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史第6章鲁迅(上)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课获奖课件_第1页
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史第6章鲁迅(上)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课获奖课件_第2页
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史第6章鲁迅(上)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课获奖课件_第3页
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史第6章鲁迅(上)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课获奖课件_第4页
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史第6章鲁迅(上)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课获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鲁迅(上)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樟寿,字豫山,后改字豫才,学名树人。鲁迅著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坟》《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伪自由书》《南腔北调集》《准风月谈》《集外集》《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拾遗》等。另有书信集《两地书》、学术著作《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译著《域外小说集》(与周作人合译)等。鲁迅是中国当代汉语文学暨现实主义流派奠基者。鲁迅回目录第1页第一节生平、思想和文学道路一、早期(1881—1917)1.少年时代:从绍兴到南京1881年9月25日,诞生于浙江会稽县(今绍兴县)东昌坊口新台门一种封建士大夫家庭,少年时代在小康家境中度过。1893年,祖父因牵涉科场弊案入狱,家庭变故使周家从小康坠入困顿。1898年,考入江南水师学堂。翌年,转入由陆师学堂在南京附设矿路学堂。开始接触西方当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接收进化论学说。2.赴日留学1923年,被保送日本留学,到东京弘文学院学习日语。受梁启超“新民说”影响。1923年,到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希望科学救国,促进国人对维新信奉。1923年,受“幻灯片事件”影响,弃医从文。从科学救国到文艺启蒙,意味着鲁迅“立人”思想自觉。1923年4月,返回东京,与许寿裳、苏曼殊等人筹划创办《新生》杂志,因人力物力所限无果。第2页3.开始“立人”思想建构在日留学时期,开始了其“立人”思想建构,成果标志是《摩罗诗力说》和《文化偏至论》等文章刊登。主张:振兴国家和民族关键,在启蒙立人:“是故将生存两间,角逐列国是务,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若其道术,乃必尊个性而张精神。”看重个人自由意义和价值,把“掊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作为当务之急,提出了以个性和个体为本位人价值观和人格构造观。“立人”思想是落后中国在追求当代化过程中深刻感受到并提出一种本质性“当代性”问题。4.回国1923年,回国。先后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和绍兴府中学堂任教。创作文言短篇小说《怀旧》。1923年,应蔡元培之邀到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任职。1923年“文学革命”,进入了思想和创作丰收期。第3页二、前期(1918—1926)1.参与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1923年起,应邀与陈独秀、李大钊等共同参与《新青年》编辑活动。1923年5月,刊登中国当代汉语文学史上第一篇具有全新当代性意义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此后,先后创作《孔乙己》、《药》等20多篇小说,结成了《呐喊》、《彷徨》两个集子,显示了“文学革命”实绩。同步,在《新青年》“随感录”栏目中刊登许多社会和时事短评。1923年起,先后在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等校兼任教职。其间,编写《中国小说史略》讲义,翻译厨川白村、鹤见佑辅等人多部理论著作和安特莱夫、夏目漱石等人小说,先后支持和组织新潮社、语丝社、莽原社、未名社等社团,编辑出版《语丝》、《莽原》、《未名》等刊物,主编《国民新报·文艺副刊》,编辑《未名丛刊》、《乌合丛书》等。第4页2.完成“立人”思想建构

不再以“角逐列国是务”为目标指向,而是从主线上调整了立人与强国主从关系,确立了以人为出发点和最后价值尺度思想基点,从而与梁启超“新民说”划清了界限,“立人”思想由此取得了当代性本质意义。其“立人”构想两个层面:一是指向精神,意味着观念层面上自由取得和精神提升运动,处理价值观念、心理构造和文化性格问题;二是指向生存环境,意味着社会生活层面上自由取得和生存环境改良,处理社会组织构造和行为规范体系问题。为实现前者,必须通过价值重估和批判国民性,揭示国民灵魂以引发警醒,从而祛除国民身上奴隶性和多种因袭精神枷锁,产生人觉悟和做人追求;为实现后者,必须反抗一切压迫和奴役,反抗一切非人社会规范,使人取得独立存在合法性。因此,鲁迅始终把对国民性批判和对专制制度、封建伦理与行为规范批判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由此形成了他以“立人”为指向启蒙主义话语。第5页3.反抗绝望心路历程尽管他对启蒙有效性有深刻质疑,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对启蒙立场坚守和以此为基础当代知识分子话语言说,看透绝望却坚持反抗,体现出孤立韧战并反抗绝望决绝姿态。1924年创作小说集《彷徨》和散文诗集《野草》,是他这一时期与绝望抗争心路历程统计。4.“中间物”思想提出鲁迅在1926年曾说过:“一切事物,在转变中,是总有多少中间物。动植之间,无脊椎和脊椎动物之间,都有中间物;或者简直能够说,在进化链子上,一切都是中间物。”

第6页“中间物”是处于社会大转型时期鲁迅在感觉到精神上分裂感边缘感之后,对历史个体“在”而“不属于”两个社会历史地位一种确认。这一概念所标示不但仅是一种历史位置,还是一种深刻自我意识,是人对世界尤其是对人本身有限性把握。世界是无限进化、发展,而这种无限是由有限中间物组成。世界本体就是无限发展之链与中间步骤对立统一,中间物与有限是万事万物存在方式。从生命哲学来看,鲁迅明确意识到人宾我和原我辩证关系,结识到人是在有限多样宾我和无限圆满原我之间中间物。人存在乎义就在于对“有限”、“中间物”和“当下”究诘、怀疑与超越,在于用“不满”作前进动力,去不停地反抗绝望。5.支持学生反对北洋军阀运动1925年,支持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学潮。1926年8月离开北京前往厦门大学任教。

第7页三、后期(1927—1936)1927年1月,达到广州,任中山大学文科主任兼教务主任。8月,离开广州;10月,定居上海。1927年12月接编《语丝》半月刊;1928年6月至1929年末,与郁达夫共同创办并编辑《奔流》月刊;1928年终,与柔石等人组织朝花社,出版《朝花周刊》、《朝花旬刊》等刊物,并印行《艺苑朝花》,编辑《近代世界短篇小说集》。1928年,与发明社、太阳社就“革命文学”问题进行论争。1930年3月2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成立,名列发起人。此间,还负责编辑《当代文艺丛书》,主编或参编《萌芽》月刊、《文艺研究》季刊、《巴尔底山》、《前哨》、《十字街头》和《译文》、《文学》、《太白》等公开或秘密刊物,并出版奴隶丛书,领导新兴木刻运动,积极培养和扶持左翼青年作家。这一时期,他以杂文为武器,进行文明批判和社会批判。同步,还完成短篇小说集《故事新编》,出版书信集《两地书》,另有大量译作问世。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第8页第二节《呐喊》与《彷徨》《呐喊》是鲁迅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收1923年到1923年创作15篇小说,1923年由北京新潮社出版。取名《呐喊》,意为“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彷徨》是鲁迅第二部短篇小说集,收1924年到1925年创作11篇小说,1926年由北新书局出版。《题〈彷徨〉》说:“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言其“五四”落潮后苦闷。第9页一、《呐喊》、《彷徨》思想内容

1.《呐喊》和《彷徨》首先对封建宗法社会价值体系与话语方式进行了整体否认。这是指向人生存环境立人举措。《狂人日记》是这种解构策略典范。小说对长期压抑和禁锢中国人个性精神封建伦理道德及文化进行了剧烈批判和全盘否认。之因此如此,是由于中国封建礼教思想载体缺乏明确阶级划分,吃者与被吃者主体含混,只有选择整体否认策略才能振聋发聩,使先觉之声穿透国人麻木灵魂,达成启蒙应有效果。“吃人”意象构设是对封建宗法制度与礼教思想进行整体否认最有力度聚焦。2.国民性批判是鲁迅小说又一主题。这是指向人精神层面立人举措。鲁迅小说一方面集中批判了国民性中根深蒂固奴性心态,另一方面突出批判了国民普遍存在看客心态。奴性心态多体目前个体形象身上。如闰土、阿Q、庄爱姑等。“看客”心态多体目前群体形象身上。在鲁迅看来,“群众,——尤其是中国,——永远是戏剧看客”,不但无聊、麻木、冷漠,并且数量庞大。《示众》就对这种心态作了典型体现。国民性批判赋予鲁迅小说以鲜明启蒙色彩。

第10页3.对启蒙和启蒙主体拷问组成《呐喊》和《彷徨》第三方面主题。3.1首先是对启蒙本身质疑。如《狂人日记》开头文言“识”,除了强调小说追述性质,更说明狂人已经病愈,且“赴某地候补矣”。《头发故事》中,鲁迅借N先生之口对当初新文化关键理念之一——“个人反抗”现实可行性,以及启蒙理念为这一行为所预设想象性景观提出质疑。《伤逝》中,子君终于走了“回来”这条路,并死于“无爱人间”,对子君命运设计分明流露出鲁迅对启蒙之后又如何深刻不安。3.2其次是对启蒙主体审阅。如《祝愿》中,“我”(启蒙者)与祥林嫂(启蒙对象)之间有关生死一场对话,启蒙者话语力量就显露出了尴尬与困窘。《在酒楼上》中吕纬甫,曾经是有志向有激情青年,但经历了挫折后,最后放弃先前信奉。《孤单者》中魏连殳,早年是勇于向世俗偏见挑战“孤单者”,但终于没有真正取得“独战多数”胜利,当起了师长顾问。第11页3.3对启蒙和启蒙主体拷问显示了鲁迅清醒“中间物”意识。从时间维度看,鲁迅把自己这一代人称为历史“中间物”,他们既不属于眼前黑暗,也不属于将来光明,只能彷徨于无地。从空间维度看,历史中间物是在某种异质文化浸润下产生并且被命运重新抛入母体文化环境一种“异类”。因此,那些从异质文化环境中重回母体文化环境历史中间物们,越是要努力发出启蒙先觉之声,文化荒原死寂与空漠感就越加浓重。

3.4鲁迅消解、质疑很大程度上集中于启蒙终极意义和许诺于将来等层面——这种启蒙话语倾向带有强烈便宜乐观情绪和浅薄社会进化论色彩,在忘情于国民性批判时往往展现出挥之不去道德精神上优越感。鲁迅质疑事实上是对启蒙者在预设前景上乐观情绪与高蹈倾向一种制约。同步,他将启蒙者本身亦纳入启蒙对象这一范围进行审阅,在现实层面强调启蒙者思想、行为重构必要性,进而将启蒙进程起点建立在启蒙者自我拯救上。第12页二、《呐喊》、《彷徨》艺术成就

《呐喊》和《彷徨》实现了小说艺术当代转型,是中国当代汉语小说成熟标志。第一,题材变革。在晚近白话小说由传统追求情节、讲求传奇、很少凡人写法转向描写一般平凡人过程中,《呐喊》、《彷徨》把这一转向深刻化、典型化,深入展示现实社会常事常人。题材平凡,但发掘很深,能让读者重新端详自己所熟悉、甚至是由于司空见惯而已有些麻木生活,并感悟到人性、人生等带哲理性、超越性命题。第二,重视写灵魂。《呐喊》和《彷徨》在对凡人凡事再现中,深刻揭示了灵魂深,发明了当代心理小说。如《伤逝》,几乎全篇是人物心理变迁过程描写。他对传统尖锐批判,以及对病态国民性入骨分析都得力于对人物灵魂揭示。第三,开放现实主义创作办法。鲁迅遵循生活逻辑,直面人生,揭示病苦,刻画灵魂,无情地“透视”了中国当代社会现实“病症”,是一种清醒严酷现实主义。在体现手法上,则重视细节刻画、环境描写与典型形象提炼。同步,鲁迅小说又容纳了象征主义、浪漫主义等多种体现手法。他广泛吸取外国当代小说经验,大胆融汇试验和创新,以意役法,变幻无穷。

第13页第四,叙事模式创新。从叙事构造看,传统小说一般采取有头有尾、环环相扣线性论述模式。晚清小说虽有创新尝试,但收效甚微。直到鲁迅出现,当代小说叙事模式才真正有所突破和创新。他短篇在叙事上有顺叙、倒叙、预叙和插叙,省略、浓缩和延宕,叙事构造展现出挣脱时间之链后自由丰富。他还以缺失—疗救作为小说两大基本叙事功能,在二者对立中确立了“缺失—疗救”基本构造模式。物质匮乏和精神阙如,使叙事对象承受了双重缺失与病苦;而弥补缺失、唤醒疗救行动和希望,也在文本情节进程中自然呼应着。整个叙事构造完整就建立在这种二元对立基础之上。从叙事话语看,《呐喊》和《彷徨》采取了全套当代叙事话语。如论述声音,传统小说多以全知论述者展开故事论述,一般刻意回避叙事主体存在。而鲁迅小说则大量采取第一人称叙事方式,在文本中直接出现“我”形象和声音。另外,《呐喊》和《彷徨》语言也有发明性和试验性。鲁迅追求语言节俭、含蓄、凝练、警拔,善于巧妙使用动词和副词。在体现情感繁复与痛苦时,他也不吝啬使用语言冗长与反复。

第14页第三节《阿Q正传》《阿Q正传》是最早被介绍到国外当代汉语小说。小说最初分章连载于1923年12月4日至1923年2月12日《晨报副刊》,署名“巴人”,1923年8月收入作者第一部小说集《呐喊》。

第15页一、阿Q形象与精神胜利法1.阿Q形象1.1悲剧性阿Q是个充满喜剧色彩悲剧人物,他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只能靠打短工维持生计,经济上受剥削,政治上受压迫,生命欲望得不到满足,人格得不到尊重,没有人把他当人看,以至最后不明不白地死在“咸与维新”把总老爷屠刀之下。作品通过阿Q命运呈示了一种非人生存环境,并以其在革命中最后消灭揭发了中国社会大变革人生真相。1.2矛盾性鲁迅塑造这一形象是“要画出这样缄默国民魂灵来”。阿Q思想存在许多矛盾:一方面头脑里充塞着多种封建观念,如讲“男女之大防”,以为造反就应当杀头;另一方面,又带着某些以歪曲形式体现出来叛逆性,如对赵太爷、钱太爷之流“在精神上独不表格外崇奉”,到后来还由“神往”革命进而想投革命党。从本质上看,阿Q革命目标就是想变化一下人肉筵宴座次。这种革命当然不能变化吃人历史,更不也许使人取得做人价值。

第16页2.精神胜利法2.1内涵阿Q性格,是由一系列矛盾原因组成,如妄自尊大而又自轻自贱,敏感忌讳而又麻木健忘,质朴愚昧而又圆滑无赖,率真任性而又正统卫道,争强好胜而又忍辱屈从,向往革命而又排斥异端,憎恶权势而又趋炎附势,蛮横霸道而又懦弱卑怯,不满现状而又安于现状。这些矛盾对立元素组成了本色和扭曲两个分裂性格系统,其特点是两重人格、退回内心、泯灭意志。这一性格系统事实上形成了一种具有高度抽象性精神符号,即精神胜利法(或曰阿Q主义),以虚幻精神上胜利来掩盖现实中失败。2.2体现突出体现为:以虚无历史荣誉掩盖现实困境,甚至预支将来来减缓现实痛苦,如沉醉于“我们先前———比你阔多啦”;健忘,尤其是忘却屈辱,如刚挨了“假洋鬼子”哭丧棒,“‘忘却’这一件祖传宝贝”就使得他“以为轻松些”;在被损害同步也损害他人,向更弱者转嫁自己屈辱,如在对小尼姑“调戏”中,他感到自己“一切‘倒霉’都报了仇”;在自欺欺人中求得解脱,如在极度失落痛苦中,他用力连打了自己两个嘴巴,“仿佛是自己打了别个一般,便心满意足了”。第17页2.3影响精神胜利法使阿Q将受欺压后愤恨通过自我想象和健忘而变成自我欺骗动力,从而泯灭了反抗也许。也由于精神胜利法作祟,阿Q始终处于人生被动状态,始终生活在逆来顺受屈辱之中,这使得他跟大多数文学作品中悲剧主人公“积极性”有了不一样。小说由此写出了阿Q与生俱来悲剧命运。2.4精神胜利法与阿Q悲剧处境精神胜利法折射出阿Q在一种文化断裂时期进退无据悲剧处境。阿Q所处时代,正是中国传统文化构型颓塌而新文化构型又未建立乱世。其悲剧在于:首先,他承袭旧文化构想体系而形成“自我”构想体系与社会嬗变格局相抵牾,这使他不自觉中成了一种替旧文化构型衰靡而不平不满、义愤填膺角色;其次,在阿Q所在时代,原有社会文化构型约束力已大大削弱,阿Q“自我”开始萌醒,这种更贴近真实自我构想与现实也是矛盾。阿Q由于犯禁(向吴妈求爱、自称姓赵等)受到了主体文化(家族文化)放逐,又没有找到可安身立命反文化构型,因此他必然成为流离失所文化断带上游魂。第18页2.5精神胜利法成因

精神胜利法产生和形成有着复杂历史和现实原因。旧乡村存在着森严等级制度,封建纲常名教占绝对支配地位,农村经济破产和社会半殖民地化,都为阿Q性格产生提供了条件。晚清统治阶级中,“精神胜利法”非常流行,这种病态心理会像瘟疫同样传染给下层民众。而小农阶级本身严重弱点,也是产生阿Q性格温床。阿Q性格尚有着深层中国传统乐感文化意蕴,中国传统文明中最推崇“绝圣弃智”、“知足常乐”,精神胜利法即是这种自我化解矛盾,消灭冲突调和中庸哲学。

第19页二、阿Q形象意义1.《阿Q正传》体现了以鲁迅为代表五四知识分子在当代性追求过程中急于使民族挣脱贫困与落后现状而产生文化焦虑。五四知识分子以为,要想在技术、经济和军事等方面赶超西方,就必须使中国文化、结识论和伦理学理性化或西化,而实现这一点前提就是要唤醒自己同胞,使之意识到本族文化、道德和意识形态落后。把阿Q塑造成一种文化原型,为鲁迅提供了一种有利视点,由此他能够在审美上演示社会——历史现实中种种矛盾。阿Q精神卑贱、道德冷漠、狭隘傲慢和虚伪,组成了文化传统几个关键特性,并在这里被逐一揭发出来。工业西方殖民主义凝视使像鲁迅这样中国先驱者意识到了新“时代意识”和新再现模式,并且促使他们冲破自己民族梦魇般过去,进而投身于激进文化政治活动之中。

第20页2.对阿Q形象塑造及其精神病症发露深刻地体现了鲁迅“人学”思想。针对“后发展”国家当代化追求中普遍面临最本质问题——人当代性问题,鲁迅提出了“改造国民性”和“立人”主张。而人个体精神自由是群体觉悟前提,因此他主张“尊个性而张精神”,这就要努力把人精神从非人价值观念束缚中解放出来。阿Q形象正是鲁迅从背面给人们提供一面如何成为“真人”镜子。能够把阿Q看作一种耳目闭塞、精神枯涸渺小“末人”。以阿Q这样个体为基础所组成群体,不也许是觉悟群体,只会是昏庸、落后,甚至会滑向非常危险道路。要实现群体觉悟、民族觉醒,并最后实现国家当代化,就必须从启发个体精神自由入手。第21页3.《阿Q正传》更深层意蕴在于它从人类整个历史发展范围中,对人类主线性生存境遇和普遍存在于人性深处弱点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观照和反思。在阿Q身上,几乎集中了人一切生存困境,而他试图变化现状一切挣扎,都不免是一次绝望轮回,因此精神胜利法便成为唯一选择。阿Q这种选择也是许多身处黑暗和苦难人们共同选择。阿Q形象最成功地体现了人类易于逃避现实、退入内心、谋求精神胜利普遍弱点。因此,能够把阿Q当作能够代表人类最主要最隐秘最深层基本特性精神典型,在他身上充足体现出人类本身精神异化和难以挣脱精神奴役创伤。另一方面,精神胜利法又体现出人对精神自由、自我价值无休止追求。人类挣脱精神胜利法影响而真正赢得胜利过程,是永恒争取自由过程。当然,这在阿Q是变态,惟其变态,才更为深刻地昭示出人与环境永恒矛盾,环境对人巨大压抑,人所有苦闷与焦灼,人竭力想开释、缓和这种苦闷与焦灼,而又实现时甚少,又拼力地、极为痛苦地、变态地求其实现。

第22页三、《阿Q正传》艺术成就

1.小说具有鲜明游戏模仿解构性。1.1作者首先将颠覆对象直指封建文学中“史传”文体。中国传统文学中“传”等级森严,一般百姓主线无缘入“传”。鲁迅将一种没有姓名而仅剩代码小人物入“传”,不但拓宽了史传使用范围,也显出其写作人民性立场,史传文体等级性也因之被解构。传统史传,每论述到传主,必正襟危坐,论述语调也因而显得滞重呆板。鲁迅则借用史传物质外壳,采取诙谐、戏谑反讽语调来写阿Q,将传主置于被解剖客体地位,从而调整了创作主体与形象主体位置。这就消解了对史传崇敬意识,作家文笔也因之取得更为广阔游动空间。第23页1.2小说还对传统章回体小说构造和大团圆形式进行了戏仿。章回体小说是中国晚近时期流传最广一种文学论述形式,近代为鸳鸯蝴蝶派小说所大量利用,妨碍了新文化传输。鲁迅模仿章回体分章分回形式讲述阿Q生命历程,并在模仿中加以拆解。中国传统文学喜欢营造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大团圆结局,在“皆大欢喜”中使弱者得到麻醉欢欣。鲁迅对此进行戏仿,让阿Q被绑赴刑场砍头,故意将悲剧性结局写成喜剧,让读者在截然相反结局中,看到如此“大团圆”是多么可怜和可悲。

2.在人物形象塑造上,《阿Q正传》采取了典型化手法。第一,作者采取“杂取种种人,合成一种”办法,将众多不一样人物突出特点进行化合,从而发明出阿Q形象。第二,阿Q形象具有符号意义,他不但是阿Q这一种体,也是“国民性”浓缩体。第24页3.在论述方式上,小说将空间性叙事与时间性叙事相结合,形成形喜实悲论述格调。作品中“序”、“优胜记略”、“续优胜记略”、“生计问题”等是众多故事并行排列、堆积,各个故事之间缺乏有效时间联系,是空间性叙事。到了“革命”和“不准革命”以及结尾“大团圆”,小说进入一种时间流程,形成时间性叙事。两种叙事类型在论述模式、艺术格调上均存在差异。前者显示着评论冷峻、讽喻,后者体现为现实描绘沉郁、寄情;前者是象征主义喜剧构造,后者是现实主义悲剧构造。小说由此在喜剧外套中包蕴了深沉悲剧内核。4.语言体现方面,小说常在形象论述、描写中间以精辟、深刻议论,这些议论具有鲜明批判与讽刺色彩。在人物对话上追求性格化,寥寥几句便能精确地体现人物身份和精神面貌。另外,小说还大量使用古语、口语、富有风趣感夸张和反语,增加了文章诙谐和讽刺意味。

第25页第四节前期杂文与散文一、前期杂文思想内容1.鲁迅杂文分期从创作时间和内容看,鲁迅杂文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鲁迅前期杂文是指鲁迅1923年到1927年间杂文创作,主要收入《坟》、《热风》、《华盖集》和《华盖集续编》,少部分收入《而已集》、《集外集》;此后创作为后期杂文。2.前期杂文分类、思想内容和写法2.1第一类,对中国社会思想解剖。第26页2.1.1思想内容对旧文明、旧道德批判。如《我之节烈观》批判封建伦理道德中“节烈”观;《我们目前如何做爸爸》批判封建孝道和父权观念。对封建复古思想和言论进行批判。如《说胡须》、《看镜有感》等批判“国粹派”复古言论。探析和批判国民性。如《灯下漫笔》指出长期处于封建统治下中国民众“想做奴隶而不得”或“临时做稳了奴隶”真实地位;《论睁了眼看》剖示封建文人不敢正视现实,却以“瞒和骗”作品将国民导入“瞒和骗”大泽。第27页2.1.2写法所言之事极小,所论问题极大。如《论雷峰塔倒掉》和《再论雷峰塔倒掉》,仅就雷峰塔倒掉一件小事,论及却是关系中国社会文化带有主线性大问题。两种创作倾向:一是收入《热风》中短小犀利、感情充沛“随感录”;二是收入《坟》中针对社会某个带有普遍意义问题进行较透辟说理分析文章。

第28页2.2第二类,将杂文作为详细社会斗争艺术武器。《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就统计了作者在“五卅”运动、女师大学潮、“三一八”惨案、“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等重大历史事件中,指斥帝国主义、北洋军阀、国民党右翼势力及其帮凶文人卑鄙言行战斗风貌。如《突然想到》批判“五卅”惨案中那种“惶惶然辩诬,张着含冤眼睛,向世界搜求公道”软弱行为;《并非闲话》和《一点比方》揭发谎言由来,戳穿“正人君子”假面;《无花蔷薇之二》、《记念刘和珍君》、《空谈》等文,一面痛悼死难青年学生刘和珍等,一面揭发为政府当局辩护“流言者卑鄙”,一面向杀人者及其帮凶发出怒不可遏抗议。

第29页二、散文诗集《野草》《野草》是鲁迅“彷徨期”作品。除《题辞》写于1927年4月外,其他23篇均写于1924年9月至1926年4月间,陆续刊登于《语丝》,1927年由北新书局出版。第30页1.《野草》“独语体”特性“自觉地将读者推到一定‘距离’之外,甚至是以作者与读者之间担心、排拒为其存在前提:唯有排除了‘他人’干扰,才能径直逼视自己灵魂最深处,捕捉自我微妙、难以言传感觉(包括直觉)、情绪、心理、意识(包括潜意识),进行更高、更深层哲理思考。”2.《野草》思想内容若将鲁迅作为一种思想人物来研究,尤其是作为一种哲学对象来读解,《野草》就不再是某些详细经验性事件产物,而是一种诗化了生命哲学,即鲁迅对自我人生价值及其意义深邃思考。

第31页2.1《野草》与鲁迅“中间物”意识《野草》形象地体现了鲁迅“中间物”意识:“中间物”(意识)是在当下之行中,把彼岸拉回此岸,把终极化解为有限。生命是个“中间物”,它宿命般从“无”到“有”,又从“有”到“无”。“中间物”总是以不停地被否认为存在方式:遭“践踏”、“删刈”而“死亡”、“朽腐”,是个不停消灭过程。消灭证明了生存,显现出生存意义。这犹如野草,它微不足道,也不会长存,必死无疑,朽腐无疑,在这一点上它是绝望,一切渺远希望都是自欺说教。野草作为一种人生象征,其所有意义就在于,它曾经以与一切异己力量搏打方式存活过,因此它又并非空虚,无可腐朽。所有《野草》所要体现正是这种对生命结识。

第32页2.2主要篇目解读《秋夜》:第一句“在我后园,能够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尚有一株也是枣树”以一种体现上受阻句式,在“反复性”语义中,既体现了鲁迅孤单心境,也展现了鲁迅顽强信念和意志。枣树隐喻清醒而有韧性战斗者,虽然果尽叶落,但“一无所有干子,却仍然默默地铁似直刺着奇怪而高天空,一意要制他死命”。枣树不也许制天于死命,不过这个成果无关紧要,关键是这样想了,这样刺了。不停地撞向灯罩“小飞虫”,是让人敬奠英雄,它们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用绝望抗争和消灭亲证了自己存在。

第33页《影辞别》:影子,彷徨无着,不愿苟且于不明不暗境地,但离开人后只有两种成果:在黑暗中淹没或消失于光明。这正是人本真生存状态和命运归宿,影辞别即基于对这种状态自觉。他否认虚幻“天堂”和“地狱”,也否认所谓“黄金世界”,最后选择“被黑暗淹没”绝望之路而独自远行。远行即选择消灭。明知会消灭,却偏要前行,这是真正悲剧精神,是明知现实“惟‘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却偏要向这些作绝望抗战”精神。于是消灭也成为涅槃。《死火》:死火两难选择:留在冰谷“冻灭”,跳出冰谷“烧完”,最后都会死亡。这是一种生命绝望,但死火作了最后选择:“那我就不如烧完!”“他忽而跃起,如红彗星,并我都出冰谷口外。”体现了鲁迅“绝望中抗争”中间物意识。

第34页《希望》:以裴多菲诗句愤激地否认“希望”,但同步也否认绝望:“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我”在虚妄中领悟到存在意义:希望与绝望都是那样虚妄,人只有在这种“无所有”状态抗战中显示真实人生。《过客》:以一种短剧样式演示了过客所选择生存方式:不知从哪里来,也不知到哪里去,只认定必须义无返顾地向前走。“走”在成了一种存在论势态,它以内发于己“前面声音”为导引,由是完成了对于此在沉沦超越。

《墓碣文》:通过对死尸观照,由死问生,由死知生;由无问有,由无知有。只有把生存意义从多种光明之梦中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