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_第1页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_第2页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_第3页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

战后新科技革命的繁荣繁荣导致了新工业部门的迅速发展,需要许多高质量的工人。因此,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改变传统经济理论中忽视劳动者及其劳动作用的倾向,开始研究如何增加对人力投资来提高劳动力的质量,以求得经济的较快增长。50年代末、60年代初,美国农业经济学家舒尔茨(T.W.Schultz,1902—)在研究美国农业的生产力及发展中国家农业生产力的发展问题时,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1960年,他作了一个题为“向人的资本的投资”的著名演讲,明确指出过去将经济增长主要归因于物质资本的形成和劳动力的增加,殊不知人的知识、能力、健康等人力资本的提高,即人的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要大得多。尔后,他对“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继续取得进展,陆续发表了不少论著,因而成为了“人力资本”理论的先驱者和重要代表人物。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迄今虽然尚未形成一个较为严密完整的理论体系,但大体轮廓还是清楚的。它的主要内容可以作如下的概括:第一,提出广义的资本概念,宣称资本有两种形式,即一种是体现在产品上的物质资本,另一种是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表示的人力资本,二者共同构成国民财富。舒尔茨指出:“如果根据一种把人力资本、物力资本都包括进去的全面的资本概念去考虑问题,并认为所有资本都是由投资的方式产生的,那么这种想法既颇有俾益又妥贴正当。长期以来,人们就抱有一种顽固的偏见,认为资本只包括物质设施、建筑物、器材和物资库存等等。这种偏见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政府贬低人力资本投资抬高物力资本投资的固执态度的原因。……这种反常的投资减少了生产和福利的潜力。”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包括用以形成和完善劳动力的各种投资。他转引西蒙·库兹耐的话说:“对各种不同社会长期以来经济增长进行研究中发现,资本的概念、资本的形成都必须扩大足以包括人们的健康、教育、训练的投资,也就是对人力的投资”。第二,认为迅速扩大的人力资本存量,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的增长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舒尔茨注意到传统增长理论中收益递减规律的失灵。所谓收益递减规律原本是一个毫无根据的抽象规律,因为它排斥了技术进步的任何可能性。面对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现实,他强调工人通过在生产中或工作中学习新的技术知识,能够增加其身上的人力资本存量,从而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不断增长。舒尔茨引述丹尼生的论断,美国“1909—1929年间物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几乎是学校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的二倍,但在1929—1957年间学校教育的贡献却超过物力资本”,第三,主张以人力市场供求变化为依据,以人力价格的浮动为衡量尺度,对教育投资进行市场调节。舒尔茨宣称,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动态世界,因此,国家企图对所需的各种人才制订出长期培养计划,并照计划执行,实际上是很难办得到的。在他看来,只有根据人力市场的供求变化,按照“有人乐于出钱上什么大学,你就办什么大学”的原则行事,才能满足国家对各种人才的需求。这就是说,各个时期对教育投资的多寡,对各大学各专业投资的多寡,都必须遵循自由市场法则。第四,提出人力资本的投资标准是:人力资本的未来收益,包括个人的预期收益和社会的预期收益,要大于它的成本,即大于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如教育投资收益率,舒尔茨认为原则上同物质资本的投资的收益率测算相同,即收益率=预期收益/成本。譬如,培养一个工程师需要花费多少费用,即支出多少成本,再测算出其预期收益,将预期收益同培养工程师的成本相比,得出的比值就是这一人力投资的收益率。据认为,教育收益率的高低,关系到人们对教育投资的决断。按照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对人力资本的所有投资,不管这种投资的来源是家庭支出还是由社会或国家拨付,其结果便是“人力资本”的积累,从而笼统地把人力看成是资本。这种见解不顾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揭示的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条件——货币只有用来剥削别人的劳动时才成为资本,也不符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赋予资本的含义——资本是能够为资本家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它体现着社会生产关系。舒尔茨直言不讳地否定资本所反映的独特的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竟然说“人们已经获得了具有经济价值的大量的知识和多种技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已经变成了资本家”。“人力资本”理论把人力看成是资本,并把人力资本看作和物质资本一样,同是社会资本的组成部分,完全忽视了它们之间的差别。从生产性投资的角度看,它们之间的差别应该说是十分明显的:人力资本创造价值,物质资本只转移价值;人力资本是剥削对象,物质资本是剥削工具。工人以工资形式得到的收入,同资本家以利润形式得到的收入是直接对立的,因为工资的来源是雇佣工人自己的劳动,而利润的来源则是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所以,“人力资本”理论把劳动力看作资本,把对人力的投资看作资本积累的观点,显然是错误的。还应指出,用以形成和完善劳动力的各种投资,并不都是劳动力再生产的费用,并不都是形成劳动力价值的因素。发展教育事业和保健事业,能使劳动者提高技术水平和熟练程度,并能使其更紧张更有效地进行劳动,有助于劳动力价值的增长,因而这两种投资是劳动力再生产的费用。劳动力迁徙,仅能反映劳动力价格围绕其价值上下波动的过程,无助于劳动力价值的增长,因而这种投资不是劳动力再生产的费用。事实上,劳动力价值的形成还取决于其他许多因素,首先是“维持劳动力所有者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舒尔茨声言,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事实表明,人力资本的投资已经超过了物质资本的投资,如1929—1957年,美国物质资本年均增长2.01%,而人力资本却年均增长4.09%,人力资本的投资超过了物质资本投资的一倍。作为收入的源泉,物质资本的重要性已退居到第二位,人力资本的重要性已提升到第一位。据舒尔茨估测,战后美国农业生产的增长,只有20%是物质资本投资引起的,其余80%是教育、科技作用的结果。根据“人力资本”理论,正由于人力资本比物质资本的增长更为迅速,因而出现了资本主义社会各阶层个人投资的均等化;正由于人力资本成为收入的主要源泉,因而随着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增加,劳动者的收入也不断提高,导致社会各阶层收入的日益均等化。当然,我们并不怀疑人力资本投资有很高的收益率,正是这样,垄断资产阶级及其政府才愿意提高劳动者的教育水平和健康水平。但是,“人力资本”理论要求完全根据人力市场的供求变化来调节人力资本投资的做法,那是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的表现,难免出现人力资本投资上的一些混乱和盲目性。再说,对人力资本投资增加的结果,整个说来劳动者的教育水平和健康水平虽都有所提高,但他们到底因为没有掌握生产资料,所以仍然无法改变其社会经济地位,终究还是被剥削者。战后,由于新的科学技术革命蓬勃发展,以及原材料燃料价格低廉等种种因素所起的作用,西方国家的经济有了较快的增长,劳动者的生活水平也普遍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严酷的现实表明,并不是社会各阶层收入的日益均等化,而是贫富两极之间的悬殊差别。据统计,在当今美国,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不下于3000万之多,要知道,在生产资料资本主义所有制未被触动,资产阶级占有雇佣劳动创造剩余价值的条件下,即使想通过改善分配结构来达到个人收入的均等化,也是难以成功的。其原因就在于,“分配的结构完全决定于生产的结构,分配本身就是生产的产物,不仅就对象说是如此,而且就形式说也是如此”由上分析可知,舒茨尔“人力资本”理论有其鲜明地为垄断资本牟利益的阶级性。它是在资产阶级形形色色经济学说相继“失灵”和无法“奏效”的条件下,为美化垄断资本,歪曲资本实质,掩盖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关系而出现的一种庸俗经济理论。然而,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并非一无可取之处,而有其积极因素和合理成分。技术进步,知识提高,教育发展等,尽管不能脱离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而单独发挥作用,但对经济的增长毕竟有很大的作用。舒尔茨指出:“没有对人的大量投资,就不能享受现代化农业的硕果,也不能拥有现代化工业的富裕。”为了论证人力投资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在福格尔和恩格尔曼所编的《美国经济史的重新解释》一书中,格里列希斯计算出,1940—1960年期间,美国农业中对人力投资导致劳动质量提高而对农业生产量增长的作用为12.2%;1947—1960年期间,美国工业中对人力投资导致劳动质量提高而对工业生产量增长的作用为22.6%。尽管这一计算撇开了社会再生产的经济关系,因而存在着严重的缺陷,但确也表明了人力投资在美国经济增长中所起的积极作用。舒尔茨把人力资源视为一切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强调高质量的人力资源有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的增长。基于此,他屏弃那种认为劳动只是单纯的体力耗费而毋需重视智力的传统观念,主张把提高劳动者的质量的一切费用,作为一种生产性投资,并要求将体力与智力结合起来,从中着重发挥智力的作用,以取得甚可能高的投资收益。这种观点反映了现代科学技术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的客观要求,应该说是可取的。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劳动者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从直接参加生产劳动转化成主要为负责控制和监督生产。在整个社会生产活动中,体力劳动的比重和作用在减弱,脑力劳动的比重和作用在增大,生产劳动的专业化程度很高,简单劳动在下降,复杂劳动在上升,劳动生产率有了很大的提高,经济在不稳定地增长。据舒尔茨统计,美国每年支付各级学校教育费用300亿元;由于1929—1957年间美国增加了造就劳动力的学校教育,实际国民收入就提高了1/5左右。这一事实表明了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发展中国家,物质资本的短缺固然限制了经济的发展,但在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后之所以成效仍少,往往就是因为缺乏有相应专业知识和掌握技术能力的人才来使用引进的技术设备,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用。因此,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也愈来愈强调教育的重要性。以亚洲“四小”中的新加坡来说,它之所以从原先的一个殖民地小岛发展成今日的东方工商业中心城市,原因虽然很多,诸如提倡政府及其所属各部门的办事效率,要求官员廉洁,发展经济贸易等,但同它的政府舍得在教育上花费大量投资也是分不开的。据统计,其教育经费已达到国家财经预算的20%左右。而按照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对教育投资正是形成人力资本的关键所在。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各种人才稀缺,劳动力特别是农业劳动力的素质不高。我国的这种人力状况和社会主义四化建设的要求是很不适应的。因此,我们必须重视人力投资,加强人才培养,除了国家举办大中小学校各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