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鞭效应实验报告_第1页
牛鞭效应实验报告_第2页
牛鞭效应实验报告_第3页
牛鞭效应实验报告_第4页
牛鞭效应实验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牛鞭效应实验报告实验内容在由多级节点组成的库存系统中,如果各节点以分散独立决策的方式进行运作,即每个节点决策的目标是使各自局部的利益达到最优,此时系统整体并不一定处在最优的运作状态。供应链在这样的运作环境下,常会出现如下现象:当需求从终端向上游逐步传递时,需求的波动将逐级放大,如图1所示。设想有一条由四个节点组成的供应链,从下游到上游依次为零部件供应商,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销售商面临的终端市场需求只有少许波动,批发商的需求是来自销售商的补货请求,需求的波动比终端市场需求的波动有了放大,生产商的需求是来自批发商的补货请求,需求的波动又有了放大,零部件供应商的需求是来自生产商的补货请求,需求的波动进一步放大。这种需求波动放大的现象如同一根甩起的长鞭,将处于下游的节点比作根部、上游的节点比作梢部,一旦根部抖动,传递到末梢端就会出现很大的波动,因此被形象地称为长鞭效应。实验原理长鞭效应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需求预测的数据更新批量补货价格波动限量供应和短缺博弈补货提前期。实验目的无信息共享的多级库存管理实验(牛鞭效应实验)是为辅助物流概论课程的教学而设计的一个验证型实验。学生通过网络平台模拟供应链上各节点操作决策的环境,通过亲身实践加深对牛鞭效应现象的理解,辅助分析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关于库存管理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应着重:理解库存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知识,如提前期,库存水平,各种成本的概念;体验牛鞭效应现象的产生,并分析其产生原因;分析如何减小牛鞭效应。牛鞭效应产生的原因供应链的不确定性需求不确定性的客观性,需求的不确定性、制造的不确定性和供应的不确定。供应的不确定性主要是以提前期的不确定性来体现的。提前期与供应商的生产能力密切相关,制造的不确定导致供应的不确定,另外地理位置、运送方式等也会影响提前期。订货批量的影响在供应链中,每个企业都会向其上游订货,一般情况下,销售商并不会来一个订单就向上级供应商订货一次,而是在考虑库存和运输费用的基础上,在一个周期或者汇总到一定数量后再向供应商订货;为了减少订货频率,降低成本和规避断货风险,销售商往往会按照最佳经济规模加量订货。同时频繁的订货也会增加供应商的工作量和成本,供应商也往往要求销售商在一定数量或一定周期订货,此时销售商为了尽早得到货物或全额得到货物,或者为备不时之需,往往会人为提高订货量信息不对称上游企业难以准确预测到最终消费者的需求,只是根据下游订货量决定自己的订货量,这便可能会产生由于预测不准确或者突发状况而引起的缺货或者过多持有存货。需求预测的主观性上游企业总是将下游需求信息作为自己需求预测的依据,并据此安排生产或供应计划。结果预期的订货量将比需求变化更大,错误的预测方式使订货量发生巨大的变化,订货量与实际销售量有较大的出入。提前期的影响提前期的可靠性与长度直接影响信息的扭曲程度。实验分析本报告主要分析第四节点上决策的制定以及数据产生的原因。因素分析第四节点在实验过程中需要做出两个决策,一方面是根据下游订货量向上游订货,另一方面是向下游发货。影响决策的参数如表。第四节点的目标是使该节点利润最大化。参数属性属性参数说明节点序号代表该节点在整条链中所处的位置,1为最靠近市场的下游节点,5为最靠近原材料的上游节点。小组序号节点所在的供应链为一个小组,以小组序号标识提前期指从上游向该节点发货,到该节点收到货物的时间,以期为单位。如提前期为1,即本期订货,下期到货。初始库存实验开始,第一期初的初始库存的数量初始订货量实验开始,第一期初的在途订货的数量固定成本单次订货成本,当某节点订货数量不为0且其上游节点实际发货量大于0,就会产生该项成本。在本实验中均为0.库存持有率用于计算持货成本的系数进货价格从上游节点买入单位货物的价格出货价格向下游节点卖出单位货物的价格订货需要考虑的因素下游需求量。下游订货量是决策过程中十分重要的因素,若订货量小于存货则多余货物会产生存货持有成本,若订货量多于存货则该节点会由于缺货产生缺货成本。因此,每次订货都需要慎重考虑缺货成本与存货持有成本的博弈关系。现有库存。现有库存的多少直接决定了订货量的多少,因为库存直接影响了缺货成本以及存货持有成本。单位存货成本以及单位缺货成本。这两种成本之间存在着博弈关系,单位缺货成本大约是单位存货成本的五倍,需要合理地安排安全库存使两成本之和到达最小。提前期。提前期即是从发出订单到收到订单的时间,在本次试验中假设提前期为一个周期,即本期订货,下期到货。提前期的存在就需要企业合理确定再订货水平,避免出现缺货。发货需要考虑的因素在这个试验中,发货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少,由于缺货成本和存货持有成本的存在,只要下游企业有需求就会尽量满足。影响利润的因素进货成本。进货成本占据了成本中的很大一部分,与单位进货价格成正比。出货收益。这是主要的利润来源,但是在这次试验中,单位售价是固定的,所以我们就不在此讨论了。存货持有成本。当期没有销售出的货物会形成存货积压在仓库中,存货的出现便会产生存货持有成本。存货持有成本的存在会造成利润的减少。缺货成本。当期的下游需求如果不被满足就形成了缺货,缺货会从很多方面影响企业的利润,在这里假设是存货持有成本的五倍。波形分析需求量:节点3需求量:节点3平均需求量:节点3需求量的方差在实验中,最终用户的平均需求量是100,波动范围是(90,110)。但是到了第三、四节点,需求的波动变得很大。这两个节点平均需求量以及需求量方差的变化充分说明了牛鞭效应的存在,随着距离终端消费者越远,信息扭曲程度越严重。影响需求波形变化的因素有:需求预测的准确性、提前期、对风险的认知。需求预测的准确性。由于信息是不共享的,例如,此节点只能了解到节点3的需求而不能准确地预测到节点2的需求,所以节点3如果对于节点1的需求预测有误差便会形成不准确地安全库存,只能随着下游的波动而波动,同时还会更大幅度地波动。提前期。对风险的认知。不同人对风险的认知是不同的,开始的时候节点3的需求比较稳定,由于每期的安全库存的累积会导致存货的持续升高,然后便会降低订货以减少库存积压。对安全库存的规划体现了对风险的认知,会导致安全库存偏离最佳。利润节点序号期数期初库存期初缺货本期到货本期需求本期发货本期订货单期成本单期利润4100100102100110101049042021001201001151010490430221101001101231110390440121101201101101110540450221201301201251210440460321201201201451210590470321151201151301160640480371151201151251160565490421251201251301260465410037160120157160161326241130130100100120134310124123301308080110139310741383012500701468-26841420801100001428-14284153180390900271-271416231009090014112094171410050500911259418910090905017494191050150517051084042009970150701507105542101791501501502001510-4604220179108150108200109011604230221015003000162042403713001103002003010-30104250181300300300110301014904260181200100200120201024904270812221001811002271729428410100181141110101017054290401101001101401110100543003014080110100144021043130010000501140510432130050000690-69043318000000180-1804341800010100170-1704351700050500120304361200090903030720437300301006010031010404380401001001001401010-110439040481004815049010104400928010080150810-90441011220090200802010-8104420215020015060151014904430521021501021501030122044401001481501481501490404450102501005015051017104460152200100200802010-1260447052100100100120101019904480521501001501001510-10449021021001029810301220450009890902998532链序号节点序号总利润总成本1542326753728由上图和表分析得:缺货成本缺货的存在并不会影响当期成本,因为从表中可看到单期成本只与单期到货有关。但是缺货成本与利润有关,是计算利润时的减项。从上表看出,很多期利润为负的时候都是由于缺货过多的原因。这说明了在销售中降低缺货的重要性,需求预测的准确性在降低缺货成本时尤为重要。例如,从20期开始,缺货开始大幅增加,一方面是由于上游企业无法满足节点4的需求;另一方面是由于没有准确预测到需求,导致最终缺货的增加。存货持有成本存货持有成本是本次试验中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利润的减项。为何持有存货会大幅增加?以12期为例说明,一方面,在前几期中,由于上游企业存在对节点4的缺货,此时便会大量发货;另一方面,同缺货时类似,是由于需求预测缺乏准确性,而调节时难度又会很大。提前期提前期不仅会影响需求量的波动,也会使各企业之间的利润变化存在时间上的递推性。下游需求下游如果需求较少,便会导致当期利润减少。同时,若节点4的存货过多,便可能会使利润为负。实验总结如何减小牛鞭效应提高供应链企业对信息的共享性。需求扭曲的原因来源于多级供应链需求信息的传递,每一个节点企业的预测需求均成为上游节点企业订货决策的放大因子,并具有累积效应。消除信息扭曲的方法是供应链上的每一个节点企业必须在自身的需求中排除下游节点企业订货决策对上游企业的影响,这就要求供应链上的每一个节点企业只能根据最终产品市场的实际需求进行自身的需求预测,此时消费者市场的实际需求信息必须被供应链的每一个环节所共享。加强各节点企业间的合作关系。通过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而不再是以往的短期的、追求单方效益最大化的交易竞争关系。各厂商间实现业务紧密集成,形成顺畅的业务流,这既能减少下游的需求变动的放大,又能掌握上游的供货能力,不再虚增需求。通过实施供应链上各厂商间的战略伙伴关系,双方相互信任,公开业务数据,共享信息和业务集成,从而降低产生“牛鞭效应”的机会,进而实现整个供应链的利润最大化。提高营运管理水平,缩短提前期。提前期的缩短能降低“牛鞭效应”,而提前期的增长,则会增大“牛鞭效应”。生产商可采用JIT(justintime)生产方式的一些原则,以减少生产时间的延迟;供应商可采用ASN(AutonomousSystemNumber)以减少供货时间;对于订单准备和处理的延迟,供应链上各部门可采用信息技术如EDI(ElectronicDataInt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