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明天不封阳台
学习目标1.理解文章思路,明确本文的行文线索。(重点)2.学习本文夹叙夹议的写法,体会简洁而传神的描写手法。(难点)3.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思想观念。(重点)
题目中的“明天”交代了时间,“不封阳台”交代了事件。题目点明了中心事件,也揭示了行文线索。
杜卫东,当代作家,北京人。著有杂文随笔集《青春的思索与追求》《山花与刺梅》等,报告文学集《世纪之泣》《茫茫人海启示录》等。
本文选自1995年1月12日《人民日报》。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的高楼越建越多,城市也越来越喧嚣,为了削弱外界环境的影响,人们的生活环境也越来越封闭。因此,也就影响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有感于此,作者写了这篇文章,提出“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这一重大生活话题。生难字
龟裂(jūn)沐浴(mù)荒芜(wú)鳞次栉比(zhì)霓虹灯(ní)倏然(shū)
稚嫩(zhì)脸颊(jiá)
蜷缩(quán)孵育(fū)喧嚣(xiāo)悖论(bèi)和谐(xié)蹒跚(pánshān)
蚂蚱(màzha)温馨(xīn)(quān)怪圈(juàn)牛圈圈多音字剥(bō)剥夺(bāo)剥皮龟(jūn)龟裂(guī)乌龟(qiū)龟兹形近字瑰(guī)瑰丽槐(huái)槐树傀(kuí)傀儡渗(shèn)渗入惨(cǎn)惨淡掺(chān)掺杂词语释义①沐浴:文中比喻沉浸在某种环境中。②荒芜:(田地)因无人管理而长满野草。③倏然:忽然。④蜷缩:蜷曲而收缩。⑤领略:了解事物的情况,进而认识它的意义,或者辨别它的滋味。⑥和谐相处:形容相处比较融洽。⑦变幻莫测:变化多端,难以揣测。⑧安身立命: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⑨情不自禁: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⑩自给自足:依靠自己的生产满足自己的需要。不速之客:没有被邀请而自己来的客人。1.(天津中考,T17)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文章第2段中画线的句子。
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十分贴切地反映了自己对以前生活的留恋,“渗入泥土中的老酒”,说明往昔的美好已经逝去,无法挽回,只留下供人们回味的醇香。2.鸽子的出现,对父子俩有什么影响?
鸽子的出现,引发了明天是否要封阳台的问题。父亲的内心产生了矛盾,他开始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鸽子的出现,给儿子带来了欢乐,使他有了与大自然亲近的机会,但他也因此产生了忧虑,他不知道鸽子的命运将来会是怎样的。3.(山东泰安中考,T29)第8段作者引用冯至的诗句,有何用意?请作简要分析。
首先,通过引用诗句为我们营造了一个优美的意境。其次引出令人深思的话题,指出人不能丢失“迷离的故乡”“情感”应有“归属”,深刻揭示出人应当回到自己的故乡——自然。4.(山东威海中考,T21)谈谈你对第9段画线句子含义的理解。
从人的角度展开论述。这句话揭示了人类目前在思想上的困惑:一方面人类享受着物质文明所带来的成果,并且这种享受的欲望日渐膨胀;另一方面,人类已经认识到对自然的过度索取与日渐远离,已经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危害。5.(湖北随州中考,T25)从修辞角度赏析第10段画横线的句子。
这句话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勾画出现实生活中人类戕害生灵的图景,表达了作者对这些做法的强烈谴责,以及对生活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期盼之情。6.(四川成都中考,T9)第11段关于草坪的插叙,有什么作用?
插叙楼前的草坪曾给儿子带来的欢乐,以及后来草坪被毁的经过,使我们更真切地意识到保护自然,就是在保护人类自己的生存空间。7.(宁夏中考,T22)怎么理解第12段画线句子的含义?
这句话说明人们长期以来习惯于用自己的智慧去探寻大自然的奥秘,挖掘大自然的财富,却常常忽略了自然本身的法则。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要懂得保护环境,尊重自然。8.(广西桂林中考,T23)第13段“我决定明天先不封阳台了”中的加点的“先”字能否删掉?为什么?
不能。“先”字表明这个决定是暂时的,只是为了鸽子的一个权宜之举,至于以后是否封阳台,还要看周围环境的变化情况而定。这个“先”字的使用表明了“我”对未来环境状况的忧虑。
本文叙说了“我”家决定先不封阳台的事情,揭示了人与自然的正确关系,体现了人应当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思想。
作者对封阳台有什么情感和态度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1)情感和态度的变化:打算:明天要封阳台——怀疑:明天还封阳台吗——决定:明天先不封阳台(2)变化的原因:“明天要封阳台”是为了阻隔住城市的喧嚣,开辟出一块活动的空间。后来作者对封阳台产生了怀疑:一是出于对鸽子的同情、忧虑之情,希望鸽子有个“安身立命的场所”;二是从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的角度思考明天是否封阳台的问题。最后决定“明天先不封阳台”。总之,明天不封阳台的主要原因就是要亲近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1.夹叙夹议,线索清晰。
文章以“是否封阳台”为线索贯穿全文,写“明天要封阳台”“明天还要封阳台吗”“明天先不封阳台”这三部分内容,都是叙议结合。纵观全文,叙述在不断往前推进,议论也在不断往纵深开掘,叙议并进。
2.描写抓住特征,简洁而传神。
文章在记叙和议论之中,兼有描写之笔,如对鸽子的描写,对内蒙古草原风光的描写,这些描写都充分抓住了对象的特征,用笔虽然不多,却生动传神。文中对鸽子眼睛的描写,表现了鸽子对人的提防、戒备的样子,这同样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反映。3.语言生动、形象,具有画面美。一般说来,议论往往使用比较抽象的概念构成判断,进行逻辑的推演,本文的议论却较多地使用形象的画面来进行议论。如文章在强调人们应“用心去贴近自然”“爱护所有的自然造化,爱护一切有益的生命”时写道:“酒楼门口,不再有被囚于笼中的珍禽……我们不再张开捕网。”这里用有着强烈的现实针对性的四幅画面,表达了对美好的期盼之情,使语言有了更深的意味。动物也在全球化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人类社会正在变得越来越相似。人们使用同样的科技产品,追求同样的时尚,采取同样的生活方式,将来甚至还有可能使用同样的语言。“地球村”这个概念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词了。人类变得彼此越来越相似。这是好还是不好,人们还在争论。在野生动物的世界里,同样的事情也正在发生。所有地方的野生动物也正在长得越来越像。科学家批评说,由于人类的流动,野生动植物也被迫加入了全球化的行列,从而使动植物品种的地区差异变得越来越淡。
这种现象被称为“生物均质化”。这种现象对于生物世界的地区特性来说是一个重大的威胁,已经引起了自然资源保护管理者的高度重视。事实上,人们不久前才刚刚开始认识到“生物均质化”意味着什么。所有生物在所有的地方生活,结果是地球上的生物种类会变得越来越少,同一物种之下的品种也会变得越来越单一。对物种地区差异威胁最明显的应该数物种入侵,物种利用人类的全球化贸易运输侵入到其他地区,对当地的物种生存造成影响。比如说斑纹贻贝就通过船只播散到西欧和北美海域。这些入侵物种会使当地的食物链陷入混乱,剥夺某些本地物种的生存空间。
对生物多样性的更大威胁来自人类对土地用途的改变。人类城市的扩张及生物栖息地的细碎化,使生物的生存环境越来越相似。这会导致特定种类的生物过分繁盛。有些适应能力极强的物种便如鱼得水,比如蟑螂、乌鸦、老鼠、浣熊、红狐和鹿。有些大脑容量相对较大的鸟类在人类对环境进行改造的时候应付自如,知道如何根据环境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也能够很快接受前所未见的食物,而那些“小脑袋”鸟类就会受到相当大的打击,数量下降很快。于是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我们会越来越多地看到一些生物,而另一些则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了。由于人类一些不恰当的做法,野生动物种群的基因资源正在不断减少,将来一旦环境发生重大改变,这将严重危及生态系统的适应力。结合《明天不封阳台》一文和本文,说说你获得了哪些启示。【提示】①保护环境,应从日常生活做起,从自身做起,我们应善待身边的一草一木、一鸟一兽。②人类同自然界是一个共同体,处于同一个生物链,一旦自然万物灭绝,即使是处在生物链最顶端的人类也无法生存,所以人类在剥夺自然资源的同时,也是在毁灭自己。③由于物种入侵,人类对土地用途的改变等,动物也面临着全球化的威胁,物种会越来越少。所以,人类在满足自己欲望的同时,也应该考虑自己的行为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且读且思1.根据近十年的高考全国卷真题,总结出文言文阅读中文本概括分析题这一题型的特点,每一个选项都由论点和论据的形式组成陈述的。1、涉及的问题一般都是现实政治的反映。一个王朝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往往成为后来的政治家和思想家的素材。他们思考和论证往事的得失,以史为鉴,为当朝和后代的统治者提供新的治国方针。2.赵括初学兵法之时,便认为自己非常聪慧,性格自大狂妄,认为天下没有敌手,兵家之事是需要慎重考虑而代价惨重的,但赵括并不在意,随口就谈兵。3.态度不端正,赵括只会纸上谈兵,不知道在战场上如何应用,如何变通。赵括不尊重士兵,军中士兵一不信服他,赵括心中只有赏赐的金钱,只懂得独享,而不懂得与士兵分享,贪图一己私利,没有大将风范。4文中的管子用买鹿的计策击败了军事强大的楚国,用哄抬兵器价格的计策使衡山归顺于齐国,这告诉我们做事时要灵活应对,有时需要我们避其锋芒,从其他方面解决问题。5.不论是楚君还是衡山之君,他们都中了管仲的计策,因为他们认为捕鹿和卖兵器可以获得很大的利润,从而失去了理智,甚至让百姓放弃耕种,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做事时不要一味贪图利益,而要顾全大局,不要见钱眼开。6.首段提出不旷人事,二、三段从不同方面论述了“不旷人事”的具体表现,四段写“不旷人事”的具体表现。二段举管仲在立君时考虑到民情对国事的影响而判断,做出不同于召忽的判断,说明尽人事时要考虑周全,完备;7.三段举晋文公采纳咎犯的建议后,成功称霸,说明尽人事时要从义与利两方面考虑,且要善于采纳他人意见;四段写管仲佐君时注重尽人事,愿倾听民生疾苦,利于安邦,且流芳百世,泽及子孙。8.这节课,我们分析了奥楚蔑洛夫的性格,窥见了当时的沙皇俄国社会,了解了作品的主题和写作特色,也谈了形形色色的“变色龙”们。9.老师相信同学们对这篇小说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多元文化 多样魅力(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 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
- 第二学期学校后勤工作计划范文(3篇)
- 学习部招聘计划(3篇)
- 2025至2030年中国电源盘柜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珠架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柳草编织品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工业级一体化工作站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推广普通话演讲稿400字(5篇范文参考)
- 2025年中国骨痛贴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2025学年下学期高一物理教科版同步经典题精练之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
- 数据中心储能应用需求技术报告2024
- 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分类必刷: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含答案解析)
- DL∕ T 949-2005 水工建筑物塑性嵌缝密封材料技术标准
-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教案
- 2024年红十字应急救护知识竞赛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 TD/T 1061-2021 自然资源价格评估通则(正式版)
- 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中考数学二诊试卷
- 2024年社区工作者考试必考1000题附完整答案【典优】
- WMT8-2022二手乘用车出口质量要求
- 30题质量检验员岗位常见面试问题含HR问题考察点及参考回答
- 智能灯具故障排除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