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理综生物试题_第1页
内蒙古包头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理综生物试题_第2页
内蒙古包头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理综生物试题_第3页
内蒙古包头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理综生物试题_第4页
内蒙古包头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理综生物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有科学家提出,线粒体可能起源于被真核细胞吞噬的原始需氧细菌,下列叙述可作为支持上述观点的证据是()A.线粒体内膜和外膜属于生物膜系统B.线粒体能独立完成遗传信息的表达C.线粒体和细菌都可以进行有丝分裂D.真核细胞和需氧细菌遗传物质均为DNA2.如图中的曲线①表示某种高温淀粉酶在各种温度下酶活性相对最高酶活性的百分比。将该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长的时间,再在酶活性最高的温度下测其残余酶活性,由此得到的数据为该酶的热稳定性数据,即图中的曲线②。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曲线②35℃数据点是在80℃时测得的B.曲线①表明80℃是该酶活性最高的温度C.曲线②表明该酶的热稳定性在70℃之后急剧下降D.若将该酶用于工业生产,根据图中数据可判断该酶使用的最佳温度范围是40~50℃3.雌性蝗虫体细胞有两条性染色体,为XX型,雄性蝗虫体细胞仅有一条性染色体,为XO型。关于基因型为AaXRO的蝗虫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仅有一条性染色体B.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细胞含有的性染色体数为1条或0条C.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有两种基因型D.该蝗虫可产生4种精子,其基因型AO、aO、AXR、aXR4.某mRNA翻译过程示意图如下,①、②均代表tRNA,AUG、GUG为起始密码,UAA、UAG、UGA为终止密码,省略的碱基序列中不含起始密码,、●代表氨基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mRNA翻译形成的肽链为四十肽B.图中RNA①迟于RNA②离开核糖体C.图示过程中有氢键、肽键和磷酸二酯键的形成D.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核糖体由大、小亚基组成5.实验发现,物质甲可促进细胞分裂;物质乙可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物质丙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浓度过高时则会抑制生长;物质丁可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上述物质分别是生长素、脱落酸、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四种中的一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的合成部位主要是根尖 B.乙可通过培养赤霉菌获得C.成熟的果实中丙的作用增强 D.丁可抑制细胞分裂6.如图为突触传递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①和③都是神经元细胞膜的一部分 B.②进入突触间隙需要消耗能量C.②发挥作用后被快速清除 D.②与④结合一定使③的膜电位呈外负内正7.2020年5月,德国和法国的研究人员在《科学》杂志发表论文,宣布成功制造了人造叶绿体,其结构如图1所示。该成果在人工合成生物学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回答下列问题:(1)早在2016年,研究团队就已开发了一种人工固碳途径,称之为CETCH循环,该过程利用一系列酶,将CO2最终还原为羟基乙酸(C2H4O3)。此过程模拟的是光合作用的______循环,也需要______供能,但此过程能耗更低,其原因可能为______。每离开一分子羟基乙酸,需要进行______轮CETCH循环。(2)为了解决供能问题,研究团队从菠菜叶中提取了______,作为图1中的TEM,然后与CETCH循环体系结合得到了人造叶绿体的本体。由于本体实验有体积受限、自我遮蔽效应等限制,团队采用了液滴微流控技术,从图1可知该团队用______层磷脂分子将本体包裹在油包水小液滴中。(3)为探究液滴微流控技术对人造叶绿体的二氧化碳转化效率的影响,研究团队进行了3组实验:A组(液滴微流控+光照),B组(本体+光照),C组(液滴微流控+黑暗),结果见图2,说明液滴微流控技术对人造叶绿体的光合速率有______作用。C组在黑暗条件下也有羟基乙酸生成,其原因是______。8.某二倍体植物雌雄同株,其花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共同控制(如图1所示),存在某种配子致死现象。研究人员将蓝花植株甲(♀)与纯合红花植株乙(♂)杂交,取F1的紫花植株自交获得足够多的F2,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紫花:蓝花:红花:白花=7:1:3:1。回答下列问题:(1)蓝花植株甲的基因型为_________,F2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种。(2)F2四种表现型的比例不为9:3:3:1的原因是__________。(3)研究人员发现,当b基因数多于B基因时,B基因不能表达。现有一基因型为aaBbb的突变体,其花色表现型为__________。为确定该植株属于图2中的哪一种突变体,对其进行了测交实验,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①若子代中__________________,则其为图2中的突变体甲;②若子代中__________________,则其为图2中的突变体乙。9.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物(GSPE)是从葡萄籽中分离出的多酚类混合物。为探究GSPE对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某科研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处理1:将60只健康小鼠随机分为甲、乙两组。甲组(50只)注射浓度为15m/mL的链脲佐菌素(STZ),获得糖尿病模型小鼠,乙组(10只)不作处理。处理2: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如表:处理甲组(随即等分为5组)乙组ABCDEF给小鼠分别灌喂等量的不同种溶液50mg/kgGSPElOOmg/kgGSPE150mg/kgGSPE20mg/kg阿卡波糖生理盐水生理盐水4周后采血,测空腹血糖空腹血糖的测量值mmol/L23.3121.6820.7123.8126.186.97(注:阿卡波糖为临床使用的降血糖药物)回答下列问题:(1)获得糖尿病模型小鼠的原理是:STZ能特异性破坏小鼠的___________细胞,从而使胰岛素分泌大量减少。(2)在持续高血糖的刺激下,胰岛素的分泌过程可分为快速分泌和慢速分泌阶段,如图。胰腺灌注实验发现,蛋白质合成抑制剂一嘌呤毒素处理后能明显减弱慢速分泌,但对快速分泌无影响,试分析快速分泌的机理:___________。(3)上述处理2的对照组有___________(填字母)。该实验结果说明,GSPE具有一定降血糖功能,推测适宜浓度GSPE能__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4)研磨是获取细胞有效成分的简单方法,如斯他林和贝利斯通过研磨小肠黏膜获取__________(填激素)。科学家也曾试图通过研磨胰腺获取胰岛素,但最终失败,原因是___________。10.青鱼、草鱼、鳙鱼和鲢鱼是我国传统的四大家鱼。在明代,我国劳动人民就已经将四大家鱼混养以提高效益。青鱼栖息在水体的下层,以水底的螺、蚌及水生昆虫等为食;草鱼栖息在水体的中下层,主要以水草为食;鳙鱼又叫胖头鱼,生活在水体的中上层,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鲢鱼主要以浮游植物为食,生活在水体的上层。回答下列问题:(1)不同鱼类生活在鱼塘的不同水层,形成了群落的________结构,这样有利于养殖鱼类对鱼塘水体空间和________的充分利用。(2)能量从太阳能到鳙鱼的流动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为了维持鱼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放养鱼苗时鳙鱼的投放量要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鲢鱼。(3)给鱼塘施肥可以提高鱼的产量,在某些情况下又会造成鱼的死亡,原因是___________。【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11.谷氨酸在食品工业等领域具有广泛用途。科研人员通过人工诱变野生菌种获得谷氨酸高产棒状杆菌,回答以下问题。(1)在谷氨酸棒状杆菌培养基中加入适量的葡萄糖可作为__________________。在非连续发酵实验中发现,随着初始葡萄糖浓度升高,菌体的生长速率呈下降趋势,这说明初始葡萄糖浓度对菌体生长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据此,若要在连续发酵中保持较高的谷氨酸产量,从葡萄糖添加的角度分析,应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2)谷氨酸棒状杆菌发酵过程会产生乳酸等副产物影响谷氨酸的产量,在反应物充足的情况下,乳酸脱氢酶(LDH)可参与乳酸的生成,研究发现,发酵中期10%溶氧条件下的LDH活性较30%时高,这说明溶氧低_________________(填“有利于”或“不利于”)谷氨酸的积累。(3)科研人员使用紫外线照射野生型菌种以获得高产菌,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若要通过发酵从处理后菌株中筛选出高产菌,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写出实验思路)【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12.两位女科学家因发现“CRISPR/Cas9基因剪刀”而获得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CRISPR/Cas9系统可对基因组进行定点编辑,其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1)据图1可知,在向导RNA(sgRNA)的引导下,Cas9利用其具有的______个内切酶活性位点,水解目标DNA的______。(2)科研人员通过突变得到内切酶活性全部消失的dCas9,建构的CRISPR/dCas9系统保留向导RNA(sgRNA)引导进入基因组的能力。当dCas9与VP64、P65等转录激活因子融合,形成的dCas9-SAM可进行基因调控等研究。①图2示意将OCT4、KLF4、MYC及SOX2四个基因的sgRNA序列串联成的sgRNA质粒和dCas9-SAM质粒与磷脂等混合(形成包埋DNA脂质体结构)。将脂质体加入到细胞系MCF7的细胞培养皿中,能实现基因转移的原理是______。24h后通过添加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