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设计毕业设计(论文)_第1页
换热器设计毕业设计(论文)_第2页
换热器设计毕业设计(论文)_第3页
换热器设计毕业设计(论文)_第4页
换热器设计毕业设计(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62PAGE63.摘要此设计是在以安全为前提,在尽可能保证其质量、经济合理性和实用性等技术指标为前提下进行的设计。BR01型板式换热器是一种高效紧凑的换热设备,它被应用到食品工业、冶金工业、机电工业、造纸工业、石油工业等领域。而且其类型、结构和使用范围还在不断发展。焊接型板式换热器的紧凑性好,重量轻、传热性能好、初始成本低特点。本文对板式换热器的发展及应用领域作了简要的介绍,通过应用板式换热器的传热机理。对板式换热器进行了热力计算和阻力计算,在满足了校核条件下,设计了板式换热器的基本结构如框架形式,板片结构及流程组合方式等结构参数。确定了板片数为149的并联式流程组合的板式换热器,用AutoCAD绘制零件图及总图。关键字:板式换热器;结构设计;热力计算;校核;经济性分析AbstractThedesignispremiseofsecurity,inanmushanpossibletoensureitsquality,economicallyrationalandpracticaltechnicalindicators,suchanunderthepremiseofthedesign.Plateheatexchangersacompactandefficientheattransferequipment,itisappliedtothefoodindustry,metallurgicalindustry,electromechanicalindustry,paperindustry,oilindustryandotherfields.Anditstype,structureandscopearestillevolving,Weldedplateheatexchangercompactnesshasthefeaturessuchaslightweight,goodheattransferperformanceandlowinitialcost.Inthispaper,bytheusingofplateheatexchangerheattransfermechanismthedevelopmentofplateheatexchangerandapplicationsarebrieflyintroduced.Itcarriedouttheplateheatexchangerthermalcalculationandresistancecalculations,anddesignedthebasicstructureoftheplateheatexchangersuchastheframeworks,structureandprocessescombinationstomeettheverificationcondition.Finallyitdeterminedtheparallelflowplateheatexchangerwith149oftheplatesandcombinedwithAutoCADdrawingpartsdiagramandassemblydrawings.Keywords:Plateheatexchanger;Configurationdesign;Thermodynamiccalculation;Check;目录1.绪论 11.1板式换热器的概述 11.2我国设计制造应用情况 11.3国外著名厂家及其产品 32.BR01型板式换热器的基本构造 62.1BR01型板式换热器的基本构造 62.2流程组合 62.3框架型式 82.4板片 92.4.1常用形式 92.4.2混合人字板及性能 102.4.3特种形式 122.5密封圈 122.6压紧装置 133.板式换热器的性能特点 143.1板式换热器的主要优点 143.2板式换热器的主要缺点 163.3板式换热器与管壳式换热器的比较 164.BR01型板式换热器的设计计算 184.1板式换热器的设计计算概述 184.2传热过程 184.2.1对流换热 184.2.2相变换热 194.2.3导热 204.3热力计算 204.3.1一般设计要求 204.3.2设计计算公式和曲线 234.3.3确定总传热系数的途径 294.4换热器已知参数 304.4.1计算综述表 365.经济与技术分析 415.1技术经济分析的原则 415.2技术经济分析的标准 41结论 42致谢 43参考文献 44附录A45附录B461.绪论1.1板式换热器的概况目前板式换热器已经成为高效、紧凑的热交换设备,且大量地应用于工业中,其发展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1]。1878年德国人发明了第一个板片式换热器,现在通常都称作板式换热器,经过了50多年的发展,到20世纪30年代,出现了由薄金属板压制的板片组装而成的板热器,并将该换热器大量的应用于工业,显示出了优异的性能,从此就迅速地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成为紧凑、高效的换热设备。早期的板式换热器大都用于食品工业,如牛奶、蛋液、啤酒等的加工过程中。这是由于早期板片的单板面积较小,单台换热器的面积不大型化,所以只能用于处理物料流量较小的场合,随着单板面积的增大,单台换热器的面积也相应增大。现在各制造厂竞相增大单板面积和组成大型的板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发展趋势是:提高操作温度和操作压力,加大处理量,扩大使用范围,研制采用新的结构材料的制造工业,而研制新的垫片材料易提高其使用温度和使用压力,将是其中的重点。虽然板式换热器有很多优点,而其现在发展很快,但它们在结构与制造上尚存在问题。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板式换热器会不断完善,应用也日趋广泛。1.2我国设计制造应用情况我国板式换热器于六十年代开始研究制造。1965年,兰州石油化工机器厂根据一些资料设计、制造了单板换热器面积为0.52的水平平直波纹板片的板式换热器,这是我国首家生产出的板式换热器,供造纸厂、维尼纶厂等使用。八十年代初期,该厂又引进了W.Schmidt公司的板式换热器制造技术,增加了板式换热器的品种[2]。1967年,兰州石油机械研究所对板片的六种波纹型式作了对比试验,肯定了人字形波纹的优点,并于1971年制造了我国第一台人字形波纹板片(单板换热面积为0.3)的板式换热器,这对于我国板式换热器采用波纹型式的决策起了重要的作用。1983年,兰州石油机械研究所组织了板式换热器技术交流会,对板片的制造材料、板片波纹型式、单片换热面积、板式换热器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讨论,促进了我国板式换热器的发展。国家石油钻采炼化设备质量监测中心还对板式换热器的性能进行了大量的测定。清华大学于八十年代初期,对板热器的换热、流体阻力和优化等方面进行了理论研究,认为板热器的换热,以板间横向绕流作为换热物理模型,该校还对板式换热器热工性能评价指标及板式换热器计算机辅助设计进行了研究。近几十年来,他们还作了大量的国产板片的性能测定。河北工学院就板式换热器的流体阻力问题研究,认为只有当板片两侧的压差相等或压差很小时,板片以自身的刚性使板间距保持在设计值上,否则板片会发生变形,致使板间距发生变化,出现受压通道和扩张通道。其次,他们把板式换热器的流体阻力分解为板间流道阻力和角孔道阻力(包括进、出口管)进行整理,得到一种新的流体阻力计算公式。天津大学对板换器的两相流换热及其流体主力计算做了大量研究,得出考虑因素比较全面的换热计算公式。近年来,研制了非对称型的板式换热器,进行了国产板式换热器的性能测定及优化设计等工作。华南理工、大连理工等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也对板式换热器的换热、流体阻力理论或工程应用方面作了很多有益的工作。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过的板式换热器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同时,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设计开发模式,与世界领先技术的差距进一步缩小。我国板式换热器的制造厂家有四五十家、年产各种板式换热器数千台计,但是我国的板式换热器的应用远不及国外,这与人们对板式换热器的了解程度、使用习惯以及国内产品的水平有关。七十年代,板式换热器主要应用于食品、轻工、机械等部门;八十年代也是仅仅应用于民用建筑的集中供热;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在化工工艺流程中较苛刻的场合也出现了板式换热器的身影。由于人们对板式换热器工作原理、热力计算、校验等不熟悉的原因,使得板式换热器在开发到应用的时间跨度上,花费了较多的时间[3]。1.3国外著名厂家及其产品现在,世界上发达国家制造的板式换热器,产品销往世界各地。最著名的厂家有英国APV公司、瑞典ALFA-LAVAL公司、德国GEA公司、美国OMEXEL公司、日本日阪制作所等。(1)英国APV公司。APV公司的RichardSeligman博士于1923年就成功设计了第一台工业性的板式换热器。其在国外有20个联合公司,遍及美、德、法、日、意、加等国。Seligman设计的板式换热器板片为塞里格曼沟道板。三十年代后期,英国人Goodman提出的阶梯形断面的平直波纹,性能并不十分优越。目前APV公司生产的板式换热器波纹多属人字形波纹,最大单板换热面积为2.2,单台换热器最大流量为2500。换热器最高使用温度为260、最大使用压力为2.0MPa、最大的单台换热面积为1600。APV公司换热器产品情况如表1-1[4]:表1-1APV公司生产的主要板式换热器Tab.1-1ThemainheatexchangerofAPVcompany板式换热器型号最高工作压力()单板换热面、积()半片外型尺寸长X宽(X)单台最多板片数长管尺寸()SR1570X210380.691114X318187SR351.550.341152X39241475R400.381150X445102,127,152R552.061156X416362R560.521156X416102R1060.691984X712300R2352.22739X1107400(2)ALFA-LAVAL公司。ALFA-LAVAL公司制造的板式换热器,其销售遍布99个国家,从该公司于1930年生产的第一台板式巴氏灭菌器开始,已有60多年的历史。1980年对叶片的边缘做了改造,以增强抗压能力。该公司的标准产品性能:最高工作压力2.5MPa;最高工作温度;最大单台流量3600;总传热系数3500-7500;每台换热面积0.1-2200;最大接管尺寸450mm。(3)GEAAHLBORN公司。该公司现有Free-Flow和Varitherm两个系列产品。前者抗压能力差,后者为人字形波纹片。GEAAHLBORN的板式换热器技术特性如表1-2[4]:表1-2GEAAHLBORN公司主要板式换热器技术特性Tab.1-2GEAAHLBORN,themaintechnicalcharacteristicsofplateheatexchanger型号板片最高工作压力()最高工作温()最大流量()波纹型式外形尺寸长X宽(mm)单板换热面积Free-Flow157一列弧形670X2500.0915——5159二列弧形1065X3300.292——15161三列弧形—0.54——30Varitherm4P纵人字形510X1280.001122.52601510纵人字形781X2130.1151.62503520纵/横人字形992X3360.261.625010040纵/横人字形1392X4240.461.6250220402纵/横人字形654X4240.1481.6250220405纵/横人字形1091X4240.801.625022080纵/横人字形1754X6100.811.6250500805纵/横人字形1194X6100.401.6250500130纵/横人字形2195X8101.281.625015001306纵/横人字形1635X8100.811.625015001309纵/横人字形2008X8101.411.62501500(4)W.Schmidt公司。公司早期生产截球形波纹片(sigma-20),因性能欠佳已不再生产。该公司的Sigma板片,除小面积的为水平平直波纹外,都为人字形波纹,而且同一单板面积和同一外形尺寸、垫片槽尺寸的板片有两种人字角的人字形波纹,增加了组合形式,以适应各种工况的需要。W.Schmidt公司生产的板式换热器,一般工作压力为1.6MPa,最小的单板换热面积为0.035、最大的单板换热面积为[5]。(5)HISAKA(日阪制作所)公司。在1954年,公司研究成功EX-2型板片;现在,该公司有水平平直波纹板和人字形波纹板两种。其板式换热器技术特性见表1-3[5]:表1-3HISAKA公司板式换热器技术特性Tab.1-3ThetechnicalcharacteristicsofHISAKAheatexchanger型号单位换热面积()处理量()最高工作压力()最高工作温度最大单台换热面积()水平平直波纹板片EX-10.157230.420015EX-150.3141401.220060EX-160.552401.2200150EX-110.714601.2 200150EX-120.88831.0200260人字形波纹板片UX-010.087361.5~2.02005UX-200.3751401.5~2.0 200100UX-400.765401.5~1.8200250UX-601.169001~1.3200500UX-801.7015201~1.32008002.BR01型板式换热器的基本构造2.1基本构造板式换热器的结构相对于板翅式换热器、壳管式换热器和列管式换热器比较简单,它是由板片、活动压紧板、密封垫片、固定压紧板、压紧螺柱和螺母、上下导杆、前支柱等零部件所组成,板式换热器基本构造如图2-1所示[1]。图2-1BR01型板式换热器的基本构造Fig.2-1ThebasicstructureofBR01typeplateheatexchanger2.2流程组合流程组合是指为了使流体在板束之间按一定的要求流动,所有的板片四角均按要求冲孔,垫片均按要求粘贴,然后按规律的排列起来,形成的流体的通道。图2-2[a]、[b]、[c]是典型的排列方式。从图可见,垫片不仅起到密封作用,还起到流体在板间流动的导向作用。板束中板片的数量和排列方式,由设计确定。流程组合就是板片数量和排列方式的有机组合,并以数学形式表示为[2]:(2-1)式中:、…—指从固定压紧板开始,甲流体侧流道数相等的流程数;、…—、…中的流道数;、、—指从固定压紧板开始,乙流体侧流道数相等的流程数;、、—、、中的流道数。图2-2流程组合方式[2]Fig.2-2Processcombinationmode由于单流程并联式流程的结构简单,所以本设计初选单流程并联式流程组合方式进行设计计算。2.3框架型式板式换热器的框架多种多样,如图2-3所示,其中尤以(a)、(b)、更为常用。应用于乳品等食品行业中的板式换热器,常有两种以上的介质换热,所以要设置中间隔板,中间隔板的数量视换热介质的数量而定,另外由于工作压力不高,又需经常拆卸清洗,所以常采用顶杆式[1]。图2-3框架主要形式及螺栓压紧式板式换热器结构Fig.2-3Themainformofframeandboltpressingtypeheatexchangerstructure(a)普通式;(b)悬挂式;(c)顶杆式;(d)带中间隔板式;(e)活动压紧板落地式;1-轴(上导梁);2-活动压紧板;3-板片;4-垫片;5-挂钩;6-固定压紧板;7-下导梁2.4板片板片是板式换热器的核心元件。各传热板片按一定的顺序相叠即形成板片间的流道,冷流体和热流体在板片的两侧各自的流道内流动,通过板片进行热交换,所以它是传热元件,此外它又承受两侧的压力差。从板式换热器出现以来,人们构思出各种形式的波纹板片,以求得换热效率高、流体阻力低、承压能力大的波纹板片[1]。2.4.1常用形式板片按波纹的几何形状区分,有水平平直波纹、人字形波纹、斜波纹等波纹板片;按流体在板之间的流动形式区分,有管状流动、带状流动、网状流动的波纹板片。常用板片如2-4所示:图2-4两种常用板片示图Fig.2-4Twokindsofcommonlyusedplatediagrams(a)人字波纹板;(b)水平平直波纹板对于人字形波纹板片,人字角的大小对传热和流体阻力影响甚大。人字角大的板片传热系数高、流体阻力亦大;反之人字角小的板片传热系数和流体阻力都低些,图2-5是人字角对传热影响的曲线示图。图2-5人字角对传热的影响Fig.2-5Effectofherringboneangleonheattransfer2.4.2混合人字板及性能利用人字角对传热的影响,很多制造厂将同一规格的板片做成大人字角和小人字角两种,如图2-6所示。国外把大人字角的板片称为H板片(硬板Hardplate),小人字角的板片称为L板片(软板Softplate)一台板式换热器可全部用H板片组装或全部用L板片组装,也有有将H板片和L板片相间组装、分段组装,这样组装的板式换热器性能介于前两者之间,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相当于第三种性能的板片,称之为M板片,(混合板片其实是图2-6和图2-7表示了组装情况及其相应的性能。在充分利用允许压降的情况下,这种称之为换热混合设计,其换热面积是可以减少25~30%。图2-6大人字角板片(H板)和小人字角板片(L板)以及三种组合的H、M、L流道示图Fig.2-6Adultwordcornerplate(Hplate)andsmallwordangleplate(Lplate)AswellasthreekindsofH,M,Lflowchartofthechannel图2-7H、M、L流道性能示图[1]Fig.2-7H,M,Lflowchannelperformancechart为了提高板式换热器工作压力和工作温度,全焊式和半焊式板式换热器得到了发展,前者钎焊而成,是不可拆卸的一类板式换热器,虽然提高了工作压力和工作温度,但丧失了板式换热器的一些优点;后者则每两张板片焊接在一起成为焊接单元,然后组装起来,焊接单元之间用垫片密封,这样焊接单元中的流道可承受较高的温度和压力,但不能拆卸,焊接单元之间的流道,能承受的压力、温度仍和一般的板式换热一样。2.4.3特种形式为了适应各种工程的需要,在传统板式换热器的基础上相继发展了一些特殊的板片及特殊的板式换热器[6]。(1)便于装卸垫片的板片(2)用于冷凝器的板片(3)用于蒸发器的板片(4)板管式板片(5)双层板片(6)石墨材料板片(7)宽窄通道的板片2.5密封圈密封圈起着板与板之间流体流道密封的作用,是板式换热器的重要部件。其中,板式换热器的最高使用温度,取决于密封圈的耐热性能;板式换热器的最大使用压力也相当程度上受密封圈的材质和断面形状(目前,密封圈使用的断面形状右半圆形、矩形及五面体等)制约。从板式换热器结构分析,密封周边的长度()将是换热面积()的6~8倍,超过了任何其它类型的换热器。密封圈是板式换热器的重要构件,对它的基本要求是耐热、耐压、耐介质腐蚀。密封圈嵌入板片上密封槽及角孔的四周。板式换热器是通过压板压紧垫片,达到密封。为确保可靠的密封,必须在操作条件下密封面上保持足够的压紧力。板式换热器是根据热交换介质的种类和使用温度来选择密封圈的材质。常用密封圈的材质及允许使用的最高温度列于表2-1中。表2-1密封圈的材质及允许的最高温度Tab.2-1Sealmaterialandmaximumallowabletemperature垫片材料及代号丁晴橡胶三元乙丙橡胶氟丁橡胶硅橡胶石棉纤维板NEFQA最高温度150170851602502.6压紧装置常用的压紧装置有夹板推杆式,螺母压紧式和顶杆螺旋压紧式。压紧装置的夹板(即盖板)由普通碳钢制成,螺栓由高强度碳钢制成。它们用于将密封圈压紧,产生足够的密封力,使得换热器在工作时不发生泄漏,通过旋紧螺栓来穿绳压紧力[7]。一般的板式换热器可承受0.7的压力差,此设计的BR01型板式换热器的压力差仅为0.1。3.板式换热器的性能特点由于板式换热器是由若干传热板片叠装而成的,半片很薄又具有波纹形表面,所以带来了一系列优缺点。虽然人们进行多方研究,以求提高工作压力和工作温度,但没有获得突破;而只是在产品大型化、使用工况多样化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这就是现已可以制造的大型板式换热器和采用各种耐腐蚀材料制造的板式换热器。表3-1列出了当前国内外板式换热器的一些技术参数[8]。表3-1板式换热器的技术参数Tab.3-1Thetechnicalparametersofplateheatexchanger项目国外国内最大单板面积,4.752最大单台面积,2200~1000最高工作压力,MPa2.52.5最高工作温度橡胶垫片<200<200石棉垫片<250<250单台流量3600总体热系数3500~75003.1板式换热器的主要优点(1)总传热系数高板式换热器的板间流道,是一个截面多变、曲折的流道(见图3-1),它能很有效的使流体产生湍流,因此降低了也液膜的热阻;板片又是用及薄的薄板制造,降低了壁面的热阻[10]。图3-1人字形板片流道截面的变化示图Fig.3-1Thechangechartofthesectionoftherunnerofthechevronplate(2)末端温差小末端温差指的是一流体的入口温度与另一流体的出口温度之差。因为板式换热器流道是互相平行的,流体在流道内的运动不会出现有任何影响末端温差的现象。以水-水换热来说,板式换热器末端温差仅低至。(3)对数平均温差大冷、热流体在板间是平行的流动,且一般可以设计成逆流的形式,所以温差修正系数高于壳管式换热器以错流为主的流动方式温差的修正系数,导致对数平均温差大于壳管式的。(4)占地面积小板式换热器总传热系数高,减小了换热面积,同时板式换热器本身紧凑,所以同一工况下的占地面积约为壳管式换热器的五分之一。(5)种介质换热如果板式换热器安装有中间隔板,则一台设备可以进行三种或三种以上介质的换热。(6)不易结垢由于内部充分湍动,所以不易结垢,其结垢系数仅为管壳式换热器的1/3~1/10。(7)使用方便只要拆下压紧螺栓,就可以取出板片或移开板束,所以其清理、维修、增减板片,更改流程组合都十分简便。3.2板式换热器的主要缺点(1)工作压力单位长度的压力损失大由于传热面之间的间隙较小,传热面上有凹凸,因此比传统的光滑管的压力损失大。板式换热器的每张板片上都有一个有弹性的密封垫圈,密封周边很长,密封系统刚性差,结构特殊,离压紧螺栓较远,没有足够的压紧力,所以承受不了较高的工作压力[10]。(2)工作温度板式换热器的工作温度决定于密封垫片能承受的温度。用橡胶类弹性垫片时,最高工作温度在200以下;用压缩石棉绒垫片时,最高工作温度为250~260。(3)含固体介质板式换热器的板间流道平均间隙为3~5mm,当换热介质中含有较大的固体颗粒或纤维物质,就容易堵塞板间流道。对这种换热场合,应考虑在入口安装过滤装置,或者选择特殊的大间隙板式换热器。3.3板式换热器与管壳式换热器的比较各种换热器都有其优缺点,迄今为止,管壳式换热器仍是用途最广的换热器,但在某些场合,采用板式换热器更为优越;各类板式换热器也各有其优缺点,表3-2为板式换热器和管壳式换热器各种性能的比较[12]。表3-2板式换热器和管壳式换热器的比较Tab.3-2Comparisonofplateheatexchangerandtubeheatexchanger项目板式换热器管壳式换热器温度交叉能不能末端温差约多种介质操作能不能管线连接可集中在一个方位要几个方位设在总传热系数比设备重量比滞液体积小大占地面积变更程数可以改变流程组合不能最高工作压力,决定于设计对含颗粒较差固体较差可以4.BR01型板式换热器的设计计算4.1板式换热器的设计计算概述板式换热器设计计算的目的是:在给定的工况下,求取换热器的换热面积和其流程组合,或是已知换热器,校核该换热器能否满足给定的使用工况。这两者仅仅是计算的步骤不同,但涉及的计算公式是相同的。BR01型板式换热器的设计计算是在已知换热器的情况下,校核是否满足给定的使用工况。4.2传热过程板式换热器中冷流体与热流体之间的换热一般都是通过流体之间的对流换热(或相变换热)、垢层及板片的导热来完成的,且参与换热的流体通常都是液体非气体,故不存在辐射换热[2]。4.2.1对流换热对流和导热都是传热的基本方式。对于工程上的传热过程,流体总是和固体壁面直接相接触的。因此,热量的传递一方面是依靠流体质点的不断运动的混合,即所谓的对流作用;另一方面依靠由于流体和壁面以及流体各处存在温差面造成的导热作用。这种对流和导热同时存在的过程,称为对流换热。影响对流换热的因素很多,流体的物性(比热容、导热系数、密度、粘度等),换热器表面形状、大小,流体的流动状态,都会影响对流换热,而且情况很复杂。在传热计算上为了方便,建立了以下的对流换热量的计算公式(牛顿冷却公式):(4-1)式中:Q-换热量,;-对流换热系数,W/(m);-分别为壁面温度与流体温度,。A-换热面积,。由公式可见,影响对流换热的因素都被归结到对流换热系数中,对流换热系数数值上的大小反映了对流换热的强弱。4.2.2相变换热在对流换热中发生着蒸汽的凝结或液体的沸腾(或蒸发)的换热过程,都称为相变换热。由于在这类换热过程中,同时发生着物态的变化,情况要比单相流体中的对流换热复杂得多,所以,相变换热问题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而一般的对流换热问题也就仅指单相流体而言。(1)凝结换热蒸汽和低于相应压力下饱和温度的壁面接触,会发生凝结。蒸汽释放出汽化潜热而凝结成液体,这种放热现象称为凝结换热。按照蒸汽在壁面上的凝结形式不同,可分为两种凝结。一种为膜状凝结,即凝结液能很好地润湿壁面,凝结液在壁面上铺展成膜,如水蒸汽在有油的壁面上凝结情况。凝结放出的潜热必须穿过凝结膜才能供给较低温度的壁面,所以这层液膜成为一项主要的热阻。而珠状凝结是凝结液体不能很好的润湿壁面,在壁面上形成一个个小液珠,换热是在蒸汽与液珠表面和蒸汽与裸露的冷壁间进行的,所以膜状凝结传热系数要比珠状凝结传热系数低,如:水蒸汽在大气压下,膜状凝结传热系数约为W/()。(2)沸腾换热液体在受热情况下产生的沸腾或蒸发吸热过程,称为沸腾换热,这是一种流体由液相转变为气相的换热过程。液体在受热表面上的沸腾可分为大空间沸腾(池沸腾)和有限空间沸腾(强迫对流沸腾)。不论哪种沸腾,又都有过冷沸腾和饱和沸腾之分。过冷沸腾是在液体主流温度低于相应压力下的饱和温度而加热壁面温度已超过饱和温度的条件下所发生的沸腾现象。饱和沸腾则是液体的主流温度超过了饱和温度,从加热壁面产生的气泡不再被液体重新凝结的沸腾。4.2.3导热在板式换热器中,板片与垢层的传热均属于导热。由于板片与垢层的厚度和板面尺寸相比很小,所以导热过程可认为是沿厚度方向的一维导热,计算公式为:(4-2)式中:Q-换热量,;-导热系数,W/(m·);-导热温差,;A-换热面积,m2。4.3热力计算BR01型板式换热器热力计算的目的是校核该换热器是否满足给定的设计工况。4.3.1一般设计要求(1)板间流速流体在板间流动,其流速是不均匀的,在主流线上的流速,约为平均流速的4~5倍,在一个流程内的每个流道的流速也不均匀(见图4-1)。为使流体在板间流动时,处于充分的湍流状态,宜取板间的平均流速0.3~0.8。在阻力降容许的情况下取大值,以提高对流传热膜系数,从而减小换热面积,节省设备投资。图4-1并联U型和Z型流程板间流道的流体流速变化图[1]Fig.4-1FlowvelocityvariationdiagramoftheflowbetweentheparallelUandtheZflowchannel(2)流程组合一般来说,程数宜少,冷、热介质等程,逆向流动布置,这样的流程组合,温差修正系数较大。(见图4-1)并联U型的流程组合也常常被采用,因为这种流程组合,可把冷、热流体的进、出口接管,都集中到固定压紧板上,拆卸清洗时,可不拆卸外部接管。对用于冷凝和蒸发的工况,只能采用单程,且被冷凝的流体应从上而下,便于排出冷凝液;对于蒸发的工况,则相反,蒸发的介质采用单程,由下而上,使蒸汽从上端排出。(3)板片选择恰当的单板面积,可以获得较好的流程组合,使得程数少,流体阻力小。角孔尺寸和单板面积也有一定内在联系,为了使流体通过角孔流道不致损失过多压力,一般取流体在角孔中的流速为4~6,表4-1列出了单板面积和处理量的关系,表中流体通过角孔以6计算的。表4-1单板面积与处理量的关系Tab.4-1Relationshipbetweenareaofsingleplateandprocessingquantity单板面积,0.50.8角孔直径,65~90125~170单台最大理量,27~4271~137265~380520~680(4)材料选择板片的原材料厚度为0.6~0.8,压制成波纹板后允许有25%的减薄量.于是最薄处的厚度为0.45~0.6,对板片采用表面防腐措施是难以奏效的,因此一定要选用耐腐蚀的材料进行制造。垫片材料既要耐温又要耐腐蚀。各种垫片材料容许的适用温度。波纹板的型式,应按工艺条件进行选择,人字形波纹板片是广为采用的板片,人字角大的板片(称为H板片),适用于允许阻力损失较大,而要求传热效率高的场合;人字角小的板片(称为L板片),适用于对阻力损失限制极严的场合。水平平直波纹板片则适用于对传热效率、阻力损失都适中的场合。对于两种换热流体,其流量差别甚大,则应考虑选用非对称流道(或称宽窄间隙流道)的板片来组装板式换热器。对于两换热流体的对数温度很大,流量差亦很大的换热工况,选用长宽比较小的波纹板较为理想[9]。(5)流体的选取单相换热时,逆流具有最大的平均传热温差。在一般换热器的工程设计中都尽量把流体布置为逆流。对板式换热器来说,要做到这一点,两侧必须为等程。若安排为不等程,则顺逆流需交替出现,此时的平均传热温差将明显小于纯逆流时。在相变换热时顺流布置与逆流布置平均温差的区别比单相换热时小,但由于这时牙尖大小与流向有密切关系,所以相对流向的选择将主要考虑压降因素,其次才是平均温差。其中要特别注意的是,有相变的流体除不宜采用多程外,还要求要从板片的上部进,下部出,以便排除冷凝液体。(6)并联流道数的选取一程中并联流道数的数目视给定流量及选取的流速而定,流速的高低受制于允许压降,在可能的最大流速以内,并联流道数目取决于流量的大小。(7)单板面积的选择单板面积过小,则板式换热器的板片数多,也使得占地面积增大,程数增多,导致阻力降增大;反之,虽然占地面积和阻力降减小了,却难以保证板间通道必要的流速。单板面积可按流体流过角孔的速度为6m/s左右考虑。4.3.2设计计算的公式和曲线[1](1)传热基本方程式(4-3)式中:Q-传热量,;A-换热面积,;K总-传热系数,;-传热平均温差,系对数平均温差乘以板片组合校正系数,。(2)换热量计算式(4-4)式中:-流体质量流量,;-流体比热容,;、-分别表示某流体进出口温度,。(3)加热水流通段面积计算式(4-5)式中:-流通段面积,;G-传热量,;板-内取定流速,;-水的密度,;-流程数。(4)流道数的计算(4-6)式中:n-流道数;-流通段面积,;-单通道流通截面积,。(5)流道内实际流速的计算(4-7)式中:v-流道内实际流速,;G-传热量,。(6)换热面积计算式(4-8)(7)雷诺数计算式(4-9)式中:-当量直径,;-运动粘度,。(8)对流传热准则数关系式(4-10)式中:C-系数,由实验求得;N-指数,由实验求得;-雷诺准则数,无因次;-普朗特准数,无因次。这一关联式有很多,各个厂家生产的板片不同,所得到的关联式也不尽相同。参考公式如下:(4-11)典型的数据为:系数为0.15~0.40;指数为0.65~0.85;指数为0.30~0.45(通常为0.33)。(9)换热面积计算式(4-12)式中:-换热器换热面积,;-单板换热面积,;-有效传热板片数;-总的板片数。(10)对流传热系数计算式(4-13)式中:-对流换热系数,;(11)总传热系数计算式在板式换热器中,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的过程中,通常存在着五项热阻:板片热侧流体传热热阻,污垢层热阻,板片热阻,板片冷侧流体传热热阻,污垢层热阻。它们之和即为总热阻,总热阻的倒数也就是总传热系数,其计算式为:K=(4-14)式中:和-分别为板片两侧的传热膜系数,;和-板片两侧污垢系数,;-板片厚度,m;-板片导热系数,W/(mK)。(12)传热温差计算式(4-15)(4-16)式中:-逆流换热时冷热两流体端部温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对数平均温差,;-随不同的流程组合,导致冷热流体流动方向差修正系数,可从图查取。图4-2并联流程(框式)组合对数平均温差修正系数Fig.4-2Thecombinedlogarithmicmeantemperaturedifferencecorrectionfactorfortheparallelflowprocess(frametype)图4-3串联流程组合对数平均温差修正系数Fig.4-3Thecoefficientoflogarithmicmeantemperaturedifferenceforseriesprocesscombination图4-4多程流程组合的对数平均温差修正系数Fig.4-4Thelogarithmicmeantemperaturedifferencecorrectionfactorformultipleprocessflowcombination(13)当量直径计算式(4-17)式中:-板间流速宽度,;-板间流道平均间隙,;-板间当量直径,。(14)流体阻力计算欧拉数关联式(4-18)式中系数b、指数d-随不同型式的板片而异,由实验求得,制为造厂为其提供的公式中已确定具体的数值。或(4-19)式中:-流速,m/s;-流体密度,。选欧拉关系式为:(4-20)(15)压降计算关联式(4-21)(16)污垢热阻的选择[1]表4-2污垢热阻Tab.4-2Foulingresistance流体名称污垢热阻流体名称污垢热阻软水或蒸馏水0.000009机器夹套水0.000052城市用软水0.000017润滑油水0.000009~0.000043城市用硬水0.000043植物油0.000007~0.000052海水或港湾水0.000043有机溶剂0.000009~0.000026大样的海水0.000026水蒸气0.000009河水,运河水0.000043一般流体4.3.3确定总传热系数的途径在设计板式换热器时,总传热系数的确定可通过两种途径:(1)选用经验公式有设计者根据经验或从有关参考书籍、有关性能测定的实验报告中,选用与工艺条件相仿、设备类型类似的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值作为设计依据。表4-3列出了一般情况下板式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值。表4-3板式换热器的经验总传热系数K值Tab.4-3ThetotalheattransfercoefficientofheatexchangerKexperiencevalue物料水—水水蒸气—油冷水—油油—油气—水2000~4650400~580175~35028~58(2)计算确定在设计计算中,常常需要知道比较准确的总传热系数值,这可以通过总传热系数的计算确定。但由于计算传热系数的公式有一定误差及污垢热阻也不容易准确估计等原因,计算得到的总传热系数值与实际情况也会有出入。4.4换热器已知参数型号BR01型设计温度设计压力MPa最大组装面积最大处理量t/h外度尺寸宽×高mm角孔直径mm1501.51245340×69050单板换热面积单流道截面积波纹深度mm当量直径mm接口类型传热系数0.150.00162.85.6法兰盘2000-6000一次侧热水的进/出口温度为100/60;二次侧冷水的进出口温度为30/70;最大处理量45t/h;高温水和被加热水经过板式换热器的压降均不大于1.5MPa(1)已知工艺参数热侧=100=60冷侧3070(2)物性数据热侧在平均温度下取值=(100+60)/2=80各物性参数:密度=971.8比热容4.195kJ/(K) 导热系数=67.4W/(mK)运动粘度普朗特数冷侧在平均温度下取值(30+70)/2=50下取值:密度比热容4.174kJ/(K)导热系数=64.8W/(mK)运动粘度普朗特数(3)选BR01型板式换热器单片换热面积=0.15;单通流道截面积=0.0016;板片平均间隙b=2.8;板片当量直径=5.6;板片厚度=0.6。(4)求换热量及流量被加热水量传热量=加热水量(5)假定流程数取加热水流程=1取被加热水流程=1(6)初选定流道数加热水流道数n1=74被加热水流道数n2=74(7)流动方式:单相换热,逆时具有最大的平均传热温差,所以选择逆流。(8)求板间流速加热水流速被加热水流速(9)求雷诺数加热侧被加热侧(10)求努塞尔数加热侧被加热侧(11)求对流传热系数加热侧被加热侧(12)板片的选择及导热热阻的确定板片材料SUS304板片厚度δ=0.6mm板片导热系数λp=16.6W/(m·K)板片的导热热阻两侧污垢热阻根据表“板式换热器的污垢热阻”可查得(一般流体)(一般流体)式中:r1为加热侧污垢热阻;r2为被加热侧污垢热阻。(14)总的传热系数的计算(15)对数平均温差查表得温度修正系数为:传热温差(16)实际传热面积(17)计算板片数(18)求面积(19)面积校核[7]所以满足(20)压降计算及校核加热侧欧拉数加热侧压降被加热侧欧拉数被加热侧压降压降校核满足满足4.4.1计算综述表序号计算项目符号单位计算公式(或图表)数值1加热水的初温已知2加热水的终温已知3加热水的平均温度804加热水密度kg/m3查表5加热水比热容查表6被加热水初温已知7被加热水终温已知708被加热水平均温度509被加热水密度ρ2kg/m3查表10被加热水比热容查表11被加热水量G2已知52.7812传热量QkW8812.1513加热水量G152.5214加热水流程初步选定115被加热水流程初步选定116板片型号BR01选定17板片宽度Lmm查表48518板片平均间隙bmm查表2.819板片当量直径demm5.620板片换热面积Fdm2查表0.1521单通道流通截面积fdm2查表0.001622加热水流道数n1取定7423被加热水流道数n2取定7424加热水实际流速m/s0.45625被加热水实际流速m/s0.4526换热面积Fmm22329热侧普朗特数查表2.2130热侧导热系数λ1W/(m·K)查表67.431热侧运动粘度ν1m2/s查表0.36532热侧雷诺数3224.233热侧努塞尔特数129.934热侧对流换热系数α1W/(m2·K)1563.4435冷侧普朗特数查表3.5436冷侧导热系数λ2W/(m·K)查表64.837冷侧运动粘度ν2m2/s查表0.55638冷侧雷诺数4581.839冷侧努塞尔数194.0740冷侧对流换热系数α2W/(m2·K)2245.6741加热侧热阻(m2·K)/W查表0.0004542被加热侧热阻(m2·K)/W查表0.0004543板片选用材料SUS30444板片厚度δmm查表0.745板片导系数W/(m·K)查表16.646板片导热热阻(m2·K)/Wrp=δ/λp0.00003647总传热系数KW/(m2·K)494.7848对数平均温差4549温差修正系数φ按有效板片数查图0.9550传热温差43.2451传热面积F2352面积校核4.1<553加热侧欧拉数202.5654加热侧压降55被加热被欧拉数149.4656被加热侧压降5.经济与技术分析5.1技术经济分析的原则技术经济的分析是在不同的技术方案上进行的,因此,对于每个计划要进行的工程项目,都要根据可能的条件,拟定两个或更多的技术方案,彼此间以可比条件进行研究、分析与对比,从中优选出较为理想的技术方案。拟定的各技术方案之间的技术经济指标应有可比性,诸如:传热面积、传热系数、介质的应用特性及技术参数、设备的安装条件、动力消耗指标等方面。经济效益的计算原则上也需要有可比性。任何一项项目的实施,都必然要消耗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这些都可以用经济指标作为同一的衡量尺度,以便于进行计算比较。时间因素的可比性。各方案在其技术经济分析的时候,应该采用相同时间内的经济影响因素,或拆算为相同周期作为对比条件,这样,才便于比较与分析。5.2技术经济分析的标准(1)技术标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换热技术以及换热设备也在不断地发展与改进,力求技术上先进、可靠、安全与适用,这是我们在评价换热技术水平好坏的首要条件。(2)经济指标同其他任一工程项目一样,应对拟议的换热项目的经济条件及经济效益加以研究与重视。必须力求投资少,建设快,一投入使用周期短、经济效益好作为衡量的条件。(3)政策标准对于换热项目的工艺来说,所谓政策标准,就是要符合我国已定的技术方针政策,例如我国现行的能源政策、环境保护与治理等相关政策。(4)社会标准在讨论技术方案的时候,应该考虑工人的生产劳动条件的改善,生活条件的改善与提高。如在建设一座换热站的时候应该考虑其社会效益。结论通过本设计我对板式换热器有了一定的认识,繁冗的设计过程和大量的资料查找,使我感到小有成就感。在板式换热器设计手册中,查阅了重要技术参数及相关关联式,采用网上的资料来进行参考。本设计的可拆式板式换热器,拆卸方便,且在相同换热条件下重量轻,污垢热阻小,以获得较大的换热器系数,换热率高。由于密封材料选用的是石棉橡胶,耐热温度受到了限制,对于相变传热,绝大多数的产品,尚不能提供相应的关联式,所以板式换热器通常采用液-液换热,本设计选用水-水换热。本设计没有做实验,采用迭代的方法进行大量传热计算和压降的计算,在满足校核的条件下,设计确定了换热器的框架结构为双支撑框架式,,板片为双人字形形状,板片的厚度对传热影响很大,最后设计确定的板片厚度为0.6,板片数数为149的并联式单流程组合方式的板式换热器,并用AutoCAD绘制出板式换热器的零部件图及总装图。最终设计完成要求的BR01型板式换热器的设计。致谢在本文完成之际,向我最尊敬的指导老师致以最诚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两个多月以来,不遗余力地对我的设计进行了指导,在我毕业设计的这段时间里,金老师言传身教,身体力行地不断培养我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我受益匪浅。于此同时还要感专业老师给我提宝贵的建议,还要感谢那些给予我帮助的同学们,也正是有了大家的帮助与鼓励,我的设计才得以顺利完成。同时还要感谢四年来所有的任课老师,为我们打下内燃机知识的基础,为我们以后的工作实践做好了铺垫。毕业设计虽已完成,但由于知识水平的局限,实际经验缺乏,设计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有很多的方面进行改进,对于这些不足,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补充,并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服务社会,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工作者。参考文献[1]钱颂文.换热器设计手册[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2]杨世铭,陶文铨.传热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余建祖.换热器原理与设计[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6[4]E.U.施林德尔.换热器设计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3[5]朱冬生,钱颂文,马小明,孙萍,罗小平.换热器技术及进展[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8[6]濮良贵,纪名刚.机械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7]吴宗泽,机械结构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8[8]徐灏.机械设计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9]支浩,汤慧萍,朱纪磊.换热器的研究发展现状[J].化工进展,2009[10]APV.Plateheatexchangerforchemicalandindustrialduties,1986[11]陆璐.换热器的研究现状及发展[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2]刘乾,刘阳子.管壳式换热器节能技术综述[J].化工设备与管道,2008附录A在一个热交换器,热从周围或转移到周围,这是出乎意料的时候。热绝缘体是用来减少这种传热。热交换器的有效性将会增加如果周围可以减少热损失。理论上,绝缘子的厚板式换热器中的热损失小。一个研究进行研究绝缘体厚度对换热器效能的影响。使用的绝缘体是glasswool和石棉。事实证明效果增加到最大点,然后减少当绝缘子的厚度增加。在对流换热中发生着蒸汽的凝结或液体的沸腾(或蒸发)的换热过程,都称为相变换热。由于在这类换热过程中,同时发生着物态的变化,情况要比单相流体中的对流换热复杂得多,所以,相变换热问题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而一般的对流换热问题也就仅指单相流体而言。蒸汽和低于相应压力下饱和温度的壁面接触,会发生凝结。蒸汽释放出汽化潜热而凝结成液体,这种放热现象称为凝结换热。按照蒸汽在壁面上的凝结形式不同,可分为两种凝结。一种为膜状凝结,即凝结液能很好地润湿壁面,凝结液在壁面上铺展成膜,如水蒸汽在有油的壁面上凝结情况。凝结放出的潜热必须穿过凝结膜才能供给较低温度的壁面,所以这层液膜成为一项主要的热阻。而珠状凝结是凝结液体不能很好的润湿壁面,在壁面上形成一个个小液珠,换热是在蒸汽与液珠表面和蒸汽与裸露的冷壁间进行的,所以膜状凝结传热系数要比珠状凝结传热系数低,如:水蒸汽在大气压下,膜状凝结传热系数约为W/(),但是在工业过程中,一般都是膜状凝结,除非对壁面进行预处理或在蒸汽中加入促进剂。附录BInaheatexchanger,thereisheattransferredeitherfromthesurroundingortothesurrounding,whichisnotexpected.Athermalinsulatorisusedtoreducethisheattransfer.Theeffectivenessofaheatexchangerwillincreaseiftheheatlosstosurroundingcanbereduced.Theoretically,thethickertheinsulatorthesmallertheheatlossinaplateheatexchanger.Aresearchiscarriedontostudytheeffectofaninsulatorthicknessonheatexchangereffectiveness.Theinsulatorsusedareglasswoolandrockwool.Itturnsoutthattheeffectivenessisincreasinguntilamaximumpoint,andthendecreasingwhenthethicknessoftheinsulatorisincreasing.AbstractinBahasaIndonesia:Dalamsuatuheatexchangerselaluterjadiperpindahanpanaskeataudarilingkunganyangtidakdiharapkan.Untukmengurangiperpindahanpanasinidigunakanisolatortermal.Efektivitasheatexchangerakanmeningkatjikapanasyanghilangkeataudarilingkungandapatdikurangi.Secarateoritisuntukheatexchangerberbentukkotaksemakintebalisolatortermalyangdigunakansemakinkecilpanasmengalirkeataudarilingkungan.Dalampenelitianinidicaripengaruhketebalanisolatortermalterhadapefektivitassuatuplateheatexchanger.Percobaandilakukanuntuk2jenisisolator,yaituglasswooldanrockwool.Hasilyangdidapatadalahefektivitasakanmeningkatsampaihargatertentudankemudianakanberkurangdenganpenambahanketebalanisolatortermal.Katakunci:isolatortermal,efektivitas,plateheatexchanger.The

LabVIEW

Vision

Development

Module

is

for

scientists,

automation

engineers,and

technicians

who

are

developing

LabVIEW

machine

vision

and

scientific

imaging

applications.

The

LabVIEW

Vision

Development

Module

includes

IMAQ

Vision,

a

library

of

vision

functions,

and

IMAQ

Vision

Builder,

an

interactive

environment

for

vision

applications.

Unlike

any

other

vision

products,

IMAQ

Vision

Builder

and

IMAQ

Vision

work

together

to

simplify

vision

software

development

so

that

you

can

apply

vision

to

your

measurement

and

automation

applications.

Countless

Applications

LabVIEW

applications

are

implemented

in

many

industries

worldwide

including

automotive,

telecommunications,

aerospace,

semiconductor,

electronic

design

and

production,

process

control,

biomedical,

and

many

others,

Applications

cover

all

phases

of

product

development

from

research

to

design

to

production

and

to

service.

By

leveraging

LabVIEW

throughout

your

organization

you

can

save

time

and

money

by

sharing

information

and

software.

Test

and

Measurement

LabVIEW

has

become

an

industry-standard

development

tool

for

test

and

measurement

applications.

With

Test

Stand,

LabVIEW-based

test

programs,

and

the

industry's

largest

instrument

driver

library,

you

have

a

single,

consistent

development

and

execution

environment

for

your

entire

system.

Process

Control

and

Factory

Automation

LabVIEW

is

used

in

numerous

process

control

and

factory

automation

applications.Many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

look

to

LabVIEW

for

the

high

speed,

high

channel

count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that

graphical

programming

offers.For

large,

complex

industrial

automation

and

control

applications,

the

LabVIEW

Data

logging

and

Supervisory

Control

Module

provides

the

same

graphical

programming

as

LabVIEW,

but

is

designed

specifically

for

monitoring

large

number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