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鉴赏》教学大纲_第1页
《文物鉴赏》教学大纲_第2页
《文物鉴赏》教学大纲_第3页
《文物鉴赏》教学大纲_第4页
《文物鉴赏》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物鉴赏》教学大纲34课时开课单位:政史学院授课对象:历史学本科一、课程的性质、目标教学目标:本课程是为历史学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是学生在已修完中国通史、世界通史、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根底课后开设的历史教育类限选课程。其教学目的为:通过学习,使同学们了解和把握文物学的根本学问,增加依法保护、治理文物的自觉性,根本上把握陶瓷器、青铜器、玉器、古钱币等主要类别文物鉴赏的根本学问和根本技能。二、学习本课程学生应把握的前设课程学问中国通史、世界通史、教育学原理、心理学根底、史学理论等学问和根本理论。三、学时安排章节内容序言文物与文物学第一章有关瓷器的根本学问第一章瓷器鉴定的内容和方法第一章中国古代瓷器的艺术特征第一章古代陶瓷器的保养其次章青铜器的起源与进展其次章中国古代青铜器的纹饰其次章青铜器的分期及各期的主要特征其次章青铜器的作伪与鉴定第三章铜镜的产生与进展历史第三章铜镜的时代特征与作用第四章玉器的价值第四433333232222234绪论文物学概述教学内容:第一节文物学及其争论范围一、文物与文物学文物含义的演化;文物的概念;受国家保护的文物的种类和条件;文物学的特点;文物学的任务;文物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二、文物学的争论范围争论文物的价值和作用;争论文物的分类;争论文物的鉴定;争论文物古迹与古器物;争论文物治理;争论文物保护技术其次节文物的价值和作用一、文物价值的生疏二、历史价值三、艺术价值四、科学价值五、文物的作用文物的教育作用;文物的科研作用;文物的借鉴作用;文物开发为旅游资源的作用。第三节文物的分类一、文物分类的意义及要求文物分类的意义;文物分类的要求二、文物分类的一般方法教学目标: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古代陶瓷器的根本学问,理解陶瓷器鉴定的内容与方法,懂得古代瓷器的保养方法,把握古代瓷器的艺术特征。使学生了解陶瓷器鉴定的内容与方法,初步把握中国古代陶瓷器的根本特征,把握陶瓷器鉴定的根本学问。本章重点:什么是瓷器,陶与瓷的关系,瓷器的产生及进展。瓷器鉴定的内容,瓷器鉴定的方法,中国古代瓷器的艺术特征,进展的不同阶段与种类,早期瓷器〔东汉晚期以前〕的特征,青瓷阶段〔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瓷器的特征,“南青北白”〔隋、唐、五代〕时期瓷器的特征,“名窑林立”阶段〔宋、辽、金〕瓷器的特征,彩绘瓷阶段〔元、明、清〕瓷器的特征。以及陶瓷器文物的损坏,陶瓷文物的保护和修复。中国古代瓷器鉴定的内容与方法,古代陶瓷器的保养。教学内容:第一节有关瓷器的根本学问什么是瓷器,陶与瓷的关系,瓷器的产生及进展其次节瓷器鉴定的内容和方法瓷器鉴定的内容,瓷器鉴定的方法,2第三节中国古代瓷器的艺术特征早期瓷器〔东汉晚期以前〕的特征,青瓷阶段〔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瓷器的特征,“南青北白”〔隋、唐、五代〕时期瓷器的特征,“名窑林立”阶段〔宋、辽、金〕瓷器的特征,彩绘瓷阶段〔元、明、清〕瓷器的特征。第四节古代陶瓷器的保养一、陶瓷器文物的损坏,陶瓷文物的保护和修复。二、中国古代瓷器的艺术特征。三、瓷器鉴定的内容与方法,古代陶瓷器的保养。其次章青铜器(10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古代青铜器的根本学问,理解青铜器鉴定的内容与方法,懂得青铜器的起源与进展,把握青铜器的艺术特征。并且使学生了解青铜器鉴定的内容与方法,初步把握中国古代青铜器的时代特征,把握青铜器鉴定的根本学问以及对青铜器文物的保护根本原理与方法。教学重点:青铜器的起源,青铜器的初步进展,青铜器的高度进展,青铜器的富强。夏代青铜器的特点,商代青铜器的特点,西周青铜器的特点,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的特点,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主要特点总结。青铜器的作伪历史,青铜器辨伪的方法。青铜器文物的腐蚀机理,青铜器文物的腐蚀产物,青铜器文物保护原理及保护方法,青铜器文物的修复方法。教学内容:第一节青铜器的起源与进展一、青铜器的分类、各类器物的用途、形制特征二、青铜器的分类法;器物用途形制其次节中国古代青铜器的纹饰一、青铜器的纹饰二、青铜器纹饰的种类和主要特征三、青铜器的铭文青铜器铭文的产生与进展青铜器铭文的主要内容;文书体的演化第三节青铜器的分期及各期的主要特征一、郭沫假设的五期分类法二、郭宝钧的六期分类法三、青铜器的考古分期法第四节青铜器的作伪方法一、依据真品作伪二、拼凑法作伪三、铭文作伪第五节青铜器的鉴定一、铸造方法看器形特点二、看纹饰特点;看铭文状况一、除尘和清洗粘土污垢物二、除锈三、封护和缓蚀四、变形青铜器的整形五、残缺青铜器的补合3六、残缺青铜器的补配第三章铜镜〔4课时〕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有关古代铜镜的根本学问,理解古代铜镜的产生与进展历史,把握铜镜的时代特征特征。此外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铜镜的根本作用,初步把握古代铜镜的时代特征,把握铜镜不同时代的不同特征。教学重点:铜镜的进展历史;铜镜的作用;铜镜的时代特征教学内容:第一节铜镜的产生与进展历史一、产生阶段〔石器时代晚期〕二、早期进展阶段〔商代和西周〕三、进一步进展阶段〔春秋战国〕四、第一个富强阶段〔汉代〕五、第一中间期〔魏晋南北朝〕六、其次个富强阶段〔隋唐〕七、其次中间期〔五代——清〕其次节铜镜的时代特征一、齐家文化铜镜的特点二、商代铜镜的特点三、西周铜镜特点四、春秋战国铜镜的特点五、汉代铜镜的特点六、三国两晋南北朝铜镜的特点七、隋唐铜镜的特点八、宋、金铜镜的特点九、元、明、清铜镜的特点第三节铜镜的作用一、修饰的功用二、男女间爱情的信物第四章玉器〔6〕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玉器的根本学问,理解玉器的价值与作用,懂得玉器文物的保养与修复,把握玉器真伪的鉴别。同时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玉器鉴定的根本内容,初步把握中国古代玉器文物损坏的根本缘由,把握宝石玉器文物的保养与修复。教学重点:有关玉的根本学问;玉器的作用与价值;玉器的真伪鉴别;宝石玉器文物的保护。教学内容:第一节有关玉的根本学问一、宝石和玉器文物的根本概念二、玉器的产生及其进展其次节玉器的作用与价值一、作为装饰品及工具4二、作为祭祀的礼器三、作为有用品,玉的道德功能四、作为地位或王权的象征第三节玉器的真伪鉴别一、从色质方面看二、从质地方面看三、从器形方面看四、从纹饰方面看五、从琢工方面看第四节宝石玉器文物的保护一、宝石玉器文物损坏的缘由二、宝石玉器文物的保养与修复教材:1、李家治等:《中国科学技术史陶瓷卷》,北京,科学出版社,199年8。2、耿谦等:《硅酸盐岩相学》,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4年。3、西北轻工业学院等:《陶瓷工艺学》,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4、毛晓沪:《古陶瓷修复》,北京,文物出版社,1993年。5、贾文忠:《古玩保养与修复》,北京,北京出版社,20236、马清林等:《中国文物分析鉴别与科学保护》,北京,科学出版社,20237、李家治:《古代中国陶瓷的科学技术——中国文化中的火凤凰》,《科技考古论丛》(其次辑),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238、袁传勋:《陶质文物的损坏缘由和保护方法》,《东南文化》,1997(1)。9、张晓岚、张恒金:《浅谈陶器文物的劣化与保护》,《内蒙古文物考古》。10、李刚、李良:《浅谈馆藏瓷器的修复方法》,《四川文物》,2023(2)。11、邱国彬:《彩绘陶器保护方法综述》,《北方文物》,1995(4)。12、蒋道银:《古陶瓷修复争论-——兼谈良渚黑陶双鼻壶及明宣德青化扁瓶的修复》,《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23(1)。13、姬志峰、赵志安:《金属文物的保护争论》,《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5)。14、祝鸿范:《BTA护技术》,1999(4)。15、马清林:《春秋时期镀锡青铜器镀层构造和耐腐蚀机理争论》,《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4)。16、贾莹等:《腐蚀青铜器中纯铜晶粒形成机理的初步争论》,《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1999(2)。17、铁付德等:《古代青铜器的腐蚀及其把握争论》,《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1997(2)。18、马清林等:《灵台青铜器保护方法述要》,《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1997年(2)。19、贾文熙等:《铜质修补剂在修复青铜器中的应用》,19965年(1)、孙晓强:《青铜器的腐蚀与保护探讨》,《文物世界》,2023年(6)。21、铁付德:《青铜器腐蚀特征与上壤腐蚀性的关系》,《中原文物》,1995(2)。22、吴茂江,马建军:《青铜器物的锈蚀机理与化学除锈》,《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23(2)。23、廖原:《青铜文物锈蚀机理及有害锈转化剂争论》,《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23(2)。24、吕庆、程德润:《在S02《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1997(2)。25、大卫A.思考特著,潘路、冯耀川译:《综述青铜病的化学问题和相对湿度的影响作用》,《中原文物》,1994(1)。26、张光敏等:《古代青铜器修复钎焊用钎剂与钎料的改性争论》,《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23(2)。27、贾文超:《古代青铜器的传统修复技术》,《中国博物馆》,1997(1)。28、程德润等:《古代某些青铜器的腐蚀和环境争论》,《考古与文物》,1995〔6〕。29、宋迪生等:《文物与化学》,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230、王蕙贞:《文物保护材料学》,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5五、考核方法考核方式:课内争论、教材分析、撰写论文、做练习、期末考试等。考试形式:论文作业考察使用等级记,分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考试用100制。课程成绩:寻常考察〔包括对学生备课、试讲、观摩教学、评课等的考评〕2080%。6年(1)、孙晓强:《青铜器的腐蚀与保护探讨》,《文物世界》,2023年(6)。21、铁付德:《青铜器腐蚀特征与上壤腐蚀性的关系》,《中原文物》,1995(2)。22、吴茂江,马建军:《青铜器物的锈蚀机理与化学除锈》,《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23(2)。23、廖原:《青铜文物锈蚀机理及有害锈转化剂争论》,《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23(2)。24、吕庆、程德润:《在S02《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1997(2)。25、大卫A.思考特著,潘路、冯耀川译:《综述青铜病的化学问题和相对湿度的影响作用》,《中原文物》,1994(1)。26、张光敏等:《古代青铜器修复钎焊用钎剂与钎料的改性争论》,《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23(2)。27、贾文超:《古代青铜器的传统修复技术》,《中国博物馆》,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