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湖南省湘潭市两校联考高二(上)期末地理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2-2023学年湖南省湘潭市两校联考高二(上)期末地理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2-2023学年湖南省湘潭市两校联考高二(上)期末地理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2-2023学年湖南省湘潭市两校联考高二(上)期末地理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2-2023学年湖南省湘潭市两校联考高二(上)期末地理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11页2022-2023学年湖南省湘潭市两校联考高二(上)期末地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7小题,共51分)1.如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照夜,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此时()

A.M地的白天比N地长 B.M地的白天比N地短

C.此后N地白昼将逐渐变长 D.N地正午太阳高度小于M地2.“二十四节气”最初是黄河流域的劳动人民发明的,如表为“二十四节气”时间表。读表回答3~5题。春季日期夏季日期秋季日期冬季日期立春2月3~5日立夏5月5~7日立秋8月7~9日立冬11月7~9日雨水2月18~20日小满5月20~22日处暑8月22~24日小雪11月22-24日惊蛰3月5~7日芒种6月5~7日白露9月7~9日大雪12月7~9日春分3月20~22日夏至6月20~22日秋分9月22~24日冬至12月22~23日清明4月4~6日小暑7月6~8日寒露10月8~9日小寒1月5~9日谷雨4月19~21日大暑7月22~24日霜降10月23~24日大寒1月20~21日

下列时段中,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是()A.寒露至冬至 B.冬至至小寒 C.谷雨至小满 D.夏至至小暑岩层的埋藏深度(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可以用来帮助恢复岩层的形态。图I示意某地地形剖面,图Ⅱ示意该地地下同一沉积岩层埋藏深度。据此完成各小题。

3.若仅考虑外力作用的影响,图示甲地区地貌未来最先可能演变成()A.背斜山 B.背斜谷 C.向斜山 D.向斜谷4.该岩层在乙地区出现缺失的原因最可能是()A.受张力岩层破碎被侵蚀 B.受挤压岩层破碎被侵蚀

C.因流水堆积岩层被覆盖 D.因断裂陷落岩层被覆盖5.丙处岩层与周围明显不同,其最可能是()A.花岗岩 B.石灰岩 C.砂岩 D.页岩2020年,青海省东台吉乃尔湖区一时间火爆全网。这片世界罕见的水上雅丹,远看像无数岛屿屹立湖中,被誉为“中国西部的千岛湖”,碧绿的湖水与鬼斧神工般的雅丹构成一幅天然画卷,宛如人间仙境。读图完成各小题。

6.雅丹地貌成因与下列地理事物类似的是()A.千岛湖 B.新月形沙丘 C.冲积扇 D.魔鬼城7.该景观的形成过程为()A.流水堆积-地壳抬升-风力侵蚀-湖水入侵 B.湖水入侵-流水侵蚀-地壳抬升-风力堆积

C.地壳抬升-流水堆积-风力侵蚀-湖水入侵 D.流水侵蚀-地壳抬升-湖水入侵-风力侵蚀如图是某区域某时刻地面天气形势示意图,虚线为可能出现的锋线,阴影为雨区。据此完成各小题。8.图中气压区是()A.高压区,垂直方向为下沉气流 B.低压区,垂直方向为上升气流

C.高压区,垂直方向为上升气流 D.低压区,垂直方向为下沉气流9.图中锋线经过宁波时可能会带来大风降温天气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如图为美国部分区域略图,图中等压线反映某日7时天气形势。读图完成各小题。10.此时甲地的风向为()A.西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东南风11.乙地将会出现的天气现象可能是()A.云层加厚,多连续性降水 B.阳光明媚

C.大风、降温、降雪 D.雷电交加图为“某测站水温垂直分布图”,“某海域表层等温线分布图”,据此完成各小题。

12.左图所示海区,对应可能是右图中的点()A.① B.② C.③ D.④13.图2中虚线表示流经该海区的洋流,由图可知该洋流是()A.北半球的寒流 B.南半球的寒流 C.北半球的暖流 D.南半球的暖流14.若图二中点①与②、③与④分别处于同一纬度,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①与②的盐度大小相同 B.②的密度大于③的密度

C.④的密度大于③的密度 D.①的盐度小于④的盐度第二亚欧大陆桥东起我国江苏省连云港,西至荷兰鹿特丹港。从连云港沿该铁路线向西出发,沿途可见森林、草原、荒漠、草原、森林的景观变化,地域分异明显。下图示意第二亚欧大陆桥。据此完成各小题。

15.第二亚欧大陆桥沿线的景观变化,反映的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是()A.纬度地带性 B.经度地带性 C.垂直地带性 D.非地带性16.鹿特丹的地带性植被是()A.温带落叶阔叶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亚寒带针叶林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17.如图示意我国阴山山脉东中西三段植被垂直带谱。据此完成27~28题。

该山脉东中西三段的基带自然景观存在明显差异,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水分 B.热量 C.光照 D.海拔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9分)18.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西藏米林县的年降水量为640毫米,且集中在6—9月,冬春季节气候干旱,多大风天气,大风经过江面容易形成漩涡上升气流。在该县丹娘乡的雅鲁藏布江北岸山麓,有一个高约百米的沙丘,叫丹娘沙丘。江中沙洲和河谷阶地植被稀少。该地区的生产活动以放牧、种植和林业为主,生活能源来自薪柴。

材料二:如图为“雅鲁藏布江河谷地区局部示意图”。

(1)结合材料,分析图示河谷地区冬春风沙活动的沙源。

(2)简要说明丹娘沙丘的形成过程。

(3)指出图中公路常遭受的地质灾害,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19.

如图是我国某条河流流量与气温的关系示意图,该地全年降水量比较均匀。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

(1)比较该河流甲、丙两个汛期形成原因的异同。

(2)分析乙时段河流流量较小的原因。

(3)归纳该河的主要水文特征。

(4)近几十年来该河水量明显减少,甚至夏季出现断流现象,请分析其原因。20.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智利阿塔卡马沙漠号称“世界干极”,平均年降水量小于0.1毫米。然而由于厄尔尼诺(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赤道附近的偏东信风势力减弱,致使流向太平洋西部的温暖海水滞留在东部)的影响,2015年9~10月,该沙漠中休眠已久的花的种子迅速发芽、生长、开花,形成了“沙漠花海”的自然奇景。如图为阿塔卡马沙漠位置和相关地理景观示意图。

(1)运用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分析气候在阿塔卡马沙漠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

(2)说出图中甲处自然带的名称,并分析成因。

(3)结合材料,分析2015年9~10月阿塔卡马沙漠出现“沙漠花海”的原因。

答案和解析1.【答案】A【解析】解: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极圈内有极昼现象,M地位于北极圈因此昼长大于N,故A正确,B错误。

结合图片并不知道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因此并不能判断N的昼长如何变化,故C错误。

由于M地纬度高于N地,因此M地正午太阳高度角永远小于N地。故D错误。

故选:A。

根据自转方向可以看出,该图为北半球;结合晨昏线和极圈的位置可知,北半球出现极昼,因此直射点应位于北半球。

本题难度中等,主要是考查地球运动的知识,结合所学进行分析即可。

2.【答案】B【解析】解:根据所学知识,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时段为每年1月初,根据24节气时间,冬至(12月22~23日)至小寒(1月5~9日)时间段,地球公转速度接近最快。B对,ABC错。

故选:B。

本题考查地球公转速度变化,地球公转速度在近日点(1月初)最快,在远日点最慢(7月初),本题要根据24节气时间,结合地球公转方向和速度变化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地球公转速度时间变化,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及分析判断能力。熟记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地球公转特点是解答本题关键。

3~5.【答案】C、A、A【解析】解:由同一沉积岩层在甲处的埋深判断,在甲地中部埋深大,两侧埋深小,所以岩层中部向下凹陷,属于向斜构造;在挤压作用下,向斜槽部岩性坚硬,风化速度慢,所以最先会演变成向斜山,C正确。

故选:C。

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在地貌上常常形成山岭;向斜岩层向下弯曲,在地貌上常常成为谷地或盆地。但是有些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作用,裂隙发育,容易遭受侵蚀而成为谷地,而向斜槽部因受挤压,岩层变得紧实,不易遭受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本题以某地地形剖面及其地下同一沉积岩层埋藏深度示意图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地表形态的变化和地质构造。

解:从图中可以看出,乙处同一沉积岩层埋藏深度(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为0,说明乙处的岩层出露地表。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乙处为背斜构造,顶部受张力作用,物质疏松,岩层破碎,受到外力侵蚀而成为谷地。

故选:A。

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的热能,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它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能,以及地球重力能等,表现为对地表物质的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等作用,它将高山削低,把盆地填平,其结果往往使地表趋于平坦。

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获取图中信息即可。

解:丙处岩层与周围明显不同,周围为沉积岩层,从地形剖面图可以看出,丙处海拔比其附近地区高,为突出的小山地,说明该处受到的侵蚀力度小,因此可推测其岩层最可能是花岗岩,故A正确。

石灰岩、砂岩、页岩都是沉积岩,与丙两侧的岩性一致,故BCD错误。

故选:A。

花岗岩属于酸性(SiO2>66%)岩浆岩中的侵入岩,这是此类中最常见的一种岩石,多为浅肉红色、浅灰色、灰白色等。中粗粒、细粒结构,块状构造。

本题主要考查岩石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6~7.【答案】D、A【解析】解:千岛湖是为建新安江水电站拦蓄新安江上游而成的人工湖,与雅丹地貌成因不同,A错误。

新月形沙丘是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地貌,B错误。

冲积扇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地貌,与雅丹地貌成因不同,C错误。

魔鬼城与雅丹地貌一样,也是干旱地区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D正确。

故选:D。

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能以及地球重力能等,表现为对地表物质的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等作用,它将高山削低,把低地填平,其结果往往使地表趋于平坦。由所学知识可知,雅丹地貌为干旱地区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类型。

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外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获取题干中信息即可。

解:由所学知识可知,雅丹地貌多为干旱地区风力侵蚀形成,而水上雅丹则是风力侵蚀之后湖水入侵后形成,BD错误。

在干旱区,在流水堆积作用下形成河湖相土状沉积物,后随地壳抬升而隆起,气候逐渐干旱,河湖沉积物出露地表,在风力侵蚀作用下,发育了雅丹地貌;近代气候转向温暖湿润,冰川融水增多,故形成水上雅丹。因此该景观的形成过程为流水堆积-地壳抬升-风力侵蚀-湖水入侵,A正确,C错误。

故选:A。

内力作用的能量是来自地球内部,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它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能以及地球重力能等,表现为对地表物质的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等作用,它将高山削低,把低地填平,其结果往往使地表趋于平坦。

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内外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获取题干中信息即可。

8~9.【答案】B、C【解析】解:读图可知,图中等压线闭合,则为高压或者低压;等高压线的凸出部分的连线为高压脊,气流下沉,不可能形成降水,所以图示等压线闭合区域为低压,A、C错误。

低压则锋线为低压槽线,低压中心气压低,则气流辐合,在垂直方向上气流上升,在上升的过程中气温下降,容易成云致雨,B对,D错。

故选:B。

冷锋是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并推动暖气团移动;冷锋过境会产生降温、阴雨、大风等天气,冷锋过境后,冷气团占据原来暖气团的位置,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暖锋是暖气团主动移向冷气团,并推动冷气团移动;暖锋过境时容易产生连绵阴雨,过境后,受单一暖气团控制,气温升高,气压下降,天气转晴。等压线数值内大外小为高压,从气流来说是反气旋;反气旋的气流为北顺南逆辐散,气流下沉,气温升高,天气晴朗。等压线数值内小外大为低压,从气流来说是气旋;气旋的气流为北逆南顺辐合,气流上升,容易成云致雨。

本题主要考查读图析图能力,属于基础题,掌握高压脊和低压槽区别和特点。

解:读图可知,图中等压线闭合,则为高压或者低压;等高压线的凸出部分的连线为高压脊,气流下沉,不可能形成降水,所以图示闭合区域为低压,判断该天气系统为北半球的气旋,在锋面气旋中,低压中心西侧槽线上形成冷锋,冷锋锋后可能出现大风、降温、雨雪等天气,即丙位置符合。

故选:C。

低压槽上,来自不同方向、性质不同的气团聚合,易形成锋面。其中低压中心西侧槽线上为冷锋、东侧槽线上为暖锋。对于北半球来说,冷锋大致向南移动,锋后即冷锋锋线北侧为雨区;暖锋大致向北移动,锋前即暖锋锋线北侧为雨区,南半球相反。

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读图析图能力,根据低压槽和高压脊的特点可以确定高低压,进而分析判断天气特点。

10~11.【答案】B、C【解析】解:根据图中等压线数值可知,甲地的北侧是高压,所以水平气压梯度力大致由东北指向西南;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影响下,右偏形成东北风,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风向的判定方法:①先在最靠近的等压线上画水平气压梯度力,该力垂直于等压线,并从高压指向低压;②考虑该地在南半球还是北半球,南半球风向画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左侧;北半球风向就画在风向右侧;③甲摩擦力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的夹角为30°-45°之间,风的来向就是风向。

半糖主义可看出风向的判断,属于基础题,掌握判断方法即可解答。

解:由题中图可以看出,乙地将会经历冷锋过境,冷锋过境会带来大风、降温、降雪天气。

故选:C。

冷锋过境时容易出现阴天、下雨、刮风、降温等天气现象;冷锋过境后,冷气团替代了原来暖气团的位置,所以气温湿度骤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冷锋在我国一年四季都有,尤其在冬半年更常见;冷锋因移动速度快,强度大,历时短。

本题以美国部分区域略图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常见的天气系统及天气。解题时应注意结合实际情况。

12~14.【答案】A、C、C【解析】1.

【分析】

本题难度中等,主要是考查海水运动的知识,结合所学进行分析即可。

【解答】

左图表层水温为10~20℃;右图中①水温为10~20℃,数值相符。A正确。

②的温度为20~30℃,数值不同,B错误。

③的水温为0~10℃,C错误。

④的水温为0℃,D错误。

故选:A。

2.

【分析】

本题以“某测站水温垂直分布图”,“某海域表层等温线分布图”为背景,考查了洋流

【解答】

图中等温线向北温度减少,说明向北纬度高,为北半球,B、D错。

等温线的凸向即洋流流向,图中洋流由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为暖流,C正确,A错。

故选:C。3.

【分析】

本题难度较小,解题的关键是了解影响海水盐度、密度的因素。

【解答】

根据图片2,图中等水温线向低温弯曲,水温较高,属于暖流,暖流水温较高,蒸发较旺盛,因此②的盐度比①大,③的密度比④小,C正确,A错误。

图中②处水温高于③处,因此②处密度比③处小,B错误。

该地自南向北水温逐渐降低,纬度逐渐升高,且大致位于副热带海区以北地区,因此由①到④海水盐度逐渐降低,D错误。

故选:C。

15~16.【答案】B、A【解析】解:读第二亚欧大陆桥示意,结合图文信息可以判断,第二亚欧大陆桥大致呈东西走向,连接沿海与内陆,从沿海向内陆沿途可见森林、草原、荒漠的景观有序变化,这主要是水分条件差异引起,自然景观的变化大致随经度变化而变化,因此沿线的景观变化反映的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是经度地带性,B正确。

沿线的景观变化与纬度地带性、垂直地带性和非地带性规律不同,ACD错误。

故选:B。

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1、自然带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是纬度地带性,分异的基础是热量,原因是随着纬度的增加,从赤道到两极太阳辐射越来越少,热量降低,自然带由低纬向高纬呈现热带、温带、亚寒带、寒带的分布;2、经度地带性规律。又称之为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分异的基础是水分;3、垂直地带性分异:在山区,气温和降水随着海拔的增加而发生变化,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植被、土壤和动物类型的组合。地表景观随高度发生有规律的更替现象,叫做垂直地域分异。

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自然带的水平地域分异,获取题干中信息即可。

解:鹿特丹处于40°~60°N大陆西岸,全年受盛行西风影响,形成全年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一般形成温带落叶阔叶林植被,A符合题意。

鹿特丹的地理位置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分布地带的位置不符,BCD错误。

故选:A。

经度地带性:又称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影响因素—水分。自然带呈由沿海向内陆更替变化规律,北半球中纬度最为突出。如我国华北到西北依次有: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

本题难度中等,主要是考查地域环境的知识,结合所学进行分析即可。

17.【答案】A【解析】解:该山脉东部受夏季风影响大,降水较多,东中西三段基带由典型草原带过渡到荒漠草原带,再到草原化荒漠带,是水分差异造成自然景观明显差异。

故选:A。

本题考查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的知识,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有纬度地带分异规律、经度地带分异规律和垂直地带分异规律,影响纬度地带分异规律的主要因素为热量,影响经度地带分异规律的主要因素为水分,影响垂直地带分异规律的主要因素为水热条件。

本题难度适中,通过坐标图设置题目,题目为基础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和读图分析能力。

18.【答案】解:(1)根据材料,人们的生活能源以薪柴为主,生产活动破坏植被,过度放牧,导致区域水土流失,泥沙汇入河谷。读图可以看到,河道泥沙淤积,形成沙洲和河漫滩。冬春季节,河流水位低,河滩和沙洲裸露,成为风沙活动的沙源。

(2)每年冬春季节,从10月-次年3月,该地气候干旱,多大风天气。大风经过地区植被稀少,加上经过江面,受阻挡较少,形成涡旋上升气流。气流携带沙洲和河滩上的沙粒,受江边山地地形阻挡,风速减缓,沙粒堆积于山坡,日积月累形成沙丘。

(3)图中公路沿河谷修建,分布在山麓地形,容易发生滑坡或泥石流灾害。主要防御措施包括退耕还林,还草,保护坡地植被;调整区域生活能源使用结构;限牧、禁止乱砍滥伐等。

故答案为:

(1)滥砍、滥伐、滥牧导致区域水土流失,泥沙汇入河谷。河道泥沙淤积,形成沙洲和河漫滩。冬春季节,河流水位低,河滩和沙洲裸露。

(2)每年冬春季节(10月-次年3月),气候干旱,多大风,大风经过地区植被稀少,加上经过江面,受阻挡较少,形成涡旋上升气流,气流携带沙洲和河滩上的沙粒,受江边山地地形阻挡,风速减缓,沙粒堆积于山坡日积月累形成沙丘。

(3)滑坡或泥石流。措施:退耕还林,还草,保护坡地植被;调整区域生活能源使用结构;限牧、禁止乱砍滥伐。【解析】(1)图示河谷地区冬春风沙活动的沙源主要从河流水位下降、湖泊水位下降等方面考虑。

(2)考查地质作用的知识,地质作用根据能量来源可以分为外力作用和内力作用,外力作用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内力作用表现为岩浆活动、地壳运动等。

(3)考查灾害的防治措施,主要措施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人们的防灾意识、建立相应的预警机制等。

本题难度适中,通过西藏米林县设置题目,题目较为新颖,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和读图分析能力。

19.【答案】(1)相同点:影响因素均为气温。不同点:甲汛期是春季季节性积雪融水所致;丙汛期是夏季冰川融水所致。

(2)4、5月份,随着气温的升高,蒸发量增加,季节性积雪的融化量不断减少,补给河流的水量减少;同期,农业用水量较大,致使河流流量较小。

(3)流量小;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汛期出现在夏季和春季,冬季断流;径流量年际变化小。

(4)人类活动规模扩大,沿岸过度使用水资源;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退缩。【解析】本题以“我国某条河流流量与气温的关系示意图”为背景,考查了河流水文特征、河流断流原因等知识,要求学生读图、析图获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

(1)读图可知: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