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养殖技术_第1页
家禽养殖技术_第2页
家禽养殖技术_第3页
家禽养殖技术_第4页
家禽养殖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家禽养殖技术一、家禽的主要品种虽然家禽的种类很多,但在我国,饲养最普遍、数量最多的是鸡、鸭和鹅。(一)鸡的主要品种鸡的品种很多,一般按其用途的不同,分为蛋用型、肉用型和肉蛋兼用型三个品种。1.我国鸡的优良品种(1)九斤黄是我国著名的肉用型品种,产于北京近郊。其体型特征是:体大、头小、颈粗而短,胸宽而深,背的后部向上拱起,外形成方园形。皮肤和腿脚部都是黄色,全身羽毛颜色有黄、白、黑等多种,以黄色者为多。公鸡体重4.5—5.5公斤,母鸡体重3—4.5公斤。它的特点是:性情温驯,易于育肥,性成熟晚,一般在8—10个月龄才开始产蛋,年产蛋量80—100枚,就巢性强,耐寒冷。(2)狼山鸡是我国著名的肉用型品种,产于江苏省如东县和南通县一带。其体型特征是:体高、腿长、颈部昂起,背部呈显U字形,胸部很发达。羽毛颜色有黑色与白色两种,以黑色者最为普遍。喙和腿脚为黑色,皮肤为白色,公鸡体重3.5—4公斤,母鸡体重2.5—3公斤。它的特点是:性情温和,行动比较灵敏,找食能力强,能适应较差的生活条件,抗病力比较强。年均产蛋120—150枚,就巢性强,善于带小鸡。(3)青脚麻鸡是我国培育的肉蛋兼用型新品种。其体型特征是:体大、头小、胸部发达,羽毛颜色麻色,喙和腿部也为麻色。皮肤为白色,公鸡体重3.5—4.5公斤,母鸡体重2.5—3.5公斤。它的特点是:性情温和,行动灵敏,适应性强,就巢性差。2.国外引进的鸡优良品种(1)来航鸡是意大利的著名蛋用型优良品种,为目前全球分布最广也最有名的蛋用型优良品种之一。该鸡体型小,成熟早,活泼好动。羽毛纯白色,喙和脚为黄色,耳垂白色,公鸡体重2—2.5公斤,母鸡1.5—2公斤,年均产蛋量达250枚。洛克鸡是一种蛋肉兼用型的优良品种,产于美国。在育成过程中,引进了九斤黄鸡的血液。根据羽毛颜色,洛克鸡可分为芦花、白色和黄色等数种,其中以芦花洛克和白洛克最为普遍。芦花洛克体形成椭园形,背宽而长,胸宽深而满,后躯发育良好。全身每根羽毛呈黑白相间的斑纹,喙、腿脚和皮肤均为黄色。公鸡体重3.5-4公斤,母鸡体重2.5-3公斤,生长发育快,性情温顺容易育肥。白洛克已成为独立的品种,以增长迅速而出名,产蛋性能也很好,是国内外用来生产肉用仔鸡的一个重要品种。羽毛白色,喙和腿脚部呈黄色。公鸡体重4-5公斤,母鸡体重3.5-4公斤,比较容易衰老,第二年产蛋量迅速下降,抗病力较弱。家禽的孵化前需要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首先是孵化室和孵化机的检修、试温和消毒。无论是土法孵化还是机器孵化,都需要一个保温严密、通风换气良好、利于消毒、操作方便的孵化室。孵化前应检修,符合要求后,将墙壁刷上石灰并和地面用消毒药消毒。孵化机是胚胎发育的外界环境,使用前应详细检查孵化机的严密程度、各控制部件的灵敏度和准确性、热源的可靠性,经修理、校正后方可使用。孵化机和所有用具均应经过碱水清洗,并清洗消毒后再连同孵化室一起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消毒时温度应升到25-27℃,消毒效果会更好。其次是种蛋的预温、消毒。入孵前应将种蛋置于25-27℃室温下预热6-8小时,这样可使种蛋较快升温,胚胎发育,破壳和出雏比较整齐。消毒大体分为两种,一是洗涤消毒法,二是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洗涤消毒法简单、方便、安全,故采用较多。水温一般在43.3-48.8℃之间,种蛋洗涤时间不能超过3分钟。将高锰酸钾配制成0.01-0.05%水溶液,水温43℃左右,浸泡3分钟,洗去蛋壳上的污物即可。和保存,选择种蛋应该选取健康、体形匀称、毛色光亮、体重适中的母鸡所产的蛋。在保存过程中,应该尽量避免蛋的受损和震动,同时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确保种蛋的质量和孵化率。2.种蛋的运输,种蛋在运输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保护,避免震动和受损。运输途中应该尽量保持温度和湿度的稳定,以确保种蛋的质量和孵化率。同时,在运输前应该检查种蛋的质量和数量,以免出现损失和浪费。总之,孵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注意多个方面的条件,包括温度、湿度、通风、翻蛋和凉蛋等。在进行人工孵化时,需要根据不同的胚胎发育阶段和家禽种类,选择适宜的孵化方式和条件,以提高孵化率和雏鸡的质量。同时,在种蛋的选择、保存和运输过程中也需要注意多个方面的条件,以确保种蛋的质量和孵化率。维生素是家禽营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VA是其中一种,通常以胡萝卜素为来源。胡萝卜素的吸收需要胆汁和盐酸的存在,主要在肠壁细胞或肝脏中转化成VA。VD是另一种重要的维生素,它可以从饲料中获得,也可以通过紫外线照射皮肤在体内合成。然而,VD必须在体内转化后才能发挥其生理功能。家禽营养的需要非常复杂,大约需要40多种营养物质,其中包括13种必需氨基酸、13种维生素、12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这可以总结为四大要素:能量、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能量是家禽维持生命的动力,所有的生理过程都需要能量。保持饲料中一定的能量水平是保证健康和高产的重要条件。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是能量的主要来源,而玉米、大米、麦类和小米等谷物中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是家禽营养中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蛋白质由各种氨基酸组成,其中13种是必需氨基酸,机体无法合成,必须通过饲料供给来获得。根据来源,蛋白质可以分为植物性和动物性两类。缺乏蛋白质会导致食欲减退、羽毛粗乱、生长不良、性成熟推迟和生产性能下降。矿物质是家禽营养中重要的无机营养成分,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这些元素可以调节机体渗透压、维持酸碱平衡、构成骨骼、血液、蛋壳、酶系统以及维生素等。缺乏矿物质会导致代谢机能紊乱,但过多也会引起中毒。维生素是禽维持生命和生长必需的一种物质,已知禽体所需的维生素有13种。VA的功能包括维持上皮细胞和神经组织的正常机能、促进生长、增进食欲、促进消化和增强对传染病和寄生虫的抵抗力。缺乏VA会导致生长缓慢、生产性能下降、抗病力减弱和易发生各种疾病。VA的来源包括鱼肝油、胡萝卜、谷物和付产品中只有黄玉米含少量的胡萝卜素。VD能促进钙、磷的代谢,缺乏会表现为生长缓慢、腿无力、骨松变形、喙弯、胸骨变曲、关节肿大等。水在动物身体组织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作为一种溶剂、润滑剂直接参与消化吸收、代谢产物的排泄、血液循环以及体温的调节等一系列生长、生化过程。春季是鸡产蛋的旺季,需要给予高于其他季节10-15%的饲料供应量,并注意保温防寒工作,以适应昼夜温差大的气候。夏季需要保证饲料的新鲜度,防止变质,并可适量添加青绿饲料。同时,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确保鸡舍通风良好。秋季是老鸡换毛和新鸡产蛋的季节,应给予充足的营养,增加饲料中蛋白质和矿物质的含量。随着自然光缩短,需要人工补充光照,每天光照时间应达到16小时。冬季气温低,需要提高饲料的能量,并注意保温工作。肉用仔鸡需要分阶段饲养,根据不同阶段的营养需要配合日粮。饲喂方法应以自由采食为好,并保证饲料的质量和充足的饮水。同时,需要合理的密度和分群饲养,适宜的光照和温度,以及定期称重和全进全出制。生态鸡的场址应选择天然次生林、阔叶林、天然林或针阔混交林等,背风向阳,水源充足。选择兼用型鸡种最好,育雏时间最好在3-5月份,阳光充足,有利于雏鸡生长发育和成活率。为保障禽类健康,预防鸡(鸭)瘟,应加强平时的防疫工作,避免引进病禽及带毒禽,同时严禁将病禽及死禽肉送往集市出售。为保持环境和鸡舍的卫生,需定期消毒,可使用3-5%烧碱、10-20%漂白粉、10-20%生石灰等消毒药物。空气消毒可采用过氧乙酸。鸡(鸭)瘟无特效药治疗,发病时,可采取鸡(鸭)瘟菌苗紧急接种,并添加抗生素以防继发感染。禽霍乱是由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可感染鸡、鸭和鹅等禽类,病情发展迅速,无明显季节性。急性型病鸡会突然死亡,剖检可见肝脏上有许多针尖大小的灰白坏死小点。为预防禽霍乱,应加强禽场的消毒卫生制度,常发本病的地方可接种禽霍乱苗,每只鸡鸭肌注2毫升,连续投喂预防药物。治疗可使用青霉素、链霉素、土霉素磺胺类等药物,也可在饲料中添加0.5%至1%的磺胺二甲基嘧啶或0.19/5磺胺喹口恶林,连续喂3-4天。白痢是一种常见的细菌性传染病,主要侵害幼禽,小禽患病后会出现粘性糊状的白色或灰白色粪便,肛门附近的绒毛常被粪便粘结成团,导致排便困难,甚至死亡。为预防本病,可在雏禽出壳后第二天按饲料比例加入0.02%的痢特灵连续喂7天,或使用0.2-0.5%的磺胺类药物。治疗可在饲料中添加0.04%的浓度呋哺唑酮、四环素或金霉素,或使用0.2-0.5%的氯霉素,连续喂7天,也可使用0.5%的磺胺类药物。鸡球虫病是一种全球普遍发生且危害严重的疾病,雏鸡死亡率很高。为预防本病,需搞好舍内卫生,经常更换预防药物或联合使用几种药物,以免产生抗药性。治疗可使用痢特灵、氯苯胍或土霉素等药物,按比例混入饲料中连续喂5天。鸡痘是一种常见的禽类传染病,主要侵害鸡类,病鸡会出现皮肤上的水疱和脱皮现象。为预防本病,可采用鸡痘疫苗接种法,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环境卫生。治疗可使用抗生素和消炎药等药物。鸡痘是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由鸡痘病毒引起。该病全年均可发生,但秋、冬两季最易流行。在肉用仔鸡群中夏季也可流行鸡痘。患鸡痘病的症状分为三种类型:皮肤型、白喉型和混合型。皮肤型主要表现为在皮肤无毛或少毛部分,特别是头部的冠、肉垂、眼及嘴部分,有大小不同的痘疮,往往因看不见和觅食难而死亡。白喉型(粘膜型)的病变主要在口腔、咽喉和气管等粘膜表面,先在粘膜上生成一种黄白色的小结节,稍突于粘膜表面,以后小结节合在一起,形成一层黄白色干酪样的假膜,覆盖在粘膜上面,病鸡采食困难,有时嘴无法闭合、张口呼吸,死亡率较高。混合型即以上二种同时出现,病势最为严重。预防鸡痘的最可靠方法是接种鸡痘防毒苗,同时经常保持鸡舍清洁、干燥,特别要做好灭蚊防蚊工作。治疗鸡痘主要采取对症治疗和防止并发症。皮肤上的痘痂,一般不作治疗,必要时用清洁镊子小心剥离,伤口涂碘酒或紫药水。对白喉型鸡痘治疗作用不大,宜尽快淘汰。禽副伤寒是一种严重危害幼禽的传染病,1-2周龄雏禽发病率高,2-3周龄死亡率高。病禽体质虚弱,畏冷,下痢拉稀,粪便如水,肛门周围常粘有大量污粪,呼吸困难,脱水死亡。预防和治疗副伤寒病的方法同鸡白痢病的防治。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病毒引起的疾病,一般认为3-6周龄鸡最易感染,4周龄最多,成年鸡一般不感染。雏鸡常突然发病,病程多为一周左右。本病感染率常为100%,死亡率0--36%不等。继发感染其它疾病时,死亡率可高达50%。发病鸡精神差,感染后2-3日拉白色水样稀便,体温高达43℃。病鸡常脱水,趾爪干燥。病鸡无食欲。腿部、腹部及胸部的肌肉常见血条纹或出血斑。肾肿,尿酸盐沉积,法氏囊肿大、出血。腺胃乳头周围常充血。本病对鸡马立克病和鸡新城疫所免疫干扰明显。预防本病必须制定严格的卫生防疫制度,选择有效的福尔马林进行薰蒸流水线,0.2%的过氧乙酸喷雾效果好。预防本病的疫苗有两种:一种是用于雏鸡接种的防毒苗,一种是给18-20周龄种母鸡接种的油佐剂法氏囊苗。治疗方面,可以在发病初期注射高免卵黄抗体,并用抗生素拌饲,预防继发感染。马立克氏病是一种由马立克氏菌引起的禽流感,常见于家禽和野生鸟类。该病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症状,如打喷嚏、流涕、喉咙疼痛和咳嗽等。预防和治疗马立克氏病的方法包括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环境清洁,接种马立克氏病疫苗,并及时采取药物治疗。本病是一种常见的母性传染病,能够引起鸡的各个器官和组织生成肿瘤。传染性强,潜伏期长达1-3个月。急性内脏型马立克氏病的鸡淘汰率及死亡率可高达10%-80%,对养鸡生产造成严重威胁。初生雏鸡最容易感染,因此育雏室的隔离、流水线和净化非常重要。肉鸡多在40-60日龄发病,蛋鸡可在70-140日龄发病,最早可见4周龄发病。不同型马立克病的症状如下:-急性内脏型:精神萎靡、消瘦,剖检可见肝、脾、肾等器官上面均有黄白色的肿瘤,有的突出于器官表面,有的是弥漫性的散布在器官内呈肿瘤样变。-神经型:典型的神经型马立克病的鸡一只脚朝前,一只脚朝后,呈劈叉状。脚部神经增粗。-皮肤型:病鸡的腿部、颈部、翅膀等的皮肤上形成大小不等的肿瘤结节,呈灰粉黄色,突出于皮肤表面,有时破溃。预防马立克病的方法有两个:一是搞好环境卫生消毒,特别是雏鸡舍;二是一日龄的雏鸡接种马立克防毒苗,多在三周内产生免疫力,免疫期达一年,因此雏鸡30日龄内的管理和隔离更加重要。禽曲霉菌病是一种常见的霉菌病,其主要特征是呼吸道发生炎症(尤其是肺和气囊)。主要发生在幼禽,发病率高,可造成大批死亡。污染的垫料、木屑、空气、土壤和饲料是引起本病流行的主要传染来源。幼禽是通过呼吸和消化道而感染发病,育雏阶段的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不良是引起本病暴发的主要原因。鸡得病后可见呼吸困难、张口呼吸、减食或不吃食。病程一般在一周左右,如不及时采取措施,死亡率可达50%以上。防制曲霉菌病的主要措施是不使用发霉的垫草和饲料,保持育雏室清洁干净、干燥,每日温差不要过大,坚持不喂发霉饲料。育雏室要用5%石碳酸或福尔马林熏蒸消毒后,方能进雏。目前还没有特效治疗方法,但据报道用制霉菌素防治有一定疗效,剂量每100只鸡用50万单位,日服2次,连用3天,也有资料介绍可用碘化钾、硫酸铜液让禽饮用进行防治。发现该病后立即更换垫料或换去发霉饲料,加入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雏鸭病毒性肝炎是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的传染病,主要发生在3周龄以内的雏鸭。死亡率从低于5%到高达95%。病因包括饲养管理不当、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鸭舍内湿度过大、密度过高以及鸭的饲料质量不好等。预防措施包括改善饲养管理、增加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供应、保持鸭舍干燥、控制密度和提高饲料质量等。症状:雏鸭出现精神萎靡、闭眼、离群和行动迟缓等神经症状,全身抽搐也是常见的表现。发病后数分钟至几小时内就会死亡,病程一般为3-4天。防治措施:1.雏鸭的日粮中必须含有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饲料。2.用免疫血清皮下注射0.5-1毫升,可以预防这种病,对已经发病的鸭子也有一定的疗效。将病毒接种子产蛋鸭,可以促使孵出的雏鸭具有免疫力。3.磺胺类药物和抗菌素对这种病都没有治疗效果。大肠杆菌病是多发于8-15日龄的雏鸭的疾病。病因是在不合理的饲养条件下,特别是缺乏维生素和饲喂霉变饲料,或在雨季天热褥草潮湿,加上天气突然变化,雏鸭抵抗力低,容易感染这种病。症状:病鸭食欲减退、口渴、无神、下痢,有时混有血,肛门周围沾有粪便,呼吸困难,张嘴喘气,体温增高到43℃以上,毛粗乱无光泽,严重者有时两眼失明。防治措施:1.做好防疫卫生工作,注意舍内通风,垫草、饲料、饮水及用具经常保持清洁。2.在饲料中加入万分之三呋喃西林,或0.5-1%磺胺噻唑,连续服用3-5天。3.对于个别严重的鸭子,第一次可以给予0.5克磺胺噻唑,以后每隔6小时给予0.25-0.3克,连续3-5天(1-2公斤重鸭的喂药量)。常见药物使用方法和主要作用:-青霉素:拌料或饮水,每只4000-8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