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促织》《变形记》课件(共13张PPT)统编版必修下册_第1页
第14课《促织》《变形记》课件(共13张PPT)统编版必修下册_第2页
第14课《促织》《变形记》课件(共13张PPT)统编版必修下册_第3页
第14课《促织》《变形记》课件(共13张PPT)统编版必修下册_第4页
第14课《促织》《变形记》课件(共13张PPT)统编版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促织》与《变形记》之

比较阅读比较阅读是指把内容或形式相近的或相对的两篇文章或一组文章放在一起,对比着进行阅读。什么是比较阅读?比较阅读有什么意义?开阔眼界,活跃思想,使认识更加充分、深刻。发现差异,把握特点,提高鉴赏能力。如何进行比较阅读?一、语言

●●●●●●词语句子语言风格人物形象主题思想情感态度二、内容三、写法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叙述方法四、其他题材作者时代地域

《促织》《变形记》

蒲松龄卡夫卡角度《促织》《变形记》作者概况变形人物变形前变形后变形情状家人态度变形结局格里高尔成名之子为工作疲于奔命,供养家人生活的小职员好奇、贪玩、无虑稚子变丑陋甲虫,受尽家人冷眼和虐待变勇猛蟋蟀,为父亲挣得地位与荣华人变虫,但保持人的情感和基本人性灵魂进入虫体,保持人身,但无人性嫌弃、打他、冷漠,以他为耻开始很痛苦,后来“亦不复以儿为念”在家人的厌恶中孤单死去恢复神智,与家人享受荣华回顾《促织》与《变形记》两篇小说的内容,填写表格:蒲松龄清代康熙年间卡夫卡20世纪初欧洲表格二角度促织变形记畏惧责罚,死亡威胁变形原因社会生活压力沉重批判控诉封建社会现实小说主旨控诉资本主义社会对人性的扭曲摧残变形人虫一、同1、主题相同:2、情感体验: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下,人的“异化”悲剧。?含泪的笑——哀怨与孤独。异化:在环境的压力下,人失去自我,失去价值、尊严、地位乃至躯体,成为非人。《促织》情感体验:《变形记》喜剧结尾荒诞滑稽悲剧实质悲剧结局笑泪含泪的笑——哀怨与孤独“他怀着温柔和爱意想着自己的一家人,他消灭自己的决心,比妹妹还强烈呢”。家人视其为“一切不幸的根源”。“好促织之戏”社会环境能改变吗?那些细腿舞动得更加急促了作者笔下的主人公与作者是否有某种关系?两篇小说中的蟋蟀和甲虫除形态不同外,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二、异促织变形记虫人甲虫:没有价值,累赘贱如草芥。蟋蟀:价值连城生存价值(家庭,社会)成名之子为什么变成蟋蟀而不是其他昆虫?二、不同点1、异化主题同中有异

异化行为:主动与被动,必然与偶然,价值有无的差异亲情异化程度不同两篇小说中的家庭关系一样吗?

促织情节起伏:六次悬念七次变化人物众多,描写传神,各具神态善于借环境描写营造氛围异史氏曰:议论重在叙事主体真实,细节怪诞

变形记情节离奇荒诞人物集中心理意识活动描写层次丰富营造气氛:心理、言行、景物重在描写表现人物心理主体荒诞,细节逼真。2、艺术特征不同二、不同点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日与子弟角,无不胜。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径造庐访成,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成妻具资诣问。见红女白婆,填塞门户。入其舍,则密室垂帘,帘外设香几。问者爇香于鼎,再拜。巫从旁望空代祝,唇吻翕辟,不知何词。各各竦立以听。连在家里也一定要穿上那件制服。新近脾气还特别暴躁,这也不知怎的传染给了全家人。于是他把目光转向窗口,阴沉的天气完全使他变得心情忧郁——他听见雨点打在窗子挡板上的声音呢。“要是我能再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