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古诗词阅读测试(含解析)高中语文统编版_第1页
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古诗词阅读测试(含解析)高中语文统编版_第2页
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古诗词阅读测试(含解析)高中语文统编版_第3页
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古诗词阅读测试(含解析)高中语文统编版_第4页
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古诗词阅读测试(含解析)高中语文统编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古诗词阅读测试(含解析)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册第三单元古诗词阅读测试

语文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国书法的历史,几乎就是一部历代书法家对《兰亭集序》不断阐释的历史。《兰亭集序》被认为是中国书法界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峰,尽管与之相随的是,《兰亭集序》的真伪之辨从来没有停止过。

最早提出质疑的是宋代学者,而较有说服力的是清末曾经当过慈禧太后秘书的李文田。他工书善画,学问渊博,是岭南“碑派书法”创始人。他爱好金石收藏,精于鉴别。他通过多年考辨,认为《兰亭集序》不是王羲之的作品。

1965年夏,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在《文物》杂志上,发表了《从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兰亭集序〉的真伪》一文。他基本上重复了李文田的两个论点,认为从年前南京出土的王谢(晋代)墓志来看,《兰亭集序》失去了晋人惯用的带有隶书笔意的笔法,因此断定它不是晋代遗留下来的作品。其次,从文章的内容来看,作者是在王羲之所作《临河序》的基础上加工而写成的。因为,文章前半部描写欢快之情,写得很流畅,后半部突然悲痛起来,这与晋人的达观以及王羲之本人的性格大相径庭,故值得怀疑。据此,郭沫若推断《兰亭集序》乃是一赝品,并非王羲之的作品。

郭文发表后,立即引起了轩然大波。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高二适写了《〈兰亭集序〉的真伪驳议》一文,提出了与郭文针锋相对的观点。该文认为,唐初各大书法家如欧阳询、虞世南等都在学王帖,而唐太宗也酷爱王之书法,我们没有理由否定唐初书法家的鉴别能力。其次,若以东晋书法当接近于隶书,而《兰亭集序》却是行书,因此就怀疑《兰亭集序》非晋人之作,这是方法论的错误。王字本身有发展过程,它脱胎于旧时代而又高于旧时代,向行书方面发展,故王羲之被称之为“书圣”,其理由即在此也。再者,从美学的观点上看,《兰亭集序》书法、文思之潇洒、飘逸,与东晋士族的风貌也相吻合。因此,《兰亭集序》为晋代王羲之手笔。

值得欣慰的是,“兰亭论辩”沉寂多年之后,新出土的文物为考证传世《兰亭集序》的真伪提供了新线索。1998年6月,在南京市东郊发现一处罕见的六朝古墓葬群,其中二号墓室前部出土有两方极为珍贵的砖质墓志,在全国引起轰动。该墓为东晋名臣高崧及其夫人谢氏的合葬墓。高崧卒于公元366年,夫人谢氏卒于公元355年,而王羲之卒于公元361年。可以说,他们生活在同一时代。这两块墓志上写有“晋侍人、建昌伯、广陵人高崧”等字,虽仍有由隶入楷的痕迹,但已与现代意义上的楷书十分相近。高崧墓志作为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楷书实证资料,在中国书法史上意义重大。在南京周边,还有三十块左右墓碑,东晋墓碑出土地点也不只是南京,还有在丹阳、马鞍山出土的。

这些考古发现表明:从书体上来看,六朝的书体在转型之中,即由隶到楷的重要演化阶段,多种书体并存是合情合理的。东晋时期不仅只存在隶书,而且行楷或隶楷兼有。这就纠正了过去“晋代不可能出现楷书、草书”的说法。这些考古发现完全推翻了李文田、郭沫若的基本论点,也为《兰亭集序》的真伪之争画上了一个句号。

(摘选自刘孟达《〈兰亭集序〉真伪之谜》,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兰亭集序》是中国书法界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峰,中国书法的历史就是一部历代书法家对它不断阐释的历史。

B.郭沫若基本重复了李文田的观点,认为《兰亭集序》是赝品,并非王羲之的作品,也没有提供新的考证线索。

C.南京东晋高崧墓志等的出土,为《兰亭集序》的真伪之争提供了重要佐证,证明了郭沫若的基本观点是错误的。

D.《兰亭集序》中王羲之把“览”字写成“揽”,是为了避讳其曾祖父王览而为之,这也佐证了《兰亭集序》是王羲之所作。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提到质疑《兰亭集序》真实性的有宋代学者和清代的李文田,既为引出郭沫若的观点作铺垫,也印证了关于《兰亭集序》的真伪之辨从来没有停止过的观点。

B.高二适的文章是从三个方面来驳议的:一是没有理由否定唐初书法家的鉴别能力;二是怀疑《兰亭集序》非晋人之作是方法论的错误;三是从美学的观点分析。

C.文章最后一段以许多考古发现的文物为依据,完全推翻了李文田、郭沫若等人认为《兰亭集序》不是王羲之作品的观点,论据确凿,论证充分,显得真实可信。

D.为了证明《兰亭集序》是王羲之的作品,本文先破后立,先摆出李文田、郭沫若两位重量级人物的观点,从反面来突出默默无闻的高二适的观点,论证雄辩有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清代的李文田是岭南“碑派书法”创始人。他工书善画,学问渊博,并且爱好金石收藏,精于鉴别。因此他认为《兰亭集序》不是王羲之的作品的说法是可信的。

B.郭沫若认为《兰亭集序》失去了晋人惯用的带有隶书笔意的笔法,因此断定它不是晋代遗留下来的作品,如果南京高崧墓志等没有被发现,他这种说法还是有道理的。

C.南京高崧墓志是我国最早的楷书实证资料,墓志上字体是由隶入楷的转变时期的字体,且已与现代意义上的楷书十分相近,对研究我国书法发展史很有价值。

D.高崧墓志的发现在书法史上意义重大,它证明了六朝的书体处在转型之中,六朝多种书体并存是合情合理的,东晋时期不仅存在隶书,而且行楷或隶楷兼有。

二、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审讯

【美】奥拉姆

他静静地坐在那儿,等着。他的背轻轻地靠在椅背上,摆在桌子上的双手交叉成金字塔的形状。他的眼睛盯着墙上的单向透明镜,冲透过镜子向里监视的警察微笑着,想要他们看到他的自信和优势。

侦探马库斯奎尔坐在桌子对面,仔细打量着这个被拘押的犯罪嫌疑人。那种想要证明自己是最坚强的、能够控制住自己的表情,他见过无数次了。每次看到嫌疑人表现出这种妄想的心态,试图把自己当成审讯室的主人时,奎尔都忍不住想笑。

奎尔侦探知道他们实际上是怎么回事,只有两个字:脆弱。每个人都是脆弱的,他们需要空气,他们会流血,骨头会折断。每个人都是脆弱的,一点点压力就能使他们崩溃。

奎尔慢悠悠地看了嫌疑人一眼。这家伙一直没停止笑,不是那种发自内心的笑,更像是受到刻意控制的笑。

奎尔打开桌子上的文件夹。

“请告诉我,瑞恩斯,发生了什么?”

瑞恩斯耸耸肩,说:“我杀了他。”

奎尔狠狠地瞪了他一眼:“你承认杀了亚瑟格雷森?”

“我承认。”

“你为什么要那么做?”

瑞恩斯断开与侦探眼神的接触,看向天花板。

“他毒害人们。”他说。

“啊……什么?”

“他掠夺那些不幸的人,从卖给他们的违禁物品中获得利益,而他非常清楚那种东西对那些人意味着什么。他靠着毁掉人们的生活发财,而我鄙视这种对权力的滥用。”他的目光离开天花板,回到侦探身上,仿佛在观察着奎尔的每一个动作。

奎尔摇晃了一下,发出轻声的嘲笑。

瑞恩斯接着说下去:“人们身上有种特性,他们会仓促地去进行评判,却不愿意花点时间去理解。他们更注重眼前而忘了过去,他们绝不会问是什么使我……成了社会的异类。我敢保证,此刻他们在想什么是我最好的死法。”

“你能责怪他们吗?”奎尔问。

“当然不能。我违反了规则,现在必须面对由此引起的后果。可是你问到过,我为什么要这么做吗?”

“我不在乎。”奎尔从椅子上站起来,“老实说,我已经厌倦在这里浪费时间。”

瑞恩斯搓着双手。

“可以理解。我只是想请你再听我说几句。请坐,侦探。”瑞恩斯指着侦探的椅子。

奎尔抿着嘴唇,不情愿地慢慢坐下来。

“很好。现在,要是我告诉你,亚瑟格雷森不是唯一的会怎么样呢?”

侦探立刻屏住了呼吸。

“唯一什么?”

“格雷森不是唯一死于我刀下的。”

“我会说你在撒谎。”

“随你怎么说,侦探。不过现在,你能不理会那种让一个连环杀手从你手中滑掉的可能性吗?”

瑞恩斯把双手交叉起来,搭成金字塔形。

奎尔极力控制住自己的呼吸频率,以确保血压不会升高。

“好吧,几个?”

“你认为有几个?”

“行了,别再跟我玩猜谜游戏了。你为什么要杀他们?”

“因为他们不肯停止。”

“停止什么?”

“停止违法犯罪。”瑞恩斯大笑起来,笑声响得连外面都能听到。

“这倒有趣,”奎尔冷冷地说,压制着想掌掴这个自鸣得意的家伙的强烈欲望,“听起来你像是个义务警员。”

“完全正确,侦探。”瑞恩斯脸上的笑容突然消失了,神情变得严肃起来,锥子般的目光刺向奎尔。

“这么说,你的使命是维护公正,哈哈!”奎尔笑道,毫不掩饰轻蔑之情。

“必须有人这么做。”

“难道你不知道警察是国家机器的执法者吗?”

“当然知道。事实上,就在前几天我还遇到了你的一位同事。”

奎尔心里暖洋洋的快意被一阵冷飕飕的寒意取代。

“哦,是吗?那是谁呢?”

“你的搭档,兰德侦探。”

“什么?”

奎尔咬紧牙关,看着瑞恩斯,那家伙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他。

“恐怕他不能再同你搭档了。”

“你杀了一名警官?”

“更正一下,一名腐败的警官。”

奎尔伸出胳膊,用手指指着瑞恩斯。

“你……你是个人渣!”

“哇,我料到你会这么说。毕竟,你与兰德、格雷森一起做事,分享好处。”

“哼,你是个妄想狂。”奎尔努力保持镇静,可是他放在桌子下的手却禁不住抖动起来。

“你害怕了吗,奎尔?现在,你那些躲在隔壁监听的同事们正在欣赏你和兰德做坏事的照片。”瑞恩斯再次露出笑容。

“你胡说!”奎尔听到自己的声音变了调。

“告诉我,侦探,你是罪犯吗?”

奎尔感觉到头发都被冷汗湿透了。

“你怎么知道的?我们做得很隐蔽。”说到一半时他呆住了,意识到自己说漏了嘴,“我是说……不,我是……”他完全乱了阵脚,不得不再次闭嘴。

奎尔侦探低下头,看着映在光滑金属桌面上自己淡淡的影子。过了一会儿,他慢慢地转过头,看着墙上的单向透明镜。同事们正在镜后看着他,他想象得出因为他的背叛而出现在他们脸上那震惊和愤怒的表情。

(有删改)

4.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故事情节的步步推进,警官奎尔的内心发生了一系列微妙的变化,而真正使他陷入紧张慌乱的则是瑞恩斯提到了格雷森被杀一事。

B.瑞恩斯以身试法杀死了兰德和格雷森,他鄙视他们这些靠毁掉他人生活发财的人,认为自己这样做是为社会铲除坏人,维护社会公正。

C.瑞恩斯承认自己杀人违法,知道必须为此承担相应后果,但他也心怀不平,抱怨世人只看到自己犯罪的表象,却不过问犯罪背后的原因。

D.在奎尔对瑞恩斯审讯之前,瑞恩斯已向警方举报了奎尔的违法行为,其他警察也监听了这场审讯,奎尔的罪恶嘴脸已暴露在众人面前。

5.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瑞恩斯微笑着展现“自信和优势”,奎尔打量着对方“忍不住想笑”,开头部分对双方的细节描写相映成趣,传达出两人此时的微妙心理。

B.“一直没停止笑”“大笑起来”“笑容突然消失了”“再次露出笑容”,文中对瑞恩斯的这些神态描写前后呼应,展现了人物情绪的丰富变化。

C.文中有两处写到瑞恩斯把双手交叉成金字塔形,描写手法相同而用意有别,前者表现人物紧张中故作镇定,后者表现人物愤怒中有所节制。

D.“我们做得很隐蔽……”“我是说……不,我是……”,句中的几个省略号表示说话断断续续,非常传神地表现出真相败露后奎尔的慌乱情状。

6.“审讯”作为这篇小说的标题,有多重意蕴。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

7.这篇小说主要以对话形式展开,这种写法有哪些作用?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彪之字叔武,年二十,须鬓皓白,时人谓之王白须。初除佐著作郎、东海王文学。从伯导谓曰:“选官欲以汝为尚书郎,汝幸可作诸王佐邪!”彪之曰:“位之多少既不足计,自当任之于时。至于超迁,是所不愿。”遂为郎。累迁御史中丞、侍中、廷尉。时永嘉太守谢毅,赦后杀郡人周矫,矫从兄球诣州诉冤。扬州刺史殷浩遣从事收毅,付廷尉。彪之以球为狱主,身无王爵,非廷尉所料,不肯受,与州相反复。穆帝发诏令受之。彪之又上疏执据,时人比之张释之。时当南郊,简文帝为抚军,执政,访彪之应有赦不。答曰中兴以来郊祀往往有赦愚意尝谓非宜何者黎庶不达其意将谓郊祀必赦至此时凶愚之辈复生心于侥幸矣遂从之永和末,多疾疫。旧制,朝臣家有时疾,染易三人以上者,身虽无病,百日不得入宫。至是,百官多列家疾,不入。彪之又言:“疾疫之年,家无不染。若以之不复入宫,则直侍顿阙,王者宫省空矣。”朝廷从之。及简文崩,群臣疑惑,未敢立嗣。或云,宜当须大司马处分。彪之正色曰:“君崩,太子代立,大司马何容得异!若先面咨,必反为所责矣。”于是朝议乃定。及孝武帝即位,太皇太后令以帝冲幼,令温依周公居摄故事。事已施行,彪之曰:“此异常大事,大司马必当固让,使万机停滞,稽废山陵,未敢奉令。谨具封还内,请停。”事遂不行。加光禄大夫、仪同三司,未拜。疾笃,帝遣黄门侍郎问所苦,赐钱三十万以营医药。太元二年卒,年七十三,即以光禄为赠,谥曰简。

(节选自《晋书·王彪之传》)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答曰/中兴以来/郊祀往往有赦/愚意尝谓非宜/何者/黎庶不达/其意将谓郊祀必赦/至此时/凶愚之辈复生心于侥幸矣/遂从之/

B.答曰/中兴以来/郊祀往往有赦/愚意尝谓非宜/何者/黎庶不达其意/将谓郊祀必赦/至此时/凶愚之辈复生心于侥幸矣/遂从之/

C.答曰/中兴以来/郊祀往往有赦/愚意尝谓非宜何者/黎庶不达/其意将谓郊祀必赦/至此时/凶愚之辈复生心于侥幸矣/遂从之/

D.答曰/中兴以来/郊祀往往有赦/愚意尝谓非宜何者/黎庶不达其意/将谓郊祀必赦/至此时/凶愚之辈复生心于侥幸矣/遂从之/

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守是郡一级的最高行政长官,主要掌管民政、司法、军事、科举等事务。

B.立嗣可指无子而以同宗之子承继,又可指确立王位继承人,文中则指后者。

C.周公是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曾辅佐周武王讨伐商纣王最终获取天下。

D.居摄是指古代帝王因年幼不能亲政,大臣代居其位来处理政务的一种制度。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彪之出仕之始,不愿超迁任职。他的堂伯父王导对他说,选官要任他为尚书郎,他却认为地位高低不值得计较,越级提拔是自己不愿意的事。

B.彪之坚持己见,不肯接受人犯。殷浩将谢毅交付廷尉候审,他以此非廷尉职责为由,虽有皇上命令,依然据理拒收,时人将他比作张释之。

C.彪之讲究实效,维护朝廷秩序。永和末年流行传染病,他见各类官员借口家中有人患病,不愿到任办公,指出这样做的危害,朝政因此恢复。

D.彪之言辞机敏,反对权臣听政。简文帝去世,讨论身后事时有人提出等候大司马处置,他抢先表示由太子代立,若先面咨大司马将被他斥责。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朝臣家有时疾,染易三人以上者,身虽无病,百日不得入宫。

(2)疾笃,帝遣黄门侍郎问所苦,赐钱三十万以营医药。

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的题目。

临江仙·送钱穆父①

苏轼

一别都门三改火②,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注】①元祐三年,钱穆父获罪出知越州,元祐五年徙知灜州,于次年春启行,途经杭州,苏轼以此词赠行。②改火:古时钻木取火,因四季不同而改用不同的木材,称为“改火”。

12.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人与钱穆父京城一别后,时隔三年再次重逢,今又将分别,令人慨叹。

B.钱穆父如春风般温暖的笑容,与他辗转天涯、踏尽红尘的辛劳形成对比。

C.词人以古井、秋竹作比,表达了他对友人品性的赞美和对其遭遇的同情。

D.“淡月微云”营造出凄清的氛围,情景交融,烘托出词人惆怅、感伤的心情。

13.“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蕴含了词人怎样的情感态度?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五、选择题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高校改名潮几乎每年都会__一次,据统计,过去20多年中,在2000多所公办高校中,有将近一半高校改过名字。成功改名,可以提高学校知名度,让学校以及师生更有面子,还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源投入,吸引优质的生源,是一件___的事情。不过,改名也有改名的烦恼,不是所有的改名效果都是积极的,也并不是所有的改名,都能够得到社会以及校友的认同。更有些学校几经周折改名之后,___,影响力反而变弱了,甚至有的不得不改回来。一所大学的校名就是它的招牌,是一种无形资产,早已和学校的办学理念、治学风格紧密融合在一起。更改校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能使学校与其办学历史和办学理念形成___。按照有关规定,学院更名为大学,要满足“在学科与专业方面,应拥有3个以上学科门类作为主要学科”等要求。对于一些专业特色比较鲜明的高校来说,这意味着要增设学科和专业,扩大招生规模,进而有可能导致办学定位模糊,办学特色缺失。

14.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涌现求名求利因小失大分割

B.出现求名求利得不偿失割裂

C.出现名利双收因小失大分割

D.涌现名利双收得不偿失割裂

1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是所有的改名效果都是积极的,也并不是所有的改名,都能够得到校友以及社会的认同。

B.不是所有的改名效果都能够得到校友以及社会的认同,也并不是所有的改名都是积极的。

C.不是所有的改名,都能够得到社会以及校友的认同,也并不是所有的改名效果都是积极的。

D.不是所有的改名,都能够得到校友以及社会的认同,也并不是所有的改名效果都是积极的。

16.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物欲横流的社会,还有多少人记得李密在《陈情表》中“乌鸟私情,愿乞终养”的希冀?

B.人们把表面上看起来光鲜亮丽却承受不了挫折的年轻一代称为“草莓族”。

C.说他脸上有些妖气,一定遇见“美女蛇”了。

D.有几个“慈祥”的老板把捡来的菜叶用盐浸浸就算作工友的菜肴。

六、选择简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久坐以后很难保持正确的坐姿,常会出现弯腰弓背坐或蜷缩在沙发上的情况,此时腰椎局部受到的剪切力增大,久而久之就可能造成腰背部肌肉韧带等软组织损伤,引起腰疼。

久坐还会增加患心血管病的概率,从而导致死亡风险的增加。①经常听说打麻将时突然死亡,这与他们长时间坐着不动是重要因素。久坐还会带来身体肥胖、机能退化等问题。

②远离这些危害最有效的方法当然是避免不要久坐,建议坐30~40分钟左右就要站立活动一会儿。可以伸伸懒腰或者轻微旋转腰部,最好能出去转上一圈。另外,要选择合适的座具,尤其不要坐过低的座椅;必要时可在腰部增加腰垫,保持腰部的正直。

17.文中画横线的两个语句各有两处语病,请修改。

18.请分别用一个疑问句给上面的三段文字各加一个小标题。每个标题不超过10个字。

七、材料作文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十七世纪的犹太哲学家斯宾诺莎说:“保持健康是做人的责任。”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全国教育大会时做出重要指示:“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然而,现在很多学生以“学业重,没时间运动”“太累了,不想运动”等为借口不参加体育活动。我国青少年体质下滑已引起各方关注。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奋进中学”)同学写一篇倡仪书,倡议大家“强身健体,逐梦未来”,表达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2.D3.B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时,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如本题,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

A项,“中国书法的历史就是一部历代书法家对它不断阐释的历史”是错误的,由原文“中国书法的历史,几乎就是一部历代书法家对《兰亭集序》不断阐释的历史”可知,选项遗漏了“几乎”,程度不同,表述绝对。

B项,“也没有提供新的考证线索”是错误的。由原文“认为从年前南京出土的王谢(晋代)墓志来看,《兰亭集序》失去了晋人惯用的带有隶书笔意的笔法,因此断定它不是晋代遗留下来的作品”可知,郭沫若是从当时南京出土的王谢(晋代)墓志来推断的,这是一条新的考证线索。

D项,说法虽然有一定道理,但选文中未提及,且课本中内容为“览”,属无中生有。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D项,本文只是一篇介绍“《兰亭集序》真伪之谜”的文章,不是为了证明《兰亭集序》是王羲之的作品。先摆出李文田、郭沫若两位重量级人物的观点,也不是从反面来突出默默无闻的高二适的观点,只是客观介绍而已,也谈不上“论证雄辩有力”。

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这是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A项,原因不充分,由原文“他工书善画,学问渊博,是岭南‘碑派书法’创始人。他爱好金石收藏,精于鉴别。他通过多年考辨,认为《兰亭集序》不是王羲之的作品”可知,他认为《兰亭集序》不是王羲之的作品的主要原因是经过他多年的考证,推理不正确。

C项,“南京高崧墓志是我国最早的楷书实证资料”表达不准确,应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楷书实证资料”;“墓志上字体是由隶入楷的转变时期的字体”,也不准确,原文是说“仍有由隶入楷的痕迹”。

D项,只有高崧墓志不能证明后面的观点,还应包括“在南京周边发现的三十块左右墓碑,还有在丹阳、马鞍山出土的东晋墓碑”等一些考古发现。

故选B。

4.A5.C6.①“审讯”本来指警察对犯罪嫌疑人的审讯,文中又可指犯罪嫌疑人对腐败警察的另一种“审讯”。②从全文主旨上,“审讯”也可以理解为从正义和道德的角度对邪恶势力的严正“审讯”。7.①人物对话构成了小说的主要内容。小说通过人物对话推动情节发展,使情节更为紧凑。②人物对话是小说刻画人物形象的主要手段。两位主要人物的行为、性格乃至心理活动,主要是通过他们的对话加以表现的。③人物对话是揭示小说主旨的主要途径。小说张扬正直正义、批判腐败丑恶的主旨是在人物对话中逐步揭示出来的。④凝练生动的对话增强了读者的在场感,更易引起读者共鸣。

【分析】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

A.“而真正使他陷入紧张慌乱的则是瑞恩斯提到了格雷森被杀一事”错误,真正使奎尔陷入紧张慌乱的应是瑞恩斯提到了兰德被杀一事。文中当瑞恩斯提到兰德被杀时,“奎尔心里暖洋洋的快意被一阵冷飕飕的寒意取代”,继而“咬紧牙关",表明其内心高度紧张,濒临崩溃。可见选项张冠李戴。

故选A。

5.本题考查学生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C.“用意有别”错误,根据前后文意可知,两处动作描写表达效果相近,都是表现瑞恩斯的从容自信和对奎尔警官的蔑视。

故选C。

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标题意蕴的能力。

首先从本义、浅层字面含义理解“审讯”指警察对犯罪嫌疑人的审讯,结合第二段“侦探马库斯奎尔坐在桌子对面,仔细打量着这个被拘押的犯罪嫌疑人。……每次看到嫌疑人表现出这种妄想的心态,试图把自己当成审讯室的主人时,奎尔都忍不住想笑”来理解分析”。

结合后文“‘你害怕了吗,奎尔?现在,你那些躲在隔壁监听的同事们正在欣赏你和兰德做坏事的照片。’瑞恩斯再次露出笑容”“‘你胡说!’奎尔听到自己的声音变了调”。“告诉我,侦探,你是罪犯吗?”“奎尔感觉到头发都被冷汗湿透了”“‘你怎么知道的?我们做得很隐蔽。’说到一半时他呆住了,意识到自己说漏了嘴,‘我是说……不,我是……’他完全乱了阵脚,不得不再次闭嘴”,可见文中又可指犯罪嫌疑人对腐败警察的另一种“审讯”。

结合“"他掠夺那些不幸的人,从卖给他们的违禁物品中获得利益,而他非常清楚那种东西对那些人意味着什么。他靠着毁掉人们的生活发财,而我鄙视这种对权力的滥用。"他的目光离开天花板,回到侦探身上,仿佛在观察着奎尔的每一个动作”“奎尔侦探低下头,看着映在光滑金属桌面上自己淡淡的影子。过了一会儿,他慢慢地转过头,看着墙上的单向透明镜。同事们正在镜后看着他,他想象得出因为他的背叛而出现在他们脸上那震惊和愤怒的表情”从全文主旨上,“审讯”也可以理解为从正义和道德的角度对邪恶势力的严正“审讯”。

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对话描写手法作用的能力。

结合“请告诉我,瑞恩斯,发生了什么?”“你为什么要那么做?”“很好。现在,要是我告诉你,亚瑟格雷森不是唯一的会怎么样呢?”“好吧,几个?”“哦,是吗?那是谁呢?”“你的搭档,兰德侦探。”“告诉我,侦探,你是罪犯吗?”“‘你怎么知道的?我们做得很隐蔽。’说到一半时他呆住了,意识到自己说漏了嘴,‘我是说……不,我是……’他完全乱了阵脚,不得不再次闭嘴”,可见答案①小说的情节是在语言描写中徐徐展开并缓缓推进的,人物对话占了大部分篇幅,构成了小说的主要内容,小说通过人物对话推动情节发展,结构严谨紧凑。

结合“他毒害人们。”"他掠夺那些不幸的人,从卖给他们的违禁物品中获得利益,而他非常清楚那种东西对那些人意味着什么。他靠着毁掉人们的生活发财,而我鄙视这种对权力的滥用。"他的目光离开天花板,回到侦探身上,仿佛在观察着奎尔的每一个动作”,可见瑞恩斯的正直、嫉恶如仇、勇敢伸张正义、有担当的性格特点。结合“你怎么知道的?我们做得很隐蔽。”“我是说……不,我是……”,可见奎尔的邪恶、紧张、害怕,极力掩饰自己的罪行。从而得出②人物对话是小说刻画人物形象的主要手段。两位主要人物的行为、性格乃至心理活动,主要是通过他们的对话加以表现的。

结合“更正一下,一名腐败的警官。”“哇,我料到你会这么说。毕竟,你与兰德、格雷森一起做事,分享好处。”“你害怕了吗,奎尔?现在,你那些躲在隔壁监听的同事们正在欣赏你和兰德做坏事的照片。”等句,可见人物对话揭示了小说伸张正义的中心思想,通过“审讯”的反转,在出乎意料的结局中批判腐败丑恶、禁不住诱惑、唯利是图的。

结合“我承认。”“你为什么要那么做?”“他毒害人们。”“啊……什么?”等语言描写,可见语言凝练简洁,生动形象,突出人物性格特点,让人身临其境,富有画面感,引发读者思考,增强了可读性。

8.B9.A10.C11.(1)朝臣家中有人得流行病,如果三人以上传染,即使本人未病,百日之内也不准入进宫。

(2)病重,皇帝派黄门侍郎探问病痛,赐钱三十万给他治病买药。

【解析】8.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先了解文章大意,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本题中,“愚意尝谓非宜”意思是:我认为不合时宜。“何者”是针对“愚意尝谓非宜”而发问的,故要断开,排除CD;“黎庶不达其意”,“黎庶”是主语,“不达”谓语,“其意”宾语,本句主谓宾齐全,结构完整,不能断开,排除A。

故选B。

9.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考生平时要注重文化常识的积累,尤其是课本注释的相关内容,需要分门别类,进行归纳识记。对于考题中出现的比较生僻的古文化常识,根据文意仔细甄别正误。

A项,“太守是郡一级的最高行政长官,主要掌管民政、司法、军事、科举等事务”说法错误。太守不负责掌管军事和科举,太守的职责是“治民、进贤、决讼、检奸,还可以自行任免所属掾史”。

故选A。

10.本题考查筛选并概括文中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看清题干要求,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将选项与原文进行比较,做好理解分析,找出与原文不符合之处。

C项,“借口家中有人患病,不愿到任办公”表述有误,原文是“旧制,朝臣家有时疾,染易三人以上者,身虽无病,百日不得入宫”,是原来有规定,不是找借口,不愿到任办公。

11.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第一题得分点:“时疾”,传染病;“身”,自己;“虽”,即使;

第二题得分点:“笃”,重;“遣”,派遣;“问所苦”,探病问候;“营”,治。

【点睛】译文:

王彪之,字叔武。二十岁时,胡须鬓角都白了,当时人称他为王白须。最初任佐著作郎、东海王文学。堂伯父王导对他说:“选官要任你为尚书郎,你有幸可以做朝官了。”王彪之说:“职位的高低本来不值得计较,应当在合途的时候任职,至于破格提拨,这并不是我的愿望。”于是做了尚书郎。多次升迁,担任御史中丞、侍中、廷尉。当时永嘉太守谢毅,大赦后处死当地人周矫,于是周矫堂兄周球向扬州府告发。扬州刺史殷浩派从事拘捕谢毅,交付廷尉审理。王彪之认为周球是诉讼案件的当事人,没有爵位,不在廷尉职责范围以内,不肯受理,这件事在州里颠过来倒过去。穆帝发出诏令命王彪之收处谢毅。王彪之又上疏据理力争,当时人把他比作西汉廷尉张释之。当时要在南郊祭天,简文帝任抚军,执掌国政,向王彪之询问是否应该大赦。他回答说:“自从中兴以来,郊祀往往有大赦,我认为不合时宜。为什么呢?老百姓不明白这个道理,他们认为每逢郊祀必定大赦,到这个时候凶恶愚蠢之辈又要产生侥幸的心理了。”于是就听从了他的意见。永和末年,多发传染病。按旧例,朝中大臣之家有传染病,家中传染三人以上的,即使自身无病,百日内也不得进宫。此时,文武百官多称家有时疾而不入朝理事。王彪之又进言道:“瘟疫之年,没有哪一家不传染。如果因此就不入宫,那恐怕连近侍也无人充当,皇宫将会空无一人了。”朝廷听从了王彪之的进谏。等到简文驾崩,群臣犹豫不定,没有敢立下继承人。有人说,这件事应该当由大司马来决定。王彪之严肃地说:“国君驾崩,太子应当即位为君,大司马怎能有资格提出异议?如果事先在大司马的面前询问,那么一定会被责备的。”于是朝廷的议论才平息下来。等到孝武帝即位,太皇太后因为孝武帝年幼而下达命令,令桓温沿袭周公代替周成王摄政的旧例。命令已经公布,王彪之说:“这些不同寻常的违背天命的事,大司马一定要再三辞让,如果导致政务停顿,耽误先帝陵墓的修筑,我不敢遵奉命令,谨将诏书密封归还。”于是事情也就没能实行。王彪之被加封为光禄大夫、仪同三司,没有正式任命。病重后,皇帝派黄门侍郎探病问候,赐钱三十万给他治病。太元二年去世,享年七十三岁。就赠以光禄的官职,谥号是简。

12.B13.①豪放达观,意在劝慰友人。词人认为人生如逆旅,人人都是漂泊的旅人,自当随遇而安。表达了词人超然物外,恬淡自安的洒脱情怀。②失意惆怅,意在伤感自身。词人认为自己和友人一样不幸,表达了对宦海浮沉的惆怅,以及对自身身世飘零的慨叹。

【分析】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

B.“与他辗转天涯、踏尽红尘的辛劳形成对比”错误,“依然一笑作春温”与“天涯踏尽红尘”没有对比,这里是说词人即使与友人分别了三年,再见时看见友人的笑容依旧是温暖的,情分并没有生疏。

故选B。

13.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首先理解“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的意思。这两句意思是:人生在世就好像住旅馆,我也包括在旅行者里边。

然后结合诗歌标题、注释以及全篇的内容分析其中的情感态度。由诗歌标题“送钱穆父”可知,这是一首送别词,再结合注释“元祐三年,钱穆父获罪出知越州,元祐五年徙知灜州,于次年春启行,途经杭州,苏轼以此词赠行”可知创作背景,友人即将远离,词人对友人说人生如逆旅,谁都是其中的过客,既然人人都是天地间的过客,就不必计较眼前聚散和江南江北了,这是对友人的劝慰,流露出豪放达观之情。这两句以对友人的慰勉和开释胸怀总收全词,既动之以情,又揭示出得失两忘、万物齐一的人生态度。

再结合苏轼的人生经历来看,苏轼此时在杭州任职,也是失意惆怅的,所以在对友人的劝慰之中也有对自身的感叹,由友人的经历而想到自身,“我亦是行人”也是对自身飘零的身世的慨叹。

14.D15.D16.A

【分析】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

涌现:意思是在同一时期大量的出现。出现:显露出来;产生出来。可以是实际事物,也可以是一种现象。

根据语境“改名潮”,可知,是指大量出现,故选“涌现”。

求名求利:追求名誉与财利。名利双收:既得名声,又获利益。

根据前文“提高学校知名度”“还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源投入,吸引优质的生源”可见,这是一件既获得名声,又获得利益的事,故选“名利双收”。

因小失大:为了小的利益而失去大的利益。得不偿失:所得的利益抵偿不了所受的损失。

根据后文“影响力反而变弱了”可知,得到了新名字或一些利益,却失去了原来名字的影响力,这里“影响力”与得到的之间并未比较出大小,故选“得不偿失”。

割裂:从整体中分割出若干部分;割开。把不应当分割的东西分割开(多指抽象的事物,相比撕裂侧重结果)。分割:指把一个整体或有联系的事物强行分开。

此处对象是“办学历史和办学理念”,是抽象事物,故选“割裂”。

故选D。

15.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线句语病有二,均为为语序不当,“不是……并不是”分句间语序不当,应该先说“认同”,再说“效果”,据此排除A。“社会以及校友”词语间语序不当,应该先说小范围再说大范围,改为“校友以及社会”,排除C。B中“得到校友以及社会的认同”的应该是“改名”,而不是“效果”,错误。

故选D。

1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标点符号作用的能力。

原文“在学科与专业方面,应拥有3个以上学科门类作为主要学科”是直接引用要求原文。

A.表直接引用。

B.表特殊称谓。

C.表特殊含义。

D.表反讽,这几个老板实际上并不“慈祥”。

故选A。

17.语句①在“打麻将时”前加“有人”;删掉“这与”,或把“是重要因素”改为“有重要关系”。

语句②删掉“避免”或“不要”;删掉“左右”。18.①久坐为什么会引起腰疼?

②久坐还有哪些危害?

③如何避免久坐的危害?

【分析】17.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语句①,成分残缺,“打麻将时突然死亡”缺主语,前面加“有人”;结构混乱,改为“这与他们长时间坐着不动有关”或去掉“这与”。

语句②,否定不当导致不合逻辑,删掉“避免”或“不要”;“30~40”就为约数,不能再用“左右”,删掉“左右”。

18.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压缩语段及拟写标题的能力。

第一段,由“此时腰椎局部受到的剪切力增大,久而久之就可能造成腰背部肌肉韧带等软组织损伤,引起腰疼”等句子可知,主要内容为“久坐引起腰疼的原因”,题干要求用疑问句,可以表述为“久坐为什么会引起腰疼”。

第二段,由“导致死亡风险的增加”“久坐还会带来身体肥胖、机能退化等问题”等句子可知主要内容为“久坐的危害”,可以表述为“久坐还有哪些危害”。

第三段,由“远离这些危害最有效的方法当然是避免久坐”“可以伸伸懒腰或者轻微旋转腰部,最好能出去转上一圈”“要选择合适的坐具”“可在腰部增加腰垫”等分析,主要内容为“避免久坐危害的方法”,可以表述为“如何避免久坐的危害”。

把以上分析变为疑问句即可,注意字数的限制。

19.例文:

强身健体,逐梦未来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近来,因学业繁重,很多同学都减少了体育运动,甚至连户外活动时间也大为缩减。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要知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呀!如果没有强健的体魄,我们便很容易被疾病、衰弱打倒,“好好学习”也就无从谈起了。伟人曾说过:“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为了让我们有充足的精力投入学习,我倡议,让“强身健体”成为我们筑梦未来的坚实基础!

“生命在于运动”,健康的身体人人都可以得到,秘诀就是坚持运动;坚强的意志人人都可以得到,秘诀更是坚持运动。古希腊山岩上刻着这样一句格言:“如果你想变得睿智,跑步吧;如果你想健康,跑步吧;如果你想更加健美,跑步吧。”由此可见,体育不仅能提高人的运动技巧,而且还能陶冶人的情操、培养健康的人格和积极向上的精神。我们只有参与丰富多彩的健身活动,才能不断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只有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才能做到精力充沛,赢得和谐幸福生活。为此,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倡导新理念,形成新风尚。有了健康的体质,我们才能认真地学习;有了健康的体质,我们才能辛勤地工作;有了健康的体质,我们才能幸福地生活。倡导“每天健身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的理念,强化“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意识,在全校形成自觉锻炼、主动健身、追求健康的良好风尚。

二、倡导常健身,形成好习惯。坚持“因人而宜、适时适度”的原则,选择适合自身特点和兴趣爱好的慢跑、健身操、乒乓球、毽球等健身活动,为自己的身体健康充电。我们同学们每天要有1小时锻炼时间,学习强体两不误。

三、倡导健好身,形成好方法。要树立科学健身意识,学习健身知识,制定健身计划;要循序渐进,适宜运动,讲究方法,避免运动疲劳;要注意增加营养,保持充沛体力,提高防病能力;要提倡以户外健身为主的有氧运动,到空气清新、阳光充足的地方参加健身活动。

同学们,体育是跃动的音符,体育是舞动的旋律,体育是运动的艺术!让我们走入操场,走进阳光,融入大自然,吸收新鲜的空气,“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学习二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运动吧,在运动中领略体育的魅力,在运动中感受体育的美丽,在运动中享受运动的快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目。审题立意及写作方法:1、时事新闻类材料,有应该肯定的正面事例,也有应该批评或引为教训的反面事例;同一件事情,从不同角度去分析也会有不同的见解。在命题上,此类材料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