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隋书》对《列女》的继承与创新_第1页
略论《隋书》对《列女》的继承与创新_第2页
略论《隋书》对《列女》的继承与创新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略论《隋书》对《列女》的继承与创新

余先生是岭南历史上著名的一位著名的女性。历史学家吴寒在6世纪被称为“越南人的英雄”和“中国越南最杰出的女性之一、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女性之一”,并给出了三个“杰出人才”的评价。可以说是对冼夫人的伟大而独特的功绩作了概括性的评价。而这一切要得益于唐朝初年魏征撰的《隋书》卷八十《列女·谯国夫人》,它是目前最早的有关冼夫人的史料记载。古代是文史兼具的。司马迁的《史记》代表了古代历史散文的最高成就,鲁迅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也有学者总结:“中国古代的写人艺术有两个高峰,一个是《史记》,一个是《红楼梦》。”魏征作《隋书》的《列传》继承司马迁的纪传体史学文学艺术优良传统,主撰的的《列女·谯国夫人》既是珍贵的第一手研究冼夫人文化的资料,也是深具文学性的,属于我国古代散文范畴的作品文章。由于冼夫人传奇性的经历和魏征的有心作传,《列女·谯国夫人》出现了一个奇特饱满的巾帼文学形象,从而成为《隋书》中最具文学色彩的史传文学代表篇章之一。1《隋书》李迁仕之战的档案《列女·谯国夫人》最突出的艺术成就在于描写战争。《电白县志》云:“女中奇男子,千古推为第一,与郭汾阳、霍骠姚并传”。清黄桂乔有吟咏冼夫人名句“军称娘子惊飞将,国倚夫人胜筑城”。的确,冼夫人在军事上的作为,纵观中国古代历史,作为一妇人,是绝无仅有的。《列女·谯国夫人》记载冼夫人一生参战无数,具体记录有六次,显示出一位指挥若定、高瞻远瞩的军事战略家气度,反映了《隋书》的叙事特点,塑造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驰骋沙场的巾帼英雄人物形象。首先,以简笔概言,为下文铺垫。《列女·谯国夫人》开篇指出:“夫人幼贤明,多筹略,在父母家,抚循部众,能行军用师,压服诸越。”这说明冼夫人在少年时代就懂得行军打仗,并且能用怀柔的“抚循”和威慑的“压服”两手治军,成为诸越中最杰出的女将。而其中的“压服诸越”究竟经历多少次部落之间的战争,以及如何压服,给我们留下对一个天才少年女将的战绩留下想象的空间。其次,以繁笔详叙,为全文定基。智破李迁仕之战是《隋书》中描写冼夫人最生动、最详细的一战,也是冼夫人最经典的以少胜多的一战,放诸于古代经典战例也毫不逊色的一战。全文如下:遇侯景反,广州都督萧勃征兵援台。高州刺史李迁仕据大皋口,遣召宝。宝欲往,夫人止之曰:“刺史无故不合召太守,必欲诈君共为反耳。”宝曰:“何以知之?”夫人曰:“刺史被召援台,乃称有疾,铸兵聚众,而后唤君。今者若往,必留质,追君兵众。此意可见,愿且无行,以观其势。”数日,迁仕果反,遣主帅杜平虏率兵入灨石。宝知之,遽告,夫人曰:“平虏,骁将也,领兵入灨石,即与官兵相拒,未得还。迁仕在州,无能为也。若君自往,必有战斗。宜遣使诈之,卑辞厚礼,云身未敢出,欲遣妇往参。彼闻之喜,必无防虑。于是我将千余人,步担杂物,唱言输赕,得至栅下,贼必可图。”宝从之,迁仕果大喜,觇夫人众皆担物,不设备。夫人击之,大捷。迁仕遂走,保于宁都。夫人总兵与长城侯陈霸先会于灨石。首先,冼夫人体察大势,对全国大势及岭南时势有洞察入微,识穿李迁仕反叛之心。这里突出了冼夫人的见识高明,识敌情于微,显其智。其次,分析李迁仕军力情况,率队智袭,代夫出征,以妇人之身出人意料击贼,取得大捷,足见其勇。此战刻画了一个洞察敌情、智勇双全的巾帼将领,对后世文学有很大的影响。明朝“主文柄,天下翕然宗之”的茶陵派宗主李东阳就通过诗作重现智破李迁仕,再一次艺术化冼夫人作为一个智勇双全、不让须眉的巾帼英雄,诗名为《古乐府——为谯国夫人而作》。在诗中,李东阳由衷感叹“太原亦有娘子军,谁道军中无妇人”,对身为女性的冼夫人驰骋沙场进行进行了高度的赞扬。此外,还有削平欧阳纥之战,冼夫人在战争中立场坚定,舍子为国,采用内外夹攻一举败敌。击败王仲宣之战,冼夫人大义囚禁立场不定、不听军令的孙子冯暄,及时换将,调整部署,最后获得成功。冼夫人一生戎马,从青年、壮年到老年共历七十多年纵横岭南,对梁、陈、隋三代的政治格局有着重大的影响,即使立足于历史古代名将之林亦当之土无愧。于城先生认为冼夫人“不仅是我国历史上百越民族的女英雄,也是我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女英雄”,可以说是名副其实。《隋书》的记载,为我们刻画了一个独特的少数民族的杰出女军事家,塑造了一个正史中的巾帼第一英雄。2“中庭训下”的语言描写冼夫人生长在政治动荡,朝延更替频繁的时期,毕生维护国家统一,保境安民,历经梁、陈、隋三代风云而不倒,是岭南最杰出的女政治家,也是中国历史上少数的杰出女政治家之一。冼玉清教授誉她为“妇女为国立功之第一人,妇女开幕府建牙悬肘之第一人,妇女任使者宣谕国家德意之第一人,妇女亨万民祭祀之第一人。”《隋书·谯国夫人》突出塑造了她的那“事三代主,唯用一好心”的“情在奉国”的忠君的政治家文学形象。通过简练含蕴,词约义丰的语言塑造冼夫人的忠君形象。《隋书·谯国夫人》中记载冼夫人在家事与国事之间的抉择。广州剌史欧阳纥谋反,以冼夫人唯一的冯仆为质,冼夫人对儿子的求救信答复是“我为忠贞,经今两代,不能惜汝,辄负国家”;冼夫人孙冯魂因为与陈佛智有私交而不出兵平叛,冼夫人依律军法处置。从这两处看,冼夫人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国家的统一和岭南的安定,是比自家的一族一姓来得重要。全文描写最出彩的语言是冼夫人庭下训孙:每岁时大会,皆陈于庭,以示子孙,曰:“汝等宜尽赤心向天子。我事三代主,唯用一好心。今赐物具存,此忠孝之报也,愿汝皆思念之。”此处为教子孙后代做人和为人臣的道理,生动形象的道出了冼夫人一生的主要政治观。吴伟业的杂剧《临春阁》把冼夫人这段的语言描写改为“中庭训下”。通过重要事件的细节描写塑造冼夫人的忠君形象。冼夫人的“忠君”是“忠”得有始有终、有情有义。对于萧梁,冼夫人以军事力量击垮了在岭南造反的李迁仕,全力支持陈霸先从岭南起兵讨平侯景叛乱。至于后来忠于通过禅让的手段获得政权的陈朝,冼夫人是在奉诏而行,也没有失节。对于陈朝,冼夫人在国亡后仍以她的德望武功坚守陈朝的最后一块土地岭南,最后无奈归隋的忠贞之气感天动地:高祖遣总管韦洸安抚岭外,陈将徐璒以南康拒守。洸至岭下,逡巡不敢进。初,夫人以扶南犀杖献于陈主,至此,晋王广遣陈主遗夫人书,谕以国亡,令其归化,并以犀杖及兵符为信。夫人见杖,验知陈亡,集首领数千,尽日恸哭。遣其孙魂帅众迎洸,入至广州,岭南悉定。《隋书》在此处描绘了冼夫人得陈后主诏书,验证兵符和信物扶南犀杖,“集首领数千,尽日恸哭”后才无奈归隋,刻画了一个在这乱世之中精忠报国,有情有义女政治家形象。蔡东藩先生对冼夫人由陈入隋有如下批语:冼夫人保境拒守,得叔宝书,乃稽颡隋阙,为民吏羞乎?劂后为民请命计,始迎隋使,及番禺之乱,发兵助讨,嗣复与裴矩巡抚诸州,易乱为治,岭南之得免兵戈,未始冼夫人之所赐也。此批在他所作的《南北史演义》第八十五四尾注,虽有“借巾帼以励须眉”之意,但掩盖不了他对冼夫人的由衷赞扬。一者保境拒守,知枕戈之义;二者为民请命,使岭南得免兵灾。这两者正是冼夫人忠君爱民、维护国家统一最可贵的精神,也最文人所注重的节操,特别容易引起国破家亡的遗民文人的共鸣。吴伟业的杂剧《临春阁》就是根据《隋书·谯国夫人》中的这一段出色的传文而作的。屈大均也写有《冼夫人》二首,结合历史和自身的境遇感受,抒发亡国之痛,塑造了一个“南朝事去余犀杖,泪洒炎天万里云”的冼夫人遗民形象。冼夫人由梁而陈,由陈而隋,都是奉旨而行,在三朝之中都做到了自己的本份,即使坐拥岭南也不存称霸割据之心,以忠于中央王朝,治理岭南为己任。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对《隋书》作参考,把冼夫人置于历史的长河之中,点明她在梁、陈、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