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将相和_第1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将相和_第2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将相和_第3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将相和_第4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将相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将”指“相”指蔺相如廉颇读读下面的词语:着急(zháo)召集(zhàojí)不答应(dā)为难(nán)强逼(qiáng)撞(zhuàng)削弱(xuē)乘机(chéng)

简介背景: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当时有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国家并存。秦国最强大,要统一中国,不断向其它六国进攻。赵国紧邻秦国,是一个比较弱的国家,常受到秦国的侵略。上大(dà)夫:大夫是一种官职,分为上、中、下三级,“上大夫”是最高的一级。上卿:

“卿”是一种官职,分为上卿、中卿、下卿。上卿是廉颇在赵惠文王16年时,因伐齐有功,被提升为上卿。如今蔺相如也封了上卿。由于是文官,上朝集会时,位置站在廉颇的右边。秦汉以前,以右为尊。所以说蔺相如的职位比廉颇高。补充资料

璧,古代玉器的一种,平圆形,中间有孔。所以这个字是“玉”字旁。“和氏璧”指的是用楚国人卞和氏发现的一种玉制成的璧,因其珍奇且来历不凡,被公认为世间至宝,价值连城,这也是秦王不惜用15座城为诱饵骗取它的原因。

1.“璧”?(和氏璧)什么是璧?2.多音字组词。

答dā()dá()便pián()biàn()削xuē()xiāo()3.“渑”本课组词“渑池”一个地名,在今河南省渑池县境内。形近字是“绳”绳子。绳渑(渑池)(绳子)示弱:瑟:缶: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无价之宝:同心协力:表示比对方弱,不敢较量。古代的一种弹拨乐器。鼓瑟,就是弹瑟。古代一种瓦质的打击乐器。攻城夺地,没有拿不下来的。形容强大无比,每战必胜。形容物品特别珍贵,多少钱也买不到。团结一致,共同努力。词语理解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几个小故事?本文结构:一(1—10)完璧归赵二(11—15)渑池之会三(16—18)负荆请罪背景介绍

战国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当时,比较强的国家有七个,即秦、楚、齐、赵、燕、魏、韩,称为“战国七雄”,秦国是最强的一个。秦国地处函谷关以西,其余六国在函谷关以东。赵国的东面是富强的齐国,西面是强大的秦国。赵国处在两大强国之间,因此在军事上和外交方面的措施,就有关系国家兴亡的重大意义。“完璧归赵”的故事发生在秦国全力进攻楚国的时候。秦国不能集中更多兵力对付赵国,主要是用威胁的手段占赵国的便宜。自学提示:

你觉得蔺相如和廉颇各是怎样的人?你喜欢哪个小故事就学哪个故事,边读边思考,抓住重点内容在旁边简单做一做批注。

(l)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

(2)蔺相如到了秦国,进宫见了秦王,献上和氏璧……秦王听他这么一说,就把璧交给了蔺相如。

(3)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你并不想交换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

(4)“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交出来。秦王只好跟他约定了典礼的日期。”⑴秦王怕撞碎了璧,连忙把他劝住,说一切好商量,还叫人拿出地图,把给赵国的十五个城指给他看。⑵秦王只好跟他约定了举行典礼的日期。⑶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地送蔺相如回国。

蔺相如非常生气,他走到秦王面前,说:“请您为赵王击缶。”“您跟我现在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你拼了。”

课文中的几个小故事有什么联系?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体会它们的作用?

蔺相如廉颇

以国家利益为重回顾总结机智勇敢不畏强暴顾全大局,识大体英勇善战勇于改错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20

“完壁归赵”这个故事的前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秦王依仗强势,要骗取和氏璧。和氏璧完好无损地被送回到赵国运用拓展:返回廉颇看到蔺相如职位比自己高,很不服气。“负荆请罪”故事的起因是什么?“负荆请罪”故事的结果是什么?廉颇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向蔺相如请罪。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面,想占赵国便宜。“渑池之会”故事的起因是什么?“渑池之会”故事的结果是什么?秦王没有占到便宜。廉颇看到蔺相如职位比自己高,很不服气。“负荆请罪”故事的起因是什么?“负荆请罪”故事的结果是什么?廉颇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向蔺相如请罪。从文章的结构上看,“渑池之会”是“完璧归赵”的结果,而这两个故事又是“负荆请罪”的起因,合起来构成了“将相和”这一完整、曲折的故事。从内容上看,是“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这两件事,让蔺相如立下奇功,职位才比廉颇高,造成了“将相不和”,这才有了“负荆请罪”的“将相和”。从这两方面看,写“完璧归赵”“渑池之会”是有必要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