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实验分类综合训练之模拟、调查、制作模型类_第1页
2022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实验分类综合训练之模拟、调查、制作模型类_第2页
2022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实验分类综合训练之模拟、调查、制作模型类_第3页
2022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实验分类综合训练之模拟、调查、制作模型类_第4页
2022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实验分类综合训练之模拟、调查、制作模型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实验分类综合训练

模拟、调查、制作模型类1•某同学用红色豆子(代表基因B)和白色豆子(代表基因b)建立人群中某显性遗传病的遗传模型,向甲、乙两个容器均放入10颗红色豆子和40颗白色豆子,随机从每个容器内取出一颗豆子放在一起并记录,再将豆子放回各自的容器中并摇匀,重复100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该实验模拟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重复100次实验后,Bb组合约为16%甲容器模拟的可能是该病占36%的男性群体乙容器中的豆子数模拟亲代的等位基因数2•在一对相对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准备了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小球上标记的A、a代表基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有()。甲乙小球的灰色和白色分别表示雌、雄配子小球的颜色可以不同但形态必须相同甲、乙中小球数量必须相同,A与a的数量可以不同实验时从甲或乙随机抓取一个小球模拟的是等位基因的分离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这种模型就是物理模型。下列不是物理模型的是()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生物膜模型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某中学生制作的真核细胞三维结构实物模型显微镜下拍摄到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显微照片在M数分裂模型(2n=4)制作实验中,制作了4条黄色和4条红色的染色单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1条黄色的色单体应大小相同,4条红色的染色单体也如此模拟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时,细胞中应有4条黄色和4条红色的染色单体模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每个细胞中应有2条染色体且颜色不一定相同模拟产生的一个配子中可能含有4条黄色的染色单体下列关于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的说法,正确的是()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属于物理模型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属于数学模型拍摄洋葱表皮细胞的显微照片就是建构了细胞的物理模型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属于概念模型多指是一种人类遗传病。为了研究其发病率与遗传方式,正确的方法是()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并计算发病率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研究遗传方式在患者家系中调查并计算发病率在患者家系中调查研究遗传方式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下列关于“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的叙述中,正确的是()调查时最好选取多基因遗传病为保证调查的有效性,调查的患者应足够多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某种遗传病的患病人数/某种遗传病的被调查人数)x100%若所调查的遗传病发病率较高,则可判定该遗传病为显性遗传病8•关于“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肝匀浆的pH为7.35〜7.45,其能维持稳定的90%来自Na+和Cl-滴定时,要戴手套,有酸或碱溅出,立即用水冲洗一般以滴数为纵坐标,pH变化为横坐标,绘制实验结果生物材料的缓冲结果接近自来水组、背离缓冲液组某长方形样地中有甲、乙两种大小相近的双子叶草本植物,目测发现植物甲分布比较稀疏植物乙分布较为密集。某兴趣小组欲调查植物甲、乙的种群密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调查植物甲、乙种群密度时所选样方的大小和数目应保持相同调查植物甲、乙的种群密度时可采用等距取样法进行取样植物甲、乙种群密度估计值为该种群各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仅调查某一时期的种群密度无法反映该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如图表示用样方法进行相关调查,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常用的取样方法有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若图甲表示一个样方中某种植物的分布状况,则计数值应为8若图乙表示某森林物种数与样方面积的关系,则调查该森林物种数时设定样方面积最好为S1与双子叶草本植物相比,样方法更适用于调查单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研究人员调查了某湖泊中某种鱼的数量、体色基因(S-s)和鳍形基因(Q-q)的频率,统计数据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数置(条)S基因频率Q基因频率2010年400026%66%2012年395026%63%2014年320025%48%2016年210027%32%2010年时鱼种群的基因库与2016年相同影响鱼数量减少的基因可能是Q基因2014年时,基因型为ss的鱼数量约为1800条标志重捕法调查鱼种群密度时,发现被捕捞过的鱼第二次捕捞更难,则鱼的实际数值小于计算数值12•某同学欲在弃耕一年的自家菜地中开展两个活动: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调查土壤中小贫营养化中营养化富营养化贫营养化中营养化富营养化营养化程度动物类群丰富度。下列做法正确的是()两活动的取样点应相同,且要随机取样对土壤中活动能力强的小动物应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只需对样方中的蒲公英、土样中的各种存活动物逐个计数调査结果不能说明弃耕对蒲公英种群密度及土壤小动物丰富度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对校园花坛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进行了调查。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可用样方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可采用目测估计法或记名计算法统计物种相对数量可根据土壤小动物的避光性特点用诱虫器进行采集花坛0〜5cm土层中小动物的丰富度通常最高14.下表是对某生态系统中五个种群(生产者或消费者)的能量调查结果,有关叙述正确的是()种群ABCDE能量(相对值)3.19.721.30.4319.0上表中的5个种群组成的营养结构最可能是E-C-B—A-D输人A的能量除了用于A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还有一部分是未利用的能量若该生态系统发生重金属污染,则D种群的个体内污染物浓度高于E种群的个体参与该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主要生物成分是E和D如图是科研人员调查的某湖泊营养化程度以及部分藻类生长状况曲线图。鱼鳞藻、脆杆藻为鱼的饵料,微囊藻(一种蓝藻)会产生有毒物质污染水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SS.SS.微囊藻进行光合作用时,产生氧气的场所是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图中所示的三种藻类在利用阳光、C02、无机盐等资源时存在竞争当水体富营养化时,鱼可能会因为食物缺乏、氧气不足而大量死亡湖泊有蓄洪防旱的功能,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遗传病在人类疾病中非常普遍,遗传病的发病率和遗传方式的调查是预防遗传病的首要工作,下面是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和遗传方式调查的过程,请回答问题:(1)调查遗传病发病率:确定调查范围;在人群里抽查若干人数调查并记录,计算;得出结果。(2)调查遗传方式:选取具有患者的家族若干;画出系谱图;根据各种遗传病的推导出遗传方式。以下是某个家族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用Aa表示相关基因):34ZHrO该遗传病为染色体上的性遗传病;6号和7号个体为同卵双胞胎,8号和号9号个体为异卵双胞胎,假设6号和9号结婚,婚后生患病孩子的概率是。武汉东湖是我国第二大城中湖。20世纪以来,由于人类高强度的生产活动使东湖水体受到严重污染,虽经过了多年的不懈治理,目前仍为富营养型湖泊。为了进一步改善东湖水体质量,某研究小组对东湖沿岸带的浮游动物群落分夏(7〜8月)、冬(12〜1月)两季进行了调查研究。回答下列问题:东湖在观光、养殖、农灌以及调节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科研实践中,因浮游动物具有个体小、寿命短、对环境变化敏感、抗逆性相对较差等特点,其种群数量和丰富度常被用于反映水体环境状况。种群数量和丰富度的区别是o①在调查浮游动物的丰富度时,对于肉眼难以识别的浮游动物,通常借助的设备有。(多选)。放大镜实体镜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TOC\o"1-5"\h\z②研究人员对照动物图鉴并结合基因测序等方法,对样本中的所有浮游动物进行鉴定并计数,这种统计丰富度的方法称为。如表为该研究小组调查得到的部分数据,该数据表明,与冬季相比,夏季东湖浮游动物的丰富度和总密度的特点是。结合数据,分析以上特点的成因是。季节平均水温水质水体平均含氧量浮游动物种数浮游动物总平均密度相对值夏季32°C中污染4.99mg/L43种235冬季5°C重污染11.88mg/L25种479TOC\o"1-5"\h\z已知东湖存在以下一条食物链:浮游植物-枝角类浮游动物-鳙鱼,其中鳙鱼是人为放养的经济鱼。调查结果表明,东湖中枝角类浮游动物数量出现了严重的下降趋势。请提出一条恢复枝角类浮游动物的措施:。为研究东北某草原水淹后恢复过程中植物优势种及其主要伴生种的数量变化,同步开展人工建立不同初始比例羊草和寸草苔实验种群研究,连续五年(2003〜2007)在同一时间段进行取样和检测,部分数据如图所示(图中比例为羊草:寸草苔初始数量之比)。命延抹魏故命延抹魏故|:3—半草i卓苔(1)调查上述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时,应采用法。羊草和寸草苔均可进行营养生殖(产生分蘖株)。取样时(填“应该”或“不应该”)将全体植株的地上部分连同地下部分一同挖出。(2)结合图1分析,可能是该草原的优势种。图2中,羊草分蘖株生物量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原因是。(3)调查发现,水淹后恢复演替初期植物生存环境较为恶劣,土壤含水量高、部分裸露土地盐碱化,在演替中后期随着植物吸收的矿质元素、腐殖质作用于土壤,土壤盐碱化降低、肥力提高。恢复演替初期羊草等植物通过种子进行传播和繁殖,不断产生定居的母株,分蘖株产生率低。演替中后期母株会不断通过分蘖株向四周扩展,逐渐形成大小不同的无性系斑块。这些无性系斑块内部来源于种子的实生苗,占很小的比例,不足1%。分析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结合演替过程中羊草繁殖方式的变化,分析有性生殖的优势:。请从进化与适应、营养供应与幼苗生长两个角度分别分析演替后期无性系斑块内部来源于种子的实生苗占比不足1%的原因:、。答案以及解析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遗传的基本规律的相关知识。由题意可知,该实验涉及的只有一对等位基因,故该实验不是模拟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A项错误;重复100次实验后,Bb组合约为0.2x0.8x2=0.32=32%,B项错误;正常个体(bb)的基因型频率为(40/50)2=16/25,故显性遗传病的概率是1-16/25=9/25=0.36,即该容器模拟的可能是该病占36%的男性群体,C项正确;等位基因是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控制同一性状不同形态的基因,D项错误。答案:D解析:小球的灰色和白色分别表示a、A两种基因,①错误;为了确保模拟过程中不受客观因素的干扰,两种小球的形态必须相同,②正确;甲和乙中A与a的数量必须相同,甲、乙中小球的数量可以不同,③错误;甲、乙中不同颜色的小球代表等位基因,从甲或乙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可以模拟等位基因的分离,④正确。答案:D解析:A、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生物膜模型属于物理模型,A正确;B、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属于物理模型,B正确;C、某中学生制作的真核细胞三维结构实物模型属于物理模型,C正确;D、照片属于实物,不属于模型,D错误。故选:Do答案:B解析:4条黄色的染色单体应大小不同,4条红色的染色单体也如此,A错误;模拟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时,每条染色体上有两条染色单体,细胞中应有4条黄色和4条红色的染色单体,B正确;模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每个细胞中应有4条染色体且颜色不一定相同,C错误;模拟产生的一个配子中应含有2条染色体,颜色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答案:A解析: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属于物理模型,A正确;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属于物理模型,BD错误;照片不属于模型,C错误。答案:D解析:要研究某种人类遗传病的发病率,应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并用统计学方法进行计算;而要研究某种人类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应在患者家系中进行,因此①④正确,故选D。7•答案:C解析: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最好选择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A项错误:为保证调查的有效性,调查时应随机取样,并且调查人群要足够大,B项错误;发病率较高的遗传病不一定是显性遗传病,D项错误。8•答案:B解析:A、人的血浆的pH为7.35-7.45,维持相对稳定是因为血浆中含有缓冲物质,A错误;B、滴定时,要戴手套;有酸或碱溅出,立即用水冲洗15min,B正确;C、画pH变化曲线时,一般以酸或碱的量为横轴,以pH为纵轴,C错误;D、由于生物材料中含有缓冲物质,因此生物材料的缓冲结果接近缓冲液组、背离自来水组,D错误。故选:B。答案:A解析:样方法调查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时,样方大小一般以1m2的正方形为宜,若该种群个体数较少,样方面积可适当扩大,由于“植物甲分布比较稀疏,植物乙分布较为密集”,故调查植物甲的种群密度时选取的样方面积应大于乙的,A错误。由于是“长方形样地”,故调查植物甲、乙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等距取样法,B正确。植物甲、乙种群密度的估计值为该种群各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C正确。种群密度反映了种群在某一时期的数量,但仅这一特征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要想知道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还需要研究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等其他数量特征,D正确。答案:D解析:调查植物种群密度常用样方法,样方法常用的取样方法有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都要遵循随机取样的原则,A正确;若图甲表示一个样方中某种植物的分布状况,根据“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图中计数值应该是8,B正确;图乙中,随样方面积的增大,该森林物种数逐渐增多最后保持稳定,样方面积达到S1后,该森林物种数不再增加,因此调查该森林物种数时样方面积最好是耳,C正确;单子叶草本植物通常是丛生或蔓生的,从地上部分难以辨别是一株还是多株,而双子叶草本植物则容易辨别个体数目,所以样方法更适用于调查双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D错误。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种群的基因库及基因频率、标志重捕法的误差分析。与2010年时栢比,2016年时种群数量下降,基因库发生改变,A错误;2010-2016年间S基因频率变化小,Q基因频率下降,鱼种群数量也大量减少,因此推测影响鱼数量减少的基因可能是Q基因,B正确;2014年时,s基因频率为75%,基因型为ss的鱼数量为(75%)2x3200=1800条,C正确;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的计算公式N(总数)=(第一次捕捉标记个体数x第二次重捕个体数)/重捕个体中标记个体数,因此被捕捞过的鱼第二次捕捞更难,计算数值大于实际数值,D正确。答案:D解析:A、蒲公英与土壤中小动物的生活环境不同,因此两活动的取样点不相同,A错误;B、对土壤中活动能力强的小动物应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B错误;C、对于土壤中个体较微小、数目较多个体,一般采用目测估计法,不必逐个计数,C错误;D、没有对照组,调査结果不能说明弃耕对蒲公英种群密度及土壤小动物丰富度的影响,D正确。故选:D。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实验。由于土壤小动物活动能力较强,不适宜用样方法调查丰富度,应用取样器取样法,A错误;统计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有两种方法,即目测估计法和记名计算法,前者可用多度等级估计丰富度,后者适用于个体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物种,B正确;采集土壤小动物可以用诱虫器,利用的是土壤小动物避光趋湿的特性,C正确;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一般情况下取土层5cm内的表层土,该区域小动物的丰富度最高,D正确。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由题表中能量值可知,E能量最多,属于生产者(第一营养级),B和C的能量比值高于20%,属于同一营养级,故都属于初级消费者,即第二营养级,A属于次级消费者,即第三营养级,D属于三级消费者,即第四营养级,则该食物网为E-(B+C)-A-D,A错误;输入A的能量为A的同化量,同化量包括用于A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以及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B错误;重金属会随食物链富集,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内重金属积累越多,故D种群的个体内污染物浓度高于E种群的个体,C正确;参与该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主要生物成分是生产者和分解者,题干所给生物没有分解者,D错误。答案:A解析:微囊藻是一种蓝藻,属于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A错误;图中所示的三种藻类在利用阳光、C02、无机盐等资源时存在竞争,B正确;当水体富营养化时,鱼鳞藻、脆杆藻的数量会减少;在富营养化阶段,水体中的氧气会被需氧型微生物大量消耗,使水中溶氧量不足,因此鱼可能会因为食物缺乏、氧气不足而大量死亡,C正确;湖泊在生态方面的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正确。答案:(1)随机;(2)遗传规律;(3)常;隐;1/6解析:(1)调查遗传病的发病率应在人群中随机取样。调查遗传方式通常在患者家系中,并通过绘制系谱图,利用各种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推导出遗传方式。依图示中3号和4号个体正常,而其女儿10号个体患病,可推出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于6和7为同卵双胞胎,故6和7号的基因型相同,均为Aa,而8号和9号个体为异卵双胞胎,故9号个体的基因型为1/3AA、2/3Aa,因此6号和9号婚配,后代患病的概率为2/3x1/4=1/6。答案:(1)直接和间接种群数量是在种群水平研究个体数量,丰富度是在群落水平研究物种数目①ABC②记名计算法东湖夏季浮游动物丰富度高,但浮游动物总密度低夏季水质较好,气温较高,利于多种浮游动物生存;但夏季水体溶氧量少,而浮游动物进行呼吸作用时需要消耗氧气,故浮游动物总密度低减少鳙鱼的放养密度解析:(1)东湖在观光、养殖、农灌方面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在调节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种群数量和丰富度的区别表现在:种群数量是在种群水平研究个体数量,丰富度是在群落水平研究物种数目。①在调查浮游动物的丰富度时,对于肉眼难以识别的浮游动物,通常借助的设备有放大镜、实体镜、光学显微镜,不需要电子显微镜。②对样本中的所有浮游动物进行鉴定并计数,这种统计丰富度的方法称为记名计算法。分析表格可知,与冬季相比,夏季东湖浮游动物的丰富度和总密度的特点是浮游动物丰富度高,但浮游动物总密度低。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