲有经济和政治双重合作的组织③欧盟的东扩(出示地图,形成直观印象)从1993年—2004年,欧盟成员国从12个发展到25个,各国之间大大加强了合作。影响:欧盟与美国、日本并立为世界经济三强,其实力是任何人不能忽视的。性质: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3、欧元1999年1月1日,欧元诞生(正式启用)。2002年1月1日,欧元开始进入流通领域。欧元问世的影响①经济上:有效地消除区域内贸易和资本流通的汇率风险,降低区域内的交易费用,使欧洲内部市场的经济更加自由化、合理化,有利于欧元区国家和欧盟的经济发展。②心理上:淡化了欧洲地区的疆域和国别的概念,加强了欧盟人民对欧洲联合的认同感。③政治上:有利于促进欧洲国家走向联合,加深欧洲经济一体化和推动欧洲政治一体化。二、北美贸易自由区(1994)⒈形成原因:①20世纪80年代经济全球化潮流的推动;②欧洲一体化对美国的挑战;③美、加、墨三国为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实现自身的发展。⒉形成标志:1992年,美、加、墨三国签订《北美自由贸易协定》,1994年开始生效,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⒊影响:①推动了三国的经济发展;②对发展中国家-------墨西哥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民族工业、传统工业受损探究:与欧盟相比,北美自由贸易区有什么特点?1、北美自由贸易区并不是一个经济和政治联盟,成员国之间只是一种贸易伙伴关系;2、欧盟主要由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发达国家组成,而北美自由贸易区则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组成的经济集团。三、亚太经合组织(APEC)(1989)⒈形成原因:①20世纪70—80年代,亚洲及太平洋地区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②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推动。⒉形成扩大:①正式成立:1989年,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宣告亚太经合组织建立。②1991年,中国和中国台北、中国香港加入该组织。⒊性质:论坛性经济组织⒋特点:当今世界最大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既包括发达国家,又包括大量发展中国家。⒌组织原则:①相互尊重和平等的原则②开放的地区主义原则③协商一致和自愿的原则④以渐进的方式实施目标的原则⒍影响:①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②大大提高了亚太地区的政治和经济地位;有利于共同促进本地区经济合作与发展大计③创造出一个新的合作模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7、倡议者:1989年澳大利亚总理霍克探究:⒈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形成的原因是什么?有哪些基本特点?原因:①根本原因:现代科技的发展的结果。②国际环境:国际政治走向缓和,经济竞争日益加剧。③实际需要: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客观上要求经济互补。特点:①世界经济已形成以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三大经济板块为中心的格局②集团成员国在处理对外关系时更加务实,意识形态色彩趋于淡化。③各国经济融合程度明显加强,规模急剧扩大。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