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22 文言文二则 教学设计_第1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22 文言文二则 教学设计_第2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22 文言文二则 教学设计_第3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22 文言文二则 教学设计_第4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22 文言文二则 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2文言文二则教学目标:1.会写“哉、巍”等6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伯牙鼓琴》。3.能说出对《伯牙鼓琴》最后一句话的理解,并结合“资料袋”说出自己的感受。4.能用自己的话讲《书戴嵩画牛》的故事。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伯牙鼓琴》。(重点)2.能说出《伯牙鼓琴》最后一句话的意思,并结合“资料袋”和同学交流感受。(重点)3.能用自己的话讲《书戴嵩画牛》的故事。(难点)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课题:伯牙鼓琴第1课时总序第39个教案课型:新授编写时间:年月日执行时间:月日执教:课时目标:1.会写“哉、巍、弦”3个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伯牙鼓琴》,并背诵。3.能说出《伯牙鼓琴》最后一句话的意思,并结合“资料袋”和同学交流感受。板块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1.回顾以前所学的文言文师:同学们好,欢迎来到状元成才路慕课堂,我是小鱼老师。这六年来,我们学了不少文言文。回忆一下,这些句子还记得吗?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守株待兔》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囊萤夜读》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自相矛盾》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古人谈读书》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古人谈读书》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第22课《文言文二则》。(板书课题)学习文言文,让我们认识了不少古人,得到了不少启示。让我们继续跟随文言文认识几位古人,去了解他们的故事,感受他们的悲欢离合。2.整理学习方法师:我们首先回顾一下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和步骤。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学习文言文的步骤:*联系上下文*一、朗读文言文*查字典理解*二、读懂文言文*借助注释理解*三、读透文言文*展开想象和联想*四、背诵文言文*查阅资料3.故事激趣,引出课题师:我们接下来就继续用这些方法学习这一课的文言文。第一则文言文讲的是谁的故事呢?我们先来看个小短片。(播放视频)师:看完这个视频,你们知道讲的是谁的故事了吗?生:是伯牙和锺子期的故事。师:想对这个故事有更多了解吗?快打开书,我们一起学习第一则文言文,齐读课题《伯牙鼓琴》。板块二读顺文字,理解文意1.看视频,读课文师: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这篇文言文,注意多音字的读音。(生自读课文)师:(课件出示多音字)这几个多音字,你读准了吗?跟着老师一起读:少(shǎo)选、汤汤(shānɡshānɡ)、以为(wéi)、复为(wèi)。下面我将它们放回到课文里,这次请同学们跟着视频认真读。(播放视频,生跟读)2.指导朗读(1)学习第一句师:字音读准了,我们再根据意思读出停顿,这样我们就能读出古文的韵味了。谁先来说说第一句的意思?生:这一句的意思是伯牙弹琴,锺子期听他弹琴。(2)学习第二句师:看插图中,他们相对而坐,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我们来看第二句。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师:第二句中有个“方”字,谁查到了“方”的意思?哪位同学来说第二句的意思?生:我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里查到“方”是“刚,才”的意思。第二句话是说,伯牙想着高山时弹琴,锺子期说:“弹得好啊,像大山一样高峻。”师:借助工具书能让我们对难懂字的理解更准确。句中的“乎”是语气助词,用在句中表示停顿,读的时候要舒缓。跟老师一起读:“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3)学习第三句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师:第三句与第二句句式相同,读法一样,请同学读读第三句,试着说说它的意思。生:“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这一句是说,不一会儿,伯牙又想到流水,锺子期又说:“弹得好啊,像流水一样浩荡!”(4)学习第四句师:理解了句子的意思,古文的韵味也就读出来了。学习第四句时,先把难理解的字词圈出来,逐一攻破,就能理解整句话的意思了。谁来说说自己对“破琴绝弦”的理解?生:我查阅了《新华成语大词典》,知道了“破琴绝弦”的意思是:摔破琴,扯断弦。师:结合注释中对“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的解释,谁来说说第四句的意思?生:锺子期死后,伯牙摔破琴,扯断弦,终身不再弹琴,他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师:请你联系整句话的翻译想想“足”和“复”是什么意思。生:“足”是指“值得”;“复”是“再;又”的意思。3.知文意师:同学们很棒,用所学的方法理解了字和句的意思,现在将四句的意思连起来,就可以完整地说出全文的意思。请大家试着说一说吧。(生自主练习说文意)译文:伯牙弹琴,锺子期听他弹琴。伯牙想着高山时弹琴,锺子期说:“弹得好啊,像大山一样高峻。”不一会儿,伯牙又想到流水,锺子期又说:“弹得好啊,像流水一样浩荡!”锺子期死后,伯牙摔破琴,扯断弦,终身不再弹琴,他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板块三课中导学,感悟文思一、引出知音师:“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一个爱琴如命的琴师,居然破琴绝弦,不复鼓琴,为什么?生:伯牙不复鼓琴,是因为他的知音去世了。看第2、3句,我们就知道不论伯牙弹什么,锺子期都能听懂,这是别人做不到的。所以在锺子期去世后,伯牙认为没有能听懂他弹琴的人了,失去了知己,留着这琴也没有了意义,只是徒增悲伤。于是他即使爱琴如命,也不愿再弹琴了。师:很厉害,你能联系上文理解这句话。二、理解知音1.抓住语言,具化知音师:读一读第2、3句话,想一想: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他们是知音?谁来谈谈自己的理解?生:我认为“方”字能体现出他们是知音。伯牙刚一弹琴,锺子期就能从琴声中听出巍峨的高山、浩荡的流水。这一方面说明锺子期很会欣赏音乐。另一方面,也从侧面烘托出伯牙琴艺高超。师:你说得很清楚,思路清晰,见解独到。2.借助视频,想象知音(1)指导理解“志”师:锺子期仅仅是听出了伯牙琴艺的高超吗?请大家看这个“志”字,这说明锺子期还听出了伯牙琴声所表达出来的心志与情志。那是怎样的志?我们来看一段视频。(播放视频)(2)想象知音师:还有可能是什么样的“志”?请同学们默读第2、3句,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也可以参考下面的提示,静静地思考一下。(生思考)伯牙弹着琴,随着旋律的展开,他想到了……子期听着伯牙的琴声,他想到了……他忍不住赞叹…………伯牙这样想着,于是他改变了旋律。子期听着伯牙弹这一曲,他想到了……他又称赞道……师:我们来看几位同学想象到的画面。伯牙弹着琴,随着旋律的展开,他想到了:“高峻的大山此刻就屹立在我眼前,不正是我向往的样子吗?”子期听着伯牙的琴声,他想到了:“好一座气势巍峨的大山,能够通过琴音就表现出大山的人,必是心中有大山,志向如大山一样不容忽视的人啊。他琴艺高超,志向更是远大啊!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忍不住赞叹:“弹得好啊,琴音像大山一样高峻。”“他欣赏我的琴技,还能说出我的志向所在,是一个能懂我所想的人啊!我再换一段,让他听一听。”伯牙这样想着,于是他改变了旋律。子期听着伯牙弹这一曲,他想到了:“仅在转瞬之间,便从高山变成了流水,这旋律的变化是如此之大,衔接过渡却又如此自然,每每弹奏,都能展现他心中所想,志向所在。这琴技堪称高绝了,我想这世上恐怕无人能与之比拟。志向在巍峨高山与浩荡流水的人和我不谋而合呀!听他弹琴真是一种享受!”他又称赞道:“弹得太好了,琴音像流水一样浩荡。”3.借助资料,了解知音(1)默读“资料袋”师:赞琴声者众,叹情志者寡。锺子期两次应和伯牙,这个故事演变成了一个成语,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资料袋”中的介绍。伯牙、锺子期相传为春秋时期人,关于他们二人成为知音的传说,《吕氏春秋》《列子》等古书均有记载,也流传于民间。由于这个传说,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作“知音”,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师:请同学们默读“资料袋”中的内容,了解这个传说的由来,并积累由这个故事演变而来的成语——高山流水。(2)欣赏音乐《高山流水》师:知音说的便是伯牙和锺子期。你们听,这首乐曲就是《高山流水》,也正是这美妙的乐曲让二人结识。(播放《高山流水》的音乐)4.欣赏配乐,感悟知音师:欣赏《高山流水》时我们可能还需慢慢感悟这里面描绘的内容,但锺子期一听就全明白,这样的知音可遇而不可求呀!一起读——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5.发散思维,续编知音的动人故事师:有知音在旁倾听,伯牙的演奏还在继续,《高山流水》之后,伯牙还会演奏什么?试着想一想,说一说。(生说)看看老师想的和你们想的相似吗?方鼓琴而志在清风,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徐徐乎若清风。”方鼓琴而志在明月,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皎皎乎若明月。”少选之间而志在菊梅,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铮铮乎若菊梅。”6.资料拓展,诗颂知音师:文人墨客也被这传说打动,留下了不少佳句。请同学们放声朗读下面的佳句。锺期一见知,山水千秋闻。——孟浩然《示孟郊》锺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李白《月夜听卢子顺弹琴》故人舍我归黄壤,流水高山心自知。——王安石《伯牙》7.回扣结局,痛失知音师:《高山流水》仍在,知音却已去,此刻再听《高山流水》,其实是伯牙在感叹知音难觅啊!我们再读最后一句。你感受到伯牙此刻的内心了吗?生:伯牙此刻悲痛欲绝,孤独万分,因此破琴绝弦。师:此刻,你是伯牙的知音,你懂他知音难觅的痛苦。请大家带着这悲痛、孤独的心境一起读。(课件出示最后一句,播放《高山流水》)生: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8.联系生活,说知音(1)读知音故事师:知音不仅仅存在于春秋时代,相信你平时读书,看新闻时,也曾了解到一些知音故事,大家可以看看范仲淹和王质的故事。范仲淹与王质北宋的范仲淹因主张改革,惹怒了朝,被贬去饶州。当范仲淹离开时,一些平时结交的官员朋友,生怕被牵连,不敢去送别。只有一个叫王质的官员不同,他抱病在城门等着范仲淹,将范仲淹一直送到城门外,并以此为荣。(2)说自己的知音师:患难见真情。12年的生活中,你们没有这样的患难,但也许有惺惺相惜,无需语言的知音吧。给我们介绍一下他吧!,生:我也有知音。我们的爱好其实并不相同,而且平时也没有经常在一起玩。我喜欢画画,她喜欢运动。但我画的画,她只要看到了都会跟我说个不停。我们有时即使不说话,一个眼神,对方也可以懂。她就是我绘画上的知音。师:你真幸运,有一位知音,要珍惜哟!和而不同也可能是知音,心意相通便足矣。同学们,你们即使暂时没有知音,也无需沮丧,知音难觅是常态,或许有一天,你也会遇到懂你的知音。板块四课末固学,背诵课文1.自己试背师:课文用短短四句话,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流传千古的传说,从中可以感受到这文字之精,艺术之美,情感之真。这样优秀的文言文值得我们印入脑中,留于心间。把这段感人的故事,这份深厚的情谊深深地铭刻在我们的心里吧!请同学们试着背一背课文。(生试背课文)2.检查背诵(1)填空背诵师:请同学们根据下面的提示试着背背课文吧。伯牙鼓琴伯牙________,锺子期________。方________而________,锺子期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少选之间____________,锺子期又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锺子期死,伯牙________,终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看图背诵师:请同学们看着书上的插图,用文言文讲出这个故事吧!(课件出示插图,生发言)师:这节课我们通过熟读与想象,走进了伯牙和锺子期的内心,对知音有了新的认识与了解,也在自己的生活中对知音有了期待。板块五课后拓学,触摸文化1.分享绘本师:这样一个流传千古的故事除了读、背,还可以讲出来。课后你们可以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老师这儿有一本《高山流水》的绘本,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件出示绘本故事)2.课堂作业(1)自读选文《俞伯牙摔琴谢知音》师:关于这个传说,还有一个版本,是明代文学家冯梦龙写的故事——《俞伯牙摔琴谢知音》。请同学们读一读这一片段。(课件出示节选文段,生读片段)(2)比较异同师:读一读,想一想,这篇节选与我们的课文有什么异同?生:这一篇节选比课文更生动具体,也比较好懂。师:因为这两篇文章所写的年代不同,课文写于战国末期。节选的这篇写于1500多年后的明朝,属于话本,类似我们现在的小说。时代的推进,改变了我们的语言,改变了我们的表达,没有变的是对知音情的向往。3.课堂小结师:这节课我们通过反复地诵读、想象,与伯牙、锺子期一起经历了相识、相知、诀别的过程,感受到了极致的知音情。还有一些体现知音情的诗句、故事,同学们可以课后搜集、诵读、感悟。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师:古琴台可以说是知音文化的发源地,老师想邀请大家到湖北武汉的古琴台来觅知音。你可以结合这个故事来设计一段导游词。状元成才路,助你学习进步!今天的课就到这里了,同学们下节课再见。1.背诵《伯牙鼓琴》。2.积累体现知音情的诗句、故事。3.为武汉古琴台设计一段导游词。(选做)成功之处:1.音乐渲染,营造氛围。上课伊始,我便以音乐《高山流水》导入,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古文的意境。最后,在音乐《高山流水》的伴奏下,再次诵读课文,感受伯牙和锺子期的知音情谊。2.反复朗读,感受文言文之美。在教学过程中,我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从刚开始时要求读通顺,读流利,到读出节奏,读出韵味,读出感情。不足之处:当然,在实际的教学中还存在很多缺憾,有一部分学生朗读不是很到位。课堂应变能力也有待提高。在教学中,我的教学语言还需要精练,语言还有些碎,没有达到最凝练的效果。有些导语的设计还不够细致、到位,不能灵活地调节教学设计,影响了课堂的精彩程度。设计意图首先引导学生回顾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和步骤,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信心,为学生后续开展自主学习作好准备。然后视频导入,舒缓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压力。设计意图文言文简洁凝练。读好语气词和停顿,不仅能体验到文言文的节奏美、韵律美,感受到文言文的韵味,而且有利于学生初步感悟文言文的大致意思。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借助注释、结合图文等多种方法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进而读懂文言文的大意。设计意图文言文教学最基本的策略就是在诵读中感悟,在感悟中想象。本教学板块以读代讲,指导学生读出音韵美,画面美,情感美,在诵读中感悟知音那份真挚的友情。设计意图教学时引导学生阅读“资料袋”,联系生活实际,感情体悟更进一步,读出伯牙痛失知音锺子期的悲痛绝望之情。设计意图出示绘本故事,让学生比较异同,搜集体现知音情的诗句、故事,并诵读和感悟,丰富情感体验。课题:书戴嵩画牛第2课时总序第39个教案课型:新授编写时间:年月日执行时间:月日执教:课时目标:1.会写“锦、曝、矣”3个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书戴嵩画牛》。3.能用自己的话讲《书戴嵩画牛》的故事。板块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及文体1.指名说诗句,猜诗题师:同学们好,欢迎来到状元成才路慕课堂,我是小鱼老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2课《文言文二则》。六年的时间里,同学们一定学了不少古诗,老师现在考考你们。你们能根据给出的图片和诗句快速说出诗题吗?(课件出示图片、诗句,生说诗题)2.了解“书”意,断标题师:这四个诗题有个共同点,都有“书”字。“书”表示记载,书写,和今天这则文言文题目中的“书”是一样的,谁能解读一下这则文言文的标题?(师范读)生:记戴嵩画牛的事。3.介绍作者和文体师:这篇文言文的作者是苏轼。(指名读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主要作品:诗文《东坡七集》等,词集《东坡乐府》,书迹《前赤壁赋》等,画迹《竹石图》等。师:本文选自《东坡志林》,是一篇题跋。所谓题跋,是指作者赏字画、书籍、碑帖等之后在作品上书写的自己的观点,和我们现在写读后感类似,目的在于把道理说清楚。4.回顾学习方法师:上节课我们用这些方法学习了《伯牙鼓琴》的故事。(课件出示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和步骤图片)这节课我们继续用同样的方法和步骤来学习苏轼的这篇题跋。这篇题跋较长,该怎么读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播放范读录音)板块二课初验学,读顺文字1.读准字音(1)看视频,自读课文师:(播放视频)注意视频中的朗读断句、停顿,我们也试着这样读吧,读出古文的韵味!请同学们翻开书自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我们还要根据意思读好文中的多音字。(2)指导第1自然段,正音师:请同学们先自由读第1自然段。(生读第1自然段)这些多音字读准了吗?跟着老师一起读:“蜀中有杜处(chǔ)士,好(hào)书画,所宝以百数(shǔ)。”“数”表示计算,计数。(3)自读第2自然段,正音师:第2自然段中的“曝”字有两个读音,一个读作bào,曝光;在本文中为另一个音pù,是“晒”的意思,可以组词:一曝十寒。古代的书画一般都是画在宣纸上,如果储存的方法不当,受潮发霉,这画就坏了,定期拿出来晒晒,有助于书画长期保存,所以杜处士要曝书画。,(4)再读全文师:请同学们准确而流利地将文章再读一遍吧,相信你们一定可以读准字音。2.读懂文意(1)指名分段讲段意师:文章读顺了,我们再来说清楚文章的意思。谁愿意来说第1自然段的意思?生:我来说。第1自然段是说,四川有个杜处士,喜爱书画,他所珍藏的书画有几百种。其中有一幅是戴嵩画的《斗牛图》,杜处士尤其珍爱,他用锦缎缝作画囊,用玉作画轴,经常随身带着。师:你的课前预习做得很好,意思说得很正确。第2自然段较长,哪位同学能将第2自然段的意思说清楚?生:有一天,他把书画摊开来晒,有个牧童看见了戴嵩画的《斗牛图》,拍手大笑着说:“这张画画的是斗牛啊。牛打斗的时候,力气用在角上,尾巴紧紧地夹在两条大腿之间,现在这幅画上的牛却是翘着尾巴在斗,错了!”杜处士笑笑,认为他说得对。古人有句话说:“耕种的事应该去问农民,织布的事应该去问女佣。”这个道理是不会改变的。(2)教师指导重点字词师:你理解得很好,有一个字我们注意一下,牧童所说的“掉尾而斗”中的“掉”是指的什么?生:我查阅注释知道了“掉”是指“摆动,摇”。师:对的,和我们现在的意思完全不一样,也就是说,牛在——摇着尾巴打斗。师:理解了意思,就能读好停顿。我们再读一读这一句——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3)指名完整讲文意师:每一段的意思都理解了,现在同学们将两段的意思连起来,就可以完整地说出文言文的意思了。(生自主练习)3.完整读一读,读出停顿、节奏和韵味师:古文的意思弄懂后,读出停顿、节奏和韵味就不难了,同学们可以试着读一读。(生读)板块三课中导学,感悟文思1.抓关键词,想象画面(1)介绍戴嵩师:说了这么久,这戴嵩是什么人啊!我们来看看介绍。戴嵩,唐代画家,画山泽水牛最为著名。所画的《斗牛图》《三牛图》《归牧图》等作品被视为绝世之作,其中《斗牛图》被收藏在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里。师:原来戴嵩是一位善于画牛的画家。面对他画的这么一幅精美的《斗牛图》,杜处士有什么样的表现?牧童有什么看法?苏轼又有什么感想呢?请你在文中勾画下来,选择一个人物说说你的体会。(2)指名说描写杜处士的句子师:下面请一位同学选择一个人物说说自己的体会。生:我来说杜处士,相关句子是“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由这一句可以看出,杜处士非常喜欢这幅《牛》。师:你读出了杜处士他最喜欢的宝贝是——《牛》这幅图。根据“锦囊玉轴”“常以自随”这两个词想象一下:杜处士“尤所爱”会怎么说,怎么做?(生反馈)师:同学们抓住关键词加以想象,不仅体会到了杜处士最喜欢《牛》这幅图,还读出了这种感觉。(3)指名说牧童的看法师:我们接着品读描写牧童的部分。请一位同学说说你觉得牧童是个怎样的人。生:牧童认为戴嵩的《牛》画错了,由此可以看出这个牧童胆子很大,敢质疑大画家的画。同时也可以看出他是一个非常天真可爱的孩子。师:你体会得很好啊!就请你读出牧童的胆大与天真可爱。生: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师:牧童指出错误的时候,还有动作。你能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形容牧童的动作吗?生:是“拊掌大笑”。师:他会怎样笑?生:他是一个牧童,有可能坐在牛背上,手里还拿着鞭子,开怀大笑。还有可能不像大人那样顾及形象地笑。(4)抓住“拊掌大笑”想象牧童动作师:牧童可能有什么动作?生:他有可能头顶荷叶,侧坐在牛背上,一手拿着鞭子,一手拿着莲蓬。看到《牛》这幅画,拍掌笑得伏在牛背上,荷叶掉了,他都顾不上去捡,依然大声笑着,说着。师:你的想象非常有意思。你们看书上的插图,小牧童童言无忌,还指着图上的画,当着杜处士的面说。我们可以加上动作读读牧童的话。(生读)这样一个天真可爱的小牧童形象便生动地出现在我们面前了。(5)指导想象杜处士的动作师:杜处士听了牧童的话有什么反应?生:杜处士“笑而然之”。师:请看课本插图,杜处士看得很认真,像刚才一样,想象杜处士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生反馈)师:想象了他们的对话,我们就明白,牧童会拊掌大笑,杜处士会笑而然之的原因。(6)读苏轼的感想师:《斗牛图》不仅是一幅名画,还引出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大文学家苏轼是怎么看待这段佳话的呢?生: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师:是呀,耕地的事应该去问农民,织布的事应该去问女佣。这个道理不可更改呀。2.展开想象,讲出故事师:同学们都读懂了文章,请把这个有趣的故事分享给更多的人。你们可以试试转换身份讲故事,请看下面的四个情景。【情景1】今天天气真好!放牛去喽!……【情景2】我姓杜,大家都叫我杜处士。我读了不少书,可就是不爱做官……【情景3】我是苏轼,听说四川有个杜处士……【情景4】……师:特定的情景,加上合理的想象,故事肯定会精彩纷呈。大家可以准备一下,成为“故事小达人”吧!(课件出示“故事小达人”评价表)大家可以看看三位同学写的小故事,分别是从牧童、杜处士和苏轼的角度出发想象的。(课件出示学生写的小故事)师:这样看来,有一种穿越了唐朝与宋朝,行走在乡间与书房的感觉,这下我们不仅与古人对话了,还在时空中穿梭着。文言文这样读真的好神奇!板块四课末固学,背诵课文1.填空背诵师:这么有意思的故事,苏轼不足百字就给写了出来。就让我们再读一读这则文言文,品味文言文的精练之美。当然,如果能结合之前想象的故事,尝试着背诵下来会更好!(课件出示背诵提示)2.看图背文师:这一次,我们再试着看下面两幅图,将这篇文言文像讲故事一样背下来。3.学习资料,创作题跋(1)看微课,了解乾隆的两次题跋师:课文读了背了,想象丰富而合理的故事也讲了,文言文越读越有意思了。老师当时因为感兴趣,所以查了一下这篇文章的资料,结果发现这个故事背后还有故事。(播放视频)(2)说自己的感受和看法师:你们可以试着说说自己的感受和看法,还可以把它写下来。(生反馈)(3)写题跋师:我们来看看同学们写的。(课件展示优秀作品)4.联系生活谈收获师:其实,不论牛尾的状态如何,我们都明白,苏轼写这个题跋是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向内行人请教,要全面、客观地去认识和发现事情的真相。只有深入体察,才能胸中有丘壑,下笔如有神。故事的道理,我们读明白了,它对我们学习和生活有什么启示呢?生1:我们想学做家务,就应该问……生2:奶奶在操作电子产品时,有不明白的可以问……生3:学习如果有不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