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州县审判与京控_第1页
清代的州县审判与京控_第2页
清代的州县审判与京控_第3页
清代的州县审判与京控_第4页
清代的州县审判与京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清代的州县审判与京控

根据清代法律,如果当事人对国家和县的手续不满意,可以向上级司法机关的上级主管机关投诉。一、控制条件根据大清法律的规定,上控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一)州县的审理清律规定:“军民人等遇有冤抑之事,应先赴州县衙门具控,如审判不公,再赴该管上司呈明,若再有屈抑,方准来京呈诉。”州县是审理民事案件的第一审程序,任何案件都必须首先经过所属州县的审理。只有经过州县审理后,方可上控,并且其上控必须是逐级进行:即在州县审理之后,只能向其所属上司呈明;如再不服,方可向其上一级主管机构上控。依此类推,逐级上控,直至京控。对此,清律规定:“凡军民词讼,皆须自下而上陈告。”否则,将予以处罚。“即实亦笞五十”(二)政党行政权所谓越诉,即越级呈控。按照清代法律的规定,诉讼依县、府(直隶州厅)、道、司院的次序投告,不依次序,越级呈告,就是越诉。如果不在本州县呈诉,辄赴上司呈诉或上控不按律逐级进行,都称为越诉。清律规定:“凡军民词讼,皆须自下而上陈告,若越本管官司,辄赴上司称诉者,即实亦笞五十。”为防止越诉,清律规定:“凡在外州、县有事款干碍本官,不便控告,或有冤抑审断不公,须于状内将控过衙门审过情节开载明白,上司官方许受理。若未告州、县及已告州、县不候审断,越诉者,治罪;上司官违例受理者,亦议处。”清代之所以严禁越诉,主要是为了维护封建的统治秩序。在统治者看来,百姓们就应当安分守己,听候父母官的裁决,而不要随便跑到“祖父”处去告状。(三)省民人赴京控告清代禁止越诉,但允许逐级上控直至京控。由于百姓对京城皇帝和上司的期冀及冤案的积压,使得他们总是对京控充满了希冀,把京控看作是司法救济的最后一道防线,因而只要有可能,人们总是希望去京控。但由于京城是王朝统治的中心,京师重地关乎王朝的安全与巩固,而更多人的京控无疑是对王朝统治的威胁。有鉴于此,清代统治者对京控的控制是非常的严格的。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左都御史素尔讷条奏定例:外省民人赴京控诉,究问曾否在本省各呈告有案,令其出结。如未经控理,将该犯解回本省,令督抚等秉公审拟题报。其先经历控本省衙门,已据审结题咨到部,复又来京翻控者,即交刑部将现控呈词核对原案,如所控情事与原案只小有不符,而又事关重大者,或曾在本省历控尚未审结报部,虚实难以悬定者,将该犯交刑部暂行监禁,提取该省案卷来京核对质讯;或交该省督抚审办,或请钦派大臣前往,临时酌量,请旨查办。如本省未经呈告,捏成已告者,照诬告加等律再加一等治罪。而对于民事案件的京控,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律例馆按语云:“外省州县小民,敢以户婚田土细事来京控诉,必非安分之人,仅将原呈发还,无以示儆。今拟于听其在地方官衙门告理下,添入仍治以越诉之罪一句。”又嘉庆五年(1800年),步军统领衙门奏准定例:军民人等遇有冤抑之事,应先赴州县衙门具控。如审断不公,再赴该管上司呈明。若再有屈抑,方准来京呈诉。如未经在本籍地方及该上司先行具控,或现在审办未经结案,遽行来京控告者,交刑部讯明,先治以越诉之罪。嘉庆十年(1805年),刑部奏准定例:……至钱债细事、争控地亩,并无罪名可拟各案,仍照例听城坊及地方有司自行审断,毋得概行送部。由此可见,对于京控,清政府是有着严格的控制的,只有重大的刑事案件,才可有条件地京控,而对于民事案件,则是严厉禁止京控。二、控制流程图的上部与州县级诉讼一样,上控也须呈递状式,并且也须按一定的格式书写。(一)控制类型和风格的上下1.普通书写纸质这是一种书写在没有任何格式的普通纸上的状式。它的状纸不是由官府统一印制出售的,而是普通的书写用纸。虽然如此,但在书写格式上,当事人一般还是尽力按照上控状式的格式要求进行书写。2.状式类状式这是一种书写在由官府统一印制的状纸上的标准的上控状式。这种状式与县级的状式除具体内容不同(如戳记上的府正堂、府正堂的称呼及状尾的状式条例)外,其格式完全相同,也是由状首、状尾组成,且基本书写要求也无大差别。(二)处理事务者不得根据四川宁远府上控状式所附“状式条例”,上控须符合如下要求:告贪官污吏无过付赃证者不准。未赴州县控理辄行越诉者除不准外仍按律究处。不将控过衙门批断情节声明及再诉不叙前词年月拟语者不准。事非切己借地方公事连名具呈者不准。告一事而牵连多人者不准。本属细事辄捏大题混行具控者除不准外仍重处。无奇冤极枉击鼓喊禀者除不准外仍提究。此外,在四川保宁府的上控状式后也列有如下规定:赦前之事告言人罪者,即以其罪罪之。田土户婚姻事州县尚未审理,率行上告者不准。未赴该管地方官控理,辄行越诉者不准,仍按律究处。不将控过衙门批断情节声明,或不叙出批语及再诉不叙前词年月批语不准。事非切己及借地方官公事违名具呈,并请留任宰官者不准。告水利田土事件,不赴该管州县具控听断者不准。有职人员举贡生监及老幼废疾妇女无抱告者不准。告状人不注明住处及诡捏地名者,代书责处。不遵状式,无代书戳记者不准。告状后潜逃者,拿究治罪。违式变行写者不阅,代书混用戳记定行责革。不遵示期,拣兴投递者不准。词内开列被告不得过五名,干证不得过三名,如有任意多开希图拖累者不准。据此,我们可将其概况为以下两点:1.单位代书,当是登记的(1)要按状式格式书写。不遵状式、违式变行书写,都不符合要求,也不会被受理。(2)要有代书戳记。(3)要注明住处。如果不写明住处或捏造一个地名,代书将要受到责处。(4)在告期呈递状式,否则,其上控将不会被准理。2.注重处理“前词年月拟语”(1)不许越诉。首先所控之事必须要经过州县审理,如户婚田土水利事件,“不赴该管州县具控听断者不准”;其次要将“控过衙门、批断情节”在状式中写明,同时要将“前词年月拟语”写清,否则也不会被受理。(2)所控之事必须与己相关;不能“借地方公事连名具呈”,否则不准。(3)在证据方面,告田产要粘契券;告婚姻要有媒证、庚帖。(4)有职人员、举贡生监及老幼废疾妇女上控要有抱告,否则不准。(5)告一事不应牵连多人;词内所开列的被告不得超过五名,干证不得过三名。否则将会有希图拖累之嫌,并因此而不予受理。(6)不许夸大事实。即“本属细事”却“辄捏大题”且“混行具控”,对此,“除不准外仍重处”。三、起诉书的审理(一)控到府、府、批县同县级诉讼一样,上控案件也可和息结案。其主要表现为:第一,上控到府,而府则批县审理,就在州县“蒙恩赏差提究”之时,当事人提出和息的请求;第二,当事人已经上控到府,但还没有做出裁决,此时经调处,当事人提出和息的请求。(二)对于已经控告到县的案件,应对如何处理?根据清人陈宏谋1.在州县尚未具告或已告而未审结之案件对于这样的案件,要求当事人赴县具告。这主要表现为如下两种情况:第一,当事人还未在县衙具告。对于这种情况,或对当事人以“越控”之由予以责处;或要求当事人赴县具告。即“赴上控告者查系原未在县控告即系越控,或予责处或批赴县具告”。第二,“已告而未审者,上司察核月报,册内如捏造已结,立即指名行提县承究处。如原造未完,即发签勒限十日内审结,于该月自理词讼内登覆某日完结字样通报”。这就是说,对于已经控告到县的案件,上司要查核州县所呈递的月报册,看看月报册中是如何记录的。如果册内捏报说此案已结,则立即指名行提县承究处。如果说案件还没有审结,则须发签要求州县在10日内审理结案,并要求在该月的自理词讼册内登核某日完结字样进行通报。2.对于已经在州县审结之案,则根据案件审理判决的情况,分别做出:第一,不准。即驳回当事人的上控请求。这主要适用于“已审断结之事,如所告情事已无可疑,即可掯明批驳不准”。即州县官已查明事实,并已做出相对公允的判决,在此情形下,即可驳回当事人的上控请求。第二,仰县送卷查阅。“如尚有可疑未甚平允,止批仰某县送卷查阅,该县止须将审后粘连之卷即日送详,详文止须数句不必录供叙案,上司查阅”:其一,“断案平允者,将卷随详批发并令将刁告之人提到责处,不须再审”;其二,“如不平允,然后提审”。这就是说,如果上司对州县的审判感觉“尚有可疑未甚平允”时,则可要求州县将相关案件的卷宗“即日送详”,然后上司进行审核。经审核,如果州县断案平允,则将刁告之人提到责处,不须再审;如果州县断案不平允,那么就进行提审。3.对上控到司道以上案件,则“将县卷发府提审改拟知府审明,止将谳语叙入,连县卷送阅,不必叙供具详以省□牍,但不得仍发原审衙门,致滋回护冤累”。这就是说,对于上述案件,一般都会发回到府提审,由府审明。但这里需注意的是,“不得仍发原审衙门”进行审理。根据档案及判牍,有关上控案件审理又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多样化的上控案件审理第一,发回州县审理。从司法档案来看,多数上控案件都是通过府又发回到县进行审理。而这又有以下几种情况:其一,对于一些不太重要的上控案件,知府常常要求当事人回县赴审或批示州县审理并将审理情况上报申详。如在冕宁县(1)上控状式上,经常就有这样的批词:“仰冕宁县查案具报”,“具控戴廷仲不晓大理,护庇其妹,事属可信。既经迭次呈县,何以该县并不集案讯究,任听丁差吩谕即为了案,殊无此理。惟称差役私押搕索钱文,指有过付虚实,均应彻究。仰冕宁县迅提集一干人证到案,秉公严究具报,毋庸偏袒,词发仍缴”。其二,应上控者的请求,将上控案件批复由其他州县审理。有些当事人怀疑本县知县审断不公,于是在上控中直接要求由其他州县审理。对此,上司官吏一般能够满足当事人的要求。如冕宁县民吴华上控到府,并在上控状中直接请求由西昌县主讯明。针对当事人的请求,宁远府表示同意并批饬西昌县移提人证卷宗到案,彻底讯明。其三,被告不赴县审,却鼓动家人上控到府,但府批仍要求其回县赴案听审。当原告得知府批内容后,立即投状到县,请求将被告等拘齐到县,进行审理。综上,当事人上控到府的案件,一般多批示由州县审理。但此时州县再次对本案的审理则与上控前当事人在县具控所进行的审理则完全不同。首先,重视程度不同。在上控之前,知县审理案件直接针对的是当事人,是当事人起诉到州县,而知县决定受理并审理此案;而这一次,知县就同一案件再次进行审理,则是奉知府之命而审理,属于上控案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必须重视案件的审理与判决。其次,此时知县对上控案件的审结处于知府的直接监督之下。虽然州县平时审理民事案件,也受上司的监督,但这种监督大多是例行公事;而知县奉命审理上控案件,其所受到的监督则相对要严厉很多。一是如果当事人对于知县的裁决感觉不公,他还会继续上控;二是知府在批复知县审理上控案件时,都要求知县就案件的审理情况进行申详。而知府也会根据申详做出评判:或指出其缺陷,要求知县继续审清案件的相关事实并据此做出公正的裁决;或表示赞同等等。而这些无不对知县的审理起着监督的作用。第二,根据案情直接进行判决。知府在审阅上控书状或者提阅卷宗后,如果事实清楚,案情翔实,那么,他则既不发回州县重审,也不需要提审人犯到府,而是根据书状及卷宗直接做出裁决。如:“重责二十五板,聊儆刁胆。仍着和息人陈既宾等踩明安界,永斩葛藤。”当然,知府做出判决后,其具体内容的落实、执行仍需各州县来完成。第三,亲自审讯。对于某些重要案件,单凭书面审阅很难裁决,在此情形下,知府会要求提集人证、卷宗到府,然后亲自审讯,以此做出相对公允的判决。如:“本府密勘提讯,满篇血泪,总属子乌。”2.审解、审理和判决樊增祥是清代著名贤臣,他曾在秦中臬藩两司及江宁藩司任职,《樊山政书》一书即收录了他在这些地方任职期间的公牍(1901年—1910年)。通过这些公牍我们可以了解有关上控到省案件的审理:第一,批示由县或府进行审理。这又包括两种情况:其一,让当事人回县或府具控。对于一些民间细故或事属简单的案件,樊增祥认为县衙或府衙完全可以审结,当事人完全不必千里赴省具控,因而他都批示当事人回县或府投案。如:“细故固无提讯之理,饰诉亦无宽免之由。仰新任黄令秉公断结,无任劣生恃衿来辕哓渎。切切,词不遵式,姑宽免责。即仰该武生迅回凤翔投案勿延。词发,仍缴。”其二,批示由县或府断结查报。对于那些通过州县或府即可审理的案件;或案情较为复杂,须进行勘验的案件,则批示所属州县或府按其要求进行审理,同时要求其将审结情况申报。如:“家庭不睦,讼属寻常,何至传案数月,一堂未过?仰长安县于五日以内集讯断结具报,勿稍延袒。”第二,直接批示不准。对于那些无理具控或可在县或府即可审结的案件,樊增祥非常痛恨,常常直接、明确地批示不准。如:“禀词支离荒诞,无情无理,不准。”“为买卖田地之故,与族众结讼不休,辄欲本司提人于千里之外,居心阴毒已极。不准”第三,亲自审理并做出判决。这包括如下两方面:其一,维持原判。如果原判准确无误,则当事人虽上控到省,臬司仍会批示维持原判。如:“欠债还钱,一定之理。尔不还钱,自然讼不得结。仰照谳局原断,迅速清还,勿得渎讼。此饬。”其二,亲自就上控案件做出判决。根据案情,如果能够直接做出判决,则樊增祥不会再将案件交由下级机关审理,而是直接作出裁决。如:“所有二门产业,仍归孙丁承受,尔四弟不得霸继。……应将尔与光祖痛挞久枷,以为贪狠丧良者戒。仰长安县查照批示事理,如法枷打,勿稍轻纵。切切。必须孙张氏及其子孙丁肯为乞恩,方准放孙广智、刘光祖出押。词发,仍缴。”四、民事上控案件文明存法律依据第一,上控案件的审理一般多为书面审理。在接到上控状式后,上司官吏即首先进行书面审理,然后据此甄别出“准”与“不准”的书状。对于不准的状式直接批示如“不准”;而对于“准”的状式,则根据案情,或批示由下级机关审理;或要求提集卷宗及人证,或指示下级机关进行勘验等等,然后据此直接进行裁决;或亲自进行审理并做出判决。但这种审理方式很少,除非案件非常重要或其认为很有必要。第二,在审理过程中,维持原判决的很少,或多或少都要进行改判。无论是在司法档案中,还是在清人的判牍如《徐公谳词》、《樊山政书》中,维持原判的上控案件很少,几乎大多数案件都要重新判决,或至少是部分改判,即使是案件历经县判、府审,直至最后申详到省,仍会有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