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红色宁化_第1页
校本课程:-红色宁化_第2页
校本课程:-红色宁化_第3页
校本课程:-红色宁化_第4页
校本课程:-红色宁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宁化一中校本课程教案宁化一中历史组:刘志明张丽宁化与中央苏区简介一、宁化宁化县位于福建省西部,武夷山东麓,全县面积2368平方公里,4镇12乡,总人口35万。宁化是革命老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中央苏区的组成部分,也是红军长征的四个起点县之一。宁化古称黄连峒,又称连冈,因离城二里有翠华顶,故又名翠华。隋朝以前,名不见于史。唐高宗乾封二年(667年)把绥城县(今将、泰、宁三县)分化归化(泰宁)黄连三镇。唐开元13年(725年)升黄连镇为县,称黄连县。天宝元年(742年)改黄连县为宁化县。923年,县令王云改治于竹筱窝(今县政府)。宋哲宗元符元年(1098年)将本县六团里和长汀二团里,设清流县于麻仓。明成化七年“(1421年)将东北柳阳,下角二里增设归化县(明溪)。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属永安专区。1959年2月清流宁化合并称清宁县,属龙岩专区,1961年分县,改属三明市。至今,宁化县自开元13年(725年)至2009年已有1284年。宁化是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黄慎,清代书法家伊秉绶的故乡。宁化石壁是举世公认的客家人的祖籍地。从1929年到1934年,当时仅有13万人口的宁化县,参加红军的青壮年达到13000多人,每10人中就有1人参加红军,在长征途中牺牲6600多人,其中列入《革命烈士英名录》的就有3305人。长征结束后活着到达陕北的只有28人。在湘江战役中,担任后卫任务的红五军团34师绝大部分将士都来自宁化,全部壮烈牺牲,血染湘江。二、中央苏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领导的革命根据地之一,是全国苏维埃的中心区域。位于江西南部,福建西部。由赣南、闽西两块苏区合成。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方面军主力到达赣南、闽西,先后开辟了这两块苏区。1930年6月,该地区的红三军、红四军、红十二军合编为红一军团;同年8月,红一军团与红三军团会师,组成红一方面军,朱德任总司令,毛泽东任总前委书记兼总政委。1931年,红一方面军连续粉碎了国民党第一、二、三“反革命围剿”。9月,赣南、闽西两块苏区连成一片。11月,在江西瑞金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毛泽东任主席。项英、张国焘任副主席。同时,组成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委员会,朱德任主席,王稼祥、彭德怀任副主席。至此,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苏区正式形成。中央苏区最大时辖有21县,其中闽西地区有龙岩、上杭、长汀、永定、平和、南靖、漳平、宁洋、连城、武平、宁化、清流、归化等11县。在赣南有赣县、兴国、于都、万安、吉安、吉水、泰和,永丰、乐安、会昌、寻乌、安远、瑞金、石城、宁都、广昌、南丰、宜黄等18县。面积横约540里,纵约750里,人口250万以上。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1934年10月,红一方面军被迫长征,留下一部分红军在项英、陈毅等领导下坚持游击战争,直到抗战开始,改编为新四军。第二章宁化民主革命大事记(编年体)1926年:12月,在上杭成立了汀属八县政治监察公署(上杭、永安、长汀、武平、连成、宁化、清流。归化)1927年:3月23日,汀属八县政治监察公署在上杭创办“汀属八县社会运动人员养成所”,共有164人,宁化有黄鸿瀚海、李名骥、陈经文等人参加。1928年:年初,在长汀七中读书的宁化曹坊人徐赤生由黄亚光、王仰毅介绍加入中共。同年,被派回宁化,组织秘密农舍,发展党员,建立党的组织。1929年:3月9日,朱毛在红四军入闽进军长汀时,一布途经宁化的凤山、大王等地,当时有凤山青年王盛权等20多人参加了红军。春,曹坊秘密农会以曹姓宗族防匪为名,向宁化伪保卫团购买了步枪5枝,准备建立自己的武装队伍,积极筹备农民武装暴动。5月,曹坊的地下党员,农会会员七、八十名准备暴动。因走漏消息被地主武装镇压,徐赤生到连冈中学开展秘密活动,发展党团员。8月,徐赤生在三黄村建立党支部冬,禾口建立了党支部。1930年:1月3日,朱德率领红四方面军一部分离开古田,经连城、清流进入宁化再进入江西。1月7日,毛泽东率红四军一部从古田出发,经清流、归化进入宁化泉上,经水茜、安远进入江西,在宁化期间作词《如梦令·元旦》。1月,连冈中学建立了秘密党团组织。3.18,闽西召开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宁化派发了三名代表参加。6月下旬,曹坊、禾口、淮土,城关、里七坑等地群众,在宁化地下党领导下和红四军的帮助下,举行宁化西南王分(也称半县)暴动,获得胜利。6.27,宁化县革命委员会宣告成立,张志农任主席。7.1,在城关张家界成立了中共宁化特区委,徐赤生为书记。7.5,宁化县赤卫大队成立,大队长罗世耀,政委徐赤生、石久。罗世耀叛变革命,后编入闽西红二十军第五纵队第三支队。1931年:1月,第一次反围剿胜利后,由谭震林、罗炳辉、谭政率红十二军进入宁化。5月,宁化游击大队编成独立第九团第三营,营长马音德7月,朱、毛、彭先后进入宁化或途径宁化11月,宁化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淮土刘公祠召开。张鼎丞主席成立了宁化县苏维埃政府和中共宁化县委,曹正刚为主席。1932年:1月,宁化独立团成立,团长张瑞标、后改为独立第七团。4月,编入了独立第七师。1933年:2月,宁化县模范营成立,营长罗日金7月,红三军团东征:9日在泉上延祥石狮岭歼灭敌人309团400多人,毙旅长张兴隆,活埋敌团长卢胜斌。19日攻破土堡,歼敌307团,团长程泗海自杀。1934年:5月25日,宁化模范团加入了红军10月21日,红三军团一部在湖村罗鼓坪召开长征誓师大会,开始长征12月1日,敌52师进攻宁化县城,宁化沦陷。第三章红军在宁化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宁化是中央革命格局地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手开创的苏区。1929年3月14日,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从江西石城第一次进入宁化西方的大王、凤凰山、隘门等,继而进入长汀,开辟了闽西革命根据地。在你宁化期间,红军就向当地群众宣传了共产党和红军的政治主张,扩大了党和红军在人们群众中的政治影响,在宁化人民的心中播下了燎原的革命火种。同时就有王胜权等二十多名自动报名参加了红军。1930年1月,古田会议胜利结束后,毛泽东、朱德等同志率领红四军,兵分两路,先后离开古田,回师江西,第二次进入宁化。朱德率第一、二、四纵队为一路先出发,于1月11日进入宁化安乐俞坊,经谢坊、丁坑口、鱼龙进入宁化城关,击溃了国民党马鸿兴部队,开展了打土豪,筹款,扩红等项工作,使宁化人民获得了第一次解放。朱德同志简朴厚实,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他头戴斗笠。脚穿草鞋,完全与普通士兵一样。朱德在县衙内召开了群众大会,他痛斥蒋介石背叛革命,讴歌共产党和工农红军,号召广大工农群众拿起刀枪闹革命,推翻国民党反动派统治,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工农民主政府,并把没收来的粮食、衣物和农具分发给穷苦群众,使宁化人民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13日进驻济村,14日向江西石城的福田、高田、广昌进发。毛泽东率领第二纵队为二路,经清流,归化后于16日冒着鹅毛大雪进入宁化泉上的青瑶。当天晚上在泉下安营扎寨,并在该地区开展了打土豪、筹款、宣传扩红等项工作。17日到达水茜,18日进入安远,19日经营上经营上向江西广昌进发,与朱德会师。毛泽东在宁化境内写下了著名的词《如梦令.元旦》“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浑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毛泽东借景抒情,指出了革命征程的艰难曲折和革命必胜的光明前途。从此,宁化人民在毛泽东思想的哺育下,在党的领导下,更加坚定了信念,开展了长期的如火如荼的革命斗争,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重大胜利。第四章宁化县的扩红运动“扩红运动”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尤其是各革命根据地的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的领导下,为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工农民主政权而展开的轰轰烈烈的人民群众参军参战的活动,当时作为中央革命根据地重要组成部分的宁化县广大工农大众,热烈相应“猛烈扩大红军”“扩大一百万铁红军”的号召,踊跃参军参战,全县当时13万人口,参加主力红军和地方红军的有13000多人,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动人事迹;创造了丰富的扩红经验,受到了省苏的表扬。宁化人民在革命战争中,英勇奋战、前仆后继、不怕牺牲,付出了很大牺牲,全县革命烈士3300多人,其中女的有38人,当时师级干部3人,团级15人,营级24人,至今幸存的在职或离休的老红军还有28人,他们无私无畏、奋斗不息的精神,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鼓舞着我们。一、扩红运动发展过程宁化县扩大红军工作,从1929年开始到1934年10月,在这五年时间里,,每年都有不少工农群众参加红军,尤其在1933年秋到1934年秋,是宁化扩红运动高潮。整个扩红运动,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29年3月开始到1931年10月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前,这阶段扩红的特点是直觉自动参军,还未形成波澜壮阔的运动。1929年3月,红四军首次入闽,其中一部分经过宁化西方,就有王盛权、王万荣王万木、饶之栋等20多人参加红军,并参加了红四军,并参加了红四军入闽首战——攻打汀州战役,消灭了土著军阀邹凤鸣。古田会议后,朱、毛率军分别进入宁化,当时横锁、伍家坊等村十多名青年到城关卖柴,没等把柴卖完,就都报名参加了红军,而泉下的曹如学、邱水旺等人也毅然参加了红军。曹如学当时仅有13岁,谎报16岁才被收下,编入红四军二纵队五支部十三大队为战士。解放后在北京军区装甲司令部工作,现离休。1930年6月,宁化西南本县武装暴动。之后,红四军离开宁化,就有李宪和、罗胜旺,廖化清等几十人参加了红军。而宁化暴动队在红军离开后在徐赤生等领导下遵照红四军的指示,编成一支170多人的宁化游击大队,成为地方红军转战于宁化、长汀之间。在这个扩红阶段,红军三次入宁,扩大红军约150人,组织地方游击队约170人。第二阶段:从1931年10月到1933年4月,也就是从宁化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到第四次反“围剿”胜利。这一阶段扩大红军的特点是以建立地方武装为主,同时为主力红军输送新兵。宁化县、区、乡苏维埃政府,从1931年9月开始建立,属中央苏区的新区和边区。当时宁化约有反动武装1000多人,新生的红色政权处在敌人包围之中,很不巩固,所以,在这个阶段,宁化党和苏维埃政府主要任务是建立政权,分田分地,建立地方武装割据,打退敌人的进攻,保卫政权。为此,各区、乡都普遍建立赤卫队、游击队、警卫排、连,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东南游击队。宁化游击队、独立营、团、师,同时建立新兵补充团,不断补充创立主力红军。根据上级指示,1933年2月宁化成立独立第七团,3月16日成立新编独立第七师。至此,宁化已扩大红军近两千人,并很快稳定了宁化局势。第三阶段:1933年5月到红军长征,这阶段扩大红军工作进入了高潮。其特点是,整团、整营、整连、整排地加入红军。特别是在东方军入闽,攻克泉上土堡首战告捷后,出现了全县一片红的大好形势,扩红运动轰轰烈烈。中共中央为了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的的第四次反革命“围剿”,发出最大限度的扩大与巩固主力红军,在全国各苏区创造一百万铁的红军的号召。5月中央作出建立“少共国际师”和“工人师”的决定。宁化人民热烈的响应党的号召,踊跃参军作战。随后,宁化和淮阳三区的模范团190余人全体加入红军,25日,下巫坊的模范团整团加入红军,6、7月间,有五百余人参加少共国际师。从8月12日至10月30日止为时四个月,宁化扩大新战士3000多人,动员逃兵归队39名,共计3039人。在这一时期宁化扩大红军最多,涌现了禾口、淮阳两个扩红模范区。1934年初,按上级规定要完成扩红任务1000名,但完成了1460名,超额完成了上级分配的是任务。之后,由于前方节节失利,后方反革命的破坏,扩红运动有高潮转到低潮,直至红军长征才停止扩大红军运动。二、扩大红军的措施与经验宁化扩大红军工作,在中央局和省委领导重视下,取得了很大成绩涌现了两个模范区和许许多多的先进事迹,受到省委的表扬,尤其是第二阶段扩红高潮中,采取了许多很有效的措施。1、各级党委和政府非常重视加强宁化扩红工作的领导。表现在福建省委为了加强对宁化工作的领导,在1933年春就派洪祥等同志到宁化当巡视员,检查督导和帮助工作,使宁化扩红军工作推向了高潮,总前委书记毛泽东也专门对宁化扩红工作做出指示。2、强调深入政治动员,做好组织发动,造成热烈气氛。3、抓住重点,带动一般,鼓励先进,推动后进,开展革命竞赛,使扩红运动由点到面引向高潮。4、适时地、因地制宜地提出适当的政治动员口号,是提高群众参军热情的一个环节。5、贯彻执行优待红军条例,做好拥军优属工作,是完成扩红任务的重要保证。三、扩红中红军问题及教训宁化扩大红军工作取得很大成绩,群众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热烈参军的革命精神是很可贵的。但是在扩红工作中也出现一些问题,如1933年发生模范团成千人送博生县,沿途开小差,四百人的现象,以及淮土苏区个别干部勾结反革命,反对扩红,杀死扩红突击队和苏区干部十余人,煽动新兵连和群众千余人上山的叛乱事件。发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当时中央局的省委作过分析研究,省委在工作报告大纲指出:发生开小差的原因:一是动员工作粗糙,甚至有的强迫报名和欺骗的现象;二是新兵集中后,领导没有加强政治动员;三、没有严格审查新兵,混进了一些非阶级分子;四、优待红军的工作没有切实执行;五、新兵的实际困难未很好解决,大部分因无冬衣逃跑。张闻天同志在《闽赣党目前的中心任务》一文中指出淮土事变的原因:一是对反革命打击力度不力,在反革命积极活动前面,表示极大无能;二是肃反工作薄弱;三是各种群众组织内部的检举并未彻底进行。最主要的原因是王明左倾错误造成的,一党内不断开展反倾向斗争,在反倾向斗争中采取了极左政策,无限上纲上线,残酷斗争,无情打击。张闻天同志在《反对小资产阶级的极左主义》一文中指出:“党为了要使全党同志一致来执行正确路线,坚决的开展了反对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而极左主义者处处妨碍这一斗争的健全开展,他们把每一个所犯的错误,不论是原则性的或是非原则性的,大的或是小的,初次的或是屡次犯的都叫做机会主义或是两面派机会主义,都来同他们‘斗争’,都来撤销他们的工作,或是开除党籍,公审以致扣留”。宁化在1934年3月一次反杨岳彬右倾机会主义斗争中,撤销了31个区、乡担负领导工作的书记主席、军事部长。撤职的理由大都是在困难面前“表示无办法”的。查田运动中,不分表现好坏,在县区机关中清洗了50多个阶级异己分子。由于党内过火的斗争,一方面给基层干部施加了沉重的政治压力,使强迫命令的作风更加严重化,另一方面使干部恐惧、自危,产生不满情绪,以致个别走上反面。如淮土区反对扩红事件的肇事者,大多都是在职和撤职的区乡干部,可见左倾错误给扩红工作带来严重损害。第五章战役介绍东方军入闽第一战:泉上战役1933年夏天,中央红军在粉碎第四次反革命“围剿”后,立即转向进攻福建的敌人,开辟东方战线,给福建国民党反动势力以沉重的打击,加速敌人营垒的分化瓦解,有力地推动福建革命斗争形势的发展。东方军入闽首战宁化泉上,取得了首战告捷的辉煌胜利。一、铁流东进1933年7月1日,中共中央军委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军委决定:以红三军团为主,包括红七军团第十九师组成中国工农红军东方作战军。由彭德怀同志任司令员、滕代远(1933年12月染病调离后为杨尚昆)同志任政委,邓萍任参谋长,袁国平任政治部主任。为配合东方军作战,已在福建原属红十二军的卅四师、闽赣省军区和福建省军区所辖各红军独立师、团、营,均统归彭,腾指挥。在整个战略上,东方军仍由红一方面军总司令朱德、总政委周恩来直接指挥。7月2日,东方军主力红三军团在江西乐安的大湖坪举行东征誓师大会。彭德怀同志在会上传达了红军东征福建的任务。周恩来同志对东征也做了一次动员报告,号召广大指战员要大力发展根据地,粉碎敌人发动的第五次“围剿”。接着,在“筹款百万、赤化千里”,“把红旗插到福建去,开辟新的根据地”等行动口号下,东方军所属各部由江西的宁都、石城、瑞金等地出发,进入闽西的宁化、长汀一带,开始第一阶段作战。1933年7月,正是农历闰五月,闽赣边境阴雨连绵,山洪时现,给部队行军增加了许多困难。为了赢得时间,指战员以急行军速度冒雨疾进。7月4日,红三军团五师在师长寻淮洲、政委乐少华、政治部主任黄克诚率领下从石城进入宁化。并迅速向东北方进军,在跨过茶壶岗木桥时,木桥倾倒,山崩地塌,数十名红军战士被波涛汹涌的洪水冲走了。于是留下部分人员负责营救之外,主力部队如期进入了泉上。二、反动顽堡泉上是宁化的东北重镇,东临明溪,南依清流,是闽西和闽北的交通要冲,历来还是兵家必争之地。这里有座大土堡,是明末清初泉上人民为了御兵乱筑起来的。墙高三丈、厚二丈,长一华里,墙顶可跑马。东西南北四向各设一个大门,顶上各筑“铁角”。遇有敌情,四向大门立即关闭,墙顶岗哨林立,墙外四周,深水围绕,有如护城河一般。四周是一片平坦田野,易守难攻。土堡内住有一百二、三十户人家,有九条街巷,民国初年起,常驻有军队、乡团。1930年1月,毛泽东、陈毅等同志率红军二纵队一千多人从清流、归化(明溪)路经泉上时,曾有一个排的国民党部队和三十多个民团团丁驻在土楼之内。1931年冬,宁化城解放,伪县长黎群熏便带了八、九十人进入泉上土楼。至1933年6月,泉上土楼除窝藏有宁化、清流、石城、长汀等各县土豪劣绅,残余地主武装四百多人外,国民党52师卢兴邦部307团也盘踞在土楼内。反动派妄想凭着这个大土堡阻止我红色根据地的联系,不断派出武装、便衣敌特等打入苏区,向苏区人民进行报复性的烧杀抢掠、奸淫暗杀,造谣中伤,给苏区人民带来了严重威胁。他们在土楼内大量囤积粮食、食盐,储存军火弹药,修井蓄水,企图长期顽抗到底。泉上土楼便成了阻碍我军东进的顽堡,成了蒋介石你“围剿”我中央苏区的前哨。要进军福建,开辟东方战线就必须首先拔掉这颗钉子。三、正确决策彭德怀、滕代远同志电请一方面军朱德总司令和周恩来总政委,并转军委代主席项英,原电云:“清流、宁化、嵩口仍卢逆(卢逆即国民党五十二师卢兴邦)共四团无变化,首先消灭泉上之敌,后再同时攻击嵩口、清流之敌、此举我有集结主力随时打击增援敌之便。清流城堡坚固,敌人利用天险加修工事,袭击万一不克,要延误时间,再从第一线调部队回来打增援之敌,将影响士气……”7月5日,朱、周回电:“如敌情无变化,三军团应首袭泉上,占领后迅速取得归化,以一部断嵩口通永安联络,相机截击永安或连城来援之敌。”当时左倾机会主义的领导急于要进攻清流和连城,连日来电,令彭、腾,留少数力量围攻泉上,以“十万火急”电令东方军放弃泉上,主力攻击清流及南下连城。7月11日,朱德、周恩来同志给项英连发两封电报,一封指出:“先袭泉上,后逼清流,打击敌人增援部队,不能采取进攻清流的做法。目前多雨,山水时涨,各河流急水深,运动大兵团不便,加之天热病员多,请项英决定部队行动稍稍顾及此点。”在另一封电报中转达了彭、腾意见,厉言项英不宜将主力撤离泉上南移,要求项英。请勿急,尤请勿直接命令彭、腾,使他们无所适从,时时请命,反束缚其不能机断专行……在朱、周、彭、腾等力争之下,项英才勉强同意三军团主力攻击泉上的战斗计划。四、扫清外围国民党五十二师驻泉上土楼的307团、一个机枪连和一个步兵连防守泉上外围,控制了红洞岗和天子嵊两个制高点,在山上构筑碉堡、战壕,居高临下,严密封锁。7月4日,东方军红三军团五师前锋部队,在宁化地方武装配合下,由城关经店上抵达湖村,尔后分三路向泉上形成包围之势,一路从黎坊经凉伞岗到达泉下,一路从墨科垄过罗坊坝向泉上包抄,正面部队由马家庄大路向泉上迫进。继而,东方军各部队迅速进邓坊、湖村、马家庄、罗坊坝待命。前线指挥部设在官家墩。当主力红军向泉上进发时,敌307团团长程泗海还以为是独立七师和宁化地方武装,故在土楼内饮酒作乐,自吹自擂。当淮土民团头子罗世耀得到确切情报,惊恐万状向泉上民团团总李咸亨报告后,土楼内才乱成一团。守护在红洞岗的敌人以密集的火力向挺进中的红五师先头部队扫射,我军受阻。敌付团长得意忘形,挥动着盒子枪,大声嚎叫为部下打气,正当他高兴之时,只听“砰”的一枪,敌付团长应声倒下,敌军大乱,红军大乱,红军战士发起冲锋,经激烈战斗,大部守敌被杀伤,剩余的没命逃进了土楼,红洞岗被我军占领了。距守天子嵊的敌人,见红洞岩被我军占领,也着了慌。在红军勇猛冲杀下,大部分当了俘虏。至此,土楼外围敌人全部被歼,红五师主力迅速进占泉上,对土楼实行紧紧包围。五、围堡打援7月9日,卢兴邦的156旅旅长张兴隆为307团增援解围,率309团从清流至泉上。彭德怀、滕代远同志根据原定“围点打援”的战略,令红四师从湖村赶到延祥石狮岭设伏阻击。当天上午,敌309团在敌156旅旅长张兴隆和团长陆胜斌(卢兴邦的儿子)率领下,从嵩溪爬上石狮岭,队伍中抬有两乘竹轿,轿上做的估计是旅长张兴隆和团长卢胜。还有不少被抓来的群众,肩上挑着弹药。当敌人进入红四师伏击圈时,枪声四起,杀声震天。红四师张锡龙师长,彭雪枫政委立即发出攻击命令。经一个多小时激烈战斗,全歼309团,击毙敌一百余人,张兴隆当场被打死,俘敌团长、营长、各一人,连以下官兵三百人,缴获步枪四百余支,轻机枪四挺,以及一些军火弹药。延祥阻击战取得胜利后,红四师乘胜前进,占领了清流嵩溪,独立七师进占清流岭下、田背,红三十四师进占清流雾阁,从而切断了清流、永安、连成方面与泉上的联系,孤立泉上之敌。红五师十三团乘胜东进,歼灭了归化守敌一个营,解放了归化城。至此,泉上土楼守敌已成瓮中之鳖。六、瓮中捉鳖三次试行攻击,都被猛烈的火力挡住,无法靠近土楼,造成一些伤亡。我军向土楼打了几发迫击炮,其中一发命中东门“铁角”,炸得敌人哭爹叫吗,乱成一团,但发炮目标稍一偏差,便有杀伤堡内群众的可能,况且我军炮弹不多,要炸开这么厚的围墙是不容易的。最后决定,改用挖坑道,爆炸土楼的办法。坑道作业十分艰巨,它要通过一百公尺长的水稻田,才能到达墙根下。古历五月,时值雨季,操作更加困难,为了不暴露目标,从石板桥边的一座民房(李力福家)开始,挖了一段后,发生了崩塌,造成战士伤亡,只好另选位置。第一次失败,第二次又未成功。第三次又从逃亡地主李力田家里起,边挖边用木料支撑,经过十天左右的日夜奋战,终于挖通了一条宽四、五尺,高六尺多,长百米的坑道,然后用三付装满炸药的棺材,安放在土楼围墙下。守敌为了控制土楼内群众,不准随便出门,四口大井,实行用水配给,实行烟火管理。土豪劣绅把自己家里的大批毛边纸全部搬出来,浸水后堆积在四个门洞内做掩体工事,强迫群众把棉被也拿出来加固工事,把谷箩装上泥土堆在土墙顶上和各巷口。守敌妄图负隅顽抗,决战到底。程泗海一面加强防务,一面乞求外援,偷偷用棉布把邓信发(又名吉子)吊出土楼去向卢兴邦求援。我军阵地严正以待,预防敌军突围,并开展政治攻势,用土广播筒向敌人喊话:“士兵不打士兵、穷人不打穷人、优待白军俘虏、欢迎白军士兵来当红军、粉碎敌人‘围剿’、打到土豪劣绅,打到贪官污吏!打到日本帝国主义!”宁化县地方武装独立团、赤卫队、游击队和各乡人民群众配合主力红军日夜站岗放哨,严守各乡村、各路口,组织群众运送物资支援前线。为了不让敌人跑掉,夜间燃起一堆篝火,把土楼四周照得通明。1933年7月18日夜,坑道作业完成,三付棺材炸药安放就绪。19日凌晨,攻击命令一声下,三个棺材的导火线点燃了,顷刻间,地动山摇一声巨响,火光冲天,硝烟弥漫,土墙倒塌,墙顶上敌人,连人带枪,埋入土中。主攻部队,象潮水一样,从土楼缺口发起冲锋。掩护部队以猛烈火力向土楼射击,枪声、喊杀声、军号声、手榴弹爆炸声、土楼内传出来的哭喊声,响成一片。敌人垂死挣扎,集中火力向缺口处扫射。我军集中了七、八十架梯子,在火力掩护下,从四面八方冲到土楼前,攀登爬上土楼,经过激烈的短兵相接,终于把敌人的火力压下去了。我红五师十五团在团长白志文、政委张凯、参谋长何德全率领下首先在土楼内与敌展开了巷战,战斗持续到上午八点多钟,守敌纷纷举枪缴械,向我军投降,敌团长程泗海自杀。战斗结束后,大批俘虏被押出土楼,集中在门口坪上清点,除毙敌三百余人外,俘敌九百多人,缴获长短枪七百多支迫击炮两门,机枪三挺、驳壳枪六十支,以及大量弹药、装备、食盐、粮食等物资,并缴获现洋万元。敌黄付团长、两名营长,以及伪县长黎群熏和各县逃亡地主恶霸三百多人也同时被俘。伪团总李咸亨至第二天在谷仓底下被捉获,然后押送宁化城管处决。泉上土堡攻克后,宁化东北乡宣告全部解放,打土豪、分田地、建立红色政权的革命烈火熊熊燃烧,宁化人民无不欢欣鼓舞。东方军入闽作战的历史功绩永垂青史!周坑口战役1934年10月,主力红军长征后,国民党军队对闽赣革命根据地进行了残酷,苏区干部、部分留守红军和红军家属,被抓的抓,关的关,杀的杀,到处都笼罩着白色恐怖。面临如此恶劣的环境,苏区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并没有被吓到。宁化境内的游击队、赤卫队等地方武装,组织成立了红军独立十八团,英勇顽强地与敌周旋,艰苦地转战于闽赣边区。当年12月,十八团从泉上出发,经过枫溪、安远到达江西石城的中畲岭,与其他红军部队汇合(据忆当时总司令部设在这里,有好几千人,并有电台等),休整了一段时间。尔后在江西的太雷县(即今横江乡)、瑞金、福建的宁化、清流、归化、永安、沙县、将乐一带袭击敌人,开展游击战争,给国民党反动派有力的打击。打了很多胜战,缴了敌人(特别是铲共义勇队)的许多枪支弹药,在将乐的茶屋战斗中,还缴获了敌人的两匹马。1935年1月初,该团(四个连,六、七百人),从中畲岭出发,途径芦机畲、横江、何坑、隘门,廿八日到达田背,宿营一夜,召集了原罗坑、周坑、山坳等地的村苏干部开会,向他们了解当地情况,说明部队要驻扎下来,需要当地帮助做一些准备工作。与此同时,部队也召开了党、团员和班长以上的干部会议,分析了敌情,部署了到常坪蹲山,等待主力红军回来的行动方案。翌日(1月29日)拂晓前,全团人马集合出发,到田背山上茶亭时,天刚放亮,早晨抵达周坑口。正当部队行军至周坑口溪坝拐弯向禾口方向前进时,突然路前三面山头机枪一齐向先头红军部队开火,红军战士首先中弹倒在血泊中。这一仗,敌方早有准备,占据了有利地形,火力密集,子弹像雨点般向红军扫射,企图一举消灭这支部队。红军团长见情,立即组织火力还击,同时组织尖兵向溪边山头冲锋,力图占领附近制高点,但因地形不利作战,几次冲锋都未能成功。在这紧要关头,红军一面勇敢地与敌作战,同时命令后续部队撤退。为了掩护撤退,先头部队与敌进行了坚毅的战斗。敌方看到红军后续部队撤退,认为时机已到,冲下山来,缩小伏击圈,从三面向红军猛扑,而红军毫不畏惧,依然进行顽强战斗,子弹打光了,便插上刺刀冲向敌群,与敌展开肉搏,使敌人遭到很大伤亡。终因寡不敌众,红军受到重大损失,一连连长当场中弹牺牲,团长手负重伤,烈士的鲜血染红了溪水。有的红军战士不幸被俘。最后红军撤回何坑集合清点时,减员八十多人。红军独立十八团的这次遭敌伏击受挫,后经查明,主要原因是由于叛徒出卖告密。据被访者提供:“红军在田背召开的原罗坑、周坑、山坳等村苏干部会后的当天,其中有一人叛变,把红军开会情况向铲共义勇队头子罗世耀告密,罗世耀得到密保后,立即派人到禾口秘密联络保卫团,要求速派武装联合行动。保卫团于当晚赶到罗坑土楼,与罗世耀的铲共义勇队合并一处,随即在周坑口社共边的三个山头挖工事,设埋伏,每个山头设有一挺重机枪,并不时地派出探子,化装成农民到田背方向刺探红军活动情况,以至红军独立十八团,一到周坑口桥头时就遭到敌人的伏击。”当地群众回忆:“丈打完后,有人上敌埋伏的山头去看,便见到子弹壳成堆。”可见当时敌人活力的猛烈程度。并且说:“这次敌方行动诡秘,当地群众也是听到枪响后才知道的。”牺牲在周坑口桥边溪坝里的红军,尸体是当地老百姓就地掩埋的。1965年社教时,群众才又把牺牲的红军尸骨从溪坝里挖起来,用大罐装上,重新安葬在社公边的树底下。田螺髻游击活动纪略田螺髻位于宁化西南,先方田泗坑村铁树坪,海拔1031米,是群山环抱的主峰。这里山峦迭起,森林茂密,形成无数道天然屏障。山腰有宽广而整洁的庵寺大殿,山顶有花岗石筑成的仙顶。俯视山脚周围的村庄,隐约可见,鸡犬之声可闻。纵横数十里只有羊肠小道和各村相连,地势十分险要复杂。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1934年12月——1935年5月),这里是宁化县游击队指挥部的驻地。1934年秋,由于左倾路线的深入推行,我军反第五次围剿不断失利,形势日趋危急。宁化县保卫局为了做好应变准备,曾多次派工作团深入田螺髻附近的一些村庄,视察地形,调查民情。由于那里(一)地形险要宽广,便于回旋避敌;(二)红色政权持续时间较长,基础较好;(三)分散偏僻,国民党难于统治;(四)垄田多,山地多,资源较丰富,供给有保障。因此,当时县苏政府也就把田螺髻定为退却转移的后路。1934年敌五十二师复辟宁华城的前两天,即农历十月二十三、四两天,县苏把县直属机关干部、少数干部家属连同以县保卫局为主体的地方武装、部分主力红军近三百人,主动撤离宁化县城向方田进发,途经官家坊、沙下、古武溪、沙罗坝,和原设在沙罗坝的“闽赣红色军区医院”警卫连以及部分医务人员,分多路进入田螺髻的深山密林之中开展游击活动。当时队伍经过休整,编成三个连队,连以下分排、班,上设游击队指挥部,由原县苏主席黎盛根、县保卫局长梁国斌等担任指挥,驻扎在田螺髻庵殿大厅。1934年底游击队打着敌军的旗号,深入到村头、禾岭下等村的铲共义勇队队部驻地,召集铲共队人员开会,一举捕捉了队长谢良林张清甲,队员谢良水、张贤发、巫斗子、谢洪院等六人,分别押到廓董寨、狗子嵊处决。1935年春,游击队加紧活动,经常出没在今方田乡的方田、村头、大罗、南城、泗坑、朱王、岭下、泗溪,今曹坊乡的宝丰、坪上、邱地、小南坑,今城郊乡的巫高、社背、黎坊、李七坑等百余个大小村庄,狠狠打击了陂田的李瑞高、享狗子,泗坑的范考子、施献琪,大畲的池仁立等反动分子,和敌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迫使敌人在方田无法建立政权。然而,时局急剧恶化,敌人步步逼近,铲共队组织遍及各个山村,原苏维埃政府的各级干部和红军家属惨遭摧残,人民受尽蹂躏,游击队的活动越来越困难,装备、供给都成了问题。一部分革命一直不坚定的人开了小差,有待甚至做了可耻的叛徒,加上“左”的路线在游击队中没有得到纠正,错杀了一部分同志和群众,造成一定程度的人心背离。时至1935年3月,游击队已由原来的三百余人减到一百余人。是年农历三月中旬的一天,一个战士开小差回禾口,途中被敌侦查人员擒获,在小南坑铲共队队部经不起威胁审讯,出卖了革命。四月二十五日(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天还未亮,他带着敌民团徐太定部、铲共队张凤标部等百余人前往田螺髻包围了游击队指挥部,在制高点部署机枪,封锁路口,摸清了我三个哨所。待游击队发现,仓促应战,已经措手不及。刹时枪声大作,杀声震地,战斗打得残酷激烈,战士个个英勇顽强;直到弹尽阵亡,壮烈牺牲。只有少数人突围,两个夹在战友中佯死的伤病员,一个爬到二十里外的实竹山和尚坪的一所空房里,一个爬到三十里外的黄屋坑邱家祖厅里,待当地群众发现时,已只有忠骨不见肉了。他俩在生前用的有五角星标志的干粮袋、军帽都还挂在木柱上。游击队指挥部的领导人黎盛根逃至流孔地,一个月后,又遭敌俘,受尽酷刑,誓死不屈,是年秋,在宁化的新桥头英勇就义。游击战士邱朝坤(又名坤发子),被敌俘至方田,用剪刀钻子刺得浑身鲜血,惨不忍睹,仍然神态自若,最后在禾口慷慨就义。历时半年的田螺髻游击队虽因敌我力量悬殊而失败了,但革命先烈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将流芳千秋万代,与世长存,永远激励着人们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第六章英烈传孔俊彪(1917—2001)福建省宁化县人。一九三三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五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五军团第三十九团政治处宣传干事,三十九团俱乐部主任,红三十一军第九十一师政治部宣传科科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三人五旅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第七六九团政治处主任,太行军区第八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华北军区第十三纵队三十九旅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四十四旅政治委员,第十八兵团六十二军一八五师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西康军区雅安军分区政治委员兼中共地委书记,西康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政治委员,云南省军区政治委员,成都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兰州军区副政治委员。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是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他参加了长征、百团大战、攻打沁阳、焦作战斗和临汾、晋中、太原、扶□、进军西北等战役战斗和肃清残敌匪特的斗争建国后,任西康军区分区政委兼中共雅安地委书记、军区政治部主任、西南军区公安部队政治部主任、军政委。1962年毕业于军事学院,任云南省军区政委至1965年。后任成都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兰州军区副政委。2001年去世。张雍耿(1917—1995)福建省宁化县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闽西红军永定大队大队长,第7支队特派员。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坚持了闽西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2支队3团政治处调查股股长,新四军教导总队政治处调查科科长,第3支队军法处主任,新四军第6师政治部保卫部部长,中共苏南区委社会部副部长,苏南行署公安局局长。解放战争时期,任苏浙军区浙西军分区副政治部主任兼政治部政治部主任,华东野战军1纵2师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第三野战军20军58师副政治委员,第20军58师政治委员。参加了莱芜、淮海、渡江等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16师政治委员。1952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空16师政治委员。该师于1953年3月击落敌机1架,击伤敌机1架,以后虽有战斗起飞,但未遇敌机。回国后,任空军16师政治委员,空5军政治部主任,空军福建前线指挥所政治部主任,空5军副政治委员,福州军区空军政治部主任,福州空军指挥所政治委员,空8军治委员。1965年毕业于高等军事学院战役系,任沈阳军区空军政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济南军区空军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顾问。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4年1月7日逝世,终年77岁。张新华(1911—2003)张新华是福建宁化曹坊乡滑石药里径村人,1911年5月生于贫农家庭。由于家庭生活困难,没上过学校读书,1932年参加工农红军,在十二军三十六师一○七团历任班、排、连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军委红星炮兵营连长。1934年10月随军长征到达陕北任红军一方面军一师一团一连连长,参加大小战斗数百次,每次都身先士卒,冲锋陷阵。1935年调任红二方面军四师十一团任团长。在攻打甘泉县城攀登城墙时,左腿中弹骨折,致成三等甲级残废。抗日战争开始后于1937年11月任晋绥军区八路军一二○师三五八旅七一四团参谋长,独立第二团团长,一二○师第三支队八团副团长兼参谋长。1940年8月任晋绥军区新军总部工卫旅参谋长、晋绥军区第八军分区二十一团团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吕梁军区第三军分区副司令员,1948年7月任晋绥军区第四纵队十二旅旅长兼六分区司令员、西北野战军第七纵队十二旅旅长。1949年1月任第一野战军七军二十师师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调任炮兵第七训练基地司令员,1958年任福州军区炮兵司令员,同年底到南京军区第七速成中学学习,后调任南京军区炮兵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3年1月离休。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3年因病去世,享年92岁。徐赤生(1910-1934)徐赤生是宁化地方党组织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原名玉琅,字太景,乳名马木子。1910年出生于地主家庭,宁化县曹坊乡人。赤生是他入党后从事地下活动的化名。1928年长汀七中初中班毕业。在校期间,受进步思想影响,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很快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8年4月,受汀州县委的委派回宁化开展党的秘密活动。他机敏灵活,待人诚恳,善于辞令,以宁化连岗中学(现宁化一中)为基础,利用自己与校长的亲戚关系作掩护,在学生中开展活动,介绍进步书刊,宣传无产阶级革命理想。在他的启发教育帮助下,张志农、王子谦等6人先后由他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5月,组建了连岗中学党团混合小组,积极开展党团活动,利用暑假农村学生回乡的机会,发动组织农会,从中吸收积极分子参加党团组织,扩大充实党团队伍。这一期间,徐赤生多是在长汀与宁化间奔走。开学后,在校园里的活动更为隐蔽,经常是夜深人静的时候在武圣庙、朱子祠等偏僻处集会,传达国内外形势,回顾总结活动情况,布置发展党员建立支部等工作。同时,经常深入各乡指导建党工作,至1929年8月,曹坊、禾口、石碧、方田等地相继建立了党支部或党小组。1930年元月,红四军来到宁化,徐赤生向红四军政治部汇报宁化党的活动情况,听取指示。随后,他积极奔走西乡和南乡领导各党小组和农会,作暴动准备。同年6月在红四军的支持下,徐赤生领导宁化地下党组织在曹坊、淮土、城关、李七坑等地举行了武装大暴动,他率先把自家的田契当众烧毁,并开仓出谷,要求其他地主也交粮分谷,对较大的地主还罚现金,这就是闽西著名的"宁化西南半县农民暴动"。1930年7月,中共宁化县第一次党代会召开,成立宁化县特区委,徐赤生当选为特区委书记。红军离开宁化后,将所有武装编成赤卫大队,由他兼任大队政委。随后,组织赤卫大队开往长汀新桥与红军第五纵队汇合,改编为宁化游击大队,他仍兼政委。由于他指挥有方,善于鼓舞士气,在配合红五纵队作战中,屡建战功。不久,徐赤生调任福建省军区二十一军第五纵队某支队政委,再调往苏区中央局工作。1934年4月,徐赤生带领中央工作团5人在建宁县黄泥铺村开展工作,夜里突遭国民党匪特袭击,经激烈战斗后中央工作团5人全部牺牲。徐赤生牺牲时年仅24岁。第七章宁化——长征的起点县之一宁化——长征起点县的地位不容动摇最近,宁化县委、县政府正在城区筹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碑”,并开发东方军入闽作战、澎湃县苏等革命旧址,作为在2004年10月举办中央红军长征70周年纪念活动中的一份厚礼。但却有人提出了质疑,认为中央红军长征起点县只是江西于都,而否定了闽西长汀、宁化、赣南瑞金和于都等4个起点县的历史事实。宁化是中央红军长征的4个起点县之一,这是历史的事实。据有关党史、军史资料查证:一是由安徽省政府经济文化研究中心、安徽大学苏联问题研究所联合出版,乌传衮、马宝华主编的《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大事提要》第264页记载:“10月,党中央令项英、陈毅等率领部分红军留江西根据地坚持游击战争,掩护主力突围。21日,红一方面军和后方机关约8万人,从福建长汀、宁化和江西瑞金、于都出发,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二是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林天乙主编、闽粤赣边区党史编审领导小组著的《中共闽粤赣边区史》第203页记载:“10月10日晚,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率红一方面军第一、三、五、八、九等军团及中央、军委机关和直属部队86万余人,分别从汀州、宁化、瑞金、于都等地出发,经赣粤边境突破敌人的第一道封锁线,向红二六军团所在地湘西转移,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三是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郝梦笔、段浩然主编的《中国共产党六十年》第173页载:“一九三四年十月,中央红军主力一、三、五、八、九军团和中央机关共8万多人,从福建长汀、宁化和江西瑞金、于都出发,向二、六军团所在地湘西进军,在‘发扬攻击精神,突破敌人封锁线,坚决实行反攻’的口号下开始长征。”四是由王桧林主编、郭大钧副主编的《中国现代史》上册第254页记载:“1934年10月初,国民党军已推进到中华苏区的腹地,兴国、宁都、石城相继失守。中共中央领导人博古等未经中央政治局讨论,即决定中央红军(一方面军)主力撤离中央苏区,突围转移。从10日晚开始,中央机关和红一方面军共86万多人,从福建长汀、宁化和江西瑞金、于都等地出发,向红二、六军团所在地湘西进军,开始长征。”五是《毛泽东选集》第一卷(1968年版)《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第151页注释中记载:“一九三四年十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三、第五军团(即红军第一方面军、亦称中央红军),从福建西部的长汀、宁化和江西南部的瑞金、于都等地出发,开始战略性的大转移。”上述历史资料充分地说明:宁化与长汀、瑞金、于都等县同属中央红军长征起点县的历史地位不容质疑。宁化不仅是中央红军长征4个起点县之一,而且还是中华苏维埃中央临时政府的21个苏区县之一。当时,宁化是一个仅有11万多人的穷县,从1929年到1934年间,全县参加红军的青壮年达1.3万人,牺牲的烈士有6000多人,其中列入《共和国英名录》的有3300多人。宁化当年不仅是中央苏区扩红重点县,出现了“妻送夫、父送子、兄弟双双当红军”的景象,还是为中华苏维埃中央临时政府筹粮筹款的支前重点县。在中央红军长征前的几年里,为中华苏维埃政府提供了“千担纸、万担粮”等有力的后勤保障,被誉为中央苏区的“乌克兰”,淮土、禾口还被中华苏维埃中央临时政府授予“扩红模范区”。在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战略性大转移时,红三十四师大部分将士是宁化籍的,其中有一个团是纯宁化籍的。在湘江战役中,红三十四师为掩护中央主力红军大部队过江,以一师兵力阻击国民党军队数十倍兵力的围追堵截,全师将士大部壮烈牺牲。鲜血染红了湘江。宁化人民为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牺牲惨烈,贡献巨大,在革命战争血与火的洗礼中,产生了宁化苏区人民“艰苦奋斗、不怕牺牲、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宁化苏区人民要把它作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作为教育后代子孙的“传家宝”,作为加快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的精神动力。宁化县红军长征出发点史实初探关于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点的问题,早在1951年编辑出版的《毛泽东选集》有关长征的注释中,就有“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三、第五军团(即红一方面军,亦称作中央红军)从福建西部的长汀、宁化和江西南部的瑞金、于都等地出发,开始战略性的转移”的说明。1953年胡华同志在编写《中国革命史讲义》一书时,也有红军第一方面军的第一、第三、第五、第八、第九军团连同后方机关人员,“从福建的长汀、宁化和江西的瑞金、于都出发,开始了长征”的论述。1982年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写出版的《中共党史大事记》,也有“中央红军连同后方机关八万余人,从福建长汀、宁化,江西瑞金、于都等地出发,向红二、六军团所在地的湘西进军,开始长征”的记载。上述史书和党史论著,都确切地阐明宁化是红军长征的四个出发地之一。近几年来,随着党史征集工作的广泛开展,党史界对长征有关史实的研究和探讨也进一步深入。对宁化是红军长征的出发地这一史实,一些党史理论和党史工作者,也提出了异议,阐述了上列史书和党史论著不同的观点。如阎景堂、阮家新两同志在出发时间应为10月21日,“出发地区不应包括福建的宁化和长汀”的论述。又如史兵同志在《红一方面军长征出发地在哪里》一文,也有关于“福建的宁化县,无论是红一方面军开始集结还是开始突围,都不是出发地点之一”的结论。宁化到底是不是红军长征的出发地呢?我们认为,要对这个问题作出确切的回答,首先必须分析一下,目前党史界关于宁化是否为红军长征出发地这一史实争论的焦点究竟在哪里,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有关史料,才能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显然,对于宁化县是红军长征的出发地这一史实,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反映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长征出发日期如何确定的问题。众所周知长征时红军西进,驻扎在福建西部的红军,因为路程较远,必然要早些行动。如何确定长征的出发时间,实际上存在着如何对红军从包括长汀、宁化在内的中央苏区长征出发这一概念作出科学判断的问题。关于长征出发日期,目前有几种不同的说法,一是以党中央、中革军委从瑞金出发,认定1934年10月10日为长征开始的时间,二是以红一军团向最后一个集中地开进的时间,认定红军主力是1934年10月16日开始长征的,三是以红一方面军突破第一道封锁线,认定1934年10月21日红军主力从于都出发长征。我们认为,长征前,主力红军分别部署在长汀、宁化、瑞金、于都、兴国、宁都、会昌、石城等一个广阔的防御地带内。1934年9月29日,《红色宁化》报发表了人民委员会主席张闻天同志为该报撰写的《一切为了保卫苏维埃》的社论,微露了主力红军撤出中央苏区,进行战略转移的部署后,10月7日,中革军委又电令红二十四师及地方武装接替主力红军的防务。同时,军委给各军团发出向集结地开进的命令和行军路线图。从社论的发表到电令的下达,表明了主力红军和中央红军领导机关已进入了战略转移的直接行动阶段了。主力红军按照中革军委7日电令,从各自的防御地域出发,同样也应视为出发长征了。持长征出发时间为1934年10月21日论点的同志,认为突破敌人第一道封锁线标志着长征的开始。这一观点我们不敢苟同,因为集中各军团力量,组成突围阵势,在同一时间内突破敌人的封锁线,仅仅是当时博古等领导实施“秘而不宣”、“仓促出走”的策略,目的在于迷惑敌人,摆脱敌人的追截。当时,敌人对于红军在于都的运动,到底是战术机动,或者是战略转移,是南下或者西移,还没有弄清楚。在中央苏区南大门设置封锁线,仍然是敌人五次“围剿”中的部署,只能说他是红军长征的障碍而已。于都河只是红军长征的一个突围点。再说以突破敌人第一道封锁线作为长征的出发时间,实际上否认了红军长征出发地的存在。比如中央机关10月10日撤出瑞金,如果说10月21日才出发长征,这中间必然还有一个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首都设于何处的问题。此外,还有一个值得商榷的是,如何理解“长征的准备阶段”和“长征出发”这两个不同概念。我们认为,长征的准备阶段包括了扩充兵力、征集资财、人员编队等大转移所需要的一系列工作,但包括不了队伍的、机关撤离等直接行动。主力红军从远在数百里外的防御地域,来到于都河旁,部队的运动,本身就在执行着“突破敌人封锁线,向二、六军团所在地湘西进军”的战略任务,应该说这就是出发长征了。因此我们认为,中革军委10月7日电令发出后,凡是执行“突破敌人封锁线,向二、六军团所在地湘西进军”的红军部队,都应该视为出发长征。正如埃德加·斯诺在《西行漫记》中所记叙,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从福建的最远的地方开始,一直到遥远的陕西北道路的尽头为止”,至于部队中间经过的集中地域,只能看着是兵员、弹药、粮秣的补充地。因为第一集结地也好,第二集结地也好,中革军委之所以相近作出了规定,客观上是针对当时主力红军的具体情况和远距离行军的需要,主观上则是为了保持各军团的协调与同时动作,以利战略转移。当然,按照各主力红军离开防御地域作为长征出发的日期,难免会出现长征出发日期不尽相同,长征出发时间难以表述的问题。因此我们赞同采取简要的方法,取“1934年10月,红一方面军及中央机关开始长征”,也就是《毛泽东选集》关于长征注释所取的笼统表述的方法。至于哪一个军团,何时从何地出发长征,则应根据史实,采取准确表述的方法。其次,党史界对于宁化是红军长征出发地这一史实争论的另一个焦点,是红军长征前,到底有没有主力红军在宁化防御地带布放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我们查阅、核实了有关资料,认为红军长征前,驻扎在宁化境内的主力红军有以下几个部分:一是广昌战役后,红军撤向石城以北地区时,红三军团第四师防守宁化西部的凤凰山。红四师是保护山战斗后,由江西的小松,经五里亭、石家岭等进入宁化境内驻防的。二是少共国际师的一个团,于1934年9月底从江西石城撤入宁化的隘门驻防(见赖洪回忆材料)。三是中央直属炮营,驻扎在宁化淮土一带,并有大批战马(据肖锋回忆材料)。该部队从宁化出发长征后,编入军委第一野战纵队第三梯队。四是红九军团的后方机关,1934年9月底至10月初,驻扎在宁化的上曹坊、下曹坊、滑石一带(据宁化纪念馆访问材料)。该部在宁化驻防期间内,还有发电机等装备,并从上曹坊到下曹坊架设了电话线。此外,还有设在宁化方田沙罗坝丁氏祠的红三军团医院及一部分伤病员,1934年10月间,随红军转移长征(据宁化党史办有关访问材料)。根据上述材料,可以看出,长征前夕,红军主力一、三、九军团的一部分兵力,驻防在宁化境内。正如阎景堂、阮家新两同志在《中央红军的长征究竟始于何日?》一文中所叙述的,“中央红军长征开始时拥有五个军团和两个纵队,共八万六千八百五十余人。这些部队在集中前分别部署在江西兴国、宁都、石城、瑞金和福建的宁化、长汀等一个广阔的弧形防御地带内”。刘良同志在《长征初期红军为何会遭受重大损失》一文中,也有“10月初,红一方面军各军团分别在江西的兴国、宁都、石城、瑞金和福建的宁化、长汀等县”的记述。而不是象《红一方面军长征出发地在那里》一文中所说,这一期间,主力红军“未在宁化活动过”。上述各部红军从宁化出发长征的具体日期,据宁化淮土大王村七、八十岁的王荣标灯十多位老人回忆,1934年10月8日前后,红军一批一批从八角亭、五里亭、八十塅、凤凰山开来,向江西横江一带方向开去,队伍过了三、四天。其次,伍修权同志在《我的历程》一书中曾回忆说:“1934年10月中旬,军委总部从瑞金出发,开始长征了。……在此同时,驻扎在江西于都和福建长汀、宁化等地的红军部队也先后分别出动”。伍修权同志1982年在接受党史工作者访问时,还回忆说,长征开始是在1934年10月10日,总部动身在10月10日,其他三个地方出现都在一、两天前后。1987年3月28日,伍修权在接受美国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里采访时讲,长征命令的发布日期是10月7日,该命令指出长征将于10月10日开始,各地单位的行军开始的日期不一。另外,据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保存的国民党档案《逐月匪情》中记载,“1934年10月6日,宁化方面,卢兴邦电,据由宁化逃出难民称禾口凤凰山至宁化一带到匪数千”,“10月7日,国民党空军报告宁化至长汀道上有匪数千往来。”上述资料印证了这样一个史实,红军从宁化出发长征时间是1934年10月6日至8日。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淮土(即淮阳)、凤凰山、大王、隘门等地,1934年5月宁化县苏归江西太雷县管辖,一些同志把以上地方都误认为是石城县的地域,再说,当时宁化县是中共闽赣省委和省苏区的机关驻地,邵式平、于泽鸿、郑亦胜等一批闽赣省领导人也是从宁化出发参加长征的。由此类推,长汀作为中共福建省委和省苏机关驻地,于都作为赣南省的机关驻地,瑞金是红色首都,也同样会有一批党政领导同志从这些地方出发长征的。从某种意义上说,长汀、宁化、于都、瑞金这四个地点也就有着更加丰富的内涵了。因此,我们认为,史书及党史论著将就宁化、长汀、于都、瑞金等地列为红军及中央机关长征的出发地是有着代表性的,也是有根据的,是符合史实的。而红军从宁化出发长征这一史实,则应这样表述:1934年10月6日至8日,红三军团第四师及军团医院、少共国际师一个团、中央直属炮营、红军九军团后方机关等部从宁化西南大王、凤凰山、隘门、曹坊一带出发长征。从宁化出发长征的主力红军考辩在党中央以王明为首的“左”倾机会主义者的指挥下,从1933年9月底止的第五次反“围剿”,整整持续了一年,不但没有打破国民党的“围剿”,制住敌人的疯狂进攻,反使红军步步陷入更加危险的境地,导致中央革命根据地日益缩小,到1934年9月,中央苏区仅剩下了江西瑞金、兴国、于都、宁都、会昌、石城和福建宁化、长汀、清流、明溪等县。1934年10月中旬,红一方面军第一、三、五、八、九军团连同中央后方机关共87000人,被迫分别从宁化、长汀和瑞金等地向于都集结突围,实行战略转移,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然而,从宁化出发开始长征的主力红军究竟是哪一部分,是从何时何地出发的,却众说纷纭,未有定论。现在,笔者根据已掌握的现有史料,谈点粗浅看法、以求教于识者。目前,对于这一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1)1934年10月16日,红三军团在宁化湖村锣鼓坪召开誓师大会,会后即开始了长征,(2)有的老同志回忆说:松毛岭(长汀温坊)战斗结束后,红一、九军团在宁化、长汀、清流三县边境地区的曹坊、滑石、馆前、里田等地进行了短暂休整,此时,军团长林彪、政委聂荣臻奉命骑马赶到瑞金开会;侦查科长刘忠也奉命前往瑞金中革军委领取了长征进军线路图等,之后即开始长征,(3)有的说:红八军团的第23师、军委直属炮兵部队和红军后方医院等部队是从宁化出发开始长征的,(4)有的说是红九军团从宁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