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_第1页
浅谈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_第2页
浅谈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_第3页
浅谈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_第4页
浅谈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下载后可编辑浅谈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文言文教学既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学习文言文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培养并逐步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等,其重点应放在培养并逐步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上。

那么,怎样通过文言文的教学,来培养并逐步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呢?这是困扰众多语文教师的一个问题。很多老师从七年级到九年级,一路教过来,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一点也没提高——词语不会解,句子不会译,拿一篇课外文言文来阅读,往往会理解得一塌糊涂,笑话百出。

仔细分析文言文教学效率低的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一)文言文晦涩难懂,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二)教师教学时没有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培养文言文阅读的能力;(三)没有让学生养成文言文阅读的良好习惯。为了解决文言文教学效率低的问题,我做了如下尝试,的确有所收获。

一、巧导入,引发兴趣

初中阶段是学习文言文的起始阶段,特别是七年级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难度还是很大的,兴趣和信心在很大程度上是他们学好文言文的重要因素。但许多教师在教学中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导入这一重要环节,往往是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殊不知设计一个好的导言,对于促进学生进入积极、愉悦的学习状态,促进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效率。

怎样设计一个好的导语呢?笔者认为,导入的方式要根据文言文的内容来确定。

1、成语引入法。先出示一个成语,让学生理解这个成语的意义,再说明这个成语就出自这篇课文,以引起学生对这篇课文的兴趣。如《〈论语十则〉》可用成语“温故知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引入,《桃花源记》用“世外桃源”引入。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处于主动地位,能认识学生对论文内容的理解,有助于文言文字词的教学,还有利于加强学生对有关成语的理解和掌握,达到丰富学生词汇的目的。

2、故事引入法。一些故事性强的文言文,其教学采用故事引入法,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伤仲永》、《塞翁失马》、《智子疑邻》等,都可采用故事引入法。教师把这种故事性极强的文言文用讲故事的形式,先讲给学生听,这就可以使学生怀着浓厚的兴趣在愉悦的心情下,接受文言文内容的学习,这样教师便可以很好的落实文言文字词句篇的教学,并有利于学生识记文章内容,还有利于训练听力,对学生说话也会产生积极影响。

除这些外,还有评书导入法、歌曲导入法等多种方法。总的说来,导语应根据文章的特点与内容来设计,其目的应是引起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加深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

二、抓基础,明确词义

理解文言词语的意义是理解文言文的基础。只有解决了“词”这个难点,这个句子也就基本上翻译出来了。多数教师平时教学和学生学习时往往忽略了这一点。老师往往要求学生背原文、背翻译,而学生往往凭翻译来解词。殊不知,理解文言文,理解文言句的基础是对文言词语的理解。因而,要很好的理解一个文言句、一篇文言文的基础应是对文言词语的理解与明确。

文言词语,按它们在语法中的作用,分为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在教学中,让学生明确文言虚、实词的词义,是文言文教学及学生现有文言文的基础,也是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基础。

因此,在教学中,每一篇文章所涉及到的新的文言实词及文言虚词,老师必须作重点的讲解与分析,为以后学生文言文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文言虚词的词义相对固定,但一词多义的现象在文言文中经常出现,且不可让学生生搬硬套,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具体分析。下面以七年级下册《狼》为例,来说明如何让学生理解和明确词义。

1、古今同义无需讲:肉、骨、仍、狼、远、刀、麦场、场主等,这类词不需讲解。

2、单音变双需指出:屠(屠户)、晚(晚上)、剩(剩下)、惧(惧怕)、止(停止)、野(田野、野地)、弛(松弛,引申为放下)、悟(醒悟)等,这类词需在解释时点明要把单音词变为双音词,否则会影响表达效果。

3、古今异义须精讲:薪(柴禾)、眈眈(注视的样子),这类词语可解释时讲清楚。

5、词类活用须强调:洞(名词用作动词,“打洞”的意思),这一类词需联系句子的特点,分析词义转换的情况。

这样,对实词进行分类讲解,词义的理解与记忆负担就大大降低了。而虚词则要在语境中加以理解。因为,常用的虚词“之”、“其”、“以”、“而”等,不同语境会有不同的意义。如:一狼洞其中的“其”字,这里是“它的”之意。这样的虚词每文都有,须注意向学生讲明。

此外,对词义的教学,老师还需多加归纳,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和具体的语法结构,比较它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

在学习《狼》这一课时,可举出以前所学的《〈论语〉十则》中的一个句子与之加以比较,这样,既加深了本课中词语理解,又复习巩固了已学的词法,还辨清了一词多义的现象,培养学生看文识义的良好习惯,从而为学生理解文言文创造有利条件。

三、寻规律,教会译法

准确翻译文言文的语句,是理解文言文的关键。而文言语句的翻译是在理解文言虚词、实词、句式等基础上进行的。文言语句翻译的总原则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的步聚由“解词”——“串意”——“顺意”三步完成。翻译的具体方法有六种:

1、增:对省略部分要增补出来;

2、删:对无实在意义的文言虚词删去不译;

3、留:对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人名、地名、专用名词等)保留不译;

4、替:按词义用现代汉语双音节词替换文言词;

5、变:对与现代汉语习惯不同的句子采用意译的办法;

6、调:对与现代汉语词序不同的句子中的词序根据现代汉语习惯予以调整。

因此,要加强对文言语句的理解和翻译,除了正确理解文言词外,还需要掌握常见的文言句式:判断句、省略句(省略主语、省略动词谓语、省略宾语、省略介词)、倒装句(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主谓倒置)、被动句。这些文言句式的认识是复习的一个重点。

四、敢放手,培养能力

以前教学古文,老师总是担心学生学不会,于是事事包办代替,词语一个一个地讲解,句子一句一句地翻译,生怕有遗漏之外。其结果,非但没有培养学生能力,学生连学文言文的起码兴趣也丧失了—上课听讲时,总有许多学生有昏昏欲睡的表现。

近几年来,我开始诚着放手让学生自学——学生自己会做的,老师决不包办代替。我是这样做的:

学生进入七年级,刚刚接触到文言文,重点给学生讲解一至两篇文言文,教给学生翻译句子的方法。此后,译句要慢慢地交给学生了。如我在给学生讲解了课文《童趣》、《〈论语〉十则》之后,教学《山市》。我便先放手让学生根据课下的注解及查阅有关的工具书,理解词语、翻译句子——先同座互相翻译给对方听,然后指学生翻译,并适时地询问学生:“你为什么这样翻译呢?”让学生说说这样翻译的理由。这样做,是为了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与此同时,对学生在翻译中出现错误时,适时让其他同学予以订正,如果其他同学翻译存在问题,则对这一句的词语,勾成要给重要的讲析。这样,可真正做到了“放手让学生自己学”,培养了学生的自觉能力。

五、多诵读,形成语感

近年来,诵读教学已逐步回归到语文课堂教学中。诚然,诵读教学有诸多好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诵读有利于很好的理解文意,有利于体会文章的意境,有利于体会文章的中心。

第一,多读、多记。多读,即要看一些课外资料,可以从一些浅易但有趣的文言文名著入手,如《西游记》、《三国演义》等;多记,则要求学生对已学的文言文短文背、记下来。这样做,才能丰富文言文的语言材料,对形成文言文语感有很好的作用。

第二,要强调诵读。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这实在道出了“读书”的真谛。通过“诵读”,语言材料的音质感、音量感;对文言文语流中意义的的整体感应能力和层次分隔的感悟能力;填补文言文空白的敏悟性;捕捉文言文主旨的能力,都会得到培养和提高。

因此,教学文言文要提倡学生多诵读、多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