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侗族木鼓中心符号群的类型与结构
一、藏族文化符号群侗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古老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它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并在其自身群体中形成了一种稳定的传统文化。原始古朴的佤族传统文化至今得以系统、完整地存续,除了它赖以依存的以山地旱作为核心的文化生态系统长期存在之外,同时还与被族群所认知的集中代表族群文化象征的文化符号群始终在族群的文化心理结构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密切相关。佤族文化符号群是指聚集了族群文化象征的系统性、完整性的文化样态。(一)“藏族文化”的内涵1、它是佤族文化的象征,是可以代表佤族的事物,就其持有者而言,能够以此向人们提供或展示民族的特性。2、它作为一种文化模式亦即符号系统,为文化研究者提供了“外在的信息资源”(P113),是了解佤族的重要媒介。3、它是以象征形态存在的,是象征符号集群,它所指代的就是佤族,它与佤族有着内在的密切的稳固的关系。4、它为人们普遍所认知,至今,其中的大部分仍然以活形态的文化样式在民间普遍传承着。(二)三叶草文化符号的构成佤族文化符号群一般由以下三个层面构成:1、崇拜的具体系统包括《司岗里》神话、信仰系统(包含原始信仰、民间信仰,诸如动植物鬼神崇拜、始祖崇拜、木鼓崇拜、人头崇拜、圣洞崇拜、圣火崇拜、圣水崇拜以及基于宗教信仰的禁忌等)、价值系统(包含神灵价值系统和神灵化了的自然价值系统)和祭仪系统(以木鼓房为中心、以魔巴为核心)等。2、在养牛和养牛方面的应用包括佤族独特的杆栏式民居建筑、各种动植物(包括山地旱作植物小红米、荞麦、旱谷等,动物中水牛、黄牛、骡马、猪鸡等除用作驮运、耕犁外,还大多用于做鬼剽杀)、牛头及牛头桩(崇拜之物和祭场)、木鼓及木鼓房(崇拜之物和祭场)、人头及人头桩(崇拜之物和祭场)、火塘、雕刻、食物、服饰等。3、结构性的少数民族文化符号群如家庭、家族(是指同姓人,每个寨子都包括几姓人,亦即几个家族)、村寨(佤族的居住单位,寨子是地缘性的联系,有共同的经济义务、政治生活和宗教生活,寨民间互助、互保)、部落(以地缘性的村寨为基础建立起来,由一个或两个以上的村寨所组成)、窝郎(“管鬼”、“管佤族理”的人)、头人(管寨子的人)、魔巴(宗教活动的主持者和做鬼的人)、父子连名制(连法是从自身向上推,直推到“司岗里”)等。(P39-P44)以上三方面在结构上虽然是分层的,但同时也是相互重叠、共生的,它们共同构成具有个性特征的佤族传统文化符号群,集中地表达着民族的集体形象。其中,又可以再分流出一个以木鼓为中心的文化符号群,以木鼓为中心的符号群除了具有上述普遍共同的佤族文化符号群特点之外,还有三个突出的特征:(1)它是佤族传统社会文化心理结构的重要标识,是佤族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的浓缩,是佤族文化最具典型的代表。故从这一意义上讲,佤族文化可谓“木鼓文化”。(2)它自身是一个以原始信仰、民间信仰为内核的崇拜体系,与之相关的祭祀、节庆等是佤族文化重要的积淀场和传承场。(3)它为佤族的活形态神话《司岗里》所讲述,其象征意义具有神圣性、权威性和规范性的特征,并且与佤族神话、原始宗教祭仪、民间信仰、节日庆典、民风民俗、文化心理相互渗透,融为一体。二、中心文化符号群中的木鼓从历时的纵向角度看,木鼓中心文化符号群中木鼓的存在形态是分层的动态结构状态,它随时都处于“变”的状态之中,故这一文化符号群中木鼓的象征意义和功能是嬗变的,是依时而转换的。这一点将在下文中进一步探讨。现在,试从共时的横向角度,将木鼓中心文化符号群中木鼓的存在形态作一个截面,将它定格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下加以解读。这样,木鼓的存在形态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木鼓是满族最重要的鼓佤族《司岗里》创世神话中就讲到了木鼓的起源,木鼓的神圣性由魔巴在祭祀活动中通过吟诵《司岗里》而被强化。与当今中国各民族中所保留的各种各类的鼓相比较,木鼓为佤族所独有,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一种原始的鼓。木鼓基本的功能,外显的(表层的)是打击乐器,祭祀时娱神,打战时报警,有时候也用于娱乐;内隐的(深层的)是能激发人们的情感,使群体对它产生崇拜。不仅如此,还在于木鼓是一种象征实体,在于它具备一种内在的无形力量——原始信仰、民间信仰中的趋吉避害的灵力,这种力量使得它具有神圣性、规范性和权威性。(二)木鼓祭祀的对象在民俗生活中,木鼓是通神的圣物,甚至就是“最大的鬼”木依吉和“谷子鬼”司欧布的象征,是保护神,为人们心灵向往、祭拜的对象。以砍头、剽牛来祭木鼓,祈求村寨人畜平安,谷子丰收。人们生活得好与坏皆受木鼓的左右,想到吉凶祸福都源于木鼓,能够从木鼓那里得到想得到的,避开不想承受的,故崇敬它、信仰它,时常对它作集体性、重复性的祭祀。木鼓用于村寨、部落中的祭祀,具有保护的功能,它能建构起人们心理安全的屏障,使人获得安全感。(三)木鼓祭祀活动是通神的神器,一些大型的集体性的宗教祭祀活动如做水鬼、砍人头、砍牛尾巴、盖房子等都要敲木鼓,由魔巴隆重地按祭祀祈祷的内容敲出不同的鼓点,并向木鼓献祭。祭祀活动中娱神的歌舞必以木鼓伴奏。木鼓作为祈求、人神交流的媒介,在祭仪系统中处于中心地位。(四)传递信息的增长除用于崇拜、祭祀之外,还用于战争状态时的报警、巡夜,此外,平时的传递信息(猎获豹子、孩子出生、婚嫁、报丧等)也要敲木鼓,以显示活动的隆重,并以此向神灵祈愿。村寨存在与否、平安与否、人口繁衍、六畜兴旺、粮食丰收等都与木鼓的保佑、守护密切相关。(五)木鼓的信仰系统它们是复合型、综合性的符号结构体系,其中,木鼓皆处于核心地位,本质上体现的是原始信仰系统和祭仪系统。其中各符号要素的功能和象征意义分别如下:1、藏族文化象征和功能木鼓是佤族文化符号群中的主轴,是民俗生活、宗教生活的灵魂。一方面,文化符号群中的木鼓本身重叠、累积了诸多佤族文化象征意义和功能,是一个综合象征体(或复合型文化符号),集拉木鼓祭祀活动、通神的圣物、诸神的寓体(它自身就是神——“木鼓鬼”的同时也是木依吉神和谷神司欧布)、猎头祭祀的对象等于一身。木鼓重在精神寄托,是守护神。另一方面,作为鼓的文化符号群,木鼓是以下文化符号之功能和象征意义得以展开的基本的、必要的条件。2、木鼓神圣不可侵犯祭师,主持祭仪,处于祭仪系统的核心地位,掌握着“阿佤理”(佤族伦理道德规范),拥有阐释佤族原始信仰的话语权,以木鼓为“通天神器”,通过魔巴以木鼓沟通神人的祭仪、咒语(祭词),加强了木鼓的神圣性和权威性。3、崇拜和崇拜木鼓,弘扬民族心理是佤族原始宗教的“圣经”,是祭仪中魔巴吟诵的祭词或咒语,它对木鼓的神圣性、权威性作出解释并使之成为人们普遍遵循的原则。由此,对木鼓的崇拜和虔诚的宗教情感成为民族心理共相。另外,《司岗里》神话得以传承,以及虚幻的、隐喻的神话世界内容能够成为佤族现实的精神生活世界和物质生活世界的注脚,也依赖于魔巴及其祭祀木鼓的作用。木鼓、魔巴、《司岗里》,在显示象征意义和发挥特殊功能方面,三者互为因果,互为现实的合理的注脚或解释。4、木鼓室村寨存在的标志。专门供奉木鼓的地方,举行宗教祭祀的神圣场所,处于祭仪系统的中心地位。木鼓房更加突出了木鼓的核心地位。5、藏族或重道所引发的妇人和满族的失学行为猎头习俗源于佤族的洪水神话。神话中有神的训谕:只要砍人头祭神,便可免受洪水之灾。另有传说很久以前,人类遇天灾人祸,人畜大批死亡,谷子也长不好,后来砍人头祭鬼,才免于灾难。(P50)又云源于佤族对头,尤其是对人头的崇拜。神话传说汉族骗走了天神送给佤族的鸡头,从而引起了佤族的猎头行为。(P195)还有另一种说法是源于砍头祭木鼓,木鼓才敲得响。“佤族猎头祭祀的一系列活动,几乎是围绕着木鼓进行的,木鼓在事实上成了猎头祭祀活动的中心”,“木鼓要用人头来陪、祭祀”。(P198)人头及人头桩的象征意义和功能是:(1)祭木依吉;(2)祭谷魂;(3)谷物丰收;(4)保佑寨子平安,不受外寨人袭击,在战斗中获胜;(5)禳灾,人畜平安,生活得好。发挥其功能,使之满足人们内心愿望的媒介是木鼓。猎头、接头、祭头和送头一系列祭典都离不开木鼓,皆围绕着木鼓进行。猎头祭祀带有双重性,祭头同时也祭木鼓,木鼓要用人头来陪、来祭祀,才能使木鼓和人头发挥内在的无形的价值和灵力。6、原始信仰系统佤族一些重要的祭祀活动大多都离不开牛,祭木鼓、盖大房子等都要剽牛,与猎头祭祀结合在一起的祭仪除剽牛之外再就是砍牛尾巴,由大魔巴带领众魔巴和老人,把供过的旧人头送到寨外人头桩上之后即举行该仪式。之所以选择牛而非其他动物来进行祭祀,“其原因就是牛曾被视为万物的母体、生命的始基,是某种神物”。综合佤族传统文化诸相和学者的研究,牛的象征意义和功能主要包括:(1)神话中的牛(神)——吉祥物、崇拜物,因为它使佤族在洪水之后获得重生,并和其他的神性动物一道,与人类一起共同参与了创世的过程;(2)宗教祭祀中的重要角色——剽牛,是神圣的祭品;(3)剽牛祭祀祈求谷物丰收,六畜兴旺,是丰产的象征;(4)万物滋生,生命生死轮回,绵延不绝的象征。剽牛、祭牛头与砍牛尾巴祭祀是以牛为中心的一个祭仪系统,它与猎头祭祀和木鼓祭祀自成体系又相互结合,融为一体,三者的祈愿和功能、意义都有相通的地方。木鼓、人头、牛皆为崇拜物,同是某种神物,“便可以与神接近,与神相通”,因此,木鼓祭祀、人头血祭和剽牛祭祀“就成了人们与神们相通的媒介,可以借此传达出人们的某种希求,并相应地获得神的感应”。同样地,剽牛祭祀亦带有双重性,既祭牛头同时也祭木鼓,整个剽牛祭祀的过程都围绕着木鼓进行,木鼓是发挥剽牛祭祀的功能,满足人们内心愿望的媒介。文化符号群是精神世界的浓缩,是思想的物质载体,而精神世界又赋予符号群以某种特性。在以木鼓为中心的祭仪系统当中,人头、牛头等供品都以严格规范的一整套繁琐程式(仪礼)奉献给神,表达对神的崇拜,彰显佤族的原始信仰。以此而论,佤族原始信仰系统主要包括:(1)崇拜对象,如互不统辖的原始宗教神祇世界,包括主体神、祖先神、自然神等;(2)表达对崇拜对象崇拜的各种祭仪、原始宗教情感与期许(祈求);(3)魔巴,原始信仰系统的灵魂人物,在原始信仰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4)祭词或咒语,《司岗里》神话,是原始信仰系统的神圣性、权威性的支持;(5)受众(参与者),是原始信仰系统和原始宗教情感的载体,祭祀活动皆为群体性,受众想象中的祭祀结果(感觉已发生了什么)与期许是对应的关系,能够推升、强化原始信仰。佤族原始信仰系统其功能和价值意义的发挥,须有一个中间过渡——人与神的沟通和交流。在人神沟通、交流上,作为“通天神器”的木鼓常处于核心地位。三、藏族文化符号群的变迁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今日佤族木鼓自身的形象和特征古朴依旧,然而内在的象征意义和外显的功能都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决定这些变化的因素可能有很多,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个因素就是:20世纪后半期尤其是进入21世纪,全球化步伐加快以后,佤族传统文化赖以生存的特定的文化生态系统的改变。自20世纪中期以来,佤族传统社会政治制度、社会组织形式、交通和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文化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特别是从20世纪最后20年开始至今,佤族传统文化正处于转型期,随着阿佤山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转型与变迁,固有的传统价值体系和信仰体系逐渐受到冲击甚至瓦解。价值体系、信仰体系决定传统文化的去留。变化了的客观世界作用于佤族的主观世界而导致传统文化的改变。以木鼓为中心的佤族文化符号群的存在结构——它有共同的信仰、表达象征和价值框架,佤族“据其定义他们的世界、表达他们的情感、做出他们的判断”(P176-177)——是动态的,在其自身历史演进与发展的过程中,既不断积淀、不断形成传统的同时,也是不断重组、不断抽离出传统的过程。佤族与全国其他少数民族一样开始了传统文化的转型,今日佤山木鼓中心符号群功能的转换与象征的嬗变已悄然进行,文化符号群中木鼓的“变奏”已经敲响。那么,当下作为佤族文化重要象征的木鼓中心符号群,其“变”与“不变”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据笔者2006年以来在阿佤山中心区的田野调查中发现,佤族传统的价值观、信仰体系和生计方式等,都已经发生了动摇与变化。佤族传统的生产技术、生计方式包含着相关的信仰、民俗、神话传说、祭祀仪礼等,是一种世俗界与神圣界的观念和行为共同参与其间的复合型文化。而今,这一文化形态中的一些神圣的要素已经被“剥落”,这直接涉及到木鼓中心文化符号群的存在状态。一些传统的庆典如拉木鼓和盖大房子等,民间寨子里早已不再举行。拉木鼓在民间的消失是由于革除了猎头祭谷习俗之后发生的,砍牛尾巴逐渐也就不再进行;至于盖大房子,过去只有窝郎、头人、大“珠米”(富裕户和有钱人)有资格有能力建盖,可这些人作为一个特殊的阶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已经不复存在,所以盖大房子的习俗也随之消失,同时随此渐渐消失的还有剽牛祭祀。以木鼓为中心的佤族文化符号群逐渐被抽离的过程本身,客观上就反映出佤族传统文化的变迁,为传统所共同拥有的信仰体系、表达象征和价值框架已经逐渐表现出被现代文化元素所取代的趋势,亦即神话思想有被科学思想取代的趋势,原始思维有被科学思维取代的趋势,巫术控制手段有被现代科技手段取代的趋势。笔者调查到:现代农业经济在佤族地区发展得比较快,许多佤族人家都有橡胶林、茶地和桑园,水稻田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现代农业科技知识逐渐得以推广;现代意识如科技意识、市场经济意识、殖产兴业意识等已逐渐被人们所接受;许多佤族的年轻人有的到当地的橡胶厂、茶厂或外地打工,对阿佤山外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与渴望,他们乐意接受新事物、新知识、新观念。这些变化令人欣喜和赞赏。不过,随之而来是在许多青年人的心目中,鬼神世界的地位和作用、魔巴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日渐式微,有的已经不相信做鬼能祛病禳;虽然每个寨子里都还有魔巴,有的还不止一两个,但是能够吟诵《司岗里》的魔巴已经寥寥可数,《司岗里》在当代已有失传的危险。所有这些变化趋势的背后,即意味着今日佤山木鼓中心符号群功能的转换与象征的嬗变。今日佤山木鼓中心符号群功能与象征意义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首先,完整性、系统性被打破,分层的特征更为明显。大致分为以下三个相对应的层次:神界(是神圣性的、权威性的世界,有诸多禁忌)与世俗界(主要指娱神的同时也娱人的成分,节日庆典、民情风俗等);精神性(是共同遵循的规范、原则、信仰,是心灵的依归)与实用性(主要为民族文化展演的平台,原则性、规范性和禁忌性已淡化);内敛性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空间(倾向于神圣性、权威性和精神性的存在实体,为“我”而存在,在民间以活形态的方式呈现)与开放性的外部展示公共空间(倾向于世俗性、实用性的存在实体,为“他者”而存在,以展演的方式与异质文化互动、交流)。神界与世俗界,以及与之相关联的精神性与实用性,这两个层次比较起来,其中前者(神界、精神性)在佤族文化心理结构当中占居着重要的地位,它们“在佤族的精神心理深层建构起的宗教价值体系和宗教情感、信仰及行为模式,至今仍然是佤族获得平安,战胜疾病,抵御各种灾害和不幸的心理的安全屏障”。而其中之后者(世俗界、实用性)作为民族文化的象征被置于开放性的外部公共空间当中展示、演绎、交流和被加以现代性的阐释,它们为现实服务的功能、文化交流传播的功能日渐被强化。相较而言,在传统社会中,通常属于神界、精神性的东西和属于世俗界、实用性的东西往往会叠加在一起,而且前者占显著的、主导的地位,在世俗界之中那些内隐于民族文化心理深层的精神的东西,通过魔巴和各种祭仪为中介,外显为各种活形态的节日庆典、民情风俗从而得以保留和传承;在现代社会中,前者显然已退居幕后,而后者在被作展演的过程中,难免将原来那些附着在它们身上的外显于民间活形态的文化模式和内隐于民族文化心理深层的精神的东西“剥落”,难以将同一属性、不同层次的木鼓中心文化符号群重叠交织在一起了。其次,作为文化符号群中的木鼓,其功能与象征意义多样性中之主轴既有相对稳定的一面,同时又有变动的一面。佤族木鼓所具有的功能与象征意义内涵极为丰富。功能上主要具有:(1)守护的功能;(2)祭器的功能;(3)凝聚族人,促进民族认同的功能;(4)振奋民族精神的功能;(5)民族文化传播的功能。象征意义上主要具有:(1)作为“通天神器”,是神之寓体,是守护神;(2)作为佤族祈求生存繁衍的崇拜物,是“生”的象征;(3)凝聚着佤族的历史文化发展轨迹,是佤族的象征。木鼓功能与象征意义多样性中之主轴是佤族心理上的安全屏障,是守护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模具制造工艺学》教学大纲
- 教案装订顺序
- 四个自信课件
- 玉溪师范学院《现代教育技术》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玉溪师范学院《田径》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教练员继续教育考试题目及答案-知识题库
- 湖南师大附中2024-25届高三年级月考试卷(二)(英语)
- 电商公司整体薪酬设计(早期)
- 《信号基础设备》全套教学课件
- 2023年双频、双模移动通信手机项目综合评估报告
- 宁德时代2024年社招测评题库
- 护理职业规划大赛
- 2023年度省综合专家库评标专家继续教育培训考试试题(三套)
- 2023年6月新高考英语天津卷(第二次)基础词汇积累
- 电力配网安全培训课件
- 高风险作业培训课件
- 幼儿音乐节奏培训课件
- 2024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限公司招聘88人高频考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数字信号处理试卷及答案
- 电子商务运营 教案 项目三 网店推广
- 血栓风险评估及个体化干预(遗传性易栓症风险基因检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