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学业水平监测试卷_第1页
【解析】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学业水平监测试卷_第2页
【解析】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学业水平监测试卷_第3页
【解析】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学业水平监测试卷_第4页
【解析】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学业水平监测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解析】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学业水平监测试卷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学业水平监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下列各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23八下·新昌期末)下列属于科学符号的是()

A.地壳中元素分布图B.垃圾桶标志

C.甲烷分子D.新冠病毒图片

2.(2023八下·新昌期末)如图是植物根尖结构图,根尖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A.①根毛区B.②伸长区C.③分生区D.④根冠

3.(2023八下·新昌期末)如图是探究植物的蒸腾作用快慢的装置图。下列因素中,不是影响植物蒸腾作用快慢的环境因素是哪一个()

A.大气湿度B.大气温度C.气流方向D.气流速度

4.(2023八下·新昌期末)小科为了探究土壤成分,先取一定质量的干燥土壤,放在如图装置的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等土壤白烟冒尽后,冷却至室温,称量质量,分析质量变化。你认为小科是在探究土壤成分中的()

A.有机物含量B.空气体积分数

C.土壤生物数量D.无机盐含量

5.(2023八下·新昌期末)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是()

A.B.

C.D.

6.(2023八下·新昌期末)氕、氘、氚三种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中()

A.不占位置B.只有氕占位置

C.同占一个位置D.占三个位置

7.(2023八下·新昌期末)科学实验既要操作规范,又要保障安全。下列实验操作中符合要求的是()

A.移走蒸发皿B.使用测电笔

C.加热液体D.二氧化碳气体验满

8.(2023八下·新昌期末)在腌咸菜的过程中要加入许多食盐,过一段时间后缸内会产生大量的水,这是由于()

A.如图甲所示细胞吸水B.如图甲所示细胞失水

C.如图乙所示细胞吸水D.如图乙所示细胞失水

9.(2023八下·新昌期末)如图所示为一个封闭透明的生态瓶,该瓶放在有光的地方,3天后小鱼仍能正常生活。关于生态瓶中的碳循环和氧循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氧气的来源是水草的光合作用

B.二氧化碳的来源是水草的呼吸作用

C.氧气的来源是微生物的氧化分解

D.二氧化碳的来源是小鱼的呼吸作用

10.(2023八下·新昌期末)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我国的主题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下列叙述中符合该主题的是()

A.煤脱硫的目的是减少二氧化碳的生成

B.少植树、多开车,可以有效减弱温室效应

C.春节时大量燃放烟花燥竹;增加节日喜庆气氛

D.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保护土壤

11.(2023八下·新昌期末)为了形象地描述磁体周围的磁场分布,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引入了磁感线模型。下列磁体周围磁感线画法正确的是()

A.B.

C.D.

12.(2023八下·新昌期末)北斗导航卫星系统采用铷原子钟,提供精确时间。如图是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铷的质子数为37B.符号Rb只能表示铷元素

C.铷属于非金属元素D.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g

13.(2023八下·新昌期末)“安全用电,珍爱生命”是公民应有的安全意识。关于安全用电,下列四幅图片中的做法正确的是()

A.用湿手插入插头

B.插座上插多个用电器

C.电器着火先拔掉电源再灭火

D.高压线旁放风筝

14.(2023八下·新昌期末)“三效催化转换器”能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转为无毒气体。下图为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原子发生重新组合

B.该反应中分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C.该反应中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

D.该反应能将引起雾霾的NO2和CO2气体转化为N2和CO

15.(2023八下·新昌期末)如图是果树的一段枝条,长有大小相同的两个果实,现对枝条两个部位的树皮进行环剥。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果实A能继续长大,原因是运输无机盐的筛管未被切断

B.果实B不能继续长大,原因是切断了运输有机物的筛管

C.枝条上1、2、3、4四处中,会出现明显肿胀的部位是2处

D.枝条上部的叶片会萎蔫,因为运输水和无机盐的导管被切断

16.(2023八下·新昌期末)如图所示实验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甲实验中矿泉水瓶变瘪可以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

B.图乙实验证明铁丝可以在空气中燃烧

C.由图丙实验可知原子内大部分空间是空心的

D.图丁实验中悬挂的条形磁体远离是因为异名磁极相互排斥

17.(2023八下·新昌期末)4月12日,2023中国茶叶大会暨第十七届新昌大佛龙井茶文化节在新昌开幕。茶叶中含有茶氨酸(C7H14O3N2)、儿茶素(C14H16O6)、咖啡碱(C8H10O2N4)、钾、镁、锌、硒、钙等多种成分,常饮有明目、利尿、降脂等功效;下列相关知识中正确的是()

A.C、H、O、N这些元素之间最根本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B.钾、镁、锌、硒、钙都以单质的形式存在于茶叶中

C.茶氨酸和咖啡碱都是由C、H、O、N这四种元素组成的混合物

D.茶氨酸中含有7个C原子、14个H原子、3个O原子、2个N原子

18.(2023八下·新昌期末)如图所示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关于该装置和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连接仪器后,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再进行实验

B.白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雾,同时放出大量热量

C.燃烧结束,立刻打开止水夹

D.可用碳代替白磷完成该实验

19.(2023八下·新昌期末)下列四幅图中的实验,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B.

C.D.

20.(2023八下·新昌期末)如图是小科家的部分电路图,他闭合开关S后灯不亮,用测电笔分别测试插座的左、右孔,氖管均发光。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则故障是()

A.

A.A、B间断路B.A、C间断路

C.B、D间断路D.B点左侧零线断路

二、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21.(2023八下·新昌期末)某电动汽车采用磷酸亚铁锂电池,其反应原理:LiFePO4FePO4+Li,该电池具有容量大、续航能力强的特点。

(1)在FePO4中Fe的化合价为+3价,则P的化合价为价。

(2)该电池放电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是(选填“化合”或“分解”)反应。

22.(2023八下·新昌期末)温度为25℃时某种植物CO2吸收量随光照强度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1)当光照强度为时(选填“n1"或“n2”),该植物的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同。

(2)在光照强度达到n3之前,影响该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23.(2023八下·新昌期末)小科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来研究电磁现象,当他闭合开关S后,发现小磁针发生了偏转。

(1)小磁针发生偏转这一现象说明电流的周围存在着,这一现象最早是由(选填“法拉第”、“奥斯特”或“安培”)发现的。

(2)实验前,小磁针静止时指向(选填“东西"或“南北")方向。

24.(2023八下·新昌期末)如图是小科用手掌总结氧气的化学性质,手指上的物质能与手掌心的氧气发生反应。

(1)氧气能与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说明其化学性质比较(选填“活泼”或“稳定”)

(2)写出硫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5.(2023八下·新昌期末)下图中图甲是小科在标准大气压下的一次呼吸时胸腔容积变化图;图乙是小科呼吸过程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图丙是肺泡和肺毛细血管间的气体交换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持续大笑时会肚子疼,”此时膈肌和肋间外肌,横膈膜运动情况如图甲中的(选填“A"或“B")所示,吸入大量气体,可以用图乙曲线段表示(选填“CD”或“DE”),停止大笑后可以通过缓慢深呼吸缓解肚子疼。

(2)图丙中①代表肺泡内的O2通过作用,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璧进入血液中。

26.(2023八下·新昌期末)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2)选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应选用(选填“A”或“B”)作为气体发生装置。

(3)选用D装置作为氧气收集装置,氧气从(选填“b”或“c”)管进入。

(4)小科用抽拉法检查装置E的气密性,发现被拉出的注射器活塞一段时间后又回到原来的位置,你认为该装置是否漏气?(选填“是”或“否”).

27.(2023八下·新昌期末)对自然的认识是一个不断修正和完善的过程。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400多年前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提出,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物质全部来自土壤。

材料二:17世纪,比利时海尔蒙特把一棵2.5千克的柳树种在装有90千克泥土的木桶中,只浇水。经过五年,再次称量,柳树质量已达80千克,而泥土减少却不到100克(如图甲).

材料三:18世纪,英国普利斯特利通过如图乙实验发现,A钟罩内的小鼠很快死亡,B钟罩内的小鼠却可存活较长时间。

材料四:1864年,德国萨克斯发现绿色植物在光下还能合成淀粉等物质。1897年,人们首次把绿色植物的上述生理现象称为光合作用。

(1)海尔蒙特的实验结果(选填“支持”或“不支持”)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2)普利斯特利实验说明了植物光照下能产生。

(3)现在依据淀粉遇碘变蓝色的特点,常通过检测淀粉米判断植物是否进行了光合作用。为了便于观察,需要对植物的叶先进行如图丙的操作,其中小烧杯中酒精的作用是。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28.(2023八下·新昌期末)小科是一个八年级的学生,他常常看到妈妈将做菜后留下的蛋壳倒扣在花盆中,妈妈认为蛋壳中含有促进植物生长的营养物质。蛋壳真能促进植物生长吗?小科为了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

①首先选取了发育情况相同的3株健壮君子兰幼苗,分别栽入体积相同、质量相等的甲、乙、丙三个花盆中(甲和乙中装洗净的细沙、丙中装普通的土壤)。

②甲盆中不放蛋壳,乙、丙盆中放等量的蛋壳。其他管理条件都相同。

③一段时间后,君子兰生长状况发生了变化。小科将变化情况记录在下表中:

植株实验前质量/g实验后质量/g生长情况

甲4151植株矮小、叶色发黄

乙4170植株较健壮、叶色较绿

丙4199植株健壮、叶色浓绿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小科在实验中提出的问题是。

(2)比较两盆植株的变化情况,可以得出结论:蛋壳能促进植物的生长。甲组君子兰植株矮小、叶色发黄是因为缺少(选填“氮”、“磷”或“钾”)元素。

(3)实验后,小科对丙盆君子兰呵护有加,由于浇水过勒,君子兰烂根死亡,这主要是因为土壤中水分太多,导致_______(填选项字母).

A.根吸收了过多水分,造成细胞破裂

B.土壤中氧气过少,根无法进行正常呼吸

29.(2023八下·新昌期末)如图是小明研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因素"的装置图。在弹簧上方固定物体A,当导线c与a点相连,闭合开关后,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

(1)弹簧上方的物体A应由制成(选填“铜”、“铁”或“铝”)。

(2)当开关闭合后,电磁铁上端应为磁极的极。

(3)当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向左滑动时,电流表指针偏转的角度将会。

(4)保持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位置不变,当导线c由a点改为与b点相连,闭合开关后,可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的角度将会(选填“变大”或“变小”)。

(5)经过对电磁铁的研究,可得出结论:当线圈匝数一定时,通过电磁铁的电流越大,电磁铁磁性;当通过电磁铁的电流一定时,电磁铁线圈的匝数越多,磁性越强。

30.(2023八下·新昌期末)学校某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微型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实验.

(1)先挤压右侧滴管并微热燃烧管,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判断燃烧管中先燃烧的物质是。

物质白磷红磷

着火点(℃)40240

(2)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二氧化锰是(选填“催化剂"、“反应物"或“生成物”)

(3)再挤压左侧滴管滴下液体,发现石灰石表面产生大量气泡,随后发现原来燃烧的物质因缺少氧气停止燃烧。下列灭火方法与此原理相同的是_______((选填字母)。

A.用扇子扇灭燃着的蜡烛

B.用灯帽熄灭酒精灯

C.森林火灾时开辟隔离带

31.(2023八下·新昌期末)小科用下图甲、乙、丙三个实验装置探究植物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实验中三个装置中的银边天竺葵同时进行4个小时光照处理后观察现象。

(1)甲装置现象是原本干燥的塑料袋内壁上凝结了一些小水珠,此现象(选填“能”或“不能”)用来验证植物进行了蒸腾作用。

(2)乙装置探究的是植物呼吸作用的产物,在矿泉水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为了验证其产物是(选填“水”、“二氧化碳”或“水和二氧化碳”).

(3)可以用丙装置探究植物光合作用需要,该实验进行4个小时光照前(选填“需要”或“不需要”)进行暗处理。

(4)图丁为叶表皮上的一个气孔,(选填“①”、“②”或“③”)若关闭,蒸騰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会减弱。

32.(2023八下·新昌期末)小科在学习了磁场对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后,进一步查阅资料,了解到当电流与磁场方向垂直时,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力大小与磁场强度、导体在磁场中的长度以及导体中的电流强度有关。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先初步探究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力与电流大小的关系。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一根导体棒用两根细线悬挂在铁架台上,将一蹄形磁铁竖直固定在铁架台上,并让导体棒与下方的蹄形磁铁磁极间的磁场方向垂直;

②给导体两端加电压U1,导体静止时,观察悬线与竖直方向偏转的角度为α1;

③给导体两端加电压U2,U2>U1,导体静止时,观察悬线与竖直方向偏转的角度为α2;

④比较α1、α2的大小,发现α2>α1,即可初步验证:其他条件一定时,通电导体的电流越大,通电导体受到磁场的作用力(选填“越大”、“越小”或“不变”)。

⑴实验中通过观察悬线与竖直方向偏转的角度来判断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力大小,该实验方法属于(选填“转换法”或“模型法”)。

⑵小科在a、b间连接一个小灯泡,让导体快速切割磁感线时,小灯泡发光,a、b间能产生电流是利用了的原理。手机的(选填“话筒”或“听筒”)就是根据该原理制成的。

四、解答题(本题共3小题,第33小题6分,第34小题7分,第35小题7分,共20分)

33.(2023八下·新昌期末)婴幼儿摄入锌不足会引起食欲不振、发育不良等多种疾病,缺锌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服用葡萄糖酸锌(C12H22O14Zn)口服溶液(“蓝瓶装”)来补锌(如图)。请回答:

(1)一个葡萄糖酸锌分子中共有个原子。

(2)葡萄糖酸锌中Zn、O两种元素的质量比。

(3)91克葡萄糖酸锌中含有多少克碳元素?

34.(2023八下·新昌期末)小科探究蛋壳能否促进植物生长后,想要进一步测定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假设鸡蛋壳中其它的杂质不与盐酸反应。小科取了10克鸡蛋壳样品放入装置A,将50克稀盐酸平均分成5等份,逐次加入烧瓶中进行实验,得到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回答:

序号反应前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

加入稀盐酸溶液质量/克1010101010

C装置中溶液总质量/克100.00101.10102.20103.30103.96103.96

(1)10克鸡蛋壳样品完全反应后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是克;

(2)如果去掉装置B,测量结果将会(选填“偏大”或“偏小”);

(3)求10克鸡蛋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5.(2023八下·新昌期末)燃气泄露是非常危险的,使用燃气的场所都应安装燃气报警器。如图甲所示是家用燃气报警器的部分电路示意图,其中控制电路中的R1是由气敏电阻制成的传感器,电磁铁线圈阻值忽略不计,R1的阻值与燃气浓度的关系如图乙。报警器出厂时预设燃气浓度达到4%报警,控制电路的电源电压为3伏且保持恒定。闭合开关S1、S2,移动滑动变阻器R2滑片P的位置,当控制电路中的电流为0.03安时,电磁铁恰好能将衔铁吸下,工作电路中相应的灯亮起而报警。

请回答:

(1)小科认为报警时只有灯亮还不能起到很好的报警作用,最好灯亮同时又有警报声,所以建议加接蜂鸣器,则蜂鸣器应与灯并联;

(2)该报警器要达到出厂预设值,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值应是多少?

(3)实际使用时,用两节干电池作为控制电路的电源,使用一段时间后,电池电压会降低,为了保证预设报警浓度不变,则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向端移动(选填“上”或“下”)。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模型是依照实物的形状和结构按比例制成的物品,是用来显示复杂事物或过程的表现手段,如图画、图表、计算机图象等。符号的作用是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如交通符号等】,可避免由于事物形态不同引起的混乱【如不同种类的电池等】,可避免由于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引起的混乱【如电流符号等】。

【解答】模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新冠病毒和甲烷分子太小,地壳中元素分布太抽象,为了研究它们就建立相关的模型,B选项属于垃圾分类的符号,B选项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2.【答案】A

【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

【解析】【分析】

根尖是指根尖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根尖的结构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

【解答】

A.①根毛区内部某些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逐渐消失,这些细胞上下连接,中间失去横壁,形成导管,导管具有运输作用。表皮细胞的细胞壁向外突起形成根毛,大大增加吸水和无机盐的表面积,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故A符合题意。

B.②伸长区位于分生区稍后的部分,一般长约2~5毫米,是根部向前推进的主要区域,其外观透明,洁白而光滑,根生长最快的部分是伸长区,故B不符合题意。

C.③分生区是具有强烈分裂能力的、典型的分生组织,细胞壁薄、细胞核较大、拥有密度大的细胞质(没有液泡),外观不透明,故C不符合题意。

D.④根冠,根尖最前端的帽状结构,罩在分生区的外面,有保护根尖幼嫩的分生组织,使之免受土壤磨损的功能,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3.【答案】C

【知识点】蒸腾作用

【解析】【分析】

该实验通过观察U型管内液面高度差来判断植物蒸腾作用的强弱,液面高度差越大,蒸腾作用越强。

当植物叶片数量越多,环境温度越高、环境越干燥,空气流速越快,植物的蒸腾作用越强。

【解答】

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快慢的因素有——环境湿度、环境温度、空气流速、叶片数量、光照强度等。

故答案为:C

4.【答案】A

【知识点】土壤的组成与形成

【解析】【分析】土壤中的有机物主要来源于生物的排泄物和死亡的生物体。这些有机物在土壤生物的作用下,可以形成腐殖质,储存在十壤中。

【解答】

A、有机物具有可燃性,通过将干燥土壤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土壤中的有机物燃烧会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从而使得燃烧后土壤的质量减少,所以A说法符合题意。

B、测定土壤空气体积分数时,需取等体积的干燥的正方体土壤和正方体铁块,分别放入两只烧杯中,再往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观察到土壤的烧杯中冒出气泡,不符合题意。

C、探究土壤中生物数量使用的工具是放大镜等,观察土壤中的生物,不符合题意。

D、探究土壤中的无机盐时,需将土壤浸出液过滤、蒸干后发现有白色晶体析出,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5.【答案】C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与探索过程

【解析】【分析】

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中重要的实验——α粒子散射实验。α粒子散射实验的现象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几乎沿原方向前进,说明原子内部绝大部分体积是空心的;

第二,少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发生了较大偏转,说明原子中心有一个带正电的结构;

第三,极少数α粒子击中金箔后几乎沿原方向返回,说明原子中心的结构体积很小,质量很大。

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论是帮助科学家否定了长期以来的“枣糕状”原子模型,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即:原子中心有个很小的核,叫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内,带负电的电子绕核做高速的圆周运动。

【解答】

卢瑟福通过α粒子的散射实验得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原子不是实心的,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质量很大、体积很小】和核外绕原子核做圆周运动的电子组成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

A、A是道尔顿的实心球模型,不符合题意;

B、B是汤姆森的枣糕模型(西瓜模型),不符合题意;

C、C是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符合题意;

D、D是玻尔的分层模型(行星绕太阳模型),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6.【答案】C

【知识点】同位素;元素的概念

【解析】【分析】氕、氘、氚,它们的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相同,属于同种元素(H)的三种不同原子,彼此互为同位素原子。

【解答】氕、氘、氚是氢元素的三种不同的同位素原子,属于同种元素,所以在元素周期表中占同一个位置。

故答案为:C。

7.【答案】B

【知识点】测电笔的使用;蒸发操作与粗盐提纯;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分析】(1)正在加热的蒸发皿温度较高,为防止烫伤手不能用手直接拿热的蒸发皿

(2)测电笔在使用时,手不能与笔尖金属体接触,手指一定要与笔尾金属体接触

(3)根据给试管内液体加热的操作、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4)气体的验满在集气瓶口。

【解答】

A、移走蒸发皿时,不能用手直接拿,要使用坩埚钳,防止烫伤,故A错误;

B、使用测电笔时,人体必须与尾部的金属体接触,这样才能正常工作,故B正确;

C、加热液体时,试管中液体不可超过1/3体积,试管口应略向上倾斜,故C错误;

D、二氧化碳的验满应将燃着的火柴放在集气瓶口,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8.【答案】D

【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

【解析】【分析】判断植物细胞是“吸”水还是“失”水,要遵循“水往高处流”的原理,即水往浓度高的方向流动。植物细胞中的细胞液浓度大于环境溶液浓度,细胞吸水,反之则细胞失水。

【解答】在腌咸菜的过程中要加入许多食盐导致细胞外的溶液浓度大于细胞内的溶液浓度,细胞失水,造成细胞萎缩变软,图乙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9.【答案】C

【知识点】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解析】【分析】

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

【解答】

该生态瓶中的水草通过光合作用为小鱼提供氧气,小鱼和水草的呼吸作用为水草的光合作用提供二氧化碳,实现碳氧循环。故答案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0.【答案】D

【知识点】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酸雨、温室效应、臭氧空洞);白色污染与防治

【解析】【分析】

(1)雨、雪等在形成和降落过程中,吸收并溶解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物质,形成了pH低于5.6的酸性降水,称为酸雨。酸雨中主要的有害物质是硫酸(H2SO4)和硝酸(HNO3)。

(2)煤、石油和天然气等燃料的大量燃烧,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迅速增加,进而导致气温上升,

引起“温室效应”。

(3)白色污染主要指的是难降解的塑料垃圾对环境的污染

【解答】

A、煤脱硫的目的是减少二氧化硫的生成,减少酸雨的形成,A不符合题意;

B、少植树、多开车会增加CO2的排放,会加剧温室效应,B不符合题意;

C、大量燃放烟花爆竹会释放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有害气体,对大气造成污染,不符合题意;

D、白色污染指的是难降解的塑料垃圾对环境的污染,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保护土壤,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1.【答案】D

【知识点】磁场和磁感线

【解析】【分析】条形磁铁和蹄形磁铁的磁感线:在磁铁外部,磁感线从N极出来,进入S极。

磁感线的疏密表示磁场的强弱,磁感线的切线方向表示磁场的方向。

磁场是一种实际存在的物质,而磁感线是人为假想的,实际并不存在。

【解答】条形磁铁和蹄形磁铁的磁感线:在磁铁外部,磁感线从N极出来,进入S极,ABC均不正确。

故答案为:D。

12.【答案】A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

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右上角的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元素符号的意义:【前面不带系数,如Rb】表示一种元素,如铷元素;表示一个原子,如铷原子;表示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如金属单质铷;【前面带系数,如2Rb】只能表示微观上原子的个数,如2个铷原子。

,没有单位。

【解答】

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37,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7,故A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符号Rb可以表铷元素、一个铷原子、金属单质铷等,故B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铷,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C选项说法错误。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D选项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A。

13.【答案】C

【知识点】安全用电原则

【解析】【分析】

(1)当电路出现短路或同时接入过多的用电器时,会引起电路电流过大,电线过热,有引发火灾的危险。

(2)为了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我们必须懂得并遵守安全用电的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安全电压的带电体除外),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3)具体的安全用电常识:

·将插头插入插座时,手不要接触金属插脚。

·不要用湿的手触摸电器、插座和开关。

·防止电线的绝缘层老化或破损。

·不要在高压线旁钓鱼或放风筝。

·不要使插座超负荷。

·避免在浴室中使用电器。

·导线旁不要放发热物体。

·不要同时使用大量大功率用电器。

【解答】

A、水是导体,如果用湿手摸开关,易发生触电事故,故A错误。

B、插座上插多个用电器会导致干路电流过大,当电流过载则会有火灾危险,故B错误。

C、用电器着火应先拔掉电源,故C正确。

D、高压线旁放风筝易造成火线、风筝线、人体、大地之间的回路,易发生触电危险,故D大错误。

故答案为C。

14.【答案】A

【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

【解析】【分析】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原子种类和数量均保持不变,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解答】

据图可知,该反应为:。

A、该反应中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故答案A正确。

B、该反应中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故答案B错误。

C、该反应中未生成离子化合物,故C错误。

D、NO2和CO2气体不能引起雾霾,NO2会引起酸雨,CO2气体会造成温室效应,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15.【答案】B

【知识点】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

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的导管位于木质部中;输导有机物的是筛管,位于韧皮部中。

水分和无机盐被根尖吸收后,会进入根部导管。由于根和茎中的导管是相互连通的,最后,它们就能进入到茎上都的导管。实验证明,水分和无机盐在茎木质部的导管中能自下而上地向枝端运输。

有机物在叶中形成后,在茎的树皮(筛管)中由上而下地运输着。

【解答】

A、水和无机盐通过木质部中的导管,从下到上运输,故A错误;

B、有机物通过韧皮部中的筛管,从上到下运输,果实B上部树皮环剥,有机物无法运输到B,果实不能继续生长,故B正确;

C、有机物通过韧皮部中的筛管,从上到下运输,果实B上部树皮环剥,有机物无法继续向下运输,在1处积累形成树瘤,故C错误;

D、水和无机盐通过木质部中的导管,从下到上运输,环剥树皮不影响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16.【答案】C

【知识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原子的构成与探索过程;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

(1)图甲实验说明了CO2能溶于水,证明是CO2能水反应的实验是向试管中加入水并滴加紫色石蕊试液,通入是CO2后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

(2)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3)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中重要的实验——α粒子散射实验。α粒子散射实验的现象包括如下三个方面:第一,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几乎沿原方向前进;第二,少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发生了较大偏转;第三,极少数α粒子击中金箔后几乎沿原方向返回。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论是帮助科学家否定了长期以来的“枣糕状”原子模型,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即:原子中心有个很小的核,叫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内,带负电的电子绕核做高速的圆周运动。

(4)磁体间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解答】

A、图甲实验中瓶子变瘪可能是CO2溶于水造成的,不能证明CO2与水发生了反应,故A错误;

B、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故B错误;

C、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大部分α粒子穿过,说明原子内部大部分是空心的,故C正确;

D、图丁中,两磁铁相互原理是因为同名磁极相互排斥,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17.【答案】A

【知识点】元素的概念;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分析】

(1)科学上把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

(2)我们把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称为单质,如氧气、金属铁等;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称为化合物,如二氧化碳、水等。

(3)茶氨酸是由茶氨酸分子构成的,不能说含有7个C原子、14个H原子、3个O原子、2个N原子。只能说一个茶氨酸分子含有7个C原子、14个H原子、3个O原子、2个N原子。

【解答】

A、不同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核电荷数(即质子数)不同,故A正确;

B、钾、镁、锌、硒、钙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茶叶中,故B正确;

C、茶氨酸和咖啡碱都是由C、H、O、N这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故C正确;

D、茶氨酸是由茶氨酸分子构成的,故D错误。

18.【答案】A

【知识点】空气的成分及探究

【解析】【分析】检查装置气密性:如图连接仪器后,打开止水夹,将导管伸入水中,双手紧握集气瓶,观察到导管口出现气泡,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该实验的注意事项:

①装置气密性良好;

②白磷足量,确保氧气完全反应;

③点燃白磷后迅速塞紧瓶塞,减少瓶内气体受热外逸;

④实验结束后需冷却至室温后再打开止水夹;

⑤实验原理是消耗氧气,形成气压差,其他气体不参加反应也不产生其他气体,故不能用S、C等代替白磷燃烧;

【解答】

A、涉及气体参与反应的装置,需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A正确;

B、白磷燃烧生成的是固体五氧化二磷,故现象为产生白烟,故B错误;

C、反应结束后应等装置冷却至室温后再打开止水夹,否则会因瓶内气体受热膨胀而造成误差,故C错误;

D、若用木炭代替白磷完成实验,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瓶内气压无明显变化,造成实验误差,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19.【答案】B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

(1)化学反应中,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总质量。

质量守恒的原因是:【宏观上】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没有改变;【微观上】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没有改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2)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注意事项:

①一般要有明显实验现象。

②有气体参与或者有气体生成(或有白烟生成),必须在密闭体系中进行实验。

③对于有气体产生的实验,一般不用气球形成密封装置,因为空气对气球的浮力会对天平平衡产生影响。

【解答】

A、玻璃管与外界空气相连,为开放环境,外界空气中的氧气也会参与反应,故A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但不能证明质量守恒定律;

B、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铜沉淀,无气体参与反应或生成,所有物质均在装置内,遵循且能证明质量守恒定律;

C、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的CO2气体会外逸,遵循但不能证明质量守恒定律;

D、酒精和水不发生化学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不能证明质量守恒定律。

故答案为:B。

20.【答案】D

【知识点】电流表、电压表在判断电路故障中的应用

【解析】【分析】对各个选项中的故障进行分析,推测可能出现的现象,哪个与题目描述一致,哪个就是正确选项。

【解答】A.A、B间断路时,灯泡不发光,但是对插座没有影响,因此测电笔接触左孔时应该不发光,故A不合题意;

B.A、C间断路时,插座的右孔与火线断开,此时测电笔接触右孔时不会发光,故B不合题意;

C.B、D间断路时,对灯泡没有影响,即灯泡应该发光。此时左孔与零线和火线都是断开的,测电笔接触时不会发光,故C不合题意。

D.B点左侧零线断路,此时插座和灯泡的零线都是断开的,因此灯泡不会发光。插座的右孔直接接火线,测电笔接触发光是正常的。而左孔通过灯泡与火线相连,此时测电笔接触也会发光,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1.【答案】(1)+5

(2)化合

【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解析】【分析】(1)在化学式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2)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和种数,确定反应的基本类型。

【解答】(1)在FePO4中Fe的化合价为+3价,O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得到:(+3)+x+(-2)×4=0,解得:x=+5价。

(2)根据放电时的方程式LiFePO4FePO4+Li可知,反应物有两种,而生成物只有一种,因此为化合反应。

22.【答案】(1)n1

(2)光照强度

【知识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互关系

【解析】【分析】

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光照强度、环境温度、二氧化碳浓度。有关光合作用的实验中要做好对照,分析各步骤的目的。当环境中光照增强,光合作用强度也增强,但光照增强到一定程度时,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当环境温度升高时,光合作用强度也增强,但温度过高时叶片气孔关闭,光合作用强度反而下降。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而增强。

【解答】

(1)当光照强度为n1时,CO2吸收量为0,说明此时该植物的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同。

(2)在光照强度达到n3之前,该植物CO2吸收量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多,说明此阶段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

23.【答案】(1)磁场;奥斯特

(2)南北

【知识点】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

【解析】【分析】(1)根据奥斯特实验的科学史实分析解答;

(2)所有的磁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都有指南北的性质,指南的一端为S极,指北的一端为N极,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小磁针发生偏转这一现象说明它受到了外在磁场的作用力,极电流的周围存在着磁场,这一现象最早是由奥斯特发现的。

(2)实验前,由于地磁场的作用,小磁针静止时指向南北方向。

24.【答案】(1)活泼

(2)

【知识点】氧气的性质和利用;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分析】

如图所示,氧气能与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其具有较强的氧化性。氧气和硫反应生成的SO2会污染空气,应用水或氢氧化钠溶液加以吸收,或在通风橱中进行。

【解答】

(1)氧气能与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说明氧气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其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注意条件、配平。

25.【答案】(1)收缩;A;CD

(2)扩散

【知识点】动物的呼吸作用

【解析】【分析】(1)当我们吸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收缩,横膈膜下降,此时胸腔容积增大,里面的气压减小,外界新鲜空气进入体内;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放松,横膈膜上升,此时胸腔容积减小,里面的气压增大,废气排出体外。

(2)当血液通过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时,由于吸入肺泡内的空气中,氧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肺泡内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由含二氧化碳较多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气较多、二氧化碳较少的动脉血。

【解答】(1)持续大笑时会肚子疼,此时膈肌和肋间外肌收缩,横膈膜下降,如A所示,吸入大量气体。此时胸腔的容积增大,气压减小,可以用图乙曲线CD段表示。

(2)图丙中①代表肺泡内的O2通过扩散作用,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璧进入血液中。

26.【答案】(1)长颈漏斗

(2)A

(3)b

(4)否

【知识点】制取氧气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

①A装置适用于固液不加热型发生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在右侧导管装上橡皮管,用止水夹夹住橡皮管,向长颈漏斗中加水至液面没过长颈漏斗下端,若在长颈漏斗中形成一段稳定的液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②B装置适用于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将导管口伸入水中,用手捂住试管,若在导管口冒出气泡,且一段时间后导管中有一段稳定的液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③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解答】

(2)装置A,适用于固液反应,不需要加热,装置B适用于固体的反应,需要加热,故选A。

(3)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氧气从b管进入。

(4)被拉出的注射器活塞一段时间后又回到原来的位置说明装置内的气体质量不发生变化,则装置气密性良好。

27.【答案】(1)不支持

(2)氧气

(3)溶解叶绿素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

【解析】【分析】

①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淀粉时,需用先将植物进行暗处理一昼夜以耗尽叶片中原有的淀粉。

②叶片在酒精中加热时,需水浴加热,因为酒精是易燃物,不可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

【解答】

(1)海尔蒙特实验中,柳树质量的增加量明显大于泥土的减少量,所以不支持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2)氧气能支持动物的呼吸,普利斯特利的实验中,B组小鼠存活时间更久,说明它获得的氧气更多,说明植物在光照下产生了氧气。

(3)淀粉遇碘变蓝色,为避免叶片原有绿色对实验现象的干扰,需用酒精溶解叶绿素。

28.【答案】(1)蛋壳能促进植物生长吗

(2)甲、乙;氮

(3)B

【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盐与化肥

【解析】【分析】

化肥主要包括含有氮元素的氮肥、含有磷元素的磷肥、含有钾元素的钾肥、含两种或两种以上主要营养元素的复合肥料等。氮肥含有组成叶绿素的重要元素,能促使农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磷肥能促进农作物根系发达,增强吸收养分和抗寒抗旱能力,促进作物穗数增多、籽粒饱满。钾肥能促使农作物生长旺盛,茎秆粗壮,增强抗病虫害能力,促进糖和淀粉的生成。

【解答】

(1)根据“妈妈认为蛋壳中含有促进植物生长的营养物质。蛋壳真能促进植物生长吗?”可以提出蛋壳能促进植物生长吗?

(2)根据探究“蛋壳能促进植物生长吗?”那么设计对照实验中除了蛋壳以外,其他条件如湿度、温度等都应当相同。也就是说只有蛋壳是不同的,蛋壳有无就是这个对照实验的惟一变量。因此比较甲、乙两盆植株的变化情况,可以得出结论:蛋壳能促进植物的生长。

氮元素能促进叶绿素的合成,所以叶片发黄、植株矮小是由于缺乏氮元素。

(3)浇水过勤,花土总是含有大量的水分,水把土壤缝隙中的空气排挤出来了,使土壤的氧气过少,根毛无法呼吸,导致吊兰烂根死亡。

29.【答案】(1)铁

(2)S

(3)变大

(4)变小

(5)越强

【知识点】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解析】【分析】(1)只有铁磁性材料制成的物体才能被电磁铁吸引;

(2)根据安培定则判断电磁铁的磁极方向;

(3)根据滑片移动方向确定控制电路电流变化,确定电磁铁的磁场强弱变化,弄清工作电路部分变阻器的阻值变化,最终确定电流表的示数变化即可。

(4)根据线圈匝数对电磁铁磁场强弱的影响,判断工作电路部分变阻器的阻值变化即可;

(5)根据影响电磁铁磁场强弱的因素的知识解答。

【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电磁铁的磁场强弱改变时,A由于吸引力的变化而调节变阻器R的阻值,因此A应该为铁磁性材料,故选铁。

(2)根据图片可知,电磁铁线圈上电流方向向左。右手握住螺线管,完全的四指指尖向左,此时大拇指指向下端,则下端为电磁铁的N极,上端为电磁铁的S极。

(3)当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向左滑动时,它的阻值减小,通过电磁铁的电流增大,它的磁场变强,对A的吸引力变大。A带着滑片向上移动,此时变阻器R的阻值减小,而通过电路的电流增大,即电流表指针偏转角度变大。

(4)保持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位置不变,当导线c由a点改为与b点相连,线圈匝数减少,则电磁铁的磁场减弱,A点受到的吸引力减小而向下移动,因此变阻器R的阻值增大,那么通过电路的电流减小,即电流表的指针偏转角度变小。

(5)经过对电磁铁的研究,可得出结论:当线圈匝数一定时,通过电磁铁的电流越大,电磁铁磁性越强;当通过电磁铁的电流一定时,电磁铁线圈的匝数越多,磁性越强。

30.【答案】(1)白磷

(2)催化剂

(3)B

【知识点】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燃烧与灭火

【解析】【分析】(1)物质的着火点越低,越容易燃烧,比较红磷和白磷着火点的高低即可;

(2)在化学变化中用来改变反应速率,但自身质量和性质保持不变的物质叫催化剂;

(3)灭火的方法:①隔绝可燃物;②隔绝氧气;③降低温度,据此分析各个选项中的灭火方法即可。

【解答】(1)先挤压右侧滴管并微热燃烧管,此时燃烧管中温度不是很高,因此先燃烧的应该是着火点较低的白磷。

(2)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二氧化锰是用来加快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是催化剂;

(3)A.用扇子扇灭燃着的蜡烛,利用降低温度的方法灭火,故A不合题意;

B.用灯帽熄灭酒精灯,用隔绝氧气的方法灭火,故B符合题意;

C.森林火灾时开辟隔离带,用隔绝可燃物的方法灭火,故C不合题意。

故选B。

31.【答案】(1)不能

(2)二氧化碳

(3)叶绿素;不需要

(4)②

【知识点】蒸腾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和产物

【解析】【分析】

①气孔不仅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而且是散失体内水分的“门户”。

②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淀粉时,需用先将植物进行暗处理一昼夜以耗尽叶片中原有的淀粉。

③叶片在酒精中加热时,需水浴加热,因为酒精是易燃物,不可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

【解答】

(1)植物的呼吸作用也会产生水,所以“原本干燥的塑料袋内壁上凝结了一些小水珠”的现象不能说明植物进行了蒸腾作用。

(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此用澄清石灰水验证二氧化碳。

(3)银边天竺葵的叶片边缘无叶绿素,因此用银边天竺葵可以验证光合作用需用叶绿素;在进行实验前,要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耗尽,故需用进行暗处理。

(4)②是气孔,是气体进出的门户,若气孔关闭,水分无法排出,蒸腾作用会减弱,氧气和二氧化碳均无法进入叶片,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均会减弱。

32.【答案】越大;转换法;电磁感应;话筒

【知识点】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的判断

【解析】【分析】④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偏转的角度大小与受到作用力的大小有关,即偏转角度越大,那么受到的作用力越大;

(1)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

(2)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会产生感应电流,这就是电磁感应现象。根据手机的工作过程分析解答。

【解答】④其他条件一定时,通电导体的电流越大,悬线与竖直方向偏转的角度越大,则通电导体受到磁场的作用力越大。

(1)实验中通过观察悬线与竖直方向偏转的角度来判断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力大小,该实验方法属于转换法;

(2)小科在a、b间连接一个小灯泡,让导体快速切割磁感线时,小灯泡发光,说明产生了感应电流,即利用了电磁感应原理。

当我们对着手机说话时,声音引起手机的话筒里的线圈振动,从而切割磁感线,将振动转化为强弱不同的电流,因此话筒利用了电磁感应的原理。

33.【答案】(1)49

(2)65:224

(3)解:M=12×12+1×22+16×14+65=455

m=91g×=28.8g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解析】【分析】化学式的意义:【宏观】表示一中物质,如葡萄糖酸锌;表示物质的元素组成,如葡萄糖酸锌是由C、H、O、Zn等元素组成的;【微观】表示一个分子,如一个葡萄糖酸锌分子;表示分子的原子构成,如一个葡萄糖酸锌分子由12个C原子、22个H原子、14个O原子和1个Zn原子构成。还可以通过化学式得出相对分子质量及各元素的质量比,如葡萄糖酸锌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55.

【解答】

(1)一个葡萄糖酸锌(C12H22O14Zn)分子由12个C原子、22个H原子、14个O原子和1个Zn原子构成,共49个原子。

(2)

(3)根据碳元素在葡萄糖酸锌中的质量分数计算一定质量葡萄糖酸锌中碳元素的质量。

34.【答案】(1)3.96

(2)偏大

(3)解:设10g鸡蛋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44

x3.96g

x=9g

CaCO3%=×100%=90%

10g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

【解析】【分析】

装置A中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产生二氧化碳,装置B吸收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水蒸气,C装置吸收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D中碱石灰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避免其进入C影响实验测量结果。

通过表中数据可知,前三次加入的稀盐酸均反应完全,碳酸钙有剩余。第四次加入的10克稀盐酸不能再次产生1.10克二氧化碳,说明第四次加入的盐酸过量,碳酸钙反应完全,故可以用前三组实验计算稀盐酸的浓度,后两组数据计算碳酸钙的含量。

【解答】

(1)C装置中的足量氢氧化钠溶液用于吸收产生的二氧化碳,随着稀盐酸的不断加入,C中溶液最多增加质量103.96g-100.00g=3.96g,及共产生二氧化碳3.96g。

(2)装置B中浓硫酸用于吸收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水蒸气,若去掉装置B,则进入C中的气体除了二氧化碳外还有水蒸气,会使测量结果偏大。

(3)利用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计算碳酸钙,要求碳酸钙的质量分数需要其完全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最多,故二氧化碳的质量为3.96g。

35.【答案】(1)L2

(2)解:由欧姆定律可得:控制电路中的总电阻R==100Ω

由图乙可知:当燃气浓度达到4%时,R1=40Ω

滑动变阻器的电阻RP=R-R1=100Ω-40Ω=60Ω

(3)下

【知识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甲图确定报警时哪个灯泡发光即可;

(2)首先根据欧姆定律计算控制电路的总电阻,再根据乙图确定燃气浓度为4%时气敏电阻的阻值,最后根据串联电路的电阻规律RP=R-R1计算变阻器的阻值即可。

(3)报警浓度不变时,气敏电阻的阻值不变。电磁铁吸合时通过控制电路的电流不变,则总电阻不变。根据R总=R+Rp分析变阻器的阻值变化,弄清滑片的移动方向即可。

【解答】(1)根据甲图可知,当燃气浓度大到一定浓度时,气敏电阻的阻值减小,通过电磁铁的电流增大,磁场增强,于是衔铁被吸下来接通灯泡L2所在的电路,此时报警。为了使报警时蜂鸣器工作,因此它应该与灯泡L2并联。

(3)报警浓度不变时,气敏电阻的阻值不变。电磁铁吸合时通过控制电路的电流不变,则总电阻不变。根据R总=R+Rp可知,此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应该减小,即滑片向下端移动。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自动生成1/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

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学业水平监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下列各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23八下·新昌期末)下列属于科学符号的是()

A.地壳中元素分布图B.垃圾桶标志

C.甲烷分子D.新冠病毒图片

【答案】B

【知识点】模型与符号

【解析】【分析】模型是依照实物的形状和结构按比例制成的物品,是用来显示复杂事物或过程的表现手段,如图画、图表、计算机图象等。符号的作用是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如交通符号等】,可避免由于事物形态不同引起的混乱【如不同种类的电池等】,可避免由于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引起的混乱【如电流符号等】。

【解答】模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新冠病毒和甲烷分子太小,地壳中元素分布太抽象,为了研究它们就建立相关的模型,B选项属于垃圾分类的符号,B选项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2.(2023八下·新昌期末)如图是植物根尖结构图,根尖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A.①根毛区B.②伸长区C.③分生区D.④根冠

【答案】A

【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

【解析】【分析】

根尖是指根尖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根尖的结构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

【解答】

A.①根毛区内部某些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逐渐消失,这些细胞上下连接,中间失去横壁,形成导管,导管具有运输作用。表皮细胞的细胞壁向外突起形成根毛,大大增加吸水和无机盐的表面积,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故A符合题意。

B.②伸长区位于分生区稍后的部分,一般长约2~5毫米,是根部向前推进的主要区域,其外观透明,洁白而光滑,根生长最快的部分是伸长区,故B不符合题意。

C.③分生区是具有强烈分裂能力的、典型的分生组织,细胞壁薄、细胞核较大、拥有密度大的细胞质(没有液泡),外观不透明,故C不符合题意。

D.④根冠,根尖最前端的帽状结构,罩在分生区的外面,有保护根尖幼嫩的分生组织,使之免受土壤磨损的功能,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3.(2023八下·新昌期末)如图是探究植物的蒸腾作用快慢的装置图。下列因素中,不是影响植物蒸腾作用快慢的环境因素是哪一个()

A.大气湿度B.大气温度C.气流方向D.气流速度

【答案】C

【知识点】蒸腾作用

【解析】【分析】

该实验通过观察U型管内液面高度差来判断植物蒸腾作用的强弱,液面高度差越大,蒸腾作用越强。

当植物叶片数量越多,环境温度越高、环境越干燥,空气流速越快,植物的蒸腾作用越强。

【解答】

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快慢的因素有——环境湿度、环境温度、空气流速、叶片数量、光照强度等。

故答案为:C

4.(2023八下·新昌期末)小科为了探究土壤成分,先取一定质量的干燥土壤,放在如图装置的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等土壤白烟冒尽后,冷却至室温,称量质量,分析质量变化。你认为小科是在探究土壤成分中的()

A.有机物含量B.空气体积分数

C.土壤生物数量D.无机盐含量

【答案】A

【知识点】土壤的组成与形成

【解析】【分析】土壤中的有机物主要来源于生物的排泄物和死亡的生物体。这些有机物在土壤生物的作用下,可以形成腐殖质,储存在十壤中。

【解答】

A、有机物具有可燃性,通过将干燥土壤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土壤中的有机物燃烧会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从而使得燃烧后土壤的质量减少,所以A说法符合题意。

B、测定土壤空气体积分数时,需取等体积的干燥的正方体土壤和正方体铁块,分别放入两只烧杯中,再往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观察到土壤的烧杯中冒出气泡,不符合题意。

C、探究土壤中生物数量使用的工具是放大镜等,观察土壤中的生物,不符合题意。

D、探究土壤中的无机盐时,需将土壤浸出液过滤、蒸干后发现有白色晶体析出,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5.(2023八下·新昌期末)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是()

A.B.

C.D.

【答案】C

【知识点】原子的构成与探索过程

【解析】【分析】

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中重要的实验——α粒子散射实验。α粒子散射实验的现象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几乎沿原方向前进,说明原子内部绝大部分体积是空心的;

第二,少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发生了较大偏转,说明原子中心有一个带正电的结构;

第三,极少数α粒子击中金箔后几乎沿原方向返回,说明原子中心的结构体积很小,质量很大。

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论是帮助科学家否定了长期以来的“枣糕状”原子模型,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即:原子中心有个很小的核,叫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内,带负电的电子绕核做高速的圆周运动。

【解答】

卢瑟福通过α粒子的散射实验得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原子不是实心的,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质量很大、体积很小】和核外绕原子核做圆周运动的电子组成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

A、A是道尔顿的实心球模型,不符合题意;

B、B是汤姆森的枣糕模型(西瓜模型),不符合题意;

C、C是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符合题意;

D、D是玻尔的分层模型(行星绕太阳模型),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6.(2023八下·新昌期末)氕、氘、氚三种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中()

A.不占位置B.只有氕占位置

C.同占一个位置D.占三个位置

【答案】C

【知识点】同位素;元素的概念

【解析】【分析】氕、氘、氚,它们的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相同,属于同种元素(H)的三种不同原子,彼此互为同位素原子。

【解答】氕、氘、氚是氢元素的三种不同的同位素原子,属于同种元素,所以在元素周期表中占同一个位置。

故答案为:C。

7.(2023八下·新昌期末)科学实验既要操作规范,又要保障安全。下列实验操作中符合要求的是()

A.移走蒸发皿B.使用测电笔

C.加热液体D.二氧化碳气体验满

【答案】B

【知识点】测电笔的使用;蒸发操作与粗盐提纯;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分析】(1)正在加热的蒸发皿温度较高,为防止烫伤手不能用手直接拿热的蒸发皿

(2)测电笔在使用时,手不能与笔尖金属体接触,手指一定要与笔尾金属体接触

(3)根据给试管内液体加热的操作、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4)气体的验满在集气瓶口。

【解答】

A、移走蒸发皿时,不能用手直接拿,要使用坩埚钳,防止烫伤,故A错误;

B、使用测电笔时,人体必须与尾部的金属体接触,这样才能正常工作,故B正确;

C、加热液体时,试管中液体不可超过1/3体积,试管口应略向上倾斜,故C错误;

D、二氧化碳的验满应将燃着的火柴放在集气瓶口,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8.(2023八下·新昌期末)在腌咸菜的过程中要加入许多食盐,过一段时间后缸内会产生大量的水,这是由于()

A.如图甲所示细胞吸水B.如图甲所示细胞失水

C.如图乙所示细胞吸水D.如图乙所示细胞失水

【答案】D

【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

【解析】【分析】判断植物细胞是“吸”水还是“失”水,要遵循“水往高处流”的原理,即水往浓度高的方向流动。植物细胞中的细胞液浓度大于环境溶液浓度,细胞吸水,反之则细胞失水。

【解答】在腌咸菜的过程中要加入许多食盐导致细胞外的溶液浓度大于细胞内的溶液浓度,细胞失水,造成细胞萎缩变软,图乙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9.(2023八下·新昌期末)如图所示为一个封闭透明的生态瓶,该瓶放在有光的地方,3天后小鱼仍能正常生活。关于生态瓶中的碳循环和氧循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氧气的来源是水草的光合作用

B.二氧化碳的来源是水草的呼吸作用

C.氧气的来源是微生物的氧化分解

D.二氧化碳的来源是小鱼的呼吸作用

【答案】C

【知识点】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解析】【分析】

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

【解答】

该生态瓶中的水草通过光合作用为小鱼提供氧气,小鱼和水草的呼吸作用为水草的光合作用提供二氧化碳,实现碳氧循环。故答案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0.(2023八下·新昌期末)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我国的主题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下列叙述中符合该主题的是()

A.煤脱硫的目的是减少二氧化碳的生成

B.少植树、多开车,可以有效减弱温室效应

C.春节时大量燃放烟花燥竹;增加节日喜庆气氛

D.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保护土壤

【答案】D

【知识点】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酸雨、温室效应、臭氧空洞);白色污染与防治

【解析】【分析】

(1)雨、雪等在形成和降落过程中,吸收并溶解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物质,形成了pH低于5.6的酸性降水,称为酸雨。酸雨中主要的有害物质是硫酸(H2SO4)和硝酸(HNO3)。

(2)煤、石油和天然气等燃料的大量燃烧,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迅速增加,进而导致气温上升,

引起“温室效应”。

(3)白色污染主要指的是难降解的塑料垃圾对环境的污染

【解答】

A、煤脱硫的目的是减少二氧化硫的生成,减少酸雨的形成,A不符合题意;

B、少植树、多开车会增加CO2的排放,会加剧温室效应,B不符合题意;

C、大量燃放烟花爆竹会释放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有害气体,对大气造成污染,不符合题意;

D、白色污染指的是难降解的塑料垃圾对环境的污染,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保护土壤,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1.(2023八下·新昌期末)为了形象地描述磁体周围的磁场分布,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引入了磁感线模型。下列磁体周围磁感线画法正确的是()

A.B.

C.D.

【答案】D

【知识点】磁场和磁感线

【解析】【分析】条形磁铁和蹄形磁铁的磁感线:在磁铁外部,磁感线从N极出来,进入S极。

磁感线的疏密表示磁场的强弱,磁感线的切线方向表示磁场的方向。

磁场是一种实际存在的物质,而磁感线是人为假想的,实际并不存在。

【解答】条形磁铁和蹄形磁铁的磁感线:在磁铁外部,磁感线从N极出来,进入S极,ABC均不正确。

故答案为:D。

12.(2023八下·新昌期末)北斗导航卫星系统采用铷原子钟,提供精确时间。如图是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铷的质子数为37B.符号Rb只能表示铷元素

C.铷属于非金属元素D.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g

【答案】A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

【解析】【分析】

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右上角的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元素符号的意义:【前面不带系数,如Rb】表示一种元素,如铷元素;表示一个原子,如铷原子;表示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如金属单质铷;【前面带系数,如2Rb】只能表示微观上原子的个数,如2个铷原子。

,没有单位。

【解答】

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37,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7,故A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符号Rb可以表铷元素、一个铷原子、金属单质铷等,故B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铷,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C选项说法错误。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D选项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A。

13.(2023八下·新昌期末)“安全用电,珍爱生命”是公民应有的安全意识。关于安全用电,下列四幅图片中的做法正确的是()

A.用湿手插入插头

B.插座上插多个用电器

C.电器着火先拔掉电源再灭火

D.高压线旁放风筝

【答案】C

【知识点】安全用电原则

【解析】【分析】

(1)当电路出现短路或同时接入过多的用电器时,会引起电路电流过大,电线过热,有引发火灾的危险。

(2)为了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我们必须懂得并遵守安全用电的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安全电压的带电体除外),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3)具体的安全用电常识:

·将插头插入插座时,手不要接触金属插脚。

·不要用湿的手触摸电器、插座和开关。

·防止电线的绝缘层老化或破损。

·不要在高压线旁钓鱼或放风筝。

·不要使插座超负荷。

·避免在浴室中使用电器。

·导线旁不要放发热物体。

·不要同时使用大量大功率用电器。

【解答】

A、水是导体,如果用湿手摸开关,易发生触电事故,故A错误。

B、插座上插多个用电器会导致干路电流过大,当电流过载则会有火灾危险,故B错误。

C、用电器着火应先拔掉电源,故C正确。

D、高压线旁放风筝易造成火线、风筝线、人体、大地之间的回路,易发生触电危险,故D大错误。

故答案为C。

14.(2023八下·新昌期末)“三效催化转换器”能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转为无毒气体。下图为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原子发生重新组合

B.该反应中分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C.该反应中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

D.该反应能将引起雾霾的NO2和CO2气体转化为N2和CO

【答案】A

【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

【解析】【分析】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原子种类和数量均保持不变,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解答】

据图可知,该反应为:。

A、该反应中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故答案A正确。

B、该反应中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故答案B错误。

C、该反应中未生成离子化合物,故C错误。

D、NO2和CO2气体不能引起雾霾,NO2会引起酸雨,CO2气体会造成温室效应,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15.(2023八下·新昌期末)如图是果树的一段枝条,长有大小相同的两个果实,现对枝条两个部位的树皮进行环剥。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果实A能继续长大,原因是运输无机盐的筛管未被切断

B.果实B不能继续长大,原因是切断了运输有机物的筛管

C.枝条上1、2、3、4四处中,会出现明显肿胀的部位是2处

D.枝条上部的叶片会萎蔫,因为运输水和无机盐的导管被切断

【答案】B

【知识点】茎的运输作用

【解析】【分析】

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的导管位于木质部中;输导有机物的是筛管,位于韧皮部中。

水分和无机盐被根尖吸收后,会进入根部导管。由于根和茎中的导管是相互连通的,最后,它们就能进入到茎上都的导管。实验证明,水分和无机盐在茎木质部的导管中能自下而上地向枝端运输。

有机物在叶中形成后,在茎的树皮(筛管)中由上而下地运输着。

【解答】

A、水和无机盐通过木质部中的导管,从下到上运输,故A错误;

B、有机物通过韧皮部中的筛管,从上到下运输,果实B上部树皮环剥,有机物无法运输到B,果实不能继续生长,故B正确;

C、有机物通过韧皮部中的筛管,从上到下运输,果实B上部树皮环剥,有机物无法继续向下运输,在1处积累形成树瘤,故C错误;

D、水和无机盐通过木质部中的导管,从下到上运输,环剥树皮不影响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16.(2023八下·新昌期末)如图所示实验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甲实验中矿泉水瓶变瘪可以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

B.图乙实验证明铁丝可以在空气中燃烧

C.由图丙实验可知原子内大部分空间是空心的

D.图丁实验中悬挂的条形磁体远离是因为异名磁极相互排斥

【答案】C

【知识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原子的构成与探索过程;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分析】

(1)图甲实验说明了CO2能溶于水,证明是CO2能水反应的实验是向试管中加入水并滴加紫色石蕊试液,通入是CO2后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

(2)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3)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中重要的实验——α粒子散射实验。α粒子散射实验的现象包括如下三个方面:第一,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几乎沿原方向前进;第二,少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发生了较大偏转;第三,极少数α粒子击中金箔后几乎沿原方向返回。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论是帮助科学家否定了长期以来的“枣糕状”原子模型,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即:原子中心有个很小的核,叫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内,带负电的电子绕核做高速的圆周运动。

(4)磁体间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解答】

A、图甲实验中瓶子变瘪可能是CO2溶于水造成的,不能证明CO2与水发生了反应,故A错误;

B、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故B错误;

C、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大部分α粒子穿过,说明原子内部大部分是空心的,故C正确;

D、图丁中,两磁铁相互原理是因为同名磁极相互排斥,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1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