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故都的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高中语文-故都的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高中语文-故都的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高中语文-故都的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高中语文-故都的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学习作者在主题统摄下选取和描写景物的技巧。体会和理解作者通过景物表达的情感态度和审美观念。二、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利用文字练习的方式理解和掌握主题统摄之下选点取景的技巧。三、学习过程:课堂导入:刘禹锡的《秋词》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首诗歌。这首诗不仅文辞优美,而且立意独树一帜,一反文人“悲秋”的习气,乐观豪迈。那么刘禹锡是通过哪些意象来表现“秋日胜春朝”的呢?“晴空”“一鹤”“云”“碧霄”这些意象构成了寥廓高远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秋的喜爱。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不过的诗歌入手,建立起“这一课”与“这一首”的联系,以浅近的方式入手,更容易引起学生兴趣。走进文本(1)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郁达夫《故都的秋》,好像是属于“自古逢秋悲寂寥”的一类。故都指的是北平,那么在郁达夫的心目中,北平的秋天是什么样的?答案明确:清、静、悲凉。设计意图:让学生抓住散文文眼,提纲挈领。(2)刘禹锡在诗歌中通过“鹤”等意象来表达对秋的赞美,那么郁达夫是通过写什么来表现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的?北国的院落、秋槐、秋蝉、秋雨、秋果那么这些点是如何来表现“清、静、悲凉”之特点的?从秋花图、秋槐图、秋雨图中任选一幅,仿照示例,写写郁达夫是如何利用选定景物来表现中心的?(个人理解、小组讨论)操作步骤:

=1\*GB3①仔细阅读选择部分的文字。

=2\*GB3②勾画出能体现“清、静、悲凉”的词语或短句。

=3\*GB3③用自己的语言将重点词句连缀,阐释该部分对于“清、静、悲凉”的表达效果。

举例: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方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分析:秋蝉,衰弱的蝉声是北国秋天特有的声音,因为是残声,相比夏日的聒噪,显得安静了许多;也因为是残声,预示着生命的终结,又显悲凉。家家户户都养的家虫,家家户户都在体味着秋的到来。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在主题统摄下作者选取景物的技巧以及如何通过景物来表现这种特点。(4)我们发现,这“清、静、悲凉”的秋是不是也很美?刘禹锡“悲寂寥”指的是“以寂寥为悲”,因为秋天是肃杀、落寞的季节,让人悲伤和厌倦。但郁达夫对“清、静、悲凉”的秋是什么态度?明确:眷恋、喜爱:不远千里,饱尝故都的秋味。“我愿把生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直抒胸臆,直接表达喜爱之情。(5)这是直接表达热爱之情,还有别的方式吗?对比:和江南之秋作对比,江南之秋特点: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多雨而少风,颜色不浓,回味不永。理解句子:秋并不是名花,也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解析:一个机灵、活泼,沉稳、刻苦;一个轻佻,一个厚重,一个范围狭小,一个范围广大;一个平和活泼,一个悲凉深远。将对秋的喜爱提升到更高的层次上,是世界文学共同的主题,深化文章中心。设计意图:散文文体最根本的目的是独特体验的表达,作者对秋的眷恋通过多种的方式来实现,让学生体会这一点,非常有必要的。以“这篇”识“这人”,郁达夫为什么会对这样“清、静、悲凉”的秋情有独钟?补充:跟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有关。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这种文学主张的形成有两个因素:第一,跟旧中国环境的黑暗有关,这导致他思想苦闷,逃避现实;第二,也跟作家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有关。郁达夫早年(三岁)丧父,在日本十年的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设计意图:让学生“知人论世”,了解作者创作风格,进而更好地理解文本。四、作业布置:秋,是自然的一个季节,也是人生的一个季节;是一种美景,也是一种心情;是一种美丽,也是一种风格。刘禹锡的秋天很美,郁达夫的秋天同样精彩,同学们也应该拿起笔,书写自己心里的秋天。(800字以上,主题突出,借鉴主题统摄之下选点取景的方法。)设计意图:让学生活学活用,将“这一篇”的学习进行有效迁移。《故都的秋》学情分析《故都的秋》被安排在统编版高中必修教材上册中,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不少的散文,写景抒情的散文更是常见。所以阅读散文的能力和基础还是不错的,特别是郁达夫的这篇写景抒情散文情感比较显豁,文章层次清晰,结构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学生读起来没有大的障碍。学生理解的难点在本节课中表现为对以情驭景的手法的体会与运用。学生平时在习作中的写景比较随意,没有定点选景的意识。而在这一课中,郁达夫因为事先对故都的秋景有了心理的预设和筛选,所以后文的景物选择都是在主题统摄之下的,这个地方学生可能有所感悟,但并不清晰,所以教师的着力点便在这学生有所感悟但说不清的地方。还有一点学生们接受起来比较困难的地方在于郁达夫那种独特的审美气质和风格。郁达夫属于抑郁质人格,因为身世、处境等等原因总有一种悲观和悲凉的情绪,这导致他的对秋的理解和我们平常人不大一样,他的那种审美观需要让学生知人论世去了解和体会,他笔下那种秋的悲凉美也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文字、分析文字去感受和生发共鸣。《故都的秋》效果分析在本次课结束之后,我对这节课教师和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审视,得出以下结论:1.教学设计合理,课堂步骤清晰,学生能循序渐进地进行思考,从而把握课堂内容。2.能够调动学生的兴趣,吸引他们参与到课堂中来,而不是教师的一言堂。3.在分析难点时,学生通过合作讨论的方式能快速的得出结论,表现了学生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和深入的探究。4.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更清晰地了解郁达夫散文浓郁的抒情特色,知人论世,熟悉郁达夫散文的共通特色。5.使学生了解到在主题统摄之下选取景物的手法,指导学生写作。《故都的秋》教材分析《故都的秋》原先在苏教版读本中或教师的课外群文阅读篇目中,最新编写的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把它列为了教读篇目。在新教材中,它与《荷塘月色》《我与地坛》《赤壁赋》《登泰山记》安排在一个单元,这都是古今写景抒情的名篇,以景抒情,情景交融是本单元课文的共通之处。学习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体味优美的描写性的语言是本单元的主要目标。郁达夫的散文那种浓重的个人色彩决定了他的散文的独树一帜。《故都的秋》是郁达夫众多写景散文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篇。说它有代表性是因为这篇散文是郁达夫文风的一次集中体现,是其审美风格的一次集中体现,也是其语言风格的一次集中体现。故都的“秋”,其实是郁达夫的“秋”,是表现了他主观感情、审美取向、文学气质和人生态度的“秋”。本文的悲凉美感,跟传统的悲秋情结有关,跟作者的身世性格有关,跟作品的创作背景也有关。这篇文章采取的是相对比较简单的总分总的结构,开篇即点名文章中心,点出写作主题,奠定了全文的情感基调,也勾勒出了故都的秋的总体特点——清、静、悲凉。接下来的几部分是围绕着“清、静、悲凉”这个中心特征的选点描写。《故都的秋》,作为写景抒情的散文,其主体部分是摹绘故都的秋景。文章采用“横式结构”,从故都“秋晨之景”、“秋槐之景”、“秋蝉之景”、“秋雨之景”、“秋果之景”五个方面,紧扣“故都”和“秋”两个词语,表现了“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也是教师需要着力让学生诵读、体悟和学习的地方,作者选取景物的技巧,描摹景物的技巧是需要学生重点掌握的地方。如“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一椽破屋”,“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如果不是“故都”,“皇城”怎会有“破屋”“破壁腰”,这分明暗示了历史的变迁,正是这一“破”字给作者郁达夫带来了“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这些还算较为显豁的,更为隐蔽的还表现在作者的“逸笔”之中。“说到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佳。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而作者在这“破壁腰”看到的就是这“蓝色”的牵牛花,这是当年“皇城”的遗落,即使做了“故都”,依然不改“皇城”的气派。再看“秋”。“早晨起来”,“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这是“清”;“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这是“静”,“以声写静”;“故都”的人“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更是人的“清、静”,没有了过去的忙碌,一到秋天,只好这样“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郁达夫的情感就是在这些看似“毫无深意”“琐言碎语”中体现了出来。为了表达对故都的秋的喜爱,郁达夫起句即以“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奠定文章的情感基调,接着以江南的秋作比较,指出江南的秋“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风而少雨”,“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因此,“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只有北方才“看得饱,尝得透,赏玩得十足”。这就是对比。“对比”,作为一种修辞手法,是指“两种事物之间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之间相互比较的一种修辞方式”。文章就是通过这种对比,把作者对“秋的认识”“秋的情感”烘托得“饱”“透”“十足”,所以,这种对比烘托就成为了作者表达更深情感的一种手段。更为注意的是,作者为了把这种情感烘托、铺垫得更为深沉,郁达夫在首尾两处进行照应,这一反复,情感表达就更为浓烈。尤其是南国的秋,“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于馍馍,鲈鱼之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真是相去甚远,这种北国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更为显著。通过这一对比,全文的情感就显得“更上一层楼”。

郁达夫为了表达这种对“故都的秋”喜爱的强烈情感,在结尾处直抒胸臆,“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这一设誓,采用假言推理作为逻辑背景,以这种不可能的方式偏离现实,表达了作者喜爱“故都之秋”的浓烈情感。这一结尾,也为第一段“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是饱尝一尝这故都的秋味”作了注脚。全文逻辑清晰,层次分明,中心突出,写景优美,感情炽烈,对于引导学生写作具有标杆作用。《故都的秋》评测练习秋,是自然的一个季节,也是人生的一个季节;是一种美景,也是一种心情;是一种美丽,也是一种风格。刘禹锡的秋天很美,郁达夫的秋天同样精彩,同学们也应该拿起笔,书写自己眼中的和心里的秋天。要求:1.主题突出,借鉴主题统摄之下选点取景的方法。2.800字以上。《故都的秋》课后反思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我下了很多功夫,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借助这种寓情于景的文章让学生体会其写作技巧,让学生能够深入地掌握和获得启示,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读懂上。所以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我设计了这样一节课。这节课上完之后,我也思考了很多,教师教散文,学生学散文有时候都会抓不到方向,教什么,学什么,是考验教师教学水平的一个衡量点。散文是作者独特性灵的抒发,所以教出“这一篇”散文的特色是我本节课教学的终极目标。在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上,我是想利用小组讨论的方式来解决课堂上的难点问题,但是小组讨论的结果没有让学生完美地展现出来,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学生讨论的优势,尽可能地放手让他们自己去解决问题。在一些细节的处理上还有所欠缺,比如对个别字词句的分析还不够。再就是朗读方面引导的还不够,散文应该注重学生语感的培养,读是非常关键的。但是在这节课的过程当中,因为目标设定为内容的分析,所以读的部分并不是很突出。《故都的秋》课标分析《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中提出了语文核心素养,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也伴随着核心素养的养成,特别是语言建构和审美鉴赏这两个方面。课标要求,在必修课程学习过程中,阅读古今中外文学作品,注重审美体验,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1、语言学习郁达夫的语言追求清新之美,感情饱满细腻,观察深切。他是个杰出的抒情诗人,散文和小说不过是诗歌的扩散。学生通过反复的诵读和揣摩可以充分领略郁达夫语言的艺术化特色,描写的细腻,用词的准确。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可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补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2、审美体验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让学生感受到了不一样的审美体验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