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的悲剧观与悲剧理论的发展_第1页
郭沫若的悲剧观与悲剧理论的发展_第2页
郭沫若的悲剧观与悲剧理论的发展_第3页
郭沫若的悲剧观与悲剧理论的发展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郭沫若的悲剧观与悲剧理论的发展

一巩固了其对于历史悲剧的创作实践郭沫若是著名的历史剧作家。他创作的历史剧,绝大多数是历史悲剧。他在历史悲剧的创作方面不只有独到的见解,而且这些见解还比较系统,从而形成了他自己的历史悲剧观。郭沫若的悲剧理论是他的史剧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外悲剧理论家前辈们比较起来,郭沫若的悲剧观具有鲜明的突出的特点。概乎言之,一是它的革命性,二是它的实践性,三是它的历史性。众所周知,在悲剧理论方面,从古希腊的亚里斯多德起,就开始了这种理论研究。中间经过十七世纪法国的高乃依、英国的德莱登和十八世纪法国的狄德罗、德国的莱辛,以至十九世纪德国的黑格尔、俄国的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等加以发展,逐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在我国,自古以来多“团圆主义”,罕有悲剧,因而没有产生过较系统的悲剧理论。本世纪初,清人王国维把西方的悲剧理论作为一种美学范畴引入我国,并围绕着对宋元戏曲和《红楼梦》等的研究和评价,阐发了他自己对于悲剧的一些见解。但是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这些前辈们的悲剧理论都程度不同地带有宿命论的色彩和唯心主义的成分。郭沫若生活在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又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武装,树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所以,他的历史剧悲剧理论虽然也有一个发展过程,即产生于本世纪二十年代中期,形成于四十年代初期,完善于五十年代后期,但这个发展过程却清楚地说明郭沫若重要的理论建树是在他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以后。正因为如此,所以他在阐述自己的悲剧见解时,能够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比较科学地揭示悲剧艺术的许多本质特征,彻底地扬弃了中外悲剧理论前辈们那些宿命论色彩和唯心主义成分,并提出了“可以据今推古,亦可以借古鉴今”这种革命的悲剧观,是以郭沫若的创作实践为基础的,是他的历史悲剧创作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换句话说,他的悲剧理论来源于他的悲剧创作实践,而他的悲剧创作实践又丰富了他的悲剧理论。斯大林说得好:“理论若不和革命实践联系起来,就会变成无对象的理论,同样,实践若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就会变成盲目的实践。”其次,郭沫若不仅是一个杰出的历史剧作家,同时还是一个有伟大贡献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因此,他在肯定历史剧的基本性质是“剧”而不是“史”的前提下,对于历史剧(包括历史悲剧)的创作明确地提出了历史的要求,指出“写历史剧原有几种动机,主要的就是在求推广历史的真实,人类发展的历史。我们在过去的人类发展的现实里,寻求历史的资料,加以整理后,再用形象化的手法,表现出那有价值的史实,使我们更能认识古代真正过去的过程”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以为郭沫若的历史剧悲剧理论对于我们当前的史剧创作,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悲剧作为一种美学范畴,它与日常生活中的悲惨、悲伤、悲哀并不是一回事。悲剧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于悲中见出美,是一种美的艺术,也是一种战斗的艺术。它的特殊的战斗作用是为别的艺术所代替不了的。在世界美学史上,亚里斯多德、高乃依、狄德罗、莱辛、黑格尔、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等戏剧理论权威都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探索过悲剧产生的根源及其本质。其中黑格尔的见解,尤其值得注意。他认为“悲剧行动的真正内容,是由存在于人的愿望之中的一些实体性的、自身合理的力量所提供的。这些力量决定悲剧人物追求的各种目的”,“于是个人的行动,在特定情况之下,力求实现某一目的或者性格,同时由于这一目的或者性格,根据它给自己规定的限制,处于一种片面的孤立的地位,势必会引起和它对立的激情来反对自己,因而导致难以避免的冲突”;“在这样一种冲突里,对立的双方,就其本身而言,都是合理的,可是从另一方面来看,双方只能把自己的目的和性格的肯定的内容,作为对另一个同样合理的力量的否定和损害予以实现,结局就是它们在伦理的意义上,并且通过伦理的意义来看,全都是有罪的”。因此,尽管对立双方的“各种性格以为自己是正义的”,但是他们都“带着有害的片面性”,所以“只能矛盾地导致悲剧性结局”,而“在悲剧结局中被扬弃的,只是片面的特殊性”,于是矛盾得到和解,达到了新的和谐,这便是“永恒的正义”的胜利(着重号为原有的;下文未注明者,均为引者所加)在世界美学史上,只有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才第一次科学地揭示了悲剧产生的社会根源及其本质。他们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从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进程中揭示了悲剧冲突的必然性,把悲剧看成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和西方那些戏剧理论权威们比较起来,郭沫若关于悲剧的论述显然是扬弃了他们的悲剧观念中的唯心主义成分,而吸取了其中体现出辩证观点的“合理的内核”,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有着共同之处。他说:“一般的说来,悲剧的教育意义比喜剧更强。促进社会发展的方生力量尚未足够壮大,而拖延社会发展的将死力量也尚未十分衰弱,在这时候便有悲剧的诞生。悲剧的戏剧价值不是在单纯的使人悲,而是在具体地激发起人们把悲愤情绪化而为力量,以拥护方生的成分而抗斗将死的成分。”三决策的精神品质表现为悲剧精神那么,什么样的人物才能成为悲剧的主人公?才称得起“方生的力量”而代表着“历史的必然要求”?自亚里斯多德以来,西方许多戏剧理论家都探讨过、回答过这个问题,而几乎影响了整个西方美学史的亚里斯多德对于悲剧的主人公曾作过这样的理论表述。他认为“悲剧总是摹仿比我们今天的人好的人”郭沫若在回答上述问题时,对于传统的古典悲剧理论有所突破和发展。1943年1月8日,他在为《虎符》的演出而写的《献给现实的蟠桃》一文中指出:战国时代是以仁义的思想来打破旧束缚的时代,仁义是当时的新思想,也是当时的新名词。把人当成人,这是句很平常的话,然而也就是所谓仁道。我们的先人达到了这样的一个思想,是费了很长远的苦斗的。战国时代是人的牛马时代的结束。大家要求着人的生存权,故尔有着这仁和义的新思想出现。我在《虎符》里面是比较把这一段时代精神把握着了。但这根本也就是一种悲剧精神。要得真正把人当成人,历史还须得再向前进展,还须得有更多的志士仁人的血流洒出来,灌溉这株现实的蟠桃。因此聂荌、聂政姊弟的血向这儿洒了,屈原、女须也是这样,信陵君和如姬、高渐离与家大人,无一不是这样。“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是千古不磨的金言。在这里,郭沫若把悲剧的产生和时代因素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如他所反复指出的那样,“只有在历史转换期,新旧力量交替的斗争中,才往往产生大悲剧”更值得注意的是,从郭沫若在上面所举的实例中,我们还可以看出,“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这种伟大崇高的精神品质,不仅为聂政、屈原、信陵君、如姬、高渐离等英雄、贵族所具有,而且也为“女须”、“家大人”郭沫若在肯定贵族中的进步力量、同时更重视一般平民的力量(包括妇女的力量)对于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都起过促进、推动作用的前提下,提出了关于历史悲剧主人公的见解,这是他的唯物史观的具体反映。恰恰是在这一点上,郭沫若和他的前辈们的英雄史观特别是亚里斯多德的“妇女比较坏,奴隶非常坏”正是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郭沫若在理论上总是着眼于探讨形成悲剧主人公悲剧命运的社会、历史根源,而不同意“命运悲剧”的提法。他说:“所谓命运悲剧是古代科学不发达时期的解释。”从这个意义上看,他认为“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悲剧性都不够强”四对悲剧理论之批判历史悲剧的主人公既然是代表“历史的必然要求”的“方生力量”,是为美好的理想和崇高的事业而和阻碍历史发展的“将死力量”英勇苦斗的“志士仁人”,那么,他(她)们最后遭受不幸甚至死亡,在观众的心灵上所激起的感情,决不是如亚里斯多德所说的“恐惧与怜悯之情”,而是对于悲剧主人公的崇敬和景仰,对于黑暗势力的仇视和憎恨;同时又启发和鼓舞人们把对历史上两种不同的社会势力的爱憎之情转移到对现实生活中两种不同的社会力量上面来,促使前者尽快地发展、壮大,促使后者尽快地灭亡。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郭沫若从理论上充分地肯定了悲剧的教育作用,指出:“悲剧的精神就是这种精神。它的目的是号召斗争,号召悲壮的斗争。它的作用是鼓舞方生的力量克服种种的困难,以争取胜利并巩固胜利。”从悲剧的本质特征及其强烈的教育意义着眼,郭沫若还坚决地反对那种违背悲剧的美学原则的“团圆主义”。有人曾把郭沫若的《棠棣之花》改编成《全部聂政》,使原来的悲剧变成了喜剧。对此,郭沫若很不以为然。他看过新改编的《全部聂政》以后,即给有关同志写了这样一封信:《全部聂政》剧情,我看了。聂政未死,且纠合民军,大破秦兵一节,这是旧时代爱用大团圆的手法,的确是违背史实。写历史作品,在无背情理的范周内,本来可允许增减。例如酒家母女及盲人歌者,便都是我加上去的。但如《全部聂政》那样把悲剧改为喜剧,的确是大成问题。照艺术的性质来讲,悲剧是更感动人的东西,教育意义更大。聂政故事之得以流传,其原因在此。改成喜剧,会把故事的原有的意义完全失掉了。在这里,我全文引用了这封信,因为在我看来,它阐述了一些在历史剧的创作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在郭沫若的历史悲剧理论的建树上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首先,郭沫若不是一般地反对“团圆主义”,而是强调地指出“聂政未死,且纠合民军,大破秦兵”,“的确是违背史实”。这就告诉我们写作历史剧,以历史上实有的人物和事件为主要人物和主要情节,必须在“大关节目”上忠于历史事实,而不能人为地编造历史。其次,郭沫若辩证地指出,写作历史剧在人物和情节的安排和处理上“本来可允许增减”,但必须是“在无背情理的范围内”进行“增减”。因为历史剧作为艺术里的一个品种,它的创作不但允许虚构,而且应该虚构,但它的虚构又是有一定限度的,是以不“违背史实”为原则的。这正是历史剧的特点,正是它不同于其他艺术品种的特点。否则,不注意这个特点,超过了一定的限度,象《全部聂政》的作者那样编造历史事实,把悲剧改成喜剧,就“的确是大成问题”了。第三,郭沫若从悲剧的“性质”出发,再次强调了悲剧的特殊的教育意义,指出“聂政故事之得以流传,其原因在此”,这的确是中肯之论。与悲剧的教育意义有关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