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惠大道二期项目设计PAGEPAGE19目录一、概述 11.1工程区位 11.2工程概况 41.3设计依据 41.4方案阶段审查意见的执行情况 51.5设计规范 51.5.1国家规范 51.5.2建设部标准 61.5.3地方标准 61.6对规范强制性条文执行情况 7二、工程建设条件 72.1自然条件 72.2地质条件 82.2.1地形地貌 82.2.2地质构造 92.2.3地层岩性 92.2.4水文地质条件 112.2.5水土腐蚀性判定 132.2.6不良地质现象及地质灾害 142.3建设场地地物条件 142.4道路排水系统概述 162.4.1排水现状 162.4.2排水规划 16三、交通分析与实施计划 173.1拟建道路在路网中的地位与功能分析 173.2交通量预测与分析 183.2.2预测流程 193.2.3通行能力分析 243.3.实施计划 25四、设计原则及技术标准 264.1设计原则 264.2设计技术指标 27五、道路工程 275.1设计理念及设计控制因素 275.2设计重点与设计思路 285.3道路平面设计 285.4道路纵断面设计 295.4横断面路幅设计 305.5交叉口设计 315.4路拱横坡 325.6路基设计 325.6.1路基概况 325.6.2加宽超高方式 325.6.3一般路基设计 325.6.4特殊路基处理 345.6.5路基排水设计 345.6.6取、弃土设计 345.6.7道路用地 355.7路面设计 355.8临时道路 36六人行系统设计 376.1人行系统概述 376.2人行过街设施设计 376.3人行道铺装设计 376.4无障碍设计 396.5人行道护栏 41七、公交停车港设计 41八、交通工程 428.1设计概述 428.1.1设计原则 428.1.2设计范围 438.2道路交通标志 438.3道路交通标线 458.4道路信号灯 46九、高边坡专项设计 469.1概述 469.2高边坡方案设计 469.3高边坡监测 479.4施工技术要点 47十、照明工程 4810.1项目概况及照明设计范围 4810.2设计内容 4810.3供配电系统 4810.4道路照明系统 4910.5照明节能措施 5210.6照明安全接地系统 53十一、排水工程 5511.1排水现状及总体分析 5511.2设计原则 5511.3设计年限 5611.4排水体制 5611.5设计范围 5611.6排水计算参数 5611.6.1设计基本参数 5611.6.2污水设计参数 5711.6.3雨水设计参数 5811.7排水平面设计 5911.7.1雨水平面设计 5911.7.2污水管道平面布置 6211.7.3中央绿化带排水 6311.7.4海绵城市 6311.8纵断面设计 6611.9管材、基础和接口 6611.9.1管道断面形式 6611.9.2管材 6611.9.3基础 6611.9.4管道接口 6711.9.5普通钢筋 6711.10附属构筑物 6711.10.1检查井 6711.10.2雨水口 6911.10.3跌水井 6911.11管渠沟槽开挖及回填设计 69十二、综合管网工程 7012.1综合管网设计范围 7012.2综合管网设计原则 7012.3综合管网工程设计 7112.3.1电力土建走廊设计 7112.3.2通信土建走廊设计 7312.3.3给水管线设计 7412.3.4燃气管线设计 8012.4管线综合 82十三、绿化工程设计 83十四、问题及建议 84十五、工程量表 8515.1道路、交通和绿化工程数量表 8515.2照明工程主要数量表 8715.3排水工程主要数量表 8815.4电力工程主要数量表 8915.5通信工程主要数量表 9015.6给水工程主要数量表 9115.7燃气工程主要数量表 92第5页共=NUMPAGES96-393页一、概述1.1工程区位綦江区位于重庆以南,东联南川,南接贵州,西临江津,北靠巴南,是出渝入黔的重要通道,素有重庆“南大门”之称。綦江处于重庆“一小时经济圈”中,受“成渝经济圈”、“渝黔经济走廊”双重经济辐射影响。綦江区在成渝区域中占据着有利区位,北距重庆市58KM,南距贵阳市270KM,东北距成都市308KM,处于三者重要交界处。綦江区内交通便利,渝黔铁路、渝黔高速公路、210国道纵贯南北,三(江)万(盛)南(川)铁路、綦万高速公路、渝湘303省道横跨东西,构成重庆南向连接南贵昆经济区的枢纽节点。綦江距重庆市区50公里,距重庆江北国际机场仅50分钟车程。綦江区位图根据《重庆市綦江区城乡总体规划(2013年编制)—綦江片区分册》,綦江未来定位为渝南黔北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也是重要的现代综合制造业基地和都市休闲旅游度假区,现代山水田园城市。使綦江成为满足区域中心、产业高地、旅游胜地、宜居城市等城市职能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到2030年末,綦江中心城区人口规模约为60万,人均建设用地103平方米,建设用地地规模62平方公里。綦江未来将形成“绿核居中、南北联动、组团发展”的城市格局,其城区将形成“一环、一轴、四组团”的城市空间结构。“一环”即环翠屏山的核心功能环,是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商业服务设施的主要空间;“一轴”即从三江至新盛南北贯穿全部城区的纵轴,是城市的主要空间拓展走廊;“四组团”即东部新城组团(登瀛片区、通惠片区、高铁站片区)、老城组团、三江—桥河组团(桥河片区、三江片区)、北部新城组团(青杠榜片区、共同片区、新盛片区)。綦江东部新城规划图整个綦江城区路网规划布局为“五纵十横”主干路网体系,有机的将各个组团联系在一起,渝黔高速、綦万高速、三环高速穿城而过,整个路网连通性好,布局合理。本项目道路位于北部北部新盛-共同组团与东部新城组团交界处,是纵四线的其中一段,纵四线贯通连接横二线至横十线九条横向干线,北至北部新盛-共同组团边界,穿过东部新城组团,南抵三江-桥河组团,本项目是城市的重要骨干道路。綦江交通图1.2工程概况本项目起点接已建成的新惠大道一期道路及食品园区二支路H1线,沿规划线路布线,终点至思南村敬老院。全长1409.334m,城市主干道,设计车速为60km/h,标准路幅宽度为36m,其中中分带宽4m,两侧车行道各11m,两侧绿化带各2m,两侧人行道各3m。主要设计内容包括道路、交通、绿化、管网工程等。1.3设计依据(1)业主与我公司签定的本工程设计合同(2)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年)(3)綦江区城乡总体规划(4)1:500现状地形图电子版(5)《綦江食品园区支二路工程》施工图(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2016.06)(6)《綦江区食品工业园区道路管网二期工程-惠品大道》施工图(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2010.12)(7)綦发改审批[2019]5号文件《关于綦江区新惠大道二期建设工程项目立项的批复》(8)綦规资预审[2019]38号文件《关于重庆市綦江区新惠大道二期建设工程项目用地预审的批复》(9)《重庆市綦江区规划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2019年第10次会议纪要》(10)《綦江区新惠大道二期工程地质勘察》(重庆南江工程勘察设计集团有限公司2019.12)1.4方案阶段审查意见的执行情况本项目于2019年8月19日在綦江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会议室召开了方案专家评审会,主要意见如下:(1)建议按照东部新城片区初步审定的控规进行设计。执行情况:本次设计以按照綦江区东部新城的最新控规进行设计。1.5设计规范1.5.1国家规范《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J50162-92)《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50688-2011)《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GB51038-2015)《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15年版)》(GB50010-2010)《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GB50217-2018)《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2013)《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50293-2014)《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标准》(GB50373-2019)《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GBT50374-2018)《室外给水设计标准》(GB50013-2018)《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6年版)《污水排放综合标准》(GB9798-1996)《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16)《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检查井盖》(GB/T23858-2009)《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2016)《城镇内涝防治技术规范》(GB51222-2017)1.5.2建设部标准《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2016年版)》(CJJ37-2012)《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193-2012)《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2013)《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2010)《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15)《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7年版)《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范》(CJJ143-2010)1.5.3地方标准《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路线设计规范》(DBJ-064-2007)《城镇道路路基设计规范》(DBJ50-145-2012)《重庆市城镇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规范》(DBJ50/T-178-2014)《城镇人行道设计指南》(DBJ50/T-131-2011)《重庆市海绵城市规划与设计导则(试行)》《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2014年10月《山地城市室外排水管渠设计标准》(DBJ50/T-296-2018)《重庆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办法(试行)》(渝府办发﹝2018﹞135号《重庆市海绵城市建设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试行)《重庆市城市道路与开放空间低影响开发雨水设施标准设计图集》(DJBT-103)《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设计标准》(DBJ50/T-292-2018)重庆市建设领域限制、禁止使用落后技术的通告(第一至八号)国家及部(委)发布的其它有关法律、法规、规程、规范1.6对规范强制性条文执行情况本项目无违反行业现行规范强制性条文的情形。二、工程建设条件2.1自然条件綦江区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具有副热带东亚季风特点。气候表现为冬暖、春早、夏热、秋阴,云多日照少,冬短夏长,秋多绵雨。雨量充沛,温、光、水地域差异大。多年平均气温11.3℃~18.0℃,年均无霜期约300天;风向多为东风和北风,多年平均风速1.2米/秒,多年平均降水量1057.7毫米,最大年降水量1335.9毫米,最小年降水量631.4毫米,年正常径流量126立方米/秒。拟建道路起点南侧约250m处为通惠河,终点附近存在一自然河流,均为季节性河流,雨季水量较大,枯水期水量小。K0+480、K1+300处各存在一处人工灌溉水渠,水渠内无常年流水。勘察期间丘间宽缓冲沟多为旱田,种植有桂花苗木,水田分布较少,仅K0+660~K0+720段分布有水田。道路K0+180段左侧、K0+360~K0+460段右侧、K0+457~K0+494右侧、K0+500段左侧、K0+620段右侧、K0+730段右侧、K1+095~K+135段存在鱼塘,其中,拟建道路将直接跨越的鱼塘K0+457~K0+494右侧鱼塘、K0+730段右侧鱼塘、K1+095~K1+135段鱼塘,K0+457~K0+494右侧鱼塘为干塘,其余均为水塘,调查期间水深约0.4~1.6m。2.2地质条件2.2.1地形地貌拟建道路场地属构造剥蚀丘陵地貌,场地多为原始地貌,微地貌由残丘和丘间宽缓冲沟组成,地形起伏变化较大。场地现状图丘陵斜坡地段植被发育,主要为荒地,坡底宽缓,沟谷地带为农田耕地,纵向上线路区地形以沟谷与丘陵为主,丘体多呈椭圆、浑圆状,丘陵斜坡坡度一般5~15°,一般呈上陡下缓,丘顶高程一般267.11~316.15m,相对高差49.04m,沟床一般高程255.64~279.18m,相对高差23.54m。丘体间间隔发育冲沟,多呈宽缓“U”型,一般宽27~45m,发育方向大致呈东西向,纵向上沟床坡角一般1~5°。丘间沟谷多为梯状耕田与苗木林地,田埂高0.5~2.0m。拟建道路场地内最高点为线路K1+320处附近的丘顶,高程316.15m,最低点为K0+180附近宽缓冲沟中部,最低高程255.64m,整个场地相对高差60.51m。2.2.2地质构造根据区域地质资料,拟建线路位于明月峡背斜东翼,区内无断层发育,岩层呈单斜产出,岩层倾角变化不大。在拟建线路附近沿线测得岩层产状为75°∠31°,层面结合程度差,层面较光滑平直,属软弱结构面。在拟建场道路场地内主要发育两组构造裂隙:L1:185°∠74~78°,裂面平直,部分粘土充填,宽1~3mm,延伸长2~5.5m,裂隙间距1~3m,结合程度差,属软弱结构面。L2:296°∠80~82°,裂面较平直,局部粗糙,部分粘土充填,宽2~5mm,延伸长1~4m,裂隙间距0.5~3m,结合程度差,属软弱结构面。从钻孔岩芯观察,基岩岩体较完整,属整体块状结构岩体,为地质构造简单区。2.2.3地层岩性据地面调查及钻探揭露,拟建道路线路沿线范围主要分布有第四系人工填土(Q4ml)、第四系残坡积土层(Q4el+dl),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地层,现按由新到老的顺序分述如下:1.第四系全新统土层(Q4)。素填土(Q4ml):黄褐、灰褐色,主要成分为粉质粘土夹砂岩、泥岩碎块石,块径一般1~33cm,土石比7:3~6:4,干燥,松散,抛填,堆积时间2-3年。厚度0.50~5.50m,厚度不均,断续分布在勘察场地内居民区周边及已建道路沿线地带。残坡积土层(Q4el+dl):粉质粘土,主要成分为粘土矿物,黄褐、暗褐色,可塑状,局部冲沟水田表层和鱼塘内存在少量软塑状粉质粘土,切面较光滑,具滑腻感(局部地带切面较粗糙,含砂质,砂感强为粉质粘土),干强度中等,韧性性中等,无摇振反应。一般厚度为0.30~8.4m,局部宽缓冲沟地带中部最深可达8.4m。山地斜坡地带,该层表部多含植物根须及腐殖质,偶夹泥岩碎石。该土层在全区范围内广泛分布。2.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泥岩(Ms):暗紫红、暗褐色,泥质结构,中厚-巨厚层状构造,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局部砂质富集。岩质较软,易风化崩解,露头风化程度大,岩面色泽暗淡,逐层剥落,坡脚常见风化碎屑物堆积,该层揭露厚度0.8~17.2m。据勘探资料,泥岩分布于整个场地,为场区基岩主要岩性,与砂岩呈互层状产于场地内。钻探未揭穿该层。砂岩(Ss):灰色、褐灰色,中-细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钙质胶结为主,局部泥质胶结,该层揭露厚度1.3~37.6m。据勘探资料,分布于整个场区,与泥岩呈互层状产于场地内,为场区基岩次要岩性,与泥岩呈互层状产于场地内。钻探未揭穿该层。基岩顶界面及基岩风化带特征第四系地层与下伏基岩呈不整合接触,第四系覆盖层厚度0.2~16.5m,分布广泛,结构不均,厚度变化较大。下伏基岩面起伏不平,主要倾向不明显。基岩面倾角一般为0-12°,局部转折较大处可达18-30°。场地下伏基岩划分为强风化带及中风化带。强风化带厚度一般为0.5~3.30m,强风化层底界面随基岩面起伏状态而变化,底界标高250.71~312.57m。强风化层风化强烈,岩芯破碎,呈块碎状,质软,风化裂隙较发育。中风化带岩心较完整,但局部较破碎,多见岩芯断口有橘红色铁质物浸染,岩芯多呈柱状、短柱状产出。各勘探孔土层、基岩及强风化层情况详见“钻孔数据一览表”。2.2.4水文地质条件场区地形以丘体起伏,丘体间宽缓冲沟发育为主要特征为主。地形起伏不大,地形坡度总体较大,大气降雨的排水条件好,地下水受降雨补给条件差。拟建场地地表主要为第四系残坡积层覆盖,局部分布有人工填筑土;下伏基岩岩体较完整,砂岩岩性相对透水,为区内主要含水层,泥岩岩质致密,为隔水层。线路区沿线无泉点出露,无河流分布,零星分布由人工堰塘,局部存在季节性冲沟,但持续时间较短,总流量小。2.2.4.1.地表水拟建道路起点南侧约250m处为通惠河,终点附近存在一自然河流,均为季节性河流,雨季水量较大,枯水期水量小。K0+480、K1+300处各存在一处人工灌溉水渠,水渠内无常年流水。勘察区范围内主要地表水体为沿线鱼塘,雨季时存在零星地表水流,沿地势低洼处汇入水渠和鱼塘。2.2.4.2.地下水地下水赋存形式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主要包括网状风化裂隙水和深部基岩裂隙水)。(1)第四系孔隙水该类地下水赋存于残坡积中,接受大气降雨及地表水体(雨季冲沟水、堰塘水)补给,受地形地貌因素控制,向地势较低的处排泄。残坡积粉质粘土由于该层孔隙率较小,透水差,含水性差,水量微弱。据钻孔水位观测,勘察期间该层基本无地下水,仅在部分基岩面低凹地带基岩面附近存在少量上层滞水。人工填筑土层由于结构松散,故孔隙率较大,透水较好,含水性良好,水量变化具有季节性及骤时性的特征。(2)基岩裂隙水a.基岩网状风化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基岩网状裂隙中,受降雨和上层滞水补给,经风化裂隙向低处排泄,由于该区基岩风化深度局部偏大,故在雨季时,该区基岩网状风化裂隙水水量局部可能较大。b.基岩裂隙水。勘察区基岩为主要为泥岩及砂岩,其中泥岩岩性相对隔水,地下水赋存条件较差。砂岩岩层为含水层,相对透水,据勘探资料,勘探深度范围内的中风化砂岩层,局部裂隙发育,较破碎,这为地下水富集提供了有利条件。该层中的基岩裂隙水,受下渗地表水和大气降水补给,以联通裂隙为运移途径。2.2.4.3地下水水量区内无河流分布,只存在季节性冲沟,勘察期间,冲沟中不存在流水或水量小。据场地内钻孔水位观测及冲沟中部土层厚度较大的钻孔ZY87进行的简易提水试验,水位在降至孔底后,水位恢复慢,结果显示为场地地下水较贫乏。区内局部分布第四系土层上层滞水及基岩风化裂隙水,但水量小。2.2.5水土腐蚀性判定拟建场地周边无存在污染源的厂矿企业,粉质粘土的腐蚀性根据重庆地区经验判断,对混凝土结构有微腐蚀;按地层渗透性,对混凝土结构在强透水土层有微腐蚀性,在弱透水土层有微腐蚀;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有微腐蚀;对钢结构有微腐蚀。表层素填土腐蚀性,根据地区经验与邻近工程经验,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有微腐蚀;对钢结构有微腐蚀。在场地内取地表水样1组,送至重庆市岩土检测中心进行水质简分析与腐蚀性分析,根据重庆市岩土检测中心所出具《重庆市綦江区新惠大道二期工程地质勘察水质检测报告》,各检测项目数据如下:水质分析成果编号PH游离CO2侵蚀CO2HCO3-Cl-SO42-NO3-Na+Ca2+Mg2+NH4+OH-mg/Lmg/Lmg/Lmg/Lmg/Lmg/Lmg/Lmg/Lmg/Lmg/Lmg/LSY1(地表水)7.526.530.00287.6510.5130.741.9315.7294.095.020.100.00水腐蚀性判定表腐蚀介质环境类型Ⅱ地层透水性实验数值(mg·L-1)判定标准判定结果实验数值判定标准判定结果SO42-30.74<390微腐蚀性PH值7.52>6.5微腐蚀性Mg2+5.02<2000微腐蚀性侵蚀性CO2(mg·L-1)0.00<30微腐蚀性NH4+0.10<500微腐蚀性HCO3-(mmol·L-1)4.714>1微腐蚀性OH-0<43000无腐蚀性总矿化度255.60<20000微腐蚀性根据上表的水质分析成果与腐蚀性判定表,场地水样为HCO3+SO42--Ca+Na型水,PH值为7.52。依据《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2011)判定:按II类环境水,该水样对混凝土结构有微腐蚀;按地层透水性:该水样对混凝土结构有微腐蚀;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有微腐蚀。根据场地环境条件及重庆岩土工程检测中心对场地地下水质分析,可判定场地环境水和土对砼及砼中钢筋具微腐蚀性。2.2.6不良地质现象及地质灾害据区域资料及野外实地调查,拟建道路沿线区域的人工填方边坡、自然斜(边)坡未见变形、开裂、垮塌等迹象,稳定性较好。本勘察场地内及附近地带也未见崩塌、滑坡、泥石流、地下硐室等不良地质现象,拟建线路沿线区内无河道、沟滨、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分布。2.3建设场地地物条件本项目起点位置相交道路新惠大道一期道路和食品园区二支路H1线已建成,与本项目相交的食品园区二支路H2线已完成设计。新惠大道一期道路,城市主干道,路幅宽度为36m,车行道宽度26m,为双向6车道,两侧人行道各宽5m。食品园区二支路H1线城市次干道,路幅宽度为20m,车行道宽度15m,为双向4车道,两侧人行道各宽2.5m。食品园区二支路H1线城市次干道,路幅宽度为20m,车行道宽度15m,为双向4车道,两侧人行道各宽2.5m。场地有道路直达,交通条件较好,在修建过程中对现有交通的影响也非常有限。现状新惠大道一期现状食品园区二支路H1线地块北端存在一条约3.8m宽、西南至东北走向的现状渡槽,与本项目道路斜交,由于本地块开发后,该渡槽功能将被取缔,故在设计本项目时不对渡槽进行保护设计。现状渡槽2.4道路排水系统概述2.4.1排水现状本次设计区域总体北高南低,北侧有青㭎塝水库,西侧有后溪河,南侧有通惠河。设计道路区域内无成形现在污水管网,较为散乱的住家户污水散排或经过化粪池初步处理后排入自然水体;设计道路区域内现状雨水通过自然散排进入现状排洪通道后排入通惠河中。2.4.2排水规划规划区域内有两条新规划排洪通道,其一在本次设计道路终点位置排入后溪河,最终排入通惠河;其二沿规划道路在本次设计道路起点附近最终排入通惠河中。设计道路污水管网主要负责转输上游污水流量和道路两侧地块污水收集并排入下游截污干管;雨水管网主要负责道路两侧地块雨水收集及部分规划道路负担地块雨水的转输并排入下游雨水系统。三、交通分析与实施计划3.1拟建道路在路网中的地位与功能分析根据最新土地利用规划,本项目右侧地块为食品园区工业用地,项目左侧地块以商业居住用地为主。整个綦江城区路网规划布局为“五纵十横”主干路网体系。其中纵四线北连新盛片区,穿过东部新城,南至三江-桥河片区,是綦江区规划中的重要纵向干道,本项目是纵四线的其中一段,位于东部新城片区东北侧。本次设计道路在起终点与南北向主干道相连,与4条东西向次干道相交。作为食品园区主骨架,本项目对开发和建设食品工业园区、增强整个园区的吸引力、促进相关产业的快速稳定发展、并带动新城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綦江路网图因此,本次设计新惠大道二期道路是一条以交通功能为主,兼具城市服务功能的城市主干道。3.2交通量预测与分析(1)预测对象本次交通量预测与分析对象为:新惠大道二期道路,道路为城市主干路。(2)预测范围与年限a、预测范围綦江区东部新城千山天域北侧道路为綦江区东部新城内的城市次干道。考虑到预测影响区域较大,为达到兼顾把握宏观趋势和简化预测流程的目的,将项目影响的相关道路也纳入预测研究范围,其主要为项目影响范围内的规划骨干道路系统,包括城市主干道、重要次干道。b.预测年限按照《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中,第3.5.1条,道路交通量达到饱和状态时的设计年限规定如下:主干道为20年。依据上述规范,綦江区东部新城千山天域北侧道路交通量预测年限为20年,采用2020为预测基准年,綦江区东部新城千山天域北侧道路交通预测目标年为2040年。根据项目预测目标年,本次交通量预测包括四个预测年限:近期,2021年;中期,2025年;远期,2040年。(3)预测方法项目交通量的预测分析采用传统的四阶段法,即在现状交通分析和未来路网及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上,进行交通生成(发生、吸引)预测、交通方式划分预测、交通分布预测、交通分配预测。采用综合交通规划时标定的重力模型参数,以EMME2和TransCAD等交通规划软件作为操作平台,进行交通量预测。预测过程中还要对预测结果(中间的和最终的)合理性、可靠性做出分析,并不断地进行反馈、修正,直到满意为止。3.2.2预测流程(1)发生、吸引预测交通量的未来发展状况与项目交通影响区的土地、建筑的开发和使用状况密切相关,根据相关区域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各个交通分区为单位分别统计、预测岗位数和居住人口数。发展起点高,平均单位的交通机动化水平较高,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的调查结果,预测2039年居民日人均出行率为2.28次/人。城市交通具有显著的时间性,高峰小时出行量集中,交通量占日出行比重大,出行具有较明显的方向性,按照最不利的情况,本次预测的时间段取为高峰时段。预测流程图如下:预测流程图(2)交通分布预测根据交通发生吸引预测的结果,采用重力模型分布预测,小区间的阻抗采用小区形心间道路自由流时间作为阻抗矩阵。重力模型是国内各类交通规划中使用最广泛的模型,此法综合考虑了影响出行分布的地区社会经济增长因素和出行空间、时间阻碍因素,是一种借鉴万有引力定律的空间互动关系模拟分析方法。此模型考虑了交通区之间的吸引强度与交通阻抗,交通区到交通区的交通分布量与交通区的交通产生量、交通区的交通吸引量成正比,与交通区和之间的交通阻抗成反比,两区间的交通阻抗可以是两区之间的距离、出行时间、出行费用或者是时间距离和费用的综合函数。根据重力模型对约束条件的满足情况,可以把重力模型分为3类,分别是无约束重力模型,单约束重力模型和双约束重力模型。在交通分布预测中,常用双约束重力模型进行交通分布计算。双约束重力模型形式为:(1)(双约束满足条件)式中:,区到区出行分布量;,;,区发生交通量;,区吸引交通量;,区到区出行阻抗(impedance,通常以最短时距表示);,为交通阻抗函数,又叫阻抗系数(frictionfactor),常用的形式为:,、、为待定系数,采用主城区综合交通规划时标定的相关参数。本项目以TransCAD中提供的计算模型以及运行程序为指导,结合主城区综合交通调查数据进行校核,将各交通小区发生吸引交通需求在交通小区间进行交通分布预测。(3)交通方式划分预测出行方式划分主要是指人们选择何种交通工具作为出行手段,包括公交车、小客车、步行及其他。结合綦江区的公共交通发展战略,突出公共交通在城市客运交通中的主导地位。出行方式的不同直接关系到交通集散的人流和车流的数量,及出行路径的选择。影响居民出行选择方式的主要因素有:出行时间、相对出行费用、出行者的经济情况、建设项目周边交通服务设施的数量以及各种交通工具的相对出行服务水平等。项目影响区域的交通出行方式划分,主要依据城市总体规划中确定的綦江区公共汽车、机动车的建设发展目标,结合綦江区综合交通规划的相关数据,同时充分考虑各个小区在城市中所处的区位及交通特征。根据居民出行时耗的资料显示,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扩大、城市空间的拓展及土地利用功能的分化,我国城市居民各种目的的出行时间和距离都在明显增长,出行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家庭收入也对出行方式选择有重要影响,家庭收入越高,出行机动化水平越高。由于一横线贯穿于共同片区的生活区及工业区路段,客车、货车流量相对较大,综合分析各交通出行结构影响因素,预测2040年项目影响区的交通出行结构。交通出行方式划分表出行方式班线客车自行车公交车出租车社会车步行合计比例15%10%30%15%20%10%100%(4)交通分配预测交通分配预测是指在交通分布预测基础上,将各分区之间出行分布量分配到交通网络的各条边上去的工作过程,一般都借助于交通规划软件实现。在目标年各交通小区预测OD分布量的支持下,根据影响区各道路规划等级标定路网模型,完成背景交通量OD在各基于交叉口的路段上进行交通分配。交通分配的方法有多种,总体上可以分为两类,即:平衡分配方法和非平衡分配方法。平衡分配法是指满足Wordrop第一、第二原理的网络分配方法,平衡分配法的求解通常被归结为数学上的凸规划求解,且路网越复杂,凸规划的维数就越高。非平衡模型主要有最短路分配法、容量限制分配法、多路径概率分配等方法,非平衡分配模型具有结构简单、概念明确、计算简便等特点。本次交通分配采用目前国内外广泛使用随机用户平衡模型(StochasticUserEquilibrium)作为交通分配预测的方法。随机用户均衡(SUE)模型是TransCAD交通需求分析平台中提供的分配模型之一,是“用户平衡(UE)”模型的改进版。主要模拟出行者不完全掌握所有路况信息,且均认为自己所选择的路径是“阻抗”最小的路径,再没有出行者相信能依靠单方面改变出行路径来减少自己的估计行驶阻抗,其预测模型如下:其中约束条件:(5)预测结果随机用户平衡模型是目前公认的预测精度较高的交通分配模型。参照《重庆市主城区综合交通规划道路阻抗函数研究》和《重庆市主城区综合交通规划模型报告》的相关理论成果,并代入主城区路阻函数的相关计算参数,得到各研究年限项目预测交通量。参照交通方式的预测结果,按照班线客车平均载客数为30人,公交车辆平均载客数为40人,出租汽车平均载客人数为2人,将产生吸引人次转换为车辆数如下表:400辆长途客车,210辆公交、150辆出租车;发生量等于吸引量。綦江区新惠大道二期道路预测交通量见下表:新惠大道二期道路预测交通量(pcu/h)2021年2025年2030年2040年合计2652421252265881经计算新惠大道二期道路已达到城市主干路的标准。3.2.3通行能力分析根据《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设计通行能力计算方法,同时按机动车道的道路分类系数、机动车道分布校正系数、受平面交叉口影响折减系数进行修正,修正计算公式如下:Cn=αc·fc·βc·Nn式中:Cn——一条机动车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pcu/h);αc——机动车道通行能力的道路分类系数,主干路取0.80,次干路取0.85,支路取0.9;fc——靠近道路中心线的机动车道分布校正系数fc=1.0,其余车道依次递减;βc——受平面交叉口影响的机动车车道设计通行能力折减系数,取1.0;Nn——一条机动车道的路段可能通行能力(pcu/h)。则计算出城市主干路的通行能力值,如下表所示:道路等级项目设计时(km/h)单向通行能(pcu/h)双向通行能(pcu/h)主干路双向六车道6039007800根据预测的断面流量及建议车道数,可以得出目标年新惠大道二期道路饱和度:年份双向流(pcu/h)车道数双向通行能(pcu/)饱和度2021年2652双向六车道(主干路)78000.342025年42120.542030年52260.672040年58810.75从道路的流量和饱和度分析可知,建议新惠大道二期道路采用双向6车道设计,建成后能适应城市交通需求。3.3.实施计划2020.3—2020.4工程项目初步设计报批、审查;2019.4—2019.6工程项目施工图设计报批、审查;2020.6—2019.7工程量清单编制、施工招投标2020.8工程开工建设2021.2工程竣工验收四、设计原则及技术标准4.1设计原则1、起点与已建成的新惠大道一期、食品园区二支路相连,K0+620.315与已设计完成的H2线相交,道路在平面位置和标高上与其接顺,确保道路线形顺畅,行车安全、舒适。2、本次设计道路作为綦江食品园区道路骨架,合理设计道路附属设施,将为路网中其他道路起到前导作用。3、体现以人为本的思路,坚持绿色、环保、休闲的理念,注重道路的交通功能、景观功能及环境保护。4、道路标高应在尊重控规和满足设计规范,并处理好片区排水的前提下,充分处理好与沿线地形、建筑物、地下管线、相交路口标高之间的关系,保证行车安全、舒适,线形缓顺,同时尽量避免大填大挖,做到排水通畅,为城市开发建设提供相适应的道路系统。5、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合理选用技术标准,尽可能节约造价,避免工程浪费。6、道路断面布局应结合道路等级、区域交通特点、设计行车速度、地形等相关因素综合考虑,选择合理的断面形式,满足景观及各类管线布设需要。7、与周围环境和地形相协调,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景观的破坏,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减少对工业生产、居民生活及环境敏感点的影响,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8、道路全线进行交通工程设计,根据相交道路的现状及规划等级、规划性质、交通需求等,合理确定交叉口型式。充分考虑先进的交通设施对于交通流的渠化、引导和疏散,合理设置各类交通工程设施。4.2设计技术指标技术标准表规范规定值设计采用值道路名称重庆市綦江区新惠大道二期项目设计道路长度(m)1409.334道路等级城市主干道城市主干道设计车速(Km/h)60、50、4060最小圆曲线半径(m)1501000最小缓和曲线长度(m)//最大纵坡(%)6.03.0最小纵坡(%)0.30.5最小坡长(m)150189.334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m)12004000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m)10003000停车视距(m)≥70≥70最小净空(m)4.54.5结构设计荷载城A级城A级人群设计荷载(KN/m2)3~3.53.5路面设计轴载BZZ-100BZZ-100路面设计使用年限(年)1515抗震设防6度设防7度设防五、道路工程5.1设计理念及设计控制因素本次设计内容,采用国家、地方现行设计规范及标准,遵守和执行国家、地方现行有关规划设计法律、法规及规章,在满足道路使用功能基础的前提下,充分考虑道路工程同周边环境相协调、相适应。道路设计平面线形整体上按规划布线,主要为交叉口标高的控制。本工程主要控制因素为已建道路、待建道路和本项目的关系,本次设计周边已建成的道路有新惠大道一期、食品园区二支路H1线,本项目与之相接处,以现状标高作为控制点。本次设计周边待建道路有食品园区二支路H2线,本项目与之相接处,以其设计标高作为控制点。5.2设计重点与设计思路(1)确保与已建成的新惠大道一期、食品园区二支路H1线,设计完成的食品园区二支路H2线连接顺畅。(2)合理进行道路平面线形设计,满足规划要求,为地块整治和开发利用创造条件,提高土地价值。(3)遵从功能合理,结构安全,经济实用的原则。(4)根据道路沿线地块功能、性质,结合地形地貌进行平面设计(5)考虑周边的工程建设模式,以及征地拆迁的情况和工程设计相结合,避免工程重复建设浪费。(6)考虑到行车舒适性要求,道路平曲线半径、纵断面设计竖曲线长度及半径等各项指标尽量不采用最小值。(7)地块标高按周边地块平场设计的标高进行控制(8)设计建议将规划园区内的主要雨污水管道调整至骨架路网下,以避免后期其他道路的调整等不确定因素造成的影响。5.3道路平面设计设计道路起点接新惠大道一期道路及食品园区二支路H1线,终点与规划道路相交,全长1409.334m,平面线形与规划一致,在K0+320.702、K0+620.315、K1+039.301与规划道路相交,其中K0+620.315位置右侧相交道路为食品园区二支路H2线已完成设计,道路共有五处交叉口。全线在起点处设有一段R=1000m的圆曲线,其余段均为直线,直线段长1333.35m,标准路幅宽度为36m,双向六车道,城市主干道,设计速度60Km/h,道路无超高加宽。道路平面图5.4道路纵断面设计道路起点设计标高为254.661m,以0.5%缓上坡与现状新惠大道一期道路接顺,再分别以2.4%、0.93%、3.0%、1.0%的纵坡上行,与终点规划道路相交,终点标高284.301m。道路共设4处变坡点,最大纵坡3.0%,最小纵坡0.5%,最小竖曲线半径为3000m。道路纵断面图道路交叉口标高与规划标高的对照表道路交叉口标高控制表原规划标高(m)平场调整标高(m)设计标高(m)交叉口1(K0+000)255.000255.000254.661交叉口2(K0+320.702)261.600261.600261.788交叉口3(K0+620.315)265.450265.440264.446交叉口4(K1+039.301)273.44277.000276.987交叉口5(K1+409.334)284.300284.300284.3015.4横断面路幅设计本次设计的标准路幅宽度为36m,与规划一致,其中4m宽中分带为远期轨道交通预留走廊空间,具体如下:B=3m(人行道)+2m(绿化带)+11m(车行道)+4m(中分带)+11m(车行道)+2m(绿化带)+3m(人行道)=36m道路标准横断面图5.5交叉口设计本次设计范围内在K0+000、K0+320.702、K0+620.315、K0+1039.301、K1+409.334与次干道相交形成5处交叉口,对交叉口进、出口进行渠化拓宽设计。对交叉口进口道展宽3.5m,展宽段长为80m,渐变段长30m;对交叉口出口道展宽3.5m,展宽段长50m,渐变段长20m。交叉口道口圆弧半径为25-30m,在交叉口范围内设置右转专用车道,对于工业区一侧宽7m,居住区一侧宽6m。交叉口行人采用斑马线过街,在斑马线过街超过16m时设置行人过街安全岛,确保行人过街安全,同时有效引导交通流向。交叉口渠化设计5.4路拱横坡本次设计道路横坡:1.5%双向坡,人行道横坡:2%。5.6路基设计5.6.1路基概况本次设计道路右侧地块将先进行平场,道路左侧地块开发时间晚于本次设计道路,故本道路仅左侧沿线进行放坡,边坡为临时性边坡(一旦园区平场,边坡填、挖边坡将不复存在)。填方路基约占路线长度的55.4%,挖方路基约占路线长度的44.6%。5.6.2加宽超高方式本次设计道路无加宽超高设计。5.6.3一般路基设计(1)地表处理①路基内的树根、草根、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等必须清除,路基不得用腐殖土、垃圾土或淤泥填筑。填土不得有杂草、树根等杂质。②填土地段的表面不得有积水,并应保持适当干燥,填土层应分层夯实。每层填土厚度不应超过30cm(压实厚度约为20cm)。③路基压实首先采用城市道路设计规范要求的击实标准。(2)挖、填路基设计路基方案设计通过识别各种变化的自然因素进行设计,对填方地段,原则采用自然放坡形式,第一级坡率为1:1.5,第二级为1:1.75。对挖方地段,重点考虑沿线周边地块平场设计成,采用临时边坡,边坡坡率为1:2,每8m一级并设置2m宽平台。(3)半填半挖路基纵向填挖交界处一般应设置过渡段,其填方区长度应不小于10米,且应采用级配较好的砂岩片碎屑填筑,填料中的粗粒料含量不小于85%,粘粒含量不大于5%。当挖方区为强度较高的石质时,也可酌情采用填石路堤。过渡段所用材料在合同段内选取,原则上不单独调运或外购。当纵向填挖交界处挖方为土质时,挖方区路床范围土质应挖除做换填处理。为避免孔隙水或基岩裂隙水渗入填方区软化路堤,纵向填挖交界处应酌情设置横向排水渗沟,并于适当位置引出。对于半填半挖路基的处理,当挖方区为土质时,路床范围土质应挖除换填。为避免孔隙水或基岩裂隙水渗入填方区软化路堤,填挖交界处酌情设置顺路线纵向的排水渗沟,并于适当位置引出。填方区优先选用级配较好的砂类土填筑,当挖方区为强度较高的石质时,也可酌情采用填石路堤。桩号换填工程量(m3)土工格栅工程量(m2)新惠大道二期K0+120-K0+1804911620K0+370-K0+390228645K0+510-K0+69017625805K0+770-K0+8502522880K1+210-K1+230405720合计313811670(4)零填零挖路基路基填土高度小于路面和路床总厚度时(h≤150cm),应将该深度范围内的地基表层土进行超挖并分层回填压实,填料应采用透水石料。桩号换填工程量(m3)新惠大道二期K0+210-K0+2506605.6.4特殊路基处理拟建道路部分填方路段直接跨越鱼塘和水田,根据钻探和现场调查,部分鱼塘和水田内存在软塑状粉质粘土,必须将其清除并进行换填或抛石挤淤处理,当淤泥深度小于2.5m时采用清淤换填,当淤泥深度大于2.5m时采用抛石挤淤处理,抛石深度以抛石碾压后淤泥不上泛为止。范围处治方式面积(m2)工程量(m3)K0+457~K0+494清淤换填70105K0+640~K0+680清淤换填145218K0+660~K0+720清淤换填656525K0+730~K0+740清淤换填6868K1+095~K1+135清淤换填242029045.6.5路基排水设计挖方路基边坡外地面坡度与挖方边坡同向时,边坡顶部设截水沟,填方路基边坡外地面坡度与填方边坡反向时,边坡底部设排水沟,本次边坡均为临时边坡,截、排水沟采用M7.5浆砌Mu30号片石边沟。临时截排水沟设计5.6.6取、弃土设计本次设计道路总挖方量为271662方,总填方量为262247方,挖方较多,需弃方约9415方,弃方可结合右侧地块平场统一考虑,运距考虑1km。5.6.7道路用地道路用地原则满足选址意见书附图的道路红线范围,不得占用周边地块建设用地。依据道路红线图给定的设计范围,结合本次道路设计,道路占地约69068㎡,约103.6亩。5.7路面设计本次设计道路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其具有一次施工成型,路面平整美观、无接缝、行车舒适、耐磨防滑、噪音较低、灰尘较少、养护维修简便等优点。本次设计采用路面结构具体如下:沥青玛蹄脂碎石SMA-13上面层厚4cm乳化沥青粘层0.3-0.6L/m3沥青混凝土AC-16C下面层厚5cm乳化沥青粘层0.3-0.6L/m3沥青混凝土AC-25C下面层厚7cm稀浆封层厚6cm乳化沥青透层油(0.7-1.5Kg/m3)5.5%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厚20cm4%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厚20cm4%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厚20cm车行道路面结构图5.8临时道路本项目在修建过程中,将阻断一条南北向约4m宽的现状碎石道路,为保障施工期间周边居民的出行,拟修建4条临时道路连通现状碎石道路。由南至北分别为临时道路1、临时道路2、临时道路3,临时道路4,宽4.5m,采用水泥路面。临时道路1全长214.026m,平面形式为直线-圆-直线,圆曲线R=20m。由于临时道路1将阻断另一条现状碎石路,修建临时道路1-1连接被阻断道路,长44.613m,平面形式为一条直线。临时道路2全长365.607m,平面含9条圆曲线,最大半径60m,最小半径20m。临时道路3全长82.772m,平面形式为直线-圆-直线,圆曲线R=0m。临时道路4全长38m,平面形式与现状保持一致,被新惠大道终点交叉口分为南北两段。六人行系统设计6.1人行系统概述本次设计道路除了交通量功能,还兼顾周边地块的服务功能。地块用地性质主要为工业用地、居住用地或商业用地。根据规划,本设计道路人行道宽为5m,人行道面积及分布能满足地块人口流动。6.2人行过街设施设计因地块内道路之间主要为通过信号灯控制的平交口,因此将人行过街系统也设置于交叉口处,通过信号灯统一控制。道路全线在交叉口处均设置斑马线,方便行人过街。人行过街及信号控制6.3人行道铺装设计(1)人行道面层本次设计人行道考虑海绵城市设计,由于人行道宽度为5m,人行道仅作透水铺装。本次设计透水铺装结构如下:本次设计透水铺装结构如下:人行道透水砖25×15×6cm粗砂找平层3cm透水混凝土基层15cm级配碎石过滤层20cmHDPE透水盲管DN5cm防渗土工布本工程采用硅砂透水砖,其透水系数不应小于等于1.5X10-2ml/(min•cm2),外观质量、尺寸偏差、力学性能、物理性能等其他要求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砂基透水砖》JG/T376-2012的规定。用于铺筑人行道的硅砂透水砖其防滑性能(BPN)不应小于70、保水率不小于0.06g/cm2、耐磨性的磨坑长度不应大于35mm。人行道面砖方块表面不得有蜂窝、露石、脱皮、裂缝等现象,方块必须表面平整,色彩均匀线路清晰、棱角整齐。人行道方块采用水泥砂浆挤浆法安砌,不得有翘动现象,不得有积水现象,人行道上必须设置应连续的盲道,行进盲道宽600mm,在交叉口处须设置残疾人坡道。人行道透水砖(2)路缘石和路边石路缘石选用花岗岩材质,规格为150×400×1000mm;路边石采用花岗岩材质,规格为120×200×1000mm,路缘石及路边石表面不得有蜂窝露石、脱皮、裂缝现象。两节间采用1:3水泥砂浆安装后勾缝宽5mm,安装路缘石、路边石在直道上应笔直,弯道上应圆顺,无折角,顶面应平整无错开,不得阻水。6.4无障碍设计本工程无障碍设施,在道路路段上铺设视力残疾者行进盲道,以引导视力残疾者利用脚底的触感行走。行进盲道在路段上连续铺设,无障碍盲道铺设位置一般距绿化带或行道树树穴0.25~0.5m,行进盲道宽度0.6m。行进盲道转折处设提示盲道。对于确实存在的障碍物,或可能引起视残者危险的物体,采用提示盲道圈围,以提醒视残者绕开。同时,路段人行道上不得有突然的高差与横坎,以方便肢残者利用轮椅行进。如有高差或横坎,以斜坡过渡,斜坡坡度满足1:20的要求。行进盲道、提示盲道及障碍物提示盲道规格图行进盲道位置示意图(2)道路交叉口人行道在对应人行横道线的缘石部位设置缘石坡道,其中单面坡缘石坡道坡度为1:20三面坡缘石坡道坡度为1:12。坡道下口高出车行道的地面不得大于20mm。交叉口人行横道线贯通道路两侧,经过道路分隔带处压低高度,满足轮椅车通行。在交叉口处设置提示盲道,提示盲道与人行道的行进盲道连接。同时还设置音响设施,以使视残者确认可通过交叉口。路口及人行横道单面坡缘石坡道示意图三面坡缘石坡道人行横道入口提示盲道(3)沿线单位出入口车辆进出少,出入口宽度小的,设置压低侧石的三面坡形式出入口,顺人行道行进方向坡度为1:20,行进盲道连续通过。沿线单位出入口车辆进出多,出入口宽度大的,设置交叉口缘石式的出入口,人行道在缘石处设置单面坡缘石坡道,坡度1:20,并在坡道上口设置提示盲道。4)人行道对应公交车站处设置提示盲道与轮椅坡道,方便视残者与肢残者候车、上下车。人行道上提示盲道与行进盲道连接,提示盲道设置在行进盲道转折处,并在候车站牌一侧设长度4m的提示盲道。轮椅坡道坡度1:20。路段盲人道板布置6.5人行道护栏在K0+355-K0+600、K0+680-K0+760、K0+840-K1+220道路左侧,K0+355-K1+220道路右侧设置人行道护栏。七、公交停车港设计本项目左侧主要为居住用地,用地范围和面积较广,远期存在较大的车流和人流,为解决区域人流出行需求,为保证候车乘客的安全;方便乘客换乘、过街;降低对交叉口通行能力的影响,在交叉口出口道设置公交停车港,且在交叉口出口道展宽段之后20m。本次设计范围内共设置2对港湾式公交停靠站,第一对位于K0+427-K0+487道路右侧、K0+454-K0+514道路左侧,该位置远期规划有轨道交通站,设置站台长60m,宽3.5m;第二对位于K0+848-K0+893道路右侧、K0+898-K0+943道路左侧,站台长45m,渐变段长20m。两组公交车停车港与交叉口展宽段进行一体化设计。八、交通工程8.1设计概述8.1.1设计原则交通工程设计是科学、合理的渠化交叉口,地面标线,交通标志设计以及交通管理设施、智能系统,有效的引导车流通行,保障通行安全、有序。交通工程设施是保障管理交通安全、畅通、有序、低公害的基本设施。为了保障道路安全、畅通、有序,又要使车辆行人进出提供一定的方便,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正确、可靠、适时地提供交通信息,同时结合沿线周边环境对道路沿线进行了各行其道,人车分离,路面监控和安全防护等工程设计。交通工程设计要求满足设计规范、规程要求,并在设计中吸取国内外道路建设的经验、教训。使系统具有充分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应能保证道路快捷、安全、经济、舒适地运营,并使道路获取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交通工程设计应与周围路网的交通工程协调一致,统筹考虑,以保证市路网优越性的充分发挥。交通工程设计应与本路主体工程设计、服务水平、环境等相适应;同时,交通工程各子系统间应相互协调,形成完整的、现代化的道路运营体系。交通工程的方案构成,应保证对道路上发生的偶发事件具有快速的反应,和综合应变能力,为道路使用者提供可靠、及时、明确的信息。交通标志应满足视认要求,以确保交通畅通和行车安全为目的。结合本工程道路线型、交通状况、沿线设施等,按照计算行车速度选取各类交通标志尺寸。为保证汽车能全天候安全行驶,为道路使用者提供正确、及时的信息,交通标志采用铝合金与反光材料制作。为保证道路使用者能顺利,准确到达目的地,重要标志均提前预告,结合信息状况,标志牌在一根柱上并设时,应按警告、禁令、指示的顺序,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地排列。8.1.2设计范围本项目的交通工程设计范围为交通标志、标线、标牌,红绿灯等。8.2道路交通标志交通标志设计根据国标GB5768-200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进行。设置交通标志旨在通过对驾驶员适时、准确的诱导,充分发挥其舒适、安全的效能,使驾驶员能够正确选择路线及方向,顺利、快捷地抵达目的地。同时,还通过禁令、警告、指示等标志来进行交通管制和保证行车安全,使道路发挥最大的作用。交通标志版面布置以驾驶员在计算行车速度行驶时能及时准确辨认标志内容,并使交通标志版面布设美观、醒目。设计范围内各类型标志统一布局,前后协调,并考虑了已建成的周边道路标志设置情况,使之形成一个整体系统。设计交通标志的种类:限速禁停组合标志、车道指示标志、指路标志。交通标志的大小:①限速禁停组合标志:单立柱支撑方式,立柱直径114mm,标志尺寸1000mm×3000mm;②车道指示标志:悬臂支撑方式,矩形标志尺寸:4800mm×2400mm。③指路标志:悬臂支撑方式,矩形标志尺寸:4800mm×2400mm。标志板面大小按汉字35cm-40cm高度及间隔、行距等的规定来计算确定标志版面的大小,标志版面内容采用中文和拼音对应标识,中文在上,拼音在下。标志板上的文字、图形、颜色、符号和边框应符合国标GB5768-2009的规定。指路标志为蓝底白字白图案。标志的设计内容:在交通冲突点附近,设置速度限制禁令标志,在交叉口附近设计指路标志。标志的支撑安装方式:根据车道数、路宽、道路净空、标志组合以及标志设置处的具体地形等情况,确定安装方式。本次设计标志的支撑安装方式有:单柱式、单悬臂。标志的支撑结构设计应根据规范要求计算风荷载。标志的材料:标志板材料,采用LF2-M铝合金板,指路标志板厚2.5mm,其他小型版面板厚1.5~2.0mm,铝合金板应符合《铝合金热塑板》(GB3193-32)的规定。反光材料:标志板上的反光材料采用超强级反光膜。杆件防腐:立柱Ø>165的杆件表面喷铝加喷象牙色漆处理,Ø≤165的杆件进行热浸锌处理,表面加喷象牙色漆处理。交通标志安装位置和内容根据实际情况可作调整。8.3道路交通标线交通标线的作用是管制和引导交通,标线应能确保车流分道行驶,导流交通行驶方向,指引车辆在汇合和分流前驶入正确的车道,加强行驶纪律和秩序,减少事故。标线应保证在白天和晚上都具有视线诱导功能,并应做到车道分界清晰,线向清楚,轮廓分明。标线布设主要依据《GB5768-2009》的规定,使之与交通标志有机结合,合理诱导交通流。道路交通标线具体布设原则:①各路段同向行车道间设置白色车行道分界线和边缘线;②在边缘线边设置双向反光道钉;③在需要的地方设置导向白色箭头,文字标记等;交通标线的种类和布设交通标线的种类主要是:分道线、中心线、边缘线、导流标线、导向箭头、划线式公交停靠站标线,路面文字标记等。交通标线材料:采用掺有玻璃珠的热熔涂料,膜厚2.8毫米(硬化干燥时)以上。具体要求:车道分配:视路幅宽度而定。①路车道分界线线宽15厘米,主线采用划4-空6进行施划,即划线长4米,空6米。②出入口和道路渠化标线根据道路的具体状况按国标GB5768-1999要求进行施划。③主干道地面箭头采用6米,次干道支路地面箭头采用3米。④车行道边缘为白色实线,线宽15厘米。⑤地面箭头、文字标识视车流导向布置。8.4道路信号灯=1\*GB3①在交叉入口设置道路交通信号灯,采用悬臂支撑方式,立柱直径300cm;②在人行道线附近设计人行信号灯,采用单柱式支撑,立柱直径114mm。九、高边坡专项设计9.1概述根据渝建发(2010)166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高切坡、深基坑和高填方项目勘察设计管理的意见》相关要求,对道路设计范围内高边坡进行专项设计。根据《重庆市綦江区新惠大道二期项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详细勘察)》(重庆南江工程勘察设计集团有限公司2019.11)和道路设计图纸,本项目高边坡统计如下表:边坡元素表序号部位最大高度(m)边坡性质边坡类型支护形式安全等级1K1+060~K1+120左侧10.72土质填方临时放坡+自然绿化二级9.2高边坡方案设计填方高边坡最大填方高度10.87m。边坡为临时边坡,设计使用年限≤2年。边坡采用分级放坡,第一级按1:1.5放坡,第二级按1:1.75放坡,每级高8m,两级边坡间留2m宽马道。采用自然绿化。9.3高边坡监测本工程应在边坡施工及使用过程中观测记录边坡的变形。水准基点设置应以保证其稳定可靠为原则,其位置宜靠近观测对象。在边坡的顶部应设置不少于3个观测点的观测网,用经纬仪、水准仪、地表位移伸长计等观测位移量,移动速度和方向;在出水点应测地下水,渗水与降雨关系。观测时间间隔一般可每周观测一次,当有危险征兆时,应进行连续监测。9.4施工技术要点高边坡采用动态设计法,施工单位应采用信息法施工。在施工中如遇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符时,请及时通知设计单位处理。当边坡变形过大,变形速率过快,周边环境出现沉降开裂等险情时,应暂停施工,并根据险情状况采取下列应急处理措施:(1)坡底被动区临时压重;(2)坡顶主动区卸土减载,并严格控制卸载程序;(3)做好临时排水、封面处理;(4)临时加固支护结构;(5)加强险情区段监测(6)立即向勘查、设计等单位反馈信息,及时按施工现状开展勘查及设计资料复审工作。边坡施工出现险情时,施工单位应做好边坡支护结构及边坡环境异常情况收集、整理、汇编等工作;施工单位应会同相关单位查清险情原因,并按边坡排危抢险方案的原则制定施工抢险方案,并及时开展边坡工程抢险工作。十、照明工程10.1项目概况及照明设计范围项目概况本项目起点接已建成的新惠大道一期道路及食品园区二支路H1线,沿规划线路布线,终点至思南村敬老院。全长1409.334m,城市主干道,设计车速为60km/h,标准路幅宽度为36m,其中中分带宽4m,两侧车行道各11m,两侧绿化带各2m,两侧人行道各3m。道路具体路幅分配为:B=3m(人行道)+2m(绿化带)+11m(车行道)+4m(中分带)+11m(车行道)+2m(绿化带)+3m(人行道)=36m。设计路面为沥青砼路面。照明设计范围本次照明设计范围为:本次道路设计范围全路段功能照明设计。10.2设计内容(1)供配电系统;(2)道路照明系统;(3)照明安全接地系统。10.3供配电系统1.照明负荷本工程道路照明负荷等级定义为三级,功能照明总计算负荷约为43.56kW。2.供电系统综合考虑供配电系统的合理及经济性,并结合本道路所在片区路网情况,本工程道路照明考虑新建路灯箱变供电,考虑在本工程道路K0+645路口人行道外侧设置一座路灯箱变,箱变编号为1#,箱变变压器容量为200kVA。箱变容量选取时考虑预留邻近道路照明负荷容量50kW、景观照明负荷容量30kW、交通监控负荷容量5kW和其它用电负荷容量5kW。箱变高低压侧电压等级为10/0.4kV,高压侧电源由10KV市政环网或城市公用电网电引入。3.配电及控制系统本工程路灯照明均采用AC380V/220V方式配电,路灯末端电压降要求小于5%。路灯照明考虑采用手控、自动(时控和光控)控制模式,照明回路在箱变处留有接口,后期可接入城市路灯“四遥”控制系统。4.无功补偿并在箱变内低压侧集中设置低压无功自动补偿,集中补偿后箱变低压侧功率因数COSΦ不小于0.92。5.电能计量配电系统回路安装测量装置和计量表,以便监控线路电流和电能计度。10.4道路照明系统1.照明设计参数本工程道路照明按城市主干路标准设计,机动车道常规段照明设计参数满足如下:参数规范值设计值平均亮度Lav(cd/m2)≥22.23亮度均匀度Uo≥0.4≥0.4平均照度Eav(lx)≥3033.5照度均匀度UE≥0.4≥0.4功率密度LPD(W/m2)≤1.00.74眩光TI(%)≤10≤10交会路口照明参数满足如下:交会区类型平均照度Eav(lx)照度均匀度UE主干路与主干路500.4主干路与次干路500.4主干路与支路500.4人行道平均照度满足Eav≥10lx;人行道眩光限值:灯具在90°和80°高度角方向上的光强分别不得超过20cd/1000lm和100cd/1000lm。2.道路照明布置方式本工程路灯采用双侧对称布置,灯杆布置于距离车行道路缘石0.75m处人行道上。常规段安装间距为37m左右,在路口和道路拓宽段适当缩短路灯安装间距。3.光源、灯杆、灯具、电器主要参数要求本次设计道路标准段照明灯具采用60W(人行道侧)+300W(车行道侧)双臂高光效LED光源。人行道/车行道灯杆高度H=8/12m,灯臂长对应为1.0m/2.0m,灯具要求采用半截光型。在相交路口处采用杆高15m中杆投光灯作为加强照明,灯具采用3x300W泛光型高光效LED投光灯。投光灯具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0度,低杆照明灯具仰角均为12度。投光灯具初始有效光效要求不低于110lm/W,其余灯具初始有效光效要求不低于100lm/W,显色指数不低于70,色温4500K左右,正常使用寿命50000小时以上,单灯功率因数不低于0.9。LED灯具输入电压为AC220V,灯珠颗粒数以供货产品为准,单粒灯珠功率不宜高于2W。在标称工作条件下,要求灯具连续点亮3000h的光源光通量维持率不小于96%,连续点亮6000h的光源光通量维持率不小于92%。要求采用分体式灯具,以便于后期检修维护。所选用灯具整灯防护等级-IP65。所有灯具应含防坠落装置。每盏灯具相线在驱动电源进电侧要求装设低压微型断路器用作单灯保护:60W灯具选用2P,2A断路器,300W灯具选用2P,6A断路器。所有灯杆检修门内应焊有可靠接地桩,以便于灯杆接地。灯杆材质要求采用Q235优质钢,灯杆要求采用热浸锌后喷塑防腐,杆型采用圆锥型。12m低杆路灯壁厚不小于4mm,15m中杆灯壁厚不小于6mm。灯杆样式应美观大方,且与本道路环境相协调,灯杆颜色和样式最终由甲方确定。4.照明控制模式及技术要求低压侧各照明配电回路均装设低压接触器,照明可采用手控、自动(时控和光控)控制模式,为适应城市自动化管理的发展需要,本工程照明控制预留“四遥”控制系统接口,可纳入市政管理部门的路灯“四遥”控制系统。5.照明线缆及敷设(1)照明线缆选择及要求a.本工程照明主线配电电缆采用5根YJV-0.6/1kV交联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单芯电力电缆。由供电干线引上至顶部灯具的照明线缆采用BVV-3×1.5mm2的绝缘护套线。为平衡三相负荷,各回路灯具要求严格采用L1-L2-L3-L1三相跳跃接线方式。所有保护管内不得有电缆接头。b.本工程低压电缆各相线、中性线和接地线,应按国家相关规范采用黄、绿、红、蓝和黄绿双色加以区分,其中中性线为蓝色,接地线为黄绿双色。c.灯具分支线与供电干线的接线方式采用绝缘防水穿刺线夹分线方式。d.在每一处灯杆旁手孔井内电缆应留有0.5米长的余量。(2)照明线缆敷设a.本工程道路照明电缆采用排管埋地敷设。沿路灯布置方向的绿化带和人行道下敷设4孔Φ110PVC双壁波纹管保护电缆,2孔用于功能照明,2孔备用。路灯管线过街处在车行道下预埋Φ110x5PVC-C电力管,并预留管孔。b.Φ110PVC双壁波纹管和PVC-C管均采用C20素混凝土通长包封。要求照明管线在人行道下覆土深度不低于0.5米,在隔离带内、车行道下覆土深度不低于0.7米。c.本工程在箱变出线处、管线过街两端设置净空600×600手孔井,路灯接线可与其共用,除此外其它路灯旁均设置净空500×500手孔井,手孔井采用自然渗漏方式排水。10.5照明节能措施1.光源、电器的选择(1)灯具光源采用LED光源,环保节能;(2)要求所选用LED灯具的功率因数COSΦ≥0.9,箱变低压侧集中补偿后功率因数COSΦ不小于0.92;(3)要求选用灯具的效率不低于80%。2.配光曲线的选择与要求投光灯具采用泛光型,低杆照明灯具采用半截光型。3.照明功率密度的控制道路照明设计功率密度值低于规范值1.0W/m2。4.照明控制模式及措施路灯控制采用手控和自控相结合,合理的控制开关灯时间,避免电能浪费。5.供电节能措施采用节能型变压器,变压器尽量设置在负荷中心。6.其它节能措施本工程采用智能路灯节电器新型节能技术,智能路灯节电器外的光感探头对户外的实时亮度进行监测,自动调节路灯的电供电电压,解决了夜间过压照明造成的能源浪费,并有效地延长灯具的使用寿命,在不同时段设置不同的照度标准,解决了在传统的间隔关灯方式夜间照度不均匀的问题,该系统配备远程通信接口,供管理处远程四遥控监控,在箱变内统一安装,要求节能效率不得小于20%。智能路灯节电器当光感探头出现故障时由时钟控制器发信号控制关灯、开灯时间。采用上半夜稳压节能,下半夜降压减流节能,要求节能效率不得小于20%。智能路灯节电器出现故障时,采用备用节能设计半夜间隔关灯方式,(关掉不超过半数的灯具),以节约电能。在半夜灯运行方式下,保证在道路的直线段,路面亮度不低于所有灯具全开时的50%,道路交叉口,路面亮度不低于所有灯具全开时的100%。10.6照明安全接地系统1.防雷及过电压保护措施与要求本工程设置的路灯箱变高压进线柜内均装设氧化锌避雷器,并在低压总开关进线侧设置过电压保护装置,以防止大气过电压对电气设备的损害。2.接地型式的选择与要求(1)本工程照明接地采用TN-S制接地系统,设置专用的PE接地线,为提高末端单相接地故障电流,满足保护器灵敏度校验,故PE接地线采用与相、零线同截面的铜芯线,与相、零线同管敷设,另外,为防止故障电压沿专用的PE接地线串接,故设置重复接地,要求除在首端和末端设重复接地极外,还要求每间隔三盏路灯设置重复接地极,且中杆灯每一灯杆处设置重复接地极,接地极为两根长2.5m水平间距不小于5.0m的L50X5热镀锌角钢,要求其上端部埋深不小于0.8m,底部制成尖角形,两根角钢之间采用-40X4热镀锌扁钢联接,具体做法详国标图集14D504-17页。接地极要求靠近灯杆设置,PE分支线采用接线端子引至灯杆内检修门处接地柱可靠连接,灯杆处-40X4热镀锌扁钢与不少于两根基础钢筋可靠焊接。灯杆基础钢筋、热镀锌扁钢、灯杆、基座等非带电金属体均应与PE线可靠联接,要求系统接地电阻不大于4.0欧姆。不满足要求时则增加人工接地极,在特殊地质段配合加降阻剂。(2)箱式变电站中性点直接接地,要求设置闭合环式接地系统,接地装置采用热镀锌角钢接地极L50X5L=2.5m,要求上端部埋深不小于0.8m,水平间距5m,接地极连接采用规格为-40×4热镀锌扁钢,实测接地电阻要求不大于4欧姆。(3)中杆灯要求自带避雷装置,且每一灯杆处设置重复接地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媒体编辑人员承包合同
- 2024年公司股权变更协议:股东之间的权益变更合同
- 商铺按揭合同模板
- 养殖牛合同范例
- 务工合同范例范例
- 2024年公共交通车辆广告投放合同
- 2024年光伏发电项目开发与运营合同
- 2024年工程合同管理与质量验收标准
- 临沂大学《高等代数》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临沂大学《材料科学基础1》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2 直线的方程(分层练习)(解析版)
- 《保密法》培训课件
- 绵阳市高中2022级(2025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一诊)物理试卷(含标准答案)
- 2024年秋季新统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
- 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 阅读综合实践 课件
- 行政复议法-形考作业1-国开(ZJ)-参考资料
- 错漏混料点检稽核表空白模板
- 招标代理机构保密措施
- 市人民医院卒中防治中心培训制度
- 思想道德与法治教案第四章:明确价值要求践行价值准则
-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工程完整版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