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大考研之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简介_第1页
西安交大考研之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简介_第2页
西安交大考研之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简介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v.XX交大考研之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简介XX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其前身创立于1908年邮传部XX高等实业学堂(交通大学前身)电机专科,是中国高等教育创办最早的电工学科;是全国电工二级学科设置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实验设备先进的电气工程学院之一。历经百年沧桑,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今天已成为我国电气工程领域人才培养和研究创新重要基地。学院目前主体学科为电气工程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并涵盖控制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2个一级学科。拥有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科根底课程电工电子教学基地、XX省智能电器及CAD工程研究中心。现有教职工190人,其中院士2名、国家教学名师1名、“长江学者〞4名、“国家出色青年〞2名、XX省教学名师3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5名、教授51名(其中博士生导师34名)、研究员2名、副教授及高级工程师75名;拥有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XX省优秀教学团队1个。另聘有双聘院士3名、海外兼职教授4名。学院设有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2个本科专业,其中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在全国排名第一,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目前在校本科生1679名,各类研究生1688名,其中博士生209名、工学硕士生770名。百年来,学院本着兴学强国,尚实严谨的精神,以育人为本,历经几代电气人的传承与创新,形成了“起点高、根底厚、要求严、重实践〞的办学特色。迄今,已为国家培养本专科生18000余名,硕士研究生2909名,博士研究生398名。其中包括钱学森、邱爱慈等30位两院院士和邹韬奋、、陆定一、蒋正华、王安等众多著名的专家和出色人物。学院教学改革成绩显著。十余年来编写出版各类教材、科研专著、译著150余种,建成国家级电工电子教学示范中心,获国家精品课程5门、国家教学成果奖8项、优秀教材4部;XX省精品课程3门、XX省教学成果奖29项、省部级优秀教材11部。学院是教育部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单位,也是电气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教育协作组的组长单位。电气工程学科紧紧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学科创新开展科学研究,2003年以来电气工程学科承当国家级科研工程79项、国家电网公司和国家南方电网公司有关特高压输电工程15项。制定了国家电网公司750kV系统用主设备技术标准Q/GDW103-2003至Q/GDW108-2003等6项标准,为世界第一套高海拔750kV输变电主设备技术标准;制定了国家电网公司1000kV交流特高压输变电设备试验标准,为国际首创。2009年我校被评为“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建立特殊奉献单位,邱爱慈院士和彭宗仁、马志瀛、李盛涛、郭洁四位教授被评为特殊奉献专家。2005年以来,电气工程学科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4项,省部级奖20项;授权创造专利181项。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8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385篇、EI收录论文910余篇。在电工学科领域主办的国际学术会议共3次,在国际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学科已与美国、日本、加拿大、法国、德国、英国、瑞典、荷兰、波兰、韩国、新加坡等14个国家近60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科技协作关系,在国际上已有较高的学术地位。现代设计及转子轴承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于1999年由教育部批准正式成立。其核心机构始建于1958年,1963年开场培养研究生,1984年设立机械学博士点,1994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建成润滑理论及轴承转子国家教委开放研究实验室,1999年成为教育部现代设计与转子轴承系统重点实验室,是教育部首批重点实验室之一,已经开展成为我国摩擦学研究的三大基地之一。实验室的支撑学科为机械设计及理论重点学科。实验室现任主任由轴承转子系统专家陈渭教授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雒建斌教授担任。总体定位“现代设计及转子轴承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依托XX交通大学建立的国家级研究平台,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局部,是承当国家高水平应用根底研究任务,解决国家重大转子轴承系统-工程摩擦学系统需求,面向纳米外表摩擦学领域国际前沿科学问题研究的特色基地。开展目标建立提升我国产品设计竞争能力的现代设计理论,推动我国大型高速精细转子轴承系统的创新设计开展,提高我国重大装备摩擦学系统全生命周期内服役能力,确立纳米外表摩擦学在国际学术前沿中的引领地位。取得具有显著社会价值和重要国际影响的学术成果。主要研究方向现代设计、转子轴承系统动力学、工程摩擦学、纳米外表摩擦学、滚动轴承系统动力学。与国内外同行相比,重点研究现代设计中的知识流理论及知识效劳(现代设计),高速高精度水润滑滑动轴承系统设计(转子轴承系统动力学),重大装备摩擦学系统的全生命周期监测技术(工程摩擦学),纳米外表设计实现及摩擦学行为原理研究(纳米外表摩擦学),高速精细滚动轴承服役性能研究(滚动轴承系统动力学),并取得了相应的代表性成果。以知识获取及新知识流理论的现代设计思想为指导,以满足国家重大需求的转子轴承系统的摩擦学动力学设计研究为核心,以面向国际学术前沿的纳米外表摩擦学科学为特色,成为转子动力学与摩擦学的国际化科研基地。主要研究工程及成果在2007~2012年期间,主持973课题2项、子课题3项,国家重大专项子课题4项。主持863方案工程1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工程1项,重大培育工程1项,面上工程22项,青年工程4项;国际合作工程9项;国内大型企业合作课题127项,军工课题18项;研究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286篇,其中SCI检索论文90篇,出版专著8部,参与编写英文专著1部。已获准创造专利38项,软件著作权20项。队伍建立和人才培养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38人,其中有院士1人,教授14人,副教授12人,讲师11人。经过多年来的科研、教学实践和国际交流,在实验室的绝大多数研究方面已经形成了以中青年科研人员为主的学术骨干队伍。实验室现有站内博士后2人,在读博士研究生78人、硕士研究生124人。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自2007年,承办国际生物摩擦学大会1次,XX交通大学-名古屋大学摩擦学双边研讨会2次和全国性轴承研讨会1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50余人次,本实验室教授和博士研究生屡次前往美国,英国,日本等地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在国家及学校的资助下,先后有8名博士研究生前往美国哈佛大学、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英国里兹大学、日本东京大学和日本东北大学等国际一流研究机构进展为期1-2年的研究工作,建立国际合作平台。实验室主持多项国际合作与交流工程,与国际企业(日立根底研究所,日本精工NSK根底研究所,美国Honeywell公司,等)建立合作研究关系;并将研究成果应用转化到英国Newcastle,美国Purdue大学等高校。此外面向国内重大需求,实验室与瓦轴,沈鼓,XX煤化等多个大型企业共建试验平台,推动我国大型高速精细转子轴承系统的设计理论开展,提升我国重大装备摩擦学系统全生命周期内服役能力。主要研究设备在依托单位985工程的资助下,实验室建立包括有扫描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接触角测量仪等大型仪器的公共测试平台,面向学校及社会开放。此外,本实验室的最大特色是自制设备,本评估期内的自主创新实验台显著增加。实验室仪器设备主要由三局部组成:(1)效劳于摩擦学的:ECR等离子体溅射设备,人工关节实验模拟机,小载荷摩擦微振动位移测量装置,矿用刮板输送机减速器润滑油在线监测,以及硬盘摩擦数据丧失/退磁测试装置等。(2)效劳于转子轴承系统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