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调查报告_第1页
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调查报告_第2页
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调查报告_第3页
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调查报告_第4页
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调查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年4月19日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调查报告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中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指导与策略作者:吴惠英时间:03月09日点击数:177出处:南闸中心幼儿园编辑:jyxmz【内容摘要】生活自理,简单的说就是自我服务,自己照顾自己,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但现在的大部分孩子,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以至于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环境。因此,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至关重要,我们要把这项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有专家指出:幼儿能力与习惯的培养是在学前期。作为幼儿园,我们能否抓住这个关键阶段,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与生活自理现状,有的放矢地对幼儿进行教育,是幼儿生活自理能力高低的关键。结合近几年的工作经验,本文旨在经过一系列的教育和操作练习,同时在取得家长重视、配合的基础上,以家园互动的形式,同步探索培养、提高幼儿良好生活自理能力。【关键词】中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指导策略、家园共育【正文】《幼儿园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的任务,是要为幼儿的一生发展奠定基础。而幼儿独立生活自立能力和良好的习惯的培养,对其一生的发展都有重大意义。著名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该让她们自己去做!儿童习惯养得不好,终身受其累。”其实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家都已经意识到了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自理能力及卫生习惯的重要性,可是我们依然经常在各种媒体上看到或听到现在的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及卫生习惯越来越差了,5岁的小孩吃饭还要人喂,鞋带不会系;或者7岁的孩子上厕所不会擦屁股,垃圾随地丢……针对这些反映,我们就把养成教育的研究作为专项课题,而且重点定位在“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上。下面就结合近几年的工作经验,谈一下自己的做法。一、树立榜样,增强意识。现在由于在家庭中父母包揽了所有家务,只重视孩子的智力投资,而没有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使幼儿形成一种错误认识:自己不愿意干的事情,父母会帮着干(口渴了,父母会端水来;要吃饭了,妈妈会喂;要起床了,父母会给穿衣服……),那我们可经过故事“我是乖宝宝”“好孩子”“我长大了”等,让幼儿知道,自己已经长大了,自己有能力做好一些事情,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可让幼儿判断对与错,经过分辨哪个图片上的宝宝最棒,我们要她学谁,为什么?学什么?还能够举例用班上的小朋友作比较,从而激发幼儿上进的意识,又增强幼儿生活自理的兴趣。二、变换形式,激发兴趣。我们知道,孩子不是一出生就会做任何事情的,都是由成人教了从不会到会的。我们在教给孩子一些简单的生活自理方面的技能时,要先将动作的要领直观地演示给孩子看,把动作的顺序、方法解释清楚,边讲边示范,如果配上富有童趣的歌谣效果更好。比如:学习漱口时,配上歌曲《漱口歌》手拿花花杯,喝口清清水,抬起头,闭上嘴,咕噜咕噜吐出来;教给孩子洗手的方法,配一些生动形象、琅琅上口的儿歌:“手心手心搓搓、手背手背搓搓、手指缝搓搓、手指间搓搓、小手洗个澡、用力甩一甩!”又如,孩子学习叠裤子时,可说“两个好朋友(裤腿)要互相拥抱,并一起弯弯腰”等等,这些都会激发幼儿亲自动手尝试的兴趣。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能够把一些生活自理技巧编成儿歌、歌曲以及设计成饶有趣味的情节等,让幼儿在游戏、娱乐中学习本事。如在教幼儿学习如何系鞋带时,我们能够结合歌曲《系鞋带》来进行:两个好朋友,见面握握手,钻进大洞口,用力拉耳朵,变成蝴蝶走。让幼儿在歌曲的愉悦里,轻松自主地学习系鞋带的方法。三、利用游戏,实践自理。幼儿自理能力的提高,需要经过重复练习来获得,那么如何提供给孩子各种练习的机会呢?我们可抓住日常生活中每一个可利用的机会,为幼儿提供练习的机会。例如在幼儿小便、洗手、喝水时,我们都尽量让幼儿自己动手来提高这方面的能力,幼儿小便后提不上裤子,就教她用两手向上提前边和后边,渐渐的就掌握了这一技巧,还有洗手的正确方法,如何洗,怎样打香皂。我们抓住孩子生活的每个细节去指导、监督幼儿使其形成习惯。游戏是幼儿自愿参加的轻松愉快的活动,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我们能够充分利用游戏来加强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如在孩子在玩桌面玩具时,我们提供雪花片、积木以及扣纽扣、夹夹子、给动物喂食等,让孩子练习搭雪花片、积木、扣纽扣、拿调羹等动作来训练幼儿小手的灵活性。又如孩子爱玩角色游戏“娃娃家”中,常以“我是妈妈给宝宝喂饭”、“我帮娃娃穿新衣”等角色工作来给娃娃喂饭、洗脸、梳头、穿衣服、整理床铺等,我们再帮助幼儿迁移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让幼儿从小掌握一些实干巧干的方法和技能,从而促使幼儿在实践中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四、适当比赛,促进自理。我们知道幼儿小肌肉群处在发育中,动作的准确性和灵活性比较差,于是设计一些有趣的比赛活动,以竞争促发展,促进幼儿自理能力的提高。如举行“穿衣比赛”、“夹豆比赛”、“穿鞋子比赛”、“叠被子”等;还能够组织幼儿开展“找朋友”的游戏,目的是让幼儿认识自己的茶杯、毛巾:首先为幼儿准备各种形象生动有趣的小标记,让幼儿自由地选择喜欢的标记,看一看,玩一玩,说一说,然后根据手中的标记去寻找自己的茶杯和毛巾,先找到的幼儿给予表扬。同时,教师不失时机地教给幼儿如何正确洗手,并用毛巾把小手擦干。这样,幼儿能够在愉快的活动中学到这些生活技能,在活动中感受比赛乐趣,同时也提高了幼儿学习的兴趣。五、给予肯定,树立信心。对孩子的点滴进步给予极大的肯定,让孩子品尝成功快乐,获得成功的愉快感是推动幼儿生活自理的动力。当幼儿取得点滴进步时,口吻“你真棒”、“你真能干”……都会使幼儿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成为激励幼儿自觉掌握自理能力的强大推动力,进一步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如一天下午午睡时间到了,孩子们象往常一样自己忙着脱衣服,贾思涵穿了一件套衫,我在远处只见她按照我说的脱衣服的步骤使劲地脱着,可是好象脱不下。于是,我走上前鼓励思思说:“思思,你一定能行的,老师相信你,象上次老师告诉你的那样脱,先脱袖子,然后再把衣服从头上脱下去。”思思听我这么一说,就开始脱起来。两只袖子脱下来了,但由于衣服领子有点小,把衣服从头上脱下来,好象有一定的困难。看思思有点泄气,我就旁边给她加油,旁边几位小朋友看了,也一起来给她加油。于是思思信心十足,用力往上一拉,哇,终于思思自己把衣服脱下来了,我和旁边几位幼儿都给她拍手,思思开心极了,睡觉的时候我还看见她粉红色的笑脸蛋上露着甜甜的微笑。因此当孩子无法达到预期目标时,我们要耐心细致地引导,还可辅以鼓励性语言,如“你行的”,“我相信你会干好的”等,必要时我们还需协助幼儿实现成功,以免挫伤幼儿积极进取的精神。六、家园配合,共同教育。在教育越来越强调生态化的今天,幼儿教育中的家园合作已成为一种非常必要的方面。那么如何家园一致形成合力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呢?首先经过口头宣传、家长会、家园联系手册、家长园地等形式,重复向家长宣传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及培养幼儿自理自育能力的重要性、可行性,以取得家长的支持和理解,改变家长原有的替子女做事是理所当然的心态,并与幼儿园配合,共同培养和锻炼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在家中要求孩子自己穿脱衣裤、吃饭等,创造条件,鼓励并支持孩子尝试,不厌其烦地耐心教导,逐步培养孩子主动地要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愿望和兴趣。其次,家长要根据孩子身心年龄特点,在日常生活中循序渐进地用直观、游戏、故事、娱乐、奖励、竞赛、单教等方法传授和学习一些简单的自理技能,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用成人的标准要求孩子,使孩子逐步养成想做事、会做事的习惯,从而培养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的信心和积极性。作为老师和家长要善于捕捉到她们的闪光点、兴趣点,抓住并利用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契机,以心去感知她们的世界,营造宽松的自理自育的环境氛围,创设并提供有利的自理自立的机会,支持孩子探索尝试,遵循“以幼儿发展为本”的原则,实施教育,从而发展孩子的能力。总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不是一两次教育就能奏效的,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孩子还小,只要她自己能做,就要给她创造锻炼的机会,在此基础上,施以言传身教,辅以耐心细致,结合家园同心,只有这样,培养幼儿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才能成为现实。

参考文献:[1]周泽敏.浅谈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J].幼教研究,(2)[2]对孩子赏识表扬的技巧[3]良好家教

起步孩子的健康人生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有效手段和组织形式1、幼儿进行正面教育,增强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谈话法:根据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经过问答或交谈,丰富知识。如经过谈话“我是中班了”、“我学会了新本事”、“妈妈的小帮手……”等活动,利用提问、讨论、行为练习等形式,让幼儿意识到自己有能力干好一些事情,为自己会干力所能及的事情感到高兴。经过分辨不同行为(能自理的与不能自理的),巩固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我们能够为幼儿准备不同行为表现的各种图片、录像带等等,让幼儿在比较中提高对自理行为的认识。再如经过讲故事“别说我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以及观看有关的电视节目等,让幼儿知道自己的事情应自己做,激发孩子参与做的欲望。经过诗歌、看图讲述帮助幼儿充分理解作品内涵,经过作品中角色的行为,使幼儿受到感染、教育。经过课堂集中教育活动,教幼儿辨认衣服的种类,如:夹克服、牛仔服、衬衫、长裤等四季服装。进一步知道各种餐具的用途以及使用方法。总之,经过多种教育活动使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增强生活的自理能力。

2、教给幼儿生活自理的技巧,采用多种形式,形象地教孩子学习各项生活自理

A:游戏。根据《纲要》精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注重活动过程,也不是结果,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比如表演和角色游戏:“给小猫洗脸”,“给布娃娃扣纽扣”等,这类游戏是用拟人化手法的构思情节来巩固自理能力的。孩子们在这些游戏中,会学到一些吃饭、穿衣、整理玩具等基本技能。然后,再帮助孩子迁移到她自己的实际生活中。这种方法,符合幼儿心理特点,自然亲切,生动活泼,收效较明显。再比如竞赛游戏:此类游戏主要是经过竞赛活动来巩固生活只能,培养自立和竞赛精神的。有穿衣比赛,穿鞋、叠被铺床、用筷等等。B:儿歌。幼儿经过简短通俗的儿歌形式及设计成饶有趣味的情节,提高幼儿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教育啊!比如“塞裤子”:哥哥、哥哥请你管好小妹妹,姐姐、姐姐请你管好小妹妹,大家一起帮助就OK。再如在教幼儿学习如何系鞋带时,我们能够结合歌曲《系鞋带》来进行:两个好朋友,见面握握手,钻进大洞口,用力拉耳朵,变成蝴蝶走。让幼儿在歌曲的愉悦里,轻松自主地学习系鞋带的方法3、巩固幼儿和生活自理行为技能的形成是一个重复的过程,还要注意以后的巩固练习。教师要经常督促、检查、提醒幼儿,使幼儿良好的习惯得到不断的强化,逐步形成自觉的行为。

(1)在生活活动中训练幼儿的自理行为。入厕、盥洗、加点无处不体现着幼儿生活自理的水平,我们要抓住这个关键时机,指导、监督幼儿的自理行为,使其形成习惯。如入厕后自觉整理好衣裤的习惯,餐前便后自觉正确洗手的习惯,点后正确漱口的习惯……

(2)在区角活动中练习生活自理的技巧。让幼儿在区角活动中掌握技巧、练习技巧、熟悉技巧。如在操作区有计划的投放系鞋带的方法;投放各种豆豆,让幼儿练习使用筷子的方法,投放娃娃,练习扣纽扣……4、家园合作家长要有不厌其烦的精神,正确的方法教幼儿,耐心帮助,鼓励幼儿独立完成。家长要根据幼儿的能力和年龄特点出发,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家长不要溺爱孩子,什么事都包揽下。也不要剥夺孩子动手的权利,只要没有危险,放手让孩子去做。家庭还是幼儿园对孩子的要求都要保持一致性,统一思想认识,讲究方式方法,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了一致性还要有一贯性,良好的习惯需要长期保持……

幼儿园要与家长加强联系,达成一致目标,共同要求幼儿,及时肯定幼儿的进步,并逐步提出新的要求。教师在家长栏中不断地宣传知识,对一些家长错误的观念进行个别访问,运用理论和案例进行探讨。家长配合幼儿园的工作,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不是一两次教育就能奏效的,这是个漫长的过程。孩子还小,只要她自己能做,就要给她创造锻炼的机会,在此基础上,施以言传身教,辅以耐心细致,结合家园同心,只有这样,培养幼儿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才能成为现实。六、研究的对象:本园中班幼儿40名七、研究的方法:调查法:利用调查问卷,了解家长的教育抚养态度以及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的实际水平。

观察法:在幼儿的一日生活活动中,教师注意观察,并记录幼儿的表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及时改进,调整教育手段和方式。行动研究法八、研究的具体步骤:第一阶段:制定切实可行的专题方案。(2005年4月——2005年5月)第二阶段:收集资料,实施方案,及时调整。(2005年6月——2006年4月)第三阶段:分析总结,撰写论文。(2006年5月——2006年7月)九、可行性论证(一)、本专题的实施结合幼儿的一日生活,切合实际。(二)、申报人十分重视幼儿的健康发展,特别是自理能力方面的。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调查报告

曾经有位科学家说过:她一生中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幼儿园学到的,她在幼儿园学到了:饭前洗手,东西要放整齐,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要坚持睡午觉等。由此,我们感到:好的生活卫生习惯需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将会影响到她们的终身。

但如今的孩子,一个个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爷爷奶奶的心肝宝贝,许多家长认为“我们小时候吃了苦,现在条件好了,孩子只有一个,不能让她受苦受累。”因此,在生活中她们时时处处依顺孩子,吃饭﹑穿衣时出现了几个大人围着孩子一人转的现象;晚上睡觉时还任孩子嘴里含着糖入睡或是整天为孩子买一大堆的零食,结果使孩子对正餐了无兴趣……殊不知幼儿时期正是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关键时期,若错过这个宝贵时期,一旦坏习惯形成了非但难改,而且贻害无穷。

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包括以下几方面:1、饮食习惯:定时定量、细嚼慢咽、不挑食、不偏食、不吃零食等。2、睡眠习惯:能按时睡眠,按时起床,独立安静入睡,睡姿合理正确等。3、个人卫生习惯:每天有洗脸、洗脚、刷牙的习惯,饭前便后洗手,保持服装整洁和环境整洁的习惯。4、正确的坐姿、站姿、阅读和画画姿势等等。

我认为:对幼儿进行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是幼儿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家长都知道3~5岁的孩子正是各种机体发展的关键时期,日常生活中各种技能如:吃饭、穿衣等主要是有小肌肉动作动能所引发的,幼儿阶段正是这一技能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手的动作发展,是孩子具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促进孩子独立性的发展,生活自理能力强也有利于孩子自信心的增强。对于正在发展中的孩子来说,手还是孩子认识世界的工具,手和大脑的关系密切,手和手指的活动能够使大脑的广大区域得到锻炼,为此,我们的家长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这样不但能够有效地促进孩子肌肉的发育和完善,促进她们动作的协调发展,而且还能促进孩子大脑潜能的开发,促进智力的发展。因此说:“孩子的智慧在指尖”。一、调查的目的和意义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能让幼儿正确、有序、科学、合理地进行生活活动,形成良好的情感和个性心理品质,为成为未来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打下扎实的基础。然而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不断深入,人们的物质条件能够说是空前的优越,随之而来的“溺爱”、“娇生惯养”也比比皆是,她们对幼儿生活方面大大小小的琐事儿几乎是一切包办代替,从而忽视了对幼儿生活习惯的培养。我们经常能够看到这样的场面,父母、爷爷、奶奶背着或抱着健康结实的孩子上幼儿园;在家里四个大人轮流充当“保姆”,穿衣、洗脸、洗手,一切都照顾得周周全全。吃鱼吃虾更是挑净刺,剥去壳,亲自送到孩子的口中。造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局面。如此这般,父母的辛苦。幼儿受害,我们着急,现在如何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即良好的生活处理能力(包括饮食、睡眠、穿脱能力等);急在如何让家长也参与到我们的教育行列中来,让我们朝着共同的目标,互相利用各自的优势,分别主动地同步对幼儿实施教育从而产生综合化教育效应。二、研究内容、对象、方法研究内容:饮食习惯包括:1、正确地使用餐具,独立进餐。2、进餐时不大声讲话,不东张西望,专心进餐。3、养成不挑食、不偏食、不剩饭的好习惯4、按要求定时按量喝水,根据自己的需求随渴随喝。睡眠习惯包括:1、睡前大小便,独立安静地入睡。2、掌握正确的睡眠姿势。(右侧卧睡或仰睡)3、养成早睡早起的作息习惯。

自理能力包括:1、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2、玩具、图书不乱扔乱放,会自己整理玩具。3、学会有序地穿脱衣服;不穿反鞋,会系鞋带。4、喜欢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

研究对象:茶山小英才幼儿园3—5岁幼儿

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

三、调查结果报告幼儿期是人的一生身心发展特别大脑结构和机能发展最为旺盛的时期,更是良好生活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在这个阶段,儿童极易接受外界刺激,而且形成的一切是非常牢固的,并将成为人的第二天性。俗话说:“五岁成习,六十亦然”。这句话虽有点夸张,但也说明了幼儿期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对人的一生影响巨大,这是由于这个时期孩子的心理特点所决定的。这一时期一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确实能让孩子终生受益。

好的生活习惯不但关系到幼儿的身体健康,而且关系到对幼儿的自信心、意志品质、交往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例如:有的幼儿晚睡晚起,没有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因此不能保证按时上幼儿园,影响她与其它小朋友正常的活动与交往,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到孩子的自信心;有的小朋友没有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还有的幼儿有吃手指的坏毛病,这些会影响幼儿的身体健康;高质量的睡眠能保证幼儿有充沛的精力参加各种活动,而有的幼儿没有午睡的习惯,有的幼儿养成了不正确的睡眠姿势,这样就造成了幼儿的精神不佳,使她在活动中不能与同伴尽情游戏,使幼儿的交往能力受到影响。像勇敢坚强、克服困难、抑制不合理愿望等意志品质都要在良好生活习惯中形成。中国著名青少年教育家孙云晓先生曾总结说:“好习惯对儿童来说是命运的主宰,是成功的轨道,是终身的财富,是人生的格调”。不少家长为孩子种种不良习惯十分烦恼,在教育上感到困惑,究其原因大多是由于家长在孩子的早期忽略了良好习惯的培养与训练,良好的习惯必须自小开始培养。

生活是人生的第一课,也是最基本的课程,生活习惯的好坏,不但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而且也是幼儿综合素质的体现。它包括饮食、起居、排便、卫生等习惯,做到按时睡眠、起床、安静睡眠并有正确的睡姿,不挑食、不偏食、细嚼慢咽,饭前便后正确洗手、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等。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适当为孩子立规矩,如:玩具玩完后必须放回原处,逐渐养成自己的东西自己整理和爱清洁,讲卫生,有条理的好习惯。

为了使每位幼儿的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本文拟结合实际在幼儿园的良好生活习惯的内容和养成谈一点个人体会:

(一)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卫生习惯:1、保持个人身体和服装整洁的习惯。例如会正确地洗手、洗脸,勤理发、洗头、洗脚、洗澡、剪指甲,这不但能清洁身体,保证卫生,而且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增进健康。人的双手每天要接触很多东西,往往沾染上各种污物和细菌。据查,一只未洗净的手上有四万到四十万个细菌,一克重的指甲垢里藏的细菌和虫卵有三十八亿之多。因此我们一定要使孩子养成饭前、便后和手脏时及时洗手的习惯。洗手时要认真用肥皂搓洗,如果只用水冲冲是洗不干净的。

2、经常携带并会正确使用手帕。用手帕擤鼻涕时要按住一侧鼻孔,轻轻地擤另一侧鼻孔的鼻涕,不能同时擤两个鼻孔,以免引起中耳疾病或上颌窦炎。手帕要经常更换,保持清洁。

3、保护好牙齿。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习惯。有人认为孩子的乳牙反正要换,因此不注意对它的保护,这是错误的。如果不注意保护乳牙,一旦它被龋坏缺损,将影响对食物的消化与吸收,不利于孩子的生长发育。乳牙被龋蚀还会影响恒牙的生长发育。因此一定要注意保护孩子的乳牙,培养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会漱口、刷牙,睡觉前不吃糖果饼干等。

4、知道眼睛的用处,不用手和脏手绢擦眼睛,看书、绘画时保持正确的姿势,即眼距书本一尺,胸距桌沿一拳,握笔时手指与笔尖距离一寸。不在光线太强、太弱和阳光直射处看书和绘画。

5、保护鼻道,不抠鼻孔,养成用鼻子呼吸的习惯,这样能够使吸入的空气经过鼻道时变得洁净、温暖和湿润,保护呼吸道和肺,使它们免得疾病。

6、不挖耳朵,不将异物塞入耳内,洗脸洗澡时不把水弄进耳内,以免损伤鼓膜,引起中耳炎,影响孩子的听力。7、保持仪表整洁,教孩子经常注意自己的衣服是否干净整齐,所有的扣子是否扣上了,鞋带是否系好了,女孩子要注意自己的头发是否整齐,学习梳短发。8、保持周围环境整洁的良好习惯。例如:不乱扔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和擤鼻涕,不随地大小便。这对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有重要意义。据化验,马路上百分之二十的痰都带病菌,结核病人的一口痰里就有大约四、五千个结核菌,这些带病菌的痰干了以后,随风到处飞扬,污染空气,危害人们的健康。因此,从孩子到大人都要养成不随地吐痰的良好习惯。另外人在患病时咽喉和鼻腔里往往有大量的病菌,打喷嚏时很容易将病菌喷出来,因此应该教孩子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手绢捂住口鼻。9、不乱涂墙壁,不踩桌椅。不但在家里要做到这点,而且在公园、电影院、公共汽车等公共场所也要做到。

良好的睡眠习惯:1、正常、充分的睡眠。科学家发现,孩子熟睡时比醒着时的生长速度快3倍。这是因为脑垂体在人熟睡时比醒着时要分泌出更多的生长激素。国外的研究表明,睡眠的质量影响孩子的学习效率和智力。每晚睡眠10小时以上的小学生,成绩较差者仅占13%。长期缺少睡眠的孩子,会产生反应迟钝、吃饭胃口差、体重增长缓慢、记忆和理解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因此,家长一定要保证孩子有充分的睡眠。一般而言,4~7岁的儿童每天睡眠10.5~11小时,就能保证其生理和智力发展的需要;8~12岁的儿童每天必须睡足10小时。2、正确的睡眠姿势、睡眠环境及睡眠前的活动都影响孩子的睡眠质量。从睡眠姿势上讲,因为心脏在人体左侧,故一般要求采用向右侧卧较好,这样可避免心脏受压,保证血液循环畅通。仰卧、俯卧都是不恰当的睡姿。另外,睡时应尽量地使身体放松。从睡眠环境上来讲,一般要求开窗通风,保持卧室空气清新且

3、避免噪声和强光。应在安静、光线柔和暗淡的环境中睡眠。儿童尽可能不要与父母同居一室,这样可培养孩子独睡的习惯,避免大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影响孩子的健康。睡觉前不宜进行剧烈的让孩子兴奋的活动,否则会影响孩子睡眠的深度。

有规律的生活作息能促进儿童神经系统的发育,使身体各个器官系统得到和谐发展,从而保证儿童身体健康地发育成长。另外,生活有规律,还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防止孩子懒懒散散。

良好的饮食习惯:1、养成经常及时喝水的习惯。水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物质,孩童时期体内水分相正确较成人多,约占体重的70~75%。她们的新陈代谢旺盛,热量需要较多,因此需水量也较多,一岁到三岁的孩子每人每日需水量大约l00至150毫升,四岁到六岁的孩子每人每日需水量大约90至100毫升。这些水分除了从食物中获得一部分外,还应由饮料补充。因此我们应该观察孩子,提醒她们喝水。每天上、下午固定喝水一次,其余时间随渴随喝。有的孩子常常只顾玩耍,忘记喝水,到了吃饭时才觉得口渴,于是饭前大量喝水,这会冲淡胃液,影响消化。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是在吃饭前半小时到一小时内,提醒孩子喝水,饭食内也可适当加些菜汤、稀饭,让孩子干稀搭配着吃。2、不吃不净的食物。地下拣的东西绝对不能随便往嘴里放,生吃瓜果一定要洗干净,最好削皮。有的孩子生吃瓜果时只在自来水笼头下把瓜果一冲就算洗过了,其实这达不到消毒杀菌的目的。应该用刷子或丝瓜瓤擦上肥皂把瓜果刷洗干净,再冲洗两遍,然后用干净的布擦干净才能吃。

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礼貌看起来是种外在行为的表现,实际上它反映着人的内心修养,体现一个人自尊和尊重她人的意识。家长要教育孩子,学习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如“您好”、“请”、“谢谢”、“对不起”、“请原谅”。同时,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文明举止,见人要热情打招呼,别人问话要先学会倾听,并有礼貌地回答,保持服装整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良好的道德习惯: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幼儿才能和别人友好相处,积极追求美好的事物,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具有高度责任感,将来才能成为社会上成熟可敬的人。它包括各种行为规则,尊敬关爱长辈,不随地大小便、不损坏花草、树木、爱护公共财务,遵守交通规则,能换位思考、团结友爱等等。

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幼儿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成绩有很大的影响,与幼儿的成材直接相关。它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学习好的孩子学习习惯都比较好,而学习不好的孩子多数并不是因为脑子笨,而是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不长时间看电视、玩电脑游戏,不需要父母的督促、陪伴能自觉完成学习任务,学习专心认真,经常进行广泛的阅读,知道珍惜时间,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等。

良好的思维习惯:良好的思维习惯有助于孩子从正确的角度和方面思考问题,有助于孩子能力的锻炼,知识的获取以及运用所学的知识灵活的解决问题。如:感觉接触了解新鲜事物,善于观察,勤于动脑,遇到问题能独立思考和解决。特别是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良好的劳动习惯:培养孩子爱惜劳动成果,孩子劳动不是为了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而是为了培养初步的劳动习惯,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要求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穿脱衣服、学着铺床叠被等,另外帮家长干些家务活,如:帮助摆碗筷、擦桌、扫地、倒垃圾等等。

总之,家长首先要转变观念,增长培养意识,提高自身素质,以身作则。其次,要注意方式方法,坚持不懈,严格要求,“播下一种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命运”。

(一)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所采用的方法有:1、创设良好的环境,调动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积极性2、利用游戏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3、经常鼓励多表扬。4、家长密切配合

中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我重复思索过这句话,感到极有道理。因为,习惯贯穿于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一个人,生活、卫生习惯好,就有益于身体健康成长;文明礼貌习惯好,品德就优良,学习习惯好,定能取得好的学业成绩。总之,习惯对人的生活、学习以至事业上的成就都至关重要。杰出的思想家培根说:“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当努力求得好习惯”。人的早期可塑性很大,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容易养成好习惯,也容易养成不良习惯,但即使有了不良习惯,纠正起来也比较容易,如果养成不良习惯等长大了再想改掉就难了。

而家长在孩子的幼年时期培养良好习惯有尤为重要角色?方法如下:

1、立规矩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适时为孩子立规矩。中央电视台的《生活空间》栏目中曾报道过一名五岁儿童生活很有条理,自己的玩具柜、小书架、抽屉等都是自己主动整理,小小的年纪已初步养成了爱整洁、爱劳动和有条理的良好习惯,令人称赞。从报道中得知,自孩子两岁开始母亲就对她立下规矩,要求她玩完玩具必须收回原处,若不收,妈妈就将玩具没收。正是由于这位母亲注意立规矩并严格要求,孩子才逐渐养成了自己的东西自己整理和爱整洁、有条理的好习惯。

2、方法对头培养幼儿良好习惯要依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采用相应的方法。对于幼小儿童应使用孩子喜闻乐见的方法来引导培养良好习惯。比如培养两三岁的孩子玩完玩具收回原处的习惯。在开始训练时,家长能够用游戏的口吻对孩子说:“玩具要回家了,你帮它找找家在哪儿,把它送回家去吧!”这就比干巴巴地向孩子提要求效果好得多。当孩子把玩具收放好以后,家长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孩子受到称赞后,下次定会再重复这种良好行为的。

3、坚持不懈,严格要求习惯是在不断重复中逐渐养成的一种比较稳定的行为倾向。因此,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作为家长不能想起来就要求一下,想不起来又听之任之,要始终如一,持之以恒,日复一日地进行训练,使孩子养成良好习惯。当前,对家长说来最难做到的是严格要求,是将爱与严结合起来。这主要是由于家长在对自己子女的教育上,最容易情感失控。不少家长也知道应该如何要求孩子,但做起来又往往以感情代替理智,这在家庭教育上是常见的情况。例如,说好了不能随便吃零食,但只要孩子一哭一闹,家长就心软,常常迁就、退让,直至“败下阵来”,以妥协告终,继而发展到有求必应,致使孩子养成了随便吃零食的坏习惯。也有不少家长在培养孩子良好习惯方面取得了成效,这是由于她们能理智地爱孩子,把爱与严结合起来,始终如一,坚持不懈地要求和耐心训练的结果。

4、教者要求一致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特别需要施教者在教育上要求一致。首先是家庭内部(父母、祖辈及家中的其它人)对孩子的要求要一致,如培养孩子不随便吃零食的习惯,如果父母严格要求而爷爷奶奶放纵,那是不可能培养起好习惯的。其次是家庭与幼儿园的教育要一致。现在,不少孩子在幼儿园里能自己吃饭、自己穿衣,一到家中则判若两人。如果孩子在家、在园表现不一,就说明还没有养成好习惯,也反映出家园在这方面未能很好配合。如果家庭与幼儿园彼此密切配合,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要强调的是家长的榜样作用。要孩子有良好习惯,家长要以身示范。因为幼儿是爱模仿的,首先是模仿父母亲和家人。要孩子讲文明礼貌,家长就不能说脏话;要孩子玩完玩具收回原处,家长更要做到生活上有条有理,东西不能乱扔乱放,如果家长没有良好习惯是不可能培养出孩子良好习惯的。

如果幼儿在幼儿园是一种要求,在家里又是另一种要求,这样很难使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的父母在培养幼儿习惯时,时而执行时而不执行,这会使幼儿在思想上造成混乱而无所适从。著名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曾经说过:各种各样的习惯都是一种连锁条件反射系统。可见养成良好习惯既要按一定的要求去做,还要长期坚持,不能间断,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使良好习惯逐步养成。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茁壮成长,能够说父母是一个比一个更疼爱孩子,不论是在物质上还是在精神上都给予孩子最大的满足,真可谓:“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了让孩子成为健康、聪明、勇敢、坚强的栋梁之材,让我们家园共同努力,使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给幼儿一份享用终生的礼物吧

东莞市茶山小英才幼儿园曾晓苗-6-6

参考文献:中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作者:zhouyafen

来源:北京学前教育网

点击:5252

时间:-6-7

]【字体:】

中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生活不能自理,样样由别人操心代劳,势必造成孩子的懒惰、无能。在晋朝,一些权贵子弟终日斗鸡玩鸟,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后来,发生了战乱,奴仆们四散逃命,这些子弟有马不会骑,有米不会做饭,只得坐着等死。如今我们的大学生也是半斤八两啊!大学生不会挂蚊帐,不会洗衣服,上大学需要父母陪伴,挂蚊帐父母跟着去,衣服裤子带回家“孝敬”父母或者直奔干洗店等等。比比皆是啊!简直把大学生培养成了一条“虫”,而不是一条“龙”。这些结论的导出不就是从小缺乏自理能力的培养吗!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也产生深远的意义,但现在大部分的幼儿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以致不能很好的适应新环境,因此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致关重要。“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是《纲要》对健康领域所提出的目标之一。如今《纲要》一再的强调“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首位,”强调“健康”第一。由此可见,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性。为了使今天的幼儿将来能成为21世纪祖国建设的栋梁,从小培养她们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是相当迫切和必要的。本课题旨在经过一系列的教育和情景操作练习,同时在取得家长重视、配合的基础上,以家园互动的形式,同步探索培养、提高幼儿良好生活自理能力的有效手段和组织形式,使新课程的贯彻实施落到实处。二、研究目的我们试图经过本课题的研究让幼儿在一日生活活动中掌握生活自理的技能,巩固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学会生活自理的方法,促进幼儿良好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卫生习惯的形成。三、概念鉴定生活自理能力:简单地说就是自我服务。自己照顾自己,它是一个应该具有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从狭义的角度来说就是能够做到“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不会的学着做。”从而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四、理论依据新《纲要》指出:“幼儿的身体健康以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为主要的特征。”幼儿只有具备了基本的简单的生活自理能力,才能健康的成长,身体才能健康的发展。并指出:在尊重和满足幼儿不断增长的独立要求时,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的代替,鼓励并知道自理自立的尝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幼儿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2-3岁是幼儿生长发育的关键期。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她自己做”的教育原则。大量的信息和研究揭示:孩子不能很好地掌握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不但会影响孩子现在的生活,而且也会给将来的学习、生活、处事带来极大的影响。相反,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事情的能力,对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幼儿的智力发展应当同时体现在手指的操作、语言的表示和用脑的思考上,动手、动口与动脑三者之间有着息息相关的内在联系。从小给孩子一双灵巧的小手,是促进孩子思维发展、丰富其语汇、增强其自信心的基础和前提。我们不要荒废孩子双手上的智慧,要教给孩子一些实干巧干的方法和技能,这是孩子学会生存学会自主的起点五、研究的内容(一)了解家长的教育抚养态度和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实际水平。古代所谓“子不教,父之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名言,以及“孟母三迁”、“小时偷针,大时偷金”的故事和传说,都说明了对儿童进行良好的家庭教育的重要和必要。有这么两位母亲都很疼爱孩子,可两人观点不同,做法有别,其结果也就各异。面对孩子自己动手叠的并不整齐的被子,甲母亲气冲冲地冲孩子喊:“我说你不会,你偏要逞能,躲开!让我重新给你叠。”这个孩子由这之后再不愿尝试着自己做事情了。乙母亲却欣喜地赞赏孩子:“哟!今天你自己叠被子了,真能干。来,让妈妈瞧瞧!嗯,不错,如果这个地方再整理一下就更好了。”这个孩子受到鼓励,不但把被子叠得越来越整齐,而且独立做事的兴趣和信心也越来越强了,久而久之,自理能力也越来越强。可见,家长的教育抚养态度对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有很大的影响。为了了解家长的教育抚养态度和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实际水平,在学习初我们对家长进行问卷调查,根据家长对幼儿不同的教育抚养态度即放手教孩子,有时教孩子,时间紧包办,孩子小代替四个层次进行了解。另外,我们还重点选择卫生习惯、饮食习惯、生活技能三大类十二个项目,并根据幼儿完成情况,即会做、基本会、基本不会、不会四个层次进行调查。(二)探索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有效手段和组织形式1、对幼儿进行正面教育,增强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谈话法:根据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经过问答或交谈,丰富知识。如经过谈话“我是中班了”、“我学会了新本事”、“妈妈的小帮手……”等活动,利用提问、讨论、行为练习等形式,让幼儿意识到自己有能力干好一些事情,为自己会干力所能及的事情感到高兴。经过分辨不同行为(能自理的与不能自理的),巩固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我们能够为幼儿准备不同行为表现的各种图片、录像带等等,让幼儿在比较中提高对自理行为的认识。

再如经过讲故事“别说我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以及观看有关的电视节目等,让幼儿知道自己的事情应自己做,激发孩子参与做的欲望。经过诗歌、看图讲述帮助幼儿充分理解作品内涵,经过作品中角色的行为,使幼儿受到感染、教育。经过课堂集中教育活动,教幼儿辨认衣服的种类,如:夹克服、牛仔服、衬衫、长裤等四季服装。进一步知道各种餐具的用途以及使用方法。总之,经过多种教育活动使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增强生活的自理能力。

2、教给幼儿生活自理的技巧,采用多种形式,形象地教孩子学习各项生活自理

a:游戏。根据《纲要》精神,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注重活动过程,也不是结果,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比如表演和角色游戏:“给小猫洗脸”,“给布娃娃扣纽扣”等,这类游戏是用拟人化手法的构思情节来巩固自理能力的。孩子们在这些游戏中,会学到一些吃饭、穿衣、整理玩具等基本技能。然后,再帮助孩子迁移到她自己的实际生活中。这种方法,符合幼儿心理特点,自然亲切,生动活泼,收效较明显。再比如竞赛游戏:此类游戏主要是经过竞赛活动来巩固生活技能,培养自立和竞赛精神。有穿衣比赛,穿鞋、叠被铺床、用筷等等。b:儿歌。幼儿经过简短通俗的儿歌形式及设计成饶有趣味的情节,提高幼儿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教育啊!比如“塞裤子”:哥哥、哥哥请你管好小妹妹,姐姐、姐姐请你管好小妹妹,大家一起帮助就ok。再如在教幼儿学习如何系鞋带时,我们能够结合歌曲《系鞋带》来进行:两个好朋友,见面握握手,钻进大洞口,用力拉耳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