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化学反应的利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的利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的利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的利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的利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学反应的利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课前预习案】一、化学反应为人类提供能量1、任何化学反应在物质变化的同时都伴随着变化。化学反应中物质变化的实质是;当生成新化学键所释放的能量大于破坏旧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时,化学反应会能量。因此,人们利用化学反应将存储在物质内部的能转化为能、能、能等。2、即热饭盒的反应原理:用于焊接钢轨的铝热反应的原理:上述反应都是将能转化成能。二、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原电池:利用反应把能转变成能的装置。2、以铜锌原电池(Cu-Zn-H2SO4)为例说明其工作原理:当铜片与锌片一同浸入硫酸中时,由于_____活泼,容易_____电子,被成Zn2+进入溶液,锌片的质量减小,失去的电子通过导线流向铜片,溶液中的______从铜片得到电子而被______形成氢原子,氢原子再结合成氢气分子从铜片上逸出。这样,在连接锌片与铜片的导线中电子做定向移动,形成电流。该电池中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3、常见电池目前市场上的电池有(又称一次电池)、(又称二次电池)和等。【教学过程·课堂探究学案案】【展示】嫦娥三中卫星升空的视频【交流研讨】是什么能量能够将重达459吨的火箭及卫星发射到太空【引入】二、利用化学反应提供能量【交流研讨】人类进行的最早的化学实践活动是什么?【引入】1.利用化学反应提供热能【交流研讨】化学能除了能够转化成热能外,还能转化成什么形式的能量?【小结】2.利用化学反应提供光能3.利用化学反应提供电能【展示】各种常用电池以及世博会的新能源汽车【小结】(1)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探究一】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实验现象结论或解释【小结】(2)原电池的工作原理Zn片上:失电子发生反应,Zn片做电池的极Cu片上:得电子发生反应,Cu片做电池的极电子从极通过到达极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向极移动,阳离子向极移动。【展示】原电池工作原理的flash动画【归纳整理】(1)负极:失电子,发生反应(一般是负极本身失电子)(2)正极:得电子,发生反应(一般是溶液中阳离子在正极上得电子)(3)总反应式(即电池反应)=正极反应式+负极反应式例1.如图所示原电池,指出正负极,并写出电极反应式正极:负极:总式:【探究二】形成原电池的条件()()()()()()()【小结】(3)形成原电池的条件:例2.能够组成原电池装置的是()【课堂小结】【思维提升】化学反应使人类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所以学好化学可以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化学反应的利用》第二课时学情分析学生已学习了许多化学反应和多种气体的制取方法,对物质的性质和制备有较扎实的基础,对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能量转化现象有所了解。前面学习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内容时,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为浓厚,掌握较好。必修一中的氧化还原反应作为高中化学的基本理论,虽然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通过对后面的元素及其化合物及元素周期律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特别是在学习了化学键以后,学生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转移情况更加熟练了。通过对高一化学内容近一年的学习,学生对化学现象,尤其是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有较浓厚的兴趣,思维较活跃,有过小组合作探究的经验,能积极参与讨论,探究的能力比较强,对实验探究有着浓厚的兴趣。《化学反应的利用》第二课时效果分析本节课通过课堂观察,发现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浓厚的兴趣,对化学实验的探究积极性较高,并且能够进行团队合作。对探究实验过程中的现象观察仔细,描述准确,能够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总结出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及构成条件。通过评测练习,学生掌握较好。所以,本节课完成了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任务,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化学反应的利用》第二课时教材分析《化学反应的利用》为高一化学、鲁科版必修2第二章第三节第二课时的内容,这一课时主要学习化学反应为人类提供能量,该部分介绍了化学能与其他形式能之间的转化,重点以原电池为例说明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和原理。通过本节学习让学生了解化学能与其他形式能的转化,特别是通过对原电池的学习,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以及构成条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到学习化学反应的重要性,同时也为今后电化学的学习打下基础。作为化学必修模块中元素化合物知识和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最后一节,本节还承担着对前面知识的回顾、总结,以及深化和提升学生对化学研究的应用价值的认识的双重任务。《化学反应的利用》第二课时评测练习1.下列关于原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正极上发生氧化反应B.化学性质较活泼的金属为负极C.在外电路,电子流出正极D.是由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2.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w.w.w.k.s.5.u.c.o.mA.把铜片和铁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出现气泡B.用导线连接锌片和铁片,浸入氯化铁溶液中,锌片的质量会减小C.把铜片插入氯化铁溶液中,在铜片表面出现一层铁D.把锌料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几滴氯化铜溶液,气泡放出速率加快3.一个原电池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Zn+Cu2+=Zn2++Cu,该反应的原电池的正确组成是()ABCD正极ZnCuZnFe负极CuZnAgZn溶液CuCl2H2SO4CuSO4CuCl24.下列可构成原电池的是()5.如图所示原电池,指出正负极,并写出电极反应式正极:负极:总式:6.100ml浓度为2mol.l-1的盐酸跟过量的锌片反应,为加快反应速率,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采取的方法是()w.w.w.k.s.5.u.c.o.mA、加入适量6mol.l-1的盐酸B、加入数滴氯化铜溶液C、加入适量蒸馏水D、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7.如下图所示的装置,在盛有水的烧杯中,铁圈和银圈的连接处吊着一根绝缘的细丝,使之平衡。小心地从烧杯中央滴入CuSO4溶液。(1)片刻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指悬吊的金属圈)。A.铁圈和银圈左右摇摆不定B.保持平衡状态不变C.铁圈向下倾斜D.银圈向下倾斜(2)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8.利用氧化还原反应Cu+2FeCl3=2FeCl2+CuCl2设计一个原电池,画出装置图,注明电极名称、反应类型,写出电极反应式。w.w.w.k.s.5.u.c.o.m9.电工操作中规定,不能把铜线和铝线拧在一起连接线路,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反应的利用》第二课时课后反思本节课是一节较为成功的课,成功之处得益于以下几点:1.对学情的把握较为准确,能够准确知道学生的最近发展区;2.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准确到位;3.对教学目标的设计较为合理;4.教学设计合理,探究实验的设计能够体现化学教学的特色;5.教学设计合理,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然,在教学中还有一些不足:对一些自认为学生一定会的内容,有时候替学生叙述了,不利于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语言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发现学生在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当加以注意。《化学反应的利用》第二课时课标分析课标内容标准1.通过生产生活中的实例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2.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及其应用;3.认识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开发高能清洁燃料和研制新型电池的重要性;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对“利用化学反应造福人类”的认识进一步具体化。2.掌握实验室制备氯气的原理、装置、收集方法和尾气处理方法。3.了解原电池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