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频水泵的节能技术及工作原理_第1页
变频水泵的节能技术及工作原理_第2页
变频水泵的节能技术及工作原理_第3页
变频水泵的节能技术及工作原理_第4页
变频水泵的节能技术及工作原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变频水泵的节能技术及工作原理(附图)发布时间:2010-8-31阅读次数:6423来源:编辑:亚洲泵网编辑部注册亚洲泵网加入流体网站联盟广告热线要:水资源及能源紧缺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节水节能是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基本国策.关键词:变频调速技术节水节能城乡供水农业灌溉自动控制装置1立项背景及技术创新点水资源及能源紧缺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节水节能是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基本国策•美国从20世纪90年代将变频节水节能技术应用于平移式、轴转动式喷灌机及管道灌溉等系统,经测试其节能率为39%〜56%,节水率为15%〜30%,既稳定了管网压力,提高了灌溉质量,又节水节能,便于自动化管理,但其价格昂贵•当时,在我国城乡供水及水泵抽灌系统中,水泵一旦开始工作,电机便以额定转速运行,并以额定出水量供水,当用水量减少或在用水低谷时,管网压力过高,水龙头(或喷头)和输水管道往往被损坏,使水白白流掉,电能白白耗掉;有些系统通过阀门控制出水量,来减少共水管网压力升高,这样也造成电能与水资源的浪费.“九五”期间,我国在工业上将交流变频调速技术列为新技术推广项目,但当时水利行业在灌溉方面未应用•为改善上述资源浪费状况,生产出价格低廉,农业能够接受的变频节水

节能控制装置,水利部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承担了水利部“948”计划项目“变频节水节能技术”,本项目的关键技术为交流变频调速技术.1998年12月,我们引进了德国的8210和8220系列变频器标准规范、技术指标、性能参数检测方法和部分样机•交流变频技术大致可分为直一交变频与交一交变频两种,我们引进的为直一交变频技术,即通常所见的变频器大多采用的变频技术•我们的技术路线是引进关键技术,并对其消化吸收,在此基础上,开发外围技术,研制并生产变频节水节能产品,并重点进行推广应用.该项技术引进后,我们对进口样机的性能参数进行了全面测量和记录,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研制开发出了四个系列的变频调速节水节能装置,这些变频节水节能产品除了变频调速器和PLC夕卜,其他已全部国产化.本文介绍CX-B系列变频恒压供水自动控制装置和CX-D系列变频恒压节水灌溉自动控制装置.本项目的技术创新点:(1)把交流变频调速技术应用于城乡供水及农业灌溉中,达到节水节能效果;(2)根据项目需要,自己研制出水位显示控制器,提高自动化程度;(3)根据实际需要,研制出多段压力设置转换电路,适应农业多种灌溉方式;(4)将变频调速技术、可编程序控制技术、水位显示控制技术、压力传感技术等进行了集成2变频调速的基本原理交流异步电动机的转子转速n可以用下式表示(1)式中f——定子供电电源的频率;图图2变频恒压供水自动控制装置结构原理框图图图2变频恒压供水自动控制装置结构原理框图整个恒压供水系统由整个恒压供水系统由CX-B系列变频恒压供水自动控制装置与水泵电机组合而成(见图p——电动机的极对数;s异步电动机的转差率.由式(1)可见,当平滑地改变异步电动机的供电频率f时,即可改变电动机转子的转速n..根据水泵的相似原理Q2/Q1="i/n.⑵丹2/出=5工九;亍⑶⑷式中的Q、H、P、n分别为水泵的流量、扬程、轴功率和转速.由式(2)、式(3)、式(4)可知,基于转速控制比基于流量控制可以大幅度降低轴功率.3CX-B系列变频恒压供水自动控制装置3.1基本构成

1).该装置由变频器(内含PID调节器)、可编程时控开关、可编程控制器(PLC)、水位显示控制器、远传压力表、水位传感器及相关电气控制部件构成,是一种具有变频调速和全自动闭环控制功能的机电一体化智能设备(见图2),它可同时对一台或多台三相380V,50Hz的水泵电机进行自动控制.rxxx/TO[3*Jll*srxxx/TO[3*Jll*s1XIZTQ.1密号殳9椅号力蔼舊0亚洲涼血网图1变频恒压供水系统组成除具有除具有CX-B系列变频恒压供水自动控制装置的功能外,还具有压力转换功能CX-BCX-B系列变频恒压供水自动控制装置具有以下控制功能:(1)设有手动/自动切换电3.2工作原理CX-B系列变频恒压供水自动控制装置以变频方式工作时,水泵电机以软启动方式启动后开始运转,由远传压力表检测供水管网实际压力,管网实际压力与设定压力经过比较后输出偏差信号,由偏差信号控制调整变频器输出的电源频率,改变水泵转速,使管网压力不断向设定压力趋近•这个闭环控制系统通过不断检测、不断调整的反复过程实现管网压力恒定,从而使水泵根据需水量自动调节供水量,达到节能节水的目的.PLC的主要控制作用:(1)控制多台水泵(包括备用泵)循环软启动,周期性地以变频方式工作;(2)控制备用泵的自动启动•当第一台水泵电机以变频方式运行,并达到额定功率(即变频器输出电源频率达到50H),而供水管网压力未达到设定压力时,第二台水泵电机会自动启动,并以工频方式运行,这时若管网压力仍不能达到设定压力时,第三台水泵电机会自动启动,第一台水泵仍以变频方式运行,达到保持管网恒压的目的,投入运行的水泵数量由装置根据管网压力自动控制.水位显示控制器设有上、中、下3个水位控制限,当池水位从上限降到中限位置时,控制器输出补水泵启动信号,使补水泵向池内补水,补至上限时,控制器输出补水泵停机信号,停止补水;当池水位降到下限时,控制器输出取水泵停机信号,使取水泵停止取水,待水位上升到中限后,控制器使取水泵自动启动,恢复取水3.3控制功能路,当切换至自动位置时,系统可根据出口压力变化,自动调节变频泵的转速和自动启动、停止备用泵,以维持出口压力恒定,当变频控制电路出现故障时,可切换至手动位置,使水泵直接在工频下运行,保证正常供水;(2)能够在1d内设置1〜9个供水时间段,一周内各天的供水时间可以不同;(3)用PLC控制水泵(包括备用泵)全循环软启动,周期性地自动交换使用,以期水泵寿命基本一致;(4)地下蓄水池缺水后取水泵自动停机保护,补水泵自动开机补水,蓄满水后补水泵自动停机,蓄水池水位以数字显示;(5)故障显示及报警,具有缺相、短路、过热、过载、过压、欠压、漏电、瞬时断电保护等电气保护功能4CX-D系列变频恒压节水灌溉自动控制装置4.1基本构成整个恒压供水系统由CX-D系列变频恒压节水灌溉自动控制装置与水泵电机组合而成(见图1).一些节水灌溉基地设计有喷灌、微喷灌、滴灌等多种灌溉方式,不同的灌溉方式所需的工作压力不同.为使同一供水管网能为不同灌溉方式提供不同的工作压力,在CX-B系列变频恒压控制装置的基础上增加了多段压力设置转换电路,它可同时对一台或多台三相水泵电机进行自动控制(见图3).L1,L2.L3压力:补水覃H号取水杲2导取;K*L1,L2.L3压力:补水覃H号取水杲2导取;K*I号取水1水也显K控制藩町耕號讣曙*|ir匸轴心出喊JO亚删痢仙厨収水;图3变频恒压节水灌溉自动控制装置结构原理框图4.2工作原理CX-D系列变频恒压节水灌溉自动控制装置除多段压力设置转换电路外,其他部分的工作原理与CX-B系列变频恒压供水自动控制装置相同•多段压力设置转换电路中设计了对应于喷灌、微喷灌、滴灌及管道灌溉4个压力档位,在进行灌溉时,PLC按灌溉方式输出对应的控制信号,压力设置转换电路自动转换到相应压力档位,该装置就在这一设定压力下以恒压供水,实现节水灌溉.4.3控制功能5加强变频节水节能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引进先进技术主要的目的在于推广应用,把变频调速技术应用于水利行业及农业,实现了节能节水.几年来,通过向社会积极宣传变频节水节能技术的优越性,这一技术已逐步被水利行业及农业所接受.在城乡供水方面,我们已经推广应用变频恒压供水自控装置12套,根据对其中四套装置运行数据的统计计算可知,可节约电能25%〜50%,节水3%〜10%.各台装置的节能率和节水率差异较大,其主要原因是各装置的运行环境差异较大,用水高峰与低谷流量差值大的装置节能率高,用水高峰与低谷流量差值小的装置节能率低;供水管路完好率高的系统使用该装置后,节水效果不显著,供水管路完好率低的系统使用该装置后,节水效果显著(由于恒压供水,减少了管网高压所产生的漏水)•实践证明,使用变频恒压供水自控装置,不但能够节水节能,而且提高了供水质量,保证了供水管网的安全运行.在农业灌溉方面,2001年6月为“99全国节水示范工程秦都项目区(咸阳市秦都区双照镇龙泉南村)节灌系统”设计并安装了变频恒压节水灌溉自动控制装置一套,使一条供水管网能够在不同时间段提供两种工作压力,既满足了微喷灌和滴灌的要求,又使灌溉管理大大简化.据2001年7〜12月资料统计,节电17%,节水19%.2001年12月同陕西省农垦农工商总公司签订了合作合同,为该公司华阴农场节水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