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汽实验方法剖析_第1页
水汽实验方法剖析_第2页
水汽实验方法剖析_第3页
水汽实验方法剖析_第4页
水汽实验方法剖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火力发电厂水、汽试验方法(标准规程汇编)总则本标准适用于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1.1试验标准本规程主要依据于《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国家标准(以下称《标准》),对于试验方法中计量单位,全部采用法定计量单位。具体如下:(1)当量及其单位改成物质的量及其单位。(2)方法中使用的物质的量浓度,凡其后未用括号注明基本单元的,即表示以该物质的分子作为基本单元。如:0.1mol/L硫酸溶液——基本单元为硫酸分子 (H2SO4),相当于从前的0.2N的当量硫酸。(3)凡是在括号中注明基本单元的, 则物质的量浓度的基本单元即括号中所示, 如:c(1/2H2SO4)=0.05mol/L——基本单元为硫酸分子( H2SO4)的1/2,相当于从前的0.05N的当量浓度。(4)硬度的基本单元为 Ca2+、Mg2+,即YD=[Ca2++Mg2+]。(5)浊度的基本单位采用福马肼浊度。1.2试剂水1.2.1试剂水是指配制溶液、洗涤仪器、稀释水样以及做空白试验所使用的水。1.2.2根据试剂水的质量和制备方法不同,试剂水分为三类,如表 11所示。表22试剂水质量要求制备要点Ⅰ级DD(25℃)<0.2μs/cm蒸馏水→阳、阴离子交换复床→阳、阴离子交换混合床Ⅱ级DD(25℃)<1.0μs/cm蒸馏水→阳、阴离子交换复床-1-Ⅲ 级 DD(25℃)<3.0μs/cm 蒸馏水→再次蒸馏1.2.3Ⅰ级试剂水供微量成分(μg/L)测定使用,Ⅱ、Ⅲ级试剂水供一般分析测定使用。标准中有特殊要求者不在此限。1.2.4化学分析常用试剂水质量指标:表23试剂水质量要求制备要点除盐水DD(25℃)<0.2μs/cmRO出水→阳、阴离子交换复床→阳、阴离子交换混合床无钠水Na+<1.0μg/L除盐水→阳离子交换复床→阳离子交换复床无硅水SiO2<1.0μg/L除盐水→阴离子交换复床→阴离子交换复床火力发电厂水、汽试验方法(标准规程汇编)本汇编主要依据于《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国家标准,并参考部分分析仪器的说明书。水、汽试验方法具体如下:GB/T6904.1-86 PH的测定(玻璃电极法)方法摘要本方法以玻璃电极作为指示电极,以饱和甘汞电极作为参比电极,以PH4.00、PH6.86或PH9.18标准缓冲溶液定位,测定水样的 PH值。测试仪器及装置条件2.1酸度计:测量范围0~14PH,读数精度≤0.02PH。2.2PH玻璃电极新玻璃电极或久置不用的玻璃电极,应预先置于PH4.00标准缓冲液浸泡一昼夜。使用完毕,亦应放在上述缓冲液中浸泡,不要放在试剂中长期浸泡。使用中若发现有油渍污染,最好放在0.1mol/L盐酸,0.1mol/L氢氧化钠,0.1mol/L盐酸循环浸泡各5min。用试剂水洗净后,再用 PH4.00标准缓冲液浸泡。-2-2.3饱和甘汞电极。饱和氯化钾电极使用前最好浸泡在饱和氯化钾溶液稀释 10倍的稀溶液中。贮存时把上端的注入口塞紧,使用时则启开。应经常注意从注入口注入氯化钾饱和溶液至一定液位。2.4温度计:测量范围 0~100℃。2.5塑料杯:50ml。2.6带线性回归方程的科学计算器。试剂3.1PH4.00标准缓冲液3.2PH6.86标准缓冲液3.3PH9.18标准缓冲液3.4PH缓冲溶液温度修正表3.53.0mol/L氯化钾溶液PH缓冲溶液温度修正表表24温度/℃0.05mol/L0.025mol/L0.01mol/L邻苯二甲酸氢钾混合磷酸盐硼砂104.006.929.33154.006.909.28204.006.889.23254.006.869.18304.016.859.14354.026.849.10404.036.849.07分析步骤4.1仪器校正仪器开启半小时后,按仪器说明书的规定,进行调零、温度补偿和满刻度校正。4.2PH定位(两点定位法)-3-先取PH6.86标准缓冲液定位,定位时先用试剂水冲洗电极及塑料杯 2次以上。然后用干净滤纸将电极底部水滴轻轻吸干(勿用滤纸去擦拭,以免电极底部带静电导致读数不稳定)。将定位缓冲液倒入塑料杯中,浸入电极,稍摇动塑料杯数秒钟。测量水样温度(要求与定位缓冲液温度一致) ,查出该温度下定位缓冲液的 PH值。将仪器定位在该PH值。电极洗净后,将另一种定位缓冲液(若被测水样为酸性,选 PH4.00缓冲液;若为碱性,选PH9.18缓冲液)如上进行定位。重新操作1~2次两点定位操作直至稳定为止。4.3水样的测定将塑料杯及电极用试剂水洗净后, 再用被测水样冲洗 2次以上。然后将电极浸入水样中,测量水样的温度(要求与定位缓冲液温度一致) ,进行PH值测定,记下读数,查出该温度下水样的 PH值。4.4允许差测定水样 PH值的允许差见表 12。表25水样类型室内允许差室外允许差标样允许差T2Y2.2B2天然水、冷却水、污水0.100.100.05锅炉炉水0.20.20.1GB/T6908-86 电导率的测定方法摘要溶解于水的酸、碱、盐电解质,在溶液中解离成正、负离子,使电解质溶液具有-4-导电能力,其导电能力大小可用电导率表示。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通常是用两个金属片(即电极)插入溶液中,测量电极间电阻率大小来确定。电导率是电阻率的倒数。其定义是截面积为 1cm2,极间距离为1cm时,该溶液的电导。电导率的单位是西每厘米( S/cm)。在水分析中常用它的百万分之一即微西每厘米( μS/cm)表示水的电导率。溶液的电导率与电解质的性质、浓度、温度有关。一般,溶液的电导率是指25℃的电导率。仪器配置2.1电导仪(或电导率仪):测量范围0~10μS/cm。2.2电导电极(简称电极):常用电导电极有白金电极和铂黑电极。每个电极有各自的电导池常数,分别分三类: 0.1以下,0.1~1.0及1.0~10。2.3温度计:精度高于±5℃。试剂3.11mol/L氯化钾标准溶液3.20.1mol/L氯化钾标准溶液3.30.01mol/L氯化钾标准溶液3.40.001mol/L氯化钾标准溶液以上氯化钾标准溶液,应放在聚乙烯塑料瓶或硬质玻璃瓶中,密封保存。电导率的测定4.1电导率仪的操作应按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4.2水样的电导率大小不同,应使用电导池常数不同的电极。不同电导池常数的电极的使用表26电导池常数电导率(μS/cm)0.13~1000.1~1.0100~2001.0~102000-5-4.3取50~100ml水样(温度 25±5℃)放入塑料杯或硬质玻璃杯中,将电极用被测水样冲洗2~3次后,浸入水样中进行电导率的测定,重复取样测定 2~3次,测定结果读数相对误差均为在±3%以内,即为所测的电导率值(采用电导仪时,读数为电导值)。同时记录水样温度。4.4若水样温度不是 25℃,测定数值应按下式换算成为 25℃的电导率值。StKS(25℃)=1 (t 25)式中:S(25℃)——换算成为25℃时水样的电导率,μS/cmSt——水温为t℃时的电导率,μS/cmK——电导池常数,cm-1β——温度校正系数(通常情况下 β≈0.02)t——测定是水样的温度,℃GB/T12156-89 PNa的测定(静态法)方法摘要本标准适用于天然水、锅炉给水、工业排水等水质分析,测定范围为小于 PNa5(Na+>230μg/L)的水样。当钠离子选择电极——PNa电极与甘汞参比电极同时浸入溶液后,即组成测量-6-电池对。其中 PNa电极的电位随溶液中的钠离子的活度而变化。用一台高阻抗输入的毫伏计测量,即可获得与水样中钠离子活度相对应的电极电位,以PNa值表示:PNalgaNa(1)PNa电极的电位与溶液中钠离子活度的关系符合能斯特方程:EE0RT(2)2.3026lgaNanF当测定溶液的CNa+10-3mol/L,被测溶液和定位液的温度为20℃,式(2)可简化为:PNaE(3)PNa0.058为减少温度的影响,定为溶液温度和水样温度相差不宜超过± 5℃。氢离子和钾离子对测定水样中钠离子浓度有干扰,前者可以通过加入碱化剂,使被测溶液的 PH值提高到10.5以上来消除,后者须控制 CNa+∶CK+至少为10∶1。试剂2.1氯化钠标准溶液2.1.1PNa2标准贮备液(10-2mol/L)2.1.2PNa4标准溶液(10-4mol/L)2.1.3PNa5标准溶液(10-5mol/L)2.2碱化剂2.2.1二异丙胺母液(≥98%)仪器3.1离子计或性能相似的酸度计,精度应达到± 0.01PNa,具有斜率矫正。3.2钠离子选择电极(钠功能玻璃电极)PNa电极长时间不用,以干放为宜,但干放前应以Ⅰ级试剂水清洗干净。当电极定位时间过长,测定时反应迟钝,线性变差都是电机衰老活变坏的表示, 应更换电-7-极。当使用无斜率校正功能的钠度计时,要求 PNa电极的实际斜率不低于理论斜率的98%,新久置不用的PNa电极,应用四氯化碳或乙醚的棉花擦净电极的头部,然后用水清洗,浸泡在3%的演算溶液中5~10min,用棉花擦净在用Ⅰ级试剂水洗干净。并将电极浸在碱化后的 PNa4标准溶液中1h后使用。电极导线有机玻璃引出部分切勿受潮。3.3甘汞电极(氯化钾浓度为0.1mol/L或3.3mol/L)甘汞电极使用完后,应浸泡在与内充液浓度相同的氯化钾溶液中,不能长时间的浸泡在纯水中。长时间不用时应干放保存,并套上专用的橡皮套,防止内部变干而损坏电极,重新使用前,先在与内充液浓度相同的氯化钾溶液中浸泡数小时。测定中如发现读数不稳,可检查甘汞电极的接线是否牢固,有无接触不良现象,陶瓷塞是否破裂或堵塞,由以上现象可更换电极。3.4试剂瓶(聚乙烯塑料制品)所用试剂瓶以及取样瓶应用聚乙烯塑料制品,塑料容器用洗涤剂清洗后用 1∶1的热盐酸浸泡半天,然后用Ⅰ级试剂水冲洗干净后才能使用。各取样及定位用塑料容器都应专用,不宜更换不同浓度的定位溶液或互相混淆。测定4.1接通电源,仪器预热 0.5h。按仪器说明书进行校正。使仪器处于备用状态。准备好PNa电极和甘汞电极。4.2 向分析中需使用的 PNa4、PNa5标准溶液,Ⅰ级试剂水和水样中添加二异丙胺溶液,进行碱化,调整 PH大于10。4.3 以PNa4标准溶液定位,将碱化后的标准溶液摇匀。冲洗电极杯数次,将 PNa电极和甘汞电极同时浸入该标准溶液进行定位。定位后重复校正 1~2次。直至重复定位误差不超过以PNa4±0.02,然后以碱化后的PNa5标准溶液冲洗电极和电极杯数次,再将Na电极和甘汞电极同时浸入 PNa5标准溶液中,待仪器稳定后旋动斜率校-8-正按钮使仪器指示 PNa5±0.02~0.03,则说明仪器及电极均正常,可进行水样测定。4.4 水样的测定用碱化后的Ⅰ级试剂水冲洗电极和电极杯数次,使 PNa计的读数在PNa6.5以上。再以碱化后的被测水样冲洗电极和电极杯2次以上。最后重新取碱化后的被测水样。摇匀,将电极浸入被测水样中,摇匀,待仪器稳定后,记录读数。若水样钠离子浓度大于 10-3mol/L(Na+>23mg/L)则用Ⅰ级试剂水稀释后添加二异丙胺使PH大于10然后进行测定。4.5经常使用的PNa电极,在测定完毕后应将电极放在碱化后的 PNa4标液中备用。4.6不用的PNa电极以干放为宜,但在干放前应以Ⅰ级试剂水清洗干净。以防溶液浸蚀敏感薄膜。电极不宜放置过久。4.70.1mol/L甘汞电极在测试完后,应浸泡在 0.1mol/L氯化钾溶液中,不能长时间的浸泡在纯水中,以防盐桥微孔中氯化钾被稀释,对测定结果有影响。SS-6-1-84 酸度的测定(容量法)方法摘要水的酸度是指水中含有能接受氢氧离子物质的量。在本法测定中,以甲基橙作为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到橙黄色为终点( PH约为4.2)。测定值只包括较强的酸(一般为无机酸)。这种酸度称为甲基橙酸度。其反应为:H++OH-→H2O注:本法适用于氢离子交换水酸度的测定。试剂-9-2.1氢氧化钠标准溶液(0.05或0.1mol/L)2.20.1%甲基橙指示剂测定方法3.1取100ml水样注入250ml锥形瓶中。3.2加2滴甲基橙指示剂,用 0.05mol/L(或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橙黄色为止,记录所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 a)。水样酸度(SD)的数量(mol/L)按下式计算:SD ca 103V式中:c——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mol/LV——水样体积,mla——滴定酸度时所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 ml注:水中若含有游离氯,可加数滴硫代硫酸钠溶液( 0.1mol/L),以消除游离氯对测定的干扰。GB/T14419-93 碱度的测定方法摘要水中碱度是指水中含有能接受之子( H+)的物质的量。例如氢氧根、碳酸盐、碳酸氢盐、磷酸氢盐、硅酸盐、硅酸氢盐、盐硫酸盐、亚硫酸氢盐和氨等都是水中常见的能接受质子的物质(或碱性物质)。通常碱度(JD)可分为理论碱度(JD)理和操作碱度(JD)操。操作碱度又可分为酚酞碱度(JD)酚和全碱度(JD)全。理论碱度定义为:(JD)理=[HCO3-]+2[CO32-]+[OH-]+[H+]酚酞碱度是以酚酞作指示剂测得的的碱度,全碱度是以甲基橙(或甲基红 -亚甲基蓝)作指示剂测得的碱度。酚酞终点的 PH约为8.3,甲基橙终点的 PH约为4.2,-10-甲基红-亚甲基蓝终点的 PH约为5.0。第一法以酚酞(第一终点)和甲基橙(第二终点)作指示剂;第二法以酚酞(第一终点)和甲基红-亚甲基蓝(第二终点)作指示剂。试剂2.11% 酚酞指示剂2.20.1% 甲基橙指示剂2.3甲基红-亚甲基兰指示剂2.4氢离子标准溶液(0.1mol/L和0.01mol/L(1/2H2SO4)硫酸标准溶淮)仪器3.1 滴定管(酸式,25ml)3.2 微量滴定管(10ml)3.3 锥形瓶(200或250ml)3.4 移液管(100ml)测定4.1 第一法:量取 100ml 水样于锥形瓶中,加入 2~3滴酚酞指示剂,若显红色,用0.1mol/L(1/2H2SO4)硫酸标准溶液滴定至恰无色,记录消耗量 a,继续加入甲基橙指示剂后再滴定至由黄变为橙黄为止,记录此消耗量为 b。4.2 第二法:量取100ml 水样于锥形瓶中,加入酚酞指示剂 2-3 滴,若显红色,用0.01mol/L(1/2H2SO4)硫酸标准溶液滴定至恰无色, 记录消耗量a。加入2-4滴(视碱度而定)甲基红-亚甲基红指示剂,继续滴定到由绿色变为紫色,记录此消耗量为 b。以上两种方法,若酚酞指示剂不显色,可直接加入甲基橙或甲基红 -亚甲基兰指-11-示剂后用硫酸标准溶液滴定,记录消耗量为 b。当滴定时量取的水样体积为100ml时,酚酞碱度(JD)酚和全碱度(JD)全,按下式计算:JDJD

cH a 1000酚VcH a b 1000全V式中:(JD)酚——酚酞碱度,mmol/L(JD)全——全碱度,mmol/LCH+——硫酸标准溶液的氢离子浓度, mol/La ——第一终点硫酸消耗的体积, mlb ——第二终点硫酸消耗的体积, mlV ——所取水样的体积,mlGB/T6905.1-86 氯根的测定(摩尔法)方法摘要水样以铬酸钾作为指示剂,在中性和弱碱性条件下,用硝酸银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出现砖红色铬酸银沉淀时指示终点到达。反应如下:Cl-+Ag+→AgCl↓ (白 色)CrO42-+2Ag+→Ag2CrO4-↓(砖红色)试剂2.11%酚酞指示剂(95%乙醇溶液)2.210%铬酸钾指示剂2.30.05mol/L的硫酸溶液2.4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12-2.50.0282mol/L 标准硝酸银溶液:对氯根滴定度 T=1mg/ml2.6标准氯化钠溶液(1mg/ml)测定3.1量取100ml水样于250ml锥形瓶中,若为已知 PH近7左右生水样,不必经过中和;若PH8.3则加入1%酚酞指示剂2滴,以0.1mol/L硫酸溶液中和至红色恰恰消失;若为酸性水样,则加入酚酞指示剂 2滴,先用0.1mol/L氢氧化钠溶液滴至红色,再以0.1mol/L硫酸溶液回滴至红色恰消失后,加入 1ml铬酸钾指示剂。用标准硝酸银溶液滴定至橙色,记录消耗量 a。同时以中性条件下的除盐水作空白试验,记录消耗量b。3.2氯根含量按下式计算:(a b)TCl 1000V式中:a——测定水样消耗标准硝酸银溶液体积, mlb——滴定空白消耗标准硝酸银溶液体积, mlT——标准硝酸银溶液对氯根滴定度, mg/mlV——滴定中所取水样的体积, ml1000——1000ml/LGB/T6909.1-86 硬度的测定 高硬度方法摘要本方法适用于天然水、冷却水水样硬度的测定。测定范围:0.1~5mmol/L硬度。硬度超过5mmol/L时,可减少取样体积,稀释到100ml后测定。-13-在PH为10.0±0.1的水溶液中,用铬黑T作指示剂,以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简称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蓝色为终点。根据消耗EDTA的体积,既可算出硬度值。为提高终点指示的灵敏度,可在缓冲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EDTA二钠镁盐。如果用酸性铬兰K作指示剂,可不加 EDTA镁盐。铁≥2mg/L、铝≥2mg/L、铜≥0.01mg/L、锰≥0.1mg/L对测定有干扰,可在加指示剂前用2ml1%L-半胱胺盐酸盐溶液和2ml三乙醇胺溶液(1+4)进行联合掩蔽消除干扰。试剂2.1钙标准溶液(0.01mmol/ml):标定EDTA标准溶液2.2氨-氯化铵缓冲溶液2.30.5%铬黑T指示剂2.4标准EDTA溶液(1ml相当于0.01mmol硬度)2.5EDTA镁盐溶液2.65%氢氧化钠溶液2.7盐酸溶液(1+4)2.8三乙醇胺溶液(1+4)2.91%L-半胱胺盐酸盐溶液测定:3.1取100ml水样,注入250ml锥形瓶中。若水样浑浊,取样前应过滤。注:水样酸性或碱性很高时,可加 5%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溶液( 1+4)中和后再加缓冲溶液。3.2加5ml氨-氯化铵缓冲溶液,加 2~3滴铬黑T指示剂。注:碳酸盐硬度较高的水样,在加入缓冲溶液前应先稀释或先加入所需 EDTA标准-14-溶液量的80%~90%(记下滴定体积内),否则缓冲溶液加入后,碳酸钙析出,终点延长。3.3 在不断摇动下,用 EDTA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接近终点时应缓慢滴定,溶液由酒红色转为蓝色即为终点。3.4 另取100mlⅡ级试剂水,按 3.2、3.3操作步骤测定空白值。计算水样硬度X(mmol/L)按下式计算:(a b) TX 1000V式中:a——滴定水样所消耗 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mlb——滴定空白溶液所消耗 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mlT——EDTA标准溶液对钙硬度的滴定度, mmol/mlV——水样体积,mlGB/T6909.2-86 硬度的测定 低硬度方法摘要本方法适用于软化水、H型阳离子交换器出水、锅炉给水、凝结水水样的测定。测定范围: 1~100μmol/L硬度。在PH为10.0±0.1的水溶液中,用酸性铬兰K作指示剂,以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简称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蓝色为终点。根据消耗EDTA的体积,既可算出硬度值。铁≥2mg/L、铝≥2mg/L、铜≥0.01mg/L、锰≥0.1mg/L对测定有干扰,可在加指示剂前用2ml1%L-半胱胺盐酸盐溶液和 2ml三乙醇胺溶液(1+4)进行联合掩蔽消-15-除干扰。试剂2.1钙标准溶液(0.1μmolCa2+/ml):标定EDTA标准溶液2.2硼砂缓冲溶液2.30.5%酸性铬兰K指示剂2.4标准EDTA溶液(1ml相当于0.5μmol硬度)2.5EDTA镁盐溶液2.65%氢氧化钠溶液2.7盐酸溶液(1+4)测定:3.1取100ml水样,注入250ml锥形瓶中。注:水样酸性或碱性很高时,可加 5%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溶液( 1+4)中和后再加缓冲溶液。3.2加1ml硼砂缓冲溶液,加 2~3滴0.5%酸性铬兰K指示剂。4.3 在不断摇动下,用 EDTA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接近终点时应缓慢滴定,溶液由红色转为蓝色即为终点。全过程应于 5min内完成,温度不应低于 15℃。4.4 另取100mlⅡ级试剂水,按 3.2、3.3操作步骤测定空白值。水样硬度小于25μmol/L时应采用5ml微量滴定管。计算水样硬度X(μmol/L)按下式计算:(a b) TX 1000V式中:a——滴定水样所消耗 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ml-16-b——滴定空白溶液所消耗 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mlT——EDTA标准溶液对钙硬度的滴定度, mmol/mlV——水样体积,mlGB12151-89 浊度的测定(福马肼浊度)方法摘要本标准以福马肼悬浊液作标准,采用分光光度法比较被测水样透过光和标准悬浊液透过光的强度进行定量。水样带有颜色对测定发生干扰时,可采用 0.15μm滤膜过滤器过滤,以此溶液为空白,消除干扰。本标准适用于锅炉用水和冷却水的分析,浊度范围 0~40FTU。仪器2.1分光光度计(附 100mm比色皿)2.2滤膜过滤器(滤膜孔径为 0.15μm)试剂3.1无浊水3.2福马肼浊度贮备标准液( 400FTU)3.3硫酸联氨溶液3.4六次甲基四胺溶液3.5福马肼浊度标准液(100FTU)测定方法4.1 工作曲线的绘制-17-4.1.1浊度为5~40FTU的工作曲线按下表移取浊度贮备液注入一组 100ml容量瓶中,用无浊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放入100mm比色皿中,以无浊水作参比,在波长为 600nm处测定透光度并绘制工作曲线。浊度标准液配制表(5~40FTU)表27编号01234567取400FTU标准液体积(ml)01.252.53.755.06.257.510.0水样浊度(FTU)05101520253040透光度4.1.2浊度为0~5FTU的工作曲线按下表移取浊度贮备液注入一组 100ml容量瓶中,用无浊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放入100mm比色皿中,以无浊水作参比,在波长为 600nm处测定透光度并绘制工作曲线。浊度标准液配制表(0~5FTU)表28编号012345678取100FTU标准液体积(ml)00.51.01.52.02.53.04.05.0水样浊度(FTU)00.51.01.52.02.53.04.05.0透光度4.3 水样的测定:取充分摇匀的水样,直接注入比色皿中,用绘制工作曲线的相同条件测定透光度,从工作曲线上求其浊度。对大于40FTU的水样,可取一定体积水样,用无浊水稀释后测定,或采用50~25mm比色皿测定。分析结果的计算水样稀释后测定,水样浊度 X(FTU)按下式计算:X a

V2V1式中:a——从标准曲线上查得的浊度, FTU-18-V1——吸取水样体积,mlV2——吸取水样,稀释后总体积, mlGB/T6913.4-93 磷酸盐的测定(磷钼黄比色法)方法摘要根据在酸性介质水样中的正磷酸盐与钒钼酸生成黄色的磷钒钼酸配合物,然后进行分光光度法测定。仪器2.1分光光度计(附 30mm比色皿)2.2磷酸根分析仪(0~20mg/L)试剂3.1磷酸盐标准溶液(1mg/ml)3.2磷酸盐工作溶液(0.1mg/ml)3.3磷酸盐工作溶液(1mg/L)3.4磷酸盐工作溶液(10mg/L)3.5钼钒酸混合显色溶液测定第一法:工作曲线法4.1工作曲线绘制:根据待测水样的磷酸盐含量范围,在一组 125ml的小口试剂瓶中分别移入按下表添加有磷酸盐工作溶液( 0.025mg/ml),并用除盐水定容于 50ml的容量瓶,配制成50ml的磷酸盐的标准色阶。-19-在以上一组小口试剂瓶中各加入 5ml偏钒酸铵混合显色溶液,摇匀, 2min后,在分光光度计上以试剂空白为参比,于波长 420nm、光程为30mm的比色皿分别测定标准色阶的吸光值,并绘制工作曲线。磷酸盐标准色阶配制表(以V水样=50ml计算)表 29容量瓶编号 0 1 2 3 4 5 6 7 8 9 10工作液体积( ml) 0 0.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磷酸根浓度( mg/L) 0 1 2 3 4 5 6 7 8 9 10吸光值4.2水样测定:4.2.1取水样50ml于125ml小口试剂瓶中,加入偏钒酸铵混合显色溶液5ml;4.2.2取除盐水50ml于125ml小口试剂瓶中,加入相同上述显色溶液为试剂空白;2min后以试剂空白为参比,在与绘制工作曲线相同条件下测定吸光值,从工作曲线上查得水样磷酸根含量。第二法:磷酸根分析仪4.1空白校准在每次测定之前都要做一次空白校准,以提高测定结果的精度。在磷酸根分析仪中加入除盐水,待数值稳定后进行空白校正。4.2曲线校准在初次使用或更换化学试剂或长时间停用后,必须进行仪器的曲线校准。4.1.1取1mg/L的磷酸盐工作液 100ml注入塑料杯中。4.1.2取10mg/L的磷酸盐工作液100ml注入塑料杯中。分别加入10ml钼钒酸显色液,混匀后放置3min,然后按仪器提示进行曲线校准。4.3水样的测定取水样50ml注入塑料杯中,加入钼钒酸显色液 5ml,混匀后放置3min后测定。-20-GB/T12150-89 二氧化硅的测定(硅钼蓝比色法)方法摘要在PH为1.1~1.3的条件下,水中的可溶硅与钼酸铵生成黄色的硅钼络合物,用1-氨基-2-萘酚-3-磺酸(简称1-2-4酸)还原剂把硅钼络合物还原成硅钼蓝,用分光光度法或用硅酸根分析仪测定其含量。本法的灵敏度为2μg/L,仪器的基本误差为满刻度50μg/L的±5%,即为2.5g/L。二氧化硅的测定(硅钼蓝比色法)按含量分成二种方式进行。第一法:适用于化学除盐水、锅炉给水、蒸汽、凝结水等微量级硅的测定。第二法:适用于锅炉炉水等常量级硅的测定。第三法:适用于化学除盐水、锅炉给水、蒸汽、凝结水等微量级硅的测定。试剂2.1硫酸钼酸铵溶液2.210%酒石酸溶液2.31-2-4酸还原剂(1-氨基-2-萘酚-3-磺酸)2.4二氧化硅标准溶液(0.1mg/ml)由0.1mg/ml二氧化硅标准溶液用无硅水稀释成以下两种不同溶度的工作溶液。第一法用工作溶液(0.025mg/ml)将标准溶液稀释4倍。第二法用工作溶液(1.0μg/ml)将标准溶液稀释100倍。第三法用工作溶液(10μg/L和100μg/L)仪器配置3.1 分光光度计,附光程长 100mm的比色皿(供微量级分析用)3.2 分光光度计,附光程长 30mm的比色皿 (供常量级分析用)-21-3.3 硅酸根分析仪(0~200μg/L)硅酸根分析仪是为了测定硅而专门设计的光电比色计。为提高仪器的灵敏度和准确度,采取特制长比色皿(光程长为150mm);利用示差比色法原理进行测量。测定第一法:二氧化硅含量为 0.1~4.5mg/L锅炉炉水等常量级的测定4.1 工作曲线的绘制:按下表所列准确添加二氧化硅工作液( 0.025mg/ml)与25ml的容量瓶中,用二级除盐水(本底二氧化硅约 10μg/L)稀释至刻度后移入聚乙烯试杯中,继续用此容量瓶量入二级除盐水 25ml。如下表配制成一组不同浓度的色阶。二氧化硅色阶配制表(以V样=25ml原始水样计算)表 30工作液添加体积( ml)二氧化硅浓度( mg/L)吸光值在每一个上述色阶试杯中分别加入硫酸钼酸铵溶液 3ml,摇匀(液位不宜摇得太高),待5min后加入10%酒石酸溶液2ml,充分摇匀(液位宜摇得高于前次,目的在于防止杯壁上存在磷钼黄未与酒石酸接触而干扰以后发色) ,1min后加入1-2-4酸溶液2ml,摇匀,等待8min。然后在分光光度计以二级除盐水为参比,于波长 600nm、30mm比色皿下测得吸光值,不扣除空白直接根据 0.5~4.5mg/L的实测吸光值绘制工作曲线。4.2 水样的测定量取炉水水样于 25ml容量瓶中,移入试杯,再量入二级除盐水 25ml于同一试杯中,然后按回执工作曲线的发色步骤进行发色,在分光光度计上,于波长 600nm、30mm比色皿下测得水样的吸光值。查工作曲线即得炉水二氧化硅的含量。-22-第二法:二氧化硅含量 100μg/L的水、汽等微量测定4.1 工作曲线的绘制:按下表所列准确添加二氧化硅工作液 (1μg/ml)与50ml的容量瓶中,用无硅水稀释至刻度,加塞摇匀后,移入聚乙烯试杯中。双份空白D1则仅量入50ml硅水,如下表配制成一组不同浓度的色阶。二氧化硅色阶配制表(以V样=50ml原始水样计算)表31工作液添加体积(ml)000.501.502.503.505.00空白空白305070100二氧化硅浓度(mg/L)10D1D2吸光值在每一个上述色阶试杯中分别加入硫酸钼酸铵溶液 3ml,摇匀(液位不宜摇得太高),待5min后加入10%酒石酸溶液2ml,充分摇匀(液位宜摇得高于前次,目的在于防止杯壁上存在磷钼黄未与酒石酸接触而干扰以后发色) ,1min后加入1-2-4酸溶液2ml,摇匀,等待8min。然后在分光光度计以二级除盐水为参比,于波长 600nm、30mm比色皿下测得吸光值,不扣除空白直接根据 0.5~4.5mg/L的实测吸光值绘制工作曲线。4.2 水样的测定量取炉水水样于 25ml容量瓶中,移入试杯,再量入二级除盐水 25ml于同一试杯中,然后按回执工作曲线的发色步骤进行发色,在分光光度计上,于波长 600nm、30mm比色皿下测得水样的吸光值。查工作曲线即得炉水二氧化硅的含量。第三法:硅酸根分析仪(0~200μg/L)4.1空白校准-23-在每次测定之前都要做一次空白校准,以提高测定结果的精度。在硅酸根分析仪中加入除盐水,待数值稳定后进行空白校正。4.2曲线校准4.2.1零点校准倒加药溶液:取高纯水100ml注入塑料杯中,分别加入 1-2-4酸溶液2ml,10%酒石酸溶液2ml,硫酸钼酸铵溶液 3ml,摇匀。在硅酸根分析仪中加入倒加药溶液,待数值稳定后进行零点校正。4.2.2曲线校准在初次使用或更换化学试剂或长时间停用后,必须进行仪器的曲线校准。4.2.2.1 取10μg/L的二氧化硅工作液 100ml注入塑料杯中。4.2.2.2 取100μg/L的二氧化硅工作液 100ml注入塑料杯中。分别加入硫酸钼酸铵溶液 3ml,摇匀,待5min,加入10%酒石酸溶液2ml,充分摇匀,1min后加入1-2-4酸溶液2ml,摇匀,等待8min。按仪器提示进行曲线校准。4.3水样的测定取水样100ml注入塑料杯中,加入硫酸钼酸铵溶液 3ml,摇匀,待5min,加入10%酒石酸溶液2ml,充分摇匀,1min后加入1-2-4酸溶液2ml,摇匀,等待8min后测定。GB/T14427-93 铁的测定(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方法摘要水样先用酸煮沸,使各种状态的铁完全溶解成离子态,然后将高铁用盐酸羟胺还原成亚铁,在PH4~5的条件下,亚铁与邻菲啰啉生成浅红色络合物,此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10nm。本方法测定范围为 5~200μg/L.大量的磷酸盐存在对测定产生干扰,可加柠檬酸盐和对苯二酚加以消除。-24-用溶剂萃取法可消除所有金属离子或可能络合铁的阴离子所造成的干扰。仪器分光光度计(附100mm比色皿)试剂3.110%盐酸羟胺溶液3.20.1%邻菲啰啉溶液3.3乙酸-乙酸铵缓冲溶液3.4铁标准溶液(0.1mg/ml)3.5铁工作溶液(1μg/L)3.6优级纯浓盐酸:比重 1.193.7分析纯浓氨水:比重 0.903.8刚果红试纸(4mm×4mm)测定4.1 工作曲线的绘制:按下表取一系列铁工作溶液,分别以无硅水定容于 50ml容量瓶中后,移入125ml锥形瓶中。色阶配制表(以V水样=50ml计算)表32容量瓶编号012345678工作液体积(ml)00.250.501.002.004.006.008.0010.0水样含铁量(μg/L)0510204080120160200吸光值-25-各加入1ml浓盐酸,加热浓缩至体积小于 25ml,冷却至30℃许,加入1ml盐酸羟胺溶液,摇匀,置5分钟,加入5 ml邻菲啰啉溶液,摇匀后在每个锥形瓶中各加入一小块刚果红试纸,滴加氨水调节PH至 3.8~4.1(试纸恰由蓝色转变为紫色),然后各加入5ml乙酸-乙酸铵缓冲溶液,摇匀后分别移入 50ml容量瓶中,用无硅水定容至刻度,再移回于各自的锥形瓶中,摇匀后在分光光度计上于波长 510nm、100mm比色皿在无硅水做参比下测定吸光值。将每一相当铁含量色阶的测得吸光值减去空白的吸光值后,绘制工作曲线。4.2 水样的测定:4.2.1量取按规定方法酸化后收集的50ml水样于125ml锥形瓶中,加入1ml浓盐酸,然后按绘制工作曲线的同样步骤进行浓缩、显色及测定吸光值。4.2.2另量取50ml无硅水两份分别移入 125ml锥形瓶中,作单、双倍试剂的空白试验,以相同步骤分别测得吸光值。试剂吸光值=双倍试剂-单倍试剂4.2.3测得水样吸光值减去试剂吸光值后,查工作曲线即得水样中的含铁量。铜的测定SS-8-1-84(双环己酮草酰二腙分光光度法)方法摘要在碱性溶液中,二价铜离子与双环己酮草酰二腙形成天蓝色络合物。 此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600nm。本法适用于测定锅炉给水、凝结水、蒸汽、水内冷发电机冷却水和炉水中的铜含量。本方法测定范围:用 751型分光光度计,100mm比色皿时,为2~200μg/L。仪器分光光度计(附100mm比色皿)-26-试剂3.1双环己酮草酰二腙溶液3.2硼砂缓冲溶液3.310%柠檬酸三铵溶液3.40.005%中性红指示剂3.5氢氧化钠溶液(2mol/L)3.6优级纯浓盐酸:比重 1.193.7铜标准溶液(0.1mg/ml)3.8铜工作溶液(1μg/mL)测定4.1 工作曲线的绘制:按下表取一系列铜工作溶液分别移入 100ml容量瓶中,并以无硅水稀释至刻度,摇匀。铜标准色阶溶液配制表(以V水样=100ml计算)表33编号0123456789工作液体积(ml)00.51.02.03.04.05.0101520水样含铜量(μg/L)空白51020304050100150200吸光值将上述配制的一系列铜标准色阶溶液分别移入编号相同的一组 200ml锥形瓶中,各加入1ml浓盐酸,加热浓缩至体积略小于 50ml,冷却后移入 50ml容量瓶中,用无硅水稀释至刻度,再移回于原锥形瓶中,加入 10ml10%柠檬酸三铵溶液,摇匀,加中性红指示剂一滴(或 0.05ml,剂量差异避免过大),用2N氢氧化钠溶液调至由红色变为橙色。加入硼砂缓冲溶液 10ml,摇匀后加入1ml双环己酮草酰二腙溶液,-27-摇匀后在751型分光光度计于波长 625nm,100mm比色皿和无硅水作参比下,分别测定吸光值。将每一相当铜含量色阶的测得吸光值减去空白的吸光值后,绘制工作曲线。4.2 水样的测定:4.2.1量取按规定方法采集的酸化水样 100ml于200ml锥形瓶中,加入1ml浓盐酸,加热浓缩至体积略小于 50ml,冷却后移入50ml容量瓶,然后按绘制工作曲线的同样步骤加入各试剂进行显色,在相同条件下测定吸光值。4.2.2同时量取100ml无硅水分别移入 200ml锥形瓶中,作试剂的空白试验,以相同步骤分别测得吸光值。4.2.3测得水样吸光值减去试剂吸光值后,查工作曲线即得水样中的含铜量。GB/T6906-86 联氨的测定(比色法)方法摘要在酸性条件下,联氨与对二甲基苯甲醛反应生成黄色的偶氮化合物。在测定范围内黄色的深度与联氨的含量成一定比例,符合朗伯—比尔定律。偶氮化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54nm。联氨在碱性条件下容易氧化,浑浊的水样及有色素的水样对测定有干扰。仪器2.1 联氨分析仪(0~200μg/L)2.2751型分光光度计2.3100mm比色皿试剂3.1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硫酸溶液3.2联氨标准溶液(0.1mg/ml)3.3联氨工作溶液(1μg/ml)-28-3.4联氨工作溶液(10μg/L)3.5联氨工作溶液(100μg/L)测定第一法:工作曲线法4.1 工作曲线绘制:按下表取一组联氨工作溶液分别以无硅水定容于 50ml容量瓶,转移于 100ml锥形瓶中。在上述锥形瓶中准确加入 5ml对二氨基苯甲醛-硫酸溶液,混匀后放置3min,在分光光度计上波长 455nm、100cm比色皿,以无硅水参比测定吸光值。在每一色阶的吸光值减去空白试验的吸光值后绘制工作曲线。色阶配制表(以V水样=50ml计算)表34比色管编号01234567工作溶液体积(ml)00.250.51.02.03.04.05.0联氨浓度(μg/L)051020406080100吸光值4.2 水样的测定:取水样50ml于锥形瓶中,另一个锥形瓶中则量入无硅水 50ml,然后同绘制工作曲线相同的步骤、条件显色后,测定吸光值。水样的吸光值减去试剂空白值后查工作曲线即得水中联氨含量。第二法:联氨分析仪(0~200μg/L)4.1空白校准在每次测定之前都要做一次空白校准,以提高测定结果的精度。在联氨分析仪中加入除盐水,待数值稳定后进行空白校正。4.2曲线校准4.2.1零点校准-29-取高纯水100ml注入塑料杯中,准确加入 10ml对二氨基苯甲醛-硫酸溶液,混匀后放置3min,待数值稳定后进行零点校正。4.2.2曲线校准在初次使用或更换化学试剂或长时间停用后,必须进行仪器的曲线校准。4.2.2.1 取10μg/L的二氧化硅工作液 100ml注入塑料杯中。4.2.2.2 取100μg/L的二氧化硅工作液 100ml注入塑料杯中。准确加入10ml对二氨基苯甲醛-硫酸溶液,混匀后放置3min。按仪器提示进行曲线校准。4.3水样的测定取水样50ml注入塑料杯中准确加入 5ml对二氨基苯甲醛-硫酸溶液,混匀后放置3min后测定。余 氯 的 测 定GB/T14424-93(邻联甲苯胺目视比色法)方法摘要水样中余氯与邻联甲苯胺作用,生成黄色(或桔黄色)的二盐酸醌式邻联甲苯胺。根据颜色的深浅与标准色阶比较,测出水样中余氯含量。用亚硝酸钠溶液处理,可区分别开总余氯、游离性余氯与化合性余氯。EDTMP在10mg/L一下不影响测定。水样中Fe3+少于0.3mg/L,NO2-少于0.3mg/L不影响测定。本标准规定了原水、冷却水中总余氯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原水、冷却水中游离性余氯、总余氯、化合性余氯分析,测定范围为0.10~1.00mg/L。试剂2.1邻联甲苯胺溶液2.2磷酸盐缓冲贮备液(0.5mol/L)2.3磷酸盐缓冲工作液(0.1mol/L)-30-2.4重铬酸钾-铬酸钾溶液2.5亚砷酸钠溶液2.6永久性剩余氯标准色溶液( 1.0~10.0ml)仪器具塞比色管一套:100ml测定方法4.1余氯标准色阶的配制按表25所示的比例分别准确移取重铬酸钾 -铬酸钾溶液以及磷酸盐缓冲工作液于100ml具塞比色管中,混匀。表35余氯浓度0.200.300.400.500.600.700.800.901.000.10/mg/L重铬酸钾-铬酸钾溶液2.03.04.05.06.07.08.09.010.01.0/ml磷酸盐缓冲工作液98.097.096.095.094.093.092.091.090.099.0(PH6.5)/ml注:余氯标准比色溶液保存在暗处,当产生沉淀时就不能使用。4.2 水样的测定4.2.1取三只10ml比色管,在第一只比色管中准确加入 5ml邻联甲苯胺溶液,并加适量的试样1)(含1mg一下余氯)Vml,再用Ⅲ级试剂水稀释至刻度,迅速混合,在暗处放置5min,与余氯余氯标准色阶进行比较,记下结果 a。注:1)试样为碱性时,加盐酸( 1+1),用PH计把PH调到约7。另外显色时溶液的 PH常在1.3以下。4.2.2在第二只比色管中准确加入 5ml邻联甲苯胺溶液,并加入与 4.2.1的操作相同量的试样,迅速密闭混合,在 5s内加1ml亚砷酸钠溶液混合,再用Ⅲ级试剂水稀释至刻度,混合。与余氯余氯标准色阶进行比较,记下结果 b。-31-4.2.3吸取1ml亚砷酸钠溶液于第三只比色管中,加入与 4.2.1的操作相同量的试样混合,然后再加入 5ml邻联甲苯胺溶液,用Ⅲ级试剂水稀释至刻度,混合。在 5s内与余氯标准色阶进行比较,记下结果 c1。继续在暗处放5min后,与余氯标准色阶进行比较,记下结果 c2。注:①当不进行空白试验时,若含铁量在 0.3mg/L以上,NO2->0.3mg/L,锰含量在 0.01mg/L 以上干扰测定。每 100ml试样加3ml1%1,2-环已烷二胺四乙酸溶液可消除铁及锰的干扰。②使用市场上销售的余氯测定器时, 要事先和余氯标准比色液进行比较, 确认无误后再使用。5分析结果的计算总余氯(mg/L)=(a1000c2)V游离性余氯(mg/L)=(bc1)1000V化合性余氯(mg/L)=总余氯-游离性余氯式中:a——总余氯与干扰物质混合 5min后产生的颜色所对应的余氯标准比色液浓度(mg/L);b——游离性余氯与干扰物质混合 5min后产生的颜色所对应的余氯标准比色液浓度(mg/L);c1——干扰物质混合 5s后产生的假色所对应的余氯标准比色液浓度( mg/L);c2——干扰物质混合 5min 后产生的假色所对应的余氯标准比色液浓度(mg/L);——试样的体积,ml。SS-18-1-84 化学耗氧量的测定(重铬酸钾法)方法摘要-32-在本法的氧化条件下,大部分有机物( 80%以上)分解,但芳香烃、环式氮化合物等几乎不分解。同时,亚硝酸盐、亚铁盐、硫化物等还原性无机物质及一部分氯离子也会被氧化。加入共存氯离子等当量以上的硫酸高汞和硫酸银就能消除干扰。仪器回流装置(具有250ml回流瓶)试剂3.1硫酸银-硫酸溶液3.2邻菲罗啉-亚铁溶液(试亚铁灵指示剂)3.3重铬酸钾标准溶液3.4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测定方法4.1在250ml回流瓶中,预先加入 0.4g硫酸高汞,取20ml水样混合。4.2加入10m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然后加30ml硫酸银-硫酸溶液。注意边加边搅拌,为了防止爆沸,应加入几粒玻璃球。1)装上回流冷凝器,加热 2h。2)冷却后,用 10ml二次蒸馏水洗涤冷却器,洗液流入回流瓶,加水使总体积约为140ml。冷却至室温。3)加2~3滴邻菲罗啉-亚铁指示剂,过量的重铬酸钾用硫酸亚铁溶液滴定,溶液从蓝绿便为红棕色即为终点。另取20ml二次蒸馏水进行空白试验。水样重铬酸钾耗氧量(COD)Cr的数量(mg/L)按下式计算:CODCr(ba)0.21000V-33-式中:a——滴定水样时消耗硫酸亚铁铵溶液的体积, mlb——空白试验消耗硫酸亚铁铵溶液的体积, mlV——水样体积,ml0.2——1m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相当于氧的毫克数( 0.025×8=0.2)SS-18-2-84 化学耗氧量的测定(高锰酸钾法)方法摘要化学耗氧量(或称 COD)是指天然水中可被重铬酸钾或高锰酸钾氧化的有机物含量。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高锰酸钾具有较高的氧化电位,因此它能将水溶液中某些有机物氧化,并以化学耗氧量(或高锰酸钾的消耗量)来表示,以比较水中有机物总含量的大小。高锰酸钾测化学耗氧量有两种方法:第一法适用于氯离子含量小于 100mg/L的水样;第二法适用于氯离子含量大于 100mg/L的水样。仪器250ml锥形瓶水浴锅试剂3.1高锰酸钾标准溶液[1/5KMnO4=0.01mol/L]3.2草酸钾标准溶液 [1/2H2C2O4=0.01mol/L]3.3硫酸溶液(1+3)3.410%氢氧化钠溶液(m/v)-34-测定方法第一法:在酸性溶液中测定耗氧量( Cl-<100mg/L):4.1.1取适量水样注入250ml锥形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 100ml。4.1.2加入10ml硫酸溶液(1+3),摇匀。4.1.3用滴定管精确加入10ml高锰酸钾标准溶液,在沸腾水浴锅内加热30min(水浴锅的水位一定要超过水样液面)。4.1.4迅速加入10.00ml草酸标准溶液,此时溶液应退色。4.1.5继续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至微红色并经 1min不消失为止。记录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二次总消耗量 a1.4.1.6另取100ml蒸馏水与水样同时进行空白试验。 记录空白试验时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二次总消耗量 a2。水样中高锰酸钾化学耗氧量 (COD)Mn的数值(mg/L)按下式计算:(c1a1c2b)(c1a2c2b)8CODMnV1000=c(1a1a2)8000V式中:a2——空白试验所消耗的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体积, mlc1、c2——分别为高锰酸钾标准溶液、草酸标准溶液的浓度, mol/La1、b——分别为测定水样所消耗的高锰酸钾标准溶液、草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氧(1/4O2)的摩尔质量,g/molV——水样的体积,ml第二法: 在碱性溶液中测定耗氧量( Cl->100mg/L)-35-4.2.1取适量水样注入250ml锥形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 100ml。4.2.2加入2ml10%氢氧化钠溶液和 10ml高锰酸钾标准溶液,在沸腾水浴锅内加热30min(水浴锅的水位一定要超过水样液面)。4.2.3迅速加入10ml硫酸溶液(1+3)和10.00ml草酸标准溶液,此时溶液应退色。4.2.4继续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至微红色并经 1min不消失为止。记录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二次总消耗量 a1。4.2.5另取100ml蒸馏水与水样同时进行空白试验。 记录空白试验时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二次总消耗量 a2。水样高锰酸钾化学耗氧量 (COD)Mn的计算同第一法。溶 解 氧 的 测 定SS-12-2-84(靛蓝二磺酸钠葡萄糖比色法)方法摘要在PH为12.5左右时,靛蓝二磺酸钠被葡萄糖还原成浅黄色还原物,当其与水中溶解氧相遇时,即与溶解氧反应产生红色半靛醌中间产物。此中间产物在有溶解氧的情况下,还会继续被氧化成蓝色的靛蓝二磺酸钠。其反应为:在高碱性的情况下,还原型靛蓝二磺酸钠在氧化过程中会出现红色半靛醌中间产物,因此就大大提高了在溶解氧测定过程中各色阶的变化范围,更有利于目视比色的测定。其色泽的变化范围为浅绿黄色、黄色、桔红色、红色、绛红色、紫色、蓝色,最后为蓝绿色。由于有副反应,因此在中间阶段的变色范围内,根据在测试过程中的条件的不同(例如试剂的批号、分析时的水温以及水样中杂志等因素),会出现所发生的色泽与标准色阶不甚匹配的现象。本法的测定范围为 0~100μg/l,假色标准可扩大至 160g/l。其中以2~20μg/l以及50~100μg/l区间为最灵敏。仪器2.125ml滴定管-36-2.2专用溶氧瓶2.3取样桶试剂3.1靛蓝二磺酸钠贮备液3.2葡萄糖贮备液3.3氢氧化钾溶液3.4靛蓝二磺酸钠葡萄糖溶液3.5红色标准液3.6黄色标准液3.7蓝色标准液测定方法4.1 标准色阶的配制取一组250ml专用溶氧瓶,每瓶中加入1.0ml浓盐酸,分别按表26加入个假色标准液,然后用蒸馏水装满,充分摇匀,并用蜡密封。此标准液如贮存在暗处,可用个月。4.2 水样的测定4.2.1取样桶和溶解氧瓶应预先洗干净,然后将溶解氧瓶放在取样桶内,将取样管(厚壁胶管)插入溶解氧瓶底部,使水样充满溶氧瓶,并溢流不少于 3min。水样流量约为500~600ml/min,其温度不超过 35℃,最好能比环境温度低 1~3℃。4.2.2用1只250ml专用溶氧瓶取样,然后迅速加入1.0ml靛蓝二磺酸钠葡萄糖工作溶液,立即塞紧瓶塞,在水下混匀,放置 1~2min,立即在自然光或日光灯下,以白色为背景同标准色阶进行比较。-37-瓶号溶解氧含量μg/L1025310415520625730835940105011601270138014100

标准色阶的配制表36配制溶液的加入体积,ml溶液颜色黄色溶液红色溶液蓝色溶液26.250.5615.003.75~~黄带绿色9.404.70~微绿黄色7.507.05~橙黄色4.209.60~橙黄带红色~3.0010.80粉红色~桔红色2.6011.201.00红色2.2011.401.60绛红色绛红色1.8011.806.00绛红微紫1.2013.6012.60红紫色0.8016.6016.40浅红紫色紫色0.4019.8020.00深紫色0.2022.0034.000.0022.40-38-附录1:实验室分析用高纯水的制备热力发电厂中分析用的高纯水主要是指无钠水和无硅水两种。通常高纯水中的杂质含量大致如下:Na<1μg/LFe<5μg/LSiO2<5μg/LCu接近零本实验室应用HUMAN系统UP超纯水系列。1UP超纯水系列高纯水制备流程示意图UP超纯水系列高纯水制备流程示意图为:除盐水 预滤器 HUMAN超纯水 电导率仪 超纯水其中HUMAN超纯水包由A/C过滤器和离子过滤器两部分组成。2UP超纯水系列UP超纯水系列通过过滤可完全去除除盐水或蒸馏水中残留的杂质。其出水电阻率值小于18.3MΩ·cm(0.0546μS/cm)。水源:去离子水或蒸馏水水质:18.3~10.0MΩ·cm(0.0546~0.20μS/cm)-39-3UP超纯水系列过滤器的更换3.1预过滤器:—预过滤器变成和色时必须更换—约每隔20~50天更换一次3.2A/C过滤器:—约每隔90天更换一次3.3超纯水包:—ExchangeUPPack(更换超纯水包)警告灯闪烁—LCD液晶显示 更换超纯水包ExchangeUP—约每隔12~18个月更换一次DdfaultValue: ①1stAlertMSG:13 MΩ·cm系统设定值:第一次警告:13MΩ·cm第一次警告:10MΩ·cm3.40.22μm最终过滤器(选购):—约每隔5~8个月更换一次附录2:不同浓度NH3与PH关系表(25℃)表37氨NH3/mg·L-12345101520PH9.679.769.829.8710.0210.1310.17附录3:碱性水PH与温度关系修正表(t=24℃)

表38温度/℃01234567890+0.95+0.90+0.86+0.82+0.78+0.74+0.70+0.66+0.62+0.5710+0.53+0.50+0.46+0.43+0.38+0.35+0.31+0.28+0.24+0.2020+0.170.13++0.08+0.040.00-0.03-0.06-0.08-0.11-0.14-40-30-0.17-0.20-0.23-0.26-0.29-0.32-0.35-0.38-0.41-0.4440-0.47-0.50-0.53-0.56-0.58-0.61-0.64-0.66-0.69-0.7250-0.74-0.77-0.79-0.81-0.84-0.86-0.89-0.91-0.94-0.96附录4:酚酞碱度与PH的计算关系(t=24℃)表39NaOH浓度PHNaOH浓PHNaOH浓PHNaOH浓PH/mmol/L度/mmol/L度/mmol/L度/mmol/L0.0109.0000.0369.5560.0629.7920.0889.9450.0119.0400.0379.5680.0639.8000.0899.9500.0129.0800.0389.5800.0649.8060.0909.9530.0139.1040.0399.5900.0659.8130.0919.9580.0149.1450.0409.6000.0669.8180.0929.9640.0159.1750.0419.6140.0679.8260.0939.9670.0169.2030.0429.6220.0689.8320.0949.9730.0179.2300.0439.6340.0699.8380.0959.9760.0189.2550.0449.6440.0709.8450.0969.9820.0199.2780.0459.6540.0719.8500.0979.9860.0209.3000.0469.6620.0729.8560.0989.9900.0219.3200.0479.6720.0739.8630.0999.9950.0229.3430.0489.6800.0749.8700.10010.000.0239.3620.0499.6900.0759.8750.11010.040.0249.3800.0509.7000.0769.8800.12010.080.0259.4000.0519.7080.0779.8860.13010.1040.0269.4150.0529.7160.0789.8910.14010.1450.0279.4300.0539.7240.0799.8980.15010.1750.0289.4470.0549.7340.0809.9040.16010.2030.0299.4620.0559.7400.0819.9070.17010.230-41-0.0309.4750.0569.7480.0829.9140.18010.2550.0319.4900.0579.7560.0839.9180.19010.2780.0329.5050.0589.7630.0849.9240.20010.3000.0339.5180.0599.7700.0859.9290.30010.4750.0349.5300.0609.7780.0869.9350.40010.6000.0359.5450.0619.7850.0879.9390.50010.700附录5:酸碱不同浓度与 PH关系表盐酸 PH 氢氧化钠 PH

表401.0N0.1水7盐酸PH氢氧化钠PH0.1N1.10.000001N80.01N20.00001N90.001N30.0001N100.0001N40.001N110.00001N50.01N120.000001N60.1N13水71.0N14附录6:常用PH指示剂变色范围表41序号指示剂名称起始情况终点情况色泽PH色泽PH1溴酚兰黄色3.0蓝色4.62刚果红蓝色3.0红色5.23甲基橙红色3.0黄色4.442.5-二硝基酚(r)无色4.0黄色5.85甲基红红色4.2黄色6.2-42-6混合指示剂(甲基红-亚甲基蓝)翠绿~紫红5.07溴甲酚紫黄色5.2紫色6.88酚红黄色6.8红色8.49酚酞无色7.4红色10.010百里香酚蓝(麝香草酚蓝)黄色8.0蓝色9.611邻甲酚酞无色8.2红色10.4附录7:硬度和碱度的关系表表42硬度与碱度水中硬度与碱度的含量关系总硬度总碱度暂硬永硬负硬硬度>碱度暂硬+永硬暂硬总碱0硬度=碱度暂硬暂硬总硬=总碱00硬度<碱度暂硬暂硬+负硬总硬=总碱-负硬0总碱-总硬附录8:各种碱度的相互关系表M和P之间的关系P=MM>2PM<2PM=2PP=0

表43水中各种碱度的含量OH-CO32-HCO3-M0002PM-2P2P-M2(M-P)00M000M注:P——用酚酞作指示剂所用取得 H2SO4溶液的毫升数(一般为 0.1mol/L(1/2H2SO4))M——在酚酞作指示剂滴定后, 继续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时, 所用去的H2SO4溶液的总毫升数(一般为 0.1mol/L(1/2H2SO4))-43-第三部分 化学试剂配制规程总则本标准适用于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1.1试验标准本规程主要依据于《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国家标准(以下称《标准》),对于试验方法中计量单位,全部采用法定计量单位。具体如下:(1)当量及其单位改成物质的量及其单位。(2)方法中使用的物质的量浓度,凡其后未用括号注明基本单元的,即表示以该物质的分子作为基本单元。如:0.1mol/L硫酸溶液——基本单元为硫酸分子 (H2SO4),相当于从前的0.2N的当量硫酸。(3)凡是在括号中注明基本单元的, 则物质的量浓度的基本单元即括号中所示, 如:c(1/2H2SO4)=0.05mol/L——基本单元为硫酸分子( H2SO4)的1/2,相当于从前的0.05N的当量浓度。(4)硬度的基本单元为 Ca2+、Mg2+,即YD=[Ca2++Mg2+]。(5)浊度的基本单位采用福马肼浊度。1.2试剂水1.2.1试剂水是指配制溶液、洗涤仪器、稀释水样以及做空白试验所使用的水。1.2.2根据试剂水的质量和制备方法不同,试剂水分为三类,如表 11所示。表44试剂水质量要求制备要点Ⅰ级DD(25℃)<0.2μs/cm蒸馏水→阳、阴离子交换复床→阳、阴离子交换混合床Ⅱ级DD(25℃)<1.0μs/cm蒸馏水→阳、阴离子交换复床-44-Ⅲ 级 DD(25℃)<3.0μs/cm 蒸馏水→再次蒸馏1.2.3Ⅰ级试剂水供微量成分(μg/L)测定使用,Ⅱ、Ⅲ级试剂水供一般分析测定使用。标准中有特殊要求者不在此限。1.2.4化学分析常用试剂水质量指标:表45试剂水质量要求制备要点除盐水DD(25℃)<0.2μs/cmRO出水→阳、阴离子交换复床→阳、阴离子交换混合床无钠水Na+<1.0μg/L除盐水→阳离子交换复床→阳离子交换复床无硅水SiO2<1.0μg/L除盐水→阴离子交换复床→阴离子交换复床化学试剂配制的一般要求试剂的配制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测定结果的正确性,因此对配制溶液应给予足够重视,并注意以下几点:药品纯度:一般溶液的配制可采用分析纯或化学纯试剂。基准标准溶液则必须使用保证试剂或分析纯试剂。溶剂纯度:根据不同要求采用不同质量的溶剂,如水、酒精等,通常实验室内使用的有以下几种不同质量的水。(1)除盐水——经强酸阳离子交换树脂和强碱阴离子交换树脂处理后的水;(2)蒸馏水——用专门蒸馏器制备或汽轮机凝结水;(3)混合床出水——除盐水再经强酸阳离子交换树脂和强碱阴离子交换树脂混合床处理后的水或称二级除盐水;(4)无钠水——钠离子(Na+)含量在1μg/L以下的水;(5)无硅水——硅酸根(SiO32-)含量在3μg/L以下的水。3.配制溶液时所用的器皿均应洗涤干净,最后以相应质量的纯水淋洗 2~3次。在配制需经过标定的溶液时,不需要精确称取计算所得的理论重量,可用普通药-45-用天平,称取较理论计算所得重量略大一些的该物质,以便于以后稀释至整数值。标准溶液应定期校正浓度(一般为2个月)标准硅酸根溶液英贮存于塑料瓶中,不可超过6个月。配制好的溶液应根据不同要求,贮存于不同颜色和规格的试剂瓶中,并在瓶上张贴标签,注明名称的浓度、配制日期和配制人姓名。新配制的标准溶液倒入试剂瓶以前,应先将瓶中废液弃去,洗净并以新液少许洗涤2~3次后,方可倒入。标准溶液配制后的标定应一式三份,然后取其平均值。配制酸溶液时,必须将酸慢慢地加入水中,尤其在配制硫酸时更须小心操作,绝对禁止将水加入浓硫酸。本过程中所涉及的百分浓度均为重∕容百分浓度。各种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3.1百分浓度(%)表示的溶液配制在一般药用天平称取某物质若干克,溶解于少量溶剂中,并稀释到100ml,如某物质为液体时,应预先知道该物质的百分含量和比重再进行配制。3.2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在普通药用天平上,用洗净并烘干的小烧杯称取药品,溶解,将溶解的上层清液小心地移入预先洗净的1000ml容量瓶中,然后用溶剂洗涤烧杯,一并移入容量瓶中,洗涤2~3次,以溶剂稀释至刻度,充分摇匀即可。若称取基准物质配成溶液作为原始标准溶液,则不再作标定,但称量时,必须将结果精确至小数点后第四位。如果某物质为液体时,可用干燥清洁的移液管吸取所需量的该物质移入容量瓶中,再稀释至刻度并摇匀,如移液管未经烘干,则应在移取前用此试剂洗涤移液管 2~次。3.3单位体积溶液中含溶质重量溶液的配制 (1ml溶液中含1mg或0.1mg某物质)首先计算配制一定体积该溶液所需溶质的质量, 然后用药用天平称量,溶解于一-46-定体积的溶剂中,然后再行标定。3.4配置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或单位体积含若干溶质的溶液时, 必须经过标定,求出其精确浓度,然后通过计算即可稀释之所需的数值。例如:配制硫酸标准溶液 [C(1/2H2SO4)=0.1mol/L](1)配制用移液管量取2.8ml浓硫酸(比重为 1.84),慢慢的滴入已盛蒸馏水的 300ml洁净烧杯中,然后移入 1000ml的容量瓶中,并用蒸馏水冲洗烧杯 2~3次,混匀,冷却后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2)标定称取0.2g(称取至0.1mg)基准无水碳酸钠(预先在 270~300℃下烘1h,并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溶于50ml试剂水,加2滴甲基红-亚甲基蓝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