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赛事的著作权法保护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a93ec68592b03c2fcffa120c52c68ba/aa93ec68592b03c2fcffa120c52c68ba1.gif)
![体育赛事的著作权法保护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a93ec68592b03c2fcffa120c52c68ba/aa93ec68592b03c2fcffa120c52c68ba2.gif)
![体育赛事的著作权法保护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a93ec68592b03c2fcffa120c52c68ba/aa93ec68592b03c2fcffa120c52c68ba3.gif)
![体育赛事的著作权法保护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a93ec68592b03c2fcffa120c52c68ba/aa93ec68592b03c2fcffa120c52c68ba4.gif)
![体育赛事的著作权法保护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a93ec68592b03c2fcffa120c52c68ba/aa93ec68592b03c2fcffa120c52c68ba5.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体育赛事的著作权法保护
一、体育赛事特征为作品随着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和体育比赛的增多,体育竞赛的知识产权日益受到重视。然而,要让体育赛事中所蕴藏的创造性智慧得到法律认可,并不是那么容易,首先要过的一关是:体育赛事是否属于我国《著作权法》规定的“作品”?如果答案为是,则可顺利享受法律保护;而如果答案为否,则将极大挫伤体育赛事相关组织、参与人员的积极性,从而并不利于体育产业的长久发展。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第3条的规定,作品的具体类型包括文字、口述、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美术、建筑、摄影、电影作品、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模型、计算机软件等。体育赛事并未被我国法明文列为作品。那么,什么是作品呢?根据2013年实施的《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2条的规定,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如何通过解释论的方式,或者从“舞蹈”、“杂技”中解释出体育赛事的内在特性,或者从“作品”的定义入手,挖掘体育赛事内在的契合点,构成了本文的问题意识。由此,本文将首先梳理主流观点否定体育赛事作为《著作权法》上“作品”保护的立场,然后尝试将部分体育赛事纳入作品保护的可能路径,最后释明该种努力的意义。二、主流观点:否定体育比赛(一)著作属于作品在各国立法例中,大都无体育赛事为作品的规定,甚至有的立法直接明示否定体育赛事为作品。根据2010年日本最新《著作权法》第10条,作品主要包括小说、剧本、论文、演讲以及其他文字作品、音乐作品、舞蹈作品、哑剧作品、绘画、版画、雕刻以及其他美术作品、建筑作品、地图或者具有学术性质的设计图、图表、模型以及其他图形作品、电影作品、摄影作品、计算机程序。可以发现,日本、美国、德国立法甚至都并未规定杂技属于作品。如果想要为体育赛事找到著作权法上的依据,可能只能从对“舞蹈”的解释上寻找突破口。(二)体育比赛是否可作为作品?对于主流的知识产权法学者来说,体育竞技活动不能被看成作品,不能享受知识产权法的保护。比如,德国著名著作权法专家雷炳德教授就认为,体育上的或者杂技演员的表演活动,比如花样滑冰,通常情况下都不受著作权法的保护。我国主流知识产权法教材极少讨论体育赛事是否构成作品的问题。在吴汉东教授主编的《知识产权法》第六版中,在解释我国著作权法中的“杂技艺术作品”时,作者谈到:“杂技艺术作品,是指以蹬技、手技、顶技、踩技、口技、车技、武术、爬杆等方式表现出来的一种艺术作品。”可以发现,中外有代表性的知识产权法学者都并不认为体育运动或是体育赛事可以作为作品。韦之解释道,“从著作权的法律特征和体育竞赛的性质分析,体育项目和体育竞赛中的新的技术战术不适合著作权法的保护。著作权法保护的是智力成果的表现形式即作品,不保护其内容。文艺作品必须是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的智力创作,能够传播文艺或科学思想,作品主要应该是一种信息的载体,而不是一种实用工具和手段,这是它区别于体育竞赛、区别于工业领域中的技术发明创造、商业领域中的经营方法之处。”还有学者对照作品的要件,一一排除体育比赛作为作品的可能。在这些学者看来,首先,体育比赛属于体育活动,而非智利成果;其次,体育比赛不具备独创性,因为主要是按照预先规定好的程序与规则进行;再次,体育比赛也不具备可复制性,而是一种“活动”或“事件”,其过程和结果不能重复。(三)第一,关于广播体操是否构成著作权和将作品区分的问题对于体育赛事是否属于作品,中外司法判例也大都持否定态度。在“体奥动力诉土豆网案”终审判决书中,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认为:“体育赛事是客观发生的,没有版本的事先设计,结果亦不可确定,其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故不属于著作权客体的范畴,不受我国《著作权法》的保护。”在我国,2012年判决的“中国体育报社诉广东音像公司等三被告案”极具代表性。该案原告为中国体育报社,它获得了国家体育总局创作完成的第九套广播体操系列产品的独家授权,被告为广东音像公司、豪盛文化公司和北京图书大厦,后者被控出版、销售第九套广播体操演示教学片,其中的动作、讲解和演示与第九套广播体操的动作基本相同,使用了第九套广播体操的伴奏音乐(带口令),由此侵犯了前者的相关著作权。法院认为,第九套广播体操本身并非《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被告讲解、示范、演示第九套广播体操的动作以及录制、发行相关教学示范录像制品的行为并不构成对著作权的侵权。但被告使用了第九套广播体操的伴奏音乐,构成对音乐作品著作权和伴奏音乐录音制作者权的侵权。最终,法院判决被告停止侵害、消除影响并赔偿原告经济损失10万元。法院首先否认广播体操不构成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其一,“广播体操的动作具有强身健体之功用,而无思想感情之表达”,而“不涉及人的思想感情和知识,不具有文学、艺术、科学审美意义的创作,无论其独创性有多高,都不属于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的成果。”其二,“广播体操本质上属于一种健身方法、步骤或程序,而方法、步骤和程序均属于著作权法不保护的思想观念范畴”。另外,法院也否认广播体操适用《著作权法》上的舞蹈作品予以保护。“广播体操是一种具有健身功能的体育运动,由屈伸、举振、转体、平衡、跳跃等一系列简单肢体动作组成,但与同样包含肢体动作的舞蹈作品不同,其并非通过动作表达思想感情,而是以肢体动作产生的运动刺激来提高机体各关节的灵敏性,增强大肌肉群的力量,促进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精神传导系统功能的改善。”可见,法院基于功能性目的区分了广播体操和舞蹈,认为前者只是一些机械的动作,并不承认前者具有美学意义。最后,判决还排除了将广播体操适用《著作权法》第14条规定的“汇编作品”的可能性。理由是:汇编作品也必须是作品,也需要满足构成作品的必要条件。广播体操对内容的选择、编排体现了独创性,但作为汇编结果的整套动作并非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的智力成果,本质上也属于思想而非表达,所以不能构成汇编作品。该案激起了很多讨论。赞成者进一步从区分舞蹈作品与广播体操的角度论述了判决书略去的独创性分析。这些学者认为:舞蹈作品是指通过连续的动作、姿势、表情等表现思想情感的作品,所以,舞蹈作品的动作设计必须符合独创性的要求,它的动作设计并非一般动作,而是富有美感的动作,而很多年前在公有领域流行的常规舞步、造型、动作等因为缺乏独创性,不能构成舞蹈作品。广播体操主要承载的是具有实用价值的公共信息,追求立竿见影的健身效果,动作设计不负责,不符合独创性要求。但是,也有商榷的声音。有的学者质疑,如果被告另行配乐或不配乐,是否就不构成侵权了,那么谁又来保护第九套广播体操制作者的巨大投入呢?而且,作品要求的三个条件似乎都并非不可突破:第一,在体育与艺术的交融下,著作权客体存在着扩张的过程;第二,思想与表达只是一种认为的拟制;第三,广播体操恰恰存在着独创性,“在动作的组合变化中,实现者形式与思想感情的统一,完全具有一部大型歌舞作品的艺术表达效果。”三、一些体育比赛被评估为工作的可能性(一)对《反体育表演法》等无直接规定的体育表演权,可以予以初步确立,增加了体育表演随着知识产权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一律认为体育赛事不是作品的僵化的说法发生了改变。在立法上,一些国家突破了原有的做法,认定一些类型的体育表演可以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比如,日本《著作权法》规定的表演者除了是对作品进行表演的人以外,还包括了“其他从事表演活动的人”,(二)体育赛事是否可以作为作品?在国内外学界,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支持某些体育表演具备作品属性的观点。弗兰克兹•沃尔洛兹对“因体育性的存在而不受到版权法保护”的观点进行了质疑:“为什么我们能够据此区分同一花样滑冰动作在表演和比赛时的不同,却又认为同一芭蕾舞无论出现在戏剧中还是年轻演员选拨赛中没有任何区别呢?”在我国学界,特别是一些来自体育学院的研究者,持较为激进的观点,认为“现代运动竞赛表演具有深刻的思想性”、“一切体育比赛皆应纳入著作权法的保护”、“运动竞赛表演同舞蹈一样可固定和复制”,因此把不加区分的运动竞赛列入知识产权保护范围,可见,虽然对哪些体育赛事可以作为作品还存在争议,但毫无疑问,人们都开始逐渐认同,某些体育赛事可以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理由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不可否认,某些体育赛事的独创性是客观存在的。以花样滑冰为例,排除一些技能型的要求以后,仍然存在一些独创性的艺术表达,所以应当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第二,我国《著作权法》并未将可固定性作为作品受保护的条件。所以,对于体操等运动作为作品保护并不存在障碍。至于《著作权法》要求的可复制性,既然杂技、舞蹈都可以复制,体操等的复制也不成问题。第三,从整个“文体不分家”的社会大环境看,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认同部分体育竞赛表演和文艺演出都视为艺术。没有理由只关注文艺演出的著作权问题而忽略这部分体育赛事的著作权。第四,舞蹈的题材和表现形式在不断扩大第五,如果从广义上理解体育赛事,则有相当一部分内容属于作品。比如,奥运会、世界杯、亚运会的开幕式、闭幕式也属于广义上的体育赛事,但是,他们和晚会完全无二,理应享受著作权法的保护。另外,研究民族体育活动的学者也展示了强有力的证据,证明武术和其他一些民间、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具有著作权客体的属性第六,作品的客体同样是一个开放和渐进的概念。在我国的版权法传统理论和立法中,并未将杂技当作作品,因为人们认为杂技并没有什么智力成果在其中。但后来,立法突破了杂技作品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禁区,2001年新修正的《著作权法》第3条将杂技作品也纳入了作品的范畴,原因在于“杂技作品指杂技的动作编排,不是指杂技的动作技巧。杂技动作的技巧在于功夫,准许模仿。”(三)独创性的品质性认定在德国,联邦法庭承认滑冰表演包含有戏剧的因素,因而可以作为一种艺术作品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就我国法院而言,可资考察的是2013年判决的“伦敦奥运会开幕式案”。法院的立场是:不能因为奥运会开幕式不属于著作权法规定的八种具体作品类型就否认其作品属性,应结合独创性要求认定其为特殊类型的汇编作品。一审法院的逻辑是: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由文艺表演、火炬传递、火炬点燃仪式等一系列环节构成,其中蕴含了主创者的创造性劳动,体现了该届奥运会的主题和奥林匹克运动精神,由此因具有独创性而能够成为我国著作权法上保护的作品。就奥运会开幕式到底是原告所主张的“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还是判决书认定的汇编作品,法官也进行了说明。就原告的主张,法官认为,“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指的是经过拍摄并予以后期制作才能固定成完整的作品形式供人欣赏,而伦敦奥运会开幕式本身就能构成作品而无需固定,它是一系列作品和非作品的大串联,包括了歌曲、舞蹈、杂技等作品和点火仪式、运动员入场式等非作品,在主办方的统筹下以相同主题予以编排、串联。这种选择或者编排体现出的独创性符合汇编作品的特征。四、体育赛事转播权是对.当事人的司法保护路径基于以上论述,我们可以发现,将部分体育赛事作为作品保护,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尽管主流学术界仍然秉持着一个较为保守的观念,那么,认定这些体育赛事可以直接适用《著作权法》保护,其意义为何呢?笔者认为,其最终意义还是在于保护创作者的智慧与投入,并为其开启司法保护路径增加一条新的请求权基础,当事人由此可以为自己主张最为有利的保护路径。在“伦敦奥运会开幕式案”中,法官专门注意到了原告请求权上的细微特点:“本案中,央视网络公司庭审时明确其主张的诉讼标的物为伦敦奥运会开幕式而非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老年人居住的小户型公寓设计要点
- DB35T 2240-2024公共数据清洗技术要求
- 二手房转让合同样本大全
- 中外双向投资合同
- 专业派遣人员劳务合同范本
- 上海市设备采购合同模版
- 不动产附条件赠与合同协议书
- 个人借款延期还款合同模板
- 个人房产互换合同
- 乳制品购销合同-牛奶供应合同-奶粉销售协议
- 浪潮销售在线测评题
- 外研版小学英语1-6年级全册单词表
-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拓展阅读
- 安全阀校验标准
- 耳穴压豆课件
- 2023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化学真题(原卷版)
- 2023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数学真题(原卷版)
- (高清版)DB15∕T 3585-2024 高标准农田施工质量评定规程
- 试油(气)HSE作业指导书
- 2024年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含答案
- 物业安全开工第一课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