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犯心理矫治在监狱改造管理中的应用_第1页
罪犯心理矫治在监狱改造管理中的应用_第2页
罪犯心理矫治在监狱改造管理中的应用_第3页
罪犯心理矫治在监狱改造管理中的应用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罪犯心理矫治在监狱改造管理中的应用

罪犯心理痉挛是指监狱运用心理学原理,采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方法和技术,帮助罪犯克服心理障碍,处理罪犯的心理问题,促进罪犯心理素质的良性转化,稳定监狱的转型秩序,提高转型质量。它包括心理测试、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和心理健康教育诸方面。一、罪犯心理矫治的实践研究20世纪80年代末,西方一些国家开始采用罪犯心理矫治技术对罪犯进行改造,这一技术的介入,使改造活动起到了治标又治本的效果。进入20世纪90年代,罪犯心理矫治技术开始在我国开展起来。统计表明,全国约有60%的监狱已经开展了对罪犯的心理矫治工作。1994年,司法部成立了中国罪犯心理测试量表课题组,着手研制具有中国特色的罪犯心理测试量表,并将此列入重点科研课题。课题组由犯罪学、心理学方面的专家和实践部门具有丰富经验的人员组成。研究者在全国11个省市所做的实验性工作的基础上,参考国外的量表,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果。现在已经完成、即将投入试用的是《中国罪犯心理测试量表》的第一部分——个性心理测试部分。二、罪犯心理矫治中存在的问题虽然大家已经对罪犯心理矫治工作的重要性达成共识,并在全国监狱积极开展这方面的工作,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及条件的局限性,罪犯心理矫治工作仍然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罪犯心理矫治工作的进行和发展。(一)缺乏专业矫治员,影响罪犯的心理矫治罪犯心理矫治是犯罪学和心理学相结合而生成的一种应用于对罪犯进行心理改造的科学方法和手段,它的技术性很强,应该由专业人员担当。但目前我国绝大部分监狱的矫治员是由管教担任的,他们大部分没有受过专门的心理学训练和指导,仅凭经验和自学来获得对罪犯心理矫治的技术。另外,对罪犯的心理矫治是一个双方互动的过程,它应建立在双方身份平等的基础上,矫治应在和谐愉快的合作氛围中进行。而监狱的管教和罪犯的关系往往是对立的、不平等的,罪犯对管教往往由于各种原因怀有敌对和不信任的情绪。所以,对罪犯这一特殊的被咨询者来说,更需要由专业的咨询员来担任罪犯心理矫治员的工作。(二)心理咨询室的环境不健全心理矫治乃是全方位的信息交流,因此,心理矫治室的环境布置不容忽视,它将直接影响矫治的效果。好的矫治环境应该充满温馨和艺术感,使罪犯一进入房间,就感到情绪放松、精神舒畅,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心理咨询的暗示作用。但是,目前我国监狱中心理咨询室的环境比较简单、陈设比较简陋,有待进一步地提高和改善。矫治员只能根据现有的条件尽量把咨询室布置得清静、和谐、温馨,阳光充足,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但这样的环境也是少之又少。(三)定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养老心理心理矫治往往不是短时间能完成的。一方面,罪犯可能由于心理问题而导致犯罪,需要矫治员对其进行心理治疗,从根本上帮助他们解决心理方面的问题,使其清楚自己的症结所在,彻底悔悟,积极配合改造;另一方面,罪犯可能会由于不适应监狱的复杂特殊环境,而需要矫治员在罪犯服刑期间对其定期地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和咨询。另外,对于即将出狱的罪犯来说,重新走入社会,谋求一份合适的职业,开始新的生活,是他们最为恐惧和担心的,这就需要矫治员来帮助他们消除恐惧和怀疑心理,并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职业技术培训,模拟一些社会活动训练罪犯,提高其心理素质。罪犯心理矫治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需要有科学、长远的规划才能实现其根本目标。三、犯罪心理矫正的理论模式(一)罪犯心理矫治工作需要先从改善主观条件和改善软环境综上所述,罪犯心理矫治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要求有专业的受过专门训练的技术人员来操作,矫治员需要在互动的过程中,根据被矫治者的语言、行为、表情、测试结果、完成任务的情况等作出快速、科学、正确的反应,以达到通过矫治罪犯心理问题的途径来帮助罪犯认识自己、认识社会、重新塑造自我和融入社会。而我国监狱中实施罪犯心理矫治工作仍存在以上提出的几个主要问题,根据目前的情况,为每个监狱都配置充足的受过专门训练的心理矫治员是不可能的,而改善心理矫治的环境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这也不是一个短时期可以解决的问题。在客观条件不能得到及时改变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先从改善主观条件入手,建立一个科学、容易操作的罪犯心理矫治理论模型来规范心理矫治工作。这样,一方面,即使我们没有足够的受过专门训练的矫治员,只要循序渐进地按照罪犯心理矫治模型的步骤进行,就可以利用现有的条件最大限度地帮助罪犯进行改造;另一方面,先从改善软环境入手,改变矫治工作者的思想意识,提高他们的矫治技术和工作经验,在这个基础上再改善硬环境,就可以使监狱的心理矫治工作很快地得到提高。因此,建立罪犯心理矫治理论模型意义重大。(二)初犯期心理矫治工作第一部分心理测试《中国罪犯心理测试量表》是专家学者们在大量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的心理学测试量表,结合犯罪心理学及犯罪学等学科建立起来的。量表分三部分。一是入狱之初的心理测试;二是服刑期间的适应性测试;三是释放前的再犯罪预测和改造效果测试。入狱之初的心理测试显然是在罪犯刚刚入狱时进行的,要求每一个罪犯都完成这一心理测试,矫治员把测试结果保存下来,为每一个罪犯建立一个详细的心理档案,并根据罪犯的心理状况安排罪犯的改造计划。对于服刑期间的适应性测试,要根据前一次的测试结果来安排下一步测试的时间和周期,一般情况下,要求对存在轻微心理问题的罪犯进行心理咨询,并每隔一个月进行一次适应性测试;对有较严重心理疾病的罪犯要建立特殊心理档案,根据罪犯的实际情况进行心理治疗,可根据需要灵活安排适应性测试的时间和次数;对其他罪犯,可以每隔三个月进行一次适应性测试,当然,如果观察发现哪个罪犯有异常心理现象,可根据需要缩短测试的周期。对于第三个测试,要根据每个罪犯的服刑期提前做好准备,笔者提倡在罪犯出狱一至两个月前进行,这样可把测试结果及时反馈给罪犯本人及其家属,并且如果发现罪犯的心理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尚有时间给予罪犯进一步的帮助和指导,或者安排联系其他心理咨询中心或社区等组织继续指导。这一点,国外做得很好,即使罪犯出狱了,仍然能够得到继续帮助,使罪犯的心理矫治工作进行到底,使之不容易回到原来的不良轨道上去。在此要说明一点,所有的测试均要在罪犯自愿的基础上进行。第二部分心理问题的分析这一步工作是在第一步工作的基础上展开的,要求矫治员对初入狱罪犯的心理测试的结果作详细、科学的分析,并要给罪犯反馈信息。虽然我们不能说这个模型中哪个部分更重要,但是如果不重视这一步工作,以后的工作可能都是徒劳的,不管你矫治得多么认真而具体,可能没有找到症状的核心问题。所以,以后的工作是建立在详细分析罪犯的测试结果的基础上,它是模型的关键环节。第三部分心理问题的矫治矫治工作是整个模型的核心部分,主要分两个步骤进行:一是目标的设立;二是具体矫治内容的计划。其中,目标又分为子目标和终极目标。可以说,子目标是一个个小的,在某一阶段比较容易完成的目标。只有顺利完成子目标,才可最终促成终极目标的达成。在基本设定矫治目标之后,要详细地安排好具体的矫治工作的内容计划。内容涉及咨询的时间、地点、矫治者和被矫治者、矫治所采取的方法、预期达到的目标、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等。心理学发展至今已有许多有效的心理矫治方法,其中最常见的有精神分析疗法、来询者中心疗法、心理动力学疗法、行为疗法、现实疗法、交互疗法、格式塔疗法及理性情绪疗法等。美国心理学家朗敦(PerryLandon)认为,所有疗法可大抵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认知领悟”(insights)疗法,另一类是“行为矫正”(behavioralmodification)疗法。但在具体实践中常常是两者兼用,互为补充的。矫治员可根据心理测试的分析结果找出罪犯的心理问题所在,而采取不同的心理矫治方法。如某位罪犯有偷盗的强迫症,他偷东西不是因为贫穷或贪婪,而是看到别人的东西就禁不住地想据为己有。根据这种情况,矫治员可采取以上两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对其进行心理矫治。一方面,使之认识到他的问题所在:他的偷盗行为不是道德问题,而是心理问题,是一种强迫症,只要他愿意配合治疗,完全可以改变;另一方面,在其合作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行为疗法,譬如在罪犯的手指上作一个醒目的警示标志等。第四部分评价和监督对罪犯的心理矫治是不是采取了正确的方法、矫治的过程是不是符合规范要求、矫治的结果是不是达到了预期的目标等一系列问题,都要用一个良好的评价和监督系统来执行。这个环节一方面可以检测并监督现有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利于及时地总结工作经验和方法,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坚实的基础。(三)矫治员素质的要求建立罪犯心理矫治理论模型旨在使罪犯心理矫治的过程更加科学化、可操作化,但并不是说这个模型是个完美良方,可治百病。在使用该模型的过程中,矫治员要把握好两个原则:一是实事求是、循序渐进的原则;二是随机应变、灵活运用的原则。看来这是两个互相矛盾的原则,实际上,它对矫治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仅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扎实的工作经验,而且要有敬业精神。为了保证监狱中对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