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2020-2021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初一)-试卷_第1页
【试卷】2020-2021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初一)-试卷_第2页
【试卷】2020-2021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初一)-试卷_第3页
【试卷】2020-2021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初一)-试卷_第4页
【试卷】2020-2021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初一)-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2020—2021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七年级历史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两大部分,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3.闭卷。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1.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是我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我们获得这些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状况的第一手资料,需要依靠A.远古传说B.考古发掘C.专家推断D.史书记载2.10000多年前,我国进入新石器时代。此后,先民们开始定居生活,制作陶器,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逐渐产生和发展。但同时期的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在粮食种植、家畜饲养、房屋样式等方面有许多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A.使用的生产工具不同B.民族性格和宗教不同C.地理自然环境的不同D.生产力发展水平差异3.《山海经》记载,蚩尤有呼风唤雨的本领,在与黄帝的战争中,风雨之神(风伯、雨师)都来帮蚩尤。后来,黄帝请来了一个叫魃的天女才止住了雨,战胜了蚩尤。这段内容描述的战争是A.阪泉之战B.涿鹿之战C.牧野之战D.巨鹿之战4.《史记》中记载:“尧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而老,令舜摄行天子之政,荐之于天。”《礼记》中也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这些内容都体现了C.禅让制A.炎黄结盟B.世袭制D.分封制5.《三字经》中说:“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这反映了夏商周的兴亡更替。夏、商亡国的共同原因是A.天灾频繁B.屡次迁都C.外族入侵D.暴君暴政6.商朝以后,青铜器的数量增多,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军事等方面,功能也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更成为王公贵族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象征。这表明商朝时青铜器A.制作工艺高超B.地域分布广泛C.功能逐渐丰富D.使用完全普及2020—2021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七年级历史第1页(共6页)7.中国考古学家夏鼐先生在《中国文明的起源》一书中提出,青铜器、文字、城堡是文明产生的三个标志和要素,这一观点得到了学术界大多数学者的认可。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的开始是A.黄帝时期B.夏朝C.商朝D.周朝8.春秋时期,社会经济有很大的发展。下列文物中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的是A.人面鱼纹彩陶盆B.骨耜C.司母戊鼎D.铁制农具9.公元前606年,楚庄王伐陆浑之戎,一直打到洛水边,在洛都陈兵示威。周天子派王孙满去慰劳,楚庄王竟问“鼎之大小轻重”,意欲移鼎于楚。“楚王问鼎”的典故说明了春秋时期A.思想并蓄,文化繁荣B.诸侯争霸,民族交融C.王室衰微,诸侯势大D.经济发展,边疆开发10.春秋时期,晋楚城濮之战,晋军最多不超过2万,楚军也不超过4万。而至战国,魏国在马陵之战中动用“十万之军”,长平之战中秦国坑杀赵军俘虏40多万。这直接反映了战国时期A.人口迅猛增长B.战争规模很大C.武器更加先进D.天子权威下降11.它始建于战国时期,是一个灌溉为主兼具防洪、运输功效的综合水利工程,不仅解除了岷江泛滥之灾,而且方便了航运,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它是C.黄河A.都江堰B.灵渠D.长江12.“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些观点对应的思想学派是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13.春秋时期,铁制农具和农耕的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精耕细作;王室衰微,诸侯竞相争霸。战国时期,战火连绵,干戈不息,变法改革,此起彼伏;各种学术思想非常活跃,各种学说蓬勃兴起。这些共同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特征是A.民族大交融B.国家大一统C.文化大繁荣D.社会大变革14.图示法可以使分散的知识系统化,直观地呈现整个知识框架。与下面图示空格中史实相关的是春秋→→西汉西周→战国A.武王伐纣,创立分封C.变革时代,百家争鸣B.王室衰微,诸侯争霸D.结束分裂,完成统一2020—2021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七年级历史第2页(共6页)15.下列图片反映的史实的共同作用是A.禁锢人民思想B.进行经济管理C.加强中央集权D.巩固国家统一16.据《史记》载:“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这说明A.秦朝法律影响后世C.秦朝实行严刑峻法B.法治思想始于秦朝D.法律助推秦灭六国17.“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在他们的号召下,大家热烈响应,决心反抗秦朝的残暴统治。他们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爆发了。“他们”是指C.陈胜、吴广A.商汤、伊尹B.周武王、吕尚D.项羽、刘邦18.汉文帝时贾谊建议“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大臣晁错提出“务民于农桑,薄赋敛”。文帝采纳了他们的建议。这主要说明“文景之治”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是C.以农为本A.减免徭役B.以德化民D.严刑峻法19.西汉初年,币制混乱,私人铸币没有禁绝。吴王刘濞采铜铸币,富甲天下。后来汉武帝将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汉武帝此举是为了A.加强盐铁官营20.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目的都是A.加强民族交融B.加强思想控制C.促进经济发展B.控制国家经济C.削减封国封地D.推行重农抑商D.提倡儒家思想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4小题,30分)2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20—2021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七年级历史第3页(共6页)材料二人面鱼纹彩陶盆猪纹陶钵材料三彩陶最早流行于河南西部、陕西关中地区、山西南部接壤的区域。到距今5300年左右,彩陶文化影响范围达到黄河上游和下游、长江流域和辽河流域。这是中原地区的史前文化第一次向周围地区施加强烈的影响。(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有哪些特点。(2分)并指出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哪一个。(1分)(2)仔细观察材料二中两个出土的陶器,从中可提取哪些信息?(2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中原文化的影响有什么特点。(1分)22.(9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执掌国政。他采纳管仲的建议,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使齐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大为提高。齐桓公打着“尊天子,攘四夷”的旗号,号令诸侯,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材料二卫鞅亡魏入秦,孝公以为相,封之于商,号曰商君。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材料三战国时期的连年战争,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各诸侯国的人民希望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超过东方六国,具备了统一六国的条件。秦王嬴政即位后,招募各国的人才,积极策划统一大计。公元前230年,秦国发动强大攻势,开始灭六国,统一全国的战争。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1)根据材料一,概括齐桓公能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原因。(2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商鞅推行改革坚持了哪些原则?(2分)并分析商鞅变法的影响。(2分)2020—2021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七年级历史第4页(共6页)(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秦国能统一六国的原因。(2分)(4)综上所述,写出你汲取到的关于社会发展的一条经验。(1分)23.(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余各以次受封。材料二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偃说上曰:“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寸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汉书·主父偃传》(1)材料一中内容反映的是西周实行什么制度?(1分)结合材料判断受封的有哪些人。(2分)(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比分析这两种政治制度之间的差异。(2分)(3)材料三反映了汉武帝即位之初在政治上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1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从其计”的具体做法是什么。(2分)2020—2021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七年级历史第5页(共6页)

24.(7分)黄河文化呈现的绵延赓续、历久弥新,是彰显中华文化旺盛生机的源头。请根据下列材料探究古老的黄河文明。【农耕文明】河南省舞阳贾湖遗址出土的炭化稻粒、刻符龟甲和骨笛(1)上图是距今约8000年的原始村落遗址———舞阳贾湖遗址出土的文物。请列举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其他原始农耕文明遗址。(2分)【商周文明】河南安阳殷墟众多的文化遗产,闪烁着黄河儿女智慧和勤劳的光芒。2006年安阳殷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请你列举两个事例来说明殷墟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2分)【先秦文明】春秋战国时期出现诸子百家,有许多是我们河南历史文化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