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别了,“不列颠尼亚”新闻常识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等五部分组成。新闻:指对新近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或早已发生的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是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时代的一种文体。新闻广义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等狭义狭义新闻专指消息。真实性时效性标题是文章的核心,包括引标、正标、副标导语是新闻的开头部分,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主体是导语之后,对新闻事实的具体叙述结尾新闻的最后一句或最后一段,比较发人深思背景是对新闻事实的补充,起补充作用作者介绍
本文署名为周婷、杨兴,实际上作者是新华社周树春、胥晓婷、杨国强、徐兴堂四位记者。其中,周树春是新华社副总编辑、《参考消息》报社社长。
周树春,男,汉族,1958年5月生,湖北武汉人,1976年9月参加工作,1984年2月入党,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国际战略研究所国际政治专业毕业,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法学博士,高级记者。事件背景
英国开始对香港的殖民统治,时间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时,当时清政府战败于1842年8月29日与英国签订的《南京条约》,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1860年10月,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清政府再次战败,被迫签订《北京条约》,将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及昂船洲交给英国管治。
1898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将深圳河以南,界限街以北的230块大小岛屿总计975.1平方公里的土地租借给英国,并将租借地称为“新界”,租期为99年。从1898年7月1日开始,至1997年6月30日期满。从而占领香港全境。
1982年9月,英国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开始就香港前途问题展开谈判。虽然《南京条约》与《北京条约》皆指香港岛及鸭脷洲与界限街以南的九龙及昂船洲永久割予英国,但中华人民共和国只承认香港受英国管理,而非英国属地,并要求英国将香港岛和九龙连同新界一并交还。
1997年,英国政府决定将香港的主权交还给中国,但同时争取维持英国在香港的利益。
中英双方经过两年多达22轮的谈判,最终在1984年12月19日正式签署了《中英联合声明》,决定从1997年7月1日起,中国在香港成立特别行政区,开始对香港岛、界限街以南的九龙半岛、新界等土地重新行使主权和治权。解
题
不列颠尼亚:(英文:Britannia)是罗马帝国对不列颠岛的称呼,后据此设立不列颠尼亚行省。不列颠尼亚被罗马人神化,又衍生成守护不列颠岛的女神名称,她的现代形象通常是身披盔甲,手持三叉戟和盾,后成为现代英国的化身和象征。英国最知名的远洋邮轮之一,名字也是“不列颠尼亚”。一、标题1.本文标题新颖,如何理解本文标题?1.活用了毛泽东的文章《别了,司徒雷登》;“别了”:语气委婉中略含嘲讽。2.实景: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3.象征:“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被洗刷。脉络梳理二、导语
在香港飘扬了150多年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后,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这是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作为新闻的导语,本段有什么作用?1.点题。米字旗降落后,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将乘坐“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2.揭示全文主旨。在香港飘扬了150多年的英国米字旗降落,香港即将回归祖国。导语:引导读者阅读新闻的开头语,新闻开头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概括性强)新闻事实历史的回顾曾居住过25任港督的庭院每一位港督离任都举行降旗仪式插叙港督府150多年的英国管治即将告终插叙156年前英国占领港岛,今日降下米字旗英国对香港一个多世纪的殖民统治终结从海上来,又从海上走30日下午告别拉开序幕4:30港督旗帜降落4:40港督离开港督府6:15告别仪式7:45第二次降旗仪式0:00中英交接仪式0:40“不列颠尼亚”离港文中写了哪几个重要时刻?二
分析主体(2—10)这则新闻以时间顺序来写,这些时间精确到时分,衔接非常紧密,为什么这样写?新闻需要真实地记录历史事件。表明了人们急切地盼望着回归时刻的到来。表现了扬眉吐气的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合作探究第一次降旗——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第二次降旗——港岛上的每天一度的降旗第三次降旗——7月1日子夜时分的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的易帜三次降旗、一次升旗
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与标志,英国米字旗的降下象征着英国一百多年的殖民统治的结束,五星红旗的升起则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一条时间线索贯穿全文,典型镜头合作探究:文中三次写到降旗,把它找出来,并说明为什么写了这么多次国旗?
本文背景材料和现实场景是如何融合在一起的?合作探究每一则背景材料的引入都对应一个现实的场景,依靠一些关键词衔接在一起:在提到彭定康离开港督府时引入。降旗的仪式让人联想起。港督府历史的背景材料150多年前,英国殖民者踏上香港的首次升旗。自然的衔接,使得这些背景材料看上去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它们靠现实的场景串在一起,与之融为一体。另外,背景材料的引入也使得现实的场景有历史的纵深感,让人更加体会出仪式本身的现实内涵。用概括的语言叙述英国在香港统治的开始与结束四、结语——(第11段)“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微言大义,来去二字,语意简明,帝国去矣!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这里面一个“又”字深沉,意喻历史正义的实现和百年国耻的洗刷。速写历史,意指兴衰脉络梳理
这篇新闻在众多新闻稿中独胜一筹,曾获第8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你认为它获奖的原因有哪些?思考探究①观察视角独特。作者没有局限于一般新闻报道可能会选择的视角,如或写交接仪式现场的庄严,或写庆祝回归人群的激动,更没有对这一事件进行政治分析,而是另辟蹊径,选择了英方撤离这样一个独特的视角,新颖而别致。②选材角度新颖。作者选择了英方撤离这样一个独特的视角,却并没有写成英军撤离大事记的形式,而是在简略介绍英国人降旗、参加交接仪式、登上“不列颠尼亚”号回国这一系列事件的过程中,独出机杼地穿插对英国人登上香港、开始实施管治的历史的回顾,今昔对照,将现实的事件放在了一个历史的背景中,这就更加突出了事件的历史意义。合作探究,共享质疑全文总结
24年前的香港,中英易帜,这是一个庄严的时刻,这是一个永载史册的瞬间。这则堪称经典的新闻作品,以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这一历史盛事为载体,生动形象地记录了英国王储查尔斯和末代港督彭定康乘坐“不列颠尼亚”号皇家游轮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
《别了,不列颠尼亚》表达了只有国家强大了、民族昌盛了,我们的民族和人民,才不会被人欺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