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聚焦考纲
句式变换是小综合性质的语言运用题,须要一定的语法基础,但主要的是语感,能力层级属D级。根据要求不同,分两种形式。一是明确规定将句子改变成某种句型。二是不提供变换的句型,但提供了变换句子开头的词或短语。
复习点津
1.选用句式题的解法
(1)审清题目要求,要弄清题目要求的是保持上下文的连贯,还是为了突出强调某个意思,以便思考时更有针对性。
(2)根据题目要求认真分析所供材料,如果要求保持上下文的连贯,则要注意分析话题、句式,如要求强调某一意思,就要从句首句末的位置上去分析。
(3)选择适合要求的选项(这种题一般为选择题)
2.变换句式题的解法
(1)认真审清题目要求,明确做题的“方向”。
(2)仔细分析原句特点,包括原句的句式特点,原句分句间的关系,原句的句子结构特点等等,为改换句式打下基础。
(3)根据题目要求改变原句句式,同时须相应地改变原句中的词语甚至句子结构,如主动句与被动句的变换,就要将主动者与被动者的位置互换,表主动和被动关系的介词“把”“被”互换。1999年高考第25题也要改变原句结构。
(4)改后检查,看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改变了原句意思,改后的句子是否规范。
第一课时
选用句式
复习提示
(1)选用句式,指的是根据表意的需要(如强调重点的不同,语意深浅的不同等)或题目规定,选择恰当的句式。这就要求我们了解句式的基本知识,以便恰当地选择句式。
句式的选用是为了使表达更加规范、准确或生动,因此,就必须结合具体的语义环境,并尽力使选用的句式与原句保持一致。从汉语的表达上来说,不同的句式可以表达相同的内容,但不同的句式之间往往又会有一些细微的区别,如上下文的连贯,内容的准确性,文章的感染力,表达的清晰性等。句式的选用往往就是针对这些细微区别的。
高考句式的选用题,通常是与句子的衔接、连贯结合在一起考查的。
(2)选用句式的基本要求。
这类试题,要求考生在基本保持给定语句原意的基础上,重新组合材料,以新的句式体现命题者的要求。这里所说的“新的句式”,是由考生自己设计、选定的,“选用句式”是为达到某种表达效果服务的,要注意四点:
①要围绕“中心点”展开。
②根据语意的侧重点选择句式。
③调整句式,使之明晰。要使语句不明晰的句子变明晰。
④组合词语或句子要根据语义要求。
(3)选用句式题的解答步骤。
①审清题目要求,明确是保持上下文的连贯,还是突出强调某个意思,增强思考时的针对性。
②根据题目要求,分析所供语言材料,确定答题切入点。
③选择适合要求的选项或组织恰当的词语组合成句。
经典例题
(2005•高考预测题)下列四句话,用的词语相同,但语调的重点却不同。其中分别强调“受话人”和“打电话”这件事的一组是(
)
①他上午在家里是给我打了一次电话。
②他上午是在家里给我打了一次电话。
③他是上午在家里给我打了一次电话。
④他上午在家里给我是打了一次电话。
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
[解析」此题考查分析选择句式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句中“是”的作用。句中“是”不表示判断,它具有增强语气、突出强调的作用;在句中“是”后面紧挨的内容即是要加强突出的部分。由此看来,①句“是给我”强调的是受话人;②句“是在家里”强调的是发话人发话的地点;③句“是上午”强调的是发话的时间;④句“是打了一次电话”强调的是打了一次电话这件事本身。
[答案]C
考点训练
1.(2005•石家庄)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他人的微笑,真伪难辨,但
微笑战斗,强哀兵必胜,那微笑是给予对手的饱含怜悯的批判。
A.即使是阴冷的奸笑,也无妨还之以笑颜;即使是虚伪的笑,也不必怒目而视,仍可报之以粲然一笑。
B.即使是虚伪的笑,也不必怒目而视,仍可报之以粲然一笑;即使是阴冷的奸笑,也无妨还之以笑颜。
C,对虚伪的笑,不必怒目而视,要报之以粲然的微笑;对阴冷的奸笑,也当笑颜相迎。
D.对阴冷的奸笑,为什么不可以还以笑颜?对虚伪的笑,为什么不报之以粲然微笑,而一定要怒目而视?
[解析]语意由轻到重安排
[答案]B
2.(2004•安徽省)根据语境,填人下列两句话中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水生追回那个纸盒子,一只手高高举起,一只手用力拍打着水,好使自己不沉下去,对着荷花淀吆喝:“
”好像带着很大的气。
a.出来吧,你们!
b.你们出来吧!
②今天,当我站在古城墙上游目骋怀,才猛然悟到:
,他们创造着古城墙新的内涵,创造着古城墙新的形象,并在这创造中重塑了自己。
a.西安人民完成的岂止是对古城墙的修复?他们分明是在创造。
b.西安人民分明是在创造,他们完成的岂止是对古城墙的修复?
A.①a②b
B.①a②a
C.①b②a
D.①b②b
[解析]①句考查倒装句式的运用;②将“他们分明是在创造”一句放在“创造……创造……创造”之前,构成总分关系,并首尾相接,连贯性优于b。
[答案]B
3.(2003•北京东城)填入下面横线处的一段话,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
清晨,稻地野滩的草棚院里,雄鸡的啼声互相呼应
着。在大平原的道路上听起来,河水声和鸡啼声是那么幽雅,
。繁星一批接着一批,从浮着云片的蓝天上消失了。
东方首先发出了鱼肚白,
,
。
①空气又是这样的清香,使人感到分外凉爽、舒畅
②使人感到分外凉爽、舒畅,空气又是这样的清香
③霞光辉映着朵朵云片
④朵朵云片中透射出霞光
[答案]中央电视台将于2004年9月26日和27日在第五套节目23点和第2套节目18点播出专题片《雅典奥运会—金牌背后的故事》。
6.城建局负责同志在接受内环路的拆迁安置任务时,满有把握地说:“一年之内完成这项任务,没有问题。”
下面四种说法,比画线的话(指负责同志表态的话)语气要轻的一种是(
)
A.一年之内完成这项任务,当然没问题。
B.一年之内完成这项任务,不会有问题。
C.一年之内完成这项任务,不成问题。
D.一年之内完成这项任务,是没有问题的。
[解析]
用否定词“不会”,语意较轻。
[答案]B
第二课时
整句和散句的变换
复习提示
整句和散句的特点及变换。
整句是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大体相等、排列整齐的一组句子。整句多使用对偶句、排比句、对比句、反复句、顶真句、回环句,也使用具有同一关系的复句。其修辞效果是形式整齐,音节和谐,气势贯通,意义鲜明。
散句是指结构不同、句式长短不齐、交错运用的一组句子。其修辞效果是能使语句灵活自然,富有变化,避免单调呆板。
恰当地交错使用整句和散句,可以收到生动活泼、挥洒自如而又节奏鲜明、气势磅礴的效果。要使散句变整句,就要使句子的结构相同或相似。做题时可对句子进行分析综合,找出其相似点,从而归类划一,使其变成对偶句、排比句或其他结构一致的句子。整句变散句的要求则与散句变整句的要求相反。例如:
把下面的整句改为散句。
尽管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区,尽管他们彼此不相识,尽管他们的性格有所不同,但共同的语言把他们紧紧地连在一起。
改为:尽管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区,彼此不相识,性格也有所不同,但共同的语言把他们紧紧地连在一起。
经典例题
(
2004•湖南卷)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排比句。
音乐家常把灵感变为跳跃的音符,文学家呢,他们优美的辞章往往缘于灵感,至于画家,他们完满的构图也常常与灵感相关,而一般人的灵感,则常是霎时的喜悦。
答:
[解析]此题考查散句变换整句和修饰手法的运用能力。散句变换成整句,就是把结构不整齐、各式各样的句子交错运用的一组句子变换成形式整齐、声音和谐、气势贯通、表意明晰的一组句子。题干还要求改写后的句子为排比句。
[答案]音乐家的灵感常成为跳跃的音符,文学家的灵感常成为优美的辞章。画家的灵感常成为完满的构图,一般人的灵感常只是霎时的喜悦。
考点训练
1.《2005•预测》个别词语和句子顺序,但不得改变句子原意。
我喜欢自然风光,还喜欢生活中的故事,情节曲折的小说更让我喜爱,也喜欢大自然的音响,富于魅力的风光摄影更让我着迷,当然,那美妙动听的音乐尤其让我陶醉。
[答案〕我喜欢自然风光,更喜爱富于魅力的风光摄影;我喜欢大自然的音响,更喜爱美妙动听的音乐;我喜欢生活中的故事,更喜爱情节曲折的小说。
2.(2004•安徽省江南片)阅读下面一段抒情性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结构,使之成为能加强抒情效果的整句。
啊,雨,我爱恋的雨啊,你给我带来生命的活力,你给我的感情带来滋润,你赋予我流动的思想!
[解析]结构相似,句式整齐即可。
[答案]你给我带来生命的活力,你给我带来感情的流动。你赋予我思想的流动。
3.《2003•北京)将下面语段中画线部分的句子改为句式整齐的排比句。可以更换个别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窥探一个成功人的履迹,无一例外,他首先是在乎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一屋不会扫”的人,自然也“扫不了天下”,所以,见到茂密的森林.你只要无愧地做了丛林中最挺拔的一棵;在奔腾的大河面前,你只要无愧地把自己化作浪花里最纯净的一滴水珠;仰望无边无垠的蓝天,你只要毫无愧疚地让自己成为朵朵云中最祥和的一朵……这样的人生就够了。
改句:
[解析]可把画线句改为三个含有“见到……你只要无愧地做了……”结构的句子,从而构成排比
[答案]见到茂密的森林,你只要无愧地做了丛林中挺拔的一棵;见到奔腾的大河,你只要无愧地做了浪花里最纯净的一滴;见到无垠的蓝天,你只要无愧地做了云朵中最祥和的一朵。
重组式变换
复习提示
所谓“重组”是指要求在不改变句子原意的前提下,改变陈述对象而对句子进行重新组合。解答这类试题特别要注意分析原句的意义层次关系,从而理出合理的表达思路。例如:
用“音乐”作开头,重组下面这个句子,不得改变原意。
各种非理性的欲望,都可以在音乐中得到净化,那是指听众中那些敢于忏悔自己一生过错的人,敢于承认自己心底欲望的人,方才可以让各种欲望在音乐中得到净化。
改变陈述对象,原句结构就发生了变化:音乐可以让,也只能让那些敢于忏悔自己一生过错的、敢于承认自己心底欲望的听众的各种非理性的欲望得到净化。
经典例题
(2004•宣武区5月模拟)以“希望”为开头,重组下面这段文字,可以增减个别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戴望舒的诗情总是笼罩着一层不可排解的伤感。在黑暗和残酷的现实面前,诗人不得不从昔日的旧梦中寻找希望,而虚幻无力的希望不可能给诗人以精神的拯救。
[答案]
示例一:希望是诗人在黑暗和残酷的现实面前无奈地从昔日的旧梦中寻找到的,虚幻无力的希望不可能给诗人以精神的拯救,这就使得戴望舒的诗情总是笼罩着一层不可排解的伤感。
示例二:希望是虚幻无力的,因为它是诗人在黑暗和残酷的现实面前从昔日的旧梦中寻找到的,因而它也就不能给诗人以精神的拯救,这就使得戴望舒的诗情总是笼罩着一层不可排解的伤感。
考点训练
1.(2004年12月新乡市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将下面的句子改写成以“鹰派之首的布什”开头的句子(可调整语序,适当增、减、换词语),做到既保留全部信息,语言简明。
美国政界已多番传出:过去四年在布什内阁扮演
鸽派角色的鲍威尔在布什竞选连任后将不容于鹰派之首的布什。
答:鹰派之首的布什
[答案]鹰派之首的布什在其竞选连任后将不容过去四年在其内阁扮演鸽派的角色的鲍威尔:这是美国政界已多番传出的消息。
2.(2004•石家庄二模)按提示要求,把下面句子重组为两个单句。〔可以换用少量词语,不得改变内容)
作为物理学家的爱因斯坦,他的贡献已融入到我们生存的物质基础和文化背景;而作为思想者的爱因斯坦,他将为每一位热爱独立思想的人,源源不断地提供前进的精神力量。
(1)我们生存的物质基础和文化背景,
。
(2)每一个热爱独立思想的人,
。
[答案](1)已融人了作为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贡献。(2)都将从作为思想者的爱因斯坦那里源源不断地获得前进的精神力量。
3.(2003•深圳调研)用“西安”作全句的开头和叙述的主体,重组下面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时至今日,气派不倒的,风范依存的,在全世界的范围内最具古城魅力的,也只有西安了。仰观那城墙、角楼,禁不住豪情长啸。
改为:西安
[答案]西安时至今日,气派不倒,风范依存,是在全世界的范围内最具魅力的古城,仰观那城墙、角楼、使人禁不住豪情长啸。
改换句型
复习提示
1.主动句与被动句的变换、选用。
在动词性谓语句中,主语是施动者,即动作的发出者,这种句子是主动句;主语是受动者,即动作的接受者,这种句子是被动句。一个主谓句,既有施动者,又有受动者,可以按照表达的需要,或者选用主动句,或者选用被动句。下面情况常用被动句:①为了强调被动者,而主动者不需要或不愿意或无从说出;②为了使句式整齐;③表示特定的感情。
2.肯定句和否定句的变换、选用。
同一个意思,可以从正面去表达,也可以从反面去表达。从正面表达意思的,是肯定句;从反面去表达意思的,是否定句。正因为肯定句与否定句可以表达相同的意思,所以可以根据表达的需要变换句式。双重否定是肯定语气,三重否定是否定语气。
3.语气不同的各种句式。
根据语气的不同,句子可分为陈述句、疑问句(设问句、反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不同语气的句子可以表达大致相同的意思,但表达效果不同。根据表达的需要,不同语气的句式可以变换。最常见的是陈述句和反问句的变换。
反问句比陈述句更肯定有力,往往既能强调,又能表达强烈的感情。例如下面的陈述句:
一盏灯的微光也会给寒夜里的一些不眠人带来一点勇气,一点温暖。
其反问句:一盏灯的微光难道不会给寒夜里的一些不眠人带来一点勇气,一点温暖吗?
陈述句变换为感叹句,语气较原先强烈。例如:
他的心情十分激动。(陈述句)——他的心情是多么激动啊!(感叹句)
祈使句变换为疑问句,一般来说,语气委婉、客气。例如:
你把这本书送给我吧。(祈使句)——你把这本书送给我好吗?(疑问句)
4.常式句和变式句的特点及变换。
常式句是指语序正常的句子。汉语中单句正常的语序一般是: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变式句是指句子的某些成分倒装或复句中的某些分句倒装的句子。
(1)单句常见的变式句有主谓倒装句、状语提前句、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变式句强调的是前置或后置的部分。单句的常式句和变式句可以转换,例如:
①你怎么了?(常式句)怎么了,你?(主谓倒装)
②我们昨天下午在礼堂举行了庆澳门回归文艺会演。(常式句)
昨天下午,我们在礼堂举行了庆澳门回归文艺会演。(状语提前)
③他急匆匆地走进来了。(常式句)
他走进来了,急匆匆地。(状语后置)
④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空丝破碗;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常式句)
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鱼;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定语后置)
(2)复句的常式句一般是偏句在前,正句在后;复句的变式句则是正句在前,偏句在后。例如:我因临时有点急事,不能和您一起去北京了。(常式句)
我不能和您一起去北京了,因为我临时有点急事。(变式句)
经典例题
(2003•南昌调研)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请将划线部分改成“如果没有……就没有”这样的句式,以突出表达效果,并做到语序恰当。
美国要求中学生阅读8部课外名著,其中有莎士比亚的剧作,也有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只有阅读中外名著,才能促使学生道德修养的进步,才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才能丰富学生的文学知识。
答:如果没有
就没有
就没有
就没有
[解析]通过句型变换,应该增强表达效果,本段要求突出“阅读中外名著”的重要性,所以可以就此进行交换。
[答案]如果没有中外名著的阅读,就没有学生文学知识的丰富,就没有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就没有学生道德修养的进步。
考点训练
1.(2005•预测)对下面句子中的画线内容,在基本保留原意的基础上,按要求进行改写。
开发西部,是我们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它既需要科技的力量,也需要战略的眼光
(1)强调“需要具有战略眼光”:
(2)强调“需要科技力量”:
〔答案〕(1)它不仅需要科技的力量,还需要战略的眼光。
(2)它固然需要战略的眼光,但更需要科技的力量。
2.(2004•河北省)不改变句子原意,按不同要求变换下面的句子。
这件事是有成功的希望的。
①改写成双重否定句,使语气增强加重。②改写成双重否定句,使语气减弱变轻。
③改写成反问句,使语气增强加重。
④仍用陈述句,添加修饰词语,使语气减弱变轻。
【答案〕①这件事不可能没有成功的希望。
②这件事并不是没有成功的希望。
③这件事难道没有成功的希望吗?
④这件事(也许)还有成功的希望。
3.(2003•北京)把下面的句子改写一下,使之成为既有排比又有反问的句子。
原句:生活中时常有些东西触动你的心,使你激昂、欢乐、忧愁、深思,这就是诗啊!
改句:
[答案]生活中时常有些东西触动你的心,使你激昂,让你欢乐,令你忧愁,促你深思,这不是诗又是什么呢?
新教材中句式的变换
复习提示
在教材中的一些句子,也常常被设置为语句变换题,这需要我们认真分析,仔细辨别,然后加以重新组合。
经典例题
(新教材第一册)调整下面语段中画线部分句子的结构,使其变得统一和谐。
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门壁上炫耀的朱红淡褪了,一段段高墙坍圮了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解析]这是一道散句变整句题,应了解散句如何变整句。
[答案]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考点训练
1.(新教材第四册)以“罪恶历史”为主语,重组下面的句子。(个别词语可适当删改)
《雷雨》以20世纪20年代初的中国社会为背景,通过一个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内部的尖锐冲突,以及周、鲁两家复杂的矛盾纠葛,生动地展现具有典型意义的剥削阶级家庭的罪恶历史。
[答案]具有典型意义的剥削阶级家庭的罪恶历史,在以20世纪20年代初的中国社会为背景的《雷雨》中,通过一个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内部的尖锐冲突,以及周、鲁两家复杂的矛盾纠葛生动地展现出来。
2.(新教材第二册)根据下面提供的信息,给极光下一个定义。
极光是天空中一种特殊的光,使人们能用肉眼看得见的唯一的高空大气现象,它常常出现在南北半球的高纬地区,主要是南极区和北极区。这种光的美丽显示,是由高空大气中的放电辐射造成的。
[答案]极光是常常出现在南北半球的高纬地区由高空大气中的放电辐射造成的用肉眼看得见的唯一的特殊的光。
3.(新教材第五册)以“作者的情感因素”为主语,把下面一段话重组一个单句。(可增删个别词语,但不得改变和遗漏原意)
任何人物形象的刻画,任何细节设计,或多或少都有作者的情感因素存在。假洋鬼子、赵七爷的“辫子”,表现了鲁迅对其无比憎恨。
〔答案〕示例:如同洋鬼子和赵七爷的“辫子”表现了鲁迅的无比憎恨一样,作者的情感因素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于任何人物形象的刻画、任何细节设计之中。
第三课时
仿用句式题的解题方法
1.弄清题目要求,掌握思考的方向。内容上,仿句要集中反映文段的整体内容;句式上,
要与例句相同;结构上,要与例句一致;修辞方法上,仿句要注意原句的相同;写法上,要善于联想、想像。总之,应做到形神兼备,“形似而意谐”。
2.认真分析原句或例句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l)理解原句的意义,特别是隐含意义,保证仿写的句意与原句句意的一致。
(2)注意原句的句式特点,如是复句,要特别注意分句间的关系,要注意关联词的使用。有时,原句在标点中也有暗示,如分号要写并列关系的复句,冒号表示要总括。
(3)注意原句的修辞方法,要准确使用相同的修辞手法。
(4)注意原句的用词特点,如词语的褒贬雅俗等,仿句用词越像越好。
(5)注意例句的感情基调,如忧伤、喜悦、沉重、明快等,仿句要一致。
3.组织好语言:表达力求简明、连贯、得体,字数与例句一致,不应有太大的出入,注意上下文的照应,做到和谐一致。
4.检查验证:审视所仿写的句子,注意与原文语意相连、文脉相通。
变换句式的解题方法:
1.认真审视题目要求,明确做题的“方向”。
2.仔细分析原句的特点,包括原句的句式特点,原句分句间的关系,原句的句子结构特点等,为改换句式打下基础。
3.依据题目要求,改变原句句式,同时相应地改变原句中的词语甚至句子的结构。如主动句与被动句的变换,就得将主动者与被动者的位置互换,表主动与被动关系的介词“把”“被”互换。再如长句换短句,最基本的就是使长句附加成分“消肿”,其方法有三:可以把长句附加语独立出来,单独成句;也可以利用复指来排列,重新组句;变换时,有时还应添加必要的句子成分或关联词语,有时还应重复某些词语或添加代词使前后呼应。
4.改后检查,看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改变了原句意思,改后的句子是否规范。
5.解答重组句子试题,要特别注意分析原句的层次关系,找到合理的表达思路。
综合提升
A组(巩固卷)
1.(宝安中学2005届高三语文10月月考试题)阅读下面
一段文字,按要求改写文中画线的句子。
人文精神体现的是对主体与世界的关系。对人自身的价值和人生存在意义、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和探索。大凡在历史上起重大作用的哲学,即马克思所说的“真正的哲学”,都体现着人文精神。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时代之精华,确实更体现着人文精神。但是,不能把马
克思主义哲学归结为人本主义,因为这种观点是有害的。
改写要求:用肯定判断的语句形式进行改写,改写后的句子应概括全段的主要内容。
[答案](参考)把作为时代之精华、确实更体现着人文精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归结为人本主义的观点是有害的。或:把在历史上起过重大作用、体现着人文精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归结为人本主义是有害的。
2.(深圳语文2005月考试题)阅读下段文字,改写画线部分,使句式整齐,语句流畅。
雁门关在晋北崇山峻岭中。它虽说早已只剩下颓墙断垣,但雄风不减当年。晋王李克用墓在关左的朔风白草中沉寂不语;关前,龟裂的古道向西拐去。如血的残阳给它们涂上了一抹无可言状的朦胧。
[答案]关左,晋王李克用墓在朔风白草中沉寂不语;关前,龟裂的古道向西拐去
3,(2004•广东月考)重组下面这个句子,以“信息革命”开头,仍用一句话表达原句的意思,句意要完整,不得更改。
电子计算机的发明是继蒸汽机革命,电力革命之后的第三次技术革命—信息革命的标志。
[答案]信息革命是以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为标志的继蒸汽机革命、电力革命之后的第三次技术革命。
4.(2005•预测)将下面的句子改写成排比句。要求:不能改变原意,词序可以调整。
原句:每一个充满力量的舞姿都呼呼作响,就像匆匆变幻的光和影。[答案]每一个舞姿都充满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
5.(2005•预测)将下面的句子改为不用“把”字的句子。
把全篇文章先打好腹稿而后原封不动地誉写出来,那是极稀有的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秋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7《散文诗二首》荷叶 母亲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3我很诚实(教学设计)-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
- 《第4节 组装电脑了解电脑硬件的主要部件》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
- 15《我们不乱扔》(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
- 5《我们的校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
- 认知发展差异的教育意义
- 6 花儿草儿真美丽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统编版
- 2024秋四年级英语上册 Unit 2 My schoolbag第6课时(Read and write Story time)教学设计 人教PEP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 第3单元 探索与发现 群文阅读(三)学习科技 开拓创新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下册
- Unit 5 I Have a Bag (Period 3)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陕旅版(三起)(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医疗废物的处理》课件
- 绳子莫泊桑课件
- 教育培训合作分成协议书
- 2024年国家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考试题库(含答案)
- 防性侵安全教育课件
- 改革开放课件教案
- 自行车采购合同模板
- 《美的集团股权激励实施过程及实施效果分析案例(论文)》14000字
- 2024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生物试卷真题(含官方答案及解析)
- JT-T-524-2019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用纤维
- DL-T5501-2015冻土地区架空输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