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临终关怀护理学习目标1.说出临终关怀的概念2.解释临终关怀的理念3.培养对临终患者的同情心、爱心、责任心4.学会对临终患者身心反应的评估和护理第一节概述一、濒死和死亡的定义二、死亡的标准三死亡过程的分期第一节概述生如春花之烂漫,死如秋叶之静美。——泰戈尔一、濒死与死亡的定义濒死(dying)-即临终,指患者在已接受治疗性或姑息性治疗后,虽然意识清醒,但病情加速变化,各种迹象显示生命即将终结。
一、濒死与死亡的定义死亡(death)-传统的死亡概念是指心肺功能的停止。美国布莱克(BLACK)法律辞典将死亡定义为:“血液循环全部停止及由此导致的呼吸,脉搏等身体重要作用的终止。”-死亡的社会本质定义:死亡是个体人与社会关系不可逆转的脱离和中断。死亡(Death)
生命的永息,生存的灭失,血液循环的停止,呼吸、脉搏的终止。
布莱克法律字典二、死亡的标准国外的脑死亡标准:-美国哈佛医学院的标准-WHO建立国际医学科学组织委员会的标准我国的脑死亡标准(草案):美国哈佛医学院的标准1968年,在世界第22次医学大会上,美国哈佛医学院特设委员会发表报告,提出了新的死亡概念,即死亡是不可逆转的脑死亡,其诊断标准有四点:1、无感受性和反应性(unreceptivityandunresponsiticity)对刺激完全无反应即使剧痛刺激也不能引出反应。2、无运动、无呼吸(nomovementsorbreathing)观察1小时撤去人工呼吸机3分钟仍无自主呼吸。美国哈佛医学院的标准3、无反射(noreflexts)瞳孔散大、固定,对光反射消失;无吞咽反射;无角膜反射;无咽发射和无跟踺反射。4、脑电图消失(E.E.Gdisappeared)(这四条标准24小时内反复多次检查后结果无明显变化,并应当排除两个例外即体温过低(<32.2℃)和刚服过巴比妥类药物等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的患者等,以上结果才有意义。)WHO对环境失去一切反应,完全无反射和肌肉活动停止自主呼吸动脉压下降脑电图平直三、死亡过程的分期濒死期(agonalstage):临终状态,是死亡过程的开始阶段,是临床死亡前主要生命器官功能极度衰弱,逐渐趋向停止的时期。临床死亡期(clinicaldeathstage):心跳、呼吸完全停止,瞳孔散大,各种反射消失。临床死亡是临床上判断死亡的标准,此期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过程已由大脑皮层扩散到皮层下部位,延髓处于极度抑制状态。三、死亡过程的分期生物学死亡期(biologicaldeath
stage):是死亡过程的最后阶段。是指全身器官,组织,细胞生命活动停止,也称细胞死亡(cellulardeath),此期从大脑皮层开始,整个中枢神经系统及各器官新陈代谢完全停止,并出现不可逆变化,整个机体无任何复苏的可能。随着生物学死亡期的发展,相继出现尸冷、尸斑、尸僵、尸体腐败等现象。生物学死亡期的表现尸冷尸斑尸僵尸体腐败第二节临终关怀一、临终关怀的概念和意义二、临终关怀的发展三、临终关怀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四、临终关怀的组织和理念一、临终关怀的概念和意义临终关怀(hospicecare)-又称善终服务、安宁照顾、终末护理、安息护理等。临终关怀是指由社会各层次(护士、医生、社会工作者、志愿者以及政府和慈善团体人士等)组成的团队向临终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的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的一种全面的支持和照料。其目的在于使临终患者的生命质量得以提高,能够无痛苦、舒适地走完人生的最后旅途,并使家属的身心得到维护和增强。-对临终患者的意义-对患者家属的意义-对医学的意义-对社会的意义临终关怀的意义临终关怀的兴起和发展Hospice
收容所、救济院,为僧侣所设;
由宗教团体管理的旅客之家;
在阿尔卑斯山一带,提供隐蔽及招待来往旅客的地方。引申义以家庭为中心的照顾模式,为协助慢性病患者在其临终时期,仍能舒适地维持满意的生活方式。是对临终病人和家属提供姑息性和支持性的医护措施。二、临终关怀的发展1990年WHO将临终关怀护理定义为:对用当今科技无法治愈的末期病人及其家属提供整体性照顾,通过解除疼痛及其他不适症状,融合生理、心理、社会、灵性之照顾,来提升病人及家属的生活质量。中国临终关怀的发展中国的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1.理论引进和研究起步阶段自1988年5月到1991年3月2.宣传普及和专业培训阶段3.学术研究和临床实践全面发展阶段三、临终关怀的研究内容◆临终关怀的研究内容
-临终患者及家属的需求(1)临终患者的需求(2)临终患者家属的需求
-临终患者的全面照护-临终患者家属的照护-死亡教育-临终关怀的模式-其他四、临终关怀的组织和理念临终关怀的组织形式-独立的临终关怀院-医院附设临终关怀病房-居家式临终关怀-癌症患者俱乐部临终关怀的理念1.以照顾为主2.提高生命质量3.尊重临终患者的权利4.尊重临终患者家属的心理支持第三节临终病人和家属的护理
C.A.R.E.Counseling
AssistanceResource
Education内容一临终病人的生理反应二临终病人的心理变化和护理三临终病人家属的护理临终病人生理反应及护理(一)评估
肌肉张力丧失胃肠道蠕动逐渐减弱循环功能减退呼吸功能减退(一)评估感知觉、意识改变疼痛临近死亡的体征临终病人生理反应及护理临终病人的护理1、促进病人舒适2、增进食欲,营养支持3、促进血液循环4、改善呼吸功能5、减轻感、知觉改变的影响6、减轻疼痛二、临终病人的心理变化和护理美国罗斯认为临终病人的心理活动有五个发展阶段,即五个典型阶段1.震惊与否认阶段(shockanddenial)2.愤怒阶段(anger)3.协议乞求阶段(bargaining)4.抑郁阶段(depression)5.接受阶段(acceptance)1.否认期表现:患者不承认自己患了绝症或病情已恶化,认为可能是医生错误诊断,企图逃避现实。患者焦虑急躁、心神不定、要求复查、少数者有自杀行为。护理对策:不将病情全部揭穿,以保持患者心中一点"希望",逐步适应现存事实。争取家属的合作,密切观察以防不幸事件发生。
2.愤怒期
表现:患者已知病情,但不能理解,气愤命运捉弄自己和将失去的健康与生命。他痛苦、怨恨、常以谩驾或破坏性行为向家属或照顾者发泄内心之不满。护理对策:提供时间和空间让患者自由表达或发泄内心之痛苦和不满,必要时适当应用镇静剂,制止和防卫患者的破坏性行为。
3.协议期
表现:患者承认已存在事实,不再怨天尤人,而是不断提出要求、期待好的治疗效果。他对过去错误行为表示悔恨,请求宽恕。对策:对患者的种种"协议"或"乞求",可采取适度的"欺骗"方法,做出积极治疗与护理的恣态,在生活上给予更多的关心与体贴。4抑郁期
患者表现为忆认识自己的病治疗无望,身体日益衰弱、痛苦日渐增长,并消沉、低落和绝望,急于向家人交代后事,愿亲人守候。对策:鼓励和关心患者,解决实际问题,尽量带去快乐,增加其希望感。
5.接受期
患者表现为感到已完成人生一切,重要事情已安排妥当。他对死亡不再恐惧和悲伤,情绪变得平静和安详。对策:提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签订汽车买卖合同需要注意哪些细节
- 2025农业生产资料租赁合同
- 《2025简约广告制作合同范本》
- 2025关于房屋租赁的合同样本
- 搬家运输合同范本
- 建筑模型制作合同
- 广州市商品房买卖合同
- 采沙场转让协议范本
- 商铺租赁补充协议范本
- 兄妹房屋财产赠与合同
- 2025年中国工业X射线检测设备行业市场集中度、企业竞争格局分析报告-智研咨询发布
- 职工维权知识培训课件
- 2024银行春招招聘解析试题及答案
- 2025陕西核工业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招聘2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招聘(30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第15课《青春之光》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 初中网络安全教育
- 浙江省杭州市金丽衢十二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第二次联考数学试题 含解析
- DL∕T 5161.8-201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 第8部分: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质量检验
- (正式版)HGT 22820-2024 化工安全仪表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 15D501 建筑物防雷设施安装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