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孙建华)4章-信用与信用体系概要课件_第1页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孙建华)4章-信用与信用体系概要课件_第2页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孙建华)4章-信用与信用体系概要课件_第3页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孙建华)4章-信用与信用体系概要课件_第4页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孙建华)4章-信用与信用体系概要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融学第四章信用与信用体系本章基本内容

第一节信用概述第二节信用形式第三节信用体系本章需要识记的基本概念信用背书国库券高利贷实物借贷货币借贷直接融资间接融资信用风险商业信用商业票据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国际信用买方信贷卖方信贷信用秩序信用制度信用机构政府担保债券国外直接投资社会征信系统本章与各章的主要联结点◆信用是金融学中的一个基础范畴,与其他章节有很强的关联性信用中介金融机构第十二章:存款类金融机构第十三章:非存款类金融机构第十四章:中央银行信用创造第十六章:货币供给(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两层次)信用调控第十八章:货币政策信用基础第二十章:金融与经济发展(金融结构的基础)第七章:金融市场与功能结构信用价格第五章:货币的时间价值与利率第六章:金融资产与价格第十章:衍生工具市场第一节信用概述(P79)信用及其基本形态信用的产生与发展信用的含义信用的基本形态最古老的信用-高利贷私有制与信用信用、货币与金融范畴的形成高利贷的特点高利贷之“高利”的原因历史上反对高利贷的斗争赤字、盈余与债权债务关系五部门经济中的信用关系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现代经济是信用经济信用风险现代信用活动的基础与特点信用概述一、信用及其基本形态(P79)◆信用: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借贷活动。

道德范畴的信用

经济范畴的信用

原理4.1偿还与收回、支付与收取利息是信用关系确立的必要条件,利率从信用关系中产生,又引导信用关系的发展。◆两种信用范畴的联系

经济范畴的信用价值单方面让渡未来还本付息的承诺道德范畴的信用具有信守承诺的意愿◆信用的基本形态(P80)

◎实物借贷:以实物为标的进行的借贷活动。

◎货币借贷:以货币为标的进行的借贷活动。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分工的专业化,货币

借贷逐渐成为居于主导地位的信用形式。

二、信用的产生与发展(P81)◆私有制与信用

◎私有制是信用产生的基础。贫富差距分化是信用产生的另一个条件。

◎产权制度与信用的发展:产权制度的逐步建立与完善,为信用的良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信用、货币与金融范畴的形成(货币与信用关系的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古代相对独立的货币与信用范畴(第一阶段)。

◎货币产生,实物信用与货币信用并存(第二阶段)。◎现代银行出现与金融范畴的形成:现代银行的出现使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融为一体(第三阶段)。原理4.2信用与货币相结合形成了新的范畴—金融,它是以货币为载体的借贷活动三、最古老的信用——高利贷(P82)◆高利贷的特点

利率极高、利率不稳定且差异极大。◆高利贷之“高利”的原因(收入低、内生货币、消费信用的举债需求刚性使借贷资金供不应求)。

◆历史上反对高利贷的斗争。原理3.2自然经济条件下借贷资金供求矛盾、贷者集中垄断、高偿还风险和信用维系成本是高利贷者索取高利率的根本原因四、现代信用活动的基础与特征(P85)◆赤字、盈余与债权债务关系。

◎赤字形成净债务、盈余形成净债权。

◆五部门经济中的信用关系。

◎信用关系中的居民。

◎信用关系中的政府。

◎充当信用中介的金融机构。

◎信用关系中的企业。

◎信用关系中的国外部门。

原理4.4国民经济中居民个人、非金融企业、政府、金融机构与国外五个部门的资金余缺状态是现代信用关系存在的宏观经济基础

原理4.4国民经济中居民个人、非金融企业、政府、金融机构与国外五个部门的资金余缺并存是现代信用关系存在的宏观经济基础

1992-2013年中国现金流量表:金融交易(年)。◆信用活动的两种基本融资形式(P87)

◎直接融资:资金供求双方通过一定的金融工具、经由金融市场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或所有权关系。

◎间接融资:资金供求双方通过金融中介机构间接实现资金融通。

◎两种融资形式的区别在于有无金融中介参加,二者在充分发挥自身优点的同时,也互相弥补了各自的局限(P87)。

◆信用活动的两种基本融资形式优缺点比较(P87)直接融资间接融资优点资金供求双方联系紧密,利于资金快速合理配置和提高效益灵活便利筹资成本低,投资效益高安全性高利于实现资金的顺利流通和优化配置规模经济缺点在数量、期限、利率方面受限多割断了资金供求双方的直接联系便利程度及融资工具的流动性受金融市场发达程度制约筹资成本高,投资效益较低投资风险大较难同时满足资金供求双方各自不同要求☆近代以来,我国就是以间接融资为主的国家,1995~2004年各年直接融资额占我国融资总额的比例都不到20%。截至2010年,我国全社会融资总额中的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8.30%和81.70%(见以下附表)。中国1995-2002年融资结构简图单位:%

2003——2014年中国融资结构简图单位:%资料来自:中国人民银行2003——2008年《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09年和2011-2014年《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第四季度)。2011-2014年的直接融资比例是企业债券和股票融资占社会融资规模的比例。图中的直接融资比重由新增未贴现银行汇票、企业债券融资、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占社会融资规模的比重加总得出。数据来自万得资讯金融终端。◆现代经济是信用经济

◎在现代社会,各经济主体之间都存在着错综复杂的信用关系。

◎各类经济活动的开展,都以良好的信用为基础。

◎各种信用都存在风险。

原理4.5现代经济是信用经济,其健康运行依托信用关系的良性运转第二节信用形式(P89)商业信用银行信用银行信用及其特征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国际信用我国经济中的银行信用国家信用的含义国家信用的形式我国国家信用的发展消费信用及其主要形式消费信用的作用国际信用的内容国际信用的主要形式我国利用国际信用的情况商业信用在我国的发展商业票据商业信用及其特点信用形式第二节信用形式(P89)一、商业信用(P89)

◆商业信用及其特征

◎工商企业在买卖商品时以商业票据为工具提供的信用。典型的商业信用形式是赊销和预付(例如造船厂的造船周期长,订购船舶需要预付)。

◎以商品买卖为基础,双方都是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是企业间的直接信用。

◎商业信用的良性发展,对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商业信用既受自身在规模、方向和期限上的局限,也受实际商品供求状况的影响。◆商业票据:商业票据是票据的一种,是商业信用中用来载明债权人权利和债务人义务的书面凭证。

◎主要分为商业汇票和商业本票两种。◎商业票据受票据法的保护。◎汇票需要债务人承兑才有效,本票(我国票据法所说的本票是指银行本票)则不需要承兑。◎票据经过背书可以流通转让。

商业承兑汇票银行本票银行本票商业汇票连续背书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汇票连续背书银行汇票的背书◆商业信用在我国的发展◆商业信用的作用:

▲积极的:有利于润滑生产和流通,加速商品价值的实现过程;有利于企业间的资金融通,加速资本周转;有利于银行信用发展(例如银行对商业票据的贴现、转贴现买断、转贴现回购业务)和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央行再贴现业务)(2002年3月-2014年12月中国金融机构境内人民币票据融资额)。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商业信用还是企业竞争的必要手段。1991年1月-2016年9月中国8类景气指数。图中数据引自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2002年至2016年8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信贷收支表。上述金融机构包括中国人民银行、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信托投资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而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包括银行、信用社和财务公司。票据融资方式包括贴现、转贴现、再贴现银行票据和商业票据。

注:资料来自中国人民银行2002-2016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报告。2016年的数据是当年第二季度截止电子商业票据贴现和转贴现总额。▲消极的:容易形成债务链和债务危机(三角债);影响货币供给的调控和信用总量的控制(央行收缩银根、控制信用时,企业可以用商业信用应对)。二、银行信用(P91)◆银行信用及其特征◎银行类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

◎以银行作为信用中介,属于间接融资的范畴。

◎突出特点:资金贷放规模大、具有广泛的授信对象、数量和期限上相对更灵活(☆☆)。克服了商业信用在规模、方向、期限上的局限性。

货币供应量人民币:亿元年份2004200920112016、8M2253207.70610224.52

851590.90

1510982.91M195970.82221445.81

289847.70454543.60

M021468.3038246.97

50748.46

63454.70注:现金、存款均属于银行体系的负债,要以银行信用业务为基础。1985~2016年中国的银行信用规模图

(金融机构各项贷款总额:亿元)注:1985-2015年的数据为当年12月份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总额的数据。2016年的数据为8月末的数据,为1083159.10

亿元.2004年12月-2016年6月中国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单位:亿元)。2004年12月-2016年我国商业性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单位:亿元)。2004年12月-2016年6月中国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同比增长率(%)。2004年12月-2016年6月中国商业性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同比增长率(%)。◆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银行信用是现代经济中最基本、占主导地位的信用形式,在资金提供规模、资金流向与范围、借贷期限等三个方面克服了商业信用的固有局限。◎二者具有极为密切的联系,银行信用是在商业信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商业票据衍化到银行票据;从商号向银行衍化。

◎银行信用的出现使商业信用进一步得到发展:银行承兑、贴现、转贴现、再贴现商业票据(☆☆);

◎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是并存而非取代关系: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不可能也不应该互相替代,信用方式的多元化有利于分散金融风险、提高融资效率、促销商品;有利于银行业的改革与发展。◆在我国,银行信用是最主要的信用形式(☆)。三、国家信用(P92)◆国家信用的含义◎国家信用是以政府作为债务人或债权人的信用。◎中外各国政府在历史上大多利用过国家信用(包括公债和政府向银行的借款)◎在现代经济活动中,政府信用主要表现为政府作为债务人而形成的负债。2013年6月我国全国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达到206,988.65亿元,全国性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为29,256.49亿元,全国性政府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为66,504.56亿元;其中地方政府上述三种形式的债务余额已达到178,908.66亿元,而2015年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限额规定为160000亿元。政府负债的形式很多,其中包括发行公债券这种形式的负债。◎公债券是国家信用的主要工具。公债分为中央政府公债(国债)和地方政府公债(☆☆)。◆国家信用的形式:有内债和外债两种。

◆国家信用的形式

政府信用中央政府债券(国债)地方政府债券政府担保债券短期国债中期国债长期国债一般义务债券收益债券◆我国国家信用的发展

◎我国国债发行的四个阶段

☆新中国刚刚成立的1950年:人民胜利折实公债

☆1954至1958年:国家经济建设公债

☆1959至1980年:停止公债发行☆1981年后恢复公债发行,我国内债的品种有了较多的增加。内债发行规模也不断扩大。1981年至2016年中国的国家信用规模(期末余额)概况(单位:亿元)201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

2016年国债发行额是1-8月份的数据。

2016年国债期末余额的数字是限额数字。1990-2015年中国国债发行、兑付及期末余额(单位:亿元)。2009年3月-2016年8月中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个数累计。1997年6月-2016年8月中国政府债券及地方政府债券托管量(单位:亿元)。◎目前我国的国债包括:主要面向机构投资者发行的可流通的记账式国债;主要面对个人投资者发行的不可流通的储蓄性国债:凭证式和电子式。2006年6月-2016年8月中国记账式国债及储蓄国债(电子式)托管量。◎国家信用成为财政政策的重要工具,对于调节我国的经济总量与经济结构具有重要作用:

☆调节国库年度收支的临时失衡,例如国库券发行;

☆调节财政收支,弥补财政赤字(决算赤字,预算赤字——货币扩张政策。);☆调节经济总量与结构:发行重点企业债券、国家专项建设债券等来调整结构);☆配合其他经济政策(产业、就业、货币政策等)的实施:例如发行政府支持机构债券。▲国家信用与银行信用的联系与区别☆联系:银行是国债的主要投资者,是国家公债的主要承销者,信用总量一定的时候,银行信用与国家信用存在替代关系。银行信用、国家信用都是央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财政对货币供给影响的主要渠道就是国家信用(包括国库现金商业银行存款

)。央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吞吐国债会影响基础货币的投放。注:银行间债券市场的特殊结算成员有16家:包括人民银行、财政部、政策性银行、交易所、中央国债公司和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等机构。☆区别:国家信用比银行信用更有主动性,政策性明显。银行信用的商业性更加明显。国家信用的决策权更集中。四、消费信用(P94)◆消费信用及其主要形式◎是工商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提供给消费者用于消费支出的一种信用形式。◎主要形式:赊销、分期付款、消费贷款。◎到2009年,我国金融机构对居民户的消费性贷款余额为5.5万亿元人民币。2015年12月增至189617.28亿元人民币。2016年8月为228223.09亿元。

金融机构消费贷款增长概况(亿元)该表根据2001——2016年8月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及人民银行的统计及万得资讯的数据编制。2016年的数据截至8月份。2010-2015年中国50大中城市房价收入比。商业银行个人中长期(住房)贷款增长概况(亿元)该表根据1997和2000~2008年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编制。2009年我国金融机构个人住房贷款新增1.8万亿元(数据对不上)。2010~2015年的数据为金融机构中长期消费贷款余额。2016年为8月份的数据,为182269.94亿元

。2004年12月-2016年6月中国购房贷款余额(单位:亿元)。2004年12月-2016年6月中国购房贷款余额同比增长率(%)。◆消费信用的制约因素:

消费信用受到总供给能力与供给水平;居民的实际收入与生活水平(☆);资金供求关系;消费观念与文化传统的制约(例如去奢崇俭和偏好储蓄)。1978年1月-2014年12月中国的国民总储蓄率和国内总储蓄率2003-2015年中国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1978-2013年中国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消费信用的作用

◎积极作用

☆宏观层面对经济总量和结构的调节。

☆微观层面利于实现生命周期内的财务安排。

◎消极作用

☆盲目地过度发展消费信用会对经济生活有不利影响。

2009年1月-2016年6月三大需求对中国GDP增长的贡献率及拉动(季度)。1978-2015年三大需求对中国GDP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年)。四、国际信用(P97)国际信用国外借贷

贸易信贷(国际商业信用)和出口信贷

。国外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贷款。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国际资本市场融资。国际融资租赁。向国外出口商、国外企业或私人借款等。国外直接投资(FDI):利用国外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国际信用:一切跨国的借贷关系和借贷活动(见中国国际投资头寸表)。◆我国利用国际信用的情况◎改革开放之前,不存在或很少国际信用。◎改革开放之后,适度发展和合理利用国际信用(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外债规模也在扩大,但是反映债务风险的指标例如负债率

、债务率、偿债率均在可控范围之内,不存在无法对外支付的风险。

2015年3月-2016年6月中国以人民币计价的外债头寸(单位:亿元)。2015年3月-2016年6月以美元计价的中国外债头寸。1985-2015年中国外债负债率。1985-2015年中国外债债务率。1985-2015年中国外债偿债率。◎近年来对外投资

、净债权规模快速增长。2006-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金额(单位:亿美元)☆2006-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金额(单位:亿美元)☆第三节信用体系市场经济与信用秩序信用秩序与市场运行成本信用状况与市场空间拓展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信用秩序诚信的冲击-信用经济学视角的分析产权制度与信用关系计划经济与信用关系的影响建立并维护良好的信用秩序信用制度信用体系构建的基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