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新视野里的大夏之盐_第1页
《诗经》新视野里的大夏之盐_第2页
《诗经》新视野里的大夏之盐_第3页
《诗经》新视野里的大夏之盐_第4页
《诗经》新视野里的大夏之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经》新视野里的大夏之盐

根据吕春的说法,“和谐的美是大夏盐。”两千多年来,大夏之盐产于何地,属何盐品,历来无定说。考大夏之盐,涉及我国传说的上古史,故多有鉴别文献材料的争议,加之事源记载的流变,地下考古实物的缺失,结论实难酌定。尽管如此,笔者仍不揣冒昧,提出一己之管见,以请教于方家。一、关于大夏的古地理位置大夏是一个古地理名称,历来被视为古国。(一)1979年版《辞海》称:“大夏(Bactria)。音译巴克特里亚……中亚细亚古国。”(二)武汉大学历史系编《简明历史辞典》大夏条:“中亚细亚古国,地处今阿富汗北部。前三世纪中叶独立建国,八世纪为阿拉伯人所灭。其文化受到中国影响。”(三)《史记·大宛列传》:“大夏在大宛西南二千余里妫水南。”(四)《山海经·海内东经》:“国在流沙外者,大夏、竖沙、居繇、月支之国。”又云:“西胡白玉山在大夏东,苍梧在白玉山西南,皆在流沙西。昆仑虚东南昆仑山在西胡西,皆在西北。”(笔者句读)(五)笔者在《释夏》此外,大夏又被释为夏代的“乐舞”。我国古代的历史地理,存疑之处甚多,此大夏是为其例。史迁在《大宛列传》所言大夏,是汉使张骞所述,即便重名也应为可信。于是,史家均言其为“中亚细亚古国”。奇怪的是,《中国史稿地图集》厘降二女于妫,嫔于虞。传说帝尧命其二女到妫水转弯的地方,嫁给虞舜为妻。注家们说,妫水在今河南永济县(旧区划在山西)南60里。这一说法虽然有误,却把妫水搬回了中国。古之妫水是辗转的衍生名,它表示癸地象部落之水。其一,此水在“癸”地,又作“奎”或“胃”(音愧)。上古岷山地域称“癸”。《说文》云:“蜀,葵中蚕。”许慎将癸附会为“葵”,以释蜀为蚕。他把“癸中蜀”变为“葵中蚕”。所幸的是没有作“桑中蚕”,否则将死无对证。岷山地域在古称“癸”,证据不泛。《天官书》云:“奎曰封豕,为沟渎。”又云:“胃为天仓。”岷山地域发源的河流很多,所以为“沟渎”,为“天仓”。《说文》释癸:“象水从四方流入地中之形。”可见,癸字是四方有水之形。许慎把水流方向说反了,所以又引申出“胃为天仓”,故称四川为“天府之国”。其实,岷山的水是向四方流去,所以作“癸”。在三星堆出土的神殿屋盖上,可见到癸字的原始图符,用水波浪形表示水向四方流去。我们若将妫水读为“癸水”,则当指今岷江,妫汭即是岷江某转弯的地方,且有支流注入之处。其二,妫从“为”,是母系象族居地。“为”训驯象,示其为象族。我们知道,舜是象家族的人。史迁《五帝本纪》曰:“舜父瞽叟盲,舜母死,瞽叟更娶妻而生象。”舜的弟弟就名“象”。舜是巴蛇族的人。巴蛇族与象族通婚,形成象家族,被文献记为“巴蛇食象”。巴蛇食象当读为“巴蛇氏象”。可见,舜居之地是癸水的象地。《山海经》言“郁水出象郡”,又言“郁水出湘陵”,湘陵又作“相柳”。湘、相实为“象”之音讹。“郁水”则是“虞水”之音讹。虞舜之“虞”,就是象郡这个地方。笔者考其地当在今松潘、茂县、北川及平武四县交界之地,那里直到今天还有不少以象或鼻命名的山地或村寨。据曾维益《虎牙藏族》称,“虎牙藏族……称之‘象鼻番’……以象鼻为名的地名……其一是象鼻山……其二是象鼻寨……第三是象鼻子……第四为象鼻关。”大夏在妫水南。“妫水”有“癸水”义,指岷江。我们沿着岷江往南走,看看能否找到“大夏”。大夏所处的地理位置,涉及到许多古地、古国名的考实,为便于理解,我们先分条说明。(一)流沙。非言沙漠,而是指岷山地域的高山沙积坝地的流沙河地貌。《水经注》云:“流沙,沙与水流行也。”蒙文通先生《古地甄微》通过前后汉代学者所论,考订“吐谷浑世为沙洲……是流沙即此沙洲。”(二)大夏。笔者在《释夏》的结语里指出:“‘夏’字是大禹之像,是禹祭天用的金身造像,人们根据这尊像造出了‘夏’字。《山海经》把立禹像的地方,谓之“大夏”,其义实为‘大禹像’。”大夏可代地名、国名。此处之大夏如与西域之大夏重名,由于《山海经》在前,此大夏则在先。(三)竖沙。竖沙是“颛顼”(音专许)的音变衍生名。在《山海经》里,它又作“肃慎”;《史记》作“息慎”;《淮南子》、《世本》等书里,则作“宿沙”、“夙沙”、“沈沙”等。今云南景颇族同胞却叫它“董沙(萨)”,今北川县羌族同胞则分化而呼“着”和“许”(四)居繇。居繇是鹄王的衍生名,它的本字“(五)月支。月支读“肉支”,又作“月氏”,《山海经》又左言“视肉”。高阳氏目族图腾为“目”,图符作“D”和“”,为无瞳竖目和剌目之形。笔者参照郭沫若《释臣宰》之释民(六)西胡。禹朝的衍生名。禹为蚕族,古羌语言蚕呼“虫”(本字,《说文》注音“蝮”,又云:“禹,虫也。”),也就是说“胡”为“蝮”,古羌语言“蚕”。巴蜀人言蚕豆呼“胡(佛)豆”,即是羌汉融合语。《大荒西经》将蚕人国写作“互人国”亦为证。禹在章山建“大夏”,后来又迁都东北“阳城”(《夏本纪》:“禹辞辟舜之子商均于阳城。”)。章山为西胡地,阳城为东胡地,纯系后世之划分。《海内西经》云:“东胡在大泽东。夷人在东胡东。”大泽指稷泽,即今甘南天池大泽(今呼天魏湫)。(七)白玉山。又叫玉山、玉垒山,今称九顶山。邓少琴在《巴蜀史稿》指出:“玉山即玉垒山,即今称之九顶山,其主峰在旧茂州之南境。”(八)苍梧。古羌语呼“苍梧”言“长羊”。《山海经》译为“常羊”。它的原意是“羊中之长者”,引申而为“太子”。《海内经》的“昌意”,也是“苍梧”,即太子,传说他是黄帝之子。秦汉时的匈奴呼“单于”(音蝉于),也是太子,但已孳乳为国王义。苍梧是“昌意”的转注,将太子名变为有森林的地名。史称苍梧为舜葬之地,其地今已南迁到湖南,可能是古代三苗南下的侨置。经文说此苍梧在白玉山西南,也就是在白玉山之西的大夏之南。据此,笔者推断其地当在今彭州与什邡交界地区。通过以上简析,我们将今什邡之平水河定为流沙,白玉山即今九顶山,章山即今狮子王山,大夏即古章山之西的鄣(章邑),其南就是居繇(苍梧),再南的湔江流域也就是竖沙之地,它们与“皆在流沙西”颇合符节。二、关于大夏的作煮卤大夏之盐产于大夏,而大夏在岷山之南,其与竖沙为一地。《世本》等文献称“宿沙作煮盐”,实言大夏之地煮卤为盐。大夏之盐乃古代巴蜀之井矿盐。(一)大夏与竖沙为一地在前我们已讨论大夏、竖沙、居繇、月支等在同一地域,其地为岷山之南高阳氏族的中心,同时又是鸟族的领地。因此,大夏之盐其实就是竖沙之煮卤为盐,也就是鸟氏的“盐贩之泽”的古代巴蜀的井矿盐。我们来看《山海经》的记述:《北次三经》:又南三百里,曰景山,南望盐贩之泽。《海内经》:有盐长之国。有人焉,鸟首,名曰鸟氏。《大荒南经》:有在经文里,与盐有关的记录还有位“巫咸”,笔者曾试探过其事,“怀疑这个部落国家就在川东大宁河地区,这个地区从古至今以产盐称著,亦当可作咸为盐说之间证”经文中的一些名词,须作简要的解释:1.景山。景山与荆山是一山。《中次八经》云:“荆山之首,曰景山。”今茂县南之九顶山,当为古之景山。《说文》云:“昔禹收九牧之金,铸鼎荆山之下。”景山是荆山,因禹铸九鼎而名之为九顶山(亦作九鼎山)。荆山为何又称为“景山”呢?原来“景”是太阳的影子。我国通常称山阳与山阴,盖指东西走势之山。而岷山之南的山,却是南北走势居多,此荆山就是南北走势的横断山。南北走势之山,一面向东,一面向西,故太阳东照有西影、西照则呈东影。《西次三经》言“反景”,郭璞注:“日西入则景反东照。”意思说,西照的影子在东,称反景。今九顶山就是南北走势之山,见不到山阴与山阳,而只有“景”与“反景”,故称“景山”。在今九顶山向南望去,首先就看到湔江流域,这就是经文所言“南望盐贩之泽”。古羌语“泽”言水,兼言“鱼”,所以有文献译为“鱼盐之利”。今羌语水呼“泽”,言鱼则呼“尔泽”。《易经》亦以泽言水,如《咸第三十一》言“山上有泽”,《睽第三十八》言“上火下泽”。特别是《革第四十九》言“泽中有火”,更为井盐史家们所关注。先是有学者释井盐之水火,继而有学者说解“离下兑上”,认为上卦为火,下卦为泽,水火相克而有生有灭,是为革卦。经文云:“革,水火相息……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革命”之说始于此。汤武即史称之商汤,又叫“成汤”,他革了夏桀的命,彼可取而代之,始为殷纪。这个故事最早的记载就在《山海经》。《大荒西经》:成汤伐夏桀于章山,克之,斩耕厥前。经文所言成汤灭夏之地在“章山”。章山就是钟山,也就是大夏之地“鄣”。革卦以汤武革命为说,以“泽中有火”为例,无意中道出了“盐贩之泽”就在大夏,且还有天然气(阴火)的自然现象。成汤灭夏的传说,讲到了“天降大火”,此其绝非偶然(详后)。2.盐长之国。又作“监长之国”。盐与监字,不是皿字底,《说文》均作“血”字底。“监”为血祭之形,有“歃血”之义。而盐虽为血祭,却是以“卤”为祭。盐繁体作“盐”,以卤代替血滴,说明其盐非常精美,足以用作祭天之贡献。盐长之国当为“竖沙”之变称,是后世造出的衍生名。竖沙之地在今彭州湔江流域,其地又称“苍梧之野”。“苍梧”为古羌语“昌意”的转注。昌意即言“长羊”,左言称“羊长”,因其地产盐,转注衍生出“盐长”之名。这种人族名的讹变和分化,看起来很奇怪,其实它是古代羌汉语融合与分化的现象。竖沙之君就是鸟族的太子“伯益”,益就是燕,所以《山海经》又叫他“宴龙”。燕、宴为“盐”,故血祭的“盐席”被称为“燕席”与“宴席”。宴龙还有个别名,叫“太子长琴”。《海内经》说“晏龙是为琴瑟”。“太子”是苍梧的汉译,“长琴”当是“长监”的音译,名称的堆砌,就把事情复杂化了。今彭州北有太子城山,将它还原为古羌语,就是“苍梧山”,也就是“常羊之山”。太子城山是今湔江的主源,又称“湔山”。而在《山海经》里却称它“甘山”,今湔江又被称为“甘水”。3.巫大夏与竖沙为一地。竖沙来源于“颛顼”的音讹,指的是“蜀”和“鸟”。我们把竖沙译为“蜀人”,在古羌语里言“鱼人”。颛顼是禹的羌语名,意思是“鱼”,汉译为“禹”。因此,夏禹、蜀国、颛顼是一人族的分化名。这就是顾颉刚先生所说的“层累地造成的古史说”(二)大夏竖沙地域的“白鹿”大夏竖沙地域是古之“盐贩之泽”,亦即今彭州湔江流域之地带。在湔江之畔,有一名胜叫做“白鹿顶”,其处已辟为白鹿森林公园,其东还有白鹿镇。“白鹿”一词,它就来自古羌语“白卤”。四川的井盐产地,多有白鹿或鹿指引盐泉的传说,在今重庆之大宁河畔,旧时还有井名白鹿。“白鹿”一词原非指鹿,而是古羌语言“白卤”。尽管它音讹为“白鹿”,仍然用来讲述人们发现盐泉的故事,说明鹿与盐有关联性。古羌人呼盐为“卤”,称井盐之水为“卤水”,把煮盐叫做“煮卤”,谓盐巴为“卤巴”。在语言材料上,古蜀人属西方,西方之人以盐为卤,还记载在《说文》里面:“西方碱地也……东方谓之古羌人呼卤为盐,指的是黑盐。人们都知道,天然的盐有黄有红但多呈白色,为何古羌蜀人却叫盐为黑盐而呼“卤”呢?这就是关系到早期的高阳氏族所居的环境和盐的来源问题。岷山之南称高阳,早期的高阳氏族生活在今岷江和涪江上游地区,他们已断决了湖盐的来源,只得与原住民一样,吃起了“炭盐”来。所谓炭盐,当是岷山以南地区先民们创造的盐泉制盐的生产方式。把盐泉喷洒在通红的木炭火上,而淬出混合有炭灰的盐末,这就是炭盐,又称为黑盐,古羌语呼为“卤”。黑色的蚕砂转注为黑盐。这种生产盐的方法,在巫溪井盐史上有记载,笔者在《上古巫咸国考析》煮卤为白盐是井矿盐工艺的重大改革。如果说竖沙之煮卤为盐成为了“白盐”,其采卤、煎煮等工艺说明已达到相当的水平,可惜我们尚缺乏这方面的考古材料。就语言材料分析,古蜀人呼卤为盐,现在生产出白盐,于是他们就呼之为“白卤”,这就是被后人转注的“白鹿”。彭州湔江流域的白鹿遗音,反映出古之竖沙地域生产出了白盐,亦即大夏之盐。扬雄在《蜀王本记》中说蜀人“左言”,即语法倒装。他们把白卤呼为“卤巴(白)”,白盐呼为“盐巴(白)”。直到今天,巴蜀之人仍呼白盐为盐巴。大夏竖沙之“白鹿”,即白盐,乃是井矿盐之盐品,被《吕氏春秋》赞誉为“和之美者”。由于旧说古史的讹误,人们把大夏指在山西,将宿沙指在山东,还说什么晒为卤、煮为盐,弄得后世无所适从。有的盐史专家认为,我国古代盐源有二,即山东的海盐和山西的池盐。此说显然遗漏了井矿盐。有学者根据《华阳国志》的记载,将井矿盐生产定在秦昭王时代,又有学者认为“李冰”应在蜀王鳖灵时代。窃以为这些都是因“宿沙作煮盐”未能考定而作出的判断,均属于正常的探索。当我们认定了大夏之盐就是竖沙作煮卤之白盐,也就是盐泉煮制之盐后,这就必然得出两个结论:一是我国古代盐源除海盐和湖盐外,还有井矿盐;二是井矿盐生产的年代下限,至迟始于史称的夏代。(三)关于大夏的天然气传说古代产大夏盐的地区,有不少浅气层天然气现象的传说。古蜀人是否利用天然气煮盐,目前无法回答这一问题。但事实又证明,巴蜀地区的确存在盐泉与天然气共生的现象。换句话说,盐泉与天然气资源同时出现,这就为用天然气之火煮盐泉之水提供了可能性。此节仅就大夏地区的天然气传说作一简述。在《华阳国志》里,记载了临邛火井的材料,并说以井之火煮井之水。火,又叫阴火;水,指盐泉,俗称卤水。井盐史上的水火兼采问题,是不争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