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会文化创意的比较研究都灵、温哥华、索契冬奥会文化创意的比较分析_第1页
冬奥会文化创意的比较研究都灵、温哥华、索契冬奥会文化创意的比较分析_第2页
冬奥会文化创意的比较研究都灵、温哥华、索契冬奥会文化创意的比较分析_第3页
冬奥会文化创意的比较研究都灵、温哥华、索契冬奥会文化创意的比较分析_第4页
冬奥会文化创意的比较研究都灵、温哥华、索契冬奥会文化创意的比较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冬奥会文化创意的比较研究都灵、温哥华、索契冬奥会文化创意的比较分析

奥林匹克运动是一个完美的体育和文化相结合的庆祝活动,其包含了许多文化因素。奥运会不仅是对国家行政能力、经济水平和体育能力的全面展示,也是文化和创意技能的重要体现。通过对奖牌、吉祥物、会徽、开幕式、闭幕式等文化符号的设计来表达一个城市、国家、民族的文化积淀与创新。换言之,奥运会作为一个泛文化意义的超大规模的创意活动集合,已成为传播国家形象、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大实践方式。时值我国承办2022年冬奥会,习总书记明确提出“以冬奥会重燃冰雪运动热情,带动3亿人从事冰雪运动”的战略目标13文化创意水平吉祥物、会徽、火炬、奖牌、开(闭)幕式等5大元素通常被认为最能代表一届奥运会的文化创意水平。通过以上元素的对比从中可探寻近3届冬奥会文化创意的规律和特点。1.1对“应用状况”的体验2006年都灵冬奥会会徽的设计糅合了借用法、变形法和抽象法的艺术表现方法,取材于当地最知名的建筑“MoleAn-tonelliana”塔,但在创意上融合了冰雪元素,通过对雪花的变形设计和立体感的突出,使塔身在视觉上既像一座蜿蜒的山峰,又像一张编织而成的大网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会徽采用简洁的艺术设计手法,设计灵感来源于古代因纽特文化的石制路标,由5块彩色石头组成一个张开双臂的人形标志,这个人形标志被命名为伊拉纳克,在因纽特语中意为“朋友”,象征着希望、友谊、热情好客和团队精神。伊拉纳克由加拿大红、深蓝、浅蓝、绿色、金色5种色彩构成,象征着加拿大绵延不绝的森林、高山、岛屿和美丽的日落2014年索契冬奥会的会徽设计以更加简洁的方式突出了时代性的特点。会徽以俄罗斯国旗主色蓝色为主体,简单的字母组合成域名的方式“sochi.ru”,并与“2014五环标志”以镜像的方式上下排对应放置,象征着处于黑海沿岸的索契独特的滨海位置。这是奥运史上首次将国际域名作为主图案,这个创意使会徽在视觉上极具“数码”感,简洁至极却又充满时代气息通过对比(图1和表1)可以看出,在3届冬奥会会徽的设计理念中,都灵冬奥会更加侧重表达意大利作为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其在艺术领域所做的杰出贡献及其不可替代的“艺术王国”地位;而温哥华冬奥会则是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现代文化观念输出2个维度出发,更加关注文化价值的显现;索契冬奥会则以国家形象传播为视角,通过“科技”和“时尚”2大元素表现出强烈的大国复兴文化心理。1.2物:“友好”的麻黄文化都灵冬奥会吉祥物采用了2个“圆头方脑”人物形象“内韦”和“格利兹”(如图2所示),它们代表着冬季运动中不可或缺的2种元素:雪和冰。圆头的“内韦”是身着红色服装的小女孩,形状宛如雪球;方脑的“格利兹”则是一个身穿蓝色服装的小男孩,形状恰似小冰块。这2个活泼可爱、面带微笑的卡通形象不仅象征着热爱生活、勇于挑战的新一代,也传达着“参与、尊重、友好”的奥林匹克精神温哥华冬奥会的吉祥物是根据当地的神话传说创作的3个卡通形象,如图2所示。米加是一只正在滑雪的北极熊,其创意来自哥伦比亚省原住民的民间传说。魁特奇是一只留着棕色胡须、戴着蓝色耳罩的北美野人,其身上承载着加拿大广阔荒原的神秘故事。苏米则是一个长着雷鸟翅膀,会飞翔的动物守护神,是一个天生的领袖,对保护环境充满热情索契冬奥会吉祥物由雪豹、白熊和兔子组成,如图2所示。雪豹是力量、速度与美的结合,是俄罗斯最具特色的动物,已被列为稀有且濒危的保护动物。熊是俄罗斯民族的图腾,在俄罗斯各类神话、传说及文学作品中都有反映。熊的力量和勇敢一直是俄罗斯英雄主义的写照。而兔子的灵活与聪明也正符合俄罗斯图强创新的心理需求3届冬奥会的吉祥物均采用了组合设计,而不再是个体形象。这代表了未来吉祥物设计的一个趋势,即尽可能地表达更多创意元素。而在取材上,都灵冬奥会的吉祥物形象依旧延续了其突出艺术创造力的思路,进行了原创设计。而温哥华和索契则分别是从神话传说中提取,或依据本国现实中稀有动物为原型加以设计。3届冬奥会都开始增加对人文的关怀:都灵侧重人与人的尊重和平等;温哥华宣扬对亚文化和弱势群体的关注;索契则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见表2。1.3“拼接花”及其设计都灵冬奥会的奖牌设计打破了传统的整体结构,采用中间掏空的圆孔设计方式,在外观上借用了滑雪射击运动员瞄准的靶心(如图3所示);但其真正的寓意是意大利著名建筑比萨斜塔前的中央教堂广场温哥华冬奥会的奖牌设计在文化创意上取得更大突破,实现了奥运史上的多项首创,如图4所示。首先,颠覆了传统的平面设计,创造性地采用了波浪式的设计,将加拿大海浪、飞雪和山峦等壮丽的景观及温哥华地区崎岖不平的地形特点尽释其中。其次,奖牌的主图案自加拿大原住民设计师考琳·亨特创作的2幅民族风抽象画中截取,每枚奖牌都由激光随机雕刻出画作中的一小部分;因此,没有一枚奖牌的正面图案是相同的,而所有奖牌放在一起则是完整的画面,既充分表达了奥林匹克运动实现世界人民大团结的整体精神,又体现了对每一名运动员自我价值实现的满足。再次,在奖牌形状上,本届冬季残奥会奖牌运用了圆角的方形设计,这亦是奥运史上的首创索契冬奥会的奖牌设计风格体现了诸多俄罗斯元素,制作过程中仅传统手工艺就多达28种。另外,奖牌由贵重金属与高强度的透明材质聚碳酸酯共同组成,这也体现了俄罗斯是欧亚文明交融、原始生态与国际化都市并存、创新与传统共发展的特性。极具俄罗斯民族风格的镂空设计独具匠心地把奖牌主体分为了2部分,一部分是体现金银铜奖牌属性的实心部分,另外的镂空镶嵌设计上体现的则是索契风光。奖牌上的“拼接花纹”亦是2014年索契奥运会的招牌特色,代表俄罗斯联邦多文化、多民族融合的设计理念,如图5所示。比较来看,见表3,3届冬奥会的奖牌设计在外观、形状和结构上较之往届有很大突破,分别采用了同心圆、圆角方形、镂空的设计创意,令人耳目一新,也标志着冬奥会文化创意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奖牌主图案的设计则更加富有创意,除都灵仍沿袭了会徽和图标的惯用元素外,温哥华与索契均是颠覆了传统,使用了更加抽象的创意手法突出了传统文化的意义。在寓意方面,基本涵盖了艺术、文化、教育多重价值观念。1.4索契冬奥会火炬火炬向来是奥林匹克运动文化创意的重点元素,火炬设计的创意既包括火炬本身的物态文化创意又包括火炬传递的路线设计。近3届冬奥会在火炬的创意上均取得不俗的成绩,如图6所示,见表4、表5。都灵冬奥会的火炬设计饱含创意,外观颇似传统的木制火把;但流线的造型又使其极富现代感,貌似一支怪异的笔,可谓兼具古典和现代之美。火炬外部采用覆盖隔热涂料的铝材,内部则是高科技的钢铜合金,火焰由顶部12个出火孔冒出,燃烧范围能准确地控制在10cm以下温哥华冬奥会火炬由加拿大著名的庞巴迪公司设计,火炬采用流线型设计,颜色主要为白色,象征着加拿大白雪覆盖的起伏地形及滑雪者滑行时在雪道上留下的滑痕。火炬上镶有冬奥会会徽,还有一个象征加拿大的红色枫叶形通风口索契冬奥会火炬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俄罗斯关于不死火鸟(凤凰涅槃)的神话传说,火炬的整体造型呈羽毛状,中间镂空,正面和侧面主要为亮银色,后面、镂空处及把手下方带有红色。索契冬奥会火炬传递创造了冬奥会传递路线最长、传递人数和传递方式最多、传递所到之处最独特等纪录。此次火炬传递首次离开地球,直抵太空,进行了“太空漫步”,成为冬奥会上的一个伟大创举1.5意活动的主题开幕式和闭幕式历来都是奥运会的重头戏。开(闭)幕式要通过一系列的文化创意活动反映以和平、团结、友谊、超越为主题的奥林匹克精神,同时还要展示主办国的特色文化、地方风俗及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综合实力。通常开场、文艺表演、点燃圣火是开幕式最大的看点,也是集中体现东道主文化创意水平的重要环节。1.5.1各人民的美好意愿近3届冬奥会开幕式的开场可谓各有千秋。都灵冬奥会由1000名志愿者组成的心形图案并模仿心跳律动的开场方式充分表达了“意大利之心”向全世界人民问好的美好意愿,可谓构思奇妙。温哥华冬奥会采取在倒计时结束时一名单板滑雪运动员从天而降飞跃穿过奥运五环向全世界展示“欢迎来到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堪称开场经典之作。而索契冬奥会则由一个睡梦中的俄罗斯小女孩儿画面开始,用俄语的33个字母引出33个俄罗斯的关键词汇,历数俄罗斯悠久的历史和傲人的成就,从伟大的发明到自然科学的突破,从杰出艺术家到文化巨作,充分展示了开幕式的主题“俄罗斯之梦”,绝对的创意十足。1.5.2土著居民传统的荣国精神文艺演出是开幕式文化创意的重点。都灵冬奥会上演员们组成的滑雪运动员造型,并通过移动和跳跃完整模拟高山滑雪运动员的全套动作,再次凸显了意大利人的艺术创造天赋。而温哥华冬奥会上加拿大特色的土著居民传统的欢迎仪式,亦让人津津乐道。索契冬奥会的创意更胜以往,从运动员入场就开始大展创意拳脚。装备了特殊地板的主体育馆在入场式时变成一个大地图,场地中央出现一个低洼的入口,各国运动员首次从场地中央入场,同时地面用3D技术绘制了该参赛国在太空地图上的位置,运动员仿佛从自己国家中走入索契冬奥会的会场。文艺表演中国粹芭蕾舞的元素更是淋漓尽致地发挥,以芭蕾的方式诠释放飞和平鸽的环节堪称创意无限。1.5.3冬奥会宣传:“让罪犯点燃”点燃圣火是开幕式最值得期待的创意环节。都灵冬奥会的圣火设计成一根57m高的巨型火柱,在体育场内经过了4次传递之后,由意大利冬奥冠军贝尔蒙多点燃。温哥华冬奥会圣火点燃环节由场地中央缓缓升起4个代表原住民的巨大冰柱,慢慢汇聚在一起,搭建成一个象征篝火堆的构造,由加拿大4名著名运动员共同点燃。索契冬奥会圣火点燃被称为“有史以来最大的秘密”。火炬先后经过6名俄罗斯著名运动员手中,最后由花滑名宿伊琳娜·罗德尼娜和冰球传奇弗拉迪斯拉夫·特列加克共同点燃室外的小火炬台,圣火沿着地面一个接一个的小火炬延伸到体育馆外奥林匹克公园的外火炬塔顶端,随着主火炬台的点燃,索契冬奥会正式开幕,见表6。23奥奥文化和创意的特点2.1共同语言特点2.1.1对组合物的创意使用和开幕式的设计方法通过对近3届冬奥会文化创意的梳理和分析不难发现,虽然文化创意主要突出创新性与想象力,但创造性也是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些经典的创意会在后期冬奥会上得到传承和发挥。譬如自第15届加拿大卡尔加里冬奥会启用组合吉祥物起,其能传达更多创意元素的优势受到青睐,之后召开的冬奥会大多是组合吉祥物,温哥华与索契冬奥会的吉祥物更是达到3个之多。又如,近3届冬奥会均效仿前任将会徽均作为火炬的主图案元素之一,而会徽、奖牌的设计也吸收了前主办城市的创意,将城市或国家的知名建筑、特色地理资源作为重要元素体现在设计中。再如,温哥华冬奥会开幕式上的倒计时环节就明显带有向北京奥运致敬之意。而索契冬奥会的闭幕式则效法了温哥华冬奥会,对开幕式的失误以诙谐的方式进行了“纠错”。可见,冬奥会的文化创意是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沉淀经典。2.1.2加拿大传统的创意与现代冬奥会开幕式的交错演唱比较发现,3届冬奥会文化创意均沿着2条主线展开:一是从横向维度出发,表达主办城市、东道国通过奥林匹克运动与世界交流发展;二是从纵向维度出发,展示东道主悠久的历史文化及其当代的建树。都灵冬奥会传统的艺术、歌剧与现代法拉利跑车在开幕式上的交替演出使人仿佛置身于历史与现实的交错瞬间;温哥华冬奥会土著部落的欢迎仪式与单板滑雪运动员飞跃而出振臂高呼“温哥华欢迎全世界人民”的一幕,使加拿大传统与当代的2种热情融汇一起,相映成辉;索契冬奥会通过一系列的文化符号向世界展示了俄罗斯在历史上的伟大成就,而闭幕式以欧洲视角来看俄罗斯的创意更是充分表达了俄罗斯文明与世界文化融合的主旨。不论是吉祥物、奖牌、会徽的设计,还是火炬传递、开幕式闭幕式的创意,其主旨均指向奥林匹克运动的最高宗旨,即通过奥林匹克运动带动主办国的城市发展,通过奥林匹克运动实现世界人民大团结。2.1.3冬奥会开幕式设计由近3届冬奥会可以看出,科技越来越成为冬奥会文化创意的主要手段,不论是奖牌、火炬等实物的设计,还是开闭幕式上的各种特效均采用了高科技手段。索契冬奥会开幕式运动员入场实现了冬奥首创,即是在借用了3D技术下进行的空间位置转换。同时,从视觉设计的冲击角度看,近3届冬奥会在文化创意层面都开始加大艺术化的力度,审美价值愈发凸显。奖牌的设计从都灵颠覆传统采用空心圆奖牌到温哥华冬奥会方角凸面的奖牌造型,再到索契的镂空设计,每一处细微的变化都可能是一次伟大的艺术创造。开幕式上不论是都灵的5大色彩主题,还是索契的俄罗斯女孩儿童话般梦境的开场都是充满艺术想象力的杰作。科技与艺术是助推冬奥会文化创意发展的两大主力。2.1.4文化符号创意空间进一步提升作为冬奥会文化创意的主要表现区域,会徽、奖牌、吉祥物、火炬等视觉符号的设计在近3届冬奥会上取得较大突破。除传统的五环、圣火与橄榄枝3大奥运文化符号外,图形符号、色彩符号、民族符号的创意空间得到大幅提升。图形符号由传统的以人物、建筑为实体的复杂的具象图形符号过渡为以象征意义为主的简洁明快的抽象图形符号2.2个性特征2.2.1意大利的艺术热情都灵冬奥会的文化创意始终突出艺术的设计与创造。作为世界闻名的艺术王国,意大利人崇尚艺术的热情丝毫不亚于足球。在意大利街头,路边的理发师、修鞋匠和卖鱼菜的小贩,随时都有可能即兴来一曲嗓音洪亮、充满激情的歌剧咏叹调,让你叹为观止2.2.2友谊与奥运会:体育是所有人的大众文化精神加拿大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国家,移民占全国人口的99%。多元文化推动了加拿大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也构建了加拿大高度发达的人文环境2.2.3次“要素”浮发挥索契冬奥会是1980年莫斯科夏季奥运会后,俄罗斯时隔34年再次办奥运,西方和俄罗斯国内媒体均将索契冬奥会看作俄罗斯在国际舞台上的一次“高调复出”。西方媒体间曾预言普京对奥运会的需求比当年的勃列日涅夫更甚,因为这是向全世界传递“俄罗斯回来了”信号的最佳契机,而索契冬奥会也确实以各种途径彰显着大国复兴的文化心理,以至于部分西方媒体对索契冬奥进行严格批评,称其“一个老百姓还没过上体面生活的国家竟然花费500亿美元办冬奥会,完全是非理性、嫉妒、虚荣和自大的象征”33奥运冈的文化和创意经验3.1冬奥会创意中的“国家形象”冬奥会的文化创意活动主要的目标之一即是构建国家形象,通过各种创意使国际对东道国留下深刻印象和认识。就像通过都灵冬奥会给人感觉意大利是一个“富有激情的艺术家”形象,温哥华更像一个“热情的探险者”,索契展示给世人的则是俄罗斯的“硬汉、强者”形象。这些观念体现在文化创意的各个层面,从吉祥物的设计、到会徽、奖牌、火炬、开闭幕式,应一以贯之地体现出来。中国申办冬奥会,首先要确定的即是“国家形象”,这里既要包涵中国传统文化“和谐观”的核心价值思想,又要与当前阶段中国改革发展的诉求相结合;既要展示中国当前发展阶段的新常态;还要凸显中国的个性特色及其在国际上发挥的作用。国家形象的构建关乎到国际话语权,须抓住主线,清晰理性。3.2文化创新与创意提出文化创意活动要始终突出强化中国申办冬奥的理念,使“以运动员为本、节俭办赛、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时刻体现在冬奥会的各个创意环节,既突出了主题的鲜明性,又保证了创意的内涵。本次所提出的申办2022年冬奥会的3大理念既是当前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趋势,又符合当前中国社会改革背景,体现中国与国际的接轨。其中节俭办赛与可持续发展的提出亦是对刚刚结束的索契冬奥会“高花费”现象及冬奥会结束后索契变“空城”现象的反思。因此,申办理念的提出及创意活动的实践反映着奥林匹克运动不断在扬弃中发展。3.3冬奥会文化创意的对策要以“中国影响世界,世界改变中国”为主线展开文化创意的设计。一方面,要充分展示中国精品文化,那些曾经对世界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文化、发明与创造应成为冬奥会文化创意的重点取材,如四大发明、丝绸之路等,以此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另一方面,要反映中国与世界的文化交流,尤其是在奥林匹克运动的中介下,中国对世界先进科技、观念、文化的吸收与融合,以此表达中国并不是在封闭中发展,而是与全世界团结在一起共同发展。3.4承与发扬、创意认真总结2008年北京奥运会创意活动的成效,并加以分析。对于一些经典的创意,可以进行进一步的深化和加工,体现中国对经典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及创意的无限发展特性。物态文化层面的创意往往具备直观的视觉冲击效果,应积极推陈出新,制度与行为文化层面的创意应继续加大内涵、扩大实施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