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陋室铭》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孟母三迁,成就了中国的亚圣,刘备三顾草庐,成就了三分天下的大业。有一位“诗豪”,半年时间,搬家三次,写出了一篇流传千古的铭文,同学们知道他是谁吗?(生回答:刘禹锡),对,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他的陋室铭,领略他的的精神生活。(板书:陋室铭)二、了解相关文学常识、写作背景。1、齐读:陋室,简陋的房子。“铭”,原来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2.作者是怎样写出这篇流传千古铭文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了解作者及本文的写作背景。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他热心支持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革新失败后,多次被贬。本篇是他被贬后写的。刘禹锡因热心支持王叔文政治革新,得罪权贵,被贬到和州当通判。和州的策知府是个见利忘义、妒贤嫉能的小人。他看到刘禹锡得罪权臣,不得势,就有意给他小鞋穿。按照规定,通判应该住衙门里三室三厅的房子,可策知州只在城南门给了刘禹锡三间小屋。这三间小屋面临大江,推窗便可看到浩瀚的江面,刘禹锡不怒反喜,并欣然在自己的房门上题写:“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这举动气坏了策知府,他让书丞将刘禹锡的房子由三间减小到一间半。小屋位于德胜河边上,附近是一排排杨柳。刘禹锡看到这些景色,欣然提笔,“杨柳青青江水平,人在历阳心在京。”依旧在小屋里读他的诗,写他的文。策知府见刘禹锡仍不买他的账,连肺都快要气炸了。于是他和书丞商量后逼刘禹锡搬到一间仅能容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半年时光,搬家三次。刘禹锡想,这狗官实在太不像话了,想作弄我,我偏不买你的账,你要我愁,我偏偏要乐。于是,他就愤笔写下了这篇流传千古的《陋室铭》。简单解读三次搬家的经过.3、让学生复述三次搬家的经历,教师补充。三、这是我们学习本文要达成的目标,请同学们齐读一遍。1.会正确诵读、能准确翻译全文。2、知道“铭”是一种文体,明白托物言志的表现方法。3.理解作者高尚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三、教学新课(一)初读1、课前我们已经要求了预习,请同学起来读一遍,生齐读。吾(wú)
德馨(xīn)
苔(tái)痕
鸿儒(rú)
调素琴(tiáo)
案牍(dú)
2、扫清了阅读障碍,请同学朗读一遍,大家注意听,读错了给予纠正,注意押韵,找出韵脚词。3、找出韵脚词,“句末韵母相同或相近的词语”,一般在偶数句,哪位同学明确一下:本文韵脚词:名ing,灵ing,馨in,青ing,
丁ing,经ing,形ing,亭ing3、同学们齐读,体会韵律。4、请同学们听读,要听准字音、听准节奏,小声模仿读,纠正自己读不准的地方。5、哪位同学起来朗读,听一下,他跟录音读得是否一致。这位同学读得很好,请给这位同学鼓掌一下。6、在朗读时,还要根据内容、情感,调整语速、节奏、重音等。请全班同学模仿读。同学们读得很好,给我们自己鼓掌两下。(二)研读。学习文言文,不仅会读,还要会翻译。1.请同学们四人一小组,一生读,一生翻译,另两生补充。结合工具书和注释,疏通文意。2、生质疑,师生共同探讨,解疑答惑。3、师投放几个句子,生翻译,教师强调重点词语。(1)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师问:1、用了什么修辞手法。2、翻译全句并解释鸿儒、白丁。点播:鸿儒:博学的人。白丁: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到这里)谈笑来往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没有知识浅薄的人。(2)可以调素琴,阅金经。请哪位同学翻译素、金经并解读全诗。点播:调:调弄。素琴:不加装饰的琴,人也是素人。金经:指佛经(用泥金做的)。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阅览(珍贵的)佛经。(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哪位同学起来翻译全句,并解释乱、老。丝竹、案牍,请同学们看注释。丝竹,还用了借代的手法。词性活用:1、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到扰乱。2、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课文中这两处。3、还有名,名词用作动词,出名。4、灵,形容词用作动词,灵验。(三)、赏读1、文章起笔写山水似乎与陋室不相干,为什么要这样写?(讲比兴、托物言志)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通过山水类比,引出陋室,也引出了全文的主旨——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就是说明既然山之名不在于高而在于仙,水之灵不在于深而在于龙,那么室之陋与不陋,就不在于它是否豪华,而在于主人的德行是否高尚。这是托物言志的写法。板书:山—名水—灵、陋室德馨。托物言志2、作者从哪几方面写陋室不陋?请同学们用原文回答。师生共同讨论交流。景——幽雅“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点播:在他的眼中,不觉得环境差,安贫乐道人——儒雅“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事——高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3、作者已经写明“陋室不陋”,为何还要写“诸葛庐”、“子云亭”?在文末引用孔子的话。明确:“陋室不陋”在于德馨。采用类比,使用托物言志的方法。用历史上诸葛亮和扬子云的名室同自己的陋室相比,暗示他们居住的也是陋室,但因主人的才德而名扬天下,表明自己也有古代名人的抱负和雅趣。孔子作为万世师表,他的话语更具有雄辩的力量。我们上学期学习了《论语》十二章,其中有这样的句子:“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表现的都是淡泊名利、安贫乐道、乐观豁达的志趣。末位引用就是为了引证“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起画龙点睛、总结全文的作用。4.读过课文,你觉得今天我们应该怎样评价刘禹锡身居陋室却不以为陋的做法?你觉得在大厦林立,物质生活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还有必要像刘禹锡这样保持这样的风范吗?我认为刘禹锡的观点并不过时,虽然今天我们的物质生活高度发达,但我们仍然需要崇尚文化,学习科学,仍然要勤俭简朴、厉行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仍然需要保持高尚的品德。五、背读。美文需要美读,让我们再次走进刘禹锡乐观豁达的精神世界,以自己的方式声情并茂的朗读,直至背过。最后齐备一遍。为我们自己的精彩表现鼓掌三下。六、布置作业:请你跨越时空,跟刘禹锡面对面,做一个新闻调查,你最想问刘禹锡什么?板书设计陋室铭山——仙景——幽雅陋室——德馨人——儒雅水——龙事——高雅高洁傲岸、安贫乐道(托物言志)《陋室铭》效果分析学习本文,自始至终贯穿“读”。听录音读——自读——听老师读——自读——生读——齐读。听读课文,想像陋室中的画面,体会作者感情,然后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启发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用抑扬顿挫的语调,读出感情,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声情并茂,最后在理解文章寓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教师范读,一方面让学生弥补自己朗读中的不足,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受到强烈的感染和影响,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让学生想像画面,重在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创新能力,爱因斯坦曾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而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朗读,则是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也便于创设融洽的教学氛围和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学生细读,也就是学生自行对照课文注释,查阅工具书,读懂课文。在这过程中,学生可质疑,由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尽量让学生讨论解答,达到疏通课文字词的目的。学生的自主阅读,交流合作,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原则,符合新的语文课程理念。在这个环节中,老师不是强硬灌输,包办代替,但也不是不管不问不讲,而是发挥主导作用,提醒学生掌握一些重点词句,如:“名”、“灵”、“上”、“入”、“鸿儒”、“白丁”、“丝竹”、“劳形”、“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何陋之有?”《陋室铭》评测练习1、按要求默写。①写出本文的中心句。②写出表现陋室环境幽美的句子。③写出表现陋室主人所参与事之雅致的句子。2、学习文章的写法写一段话,将你的理想或追求通过某些物品(体)表现出来。如学生铭、教室铭、寝室铭等。3、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本文作者所表达的“惟吾德馨”的道德情操?《陋室铭》课标分析 1、加强诵读,形成纯粹、典雅的文言语感,熟读成诵。在反复诵读中解读文意。2、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3、通过圈划、研读和感悟理解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和高洁傲岸的节操,树立正确的志趣追求。重点: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难点:通过圈划、研读和感悟理解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和高洁傲岸的节操,树立正确的志趣追求。《陋室铭》学情分析学生经过初一上学期的学习,已初步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对文言文的阅读与学习掌握了一定的步骤,经过以往的阅读训练,学生很容易感受到短文的独特之处,容易从朗读中获得学习的喜悦感与成就感,进而主动加入到背诵、解说、创作等学习活动中来。本单元的所有课文都要求背诵,因此不断激发学习兴趣及成就感很有必要。同时,初一学生开始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的时期,教师应适时引导学生们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陋室铭》教材分析《陋室铭》是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短文两篇中的一则文言文。《陋室铭》是我国古代散文中的精品。全文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借“陋室”抒发作者的情怀,以“惟吾德馨”的立意贯穿全篇,极力抒写“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全文寥寥81字,短小精美,给人以隽永畅达,丰姿绰约的气韵。本单元集中学习文言文和古代诗词,目的是让学生在过去学习古代诗文的基础上掌握鉴赏古代诗文的基本方法,背诵名篇佳作,积累语言材料,提高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养成自觉诵读的习惯,熟悉一定数量的常用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初步培养文言文的语感;让学生自主地学习,用探究的方式由表及里地理解文言文。《陋室铭》课后反思读中培养语感,品中揣摩词句,悟中升华心灵。凸显“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高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感、健全的人格。一、用朗读法贯穿课堂。朗读是文言文学习的重要方法,它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感,体味作者的情感都是很有效的。主要设计了四层读:一读疏通字词,二读把握主旨,三读弄明白文章是怎样写的,四读弄明白文章为什么这样写。每读一遍,提出不同要求,由浅入深,由外到里,通过读把感情主旨等主要问题解决了,把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地统一了。美中不足的是有十六名学生没将课文当堂背下来,二、教师对文本的深度把握。课堂中最精彩的部分应是师生在不可预知的情况下迸发的思维火花,是随着教学环节的调整变化流淌出来的教学机智。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对文本有全面深度的把握,对教学资料的全面把握。备课备什么?面对比较开放的课堂,我觉得教师最需要准备的是对文本的反复研读和尽可能多地占有有关的教学资源。本课中教师对于“白丁”的解释,对于“无弦琴”的介绍,以及在学生自由评说中“韵文的特点”和首句的作用等,都是信手拈来,而这种潇洒自如来自于课前对文本的深度把握。三、教师留给学生的空间还是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土地租赁及资源开发合同3篇
- 2025版二手豪华轿车买卖及车主尊享保养套餐合同3篇
- 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
- 公共基础-试验检验师(含助理)《公共基础》模拟试卷5
- 公交车辆电动化发展趋势分析考核试卷
- 二零二五年港口拖轮服务与海运运输合同3篇
- 2025年健康养生孕前保养合同
- 2025年在线美食分享平台用户注册协议
- 2025年体育器材赠与协议
- 二零二五年肉牛养殖项目配套购牛合同3篇
- 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考试题 含答案
- 硝化棉是天然纤维素硝化棉制造行业分析报告
- 央视网2025亚冬会营销方案
- 《00541语言学概论》自考复习题库(含答案)
- 《无砟轨道施工与组织》 课件 第十讲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工艺
- 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英语+ 含答案
- 2024新版《药品管理法》培训课件
- 《阻燃材料与技术》课件 第7讲 阻燃橡胶材料
- 爆炸物运输安全保障方案
- 江苏省南京市2025届高三学业水平调研考试数学试卷(解析版)
- 202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数学试卷(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