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蜂囊状幼虫病防治技术规程》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一)任务来源2022年5月17日,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2022年地方标准计划的通知》(陕市监函〔2022〕380号)将《中华蜂囊状幼虫病防治技术规程》列入陕西省地方标准项目计划,项目计划编号:SDBXM168-2022,提出和归口部门为陕西省农业农村厅。(二)起草单位起草单位:佛坪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佛坪县西安蜂业协会、黄龙县养蜂试验站、佛坪县国宝岭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三)主要起草人二、制定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一)陕西蜂业已经成为山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我省生物资源丰富,多样性突出,秦岭巴山素有“生物基因库”之称,其生态系统、物种和遗传基因的多样性,植物种类繁多,蜜源植物逾千种,花期长达10个月,在中国乃至东亚地区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得天独厚的蜂业资源陕西是中国天然蜜库,其中,秦岭地区和陕北高原是中国最大的天然蜜库。陕西不仅蜜源充足,而且受益于良好的生态环境,蜜源质量一流,秦岭山区优质的水源和清新的空气为蜜蜂生长和蜂蜜生产提供了重要的环境保障。陕西中蜂养殖有悠久的历史,于扶贫产业紧密结合,西安、汉中、延安等地近年来不断加大养蜂业的扶持力度,推进品牌宣传,提升蜂蜜生产质量,一大批蜂业企业、养蜂合作社、行业协会应运而生,成为带动我省蜂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我省陕南地区林木茂盛、花草繁多,丰富的蜜源植物和一定的养蜂技术基础,为发展养蜂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近年来,通过扶持和加快林下蜂产业发展,培育山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对于促进山区农民脱贫意义重大。据省蜂业协会统计,2018年,全省蜂群82万群,年产蜂蜜15000吨左右,加上外地来陕蜂群共产蜂蜜约2万吨,蜂王浆约500吨、蜂花粉约1000吨、蜂胶约100吨,产值5亿多元。中华蜂约45万群,年产中华蜂蜂蜜约1500吨,主要分布在秦岭、巴山、渭北、陕北高原的山区、半山区或丘陵沟壑区,其中陕南约占全省中华蜂饲养量的50%,关中沿山和渭北高原占30%,陕北占20%。(二)中华蜂囊状幼虫病成为中华蜂生产的最重要病中华蜂囊状幼虫病是由囊状幼虫病病毒中国毒株引起的中华蜂大幼虫病害,1971年起在我国南方地区开始发病,病情严重并很快蔓延至全国,至今仍是中华蜂饲养地区的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中华蜂病害,甚至是制约一地中华蜂饲养的最重要的病害。中华蜂囊状幼虫病病毒与西方蜜蜂囊状幼虫病病毒除形态大小相似外,两者在交互感染试验及血清学反应中均表现出不同的特异性。该病来势猛、病期短、传播快的急性病,在我国的中华蜂中发生普遍严重,蜂群一经染上难以救活,尤其对蜂王与工蜂摧残特别严重,目前对中华蜂囊状幼虫病尚无特效的治疗药物。中华蜂囊状幼虫病患病6天大幼虫死亡,30%死于封盖前,70%死于封盖后,发病初期不甚明显的囊状,体色由珍珠白变黄,继而变褐、黑褐色,封盖的病虫房盖下陷、穿孔,虫尸干后不翘,无臭,无黏性,易清除。我省中华蜂囊状幼虫病发病较为严重,3月中旬至4月底是该病多发期,陕北、陕南是该病重灾区,严重时平均发病率高达55%,特别是在秦岭地区,严重时可见整箱蜂(三)制定《中华蜂囊状幼虫病防治技术规程》将为预防中华蜂囊状幼虫病提供技术支撑。起草组依托我省中华蜂养殖现状,深入养蜂企业、合作社和农户,认真探索适用于我省中华蜂囊状幼虫病的防治方法,主要在选育品种、断子清巢、日常管理和药物治疗等方面给出病害防治的系统化措施,该规程将突出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重点提出防治的物理措施,药物治疗以中药防治为主,突出治疗最佳效果的探索应用,对规范我省中华蜂囊状幼虫病的防治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有利于提升我省中华蜂养殖的质量和能力,从而提升我省中华蜂养殖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三、主要起草过程(一)成立标准起草小组(2022年7月)项目任务下达后,佛坪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佛坪县农业农村局、西安市养蜂协会和延安市蜂站等单位养蜂领域专家技术骨干和标准化技术人员组成《中华蜂囊状幼虫病防治技术规程》省级地方标准起草组,明确了项目任务分工,工作进度和工作要求。调研分析阶段原计划3个月,因受新冠疫情影响,调研工作受到一定程度影响,时间跨度有所延长。期间,起草组充分收集和整理我国现有中华蜂幼虫病相关的上级标准及文献,收集整理了我省现有中华蜂幼虫病的现状及防治措施经验,主要对我省现有幼虫病的发病现状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初步掌握了陕西省中华蜂幼虫病的现状及存在问题,针对问题的根源,经起草组成员多次研讨后,初步确定标准框架及结构。标准起草组对汉中市、西安市、延安市等辖区内蜂业较为集中的县区进行了现地调研,基本掌握了我省陕北、陕南和关中地区的中华蜂幼虫病发病态势和特点规律,针对环境、蜜源、强群等与中华蜂幼虫病关联较为紧密的因素制定标准起草小组分工协作,进一步对收集、整理的相关资料、政策文件、调研报告、标准和数据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多次邀请相关专家就标准关键技术问题进行研讨,在资料分析及专家研讨的基础上,经起草小组多次讨论和反复修改,形成标准草案初稿。(四)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2023年4月-10月)标准起草小组按照草案的规范要求,分别在佛坪县、周至县和黄龙县等区域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蜂场进行实验验证,验证结果较为理想,符合技术预期。经过多次座谈研讨,并征求省内部分养蜂专家意见,经过进一步的修改完善,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四、制定(修订)标准的原则和依据,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的关系(一)规范性要素的选择原则1.标准化对象原则。《中华蜂囊状幼虫病防治技术规程》将中华蜂的幼虫病防治要求作为标准化对象,作为规范性要素选择的重要前提,文件的标准化要素的选择均与中华蜂幼虫病紧密相关。2.文件使用者原则。文件主要由养蜂工作者使用,编制过程中充分征求了养蜂工作者意见,要素选择均选择了养蜂过程中便于操作和掌握的环节。3.协调性原则。注意与现行国家规范性文件及法律要求一致,以保证最大效应的发挥作用。4.适用性原则。制定的内容结合陕西中华蜂囊状幼虫病的实际,具有可操作性,便于使用。(二)制定依据严格按照《陕西省地方标准制定规范》,认真参考国家上级相关标准要求,突出陕西气候特点对中华蜂囊状幼虫病的影响,在充分调查验证的基础上编制而成。(三)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的关系本文件引用了GB/T19168-2003蜜蜂病虫害综合防治规范、NY/T1159中华蜜蜂种蜂王、SN/T3990蜜蜂囊状幼虫病检疫技术规范等上级标准,与相关的现行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标准是完全协调、一致的。五、主要条款的说明本文件共分6章,规定了中华蜂囊状幼虫病的症状、诊断和防治要求。规范要素的选择主要根据文献和调研情况确定,突出了良种选育、强群管理、蜂场选址和中草药防治等技术手段的应用。重点条款说明如下:4.1发病时间3月-4月为发病高峰期,倒春寒时严重。条款说明:中华蜂囊状幼虫病和时间有较强关联性。4.3群体表现巢门前出现或工蜂从箱内拖出病死幼虫,打开箱盖,发现有插花子脾,并有囊状幼虫病的典型症状,发病急性期,成蜂情绪不安、采集活动明显减少、易螫人、易逃跑。条款说明:养蜂者应当有识别中华蜂囊状幼虫病症状的基本技能,中华蜂囊状幼虫病往往出现于某一群首先发病,同时发病的概率小。给出蜂群发病的群体症状,有助于养蜂者早发现,早诊断、早采取措施。中华蜂囊状幼虫病的诊断按照SN/T3990要求执行。条款说明:群体症状仅为发现的途径,实验室诊断是确定中华蜂囊状幼虫病的最终方法。强化饲养管理,提高蜜蜂的抗病力;严格执行检疫制度,采取预防性喂药和断子清源的综合措施,将囊状幼虫病扼杀于萌芽状态,保持蜂群处于健康状态。早发现是抵御中华蜂囊状幼虫病的最佳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损失,提高养蜂效率。6.2.1养殖环境蜂场场址的选择、管理和卫生要求应符合GB/T19168条款说明:调研发现,中华蜂囊状幼虫病与蜜源有较大关系,蜜源、粉源丰富多样的地方,中华蜂囊状幼虫病的发病概率相对就小,蜂场选择在地势高燥、背风向阳、温度适宜的地方,发病概率就会有一定程度降低,GB/T19168对蜂场的选择、管理和卫生要求对降低中华蜂囊状幼虫病均有重要意义。6.2.2选育抗病蜂种6.2.1.1应选用具有蜂王产卵力强、群势强大、分蜂性弱、高产、抗病力强等特性的蜂种。条款说明:养蜂者应定期了解当前蜂种情况,有计划地引进抗病种系。6.2.1.2蜂王不宜近亲交配,应定期引进新中华蜂抗病品系作母本,与蜂场抗病力强、群势大、生产性能好雄蜂作父本杂交选育,培育新群蜂。条款说明:同一蜂场中华蜂反复近亲繁殖,会降低对病害的抵抗能力,影响生产效率。6.2.1.3宜每年换王1次,在分蜂季节换王。条款说明:新王能够提升生产效率,繁育的后代能够增强抵抗囊状幼虫病的能力。6.2.2饲养强群6.2.2.1合并蜂群合并弱群,或弱群并入强群,无王群并入有王群,及时除去弱群王台及雄蜂,病群不得并入健康群。条款说明:调查发现,蜂群的强弱与囊状幼虫病有密切关系,每箱的巢脾数与发病概率成较强正相关,合并蜂群,饲养强群,每箱蜂应保持6脾以上,对预防中华蜂囊状幼虫病有关键意义。6.2.3饲喂应保持蜂群内饲料充足,繁殖期,采用浓度为30%-50%的糖水,并补充蛋白质饲料、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每日傍晚对蜂群奖励饲喂,不宜用蜂蜜饲喂,大流蜜期不得频繁取蜜。条款说明:保证蜂群有充足的口粮和足够的营养供应是预防囊状幼虫病的重要环节,为防止交叉感染和病毒传播,奖励饲喂时应使用白砂糖糖水,使用蜂蜜有传播病毒的风6.2.4保温早春及晚秋,可在蜂箱副盖下增加一层塑料薄膜,应利用晴天翻晒箱内保温物,减少检查蜂群次数,调整蜂群内蜂脾关系,紧缩蜂巢,做到蜂多于脾或蜂脾相称,箱内保持蜂脾相称,适当密集。条款说明:早春及晚秋,蜂群的生长发育期间容易受低温侵袭,降低蜂群抗病能力,因此,要保证封箱内气温稳定。蜂箱保温措施较多,陕北陕南气候差异大,应根据不同气温变化采取不同保温措施,例如:箱外还可以用干净麻袋包扎保温,箱盖、底用麻袋或于稻草遮垫保温。箱内用隔板隔一个空室,用棉物填满空室,并定期暴晒,重复利用,待气温升高时,逐步取下保温措施,保证箱内稳定基本稳定。6.2.5药物预防早春无子时,可通过中草药预防10天。条款说明:科学的饲养管理对预防中华蜂囊状幼虫病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应结合中药预防,效果更佳。中药预防应选择在无子期,繁殖期前停用,方法与治疗类似。6.3.1病群隔离6.3.1.1疑似病群应远离健康病群,实施易地隔离,隔离时长应大于12d,对隔离蜂群和健康蜂群同时预防性喂条款说明:要及时隔离疑似病群,这是保证不发生大规模传染的重要环节。6.3.1.2发现囊状幼虫病症状时,应立即对病群进行隔离,同时对蜂群逐群进行检查,并报告当地动物检疫部门。条款说明:中华蜂囊状幼虫病确诊时,应及时报告动物检疫部门,并采取必要措施。6.3.2关王断子及时幽禁蜂王,淘汰病群蜂王,割除全部子脾或换箱换脾,割除子脾应深埋。条款说明:中华蜂囊状幼虫病传播能力强,及时幽禁蜂王,产生断子期,或者更换蜂王,并割除全部子脾或换箱换脾,能够彻底清除病毒传播。6.3.3清洗消毒把患病蜂群用过的蜂箱、巢脾、隔板、管理工具清洗消毒,消毒方法参见GB/T19168-2003附录A中表A.1,放置于日光下暴晒晾干2天后使用。条款说明:应及时对患病蜂群用过的物品进行彻底消杀,防止病毒残留。6.3.4重建蜂巢将蜂群连脾放入已消毒或新蜂箱,诱入健康成熟王台,重新造脾,恢复幼虫,也可从健康的蜂群中抽取卵虫脾,让蜂群脱离病原体,根据情况酌情加巢础框,量蜂紧脾,培育强群,同时进行药物治疗。条款说明:组建新蜂群后,应及时进行药物治疗,症状消失后,应保持足够隔离时间方能搬回原蜂场。6.3.5药物防治6.3.5.1化学药物防治盐酸金刚烷胺片0.05g喷雾或饲喂,隔日一次,连用5次-7次为一疗程。条款说明:化学防治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规定进行操作,新研发药物的使用应符合法律法规要求。6.3.5.2中草药防治选用具有清热解毒的中草药进行预防或治疗。中草药防治方法参见附录A。条款说明:中草药的预防与治疗具有较大选择性,清热解毒中草药均可使用,根据效果选择合适配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疗合同管理规范制度
- 第一单元+任务二《诗歌朗诵》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 石河子大学《影像诊断学》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防三无食品安全
- 石河子大学《包装容器与纸盒结构》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理工大学《数据库系统原理》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 沈阳理工大学《科技文献检索与写作》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理工大学《产品形导思维设计》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规范人事档案和劳动合同
- 合股开店协议合同书模板
- 小议“双减”政策及其落实措施效果研究
- 【企业杜邦分析国内外文献综述6000字】
- 区域地质调查及矿产普查专业毕业实习周记范文原创全套
- 锥坡工程量计算(支持斜交、溜坡计算)
- 自然灾害风险管理
- 中国智库名录类别索引-社会智库
- 世界七大洲及各个国家的英文名字
- 管沟回填土、砂施工方案及工艺方法
- 情绪的身体密码-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 2023年中考复习文言文比较训练-《诫子书》与“世家子弟最易犯”
- GB/T 4339-1999金属材料热膨胀特征参数的测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