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河渠书》与西汉时期的水利_第1页
《史记河渠书》与西汉时期的水利_第2页
《史记河渠书》与西汉时期的水利_第3页
《史记河渠书》与西汉时期的水利_第4页
《史记河渠书》与西汉时期的水利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史记河渠书》与西汉时期的水利

最近,我练习了《史记》中的《河渠书》,并体验了深刻的经验。古代水利建设直接关系到国家政治兴衰和人民生命安危,规划与修治水利灌溉工程是中央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从《河渠书》本身看,司马迁对汉武帝治河开渠的举动颇为赞赏。在《河渠书》中司马迁首先追记了三代水利,然后主要论述西汉治河开渠之事,申明水利兴修的利害关系,并特别注重农田灌溉对农业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表现出对水利问题的卓越见解。一、水利决策与水利战略中国古代以农立国,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田水利建设与农业开发以及国家富强有直接联系。司马迁以其卓越的史家眼光,关注水利问题,在《史记》中首辟水利专志《河渠书》,记述了上起大禹平治水土,下迄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瓠子堵塞河决的水利史实,展现了国家治水的重大作用和水与经济发展的利害关系。《河渠书》可看作我国第一部水利史。后世史书多遵从这一体例,设立水利专篇,但其立意和内容均不及《河渠书》。秦汉时期,水利灌溉已成为土地开发和粮食增产的重要制约因素。汉武帝时围绕省漕和灌溉之事大兴水利,关中、西北等地的大型水利工程勃然而起,形成农田灌溉网络,并由此奠定了这一地区传统农业时期的基本水利格局。值得注意的是,《史记》所载几项大型水利工程,无一不是国家力量推动的结果,是由国家集中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动工兴建的。当时“天子”便是国家的代表,司马迁在《河渠志》中,数次使用“天子以为然”几个字,表现汉武帝的水利投资决策。《河渠书》载,大农郑当时建言修渠,“天子以为然”,令齐人水工徐伯,发卒数万穿漕渠,三年修通。后来围绕省漕溉田之事,汉武帝多次采纳臣下建议,作河东渠田,通褒斜道,开龙首渠,动辄发卒数万,费时多年。据说漕渠修成后,漕粮大为便利,而且“渠下之民颇得溉田”。有些项目虽成效不大甚至事与愿违,但也产生了一定社会影响,全国渐开大兴水利之风。从这一点看,司马迁已感觉到中央集权封建帝国的建立对农业生产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在《河渠书》中,司马迁还着重记载了武帝亲率军民臣下堵塞河决的宣房工程,认为瓠子堵口成功,影响很大,以致此后官吏们争相进言兴修水利,全国各地纷纷开渠灌溉。表现水的利害关系也是《河渠书》的重要目的之一。司马迁首先回顾了以往治河开渠的巨大成就,说上古时黄河不断泛滥成灾,危害严重,大禹治理河患,使人民得以安居乐业,功德延续于夏商周三代;战国时秦蜀守李冰凿平离堆,免除沫水之害,所开沟渠既能行船,又可用于灌溉,百姓得到了好处;西门豹引漳水灌溉邺邑的农田,使魏国的河内地区富庶起来。太史公重点论述了当代治河之事,指出武帝时黄河水患加剧,常常决口毁堤,导致农业歉收,人民深受其害。后来汉武帝组织大量人力堵塞河决,方消除了持续多年的水患,使受灾最重的梁、楚地区得到安宁,由此还引发了全国兴修水利的热潮,为农业生产发展打下了基础。由山东漕运粮食至关中的利害问题,司马迁也充分注意到了,所以在《河渠书》中详细记述了以省漕为中心而发生的一系列修渠溉田事件。漕粮对解决京师长安的粮食供应问题是有利的,但漕运粮食路途遥远,费时费力,又经常发生船毁、粮散、人亡的事故。当时围绕省漕之事,提出几种解决方案,并付诸实施。其中关中漕渠的修建确实便利了漕运,渠下民田又得灌溉之利。但后来分别征发数万人修成的河东渠田及褒斜道等均未达到预期效果,以失败而告终,耗费了大量民力和财力,其害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河渠书》的结尾,司马迁说,我曾经南行登上庐山,上姑苏山,眺望太湖;东行考察了洛口、大邳山、逆河,巡视了淮水、泗水、济水、漯水和洛水;西行瞻望了蜀地的岷山和离堆;北行从龙门直到朔方郡。我深深体会到,水的为利为害实在太大了!司马迁以自己的水利考察实践,明确总结出了水的利害问题,特别是表达出了他在治水问题上的见解,即人类应当依靠自身的力量变水害为水利。二、“子歌”的写作背景司马迁记汉代水利,以黄河决口泛滥开头,以塞决成功及其产生的巨大效应作结束,反映出黄河治理在当时水利建设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国家的一件大事情,其中包含着司马迁对治水问题的基本认识。《河渠书》记载,孝文帝时,黄河在酸枣县(今河南延津县)决口,在白马县(今河南滑县)冲溃了金堤,于是东郡征发大量百姓堵塞河决。过了四十多年,到武帝元光年间,黄河又在瓠子(今河南濮阳县境内)决口。天子派汲黯、郑当时征发民夫堵塞决堤,但刚刚堵住,随即又被冲垮。这时,武安侯田蚡做丞相,他的食邑在鄃县(今山东夏津)。鄃县在黄河以北,河水决堤向东南泛滥,鄃县不受水灾,他的食邑年年丰收。田蚡还对皇上说,江河决堤是天意,不能轻易用人力强行堵塞,那些方士、术士也这样认为,于是天子很长时间不再提堵塞决堤之事。在这里,司马迁寓论于史,斥责了丞相田蚡因一已私利而阻挠治河的恶劣行径,并对河决长期不能堵塞而深感痛心,表明他自己在黄河治理上的积极态度。司马迁又说,黄河在瓠子决口二十多年,农业因此连年歉收,梁、楚地区尤其严重,武帝深感忧虑,决心治服河患。于是“乃使汲仁、郭昌发卒数万人塞瓠子决”。武帝还亲自来到黄河决口处督导指挥,把白马、玉壁沉入河中,以祭水神,命群臣及侍从官员将军以下都背草填塞决口。东郡的柴草几乎用尽,只好砍伐淇园的竹子用作堵口的竹楗。泛流二十多年的瓠子决口终于被堵塞住了,黄河沿着传说的“禹迹”安澜东流,梁楚地区又得到了安宁。在堵塞河口时,武帝作了两首“瓠子歌”,前一首描述灾情的严重和人们忧虑焦急的心情,后一首描写瓠子塞决的过程和壮观场面。瓠子决口被堵塞后,人们还在它上面筑了一座宣房宫,因此这一工程又被叫作宣房工程。司马迁说他也曾随天子背草堵塞宣房决,被“瓠子歌”所感动,便写了这篇《河渠书》。可以看出,司马迁一直认为河决可以堵塞,主张积极治理黄河,支持汉武帝的治水作为,并以瓠子堵口成功的事实驳斥了田蚡等人。太史公还充满热情地写道,瓠子塞决胜利后,“用事者争言水利”,全国各地纷纷开渠溉田,大小水利工程不可胜言,但其中最有名的还是宣房工程。三、兴修关中水利西汉初期,功臣权贵和豪富之家移居关中腹地,再加齐楚旧国大姓和各地流民大批迁入,关中人口迅速增加,其中长安人口尤其密集,关中物产远不足京师所需,必须依赖关东的黄河下游地区补济,每年仅漕粮即达百余万石。筹措这么多粮食是山东郡国的沉重负担,漕运至长安更是一项巨大的烦费。漕粮溯河、渭西上,逆水行船极为艰难,且要经过砥柱等处险阻,入渭漕道曲折不畅,航期长达半年以上。因此,关中食粮成为西汉政府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司马迁对此亦十分关注,将关中水利作为其记述重点之一。《河渠书》载,武帝元光年间,郑当时为大农,建言自长安至黄河直开一渠,引渭水通漕兼行灌溉,既节省漕运时间,又以水利直接增谷于关中。武帝采纳开凿漕渠建议,命著名水工齐人徐伯勘测,动员数万士卒,用三年时间完成了这项工程。通漕以后,可航行长五至十丈、载粮七百斛的船只,大大便利关中漕运,沿渠两岸的农田亦得灌溉之利。这一漕灌同兴的水利工程,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此后十多年言水利者多半是从省漕和灌溉两方面构思方案。漕渠修建缩短运输时间,但黄河砥柱险道仍然是通漕长安的障碍,运粮船只在这里常发生事故,造成极大损失和伤亡。河东郡守番係建议说,如果开渠引汾水灌溉皮氏(今山西河津县)、汾阴(约今山西万荣县)一带,引黄河水灌溉汾阴、蒲坂(约今山西永济县)一带,估计可得五千顷水浇地。这五千顷地过去都是河边的荒地,百姓在这里放牧,如果引水灌溉耕种,估计能收粮食二百万石以上。将此粮食从渭河运至京师,路程和从关中各地运粮差不多,漕运可以不经砥柱。这一似乎相当周全的方案,后来却因黄河迁道无法引灌,徒费数万士卒的几年辛劳。后来有人提出更为大胆的设想,即修褒斜工程,从褒水和斜水漕运。御史大夫张汤说这样汉中地区的粮食可直接运至京师,山东地区从沔水漕运也畅通无阻,比经过黄河砥柱方便。武帝听信了张汤的话,命张汤的儿子张邛主持其事,征发几万人开褒斜道五百多里。这条道路果然近便,但褒斜俱出秦岭,水流湍急,不能漕运。经此两大失败,人们始知回避砥柱的漕道难以行通,只有兴修关中水利,就地产粮,销减关东漕粮,才是唯一可行之策,于是有庄熊罴建言的龙首渠工程。龙首渠是首次开发的引洛水利工程。郑国渠开灌后,关中渭北部分盐碱地得到改良,但其利仍不及于重泉(今蒲城东南)、临晋(今大荔县)以东的重碱区。《史记》说,汉武帝命发卒万人,自征(今澄城)开渠引洛。修至商颜山(大荔北铁链山)下,遇到松散黄土层,渠岸崩塌不止,遂将明渠改为暗渠,凿十余里长的地下隧道使渠水通过商颜山黄沙土地带。施工中为增加作业面,按渠道走向间隔凿许多竖井,深者有达四十余丈,再使井下相通为渠,故有“井渠”之称。全部工程历时十余年,但仍然未得到应有的灌溉效益。因开渠中掘出“龙骨”,所以命为“龙首渠”武帝前期修建的漕渠、龙首渠灌溉面积有限,八百里关中平原大部分农田“犹未得其饶”。后来黄河瓠子堵口成功,极大鼓舞了全国上下兴修水利的热情,关中农田水利建设此时也达到了高潮,六辅渠、灵轵渠等相继开修,即“关中辅渠、灵轵引堵水”灵轵渠则是穿引渭水的一条渠道,在今周至县东北。据《汉书·沟洫志》载,这时引渭的灌溉渠道还有湋渠(在今周至县西)、成国渠(今眉县、扶风、武功、兴平一带)等。这些渠道对于促进关中中西部的稻作生产有重要作用。《史记》记汉代关中水利,将汉时引泾、引渭、引洛的渠道工程均涉及到了。狭长的渭川和开阔的渭北高原,分别有大型的成国、漕渠和郑国、白渠横贯其间,再加六辅、灵轵、龙首、湋渠等中小型工程相辅补充,关中平原大小渠道纵横交错,凡适宜灌溉的农田都尽可能引渠浇灌,形成灌溉网络,极大地促进了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只可惜汉代奠定的良好基础,后世未能保持和发展,除盛唐略有扩展外,其余各朝代均未再现《史记》时代关中水利的规模。四、明确规定了河西的水利西北边郡均处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带,农业依赖灌溉维持,多数地区无灌溉便无农业,所以自武帝拓边和移民兴屯起,就同时进行水利开发。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汉在与匈奴战争中告捷,汉“自朔方(今内蒙古杭锦旗北)以西至令居(今甘肃永登县西北),往往通渠置田,官吏卒五六万人”,正是指在河套至河湟一线垦区开创水利灌溉。十年后,黄河瓠子堵口成功,全国上下大兴水利,西北垦区农田水利建设亦应时而兴。《河渠书》记载:“自是之后,用事者争言水利,朔方、西河、河西、酒泉皆引河及川谷以溉田。”这里所提的朔方、西河二郡和河西地区的湟水流域,以黄河及其支流为灌溉水源,在当时的河套、河湟灌区内;而河西灌区的武威、张掖、敦煌、酒泉四郡则是以祈连山融雪形成的内流河为灌溉水源,属河西灌区。可惜司马迁记武帝开发边郡水利的文字十分简略,对这里的灌渠名称、渠系布置和灌溉规模均未记载,我们仅可以从其它材料中推知汉代西北边郡的农田水利盛况,为《史记》的有关记载作出注解。就朔方说,这里的水利建设大都是因袭修复前代工程,其灌溉系统的基础便是汉代奠定的,故今日的河套水利网络,也能部分反映开发之初的痕迹。就宁夏平原灌区来看,现今几条大型骨干渠道几乎都是汉代开凿,有的名称仍留“汉”字或反映出汉代的史迹。如汉渠,据说就是武帝元狩四年首先开成的渠道,经历代的扩修,现可溉田二十万亩。汉延渠灌溉今青铜峡、吴忠、永宁、贺兰等市、县土地四十万亩,人多以为由东汉郭璜所开再看河湟灌区。黄河在青海东部水流尚小,河谷坦荡处往往可引水灌溉,它的北支流湟水河谷更为开阔,灌溉之利尤其明显,故将青海东部称为河湟农区。河湟交汇于甘肃兰州西,大夏、洮河、庄浪等河也在此归入黄河,同样形成若干川谷灌溉土地,与河湟农区接连为一片。武帝元狩四年开发黄土高原北部水利,通渠灌溉已达到令居,即今日庄浪河谷的永登一带,河湟传统水利建设由此开端。至汉宣帝时,赵充国西征,羌人退出湟中,河湟农业和水利才得全面开发,开渠先锋即伐羌后解甲的骑卒。他们修桥道,浚沟渠,开田二千顷,在湟水两岸大兴屯田水利,奠定了河湟灌溉农业的基础。东汉时河湟水利屯田进一步扩展,灌区初具规模。可以说当今河湟地区的主要灌区实际上在西汉时已由屯兵郡民开成了。河西的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为西北交通的咽喉要道,又是汉代经营西域的军事和经济重地,自设郡起即行屯兵移民,同时开发水利。武帝以后直至东汉各帝,无论国势盛衰,基本未放弃这四郡的建置和经营,所以河西水利在两汉时期能够稳定发展,各郡均形成自己的大型骨干工程。例如《汉书·地理志》所记张掖郡千金渠,引羌谷(今黑河)水,溉得(今张掖西北)等县土地,干渠全长二百余里;又如位于走廊西端的疏勒河,古名藉端水,源出祁连山,水量较为丰富,汉时疏勒河的农田水利已得到开发,成为以安西为中心的绿州灌溉农区的命脉。其实,汉代河西灌渠远不止史籍所记,今河西各地主要农业区几乎都有汉代渠道的遗迹。直至河西以北居延海,已经深入大漠五百余里,考古工作者也发现汉代屯田遗址,其中大干渠和支渠纵横密布的灌溉农田遗存,其规模之宏大,布局之严整,令人惊叹。《史记》记西北屯田水利仅廖廖数语,但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实难发掘净尽。五、强修乍港,开荒荒地淮河流域开发历史悠久,也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农业区。夏商两朝曾长期在这里活动,西周初期分封诸侯,也有不少封国散布于此。由于淮河流域河流交错、湖泊密布、地势卑下,所以这里的农业开发始终是与水利事业相联系的。从《史记》记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