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未病与肿瘤综合治疗的动态观察_第1页
治未病与肿瘤综合治疗的动态观察_第2页
治未病与肿瘤综合治疗的动态观察_第3页
治未病与肿瘤综合治疗的动态观察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治未病与肿瘤综合治疗的动态观察

通过对2618例肿瘤患者的综合治疗(2001年1月至2010年1月),作者在随访和观察的基础上,应用了相关的报警体征、图像和病理动态观察,以及中医学对“非病”的美好原则。其原则是在肿瘤的综合治疗领域探索切实可行的有效治疗方法。作者从“治未病”的视角,重新审视中医药在肿瘤不同发生发展阶段中的防治地位和策略。“未病”不仅是指机体尚未发生疾病时的状态,而且包括疾病在进程中可能出现的趋向和未来期间可能表现出来的动态变化,包括疾病隐而未现,现而未成,成而未发,发而未传,传而未变,变而未果的全过程。未病先防,就是在疾病未发生之前,做好各种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既病防变,特别是肿瘤,有病早治,早期的诊断和治疗,是肿瘤治愈的首要条件;先安未病之脏,是防在疾病未演变之时,将并发症消灭在萌芽状态;病后止遗,通过综合方法降低或减少后遗症;瘥后防复,治愈、控制和延缓复发是肿瘤治疗的目的。因此,综合治疗与“治未病”,必将成为肿瘤防治领域最有发展前景的理论体系。数据和方法1.头颈部肿瘤性别分布选择2001年1月至2010年1月本院国家中西医结合肿瘤治疗重点专科收治的中晚期肿瘤患者2618例。其中男1601例,女1017例,年龄17-86岁,平均56岁。分别为头颈部肿瘤316例、中枢神经肿瘤183例、肺部肿瘤412例、肝脏肿瘤380例、胰腺肿瘤136例、结直肠肿瘤121例、骨肿瘤120例、泌尿系统肿瘤148例、妇科肿瘤180例、乳腺肿瘤396例、食道肿瘤189例、软组织肉瘤37例。纳入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手术后巩固治疗组(n=718)、IMCRT放射后综合治疗组(n=1297)、各种药疗后延续治疗组(n=603)、和规范治疗后3-5年内复发黑蒜加热治疗组(n=50)4组。2.病例选择2.1临床分期标准(1)肿瘤经病理学、CT或MRI等影像学确诊,根据国际卫生组织(WHO)临床分期标准均为Ⅱ-Ⅳ期。(2)ECOG评分2-4分。(3)术后发现淋巴神经细胞浸润转移,需内科综合治疗。(4)不适宜手术或拒绝手术,通过适形调强(IMCRT)治疗后的巩固治疗。(5)纳入患者均对检测和治疗知情同意。2.2功能严重心力衰竭者或早期有手术适应的患者(1)合并结核、心、肝、肾、肺等重要脏器功能严重衰竭者或早期有手术适应症的患者。(2)肿瘤为良性者。(3)入院后接受高强度超声聚焦(HIFU)、氩氦治疗的患者。3.体外热疗系统入院后,手术后巩固治疗组、IMCRT放射后综合治疗组、各种药物治疗后复发组、采用常规化疗和中西医结合姑息用药治疗,同时应用体外NRL-001型、NRL-005型内生场热疗系统或MTC-3D大型微波或915MHz微波RF透热加温。对于规范治疗后3-5年内复发再次治疗组,首期应用黑蒜4头,口服,1次/4h,加热每日1次;中期黑蒜3头,口服,1次/4h,加热隔日1次;后期黑蒜2头,口服,1次/4h、加热每周2次;用40℃热水送服。体外NRL-001或NRL-005型内生场热疗系统:吉林省迈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注册号:国食药检械(准)字2006第3250333号。该系统采用2组不同的高频源交叉作用于人体,在内生场下,人体电解质离子或偶极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随高频的交叉电场发生离子运动和偶极子取向旋转运动,由于电解质离子所带电荷的质量、数量的不同,运动的速度就不同,在振荡过程中互相摩擦而产生了热,由于人体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如含水量、血流量和血管结构分布和功能上的不同,使深部肿瘤组织的温度高于人体正常组织5-10℃,在人体正常组织没有损伤的情况下,安全有效地达到治疗温度,使肿瘤细胞变性坏死RF透热加温:腹腔内测温通过穿刺针将热电偶置入腹腔,采集腹腔不同3个测温点温度,同时监测直肠和外耳道各2个不同测温点的温度,测量记录治疗目标最高温度Tmax、最低温度Tmin和平均温度Tave。腹腔3个测温点平均值为T90肿瘤温度;直肠温度比加热区(胸腹盆腔)低1℃,外耳道仅作头颅(中枢)参考温度。本研究以相当40℃/min作为热剂量,计算方法为39.5℃-39.9℃/min×0.5,40.0℃-40.9℃/min×1,41.0℃-41.9℃/min×2,>42.0℃/min×4,多次热疗时以上各指标均取最高值治疗后3-5年内复发的患者再次治疗的疗效分析。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客观疗效评价标准和Zubrod-ECOG-WHO(ZPS)评分评价患者的疗效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4.nc、pd的变化(1)3-5年复发与存活率。(2)世界卫生组织客观疗效评价标准:CR(完全缓解)所有症状体征完全消失4周;PR(部分缓解)肿瘤大小估计减少≥50%至少4周;NC(无变化)病变无明显变化至少4周,肿瘤大小估计增大不到25%,减少不足50%;PD(恶化)出现新病灶,或原有病灶估计增大≥25%。总有效率=(CR+PR)/总例数×100%。(3)Zubrod-ECOG-WHO(ZPS)评分:0分:正常活动;1分:有轻度症状,但几乎完全自由活动;2分:有时卧床,但白天卧床时间不超过50%;3分:需卧床,卧床时间白天超过50%;4分:卧床不起;5分:死亡。使用SPSS13.0软件作二向分布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5.根据治疗后黑驴加热组的不同治疗效果评估,不同病例的疗效在第一组中达到56%的治愈效果。治疗结果如表1所示6.治疗前后zps2和zps3的评分情况规范治疗后复发再次黑蒜加热治疗组,50例患者治疗前后ZPS评分改善或提高占72.0%。分别为:治疗前ZPS2分10例(20%),治疗后ZPS恢复到1分6例(12%);治疗前ZPS3分36例(72%),治疗后ZPS恢复到2分28例(56%);治疗前ZPS4分4例(8%),治疗后ZPS恢复到3分2例(4%)。疾病发生后,“治未病”以防治为主1.当今的生存环境、生活习惯和心理特征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肿瘤离每个人都不再遥远。它是如何形成的、如何防治已成为医患关注的焦点。肿瘤的形成规律,早期有哪些症状或体征,这也是人们期盼解决的问题,但研究至今,对于这些早期特异性信号并不满意2.肿瘤综合治疗、整体治疗、治未病,是现代思想与传统理念的优化。肿瘤治疗的未病先防、就是对于亚健康、继发肿瘤的前期病变、是治未加重之时的或将要发生的疾病,先安未病之脏,控制临床并发症,防在疾病未演变之时的整体思维;即病防变,截断邪传之途径,疾病发生后,是在不断的发展的各种病邪的传变,大致有一定规律可循,且必须先安未受邪之地;瘥后防复,根据各自规律,采取预防措施,是防变防笃的有效方法,已变救急防病笃也是整体治则中“治未病”的重要体现。已变是指病情逐渐加重,人体正气逐渐虚衰,无力抗邪,病情向深入发展,传变无定的险势。临证之时,要动态观察,及时辨证救治,防止病情进一步传变而出现恶化,甚至危害生命。愈后调理和愈后防复亦是“治未病”理论另一内容,并且与已病防变和未病先防密切相关。愈后是指疾病初愈,证候已解除,但正气尚未复元或尚有余邪留恋,人体的精神状态和体能尚未完全康复如常人,正处于恢复期的阶段3.据有关资料报道,我国具有食用生蒜区域的居民与不食用生蒜区域的居民比较,消化道肿瘤的发病率下降3倍之多,但这都是对生蒜的评价,在2005年的国际大蒜会议上,由于生蒜中的有益成份或/和化合物的性质极不稳定,影响了临床研究的开展,迄今为止,尚未找出有效的解决方法。而发酵黑蒜解决了这个问题,其水溶性成份提高7.8倍、脂溶性成份提高79倍。其中的挥发油、蛋白质、矿物质等,能够调节自身免疫力、提高杀伤细胞功能、增强抗氧化作用,根据“治未病”意理,在2618例肿瘤患者的随访观察中,发现过于“积极的治疗”常常意与愿违。对按规范综合治疗后复发再选用黑蒜加热治疗的50例患者,经动态观察,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疼痛症状有所改善,肿瘤标志物不同控制,有的肝癌患者甲胎蛋白(AFP)降低200ng/mL、2周,癌胚抗原(CEA)降低50ng/mL、2周,仍有高达56%的有效率。虽然,其作用机制还尚不清楚,有待于实验研究的不断完善,但“治未病”的整体理念,在肿瘤的综合治疗中具有重要临床研究价值。5.统计方法结果1.研究对象的数量分析研究共纳入中晚期肿瘤患者3000例,各种原因失访382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2618例。2.温度维持治疗热灌注腹腔3个测温点差异波动<0.5℃,因此忽略不计。灌注后加温15min大多升至39.5℃以上;25min后升至40.0℃以上;35min后升至41.0℃以上;常以此温度维持治疗,也有升至43.0℃的患者。其中41℃以上有618例,40℃-40.9℃有969例,39.5℃-39.9℃有1031例。3.3肺癌的生存率转移和复发大多发生在根治术后3年之内,约占80%,少部分发生在根治术后5年之内,约占10%。头颈部肿瘤包括鳞癌、腺癌、恶性黑色素瘤等,总的生存率3年58.6%、5年51.7%;中枢神经肿瘤(包括脑膜瘤)3年生存率45%、5年生存率40%;肺部肿瘤3年生存率53.2%、5年生存率46.8%;肝脏肿瘤3年生存率31.25%、5年生存率25%;结直肠肿瘤3年生存率45.5%、5年生存率42.4%;乳腺肿瘤3年生存率59.6%、5年生存率49.1%。4.种药疗药后维持治疗组cr.7.7(1)手术后巩固治疗组:CR60.03%(431/718);PR23.39%(168/718);NC13.93%(100/718);PD2.65%(19/718);总有效率(CR+PR)83.42%。(2)IMCRT放疗后综合治疗组:CR55.20%(716/1297);PR25.06%(325/1297);NC11.03%(143/1297);PD8.71%(113/1297);总有效率(CR+PR)80.2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