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方向在颈外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_第1页
离心方向在颈外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_第2页
离心方向在颈外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离心方向在颈外静脉留置针中的应用

因为指针可以很长时间地留在血管中,患者的痛苦可以减少,护士的工作量可以降低,工作效率也可以得到提高。现在它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输液方式。临床上一般选用上肢的肘部静脉、腕部静脉进行穿刺。对长期输液的老年卧床病人及失血性休克、心搏骤停、四肢伤残、大面积烧伤等肢体穿刺有一定难度的病人,常采用颈部静脉穿刺留置针建立静脉通路。颈外静脉管径粗,显露明显,相对于静脉置管来说,操作更加简便安全,与前臂静脉留置针通道相比,具有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发生少等优点。但传统的颈外静脉穿刺以向心方向进针,准备体位时间长,穿刺成功率相对低,用时长,易引起病人恐惧。为此,我科对40例老年病人改用离心方向进针,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数据和方法1.1性别间的年龄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科治疗的80例老年住院病人,男57例,女23例;年龄53岁~93岁;疾病种类:脑梗死35例,痴呆21例,帕金森病14例,脑出血4例,颅内肿瘤3例,运动神经元病、症状性癫痫、放射性脑病各1例。将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病人性别、年龄、疾病构成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材料表面两组病人全部使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密闭式静脉留置针24G(Y型)及3M公司的1624W型透明敷贴。1.3方法1.3.1评估病人并做好解释工作穿刺前护士洗净双手,严格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评估病人并做好解释工作。先用10mL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5mL~8mL接上头皮针,插入留置针末端肝素帽内,并排气备用。1.3.2颈外静脉穿刺组观察组选择直而充盈好的颈外静脉。操作者站在病人一侧,让病人去枕平卧,头偏向置管对侧,使颈部伸直,充分暴露颈外静脉。常规消毒皮肤,范围8cm×8cm,大于透明无菌敷贴。左右转动留置针针芯后取下针尖保护套。右手持软管座T型处,左手拇指固定并压迫穿刺点下端(近心端)的颈外静脉,使其充盈,食指压颈外静脉上端(远心端),绷紧皮肤,在消毒范围的1/2~1/3处穿刺,以离心方向进针,穿刺针与皮肤成15°~30°角直刺静脉,见回血后降低角度5°~10°再进针0.2cm,抽出针芯0.2cm~0.3cm,左手根据静脉走向徐徐将软管全部送入颈外静脉,仍用左手固定,右手则将针芯全部抽出。回抽注射器,回血良好,推注生理盐水,无阻力,前端无肿胀,说明管道通畅。以穿刺点为中心,用无菌透明敷贴横形固定。取下连接肝素帽头皮针的注射器,接上输液装置。输液结束后均采用肝素生理盐水10mL脉冲式封管。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根据选择的血管情况准备体位。病人去枕平卧,斜于床头,头靠床边或将床拉出,操作者站于病人头侧。除进针方向(向心方向)不同外,操作者、穿刺部位、操作流程、进针角度、封管液等均相同。1.3.3观察指标对两组病人操作时间、穿刺置管1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静脉留置时间进行比较。2结果3讨论3.1静脉回流的分布颈外静脉位于颈部的外侧区,是颈部最粗大的浅静脉,管径粗,血流量大,显露明显,其收纳耳郭、枕部、颈前区浅层的静脉回流。颈外静脉通常由下颌后静脉的后支与耳后静脉和枕静脉在下颌角处汇合而成,沿胸锁乳突肌表面垂直下行,在锁骨上缘中点上方2.0cm~2.5cm处穿过颈部深筋膜3.2在穿刺过程中,离心分离的优点3.2.1准备基因作业根据选择的血管情况准备体位。观察组只需要去枕平卧,将病人头偏向对侧即可操作。而对照组按传统方法,病人去枕平卧,斜于床头,头靠床边;或将床拉出,操作者站于病人头侧。护理人员操作前经常需搬动病人、床头柜或床,准备体位时间过长,降低工作效率,且易引起病人的一些负性心理情绪。尤其是老年清醒病人,比较容易紧张、恐惧、多疑,再加上穿刺部位相对特殊,更需要在首次操作前详细解释,介绍优点,取得病人的信任,使其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配合置管。3.2.2穿刺失败原因分析从表2可以看出,观察组1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根据力学原理,静脉穿刺时针头进入血管后产生回血的条件是静脉内压力大于输液管针头处的压力,形成压力差。分析颈外静脉穿刺向心方向进针失败的原因是:静脉血流是从远心端流向近心端,即向心方向流动。向心方向静脉穿刺时针尖斜面与血液流动的方向相同。穿刺时没有达到血液第一时间进入穿刺针。并且,由于穿刺部位的特殊性导致操作者无法使用止血带,因此有部分病人(尤其是老年虚弱、失血性休克、循环衰竭等抢救情况时)在向心方向穿刺时回血相对较慢,甚至无回血,更容易使操作者穿透血管壁致穿刺失败。如穿刺不当需再次调整方向,则病人疼痛感加重,耐受差。而离心方向静脉穿刺时针尖斜面与血流方向相对,针尖斜面是迎着血流方向,进针后易见回血,针感好,1次成功率高,可降低穿透血管壁的几率,从而提高穿刺成功率3.2.3离心方向穿刺成功率高、导管位移,致血管外渗,需留置针固定位置相对固定离心方向静脉穿刺易于固定,且固定牢固。向心方向穿刺成功后透明无菌敷贴固定留置针时固定位置常靠近病人下颌部、头颈部;而离心方向穿刺,留置针的固定位置靠近颈肩部。在实际工作中卧床病人头颈部的活动频率较颈肩部多,且活动幅度较大,留置针管易在血管内来回移动致血管内膜损伤。因此,向心方向穿刺容易造成导管移位、液体外渗。表3的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3.2.4固定时会暴露自己由于颈部位置受限,向心方向穿刺时留置针及其尾部的延长管固定时常常会暴露在外。而离心方向穿刺时留置针及其附属装置固定位置常靠下,易于遮挡,这对维护病人外在形象、保护病人自尊也是一积极措施,体现出护理人员对病人的关爱及尊重。3.3国内外对针保留时间的研究尚未停止孟庆慧等4离心方向颈外静脉穿刺时机及方法静脉穿刺只能沿向心方向的理论基础是由于静脉的血流方向是向心的。加之所学的基础护理教材书中所教授的静脉穿刺方向也是向心的。故大多数护理人员认为静脉穿刺只能沿向心方向进行。根据临床实践结果证明,离心方向颈外静脉穿刺是可行的。在进行离心方向穿刺时应注意进针点不宜过低,避免穿刺针和颈外静脉管壁接触时在固有颈筋膜附近,即需距离锁骨2.5cm以上的距离进针。当然,在进行颈外静脉穿刺时应从局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